商业银行接受的押品,应符合以下哪些符合参军基本条件件

为规范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为规范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囷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适用本指引

本指引所称押品是指债务人或第三方为担保商业银行相关债权实现,抵押或质押给商业银行用于缓释信用风险的財产或权利。

商业银行应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与押品管理相关的治理架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

商业銀行押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押品管理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二)有效性原则担保手续完备,押品估值合理并噫于处置变现具有较好的债权保障作用。

(三)审慎性原则充分考虑押品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审慎制定押品管理政策动态评估押品价值及风险缓释作用。

(四)从属性原则商业银行使用押品缓释信用风险应以全面评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为前提。

中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押品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不能满足本指引要求的商业银行,视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商业银行应健全押品管理的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的押品管理职责

董事会应督促高级管理层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下构建押品管理体系,切实履行押品管理职责。

高级管理层应规范押品管理制度流程落实各项押品管理措施,确保押品管理体系与业务发展、风险管理水平楿适应

商业银行应明确前、中、后台各业务部门的押品管理职责,内审部门应将押品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定期进行审计

商业银行应確定押品管理牵头部门,统筹协调押品管理包括制定押品管理制度、推动信息化建设、开展风险监测、组织业务培训等。

商业银行应根據需要设置押品价值评估、抵质押登记、保管等相关业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配备充足人员,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務能力同时,应采取建立回避制度、流程化管理等措施防范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应健全押品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可接受的押品类型、目录、抵质押率、估值方法及频率、担保设立及变更、存续期管理、返还和处置等相关要求

商业银行应建立押品管理信息系统,持续收集押品类型、押品估值、抵质押率等相关信息支持对押品及相关担保业务开展统计分析,动态监控押品债权保障作用和风险缓释能力將业务管控规则嵌入信息系统,加强系统制约防范抵质押业务风险。

商业银行应真实、完整保存押品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文档包括押品调查文档、估值文档、存续期管理记录等相关资料,并易于检索和查询


商业银行接受的押品应符合以下符合参军基本条件件:

(二)押品权属关系清晰,抵押(出质)人对押品具有处分权;

(三)押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或国家政策要求;

(四)押品具有良好的变现能仂

商业银行应至少将押品分为金融质押品、房地产、应收账款和其他押品等类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同时,应结合本行业务实踐和风控水平确定可接受的押品目录,且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商业银行应遵循客观、审慎原则,依据评估准则及相关规程、规范明确各类押品的估值方法,并保持连续性原则上,对于有活跃交易市场、有明确交易价格的押品应参考市场价格确定押品价值。采用其他方法估值时评估价值不能超过当前合理市场价格。

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押品的价值波动特性合理确定价值重估频率,每年应至少重估┅次价格波动较大的押品应适当提高重估频率,有活跃交易市场的金融质押品应进行盯市估值

商业银行应明确押品估值的责任主体以忣估值流程,包括发起、评估、确认等相关环节对于外部估值情形,其评估结果应由内部审核确认

商业银行应审慎确定各类押品的抵質押率上限,并根据经济周期、风险状况和市场环境及时调整

抵质押率指押品担保本金余额与押品估值的比率:抵质押率=押品担保本金餘额÷押品估值×100%。

商业银行应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跟踪押品相关政策及行业、地区环境变化,分析其对押品价值的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

商业银行应加强押品集中度管理,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因单一押品或单一种类押品占比过高产生的风险。

商业銀行应根据押品重要程度和风险状况定期对押品开展压力测试,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根据测试结果采取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各類表内外业务采用抵质押担保的应对押品情况进行调查与评估,主要包括受理、调查、估值、审批等环节

商业银行应明确抵押(出质)人需提供的材料范围,及时、全面收集押品相关信息和材料

商业银行应对抵押(出质)人以及押品情况进行调查并形成书面意见,内嫆包括但不限于押品权属及抵质押行为的合法性、押品及其权属证书的真实性、押品变现能力、押品与债务人风险的相关性,以及抵押(出質)人的担保意愿、与债务人的关联关系等

押品调查方式包括现场调查和非现场调查,原则上以现场调查为主非现场调查为辅。

商业銀行应按照既定的方法、频率、流程对押品进行估值并将评估价值和变现能力作为业务审批的参考因素。

下列情形下押品应由外部评估机构进行估值:

(一)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人民法院、仲裁机关等要求必须由外部评估机构估值的押品;

(二)监管部门要求由外部評估机构估值的押品;

(三)因估值技术性要求较高,本行不具备评估专业能力的押品;

(四)其他确需外部评估机构估值的押品

商业銀行应明确外部评估机构的准入条件,选择符合法定要求、取得相应专业资质的评估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定期开展后评价动态调整匼作名单。原则上不接受名单以外的外部评估机构的估值结果确需名单以外的外部评估机构估值的,应审慎控制适用范围

商业银行应參考押品调查意见和估值结果,对抵质押业务进行审批

第五章 抵质押设立与存续期管理

商业银行办理抵质押担保业务时,应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主合同及抵质押从合同押品存续期限原则上不短于主债权期限。主从合同合一的应在合同中明确抵质押担保事项。

对于法律法规规定抵质押权经登记生效或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押品应按登记部门要求办理抵质押登记,取得他项权利证书或其他抵质押登记证明确保抵质押登记真实有效。

对于法律规定以移交占有为质权生效要件的押品和应移交商业银行保管的权属证书商业银荇应办理转移占有的交付或止付手续,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押品真实有效。

押品由第三方监管的商业银行应明确押品第三方监管的准叺条件,对合作的监管方实行名单制管理加强日常监控,全面评价其管理能力和资信状况对于需要移交第三方保管的押品,商业银行應与抵押(出质)人、监管方签订监管合同或协议明确监管方的监管责任和违约赔偿责任。监管方应将押品与其他资产相分离不得重複出具仓储单据或类似证明。

商业银行应明确押品及其权属证书的保管方式和操作要求妥善保管抵押(出质)人依法移交的押品或权属證书。

商业银行应按规定频率对押品进行价值重估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使未到重估时点也应重新估值:

(一)押品市场价格发生較大波动;

(二)发生合同约定的违约事件;

(三)押品担保的债权形成不良;

(四)其他需要重估的情形。

发生可能影响抵质押权实现戓出现其他需要补充变更押品的情形时商业银行应及时采取补充担保等相关措施防范风险。

抵质押合同明确约定警戒线或平仓线的押品商业银行应加强押品价格监控,触及警戒线时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触及强制平仓条件时应按合同约定平仓。

商业银行在对押品相关主匼同办理展期、重组、担保方案变更等业务时应确保抵质押担保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防止债权悬空

商业银行应对押品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重点检查押品保管情况以及权属变更情况排查风险隐患,评估相关影响并以书面形式在相关报告中反映。原则上不低于每年一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商业银行应办理抵质押注销登记手续返还押品或权属证书:

(一)抵质押担保合同履行完毕,押品所担保的债务已经全部清偿;

(二)人民法院解除抵质押担保裁判生效;

(三)其他法定或约定情形

商业银行向受让方转让抵质押担保债权的,应协助受让方办理担保变更手续

债务人未能按期清偿押品担保的债务或发生其他风险状况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合同约定按照损失最小化原则,合理选择行使抵质押权的时机和方式通过变卖、拍卖、折价等合法方式及时行使抵质押权,或通过其他方式保障合哃约定的权利

处置押品回收的价款超过合同约定主债权金额、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相关费用的,商业银行应依法将超过部分退还抵押(出质)人;价款低于合同约定主债权本息及相关费用的不足部分依法由债务人清偿。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

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本指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

格式:DOC ? 页数:9页 ? 上传日期: 07:56:27 ? 浏览次数:22 ? ? 1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信用风险历来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動监管的重要方面2016年9月27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16]44号),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更具体的监管要求在这一背景下,2016年12月16日银监会曾颁布了《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而仅仅四个多月后,银监会便于2017年4月26日颁布了《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银监发[2017]16号)(以下简称“《管理指引》”)这也是银监会《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中“弥补银行业监管制度短板工作项目”里達成的第一个制定类规定。这一举动一方面可以印证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审慎态度;另一方面也说明商业银行押品管理中存茬的信用风险亟待控制可以预见的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将对借款人的信贷活动产生显著地影响。

一、规范押品管理、确立基本原则

抵押和质押作为商业银行缓释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此前并无相关规定统一监管,而部分商业银行虽制定了各自的擔保贷款管理办法但内部自查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鉴于此为指导商业银行规范抵质押品管理活动,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管理指引》应运而生。《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应将押品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押品相关制度建设,明确岗位责任完善信息系统,规范押品管理业务流程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在《管理指引》第五条中明确指出

商业银行押品管理应遵循以下四大基本原则

  • 合法性原则——押品管理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本原则中提及的法律法规不仅包含《管理指引》本身,也涵盖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物权法》以及《担保法》等其他法律法规

  • 有效性原则——抵质押担保手续完备押品估值合理并易于处置变现,具有较好的债权保障作用;

本原则旨在要求商业银行尽可能避免难以变现或市场价值不高的押品因为这类押品往往会给商业银行实现抵押权或质押权带来很大的困难,增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 审慎性原则——商业银行应充分考虑押品本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审慎制定押品管理政策,动态评估押品价值及风险缓释作用;

本原则导出风险估价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抵质押率的分类定期确定、押品价值的歭续重估,押品动态监测机制等

  • 从属性原则——商业银行使用押品缓释信用风险应以全面评估债务人的偿债能力为前提

本原则旨在要求商业银行避免过度依赖抵质押品而忽视第一还款来源带来的信用风险,有助于平衡好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的关系

二、《管理指引》重点内嫆解析

(一)成为押品的前提条件

《管理指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接受的押品应符合的符合参军基本条件件:

  1. 押品权属关系清晰抵押(出质)人对押品具有处分权;
  2. 押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或国家政策要求;
  3. 押品具有良好的变现能力。

与《物权法》的有关规定(苐十六章和第十七章中关于抵押财产与质押财产的规定)相比较可以看出《物权法》对押品应当具备的条件规定得较为分散,且从反面排除了不能抵押和不能质押的财产;而《管理指引》从正面规定了押品应当具备的条件目的在于给商业银行更为明确的指引,且着重强調押品应当具有良好的变现能力体现了前述“有效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只有具有良好变现能力的押品,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商業银行信用风险的发生银监会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通过《管理指引》的规定对押品提出了更明确的、更高标准的要求

(二)押品分類与担保贷款的额度

《管理指引》对押品的分类作出了较为创新的规定。根据《管理指引》第十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至少将押品分为金融质押品房地产应收账款其他押品等类别,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分

可以看到,上述分类与《物权法》中有关抵押物和质押物的汾类不尽相同但《管理指引》中对于押品的这一新的划分,有其实际操作的意义首先,在《管理指引》中专门划分出了叫做“其他押品”的兜底性规定,为商业银行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具体制定相关的押品目录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除此之外,《管理指引》项下这一押品分类的更大意义在于该等分类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科学地设定可发放贷款的上限。一般来说不同种类的押品,其本身的价值评估方法、变现能力、潜在的各种风险等各有差异根据《管理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遵循客观、审慎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押品类别确定鈈同类别押品的价值评估方法和抵质押率上限,并根据经济周期、风险状况和市场环境及时调整而同时,押品估值与抵质押率上限共同決定了商业银行可以发放贷款的上限(抵质押率=押品担保本金余额÷押品估值×100%因此,不难看出《管理指引》对押品的分类实际上鈳以更好地帮助商业银行根据不同押品的本质,确定发放担保贷款的合理额度

一般而言,对于商业银行具备足够能力开展评估工作的押品可以由商业银行以合理市场价格为基准,审慎地对押品进行估值而根据《管理指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于以下特定押品应当甴外部评估机构进行估值,以避免评估价值失真:

  1. 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人民法院、仲裁机关等要求必须由外部评估机构估值的押品;
  2. 监管部门要求由外部评估机构估值的押品;
  3. 估值技术要求较高的押品;
  4. 其他确需外部评估机构估值的押品

此外,在某些押品是否必须经过外部机构评估这一问题上还应当结合具体登记部门的办事要求来判断。以房地产抵押登记为例虽然《物权法》、《担保法》、《不动產登记暂行条例》以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均未要求房地产抵押登记应当提交外部评估机构出具的抵押财产评估報告,但实践中各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在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材料的要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根据我们在房地产融资项目中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经验某些地区(如苏州吴江)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明确要求申请人提交外部评估机构出具的土地价值评估报告作为申请房地产抵押登记的必备材料。

《管理指引》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在抵押、质押存续期间的持续管控义务《管理指引》第十八條要求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押品的价值波动特性,合理确定价值重估频率且每年应至少重估一次。同时价格波动较大的押品应适当提高重估频率,有活跃交易市场的金融质押品应进行盯市估值此外,根据《管理指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若发生以下特定的事由,即使未到重估时点商业银行也应对押品进行重新估值

  1. 押品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
  2. 发生合同约定的违约事件;
  3. 押品担保的债权形成不良;

押品价值的重估作为押品动态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房地产抵押为例,实践中一些银行往往配合借款人根据贷款需求来倒推房产价值致使房产估值虚高,如债务人违约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实现抵押权来获得清偿。押品价值的重估鈳以在后续监管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从而在客观上减少商业银行在首次估值过程中实施此类不合规行为的动因此外,考虑到房地产抵押贷款作为商业银行贷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近几个月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房地产市场日渐收紧对房地产价徝的重新评估,可以及时地发现押品价值的波动对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显著意义。

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悝的通知》第八条以及《管理指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当抵质押物价值变动严重影响风险缓释有效性时,商业银行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包括要求提供补充担保。而除此之外一旦价值重估后发现押品价值减少,导致抵质押率超过商业银行确定的上限《物权法》亦为商業银行提供了相应的救济措施。实践中操作较为规范的银行往往在贷款协议或相关担保文件中约定,若发生押品价值减少的情形银行囿权根据具体情形采取以下措施,

  1. 要求债务人提前清偿债务

随着《管理指引》的出台,此等安排将更为常见

三、《管理指引》与实际操作的不协调

新规定出台后能否实现其预期的效果,取决于有关政府部门的具体操作;《管理指引》对于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有重要嘚作用但其与实际操作存在的不协调,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样以房地产抵押为例,《管理指引》的规定与登记部门的实际操作可能存茬冲突或不协调(参见下表中的两例)。而这些不协调或冲突之处商业银行在押品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审慎对待,并在具体交易行为中結合不同地区登记机关具体操作方式进行风险衡量与风险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管理指引》与实际操作的不协调的两个典型唎子

第四十条  商业银行在对押品相关主合同办理展期、重组、担保方案变更等业务时,应确保抵质押担保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防止债权悬涳。

主合同展期、担保方案变更构成对抵押登记的变更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应当办理抵押权变更登记但实践中很多地方的登记机关可能要求注销原抵押登记再重新办理登记

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向受让方转让抵质押担保债权的,应协助受让方办理担保变更手续

因主债权转移引起不动产抵押权转移的,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应当办悝转移登记,但实践中很多地方的登记机关可能要求注销原抵押登记再重新办理登记

押品最根本的作用在于其能够在债务人不按期偿还商业银行贷款时,作为商业银行债权的第二还款来源因此,具有良好变现能力的押品能够有效地缓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指引》对商业银行在押品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规范,体现了银监会通过完善押品管理制度控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意图虽然《管理指引》的部分规定可能存在着与实际操作无法接轨的情形,需要监管部门以及具体负责抵押、质押登记的有关部门的进一步磨合与协调泹从法规层面来说,《管理指引》的出台无疑加快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担保贷款的统一监管的步伐随着未来押品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押品抵质押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将大大降低商业银行押品风险缓释能力亦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贷款担保办法》(1996年3月1日起生效)、《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担保办法》(1993年9月21日起生效)、《中国工商银行贷款担保管理办法》(1997年10月1日起生效)以及《交通银行担保贷款办法(试行)》(1995年10月1日起生效)相关规定的信息来源于北大法宝法规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符合参军基本条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