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区天气预报hei贷?急急急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一穷二白]关于一穷二白_一穷二白
[一穷二白]关于一穷二白_一穷二白
长期以来,教科书说“旧中国一穷二白,只能用洋火、洋钉,这是天大的假话。以下内容是关于洋火、洋漆、洋泥等。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1920年11月,上海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工厂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此后,他们又对生产技术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火柴质量一再提高,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一度还打入了南洋市场。工厂的利润也逐年上升。1935年7月,刘鸿生首先邀集国产火柴制造同业成立联合办事处,继而以此名义与美商火柴公司达成协定,成立了华中地区火柴产销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火柴生产、销售限制办法。最后,刘鸿生又以中华火柴同业联合会首席代表名义,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动,不得不加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留学海外的侯德榜,带来了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测试各种机器,经过调整改进,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质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这年秋天,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1906年周学熙筹建“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好,所以销路很畅。启新水泥很快被全国重大的建筑工程所采用,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竞争大战。日本商人仗着日本水泥产量高、质量好,又离中国最近,大量运到中国倾销。为了挤垮启新公司,他们孤注一掷,拼命压低价格。他们的水泥在日本的销售价是每袋2.97两白银,运来中国的运费合到每袋2.5两白银,但他们却以每袋3两白银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袋就要亏损白银2.47两。这是一场不见刀光血影、没有呐喊冲杀的战争。启新公司也及时采取了应付措施,将原来每桶的售价2.25两白银降到1.55两白银,袋装水泥从每包1两白银降到0.7两白银。由于周学熙十分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改良,启新公司的水泥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所以日本商人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启新公司的成功,为多灾多难的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得了宝贵的荣誉。以下关于洋漆:1929年5月,天津永明漆厂在鞭炮声中开工了。经过3年多的苦战、几百次的试验,陈调甫终于如愿以偿,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油漆新配方。陈调甫把新产品定名为“永明漆”,它成为中国油漆工业的第一个名牌产品,当年就获得了实业部颁发的奖状,不但风行国内,而且美、英、日、荷、德等国的150多家厂商都和永明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永明公司成了令全国同行刮目相看的名牌企业。陈调甫一天都没有放松过自己的研究工作。1945年,他研制出一种醇酸树脂漆,是我国合成树脂漆中的第一代品种。这种漆才在恢复后的永明漆厂投产成功,陈调甫将它取名为“三宝漆”。这是中国油漆工业中又一个超越西方的名牌产品。此外还有中国船王卢作孚等就不说了。我最后要讲的是,中国以前是穷,但不白。而且我们当时有比得上日本美国的工业产品。这些比较要横比,不要纵比。现在我们广东人还叫香皂叫“番碱”,不管洋碱国碱一律叫番碱,只是习惯问题。马尾造船厂建于日,是我国晚清洋务运动产生的第一家机器造船厂,时任总理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1869年,造出了我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1871年,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1882年,制造了我国最大吨位铁肋木壳兵船;1889年制造出我国第一艘钢壳网甲军舰。从建厂至1907年,马尾船政经历了从跟洋人学造木壳蒸汽兵轮到1875年辞退外籍技师,自行设计建造舰船,实现了自主建造木壳—铁木合构—钢制舰船的质的转变,共制造出大小船40余艘,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造船最多的造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辛亥革命后,马尾船政改为福州船政局,又创设了飞机制造工程处。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等中国年轻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于1919年8月,制造成功了中国第一架“甲型一号”双翼水上飞机(1910年法国的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并培养了我国自己的飞行员。这使福州船政不仅是舰船的发祥地,还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汉阳兵工厂(本文只引轻兵器有关资料,汉阳兵工厂尚生产其他大小火炮及炮弹,均略去.)日,张之洞在大别山下找到厂址,长600丈,广100丈,南枕山,北滨汉,西临大江,与省城对岸。惟需筑地基9尺,并增高堤防以防水淹。即在当地设铁厂,枪厂和炮厂....1895年8月开始小量生产,冬季重建完成,开始生产,仿造德国出品的1888式毛瑟步枪(应是CommissionRifle,与毛瑟无关),因为是仿德M1888式,所以定为88式,其全称为7.92厘米88式毛瑟步枪。使用圆弹头。同时生产子弹,每月能生产十三万粒。德国定制八八式委员会步枪及汉阳造1896年开工生产。第一年生产1300枝步枪1901年,生产步枪2,500枝,马枪316枝。抬枪53杆。徐建寅试制棉质无烟火药成功.日,张之洞奏请将湖北枪炮厂改名湖北兵工厂。当时可以日产步枪50枝。子弹12000颗。1904年,湖北枪炮厂又对88式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88式步枪与德M1888式不同点有:德M1888式枪管外部有一套筒,俗称老套筒,汉阳造88式步枪1907年陆军部通令各省采购湖北兵工厂枪械。除特殊需要外,不应向外洋采购,一律向汉阳厂购买,并依期付款。该年生产步枪9,000枝日,陆军部军械司在南苑试放汉阳兵工厂厂长刘庆恩(发明国造半自动步枪第一人)所制造的新枪,名为自装枪。“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事实是这样的吗?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辽宁迫击炮厂。还想听吗???最好别光记毛怎么叫你的。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中国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1919年,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已生产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飞机。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浬,远洋运输轮,美国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记得上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可是说旧中国“没有一滴石油”,是李四光在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近代开采延长石油,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拨银8100两为资&屯垦经费),开办延长油厂,并令知县洪寅为总办。经武汉化验油质,成分特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开钻,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这是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老一井。此井钻采成功,标志着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开始,从此揭开了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油的历史。独山子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与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同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油矿.1935年,有“中国甘蔗制糖之父”之称的原顺德糖厂投产,成为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甘蔗制糖厂,这个中国最老、也是最大的甘蔗制糖厂后来发展成现在的顺糖集团薛广森,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于顺德龙江。17岁去香港在船厂做工,学成一手出色的机械技术。薛氏借为停泊珠江的英国油轮“青龙号”检修机械的机会,设法将船上的柴油机全面拆卸,绘出图纸,测得数据,经过反复试验改进,在1915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柴油机,不久就成批投产,引起国外工业界人士的惊异。十九世纪清朝末年的1898年,第一台美国“老狗”牌(NEWHOME)缝纫机输入中国;1910年,美国胜家缝纫机从上海、广州等口岸大量输入,很快垄断了这些地区的缝纫机市场。1928年,上海龙华人计国祯力求改变这种局面,他曾预言:“将来有一天,每家女儿出嫁,都要有一台缝纫机做陪嫁!”于是他开设了胜美缝纫机厂(取名“胜美”是要胜过美国,胜过“胜家”),成功试制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家用缝纫机,开创了中国家用缝纫机工业的起点。“汉阳造”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湖北枪炮厂仿德国88式7.63毫米毛瑟手枪 俗称“驳壳枪”、“自来得手枪”,柏格门冲锋枪 俗称手提机关枪,汉阳兵工厂于二三十年代汉阳炼钢厂的兵工学家——徐建寅,近代著名的科学家、翻译家,建设集团前身——汉阳兵工厂铁厂全景  辛亥革命后之汉阳兵工厂 鳞次栉比的厂房,高高的烟囱冒着浓烟,在当时可是一派繁荣景象的写照。闻名全国的“汉阳造”步枪就是在这里生产的日,江南造船所建造的第一艘出口万吨轮"官府"号下水  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MANDARIN)、“天朝号”(CELESTIAL)、“东方号”(ORIENTAL)、“震旦号”(CATHEY)。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  原鸿生火柴厂(后改为苏州火柴厂)厂门“中国实业大王”的骄人业绩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的十几年间,刘鸿生不仅在煤炭业取得辉煌成果,而且在火柴、水泥、码头、货栈、纺织、搪瓷等行业里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原鸿生火柴厂(后改为苏州火柴厂)厂门当中国还盛行有毒自燃的黄磷火柴的时候,1920 年,刘鸿生就斥资12万元,在苏州开办了鸿生火柴公司,高薪聘用外国技师和留美化学博土,生产安全火柴。他决心与瑞典的“凤凰”、日本的“猴子”火柴竞争。1934年,他兼并了长江沿岸“裕生”、“燮昌”、“大昌”、“耀华”及杭州“光华”等7家中小火柴厂,成立了大中华火柴公司。他的商战方略是用“产销联营”方式分割市场,缚住同行手脚,如成立“华中地区火柴产销管理委员会”,其限制区域包括苏、浙、闽、皖等8省。他又用“联华制夷”和“联夷制夷”战术,各个击破洋商。比如他与美商联合,实行产销管理后,迫使东洋“猴子”就范,有效地限制了日资火柴在东北、华北、鲁豫地区发展,以巩固国产火柴较稳定的销售市场。不久,“大中华”的资本激增至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火柴公司,刘鸿生也被人们冠以“中国火柴大王”称号。1920 年,刘鸿生在发展火柴业时,还抓住了“一战”后上海将发展成为东亚最大商埠而需要大规模建造各种建筑的机遇,决心投入巨资兴办水泥厂,与唐山马牌(华资)、大连龙牌(日资)水泥争高低。为此,他首先在国内水泥市场作了充分调查,认为华资水泥生产不足,供不应求;国外水泥运输成本高,售价高昂;另外,制造水泥原料中煤炭是要项,而他有的是煤。因此只要他生产的水泥质量过关,不愁没有市场。接着他还专程出国考察。第一站是日本,不料吃了“闭门羹”! “东方不亮西方亮”。他偕妻直奔德国,终于购得德制成套设备,并了解了整个生产流程和关键所在,甚至还偷记了水泥煅制中的各项化学变化的公式。他回国后,即在同年9月,在上海龙华创办了上海水泥公司。他用重金挖来湖北一家水泥厂一流的德籍工程师,又大胆聘用曾留美、留德的中国工程师,解决了转窑中水泥熟料结块这一关键技术问题。他的“象牌”水泥经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检验完全合格,很快赢得了市场,在全国形成了“龙”(东北)、“马”(京津)、“象”水泥产品鼎足三分的局面。刘鸿生在水泥商战中又使出了“联华制夷”的杀手锏。他与生产“马”牌的唐山启新水泥厂“产销联营”,达成划分销区、稳定价格的协议,于是一“马”一“象”联合起来了。他们乘“五卅惨案”所掀起的抵*制*日*货的爱国热潮,终于迫使那条“东洋龙”销声匿迹。接着南京中国水泥公司“泰山”牌异军突起。刘鸿生运用“采销联营”方法,“马”、“象”、“泰山”三家再次分割市场,平抑售价,使得各家都能产销两旺,皆大欢喜。其时,三家公司生产的水泥约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85%以上,完全主宰了中国水泥市场。江南制造局,这座由曾国藩和李鸿章一手缔造起来的近代军工厂位于上海高昌庙,是清末中国重要的军火生产基地。早在速射炮问世后不久,这里的技术人员就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种新式武器。1890年(光绪十六年),江南制造局总办刘麒祥向两江总督李宗羲报告,要求仿制一种新式火炮:“……泰西各国所用枪炮,巧样百出,日新月异。查有德国克鹿卜厂所造新式全钢后膛快炮一种,与英国阿姆斯脱朗厂所造异属相同,较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灵捷异常,以之安置炮台、兵轮,洵称利器。职道麒祥前在外洋,曾经见过,兹与华洋各匠再三讨论,拟由职局设法仿造。第此种后膛新炮,其中关键各件,均系紧密凑合,曲折甚多,若凭空摹绘图式,范模试造,诚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拟先由外洋购买快炮一尊来局作样,以便逐件拆开,仿照制配,庶有把握……”。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从这份报告可以了解到,江南制作局请求仿制的是一种“平常炮位每放一出,可以放至四五出”的速射炮,准备采用的仿制方法是,购回一门国外的速射炮,然后逐件拆开,对所有的零件进行一一复制,最后再把这些零件组合起来装配成大炮。在不能完全掌握速射炮具体生产技术的情况下,这不失是一种可行的仿制方法。两江总督对这份报告相当感兴趣,在批准了江南制造局请求的同时,着重强调了火炮的质量,要求:“妥慎筹办,认真讲求,务与外洋快炮一律坚利以资得力”。当时西方生产速射炮的主要是英、德两国,在经过一番比较后,江南制造局最终引进了一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 “全钢后膛快炮”,“逐件拆开,照样制配”,由此开始了中国制造速射炮的历史。江南制造局的报告最初准备仿制的是100磅子全钢后膛快炮,也就是6英寸口径的速射炮。但从后来实际的生产情况看,仿制出的是40磅子快炮,即120mm口径的速射炮。江南制造局甲午战争后生产的150mm速射炮,外形和120mm炮类似  "操江"號運輸艦兵 船/運輸艦,上海江南製造局建造的第二號艦,1869年五月完工,造價83,305.9兩;與"惠吉"為同級艦. 所有船殼機具都為自製,是中國第一艘自製的「暗輪」船(即螺旋槳在水下的輪船). 本艦亦為木質船身無裝甲,長180呎,寬27.8呎,吃水9呎;排水量950噸,載貨六百四十噸;425匹馬力航速約 9節. 裝備四門160公釐口徑砲;乘員91人,首任管帶為馬复震.清軍時代的"平遠"艦照片則極為罕見這是甲午戰前 "平遠"艦停泊於旅順黃金山下的照片,艦體尚是早期的黑色塗裝.鋼殼巡洋艦,為福州船政局參考"超勇"與"濟遠"首次自行設計建造之全鋼甲軍艦;她是福廠之第廿九號艦,亦為19世紀末中國造船工業的登峰之作.本艦於日完工下水,造價52萬4千兩. 艦身長197呎,寬40呎,艙深21.25呎,吃水13.1呎;排水量2,150噸,最厚處裝甲8吋;兩部主機2,300匹馬力雙軸推進,航速10.5 節. 乘員145人,管帶為都司階;艦艏裝備一門254公釐Krupp主砲,船舯後方兩側各裝備一門150公釐Krupp砲,另有八門3磅(47公釐)砲與四支 18吋魚雷發射管.本艦原名"龍威",在建造時尚屬福建艦隊;完工後於1898年的五月十五日由船政學堂管帶林承謨率領首次出海試航. 不過於當年的12月12日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經上海時視察本艦後卻對之甚為中意,李鴻章遂於日將其調往北洋艦隊服役,同時配合北洋其它各艦之名改為"平遠"號,首任管帶為李和."平遠"艦艦艏景,其10.2吋主砲顯得碩大無朋./US. Naval Historical Center本艦原名"龍威",在建造時尚屬福建艦隊;完工後於1898年的五月十五日由船政學堂管帶林承謨率領首次出海試航. 不過於當年的12月12日丁汝昌率領北洋艦隊經上海時視察本艦後卻對之甚為中意,李鴻章遂於日將其調往北洋艦隊服役,同時配合北洋其它各艦之名改為"平遠"號,首任管帶為李和.本艦日年參加黃海海戰時曾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兩彈(中央魚雷室及左舷發射管部位各擊中一彈,炸斃兩人)本艦亦中彈起火. 日在威海衛港本艦與其他受困清艦共十艘同時向日軍投降,當時管帶仍為李和.日軍接收"平遠"艦後仍沿用原名,只是在日文中"平遠"的發音成為"Hei Yen",於三月十六日將艦籍編入日本艦隊,1898年三月廿一日再改列為一等砲艦. 日人曾將"平遠"的副砲改為英製6吋砲並當成訓練艦使用.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本艦為日本第三艦隊第七戰隊之一員,於九月十八日砲擊金州灣俄軍要塞時在鳩灣洋面觸俄國水雷而沉沒(兩個月後"濟遠"艦在同一地點觸雷沉沒).福州船政局自行设计制造的“平远”号,日完工下水。 1920年中国造的万吨轮船就出口美国了,还一下子出口了4艘。100多年前咱们就能造军舰了。  北洋舰队的军舰"康济”号,为福州船政局建造之第廿二号舰,日完工下水,造 價21萬1千兩。木質船身無裝甲,排水量1,310噸,長217.1呎,寬31.1呎,艙深17.8呎,吃水13.8呎;750匹 馬力,航速12節;乘員124人,管帶為游擊編階;裝備十一門砲。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今福州马尾造船厂),清末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后在继任船政大臣沈葆祯的苦心经营下,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船政下设捶铁厂(锻造车间) 、拉铁厂(轧材车间) 、 水缸铸铜厂(动力车间) 、 轮机厂(制造锅炉车间) 、 合拢厂(安装车间) 、铸铁厂(翻砂车间) 、钟表厂(制造仪表车间) 、打铁厂(小锻造车间)、 锯厂(锯木车间) 、造船厂(由3个船台组成) , 以及船政衙门、学校、耐火砖厂等。 如下:  总计从年,船局共造成各种船舶40艘。其中在日意格任监督期间 ()造成15艘大小不同的木质轮船。1874年起,造船业务改由自己培养的技术人员主持,到1895年继续造成船只19艘,其中有铁胁兵船和铁胁巡海快船(即巡洋舰),并自造复式轮机,船局的技术水平显见提高。甲午战争后到1907年又先后造成7艘。辛亥革命后,船政局归海军部管辖,规定船政经费每月三万元,从福建省财政厅上缴中央的国税项下拨用。中华民国初期政局动荡,经费不继,船局主持人屡易,制造业务无所建树。1928年改称海军造船所。抗日战争期间,船厂屡遭日机轰炸,损失严重。1949年,国民党政府逃离大陆时,又拆迁走大部分机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马尾为中国近代产生最早最大的一支产业大军,中国的第一艘兵舰从这里启锚出海,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从这里飞向蓝天,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严复、詹天佑等从这里负笈登程,踏上了寻求科学与真理的救国之路。砲船/練習艦,是中國的第一艘鐵肋楢木殼船,鐵肋是由法國進口,主機則由 英國採購,交福州船政局裝配,為其建造之第廿號艦。日完工下水,造價19萬5千兩。艦身 長217.1呎,寬31.1呎,艙深17.8呎,吃水13呎;排水量1,268噸;750匹馬力,順風航速約16節。乘員124人, 管帶(艦長)為游擊編階;裝備一門7吋Armstrong砲,六門4.7吋砲。不是说旧中国连一个铁钉都造不出来吗?估计大家小时候都是这么教育的,长大以后想想不对头,中国人在古代就能造那么多的长枪短剑,怎么可能连一个铁钉都造不出来。【湄雲】号兵船/練習艦,福州船政局建造的第二號艦,1869年十二月六日完工,造價16萬3千兩,由法國人達士博監造. 本艦為木質船身,長175呎,寬23.4呎,艙深14.3呎,吃水10.6呎;排水量578噸,由法國進口的320匹馬力主機航速約9節. 原裝備一門6.3吋砲,兩門4.7吋;1891年再加裝一門六十四磅砲,四門 20磅砲. 乘員70人,首任管帶為游擊吳世忠.福州船政局使用的机器  1919年,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  马尾造船厂从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造的40年间,建造了大大小小的舰船40艘,总吨位达到四万七千三百五十吨。她为近代中国的船舶制造、海军建设、科技人才培育,以及诸多工业领域的奠基和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近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左宗棠曾经提出'用机器来制造船用蒸汽机',当年轮机厂里的很多机器都是从欧洲买来的。蒸汽机引发了西方的工业革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船用蒸汽机是在1871年在这个船政轮机厂造出来的。马尾船政学堂不仅是中国海军的摇篮,从学堂毕业的许多学生还活跃在中国近代科技、文化、外交、经济等各个领域,"启蒙思想家"严复、"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有"匡世良才"美誉的造船专家魏翰、设计中国第一架飞机的巴玉藻、著名外交家陈季同等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马尾造船厂开办不久就达到相当规模,船台、船坞、起吊设备等设备都很完善,那时候工厂就配有60吨的起重机,可以造三千吨的轮船,还有盖了五十多座车间。可以说当时的马尾造船厂在中国及整个远东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  我国第一台载重汽车什么时候生产的?1929年辽宁迫击炮厂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载重汽车(摄于一九二九年八月)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  中国第一家柴油机厂,并于1915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扛起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大旗。该旧址还留有若干遗存设备。剪床一台,底座仍有“协同和”三字,至今在用,令人称奇;立车车窗一台,高约两米,英国制造,使用时间达80年左右;水塔一座,用钢铁、铆钉拼合而成,呈圆柱形;吊机一台,位于主厂房右侧冲口涌边,底盘用生铁铸成,齿轮带动,臂长四米。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和中国第一辆汽车(图)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张学良将军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东北军工企业辽宁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提出将军工生产转为民品生产,得到张学良将军的赞同,遂将迫击炮厂更名为民生工厂。民生工厂计划研制载货汽车,张学良拨款75万元支持该计划。民生工厂决定以美国“万国”牌汽车为样本,制造两种型号的载货汽车:一种为75型,装载量2吨,适用于城镇;一种为100型,装载量为3吨,适用于路况较差的地区。1931年5月,中国第一辆国产“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问世。这辆车采用65马力6缸汽油发动机,液压制动,装载量为1816千克,最高时速六十四千米。除少数重要部件委托国外依图纸代制以外,其余均为自制。19世纪开平矿务局砖厂的打砖机(选自《开滦建矿120周年特刊》)1881年唐廷枢主持修建的唐山至胥各庄铁路(选自《开滦建矿120周年特刊》)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龙号机车(选自《唐山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清代的开平煤矿(选自《开滦建矿120周年特刊》)看起来马路楼房不错,要是彩照,一定也是田园风光今天还在使用的协同和机器厂的生产设备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12月,北洋大臣李鸿章为防御沙俄侵略,加强边防联系,奏准朝廷,将奉天--吉林的电报线经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延至珲春,该线路1886年9月建成,线路全长1072.5公里,这是黑龙江地区第一条电报线路。1887年,经练兵大臣穆图善奏请光绪皇帝,设吉林--大黑河电报线路,途经黑龙江茂兴、齐齐哈尔、布拉哈、墨尔根,达大黑河,全长1080公里,至1911年,黑龙江地区设有电报局所19处。民国初年,黑龙江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除官办电报局外,地方政府和商会也开办电报业务,电报业务分为四等,一等巡抚衙门,二等官衙,三等急电,四等普通电报,至“九一八”事变前,黑龙江地区的大中城镇形成了电报通信网,开办了电报通信业务。黑龙江地区的无线电台最早于1905年由俄军在哈尔滨设立,电台为火花式,功率5000瓦。1922年,中国政府接管此电台,更名为东三省哈尔滨无线电台,通信距离白天1300公里,夜间2600公里。翌年,开通哈尔滨至上海、哈尔滨至天津的直达电报电路。1923年,为传递军情和灵通消息,东三省保安司令张作霖命令建立哈尔滨、齐齐哈尔临时军事电台,至1931年,黑龙江地区有龙江、漠河、瑷珲、嫩江、肇东、绥化、海伦、肇州、讷河、呼兰、巴彦、通河、龙镇、东兴镇、绥东、黑河、绥芬河、富锦、萝北、欧浦、呼玛、密山、乌云、佛山、抚远、虎林、依兰等地设立了无线电台。而且,无线电台在军事应用的同时,开始民用。黑龙江地区市内电话始建于1906年,当时的黑龙江将军程德全令电报局代为筹设电话,并由财政局筹措资银2500两,次年又官拨平银1万两,在齐齐哈尔设立了黑龙江第一个电话局--黑龙江省城电话局,由黑龙江行省公署劝业司管辖。1908年,哈尔滨傅家甸商务总会设傅家甸电话局,市街线路全长约20里。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商业日渐繁荣,为灵通通信息,哈尔滨以北、齐齐哈尔以南地区各城市商民纷纷创办市内电话局,年,黑龙江地区东部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城镇也先后设立市内电话局,到1931年,黑龙江地区共有市内电话局41处,其中多数为商人投资的商办电话局,也有少数的官商合办和官办电话局。黑龙江市内电话创办之初,设备大多比较简陋,黑龙江省城电话局交换设备为50门和10门磁石交换机各一部,终端设备为用户壁机29部。1910年,哈尔滨滨江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自动交换机,为黑龙江地区使用自动电话交换设备之始。至1938年,分别在齐齐哈尔、牡丹江、哈尔滨、佳木斯装设了史端桥和西门子自动交换机总计达二万门。  大沽自来得手枪。本枪采用了早期毛瑟平滑表面的设计,与其他毛瑟在表面有车出纹路不同。 在枪膛上面, 有烙印的英文大沽海军船坞(Taku Naval Dockyard)字样, 在弹匣的上弹板侧面有中文的“好”字, 其他没有别的识别字样。据说大沽一共生产了5,000至6,000把自来得手枪, 序号至1,000为标准的毛瑟车纹表面, 烙印在右侧。20响驳壳枪。汉阳兵工厂民国十六年(1927年) 生产10响驳壳枪, 7.63mm口径。汉阳兵工厂制造的驳壳枪完全分解。无铆钉,唯一的螺丝是在握把上民国十五年广东兵工厂制造的重机枪  1944年初,重炮厂(现长安厂) 近100名职工参加研制120mm迫击炮。此炮在设计时参考了法国布朗特式 120mm迫击炮。历时8个月,同年底即生产出一批迫击炮发往抗日战场。炮弹重10.5公斤,最大射程约3000米,炮的重量较法国的轻一半,提高了运动性能,操作简单,弹着点准确。为进一步增强炮的机动性,又将车轮改为胶轮,并进行了弹簧减震等改进试验。图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21兵工厂制造的轮式120mm 迫击炮。长安厂前身系南京金陵兵工厂,抗战爆发后内迁重庆,1938年更名为第21兵工厂,系战时大后方最大的造枪企业。在八年抗战期间,二十一兵工厂的广大职工不惧环境恶劣,物资匮乏,生活困苦,夜以继日加紧生产杀敌武器,为抗战作出了特有的贡献。1944年10月,21兵工厂总工程师高庆春(第二排左三)、21厂炮弹厂厂长吴世泽(第二排右四)、21厂重机枪所所长朱应甲(第二排左一)、21厂步枪所所长赵国才(第三排左三)及多名技术人员赴美,经过一年的参观学习,学到不少兵器制造方面的技术知识。图为1946年宁和中学初中部毕业生合影照片。当时叫21兵工总厂,它联合了南京兵工厂、汉阳兵工厂,还有湖南的一家兵工厂组合而成。21兵工厂所属有好几个所,有步枪所、大炮所、炮弹所,还有老五所(机械所)、四所(量具所)、还有一个简单的中心测量室。当时生产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的,步枪、机关枪、八二迫击炮及八二迫击炮弹,还有比八二迫击炮还大的炮,但生产量比较少。主要以步枪厂的步枪为主,当时叫"中正式"步枪,口径7.9MM,量很大,月产能达到一万多支。其次就是马克沁重机枪,这是当时国民党步兵主要配备的一种武器,当时量少一些,年产有300到400挺,多的时候有500挺。解放以后,经过改进的马克沁重机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方这个最大的兵工厂八年中生产、管理不断发展,技术、产品结构不断改进。如汉式步枪改为中正式、轻重机枪零件互换性的改进、120迫击炮的研制投产(产出49门发往抗日战场)等等,都为杀灭敌寇增添了力量。抗战期间二十一兵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及产量为:马克沁重机枪 18068挺;捷克式轻枪机 10151挺;步枪 293363支;82迫击炮 7611门;82迫击炮弹 321万颗;82黄磷弹 17万颗;黄磷手榴弹 31万颗;炸药包 206万个。图为两名士兵搬运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时的状态。 国民政府兵工署所属捷和兵工厂香港分厂于民国28年制造的防毒面具,其形制同德军用防毒面具十分相似。1921年,胡西园(镇海霞浦,现北仑区)研制出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灯泡制造厂,是中国电灯泡工业的开拓者。/pub/attachment/925.jpg[/IMG]1921年后,项松茂(鄞县)等人在上海组建“五洲固本皂药厂”,后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制皂企业。1919年,姚德甫(镇海)在上海创办华通电业机器厂(今华通开关厂),被称为中国低压电器工业的奠基人。上海华通开关厂创建于1919年,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国家二级企业。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上海市高新企业1920年,郑源兴(奉化)、郑方正(镇海)创办了上海最大蛋制品出口企业———“茂昌蛋厂”,开国人兴办冷冻业之先声,后每年营业额约占全国出口额的五分之一。1919年,王宝信(奉化)在上海创办益泰信记厂,为国内制造铝质日用器皿之首创。1919年李安绥(鄞县)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的毛绒纺织厂,方椒伯(镇海)任董事长。1916年,林信昭(镇海)在上海北京路设立上海第一家医疗器械厂———林德兴五金工场。1921年,钟章耀(镇海)与表兄胡永年(镇海)在上海创办耀昌医疗器械号(后改为耀昌医疗器械公司),并长期任经理。这两家企业为当时民族医疗器械业的开拓者。○1914年,乐汝成(镇海)在济南创办泰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1923年迁址至上海。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产销联营大型食品企业。○1912年,方液仙(镇海)在上海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兴办了我国第一家牙膏厂,并生产三星牙粉、三星牙膏、三星蚊香、三星观音粉、三星酱油精、“箭刀”肥皂等产品,被誉为中国日用化工的奠基人。“黄海社”是由久大精盐公司和永利制碱公司筹资创办的中国首家民办化工科研机构。1922年8月在塘沽正式成立。科研人员多是招聘国内外高校和国外留学的化工人才,并专聘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孙学悟为社长,成为当时中国学术界稀有的完整的科研机构。现为全国化工系统和天津市、塘沽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国民政府兵工署所属捷和兵工厂香港分厂于民国28年制造的防毒面具,其形制同德军用防毒面具十分相似。利康缝纫机  来个小总结:(以前在小学、初中政治课本上,经常读到旧中国连铁钉和火柴都不能生产,那么旧中国到底能生产什么?)中国第一台重型柴油机:1924年,5种规格的低速重型柴油机,上海新样机器厂。中国第一辆汽车:1929年,65马力,载重为1.8吨,沈阳辽宁迫击炮厂。中国第一台万能铣床:1918年,上海王岳记机器厂。中国第一架投入使用的飞机:1919年,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至1930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已生产出教练机、侦察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7种飞机。中国第一艘万吨轮:1920年,排水量14,750吨,时速10.5-,远洋运输轮,美国订单,此后又生产了另外3艘。中国第一架飞机:1912年,广州燕塘广东飞行器公司(第一次升空后坠机,试飞未成功)。中国第一台柴油机:1913年,烧球式40马力柴油机,广州协同和机器厂。中国第一家车床制造厂:1915年,上海荣昌泰机器厂。中国第一家飞机专业制造厂:1918年,马尾船政局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台为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1918年,马力蒸汽机,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台轧花机:1887年,上海张万祥福记铁工厂。中国第一台对开平板印刷机:1900年,上海曹兴昌机器厂。中国第一台缫丝机:1900年,上海永昌机器厂。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5年,汉阳周恒顺机器厂。中国第一艘大型军舰:1906年,宁绍号,排水量3074吨,3000马力,福州船政局。中国第一台抽水机:1907年,15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中国第一台卷扬机:1907年,60马力,汉阳周恒顺机器厂中国第一台汽锤:1868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台刨床:1868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台铣齿机:1870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艘大马力军舰:1872年,海安号,排水量2800吨,1800马力,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1881年,用蒸汽锅炉改制,开平矿务局工程处。中国第一辆标准蒸汽机车:1882年,中国火箭号,开平矿务局工程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2年,安庆军械所。中国第一艘轮船:1865年,黄鹄号,安庆军械所。中国第一台车床:1867年,江南制造局。中国第一艘近代军舰:1868年,恬吉号,排水量600吨,江南制造局。旧中国执政者实在是生不逢时,连年的内外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北伐战争,民国刚建立又是内战,没几年日本人又打进来了,日本人刚投降接着又是内战。旧中国确实没能建立健全的工业体系。但这和“旧中国连火柴铁钉都生产不了”有天壤之别吧?难道旧中国落后就一定连火柴铁钉都生产不了(却生产出万吨巨轮)?看看今天的老师们的教案,还在向孩子们讲述着“旧中国连火柴铁钉都生产不了”的“历史”:腾飞吧!祖国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点击数: 更新时间:教学目标认知: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情感: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行为: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二、栏目意图...4.“读一读”栏目提供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体育事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学可结合我国健儿在重大比赛中的获奖情况,以及我国成功举办过的大型国际赛事,和即将在2008年承办奥运会的有关事例,说明中国在逐渐强大起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段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段文字说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航天事业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教法建议:1.为了学生理解解放前我国十分落后,教师上课可以出示一些实物,比如:火柴、钉子等。以此告诉学生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国家连这样的小东西都生产不了,可见,旧中国十分落后。...教育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2)为什么旧中国我们连火柴、铁钉都造不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再看看初中课程怎么讲的(要知道九年制义务教育到初三就完了)[科目]地理[年级]初二年级[章节]第八章第一节[关键词]工业基地[文件]c8-1.doc[标题]第八章中国的工业第一节中国工业的发展[内容]第八章 中国的工业第一节 中国工业的发展左面的图又代表什么呢?(学生答:办公用品)是的,现代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工业产品,电话机、复印机、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用到哪些工业产品呢?(学生列举: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像机、计算机等电化教育设备;黑板、黑板笔、挂图、模型等教学用具;书本、铅笔盒、笔尺规等学习用具。)右图主要代表的是建筑材料,像砖瓦、水泥、玻璃、铝合金、钢筋、涂料、缆线等也都是工业产品。......【讲述】旧中国的工业不但工业产量低,而且工业部门残缺不全,主要是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因此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车是“洋车”,收音机是“洋匣子”,就连一些最普通的日用品像铁钉、火柴、煤油也需要进口,都称“洋钉”、“洋火”、“洋油”。......教科书一笔抹杀了旧中国实业家们的功绩统计数字表明,从1912年起到1927年国内共开设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火柴厂达115家左右(杜询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刘鸿生创办鸿生公司,联合荧昌和中华两家火柴厂,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1930年当年产量和销售量都达到了全国火柴产销量的22%,成为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青年时期的刘鸿生......直到今天,我们离民国时代已经过了好几代人的时间,历史的真实画面仍未聚焦。一些狂热歌颂***时代的崇***派们,仍然不厌其烦重复着毛时代所刻意营造的谎言:解放前中国连火柴、铁钉都不会造,只有***才改变了这一切。为了颂扬***,当年火柴大王刘鸿生等人的业绩,统统都被一笔勾销了。当他们胡说旧中国连铁钉都不会造的时候,大概也不知道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在1958年说的话:“我们工厂生产的冲锋枪,只打了十几发子弹,击针尖就断了,还不如阎锡山兵工厂生产的好。”然而,对一个时代的客观评价,绝不可能建立在刻意贬低前朝的基础上。在这一点上,马思乐似乎未能免俗。他过于轻视***以前的中国,损害了他的长程历史眼光。试想,如果我们连民国时代的经济轨迹都不能公正了解,又如何给毛泽东时代一个正确的历史定位呢?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回顾一下上一个百年的中国经济发展记录,探讨一下***时代在这百年增长中的地位,应当是蛮有意思的。表一 20世纪中国经济增长记录单位:%每年======================================================1912-36  1952-76  1957-76  1978-99 ------------------------------------------------------人均GDP    1.1     3.7   2.9     7.8GDP     1.8-2.0    5.8   5.0     9.4农业增加值 1.4-1.7    2.0   1.7     4.8工业增加值  9.4    11.5   9.5    11.6发电量    18.4    15.4   10.6     7.8生铁     20.2    13.4   7.2     6.3 (钢      22.8    13.3   7.3     6.7水泥     11.6    12.3   10.6    10.9纱      9.1     4.7   4.5     4.2布      17.5     8.7   7.1     4.0======================================================资料来源:Chang (1969),Rawski(1989),中国统计年鉴2000(海纳百川表一列出了抗战前的民国时代(1912-36年)、***时代(1952-76)以及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记录。从人均GDP的增长看,民国时代仅1.1%,增长极慢;毛时代不过3-4%,仍属于中低增长,只有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人均GDP才达到了7.8%的高增长速度。由此看来,民国时代似乎毫无足道。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民国时代分部门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其工业增长速度,一点也不比后来慢多少。它的农业增长为每年1.4-1.7%,大致与毛时代的1957-76年相差不大。它的工业增长达到每年9.4%的高速度,丝毫不亚于毛泽东掌控经济后的1957-76。电力、钢铁、纱、布等工业产品的发展速度,甚至还大大超过了以后的时期。   那么,为什么民国时期GDP增长慢呢?原因仅在于刚刚起步的现代工业部门所占比重极低(表二)。我们知道,在经济发展初期,传统农业部门增长潜力极低, 经济发展速度取决于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速度和所占比重。民国时期,虽然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工业占GDP的比重非常小,1912年民国肇始时仅8%左右,因而其对GDP增长的影响不大。 随着工业比重上升影响扩大,GDP增长势必加速。 民国时代的经济发展,将工业比重提高了一倍有余。毛时代的分部门增长速度,其实并不比民国时期快多少,其GDP增长提高,主要是这个工业比重提高的结果。表二 工农业占GDP比重======================================================年份  1933   1952   1957   1976   1999工业  11.7%   17.6%   25.4%   40.9%   42.7%农业  62.9%   50.5%   40.3%   32.8%   17.7%资料来源:Rawski(1989),中国统计年鉴2000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邹至庄教授,是位十分有成就的经济学家。在他即将出版的新著《醒过来的亚洲巨人:中国经济转型》(Asia's Awaken Gia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y,Blackwell Publishers, January2002)中,邹教授观察到上个世纪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努力基本上是成功的。所遗憾的是,由于战争、政治不稳定和错误的发展策略,本来可以在40年左右实现的目标,我们却花费了整整百年时光,才能达成。下面这张工业增长图,清楚地显示了邹教授的遗憾所在。中国现代经济史 上两大灾难,其一是抗日战争及其后的内战,其二就是***发动的大跃进和文革,这两者将中国经济的加速增长,推迟了将近三四十年!从这个图也可以看出,在***时代,工业化确实取得了进展,但这些进展,似乎并未超出民国时代发展趋势自然延伸的范围。可以说,在上一个百年的增长记录中,***时代的表现并不能说是特别突出。相反,这时期所发生的大跃进和文革,更是造成了只有日本入侵和惨烈内战才能比拟的大灾难、大衰退。我相信,后人们在指出这个时代所达到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会客观地指出, 与它所应有的进步相比,这些成就其实是相当有限的。民国18年山西造 .45ACP 驳壳枪,属于比较少见的变形。枪身上一旁有“民国十八年晋造”篆字,另一旁是“弟(第)七式”。1900年前后的汉口外滩 颇具现代城市模样。以驳壳枪行肩枪礼的女兵。40年代的汉口滨江人行道40年代末汉口江边的林荫道,要是彩照,一定也是色彩斑斓非常美。  中山公园最初是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的私人花园,约建于本世纪初。1914年左右,刘为笼络湖北军政府财政厅长李华堂,将此园赠给李,李乃命名为“西园”。1927年武汉市政府将西园作为敌产没收,在此基础上扩大兴建中山公园,面积由O.16公顷扩大到12.5公顷,武汉市工务局主持修建,吴国炳负责设计和修建工程。根据设计,挖湖堆山(岛),岛间架桥相连。还建有运动场、游泳池、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孙中山纪念堂。部分竣工后,于日先期对外开放,同年10月10曰正式对外开放。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园正式命名为“汉口中山公园”。民国初年拍摄之武汉奥略路上海向来是窗口,再来看看旧上海,莺歌燕舞好不繁华。你可以说当时全国老百姓距离那种生活很遥远,但今天不也是这样吗?能在上海那样昂贵的城市有房有车安居乐业的又有多少人?只知道很多人家还挤在十几平米的小阁楼里./kjwh/whcc/yxhy//W.jpeg[/IMG]中山公园大门1936年中山公园中的世界著名建筑模型 类似于今天深圳的那个世界微缩景观公园?旧上海的城市建设还是相当有水准的  以前看到扛着麻袋的搬运工人,总觉得那是旧中国的情况。 如今重庆的成千上万的替人搬运东西的棒棒军实际上也是这样新时代的重庆棒棒军,人数少说也有十万  再看看旧上海的医院旧上海的医院扫描西医医院的建立上海开埠前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郎中以游走或坐堂等方式行医。开埠后随着传教士的进入,上海出现了综合性的西医医院。自从1844 年起,基督教会开设了仁济医院、同仁医院,天主教会开设了公济医院、广慈医院等,到1910年共计达14家。仁济医院在开办的最初13年中,医治病人13万人次,1860年为16113人次,1861年为38069人次,1870年为42695人次,1875年为56624人次。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要知道,当时全市人口才五六十万.可见那时也不是只有资本家有钱人才能看得起病。倒是今天的医改弄得大家都看不起病了。广慈医院的标志性建筑  跟上先进的医疗潮流西医医院的出现,使上海跟上了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的发展潮流。如1849年继乙醚麻醉法后又问世了氯仿麻醉法,第二年上海的医院中就运用于外科手术。 1875年西方施行了第一例无菌手术,一年后上海医院的重要外科手术亦均在无菌情况下操作。随着无菌消毒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医务人员开始重视清洁并穿戴灭菌手术衣,手术室内的大量围观者也被禁止。这些都为当时上海的医院及时采纳。上海的宝隆医院在1912年已经建立了X光机室牞上世纪20年代,仁济医院从国外购置了2台X光机,属当时的先进医疗设备。除此之外,细胞病理学说、微生物病原学及西方学者对各种病菌的发现和描述、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临床检查法等,都随着该时期新的医生来华而迅速传入上海教会医院。中国红十字总院病房楼  正规的医院管理制度随着现代医院在上海扎根发展,医院的管理制度也日益严格和精细。病历记录制逐渐形成了正规的体系。医院开始使用专门的记录簿,通过表格详细描述病人的基本情况,为医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文献。早在1919年,有详细病案记录的占当年所调查医院总数的40%。后来病历记录制度成为现代医院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在广慈医院、仁济医院和宝隆医院等医院里,病房是分等级的,有头等、二等以及普通病房。在当时,分等级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因为有钱人固然可以住得大点,普通病房的实施也许更适合普通百姓,更主要的是便于医院管理和提高医疗效率。广慈医院500只病床中,有302只病床供贫民使用。建于1907年的广慈医院今天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  一些医院,对于各阶层的患者,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付费制规定尽力而为牶“富者出其膳费及其指定医师之诊金牞贫者只在其能力内出其膳费,从无因乏资而被拒绝者”,“即最贫者亦得入附设之病床焉”。甚至实行免费医治,如仁济医院在建院到19 04年的60年间,未向病人收取费用。医院的许多资金来自于教会、慈善机关和个人的捐赠。工部局和公董局也一直对各医院提供资助。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好多变化,但上海的医院却一直在发展。到1948年12月,上海已有综合性医院101 所,其中包括中国人创办的红十字会总医院等。而其中广慈医院成为了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解放以后,上海的医院进入了一个崭新快速的发展阶段。中山医院  当时的医院,多以“宏仁”、“慈爱”或“仁济”为名,就是这种理念的反映。因此在教会医院里,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医师特别注意医院留给病人的第一印象,极力做到待病人像客人。他们的热情周到,很容易使病人消除陌生感和畏惧情绪。一些医院,对于各阶层的患者,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付费制规定尽力而为牶“富者出其膳费及其指定医师之诊金牞贫者只在其能力内出其膳费,从无因乏资而被拒绝者”,“即最贫者亦得入附设之病床焉”。甚至实行免费医治,如仁济医院在建院到19 04年的60年间,未向病人收取费用。医院的许多资金来自于教会、慈善机关和个人的捐赠。工部局和公董局也一直对各医院提供资助。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好多变化,但上海的医院却一直在发展。到1948年12月,上海已有综合性医院101所,其中包括中国人创办的红十字会总医院等。而其中广慈医院成为了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医院。那时的医院都不以营利为目的,从无因乏资而被拒绝者,“即最贫者亦得入附设之病床焉”。甚至实行免费医治,如仁济医院在建院到19 04年的60年间,未向病人收取费用。在旧上海,你不会因为没钱而看不起病,今天的盛世却是没钱就在医院等死......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公济医院民国时期公共卫生招贴画:  民国政府并非不管人民死活“已病者快送医院”—— 那时的医院不拒绝穷人总觉这些画有点像50,60年代的,原来50,60年代的招贴画风格是从民国那时候传下来的。  上海集体婚礼1935年旧上海的建筑气势不凡长海医院内的旧上海市博物馆,由著名建筑师董大酉设计,1934年动工,1936年建成开放江湾体育场前身为旧上海市体育场,1935年8月完工。 当年的建筑水平也不底。市政设施也较为齐全。同济中学内的旧上海市图书馆,1936年建成开放。建筑设计手法采取现代建筑与中国建筑混合式样  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划定今江湾五角场东北地带作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该计划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在一片农田间修筑了一系列道路,并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图下),完成了运动场(图上中)、图书馆(图上左)、博物馆(图上右)、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在数年间陆续建起了一座不可思议的上海新城,而与租界中的另一个市中心遥遥相对。当年的“大上海计划”不亚于今天的浦东开发。与现今上海的高楼大厦形成对比,东北角的杨浦区是一块上海“新贵”们很少涉足的“贫瘠”之地,区内东南部的沿黄浦江地区是昔日中国工业的荣耀之地,而北部江湾一带则曾经有过一个经过周密规划的大上海新城的“市中心区”——“大上海计划”日,中国航空协会在上海成立。1935年,在市中心区博物馆旁(今长海医院内)建造会所及陈列馆。由此,“市中心区”内又多了一栋奇特的建筑“飞机楼”(下图)。大楼同样由设计了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设计师董大酉负责设计。中国航空协会旧上海市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影象楼)博物馆中部及前面两翼为二层建筑(二翼突出部分原为一层,后改建为二层),另有门楼二层,全部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构造,外墙用人造石砌筑。该馆1934兴工,1935年落成。上海市运动场(今江湾体育场)及上海市游泳池、上海市体育馆鸟瞰图。其坐落于市政府西南方的虬江北岸,东接国和路、北连政立路,西界淞沪路,占地300亩。1934年8月动工,1935年8月完成,耗资80万元,是当时远东最大的体育场。日,民国政府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此举行。1913年,金陵制造局首先开始生产6寸勃朗宁手枪,每月可产30支,每支枪的成本为银元44元。至 1919年开始生产8寸勃朗宁手枪。图为金陵制造局生产的8寸勃朗宁手枪。1911年民国成立,金陵制造局厂名延用,1929年改隶兵工署直辖,改称为金陵兵工厂。1929年,金陵兵工厂建成82迫击炮厂房,开始82 迫击炮生产,起初月产只能达25门,最高时年产量曾达到过480门。在抗日战争时期,21兵工厂工人们为支援抗日前线,同仇敌忾,全力生产,82迫击炮年产量达到2000门。由于21厂生产的82迫击炮精度甚佳,携带轻便,各部队纷纷请领。1929年6月,金陵兵工厂分厂独立,开始制造82迫击炮弹,月产1000颗。1933年时每枚迫击炮弹单价8.50元。金陵制造局使用过的气锤此气锤是一对姊妹锤,始用于南京金陵制造局。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的8月13日,即上海”8.13”事件,日本占领上海,直逼南京,迫于形势,南京金陵制造局于当年的11月8日开始西迁重庆。4000多吨物资要从南京运送到重庆,难度非常大。途中,当船队行至万县的时候,遇上日本飞机轰炸,运送机床的船被炸烂,机床掉进长江,工人们知道设备是工厂的命根子,纷纷跳入长江,全力抢救工厂的设备。遗憾的是,这一对姊妹锤只抢上来这一台,另一台永眠长江江底。气锤上的铭牌旧上海兵工厂8寸白浪林手枪  金陵机器制造局金陵机器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诞生于1865年(同治四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其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  1884年,金陵制造局第一次制造出可移动的车轮式37mm2磅后膛炮。该炮为架退式,有完善的炮闩,装弹简便迅速;制炮材料由青铜或铸铁改为普通钢或锰钢,提高了炮管的强度;炮弹也由球状改为长形,并附有弹带。这些技术上的改进,提高了炮的射速和命中精度,大大胜过以往生产的前装炮。该炮试制成功后,即投入了批量生产。在中法战争中,金陵制造局生产的这种后膛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863年,苏州洋炮局生产了短炸炮(前装炮),俗称田鸡炮,被洋人称为天炮。其特点是炮身短、重量轻、射角大、炮弹所受的空气阻力小,因而射程较远。由于弹道弯曲,对打击遮蔽物后的目标及有掩盖的工事有很好的效果。该炮在当时的中国是唯一较先进的武器。美式加提林轮回机关枪(通称十门连珠炮),为美国人在1861年所发明。1884年,金陵制造局开始制造美式加提林轮回机关枪。该枪口径11毫米,枪管有膛线12条;配有6至10支枪管,可在一固定的中心轴上回转按序装填发射。每分钟可连续射出子弹350发,射程可达2000米。在中法战争中,局里生产的这种枪及后膛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金陵制造局仿制的加提林轮回机关枪吉林机器局日,经吴大瀓(时督办宁古塔三性浑春事宜)等奏请清廷批准,开办吉林机器局,1887年8月,火药局建成,至此,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吉林机器局建成时,全局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各类机器设备计275台,大部分购自德国,部分购自美国和英国,仅机械加工部分开办经费即耗银25万两,全局常年经费约10万两。生产机构:设机器正厂、东厂、西厂、轧钢处、翻砂厂、熟铁厂、木工厂、锯木厂、拉火厂、电气厂、画图房,火药局单独分设。派驻机构:设营口转运局,负责上海、天津等地外购材料转运;设乐亭制造分局,为分驻昌黎、乐亭境内的吉林边防军修理枪炮和复装子弹。另开办表正书院(机械制造工业专科学校),招收满、汉子弟30余名入学,开办两年后因缺乏经费停办。该局曾在1882年建局初期,试铸成厂平一两银质样币,后又铸成多种银币,1896年获清政府批准大量生产发行。从1896年11月至1899年7月,获盈余银34万余两,为自身发展和武备军调提供了经费补充。中国原无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由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至甲午中日开战时中国拥有的大型军工厂如下: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局 天津机器局 金陵机器制造局 湖北枪炮厂 四川机器局 山东机器局 吉林机器局 广东制造枪弹厂黄埔船坞 大沽船坞金陵兵工厂 宁造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1924年,金陵兵工厂依德国兵工署所赠的图纸,对马克沁重机枪进行改良,并标准化,这种新式的马克沁重机枪称为二四式机关枪。金陵兵工厂制造的马克沁重机枪超过了当时国内制造的重机枪的一般水平。淞沪战役中,前线部队以二四式防空重机枪对抗来袭的日军飞机。1929年,金陵兵工厂建成82迫击炮厂房,开始82 迫击炮生产上海抗战时,炮兵创造了手扶发炮战法。可挂在军车上行进的轮式八二迫击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抗战爆发之初,21兵工厂全体工人呈献的自己生产的爱国号枪炮共四十尊,用于抗击侵略者。其中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二十挺,八二迫击炮二十门。 图为该批武器移交前的留影。1938年7月汉阳兵工厂步枪厂并入21兵工厂,1939年1月在重庆复工生产,改名为汉式七九步枪,至1944年停产。可以概算出在汉阳兵工厂原址生产的“汉阳造”大约是87万余支。加上战时21厂生产了20余万支,总数则为108 万余支。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虽然落后了“中正式”两代,比日本的三八步枪也落后了一代,但是仍不失为一把结实可靠的步枪。由清末新军开始,北洋军、北阀军、中央军、红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的中国部队。到了八年抗战,抵御外侮,可算是老树开花又逢春。直到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仍有许多部队持着“汉阳造”在冰天雪地中与十六国联军拼杀。 六十年代之后,“汉阳造”退为民兵的武装。汉阳造88式步枪好祥和的农村1948 年9月21厂第一批试生产新枪50挺,试射检验结果良好,连续射击 5000发,效果甚佳,每分钟射速为650发,利于寒地作战。该枪的最大特点是去掉了水冷式重机枪的枪管冷却水套,改为蜂窝状散热孔。从而使该枪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大减小,重机枪全重由水冷式的49公斤下降为气冷式的31.75公斤,更便于作战和运输。图为一名士兵身背风冷式马克沁重机枪时的状态。1948年,国民政府兵工署将二战战败国日本赔偿的134部机器设备拨交21兵工厂。其中,元车57部、铣车49部、磨床11部、镗床和齿轮机各5部、压力机4部、剪冲机1部、锻工机2部。上图为日本赔偿的龙门铣,铣床上的JAPAN标志清晰可见,电机是日本三菱公司制造的。民国时烟台的老教堂民国的北京大学青岛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新中央电站于清光绪20年(1894年)建于上海斐伦路,装机189千瓦,至1900年发展至576千瓦  民国初年山东图书馆海岱藏书楼。1915年山东图书馆改称山东公立图书馆,隶属山东省长公署。1928年后改称山东省立图书馆,隶属山东省教育厅。抗日战宇爆发后南迁四川,至建国后方回迁济南。民国初年山东图书馆大门。山东图书馆位于大明湖南岸原贡院号舍处,始于1909年,为馆园式建筑,是清末民初国内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一直搞不清什么是真正的民国,我们所学的近代历史只有“革命史”,也就是只讲***是怎么打仗的。那时候人们的经济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民国初期,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大力推行新式教育。图为该学校正整队出发,进行校外活动。有模有样1938年,岳云中学由长沙迁南岳。1947年由校友捐资在南岳紫云书院遗址兴建的迥程楼。20世纪30年代位于浏阳门外南元宫的私立群治农商学校,房子还不错20世纪30年代的长沙雅礼中学  雅礼中学创办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是美国耶鲁大学校友组织的雅礼协会取“子所雅言,诗书执礼”之意而定名。学校的学生大都是富家子弟或名流后代,都是寄宿,冬季穿呢制服,夏季穿白制服,平时都穿皮鞋。雅礼中学开设的课程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的教材都是采用英文原版本,教师上课时也适当使用一些英语。英语课教师都由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学士任教,并采用直接教学法。国文课则全部请中国教员,所教的内容大多为古文。雅礼中学很重视体育,其强项是足球,校队“蓝白队”曾多次挫败英国水兵队,并代表湖南参加华中和全国运动会。当时,雅礼有一个指导思想:“培养中国人自己来教中国人。”雅礼中学的教职工中,有较多的中国人,创办初期,学校负责总务的是中国人王海轩。1928年,聘请由雅礼大学毕业的劳启祥代理校长。劳启祥学识渊博,热心教育,素富爱国思想。他一上任就重用中国人为行政人员,致力于选拔“吸收欧美文明,振兴五千年民族”的志士。1932年他转为校长,领导“文理分科”教育改革获得成功,毕业生的升学率大大提高,为学界所瞩目。周南女中由著名教育家朱剑凡于1905年“毁家兴学”,将长沙泰安里私家园林蜕园改建而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女校之一。学校初为女塾,1908年呈请湖南抚院正式批准改名湖南私立周南女子中学,校名取“周礼尽在,南化流行”之意。朱剑凡制定的校训是:自治心(节制整洁),公共心(博爱仁恕),进取心(勤勉耐劳)。建校初期每年举办学习成绩展览,民国初年《湖南教育》曾载文赞誉周南女生的成绩,“男校中如此程度亦不多得”。朱剑凡还注意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新民学会19名女会员中,周南学生占13名,解放战争时期,周南女中是长沙爱国民主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这几幅照片就是20世纪40年代周南一群进步学生的留影。照片不仅刻画了周南女生自信、奔放的心态,而且录下了当年周南女中静谧的校园和优雅的环境。40年代周南女中思贤桥40年代周南女中宿舍40年代周南女中校园雅礼中学的一位行政管理人员  看看民国时的教育,并非一穷二白。长沙历来是湖南省教育发达的地区,是全省的文化教育中心,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开明专政”第一年即创办学校7所,并选派581名学生出国留学。“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教育又见复兴。尤其是私立学校发达,推全国之最。创建于清末的明德、周南、雅礼、长郡等中学,以及楚怡、修业等小学,此时更加兴盛。女子教育发展更快。大学教育也开始起步。进入30年代以后,湘省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复苏,教育带来也随之获得较大的发展。明德等中学闻名全国。1934年天津《大公报》称“明德与南开,不啻南北并立两大学府”,教育部督学曾称赞此为“全国中学所罕见”。据统计,1934年全省私立中学有51所,占中学总数的62%;学生1.47万人,占中学生总数的66%。与此同时,长沙的职业教育、平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长足的进步。直到抗战前夕、抗战期间乃至抗战胜利后一二年,湖南的教育事业仍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30年代长沙公路自行车公开赛20世纪30年代长沙市网球公开赛20世纪30年代湖南公共体育场自行车竞赛20世纪40年代的广雅中学  在我的印象中,民国时期就是乱糟糟的,即使日本人打进来之前也一直是乱哄哄内战,至于国民党的统治区,那是白色恐怖区,人民一定非常悲惨,文化教育上会有什么发展呢?1913年(民国2年),长沙基督教青年会挪威籍体育干事夏义可引入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1922年,体操科改为体育课。清末至民国,历届湖南政府都把举办运动会视为一项政绩,这一时期湖南共举行过17届全省运动会,长沙队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其中七、八两届,长沙获田径、游泳、足球、队球(排球)、网球第一名;十至十四届共设金牌220枚,长沙市、县得175枚。民国时期举办过六届华中(含湘、鄂、赣、皖)运动会,湖南省代表团以长沙的运动员为骨干力量。在1923年举行的首届华中运动会上,湖南以团体总分65分居榜首,其中长沙岳云中学选手得22分,该校学生马祥波获铅球、铁饼、标枪、标枪、跳高、撑竿跳高五项冠军。1924年第二届华中运动会,岳云中学的李珍、朱恩奎等4名选手获7项冠军。长沙市周南女子中学运动员入选省代表队,参加第三、四、五届华中运动会,获女子组总锦标1次、女排冠军1次、各类锦标13次。那时的体育比赛虽不及今日场面之壮阔、条件之优越、设施之齐备,但从运动员们的动作和神色中仍可窥视出竞技体育的本质和奥林匹克精神。 民国时的图书馆事业创建于1904年的“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到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经费拮据,时兴时废。至“五四”运动前后,长沙仅有湖南自修大学附设图书馆以及湖南青年图书馆较有影响。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湖南图书馆改名中山图书馆。1930年,由于政府的倡导,市、县民众图书馆纷纷建立.中山图书馆阅览室1927年新建的湖南省立中山图书馆20世纪30年代长沙街头的流动书车  截至1948年7月的中国210所高校名录一、国立大学(31所)校名 所在地中央大学 南京重庆大学 重庆政治大学 南京四川大学 成都北京大学 北平南开大学 天津清华大学 北平北洋大学 天津中山大学 广州山东大学 青岛西北大学 西安河南大学 开封交通大学 上海山西大学 太原同济大学 上海兰州大学 兰州暨南大学 上海厦门大学 厦门复旦大学 上海广西大学 桂林浙江大学 杭州贵州大学 贵阳英士大学 金华云南大学 昆明安徽大学 安庆东北大学 沈阳中正大学 南昌长春大学 长春湖南大学 长沙台湾大学 台北武汉大学 武昌二、私立大学(25所)校名 地址金陵大学 南京震旦大学 上海燕京大学 北平圣约翰大学 上海成华大学 成都华西协会大学 成都岭南大学 广州成华大学 成都广东国民大学 广州齐鲁大学 济南东吴大学 上海福建协和大学 福州沪江大学 上海东北中正大学 沈阳光华大学 上海江南大学 无锡大夏大学 上海珠海大学 广州大同大学 上海三、国立独立学院(23所)校名 地址北平师范学院 北平中正医学院 南昌国立师范学院 衡山(湖南)湘雅医学院 长沙湖北师范学院 江陵(湖北)贵阳医学院 贵阳南宁师范学院 南宁沈阳医学院 沈阳贵阳师范学院 贵阳兽医学院 兰州昆明师范学院 昆明成都理学院 成都西北师范学院 昆明唐山工学院 唐山长白师范学院 兰州西北工学院 西安女子师范学院 重庆西北农学院 武功(陕西)社会教育学院 苏州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北平上海医学院 上海上海商学院 上海江苏医学院 镇江四、省立独立学院(24所)校名 地址江苏省立江苏学院 徐州福建省立农学院 福州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无锡广东省立法商学院 广州安徽省立安徽学院 芜湖广东省立文理学院 广州湖北省立医学院 武昌广西省立医学院 桂林湖北省立农学院 武昌广西省立西江文理学院 南宁四川省立教育学院 重庆新疆省立新疆学院 迪化湖南省立克强学院 衡阳台湾省立师范学院 台北河北省立农学院 保定台湾省立农学院 台北河北省立工学院 天津台湾省立工学院 台北河北省立医学院 保定山东省立农学院 济南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天津 浙江省立医药学院 杭州福建省立医学院 福州山东省立师范学院 济南五、私立独立学院(32所)校名 地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南京福建学院 福州建国法商学院 南京乡村建设学院 重庆求精商业学院 重庆铭贤学院 成都朝阳学院 北平天津工商学院 天津东北文法学院 北平天津达仁商学院 天津北平协和医学院 北平焦作工学院 焦作广东光华医学院 广州南华学院 汕头上海法政学院 上海辽宁医学院 锦州上海法学院 上海华侨工商学院 香港诚明文学院 上海湘辉文法学院 四川北碚同德医学院 上海中国纺织工学院 上海东南医学院 上海辅成法学院 四川万县新中国法商学院 上海川北农学院 四川三台南通学院 南通中华文法学院 广州之江文理学院 杭州正阳法学院 四川巴县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福建闽侯广州法学院 广州六、国立专科学校(20所)校名 地址国立音乐院 南京边疆学校 南京戏剧专科学校 南京中央工业专科学校 重庆药学专科学校 南京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四川乐山东方语文专科学校 南京自贡工业专科学校 四川自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北平西北农业专科学校 兰州艺术专科学校 杭州西康技艺专科学校 西昌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上海康定师范专科学校 康定上海音乐专科学校 上海体育师范专科学校 武昌福建音乐专科学校 福州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 天津海疆学校 福建晋江辽海商船专科学校 辽宁葫芦岛七、省立专科学校(32所)校名 地址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苏州陕西省立商业专科学校 西安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 常州浒墅关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西安北平市立体育专科学校 北平陕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 西安江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南昌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福州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 南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桂林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 南昌广东省立体育专科学校 广州江西省立体育师范专科学校 南昌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广东高要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南昌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广州湖南省立音乐专科学校 长沙广东省立海事专科学校 广州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成都云南省立英语专科学校 昆明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 成都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 上海四川省立会计专科学校 成都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 上海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 天津上海市立体育专科学校 上海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 济南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 上海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太原河南省立商业专科学校 河南开封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 江西景德镇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安徽淮南八、私立专科学校(23所)校名 地址重辉商业专科学校 南京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 武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上海知行农业专科学校 陕西户县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上海信江农业专科学校 江西上饶中国新闻专科学校 上海汉华农业专科学校 重庆上海牙医专科学校 上海西南美术专科学校 重庆中华工商专科学校 上海西南商业专科学校 桂林诚孚纺织专科学校 上海西北药学专科学校 西安南方商业专科学校 广州东亚体育专科学校 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无锡上海纺织专科学校 上海苏州美术专科学校 苏州光夏商业专科学校 上海江苏正则艺术专科学校 江苏丹阳海南农业专科学校 琼州武昌艺术专科学校 武昌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命名的国立大学(按命名时间排序)1927年以前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命名的国立大学:1、国立中山大学 1926年8月,广州2、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1927年3月,南京(1928年2月改名江苏大学,1928年5月更名国立中央大学)3、国立劳动大学 1927年5月,上海(1931年解散)4、国立同济大学 1927年8月,上海5、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1927年8月,杭州(1928年4月改名浙江大学,1928年7月称国立浙江大学)6、国立暨南大学 1927年9月,上海(1949年8月解散)7、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1927年11月,武汉(1927年12月解散,1928年成立国立武汉大学)......1928年-1930年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命名的国立大学:8、国立清华大学 1928年,北京9、国立青岛大学 1928年,青岛(1931年更名国立山东大学)10、国立北京大学 1929年8月,北京......1930年-1940年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命名的国立大学:11、国立四川大学 1931年,四川12、国立东北大学 1937年5月,开封(同年6月迁西安)13、国立湖南大学 1937年,长沙14、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厦门15、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1938年,西安(1939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6、国立云南大学 1938年7月,昆明17、国立交通大学 1938年,贵州(指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北京分校。另外,抗战期间交通大学上海分校为汪精卫汉奸政府接管,并命名为伪“国立交通大学)18、国立广西大学 1939年,桂林......1940年以后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命名的国立大学:19、国立中正大学 1940年,南昌(1949年更名国立南昌大学)20、国立河南大学 1942年,开封21、国立复旦大学 1942年1月,重庆(1946年迁上海)22、国立贵州大学 1942年,贵阳23、国立重庆大学 1942年,重庆24、国立山西大学 1943年4月,陕西韩城(1946年3月迁回太原)25、国立台湾大学 1945年,台北26、国立安徽大学 1946年,安庆(1949年迁芜湖)27、国立兰州大学 1946年,兰州28、国立政治大学 1946年,南京29、国立北洋大学 1946年,天津30、国立南开大学 1946年10月,天津31、国立长春大学 1946年10月,长春彪炳史册的湖南地质调查所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的著名地质学家刘基磐,1926年辞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博物系主任一职,回到长沙创建湖南地质调查所,志在振兴湖南的地质矿产事业。在经费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与同事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其后以辉煌成就获南京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巨额资助;又为铁道部调查粤汉铁路长沙至坪石段沿线地质及矿产,获得丰厚报酬。刘基磐将这笔巨款全部用于购置图书、仪器、设备,开辟书,被誉为湖南地质事业的先躯。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将图书、仪器、设备全部运往重庆保存,自己则前往江华开发用矿,支援抗日战争,表现了爱国科学家高尚的民族气节。30年代湖南地质所化验室一角  旧时长沙的医疗事业清末,西医传人长沙。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长沙知府吕恩湛刊布《劝种痘告示》,第二年设种痘公局,这是长沙预防天花工作的开端。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选派长沙学生刘谦等3人赴日学医。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挪威信义会在长沙首创信义医院。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美国雅礼协会在长沙创办雅礼医院,后称湘雅医院。1902年,留美医师颜福庆及外国传教土在长沙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湖南分会医院,1924年10月更名为仁术医院,1949年更名省立长沙医院,这就是湖南省人民医院的前身。1920年,湖南省医药学会、省警备处创办湖南公医院,这就是长沙市第一医院的前身。1936年,长沙天主教会意大利主教石道奇筹办天主堂医院,这就是长沙市第二医院的前身。至1949年,长沙境内有外国教会医院4所,公立医院4所,私立医院和诊所19所,医务人员1163人,住院病床812张。从各类专科创设情况来看,湘雅医院创立之初就设有内科,张孝骞、应元岳、吴绍青、杨克念等发表过有关内科医学的论著。1919年,湘雅医院开展新法接生,1925年设立妇产科。20年代,湘雅医院就有关于五官科的论文发表,1947年设立耳鼻喉科和牙科门诊,能进行多项手术;30年代,萧元定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曾在《博医汇报》予以介绍。30年代末,湘雅医学院设有儿科学专业。40年代末,湘雅医院已开展乳腺癌根治术、结肠癌切除术。胆囊摘除术、脾切除术。关节成型术、前列腺摘除术等外科手术。1951年,湘雅医院组建成全省第一个小儿科。当时,湘雅医院享誉全国,“北有协和,南有湘雅”,在医疗卫生界和医学界传为佳话。20世纪30年代湘雅医院门沴处1934年的仁术医院(今省人民医院)当时湘雅医院内科人工气胸设备湘雅医院病室一瞥  记得上学的时候地理老师可是说旧中国“没有一滴石油”,是李四光在新中国结束了中国贫油的历史.近代开采延长石油,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延长油矿是中国石油工业之母。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陕西巡抚曹鸿勋奏准朝廷,拨银 8100两为资&屯垦经费),开办延长油厂,并令知县洪寅为总办。经武汉化验油质,成分特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五日开钻,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出第一口油井,初日产量1.5吨。这是中国陆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称老一井。此井钻采成功,标志着中国工业开采石油的开始,从此揭开了中国石油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油的历史。独山子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与甘肃玉门、陕西延长同称为中国最早的三大油矿.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影响遍及世界。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中,孕育出一大批世界级的企业,包括今天耳熟能详的大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世界前三位大银行)、友邦保险(世界第一大保险公司)、招商局、中国旅行社、世界书局、商务印书馆,以及世界规模的纺织、食品企业。沿海有一大批工商业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比如青岛、天津、广州。东北发达的交通、发达重工业。以当时的亚洲而言,中国经济居于前列。旧中国的酒店管理、房地产发展、证券市场已经开始成熟。可惜,这个进程50年代被人为打断,直到80年代恢复发展。旧中国的报馆,大公报、申报,影响都是世界性的,新中国没有这样的报纸。 旧中国的大学数量和质量,恐怕不是新中国可以相比的。旧中国的教授,是讲良心的,讲独立思考的,讲国家民族大义的。旧中国的学校,是有很多慈善捐助的,很多贫穷的学生也能上大学。旧中国的电影,就上海一地的产量,都已经超出今天全国的产量。当然,现在香港地区的电影产量,也是超过大陆的。20世纪30年代初长沙试制煤气汽车和酒精汽车一举成功,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当时外商垄断汽油价格,以致油价昂贵,省公路局汽油费用即占运输成本的50-60%。为此,长沙实业界的有志之士决心研制煤气汽车和酒精汽车。1932年2月省工业试验所成立,由技师向德领头,先后研制出5种煤气发生炉。日,“271”型煤气发生炉安装在汽车上进行第一次试车,获得成功,从长沙城内六堆子至湘潭下摄司车站,载22人,行程63.3公里,时速39公里。10月10日在长瞩公路上举行试车典礼,有实业部和全国14个省市代表及外同专家观看,评价甚高。后又研制成除尘器,并获得专利权,解决了木炭污染问题。1935年,湘省汽车有20-30%改装成煤气出车,到 1939年发展到 50%以上。1935年又试验成功酒精汽车。因酒精比汽油价格低,到1940年全省32%的汽车以酒精代替汽油作动力。这样,木炭车和酒精车占全省汽车总数的82%以上.每年节省汽油18-30万加仑,价值4—100万银元。停放在长沙六堆子车站的煤气汽车30年代长沙的工业20世纪30年代,长沙出现了一些颇有名气和成就的工矿企业。湖南省锌厂是我国第一座近代化的炼锌厂,日正式建成投产,9月开炉灶锌一举成功,结束了我国1000多年来的土法炼锌历史,也打破了国内市场洋锌一统天下的局面。1928年创办的湖南民生工厂,1932年10月改名为猢南机械厂,委周凤九(周光召之父)任厂长。工厂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生产的汽车零件畅销于安徽、江西、贵州等省,工厂曾试制75马力汽车引擎40多台,组装出“衡岳”牌载重汽车,制造汽艇20多艘,生产汽车煤气发生炉72部,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机械工厂。长沙的轻纺工业在30年代也有一定的发展,有的产品如羽绒制品和“菲菲”纸伞,运用日本、英国、东南亚和港澳等地,在历届博览会上获奖。30年代还是长沙湘绣业鼎盛时期,年产绣品3万件以上。30年代长沙工业的振兴有力促进了湖南经济的发展,在湖南近代经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湖南机械厂生产的五齿中耕器转贴:60年前的大学学费 文章提交者:氪近年以来,学费问题,特别是大学学费的问题,已经成了百姓家庭关注的重点。本文考证了30年代我国大学学费的实际情况,并将历史和六十多年后的现状做一比较分析。虽然19世纪末年清政府有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和南洋公学等高校设置,但实际上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我国才正式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20—30年代,我国的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杭、广州和一些通商口岸等地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仅北平、天津、上海三市就占46所,在校学生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学制度和规模逐步走向现代化、正规化。此后20年间,我国各大学先后培养出了几十万名大专毕业的专门人才,使之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从此,进入大学校园读书,成了每一个平民子弟的梦想。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贫寒的家长,甚至是几代文盲的家长,为了让他们的孩子可以佩戴大学校徽而节衣缩食,含辛茹苦,作出令“今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啊!一个催人泪下的典型,就是30年代阮玲玉主演的经典影片《神女》中那位“她”,为了培养儿子成为一个大学生,便以卖笑所得的钱,供儿子的学费。这部无声影片的解说字幕中写道:“每当孩子回家向她讲述学校生活时,她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光彩。”这是阮玲玉所创造的一个最灿烂的艺术形象,《神女》也就成了中国电影史上流芳百世的杰作。通常认为,在旧社会,上大学几乎是富家大户和贵裔子女的专利,一般劳动人民无力负担那样昂贵的学费,因而对于大学校门难以问津。那么,30年代我国各类大学需要多少学费呢?当时一个普通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负担多大的代价呢?恰好这就是我的研究项目,正可以用第一手史料准确地给出答案。在30年代,我国的大学分为三大类:公立大学(包括国立、省立和部立),私立大学,还有教会大学。学费最便宜但是也最难考取的,是清华、北大、北师大、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这样一些主要由国家教育专款支撑的公立大学;而被称为“贵族大学”的协和、燕京、辅仁和上海圣约翰、沪江等等,这些具有西方(特别是美国)背景的非常洋气的教会大学(是一种特殊的私立大学),近乎为外国大学的分部,学费特别昂贵;另外一些借助捐赠和基金会补贴的中国人自己主办的私立大学,如天津南开大学、北平朝阳大学、中国大学、中法大学,上海复旦、大同、大夏、光华大学等,学费介于两者之间。1.30年代公立大学的学费:我查阅了1932年修订的《国立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简章》其中第十四条明文规定:北京大学学费:每年银圆20圆,分两期、于每学期开学前交纳。第一期自9月至次年1月,交10圆;第二期自2月至6月,再交10圆。又,体育费每学期银圆1圆。这就是说,北大学生每年交费共22块银圆。宿费全免。30年代清华大学、以及北平医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等等的学费跟北大基本一样。国立上海商学院、国立上海医学院等,学费都是每学期10银圆,每年20银圆;但此外须交宿费12圆。铁道部所属的交通大学(总部在上海,在北平设有分部)的学费为每学期20银圆,每年40银圆。又,1936年制订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学则》规定:“本大学不收学宿费”,“入学新生除办理注册手续外,须交纳保证金二十圆”,“本大学学生所交纳之保证金于毕业(或病故)时发还,但自请退学或因故由学校令其退学者,已交纳之保证金概不退还。”全国各地的师范学校一律不收学宿费。2.30年代教会大学的学费:我又查阅到1934年修订的《燕京大学本科教务通则》中关于纳费的规定:本大学生,每学期须于注册时,依照下列费用表纳费。本科正式生学费五十五圆。特别生附习生学费每学分五圆。(学生以学分为交学费标准者,每学期至少需交学费十五圆)宿舍费(电,炉,水等)二十圆。医术费(药费另计)二圆。体育费二圆。杂费二圆。这就是说,30年代燕京大学本科正式生的学费每学期银洋81圆,每年162圆。此外一些著名的教会大学,如北平辅仁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以及广州岭南大学的学费,跟燕京基本上一样,每年大约160银圆。3.30年代私立大学的学费:我还查阅到私立天津南开大学的学费。据吴大猷教授回忆:“南开的经费,学宿费为一主要来源。学费每年六十圆,宿费两学期三十圆(每年共须交费九十圆),这与国立大学(如北大)之学费每年约二十圆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