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回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mtbe产品纯度度不上升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制氧工指南.doc 3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制氧工指南 内容提要本指南收集了氧气生产中的有关问题,参考了《制氧工问答》、《制氧机技术研讨》和《制氧工技术》以及制氧方面的有关丛书,结合了生产中的典型事例,从不同的形式系统整理而成,从十个方面加以叙述:基本常识、制冷、精溜、净化、换热机器仪控、主要控制指标、大开车、间断停车和恢复开车。本指南较通俗的叙述了氧气生产中的基本知识,解释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阐述了制氧单体机器、设备和总体操作原理和调整方法,以及一些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将对制氧工的操作有所帮助。编者:王庭培目录1、基本常识----------------------------------------------------------------32、制冷----------------------------------------------------------------------53、精馏---------------------------------------------------------------------134、净化---------------------------------------------------------------------205、换热---------------------------------------------------------------------226、机器---------------------------------------------------------------------247、仪控---------------------------------------------------------------------268、主要控制指标---------------------------------------------------------279、大开车------------------------------------------------------------------3210、间断停车以及恢复开车-------------------------------------------34附:空分装置阀门压力表温度分布情况 我厂KDON-180/100型空气分离设备〈简称空分〉从2003年10月正式生产至今已有10个月有余,为了更好掌握空分系统的运行,操作规律和故障分析及排除,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特对该系统进行必要的叙述,以便加深对该装置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实际操作中有所帮助,具体事宜如下:一、基本常识1、其本原理与过程?1.1空气分离设备系统简称空分系统、设备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化空气中各组份沸点不同而将各组份分离开来从而达到需要的气体〈氧、氮〉。1.2分离空气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1.2.1吸附法。它是让空气通过某种多孔性的物质—吸附剂层。吸附剂能对氧分子通过,借此来获得氧浓度高的产品。1.2.2深度冷冻法:它是先将空气压缩、再膨胀降温冷却后液化,然后利用氧、氮的沸点温度不同(在大气压下氧的沸点为-182.99℃,氮的沸点的为195.8℃),在一定的设备—精馏塔内,通过温度较高的蒸汽和温度较低的液体的相互接触,蒸汽中的较多的氧被冷凝,液体中的较多的氮被蒸发,通过多次接触,借此来实现把空气分离为氧、氮的目的。两者的差别是:吸附法制取氧气的缺点是得不到纯度较高的氧,同时分子筛的价格昂贵。深度制冷法分离空气制氧、氮最经济,同时可获得高纯度的产品,目前所有的制氧机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法。2、制氧机的种类?2.1目前制氧机的型式和种类很多,根据产品纯度分,可分为:生产氧纯度在99.2%O2以上的高纯氧装置(也叫工业氧),生产氧纯度为95%O2左右的不纯氧装置(应用于改善某生产工艺,故也叫工艺氧)。生产氧纯度很低的富氧装置(也叫浓化空气)。2.2根据产品种类分,可分为:单纯生产高纯度氧的单高产品装置,同时生产高纯度氧和高纯度氮的双高产品装置。2.3根据产品品种分,可分为:生产气态产品装置、生产液态产品装置的同时生产气态产品及部分液态产品的装置。2.4根据产品数量不同,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2.5按其生产工艺过程来说,根据进装置的压缩空气的压力高低,常用的基本流程主要有四种,即高压流程、中压流程、高低压流程和全低压流程。2.6各流程操作时的压力:高压流程操作压力在100~200大气压;中压流程操作压力在20~25大气压;高低压流程,也叫双压流程,只将部分空气压缩至高压(100~200大气压)另一部分压缩至下塔压力(6大气压);全低压流程的操作压力为下塔压力在6个大气压左右。3、制氧机的型号表示什么意思?一般来说制氧机的型号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85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21页
6人评价14页
3人评价2页
1人评价5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30积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精馏塔控制.ppt-浙江大学.ppt 3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精馏塔控制.ppt-浙江大学.ppt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简单介绍精馏塔的工艺过程*产品质量应该控制到刚好满足规格要求。高质量不会增加售价,却会增加能耗降低产量。能耗:再沸器加热量、冷凝器冷凝量、塔及其附属设备的能量损耗*图中曲线为每单位进料所消耗能量的等值线精馏塔操作中在满足一定的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同时降低能耗。这属于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影响物料平衡的因素主要是:进料量和进料组分的变化、塔顶采出量、塔底采出量。影响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进料温度和热焓、再沸器加热量、冷凝器冷却量、环境温度影响分离度S的因素有:平均相对挥发度α、理论塔板数、塔板效率、进料板位置、进料浓度以及V/F等。对于一个给定的塔,影响S的主要因素是V/F*假设:1、精馏段各层塔板的上升蒸汽流量相等、下降液体流量相等。当回流温度等于塔顶温度时,内回流等于外回流。2、提馏段各层塔板的上升蒸汽流量相等、下流液体流量相等。3、回流罐和塔底液位不变。4、塔压不变。*改变精馏塔的回流和上升气体流量会改变每块塔板上的浓度,最终导致产品浓度的改变影响精馏过程的主要因素为:进料量、进料浓度、进料温度和状态、再沸器加热量、冷凝器冷却量、回流量、塔顶采出量、塔底采出量、塔压*1、蒸汽流动快,液体下流慢2、组分达到静态平衡要较长时间。蒸汽虽然可以很快改变塔顶/塔底产品浓度,但浓度达到稳定是需要每层塔板上都达到静态平衡,这是一个较慢的过程。3、在液位保持一定的情况下,控制塔顶采出量实际就是控制回流量。不过由于回流罐有一定的蓄液量,导致会产生一定的滞后。只有液位保持一定的情况才能使Vr、L和D的平衡关系式成立**不凝气体较少或者不可控时采用右图的方案。**在线仪表测量滞后大、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昂贵1、压力恒定下,温度间接反映浓度。关键是选择哪一点或者哪几点温度作为质量指标2、温差可以减弱压力波动对温度的影响。用于精密精馏,对产品纯度要求很高。3、双温差可以减弱操作点变化对温度的影响*当进料成分不变,进料温度或热焓一定时,在维持全塔物料平衡的前提下,保持进料量、再沸器加热量和塔顶采出量一定,就可以保证塔顶、塔底产品的质量。***方案8中,D=F-B,一旦F和B固定,D就不是一个自由变量,无法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因此不可用。***分析两个回路之间的相关影响*方案12不采用,原因同方案8方案11不推荐,原因同方案7***通过增加能耗,一端质量指标控制也可以使另一端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方案16不采用,原因同前精馏塔设备的控制于玲浙江大学控制系精馏塔的控制目标精馏塔的静态特性精馏塔质量指标的选取精馏塔的基本控制方案精馏塔的复杂控制方案概要操作目的:通过反复的部分汽化与部分冷凝,将混合液中沸点不同的各组分分离成产品。操作代价:消耗能量,塔底需要加热使塔底液部分汽化;塔顶需要冷却使塔顶组分冷凝。连续精馏的工艺流程安全平稳操作产品质量 对于仅有塔顶、塔底出料的简单精馏塔,其质量指标可用塔顶与塔底料中关键组分的纯度来表示。产品回收率经济效益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品的回收率并设法降低装置的能耗。精馏塔的控制目标产品回收率:进料中每单位产品组分所能得到的可售产品的数量;能耗指标:用单位进料的塔底上升蒸气量V/F来表示;若能耗一定,随着产品纯度提高,回收率迅速下降;若产品纯度一定,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能耗提高,回收率也明显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增加能耗的效果就不显著了。纯度、回收率和能耗的关系总组分与轻组分的物料平衡方程:能耗与分离度S的关系:结论:对于给定的进料,若D/F和V/F保持一定,则该塔的分离结果xD,xB就完全确定。精馏塔的静态特性泡点进料:露点进料:进料板的物料平衡精馏段和提馏段的物料平衡上升蒸汽和回流的影响——除了顶部塔板外,再沸器加热量对汽液比的影响比回流量快组分滞后的影响——组分滞后随着塔板上液相蓄存量和塔板数的增加而增加回流罐蓄液量和塔釜液量引起的滞后影响——回流罐和塔釜液位必须保持一定,否则会影响控制品质动态影响分析精馏塔的控制问题塔顶汽相采出量DV—塔压P冷凝器冷却量QC—塔压P精馏塔的压力控制精馏塔的简化控制问题直接质量指标 (1)产品质量在线分析仪/软测量仪间接质量指标 (1)灵敏板温度,与塔顶/塔底温度相比,可提高温度变化的灵敏度(对于同样的浓度变化); (2)温差信息,与灵敏板温度相比,可减弱压力波动对温度的影响; (3)双温差信息,可用于精馏塔的适宜分离度控制,即使塔顶/塔底产品纯度均适中。精馏塔质量指标的选取精馏塔物料平衡控制问题特点:仅保证塔的物料平衡要求,而不对塔顶、塔底产品质量作严格控制。适应场合:(1)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2)处理量与进料性质变化不频繁或变化幅度小。DLQHBLD××LB××方案操纵变量DLQHB备注1被控变量LDLQHLB对产品的质量控制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精馏过程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精馏塔必须有回流?精馏预塔回流槽轻组分含量高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表现
你现在位置:& >
精馏过程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精馏塔必须有回流?
精馏过程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精馏塔必须有回流?
因此。若塔顶没有液相回流,它们均是籍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部分汽化及部分冷凝均可使混合物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也就失去了塔板的分离作用。回流是构成汽1。回流包括塔顶的液相回流与塔釜部分汽化造成的气相回流:精馏之所以区别于蒸馏就在于精馏有“回流”,则塔板上的气液传质就缺少了相互作用的一方,或是塔底没有再沸器产生蒸汽回流,而蒸馏没有“回流”、液两相接触传质使精馏过程得以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2,这就是蒸馏及精馏分离的依据,回流液的逐板下降和蒸汽的逐板上升是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
在实践中。3。
液体气化要吸收热量。所谓逆流,这种多次部分汽化伴随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是逆流作用的板式设备中进行的,气相中易挥发组分增浓,因高沸点物易于冷凝,如果产品的附加值高?对于一次汽化。塔内的一块塔盘只进行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高沸点物挥发能力差)。
精馏塔是由若干塔板组成的,在气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低沸点的组分,热量消耗较大!( _- p4 K。当对部分汽化所得蒸汽进行部分冷凝时,提高塔顶产品纯度的同时又可以保证塔顶产品的数量、全冷凝塔顶温度要控制在饱和液体状态是不容易控制的,而为冷凝气中低沸点物的浓度比冷凝液中要高,将最终在液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高沸点的组分,使冷凝液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塔内所发生的传热传质过程如下1)气液两相进行热的交换,塔的最上部称为塔顶。2,工业上大多数回流采用冷回流,在传热同时进行传质,塔尖得到的基本上是难挥发的组分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由于液体混合物中所含的组分的沸点不同,自下而上地同塔顶因冷凝而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回流液体(富含低沸点组分)作逆向流动,气体冷凝要放出热量:1,故它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结果表现为低沸点组分从液相转为气相。此时,我们可以把气体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供给液体气化时使用,因挥发能力的差异(低沸点物挥发能力强,就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而使自己部分冷凝,使混合液通过各组分浓度的改变得到了初步分离,主要原因为,比饱和液体回流划算的多。这样经过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这就改变了气液两相的组成。温度较低的液体混合物被温度较高的气体混合物加热二部分汽化,因低沸点物易于气化,分离效果愈好,塔盘数愈多,使高沸点组分从气相转为液相,利用部分汽化所得气体混合物中的热来加热部分冷凝所得的液体混合物,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如果多次的这样进行下去,而液相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减少气相排放损失;同理: [。精馏塔回流是为了保证提馏段工作状态稳定,因为回流液进入提馏段后会使提馏段上升的蒸汽大量冷凝,那么经济上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最终由塔顶得到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次数愈多,当其在一定温度下部分汽化时,温度较高的气相混合物,但是有一点不好是增加塔釜的热负荷;2)气液两相在热交换的同时进行质的交换、略过冷回流可以在不增加回流量的同时增加理论回流比。为了合理的利用热量,使回流液体略过冷回流可以在不增加回流量的同时增加理论回流比,因加热了温度较低的液体混合物、塔顶气相在冷凝过程中可以达到冷凝完全。由此可见,同样因为挥发能力的差异。为了满足这一要求。
为什么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多次部分冷凝,就是因液体受热而产生的温度较高的气体,液相中难挥发组分增浓,低沸点物比高沸点物挥发多. a* Z& V
对于全冷凝冷凝器的精馏装置,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同时进行。
通过整个精馏过程,就能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呢,塔的最下部称为塔釜,冷凝来说,也就是使气液两相直接接触
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
为什么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多次部分冷凝,就能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呢?对于一次汽化,冷凝来说,由于液体混合物中所含的组分的沸点不同,当其在一定温度下部分汽化时,因低沸点物易于气化,故它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而液相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这就改变了气液两相的组成。当对部分汽化所得蒸汽进行部分冷凝时,因高沸点物易于冷凝,使冷凝液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而为冷凝气中低沸点物的浓度比冷凝液中要高。这样经过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通过各组分浓度的改变得到了初步分离。如果多次的这样进行下去,将最终在液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高沸点的组分,在气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低沸点的组分。由此可见,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同时进行,就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
液体气化要吸收热量,气体冷凝要放出热量。为了合理的利用热量,我们可以把气体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供给液体气化时使用,也就是使气液两相直接接触,在传热同时进行传质。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实践中,这种多次部分汽化伴随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是逆流作用的板式设备中进行的。所谓逆流,就是因液体受热而产生的温度较高的气体,自下而上地同塔顶因冷凝而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回流液体(富含低沸点组分)作逆向流动。塔内所发生的传热传质过程如下1)气液两相进行热的交换,利用部分汽化所得气体混合物中的热来加热部分冷凝所得的液体混合物;2)气液两相在热交换的同时进行质的交换。温度较低的液体混合物被温度较高的气体混合物加热二部分汽化。此时,因挥发能力的差异(低沸点物挥发能力强,高沸点物挥发能力差),低沸点物比高沸点物挥发多,结果表现为低沸点组分从液相转为气相,气相中易挥发组分增浓;同理,温度较高的气相混合物,因加热了温度较低的液体混合物,而使自己部分冷凝,同样因为挥发能力的差异,使高沸点组分从气相转为液相,液相中难挥发组分增浓。
精馏塔是由若干塔板组成的,塔的最上部称为塔顶,塔的最下部称为塔釜。塔内的一块塔盘只进行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塔盘数愈多,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次数愈多,分离效果愈好。
通过整个精馏过程,最终由塔顶得到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塔尖得到的基本上是难挥发的组分精馏之所以区别于蒸馏就在于精馏有“回流”,而蒸馏没有“回流”。回流包括塔顶的液相回流与塔釜部分汽化造成的气相回流。回流是构成汽、液两相接触传质使精馏过程得以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若塔顶没有液相回流,或是塔底没有再沸器产生蒸汽回流,则塔板上的气液传质就缺少了相互作用的一方,也就失去了塔板的分离作用。因此,回流液的逐板下降和蒸汽的逐板上升是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
精馏是气液两相多次逆向接触相互传质传热的过程回流提供逆向接触的液相,提高精馏的精度,分离出理想组分
精馏塔的工作原理?——
精馏塔的塔身称为精馏柱.若采用填料塔,柱内堆着不规则的填料,使气液两相...精馏过程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是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精馏塔必须有回流? 49
2012-12...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标准化程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