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这些项目靠谱吗

匿名用户不能发表回复!|
每天回帖即可获得10分可用分!小技巧:
你还可以输入10000个字符
(Ctrl+Enter)
请遵守CSDN,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CSDN(www.csdn.net)”。如是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
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
来源:3158招商加盟网
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方向,现代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从生活服务到社交娱乐再到商业活动,很多都应用网络平台。城市生活APP就是这样一个集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网络平台,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投资商带来一个靠谱的创业项目!
投资:5万-10万
已有 9932 人关注,好评率 97% 。
扫描到手机收藏
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方向,现代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从生活服务到社交娱乐再到商业活动,很多都应用网络平台。城市生活APP就是这样一个集诸多功能于一身的网络平台,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商带来一个靠谱的创业项目!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选择城市生活APP创业肯定错不了。现如今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人们的生活中了,无论做什么都习惯依赖网络了,所以创业选择互联网行业前景肯定会非常好。而行业中近几年新出的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城市生活APP功能多、信息全面,很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所以它的发展前景也是很不错的。城市生活APP 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网络创业项目城市生活APP用它的实力解答了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这个问题,因为它能提升百姓们的生活品质,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从而也让它的前景越来越好。城市生活APP注重的是中小城市本城生活综合服务,让百姓们能够随时掌握了解城市的新动态,让人们感受到便捷和极致体验,提升城市用户的生活品质。强大的功能让城市生活APP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发展前景非常看好!综上所述,小编围绕互联网创业发展前景好不好这个问题,为您介绍了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网络平台,城市生活APP,相信您看到了这是一个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的网络平台,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同时它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加入了这个平台。选择城市生活APP创业无需经验技术,总部为您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信息支持,让您轻松就能开展自己的事业。携手城市生活APP勇敢迈出成功第一步,共创明日辉煌!
责任编辑:安宁
夏天到了,又是一个吃冰淇淋的好季节,那么选择一个什么品牌的冰淇淋加盟比较好呢?小编为您推荐伊莎冰淇淋。创业认准这个品牌就等于成功了一大步呢,伊莎冰淇淋市场发展空
现在随着大气的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糟糕了,每天呼吸的不是雾霾就是扬尘,光耀科技空气净化是现在非常有名的一个空气净化装备,这里面的空气净化器质量都
玩美视界VR主题游乐馆是最近一个比较火爆的一个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很多的投资者和加盟者看到了这个品牌的巨大发展前景纷纷进行投资,那么这个玩美视界VR主题
现在的人们都想有更好的娱乐体验,其中去vr体验店很不错,让你感受不一样,让你更具的虚幻,那vr体验店生意好不?技术实力更强的玩美视界VR主题游乐馆,装饰环境更加
虽然说社会竞争压力大,但是为了满足一些年轻人的梦想,就会选择自主创业,鼎烨新生活超市的出现就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它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广阔,在全国各地拥有多家连锁虎翼网总裁张天山已经放弃了从风险那里融钱的计划。8月11日,他对本报说,用那些做投资朋友的话说,十年前互联网项目是投一个成一个,但是现在,不仅仅要看创业者的项目是不是那些最新技术或者创新型的应用,还要看创业者的背景和资源。按照这样的标准,张天山的域名建站生意显然已经过时了。一个在校园里卖零食的大四学生CEO也要放弃自己和同学一起经营的小公司&零零七&,原因很简单,他很难和供应商谈判。他尚不理解&快速复制&和&扩张&将对自己的生意有多大的帮助。然而就在中国概念股遭到美国做空势力狙击的时候,国内仍然有不少公司拿到数千万美元的投资&&并不是可以投资的钱少了,只是那些钱上多了挑剔的眼睛。那些得到大笔投资的、成功的公司总是有个&有背景&的创始人。他们有丰富的产品经验和运营经验,也有通过老东家得到套现的期权家底&&身家过亿的不在少数,千万富翁,百万富翁数不胜数。他们可能来自新浪、搜狐、网易的高管,也可能是百度、、核心业务的操盘手或者&C某O&,抑或千里迢迢从大洋彼岸的学成拿到了海外风投银子回国创业的&海龟&。也许还有一些你想不到的因素,例如经验和政策&&但无论如何,互联网第一个十年造就出来的&权贵&们将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继续主导下一个十年。你有背景吗?网CEO总结不外乎三件事:钱、人和项目。在他看来,现在项目还在不断涌现,需求也不少,但是资本和人才的门槛却都在不断提高&&&现在已经不是十年前了,那个时候创业者都没有经验,投谁都一样,但是现在,创业者之间已经有了差距,投资一个更有经验的人显然会更靠谱。&新浪和搜狐最早都曾经是互联网的黄埔军校,那批老人现在已经占据了互联网应用各个关口要塞。阿里巴巴副总裁沈建明做起了自己的童装生意&喜乐趣&,她自己的全部来自此前在新浪做副总裁和阿里巴巴副总裁时的积累。出身的朱启功透露,他在创业开始打造&酷运动&的时候,凭借从业经验与投资人仅谈了两次就拿到了1000万美元。SNS领域,目前中国最大的职业SNS天际网创始人是前新浪网副总裁林廷翰,他在摩托罗拉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的管理层中担任过重要职位。曾经红火一时的开心网创始人也曾经是新浪研发中心主管。阿里巴巴开发&诚信通&的操盘手李志国创办了口碑网。事实上,口碑网后来不那么成功的时候,也是被又用自己的钱收了回来&&有个念旧情的老大做靠山似乎还是很幸福的。在视频领域,各家公司的舵手曾经一度全部是&搜狐军团&。古永锵曾经是搜狐的副总裁,经历了搜狐上市的全过程。创立了酷6网的李善友此前也是搜狐的高级副总裁,搜狐曾经的COO则出任了百度旗下视频网站奇艺的CEO&&奇艺在百度的帮助下已经成了视频领域份额上升最快的一匹黑马。搜狐的另一位高级副总裁王建军则当过56网CEO&&56网创始人周娟在网易服务了六年,成功运营了网易个人主页、邮箱等多个千万级别的产品。创始人兼CEO曾经是贝塔斯曼在线(BOL)中国执行总裁。手机浏览器Ucweb的CEO上任前在干了六年,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无线等方向投资工作。与此相比,那些普通的创业者很难与之竞争,现在的互联网几乎全是&贵族&的游戏。你能看到多远?当一般人都在研究自己今天要发什么微博的时候,和已经悄然成了新浪微博上最牛草根微博背后的操控者。他们对互联网、新媒体的深刻认识让他们一见到这个新事物就能快速想清楚其本质并且利用它获利。珂兰钻石网刚刚拿到腾讯逾3000万美元投资。其副总裁王雍正在忙着建自己的集中式生产厂,把定制钻石戒指的各个环节都集中到这个工厂里来。王雍曾经是新浪商城的最早一批运营者,对于如何打造一个高效产业链早有认识。&现在做电子商务这帮老大们,大概每个行业都有一家是当年新浪商城培养的。&珂兰钻石网副总裁王雍感慨。垂直电子商务领域里好乐买创始人之一曾担任搜易得的首席技术官和总裁等职,管理过中国最早的数码网上商城,也是新浪商城最早一批合作伙伴。李树斌的鲁明称他为&科学家&,因为李树斌此前的经验已经让他总结出了一套电子商务模型,他看好乐买的运营是量化到数字指标上,哪些指标的范围是正常、合理或者危险的。好乐买上线11个月营业额就突破了1000万元大关,随后很快就获得了、、的更多投资。好乐买的竞争对手是出身百度的毕胜,他创办的乐淘网目前已经成为销售额最高的网上鞋业商城,他此前曾经做过儿童用品,尽管那次创业不甚成功,但是为毕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此后乐淘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在巨头公司中,他们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最核心的数据,他们知道互联网未来的方向,他们有大量可供参考的资讯在步步险恶、竞争残酷的环境中做出最正确的决策。而这些,都不是那些草根创业者所能够具备的。
24小时报不停
丁磊力挺顺丰:网易考拉、严选与丰巢合作将升级
数千万元收购韩国珂曼 小红唇发布“美妆新国货战略”
刘强东向母校人大捐赠3亿,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京东基金
QQ音乐新增音乐号,以平台聚合方式让用户发现优质音乐内容
Airbnb正式任命葛宏为中国区负责人
车300战略升级,转型为汽车交易与汽车金融数据服务提供商
刘强东力挺王卫,称平台拿走公民私人快递信息,已严重违法
招行一月两曝信息泄露漏洞 个人信息可被修改
乐视体育B+轮融资落地 王思聪资本、马云基金入发展委员会
广电总局推重磅文件影响视频全行业
易到延迟提现承诺到6月29日,称因融资正在落地阶段
京东二手平台酷卖6月22日关闭,上线仅4个月
微软联合创始人建造的世界最大飞机首次亮相 将用来发射火箭
新款iPhone正式量产,郭台铭坐镇深圳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众科技大佬纷纷发文反对
中国企业将主导全球科技市场 东南亚是第一站
国家邮政局出面调停菜鸟与顺丰口水战:强调要顾大局您的位置:
如何判断一家创业公司是否值得加入?
作者:彭萦
  导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求职目标从大公司转移到了创业公司上,那么如何判断一家创业公司是否值得加入呢?是考虑&公司品牌如何&、&直接上司好不好&、&我是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吗,还是有其他的一些标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互联网的一些事&推荐此文。
  如果你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员工加入一家创业公司,那么你考虑的问题和加入任何一家公司差不多,就是&钱给得如何& &职务是什么& &工作时间是什么,经常加班吗& &公司离我家远不远& &公司品牌如何& &直接上司好不好& &我是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唯一一个要多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个公司成长速度如何&。因为加入创业公司的最大红利就是增长速度,就像Facebook的COO Sheryl Sandberg说的 &Find a rocket ship.&
  如果你是以合伙人或者总监级别的身份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你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很多。我相信你手上一定有好几个创业公司可以选择,那么这时候一定要记住&&
  选择比能力更重要。
  第一个问题,这事情能做大吗?
  好几个投资人都和我说过,创业一定要做市场大的项目。一个创业项目失败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团队不优秀,也不是你们不够努力,只是这个事情的市场本身就很小,你怎么都不可能做大。
  如果你是第一次创业,做一个小而美的项目涨涨经验值也蛮好的。不过一个小而美的项目到了后期有可能变成鸡肋,它既没有被市场证明不行迅速死掉,也没有爆发性的增长,这种项目最悲剧。当你已经能以一个合伙人或者总监级别加入一个创业团队的时候,我相信你已经工作了一些年数了,在自己的领域有了一些成绩了,这时候你的时间机会成本是很高的。所以你自己一个厉害的人去做一件小事,不如和几个厉害的人一起做成一件大事。要知道,Facebook前100名工程师的收入比99%的创业者高。在中国,现在的情况是,人人都去创业。可是五个很厉害的人原本可以做成一个几十亿美元的公司,他们都自己去创了五个公司,结果都死了。
  怎么样才算大事?就是顺势的项目。
  每个创业者说起自己的项目都两眼放光,都觉得自己这个点子超牛逼,五年之内一定上市。别只听他喷。要自己去判断。
  当时我在谈好几个创业项目,旅游、电商、O2O、整形APP、智能硬件。我都分析了一下:旅游和教育是这两年非常火的项目,是VC热投也是媒体重点报道的项目;O2O也是大趋势,不过顺势有一个重要的点是掐时机,不能做早了,市场还没法接受,比如05年做手机阅读APP,也不能做晚了,那就大红海别扎进去了,比如11年12年的团购;那个电商项目已经在谈D轮融资了,所有数据都特别好,而且也差不多就是两年内能上市的节奏;整形虽然是比较有争议性的事情,但也是最近几年热起来的项目,出租车和写字楼里的广告特别多,客单高,重购频率高,决策成本高、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一个第三方的平台/APP有很大发展空间;智能硬件这两年也很火,我谈的那个项目也拿到了B轮,但对于一个智能硬件的市场有多大,我其实摸不准。
  后来我又遇到了原麦山丘。因为之前一直在互联网圈,我对传统行业一无所知,刚开始和创始人Alan见时都不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
  但一个项目是否有广大市场是能从数据和分析来证实的。我简单google下数据,面包在中国整个大市场上每年有3000亿的销售额。再就是看看和竞品的差异。目前市面上有的做得不错的面包品牌全都是日式甜面团,就是小、软、高油高糖高热量。要顺势,食品行业的势就是健康。当时原麦山丘CEO和我说他们做的是软欧包,面包品类就不同,而且都是低油低糖低盐,竞品不可能从品类、发酵技术、烘焙技术和设备上去做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它有竞争力。
  后来我也问了几个投资人朋友,他们又和我说道,面包属于餐饮行业,刚需加高频。不会像互联网有泡沫,因为是大众消费品,几乎不受经济危机影响,也不会因为整顿四风而影响营业额。
  结论就是,嗯,市场大。
  第二个问题,我是否喜欢做这件事?
  是否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不同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样。
  比如雷军就和陈欧说,要做一个市场足够大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陈欧放弃了继续做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相关的事情,和另外几个爷们一起做化妆品。但在硅谷,每一个创业者都会神神叨叨的说自己创立这个项目是为了改变世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云云。这也是文化差异,我发现中国创业者在创业时更多还是考虑这事是否能&成&。但对我来说,如果一件事我不是那么喜欢,我很难长时间去做它。
  在硅谷那些年,深受那些要用互联网改变世界的人的洗脑,所以我刚回国的时候觉得,啊,创业当然是要做一个社交网站或者一个工具再不然就是一个APP咯。所以刚回国做的以及想做的都是这样的事,而做得还很不接地气很不靠谱。
  后来有次和文心吃饭,他和我说,他以前创立博客中国,当时做得很大,流量已经做到了Alex全球排名前几十了,拉了一笔一千二百万美元的投资,后来一直找不到有效的商业模式,那笔投资也变成了史上最大失败投资案。于是他发誓再都不做有流量没盈利的项目了,开始做卖一分货挣一分钱的全球电商Light In The Box,最后公司也在去年上市。
  听了文心这番话,我很受触动。我发现自己其实对实际商品的兴趣高于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产品的兴趣。虽然去哪个公司我做的都是市场,但是给一个APP做市场推广与给一个面包连锁店做市场营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生活类的品牌(lifestyle brands),我能去讲故事,去发挥创意,去把一个想法植入他人的大脑,这些都让我感到激动。
  所以后来我做的都是lifestyle brands,不管是之前联合创立的排毒果蔬汁品牌,还是现在做的面包品牌原麦山丘。
  如果这个项目整体做的事情你很喜欢,但是你喜欢的那个坑已经被别人占了呢?比如你明明想做产品,结果他们说我们有产品总监了,你去做市场推广吧。
  友盟的前cofounder文一和我说,你在一个创业公司里具体做什么不重要,离CEO的距离有多近才重要。这也是有人曾经告诉过Sheryl Sandberg的,&If you&re offered a seat on a rocket ship, get on, don&t ask what seat.&
  不过,当你问&我来这个创业公司做什么&,如果对方说的是&你什么都可以做& ,那么你千万不要加入。因为CEO很可能自己都没有想清楚你来了之后具体要做什么。而没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你会处处碰壁。比如都说是做市场,你以为你之后要做的是品牌,可是人家要你做的是PR或运营,甚至是销售。
  一个公司的产品调性和目标顾客已经决定了你加入之后能做的事情的边界。拿市场营销来说,如果一个公司打低价切入这个牌,而目标用户大部分为三四十岁的中低端人群,这就决定了你要做的就是运营和PR,讲故事有什么用。
  加入原麦山丘是杜雪骞的介绍,他既是创业者也是投资人。实际上杜雪骞最早找我的时候,其实是想让我加入他的松鼠互联,我说做老年智能产品市场肯定大,但我来做不行,我爸妈都才50呢,我完全不了解这个市场,他们的痛点我真心抓不住。
  你不可能卖出自己都不会买的东西。
  第三个问题,我们这些人能一起做事么?
  好点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好点子谁来做。
  哎,说起这个就一堆伤心事。
  加入第一个创业项目的时候,我和那两个合伙人只聊了两次,想了想这事情靠谱,就热血加入了,可是后来发现创始人是一个没有契约精神的人,A轮前后另两个cofouner和其他负责人都没有按照之前的约定拿到股份期权,我也&净身出户&。第二次加入一个创业项目,创始人特别nice,行业也是特别火的一个行业,又是才聊了两次就决定加入了。但才一个月我就发现自己和他的经历、背景、思维方式、做事方式都差异太大,这真的是基因的不同,多久都不可能磨合,只能离开了。
  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总想迅速做决定。可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伙人真的急不得。找到一个好的合伙人的难度不亚于找到一个好恋人。肖盾告诉我,他创立一起作业网找合伙人的时候会把每个人各方面都摸透,做事的习惯,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甚至那个人的老婆都要拉出来聊一聊& 他和现在的这个cofounder就是聊了半年才确定一起创业。
  所以这一次,我给了自己三个月的时间来做决定,和每一个创始人都聊过了很多次。
  这几个公司的创始人都是我之前就认识或合作过的,其他的几个也都是非常靠谱的创业者或投资人介绍的,这其实已经帮我做了一个初步的筛选。但是我在见每一个创始人之前依然做了很多额外的功课:我会问天使投资人和VC对这个行业的评价,我不仅问投了这个公司的投资人,我还会问没有投这个公司的投资人;我会和这家公司的竞品公司的CEO或高管聊聊;我会问问那些已经离开这家公司的人对这家公司的看法;我也会问科技财经媒体的记者对这个创始人的感受。
  我第一次和Alan聊天,就发现我和这个团队有太多不同。他们全都来自台湾,我是大陆的;他们都是男人,我是女的;他们三十到五十岁,我才二十多;他们一直在做传统行业,而我一直在互联网创业公司。为了套近乎,我只好找了一个连结点&& 咦,我前男友是台湾血统的哦...
  一个人未来是否能做成事情的唯一参考就是他过去是否曾经做成过事情。
  Alan和我说了团队里每个人的背景。他自己30岁之前就是台湾最大上市公司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他在中国也待了十多年了,也有丰富的餐饮业的经验;这也是我们CTO创立的第10家公司了,做得最成功的一家在准备上市的时候被另一家收购(咦,传闻台北101有一层都是他的~);运营的负责人有十多年的运营经验。
  和靠谱的人一起,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太不靠谱。
  创业的失败率是极其高的,所以最好是和连续创业者一起创业,他们在过去的失败中能获得一些经验。如果团队里的人是第一次创业,那么你要设想的是,如果这一次失败的话,我是否愿意和他们再做另一个项目。
  我之前有过和传统行业出身的人一起创业的经历,发现基因不可能更改,所以这次再遇到一个传统行业背景的团队,我心里还是有很多问号。我给他们写了一个长邮件,告诉他们如果我加入原麦山丘我想做什么、怎么做。我见了团队的每一个人。Alan还特意建了一个微信群,叫&空军指挥部&,我们每天在这个微信群里分享和讨论有关市场和互联网的各种文章和信息。我也和他们一起去考察新的店址,讨论他们正在做的市场活动。
  我们就这样&date&了一个半月...
  最后在我加入原麦山丘时,Alan和我说,因为我和他们的基因太不同,所以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我被他们同化,另一个是我被他们排挤出去。有个典故叫&三年不参左&。清朝时,左宗棠去边疆打战,朝廷上很多人趁此说左的坏话,慈禧太后为了免他的后顾之忧,和朝中大臣们说三年之内不准参左宗棠的奏折说他的坏话。Alan也和团队里的所有人说,&三年不参左,半年之内不准你们任何人challenge Ying。&
  但是比性格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到底要什么。
  我们的运营负责人特别注重细节。他会盯着看每一个市场活动是否每一个步骤都计划好。我们主厨接受一个媒体采访他也会很紧张,担心他说的每一句话。我之前觉得不解,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和我说,Ying,我都四十多了,原麦山丘就是我最后一家公司了,要是失败了我就只能回台湾乡下种田了。所以他不允许任何人犯任何一个错。但是,我们的CTO就异常淡定,公司里发生什么好事他也不激动,公司里发生什么坏事他也不忧虑。他说,我已经创业了太多次了,一个公司只有两个关键时间点,一个是被市场证明,另一个是井喷。这两个点把握住了,只要不犯什么特别大的错误,其它都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到底要什么会决定了你们共事时每一天的每一个细节。
  第四个问题,钱。
  最后才是考虑钱这个问题的时候。
  公司融资到了哪一轮了?融了多少钱?
  我们看报道会经常看见很多互联网公司动不动就是融个几千万美元,估值几亿美元的。其实有很多公司公布的估值和融资数字除以3-6才是真实数字。一些公司都直接把融到金额的单位从人民币换成美元,甚至有的公司都开始乘以10倍的报数了...
  不管怎么样,估值真的是很虚的东西,很多很多曾经估值很高的公司都没有上市没有被收购没有任何然后了。所以,当你问那个创始人&你们公司现在估值多少了?&的时候,他会和你说一个数字。但是这个数字你就随便听听。
  比数字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司股权结构是否清晰。
  有的创业公司70%的股份都是天使投资人的... 还有的创业公司有10个平均股东... 公司发展得越大,股权结构带来的问题就会越明显。
  也不能从一个公司是否有很多天使或VC抢来决定是否加入它。有的创始人在还没有做出一个成形的产品的时候就能靠刷脸拿到第一笔天使投资,这也是能力。拿到天使投资是加分项,但是依然有太多不确定因素。VC呢,有时候投的也是趋势,当一个领域热起来的时候,VC们从战略考虑必须得占一个坑。
  不管怎么样,投资投的永远是概率。而且他们投入的是钱,而经常还不是自己的钱,是基金的钱。可是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加入一个创业公司,投入的可是时间啊!时间比钱贵多了。
  我能拿到多少钱?股份?期权?
  这个数字也不是板上钉钉子。在中国,多少合伙人因为股份没有兑现而撕破脸皮不欢而散,又有多少公司在上市之前把员工的期权合同收回或者把员工的股份稀释了几十倍几百倍呢?公司还没有挣钱的时候,都能苦难同担;公司一有钱了,问题都来了。到了最后,最重要的还是,那个创始人他是否有契约精神。
  每个公司的阶段不一样,每个公司的股权结构都不同,每个公司最后能做多大多远有非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给你的股份和期权的数字的变动区间会非常大,而这些数字也真的很难去进行横向比较。有的创始人可能会给你一个低期权然后和你说,我只给你1%但是我这个公司能做到10亿美元,别人给你10%但是只能做到百万又怎么样呢,何况你最后很可能还一点都拿不到。这句话是事实,也是忽悠。到底是事实还是忽悠真的只有天知道& 你可以和几个创业公司聊聊,然后看看哪个公司能做更大,给的股份或期权还不错。
  至于每个月的工资... 你都来创业公司了,还考虑什么工资啊。要考虑工资的请去大公司工作。创业公司给的工资的数字只要够最低生活消费就可以了。
  最后,不管怎么样,加入任何一个创业公司都是一次高风险的赌博。赌的是这个趋势,这个方向,这个团队,这个CEO,更可能的是,你赌的不过是运气。真正想创业的人从来就不用考虑自己是选择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如果你一直在犹豫和徘徊,那么你可能真的不适合创业。我从来也不认为创业是每一个人的最佳选择和唯一归路。
  选择永远比能力更重要!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判断一个创业项目是否靠谱,先弄清这四个问题
导语:靠谱的商业模式未必会成功,但不靠谱的商业模式肯定不会成功,这是一个基本的创业和投资逻辑。
曾在专栏里说过:创始团队比商业模式重要,但这并非意味着商业模式不重要。一个创业项目能否成功,除了人靠谱之外,还得事靠谱,这个事就是商业模式。靠谱的商业模式未必会成功,但不靠谱的商业模式肯定不会成功,这是一个基本的创业和投资逻辑。先来定义一下什么叫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许多创业者都没搞清楚这个概念。很多人往往会说,商业模式不就是怎么赚钱么?错!怎么赚钱,学术名称叫“赢利模式”,那只是商业模式的一个环节。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对商业模式有一个经典定义——商业模式就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这是一个关于价值的系统!细分一下,一个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如果用几个问题来判断一个创业项目是否靠谱,可以问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你能给哪些特定客户带来什么价值?第二,你有什么资源和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第三,你的盈利模式(收入结构和成本结构)如何?第四,你如何持续地为客户和公司创造价值?如果用这四个问题去问创业者,就会发现大多数创业者并没有想明白。喝多了励志鸡汤的创业者最喜欢讲有关平台的故事:“我想做一个几千万用户的平台,就像和一样,然后上面插个扁担都能开出花来,钱自然不是一个问题,赶快投我几百万吧……”但现在的投资者已经不好忽悠了,他们更相信数据而非模式,即便是模式也需要非常精准的分析。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客户。因此企业要面对的第一组问题是:你的目标客户是谁?你满足他们的什么需求?对于创业企业而言,这两个问题虽然想得越清楚越好,而且需要尽快用事实去验证这两个假设是否合理。许多创业项目的客户需求都是创业者自己臆想出来的,往往并非真实存在,这样的项目基本上是必死无疑,即便侥幸拿到了投资,也是烧完即止。技术类创业公司最容易陷入这种误区。他们往往以一个很酷的技术为傲,以为有了好的技术,市场需求便随之而来。其实市场需求和技术领先是两回事,很多领先的技术无法转换成产品,即便转换成功了市场规模也很小。以现在非常流行的3D打印为例,这个技术发展已经30年了,但全球一年的市场容量才50亿美元,而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已经拥挤不堪。即便是有了清晰的客户价值主张,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这个想法也没有办法变成现实。这里的资源主要是硬指标,包括资金实力、市场渠道和核心技术等,能力则偏软一点,包括核心团队、企业文化和治理结构等组织能力。创业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普遍不足,因此创业初期一定要采取聚焦战略,谋求单点突破,然后不断复制优势,寻求面的突破。这一点往往是很多创业者容易忽视的。他们往往把人脉关系当关键资源,却同时高估了人脉的力量,疏于产品和服务的打造,也没有建立其组织的竞争能力。在制度和流程建设方面,则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软肋,他们往往迷信于创业者的个人能力,而忽视了在制度和流程方面的建设。这样的短板往往会导致这些企业熬不过初创期,或者熬过去了也长不大。第三个问题则是和赚钱有关,这也是目前许多创业的痛点,他们可能有很好的客户价值主张,组织能力和资源也不错,就是没有赚钱的盈利模式。经常有人说,只要有客户和流量,赚钱不是问题!理论上的确如此,比如和Facebook都是这样做起来的,但如果你一直在大手大脚地花钱,而赚钱还停留在可能性层面,那么企业的生存就岌岌可危。不赚钱的创业就是耍流氓,对于互联网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必须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第四个问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在中国,只要有一个概念流行起来,立马就会有大量的跟进者。比如创业孵化器,自从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双创”概念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了1500多家孵化器,绝大多数都是一年内成立的。在“蓝海”变“红海”的窗口期,一个企业能不能通过制度和创新建立起竞争壁垒,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持续的关键原因。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许多高成长企业面对的问题。我们给一些高成长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服务,发现有三个问题非常普遍:1.创始人和核心团队的领导力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2.管理团队的组建、激励和培养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3.普遍的“战略空心化”,企业把战略理解为目标,而没有把目标分解到业务和个人的方法,导致战略目标无法落地。要解决这些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有三个解决方案:1.全面提升创始人和核心团队的领导力,包括视野、技能和心态都要提升。2.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策略,包括招聘、激励和培养计划,并变革适应的组织构架、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3.通过战略地图的方法,把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为,并落实到具体的业务板块和个人上,并用考核体系来确保落实。判断一个创业项目靠不靠谱,并非要面面俱到。对于创业早期的项目,主要考察第一和第二个问题,而对于中后期的项目,则重点要考察第三和第四个问题。正如文章最初提到的,一件事情靠不靠谱,归根到底,还是看人靠不靠谱。(原文链接:/1652476.html)
艾瑞网是艾瑞集团旗下新经济门户网站,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数据资讯聚合平台。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我们有直面错误的勇气,点击按钮即可发言。
您也可以邮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创业项目策划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