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用地酒店属于什么用地性质质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公园规划设计规范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风景园林规划中公园设计规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市规划国土委第二直属管理局---深圳特区报
第A22版:今日财经/观察
标 题 导 航
第A01 : 要闻
第A02 : 评论·要闻
第A03 : 广告
第A04 : 改革进行时
第A05 : 要闻
第A06 : 协商民主在深圳
第A07 : 要闻
第A08 : 专题
第A09 : 要闻
第A10 : 国防特报
第A11 : 大都会新闻/深圳·综合
第A12 : 法治鹏城
第A13 : 大都会新闻/深圳·区街
第A14 : 大都会新闻/深圳·文教
第A15 : 大都会新闻/深圳·社会
第A16 : 中国新闻
第A17 : 中国新闻
第A18 : 国际新闻
第A19 : 国际新闻
第A20 : 体育新闻
第A21 : 今日财经/视点
第A22 : 今日财经/观察
第A23 : 今日财经/商界
第A24 : 今日财经/股市
第B01 : 人文天地
第B02 : 人文天地/视觉廊
第B03 : 国学堂
第B04 : 连载
第B05 : 人文天地/前海
第B06 : 人文天地/爱乐坊
第B07 : 人文天地/综艺场
第B08 : 食尚大观
市规划国土委第二直属管理局
关于[塘朗山地区]法定图则 1-2-7等地块规划调整的公示
深规土二局告〔2015〕5号 为落实深云车辆段及上盖项目出入道路、给水泵站用地,拟对[塘朗山地区]法定图则1-2-7、1-2-8和10-1地块进行规划调整,该事项已经规划主管部门审议并原则通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等相关规定,现对该规划调整事项公示如下: 一、法定图则情况 [塘朗山地区]法定图则1-2-7、1-2-8和10-1地块位于南坪快速路东侧,1-2-7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体育用地,用地面积5210平方米,配套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备注“规划”;1-2-8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生产防护绿地,用地面积10202平方米,备注“规划”;10-1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郊野公园用地,用地面积9656596平方米,备注“规划”。 二、规划调整情况 拟调整[塘朗山地区]法定图则1-2-7和10-1地块边界,落实新增出入道路,同时将1-2-8地块细分为1-2-8-1、1-2-8-2和1-2-8-3地块。1-2-7地块用地面积调整为5025平方米,其他不变;10-1地块用地面积调整为9655478平方米,其他不变;1-2-8-1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公共绿地,用地面积5873平方米,备注“规划”;1-2-8-2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公用设施用地,用地面积913平方米,备注“规划”;1-2-8-3地块用地性质调整为公共绿地,用地面积284平方米,备注“规划”;其余用地为道路用地。 三、公示地点 1.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8009号规划大厦 2.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第二直属管理局 地址:南山区深南大道10138号市规划国土委第二直属管理局一楼大厅 3.南山区桃源街道办事处 地址:南山区丽山路与学苑路交汇处 4.项目现场 地址:南山区南坪快速路东侧 5.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门户网站 http://www.
6.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第二直属管理局网站 http://zse. 四、公示时间 为期30个自然日,自日至日止。 五、意见反馈 公示期内如对该事项有意见或建议,请使用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与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第二直属管理局联系。公众也可将意见邮寄至南山区深南大道10138号市规划国土委第二直属管理局规划设计科(邮编518052),并注明“城市规划项目公众意见”字样。本次法定图则个案调整公示截止日期为日(如邮寄,以邮戳日期为准)。我局将按相关规定对公众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和提出处理意见,并按程序进行审批。 附件:《法定图则申请修改项目公众展示图》([塘朗山地区]法定图则1-2-7等地块) (联系人:吴工,电话:978217)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第二直属管理局 日分类/用地性质
R(居住用地)
住宅和相应服务设施的用地
一类居住用地
设施齐全、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及其附属道路、停车场、小游园等用地
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幼托、文化、体育、商业、卫生服务、养老助残设施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设施较齐全、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含保障性住宅用地)及其附属道路、停车场、小游园等用地
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幼托、文化、体育、商业、卫生服务、养老助残设施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
设施较欠缺、环境较差,以需要加以改造的简陋住区用地,包括危房、棚户区、临时住宅等用地
住宅建筑用地及其附属道路、停车场及小游园等用地
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幼托、文化、体育、商业、卫生服务、养老助残设施等用地,不包括中小学用地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行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办公机构及其相关设施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
图书、展览等公共文化活动设施用地
图书展览设施用地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和展览馆、会展中心等设施用地
文化活动设施用地
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学、小学、科研事业单位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为学校配建的独立地段的学生生活用地
高等院校用地
大学、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电视大学、党校、干部学校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军事院校用地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用地,不包括附属于普通中学内的职业高中用地
中小学用地
中学、小学用地
特殊教育用地
聋、哑、盲人学校及工读学校等用地
科研事业单位用地
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机构专用的体育设施用地
体育场馆用地
室内外体育运动用地,包括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各类球场及其附属的业余体校等用地
体育训练用地
为各类体育运动专设的训练基地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康复和急救设施等用地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用地
卫生防疫用地
卫生防疫站、专科防治所、检验中心和动物检疫站等用地
特殊医疗用地
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传染病、精神病等专科医院用地
其他医疗卫生用地
急救中心、血库等用地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
为社会提供福利和慈善服务的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包括福利院、养老院、孤儿院等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具有保护价值的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用地。不包括已作其他用途的文物古迹用地
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国际机构及其生活设施等用地
宗教设施用地
宗教活动场所用地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商业、商务、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
商业设施用地
商业及餐饮、旅馆等服务业用地
零售商业用地
以零售功能为主的商铺、商场、超市、市场等用地
批发市场用地
以批发为主的市场用地
饭店、餐厅、酒吧等用地
宾馆、旅馆、招待所、服务型公寓、度假村等用地
商务设施用地
金融保险、艺术传媒、技术服务等综合性办公用地
金融保险用地
银行、证券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用地
艺术传媒用地
文艺团体、影视制作、广告传媒等用地
其他商务设施用地
贸易、设计、咨询等技术服务办公用地
娱乐康体设施用地
娱乐、康体等设施用地
剧院、音乐厅、电影院、歌舞厅、网吧以及绿地率小于65%的大型游乐等设施用地
赛马场、高尔夫、溜冰场、跳伞场、摩托车场、射击场,以及通用航空、水上运动的陆域部分等用地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零售加油、加气、电信、邮政等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加油加气站用地
零售加油、加气以及液化石油气换瓶站用地
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独立地段的电信、邮政、供水、燃气、供电、供热等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业余学校、民营培训机构、私人诊所、殡葬、宠物医院、汽车维修站等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包括专用铁路、码头和辅助道路、停车场等用地,不包括露天矿用地
一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严重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工业用地
W物流仓储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物资储备、中转、配送等用地,包括附属道路、停车场以及货运公司车队的站场等用地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物流仓储用地
二类物流仓储用地
对居住和公共环境有一定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物流仓储用地
三类物流仓储用地
存放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的专用仓库用地
S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内部的道路、停车场等用地
城市道路用地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等用地,包括其交叉路口用地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
独立地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面以上部分的线路、站点用地
交通枢纽用地
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港口客运码头、公交枢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交通场站用地
交通服务设施用地,不包括交通指挥中心、交通队用地
公共交通设施用地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及附属设施,公共汽(电)车首末站、停车场(库)、保养场,出租汽车场站设施等用地,以及轮渡、缆车、索道等的地面部分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社会停车场用地
独立地段的公共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不包括其他各类用地配建的停车场和停车库用地
其它交通设施用地
除以上之外的交通设施用地,包括教练场等用地
U 公用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供应、环境、安全等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
供水、供电、供燃气和供热等设施用地
城市取水设施、自来水厂、再生水厂、加压泵站、高位水池等设施用地
变电站、开闭所、变配电所等设施用地,不包括电厂用地、高压走廊下规定的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途归类
供燃气用地
分输站、门站、储气站、加气母站、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灌瓶站和地面输气管廊等设施用地,不包括制气场用地
集中供热锅炉房、热力站、换热站和地面输热管廊等设施用地
邮政设施用地
邮政中心局、邮政支局、邮件处理中心、电信局、移动基站、微波站等设施用地
广播电视设施用地
广播电视的发射、传输和监测设施用地,包括无线电收信区、发信区以及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差转台、监测站等设施用地
环境设施用地
雨水、污水、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等的公用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排水设施用地
雨水泵站、污水泵站、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厂等及其附属的构筑物用地,不包括排水河渠用地
环卫设施用地
垃圾转运站、公厕、车辆清洗站、环卫车辆停放修理厂等用地
环保设施用地
垃圾处理、危险品处理、医疗垃圾处理等设施用地
安全设施用地
消防、防洪等保卫城市安全的公用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消防设施用地
消防站、消防通信及指挥训练中心等设施用地
防洪设施用地
防洪堤、防洪枢纽、排洪沟渠等设施用地
其他公用设施用地
除以上之外的公用设施用地,包括施工、养护、维修设施等用地
G 绿地与广场用地
绿地与广场用地
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用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已游憩、纪念、集会和避险等功能为主的城市公共活动场地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53:55
贡献光荣榜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渴求&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需求
英国: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概念
源于美国的国家公园概念,英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于1968年根据乡村法《Countryside Act1968》建立了最早的郊野公园。
香港:我国郊野公园的起源地
香港在殖民地时期跟随英国划分了多个郊野公园,并在1976年颁布《郊野公园条例》,使得香港郊野公园发展成为不同于国家公园的一种独立成熟的公园体系。即郊野公园的存在是为了使市民在邻近市区的地方可以享受到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而无需深入广大的国家公园。
国内:发达都市圈和城市群开始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香港郊野公园规划成功模式的影响,我国部分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如深圳、北京、上海等大都市。
郊野公园(Country Parks)是给游人享受郊游乐趣的公园。
国内外郊野公园概念对比表
郊野公园(Country Parks)发源地 (1968)
指为人们提供参观和游憩的郊外区域,有两个目标,保护自然和供人游憩。前者比后者重要。
半自然状态,土地多用于农业生产,人口较少,乡村对于英国人是一种文脉情结和文化景观。
德国城市近郊的公园、墓园和游憩地,接近郊野公园的概念
指位于城市外围近、中郊区绿化圈层,具有较大面积的呈自然状态的绿色景观区域,包括人为干扰程度小的传统农田、处于原始或次生状态的郊野森林自然景观等。
多为自然景观区域,少量人文干扰较小的传统农田,人口稀少。
乡村公园(Rural park),与郊野公园概念近似
华人地区首次出现郊野公园概念 (1976)
指由政府将市郊未开发地区的地方划出,作为康乐及保育用途的公园。
依山靠海,大部分为不可开发的自然区域。
主要活动设施不同
仅提供基础设施、野餐设施,多类型步行径,让游人休闲游乐。
仅提供地域自然原貌,让郊游者前往登山、远足和欣赏自然景色之用。
保护有研究价值的动植物的地区(或称自然保护区),以作为科研或教育之用。
主导游憩活动不同
郊野游憩公园
主要以提供户外游憩的基本设施,举行特殊的节事活动。
郊野休闲公园
除了郊野游憩公园的基本活动外,这些公园还扩展了娱乐项目。
郊野运动公园
运动导向型,将标准运动场和大众化的游憩兴趣结合起来,为俱乐部活动、运动爱好者及其他类型的游憩使用者们提供了运动场地。
郊野自然公园
自然导向型,与基本的游憩公园相似,但使用密度较低,而且由一个延伸的自然区域支持。
地表形态不同
山地型郊野公园
所提供的游憩项目依托山地地形,能够开展登山、自行车越野等活动。
平原型郊野公园
以平原地形为主,提供常规的郊野游憩项目。
江河型郊野公园
位于江河或溪流沿岸,除了常规游憩项目外,还能提供水上游憩项目。
湖泊型郊野公园
公园的游憩项目依托于大型天然湖泊或人工水库展开。
海滨型郊野公园
位于海边,提供3S旅游项目(沙滩、海水、阳光)。
景观特色不同
以森林风景取胜,山水风景一般,人文景观没有或很少。
海岸景观公园
以海岸风光为景观资源,提供3S旅游项目(沙滩、海水、阳光),还能为学习海洋生物提供条件。
湿地景观型
以湿地植物、水生植物和水景构成的湿地景致为主。
山水景观型
以奇山秀水为景观资源,森林景观一般。
田园风光景观型
以市郊的田园风光为主要景致,人文景观没有或者很少。
特殊地质景观型
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并以此为主要的景观资源。
综合景观型
兼有多种景观资源。
游憩资源不同
自然风光型
包括自然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田园山村等。
文化艺术型
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古建园林、科技文化艺术博物馆等。
人工娱乐型
包括游乐场、主题公园等。
运动休闲型
包括运动场馆、度假村、会议中心等。
生产体验型
包括农田、菜圃、苗圃、温室大棚。
规模等级不同
特大型郊野公园
>3000公顷
大型郊野公园
中型郊野公园
300-1000公顷
小型郊野公园
自然生境而非人工绿地。
自然/古朴/野趣是郊野公园的基本特征。它包括山林坡地、河湖水岸、沼泽湿地和良好的林地植被等多种保留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人为干扰程度低,具有多样性的生物物种资源,可发挥积极的生态运行机制和作用。
保护重于建设。
郊野公园兼具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征。与城市公园相比,郊野公园不再进行开发建设,而重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动植物的庇护场所,并设立必要和有限的服务设施,供市民休闲、健身和亲近大自然。
可达性好。
位于城市边缘的远近郊区,距离中心城区两小时车程之内,也就是大约80公里范围之内。英国65%的郊野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同时大部分郊野公园位于交通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附近。
郊野公园特征概述
城市边缘的远近郊区,公共交通便利可达。
城市规划区之内,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在城市绿地分类上属于其他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组成类型之一。
从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总体而言大于城市公园小于国家公园(不得小于1000公顷)。
我国以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森林、草原、山体、丛林、沟谷、水体和海岸浅滩等)和半自然生态系统(次生林、人工生态林等)为主;国外已拓展,用地类型丰富,如利用劣地、废弃的工业用地、碎石坑或沙坑等,不一定全是优美的自然资源。
自身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人工维持投入较低。
自然野趣。
自然保护与游憩双重功能。如 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生产培育;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美化城市景观;抑制城市蔓延。
基础设施(停车场、厕所);普通休闲设施(步行径、管井亭台、滑梯、秋千等儿童娱乐器具);野餐住宿设施(固定餐台、长椅、烧烤炉、帐篷、拖车、野营面包车等);科教观演设施(水族馆、游客中心等)
主体管理与利用
我国主要由政府出资;英国除小部分私营郊野公园外,大部分由乡村委员会和地方当局提供主要财政支持。
政府主导、财政投资,属公益性项目,向公众免费开放。我国内陆城市:城管部门、林业部门;香港:渔农署;英国:乡村委员会与地方管理部门。
当地和周边城镇居民为主
与自然有关的活动,如散步、远足、骑马、自行车越野、烧烤、野餐、露营、科普等。
生态保育、农林生产、环境保护、景观美化、公众游憩、科普教育、协调城郊土地利用等。
与城郊旅游的关系
与城郊旅游的关系:
郊野公园位于都市旅游环带内,可分布在2、3、4圈层中。
大都市旅游圈的一般模式
与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化带、环城游憩带的关系:
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出发,郊野公园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
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城市绿化带内;
从旅游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环城游憩带内。
3个概念的关系
与其他绿地类型的比较
郊野公园重在自然野趣,城市公园以人工绿地和人工娱乐为特征;森林公园以森林景观为特征;湿地公园以湿地景观为特征;国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重在保护珍稀资源,因而客源也不同。
生态稳定性
自然景观乡村景观
自然保育,改善环境,郊外游憩,科教娱乐
周边城镇居民
城管部门、林业部门(香港:渔农署)
度假疗养,科普娱乐
周边和其他各地游客
城市建成区
较小几公顷到几十公顷不等
自身不稳定,需人工维护
改善环境,日常休闲
风景名胜区
较大(小型:<20km2;中型:21-100km2;大型:101-500km2;特大型:>500km2)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周边和其他各地游客
建设部和各地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管理处、管理局)
很大1000公顷以上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科教娱乐、考察研究各地游客,科研人员
国家公园局
保护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周边和其他各地游客
空间 ―― 郊野公园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郊野公园一城市”空间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包围式、网络式、外环式、嵌合式。
每个城市由于具体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选择建构不同的郊野公园模式,引导城市从简单结构向复合空间模式发展,减少城市扩张的盲目性。
空间关系模式
城市发展特征
郊野公园与城市互动过程
高密度发展
绿地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两者同步延伸
多中心组团式发展
城市与绿地在空间上相互穿插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顺畅交换
母城-卫星城式发展
形成空间骨架,限制城市蔓延
沿交通线有方向性的发展
城市密度疏解
绿地斑块的正效应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里16号琨莎中心A座810室
邮编:100027
Rm810, Building A, Kun Sha center Building, No.16 xinyuan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R.China(100027)
Tel: (86) 010
Fax: (86) 010
Business Line: (86) 010 80
Mobil Phone:
上海市金沙江路1759号圣诺亚大厦B座11层
邮编:200333
11F,Block B, St. NOAH Plaza, No. 1759 Jinshajiang Rd., Shanghai (200333)
Tel: (86) 021
Fax: (86) 021
Business Line: (86) 400 110 4 8087
Mobil Ph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郊野公园 用地性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