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宅基地换房房值得吗大家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备考资料 |
考试信息 |
考试题库 |
您当前所在位置:
“宅基地换房”调研报告
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宅基地换房&调研报告供大家学习参考!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于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
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重要政府的工作重点,其中,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如何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都是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课题。然而,制约小城镇建设进程的有两大突出矛盾&&一是土地,二是资金。许多小城镇都因遇到这些问题而踯躅不前。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该怎么走?土地和瓶颈的约束如何破除?这是新农村建设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天津市华明示范镇是首批&宅基地换房&的试点镇,其&宅基地换房&的做法为小城镇建设做出了新的探索。为了学习其宝贵经验,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小城镇建设,本文是对天津&宅基地换房&经验的一点总结,仅供交流探讨。
一、华明镇的基本情况
天津华明示范镇地处天津东丽区,位于滨海新区和市区之间,共有12个村庄合计4万多人,该镇共有宅基地12071亩,原户均宅基地0.8亩。华明镇是天津首批宅基地换房试点项目,试点面积5.618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该项目南依&津汉公路&、空港物流加工区,北靠&北环铁路&,东临&华明新家园&和&东丽湖旅游度假区&,西接&华明经济功能区&,距离天津市中心 10公里 ,天津港 30公里 ,滨海国际机场 3公里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二、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基本做法
在加快城市化、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天津市也遇到了同样的两大矛盾&&土地和资金的制约。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天津方面认为,解题&三农&关键在于如何做好&加减法&&&即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服务。让农民住进小城镇,享受城市化带来的实惠,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分散到集中、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变,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经过反复调研和思索,天津做出了一步崭新的探索&&以宅基地换房。天津华明镇就是天津&宅基地换房&项目的首批试点镇。该项目2005年开始规划,历时2年,2007年启动村民搬迁,目前,已有1万余户约合3.5万人入住了华明示范镇,享受到了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实惠。
(一)宅基地换房的核心内容
所谓以宅基地换房就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高水平规划、设计和建设有特色、适于产业聚集和生态宜居的新型小城镇。农民以其宅基地,按照规定的标准,换取小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的小城镇除了农民住宅区外,还规划出一快可供市场开发出让的土地,用土地出让收入平衡小城镇建设资金。以华明镇为例, 该镇共有宅基地12071亩,原户均宅基地0.8亩,建设新镇只需新占耕地8427亩,尚有大量土地节余,完全可以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具体来说,天津的&宅基地换房&的组织实施:由常务副市长挂帅,由国土资源部率先安排6402亩周转用地,然后由东丽区政府牵头,由区建委成立一个建筑公司&&天津滨丽公司,负责征地、融资、建设,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做好群众工作,清点土地,企业向银行贷款融资,房子建好之后,农民按相应的标准以宅基地置换城镇商品房。力争做到&政府不拨钱、企业不亏钱、农民不出钱&,实现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推进。
(二)宅基地换房的基本做法
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做法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阶段有序进行的。
1、房屋普查、建立档案:自2002年开始,华明镇首先做了两件事:房屋认定和人员身份认定。以镇为单位,由城建规划部门进行房屋普查和测量,建立房屋档案,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村民委员会成立工作小组,进行村民身份认定,确定村民数量。
2、规划建设:华明镇&宅基地换房&项目从2005年开始规划,2006年4月开工建设,规划区内可容纳18万人居住。
选址:示范镇选址在空港物流加工区对面,高速公路与津汉公路相交处,区位优势明显,
住宅:整体区域分为居民住宅区和商务开发区。华明镇住宅顺应农民住房习惯,分布多为5层建筑,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设计了带电梯的小高层。
社区:依照居民下楼不出 三百米 的原则,设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了社区服务中心、休闲广场以及便利店、医务室、托幼园等配套公建。
环保:园区绿化率达40%,住宅建设实施&三步节能法&,广泛推广使用太阳能和燃气能源,建设&中水(即废水再利用)处理设施&,体现了明显的节能环保特点。
3、村民申请:通过前期的调查和测量,经多方征求意见后,由镇政府制定换房政策和标准。政策制定之后,由村、镇干部深入农村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满意者提出搬迁、换房申请,当一个村90%以上的村民提交了申请之后,村委会和镇政府签订合同,整个过程涉及6份合同,做到不强求,不强制,不强拆,力求规范行政、依法办事。
4、实施换房:按照天津华明镇以宅基地换房的政策内容,换房遵循两大标准:
A、房屋有效面积:根据之前房屋普查的数据,村民的房屋分为主房和附房两种,其标准为:每一平方米主房可置换一平方米商品房,每二平方米附房可置换一平方米商品房。
B、人均置换面积:华明镇的政策规定,换房按照30平方米/人的标准置换商品房,一户人家最多可换取3-4套房子。超出面积部分,给予货币补偿。
举例:如某三口之家,原有农房 50平方米 ,按人均标准应得 90平方米 ,那么,其换取的 90平方米 房屋中, 50平方米 不用出钱,而超出的 40平方米 ,该农户则需交纳400-600元/平方米的差价补偿。如果村民的房子是楼房者,农户获得商品房之后,还可以获得政府补给的300-400元/平方米的补贴,如果村民原来的房子是土胚房,那么农户获得新房后,需向政府交纳200元/平方米的补差。
换房后的效果:
从宏观来说,&宅基地换房&做法解决了两大矛盾&&土地占用矛盾与资金困难矛盾,实现了两大平衡&&耕地占补平衡、城镇建设与百姓利益的平衡。从微观来看,&宅基地换房&政策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A、房屋性质改变:原来的农房为小产权房,而置换之后的房子是按经济适用房标准建设的,5年之后可以上市,农民获得的房子是拥有产权证的商品房。
B、财产增值:原来50平方米的农房价值不足10万,而置换之后的90平方米房子,价值30-50万,房屋明显增值了(目前滨海新区的房屋市价为6000/平方米左右)。
C、享受城镇生活实惠。农民换房后,住进了统一规划的城镇,享受到了便利的城市生活公共设施。农民开始转变为新型农或者社区居民。
(三)宅基地换房的相关配套政策
天津&宅基地换房&做法不是单纯的拆房&&换房,而是一个城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农民搬迁后土地复耕、解决就业、社会保险和社区管理等多项配套政策。
1、土地复耕配套措施:农民宅基地换房后,原来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并未改变,土地仍然发包给本村村民,农民可以继续耕种自己的土地。但是基于当地的特点,土地多为盐碱地、排污区,不太适宜耕作,土地产出不高,农民种田意识不强烈。宅基地换房后,土地开始向大户流转,实行大户经营,用于搞经济作物种植。
配套设置:
A、建设生产用房,为了方便复耕,政府补贴建设简易的生产用房,以便以后拆房时无争议。
B、设立了农用机械停车场和大型运输车停车场
C、建设地下储藏室
2、解决就业途径:农民住进城镇之后,开始逐渐转型为居民,因此,如何解决农民的生活后顾之忧是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华明镇宅基地换房之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措施有三方面:
一是面向全市企业推介、输送人才;
二是在本区域企业安排物流、保安、保洁等就业岗位
三是设立新区居民培训学校,免费培训农民,开始驾驶、电焊、保洁等课程,提升农民工技能和素质,以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通过这些措施,华明镇提供了10-20万个岗位,解决了农民养家糊口问题。
3、各项保险政策:为了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天津市政府为宅基地换房后的农民按城镇职工标准交纳了养老保险,每月40元/人,参保金由政府买单,目前参保率达85%以上。
4、社区管理模式:华明示范镇居民实行社区化管理模式,行政机构设置为&三委&结构&&村支部、村委会、农工商公司,原行政村委会保留,每个村委会规模为3000户,政府提供300-4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示范镇物业管理采取市场化运作,村民第一年物业费全免,第二年人均0.1元/平方米,每年递增0.05元,五年后每平方米不超过0.5元,政府补贴0.6-0.7元/平方米。社区专门成立综合执法大队,统一负责社区行政执法,维持治安,借鉴香港&一个警察管到底&的做法,实施一支队伍管全部。
三、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意义和成功经验
通过天津&宅基地换房&的考察,我们发现,小城镇集中规划、拆房还地、宅基地整合复耕是一种好的尝试,在新农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中,&宅基地换房&的思路具有很大的意义:
(1)可以解决大中城市城郊地区农村建设散、乱、脏的难题,解决城郊地区规划和治安混乱的问题。
(2)在金融危机来临、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宅基地换房&可以推动地区固定资产投入,拉动内需。
(3)&宅基地换房&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可以解决城镇建设面临的融资难题。
(4)可以整合城市周边土地,既可保护耕地,又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加快城镇化进程。
天津宅基地换房试点项目属于小城镇建设的新探索新思路,其思路和模式对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具有很大的启发。
1、有一个好的完善的规划。
华明镇&宅基地换房&项目从2005年开始规划,2006年4月开工建设,在选址、功能区域划分、配套设施建设、社区管理等方面都有细致周到的前景规划,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社会各方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宅基地换房不是把原来的乡村简单推倒重来,而是有长远的规划,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既有利于赢得百姓支持,使小城镇建设顺利进行,又有利于改造之后新城镇的发展,实现了农民从传统到现代、从分散到集中、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变。
同时,天津&宅基地换房&试点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费用的减、免、补,解决了搬迁后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险、社区管理等难题,新城镇的公建配套设施也相当完善。这些配套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也为宅基地换房政策顺利推行奠定了基础。
2、有国土资源部的支持:划拨周转用地
土地流转问题是小城镇建设遇到的棘手难题,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之所以能顺利推进,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土资源部率先安排6402亩周转用地,使得当地政府可以先建设、先安置,把整地、拆迁、资金等诸多要素交织的矛盾降至最低。
3、有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天津&宅基地换房&试点项目在实施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同时实施过程中让农民充分了解政策内容,通过6份合同进行自愿申请,达到90%以上的申请方可启动项目,这就保证了政策符合村民利益,具备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其原因是:
(1)当地村民所拥有的土地大都是盐碱地,农业种植收入不高,在良好的安置政策面前,农民对土地的依恋程度不高。
(2)当地老百姓对工业文明和城镇生活的认同感较强。在华明镇,单纯靠种地为生的人不多,多数人从事第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因此,他们对于小城镇建设的热情很高。
(3)宅基地换房的政策符合当地老百姓的心理预期。华明镇宅基地换房政策中,农民得到的人均30平米房屋面积,所得房屋性质为商品房,进入城镇居住之后,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有较好的保障。这些都基本达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心理预期。
4、有较好的操作模式。
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操作模式上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天津&宅基地换房&试点由区政府牵头,市建委成立一个独立的公司负责征地、融资、规划、建设,甚至连物业管理也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由企业运作,既赢得了效率,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过程由政府把关,确保了规划的整体性和项目质量的稳定性。同时,政府在实施征地、换房时,操作也很规范。经多方征求意见后,由镇政府制定换房政策和标准。然后让农民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满意者提出搬迁、换房申请,当一个村90%以上的村民提交了申请之后,村委会和镇政府签订合同,整个过程涉及6份合同。这样,先申请&&再审核&&最后换房的过程相对规范顺利,农民的抵触情绪较低。
四、我们借鉴&宅基地换房&经验的几点建议
学习天津&宅基地换房&经验不能照搬,具体操作需要因地制宜,特别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做好规划,选好址。虽然&宅基地换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其做法不宜在面上盲目推开,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成功推行。
首先,节约出来的土地能够支撑起全部的小城镇建设或城中村改造费用。
我们可以根据土地征用成本、拆迁成本、建设成本、土地挂牌价格等变量建立一个计算公式:
出让土地总量*土地挂牌价格&(土地征用成本+拆迁安置成本+建设成本)
Q1.2&&&&&&&&&&&&不宜推行
R1.2&&&&&&&&&&&&适宜推行
根据公式,如果所得的值小于1.2,那么说明该地不适宜推行此模式,如果所得的值大于1.2,&宅基地换房&才有可能推行。
其次,必须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可以提供各类就业安置条件。
根据以上条件,新址规划应该尽量贴近城市或工业园区,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初步具备条件的有两大开发区和***镇、***镇两个城关镇的城郊区域。
2、需要筹好资金。小城镇建设或城中村改造要想得到来百姓的支持,就需达到&老百姓不出钱、资产大幅增值、生活品质大幅提高、生活就业有足够保障&几个目标。而这些都需要巨额经费的支撑。这点,由于我市经济无法和天津经济相比,其做法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资金的筹措要靠多元化科学运作。
(1)向土地要钱:通过把整理出来的土地出让获取资金,用于城镇建设。
(2)向店铺要钱:土地性质变为商业用地,建设出售商业店面筹措资金。
(3)向房屋要钱:安排适当比例的商品房开发,补充资金。
筹措资金要避免过去一切由政府负担到底的做法,可以改为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只有长期享有国家优惠贷款的实力型企业才能担此重任,它们知道怎样才能顺利融资,政府也能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
3、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目前,国土部门对于规划建设用地有严格的计划。重大项目的建设用地设计到土地标准、土地性质转换,流转程序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在这方面,天津华明示范镇由国土资源部划拨一定数量的周转用地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我市进行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或城中村改造,可借鉴天津做法,通过国土部门划拨周转用地用于前期项目启动或把土地率先进行性质转换,然后上市招、挂、拍,以土地融资。
4、做好方案。项目能否顺利推行,关键看方案是否完善、实施是否到位。借鉴天津宅基地换房的经验,方案的实施必须分步骤有序进行:
(1)让村民先申请,再审核,然后根据申请审核通过的比例决定能否推行、该做哪些调整。
(2)做好拆迁安置。根据我市百姓的特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人依恋土地;手中有房(住宅房和店面),心中不慌的人求安全。要针对群众的不同需求给出多种选择,可以使给予房屋安置,也可以给予货币补偿,安置的标准一定不能损害老百姓的既有利益。
(3)做好就业安置。要想项目顺利推行,并且不留后遗症,必须解决好安置户的就业问题,要确保失地农民有工作,并且有体面的收入。
(4)做好生活保障。借鉴天津的经验,我们做好百姓生活保障包括以下几方面:社会保险的缴纳、医疗设施保障、教育问题解决、交通设施便利、公共设施齐全。
5、多部门密切配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是个系统工作,涉及到国土、规划、建设、税务、治安管理、基层组织等单位、靠单个部门难以开展工作,项目实施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调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同作战。
综合来看,天津&宅基地换房&是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一种新探索、新途径,其成功经验对我县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深层次的思考,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走适合自己发展之路。
更多内容请进入:
村官工作总结最新更新
公务员频道最新更新
公务员关联导读宅基地换房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绍兴楼市网
宅基地换房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记者:俞&鸿&来源:绍兴县报
农民市民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具体实践中,农民市民化常常与宅基地的流转相关联。通过宅基地换房(可以是商品房,也可以是集体小产权房)可以把农民集聚到城市、中心镇,也可以集聚到中心村或农村新社区,从而起到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城乡结构,降低农民市民化成本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宅基地换房会碰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的积极性问题。在宅基地流转与推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作用。而政府能否发挥积极性、在多大程度上发挥积极性,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绩导向。如果政府一味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则它可能会比较被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很可能无利可图、亏本甚至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一旦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不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又如宅基地置换客观上有一个规模的要求,最理想的状态是整个村庄的置换,这样成片的土地能改造成为耕地或其他建设用地。而问题在于,要做到整个村庄的全部置换是比较困难的,一个村(或村庄)愿意置换的往往是零星的散户,这样置换出来的宅基地就没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二是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在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地与宅基地)对于农民的社会保障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其获得实际收益的本义,土地已经成为农民获取安全感的基本来源。在围绕土地的利益博弈中,农民是力量弱小的个体,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是主导力量。政府利用公共权力征用农民的宅基地,虽然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但农民依然是被动的,并且是以失去对宅基地的支配权为前提的。置换后,农民虽然拥有了集聚区的房屋以及相对应土地的使用权,但受公寓格局的限制,无法像原有宅基地一样可以自由灵活地支配,而且还将丧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人脉根基。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农民意愿,强势推进宅基地置换,引发诸如“农民被上楼”等社会稳定问题,则属于侵犯人权的性质了。从当前的情况看,土地纠纷占到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左右,足可以看出土地在农民心中的分量,以及它在处理官民关系中的敏感性。需要指出的是,宅基地置换牵涉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价格、补偿、物业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法律与制度,农民权益的保护缺乏刚性的法制基础。
三是农民置换的成本问题。各个地区宅基地换房的具体方式不一,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支付相应面积的成本价,如果房型不匹配,置换的房型较大,多余的部分就需要出更多的钱进行补足,这虽然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但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置换后的公寓房,农民需要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进行装修和更换家居用品,这也给经济条件不宽裕的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还有集聚区实行的是社区化管理模式,因此农民每年需要缴纳一笔新增的物业管理费。同时,由于城镇的物价普遍高于农村,置换后的农民远离承包地,多数无法从事农业经营,农民的生活成本将大大提高。此外,换房之后虽然政府一般会对农民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也会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但这种培训和安排未必会与农民的需求相匹配,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还需要指出的是,与拆迁赔偿相比,换房农民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小(拆迁一般是按实际面积赔偿,且可以补贴装潢费、周转费等费用,按时完成拆迁还有额外奖励),这是一种比较成本的损失。
四是农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问题。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职业身份的转变和居住空间的位移,更是社会角色的转型与社会关系的重构。农村是农民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形成了稳定的生活习惯、人脉关系和文化价值观念。与单纯物理空间的变动相比,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与调整显得更为艰难和长期。在磨合过程中,不少农民会继续沿袭原有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例如农民入住小区后会拒绝缴纳物业管理费,会在小区内种菜、养鸡、乱堆乱放等。而由于缺乏开放的空间(小区一般为封闭的套房式公寓),农民自由的人际交往也将受到很大的约束。这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比较痛苦的适应过程。至于在城市办事、工作之类,农民会面临比在农村更多的困难,这又是一个实际情况。
五是相关的配套问题。以宅基地换房推进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既要处理好具体的规划和运作问题,还要解决一系列配套与善后的问题。这些配套与善后问题,包括集聚区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完善,新成立的社区管理,农民搬迁后的土地复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更深层次的,还要解决他们的思维观念和文明素质的转变与提升问题。至于跨镇、跨村进行异地置换的,还必须处理好户籍与社会管理方面的关系。
上面所列的这些问题,在当前利益关系显得特别敏感的时期,迫切需要相关部门谨慎对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可能把各种矛盾和纠纷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
星尚·悦湖品牌说明会圆满落幕
专访中冶梧桐园销售经理李长亮
2016年9月绍兴预计开盘楼盘
地产下午茶:城西板块把握“商”机
520让表白加分!
热点楼盘推荐
¥8688/平方米
¥5999/平方米起
¥10000/平方米
¥13000/平方米
¥11000/平方米? ? ? ? ? ?
宅基地换房 大旗头村眷恋与希望并存
在探访这个“宅基地换房”的试点村时,记者感受到了两代人的两种“思路”
牵着牛的老父亲与脖子上挂着现代企业招牌的儿子,对宅基地换房有着不同的想法 
图 本报记者 李维宁 郑灵丽
老一辈农民眷恋土地,不舍得离开村落生活;新一代年轻人对“换房”表示向往,因为可以享受城市生活,与城市“接轨”。记者了解到,佛山市“宅基地换房”改革方案已到关键时刻―――敲定换房细则。政府方面表示,已高度关注农民可能会因“换房”而“上楼致贫”的问题。
时下,佛山市正在进行着一项“宅基地换房”的重要农村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据介绍,佛山每个区各有一个“宅基地换房”试点村,分别是禅城区镇安村、南海区夏南二村、顺德区五沙社区、高明区西江新城、三水区大旗头村。本月初,五个试点村同时启动了“宅基地换房”这一项目,预计明年,就能让千百年来住在村舍院落里的农民乔迁公寓式的新楼房。据悉,五区“换房”做法有所不同,其中,三水区试点的大旗头村为广东著名古村落,古村里有华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大型的古锅耳屋群,是研究岭南古建筑的重要历史文物单位。那么,这个古村如何进行“宅基地换房”呢?老百姓对此有何看法,政府又如何解决农民“上楼”之后极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
日前,记者来到了三水区乐平镇新旗村委会大旗头村民小组一探究竟。
老村民:难舍独门独户村落生活
上世纪80年代,大旗头村的村民陆续迁移出了古村,并在古村周边的宅基地建成了东队、南队、西队、北队四个自然村。记者了解到,“宅基地换房”首期项目是东队的公路以西29户、北队等的旧村43户以及一些空屋,加起来涉及150户人家。要换的新楼房将建于距原住房约1-2公里左右的乐平镇政府办公大楼旁的一块空地,古村范围内一草一木均不得破坏,因为那是大旗头村乃至于三水、佛山的旅游胜地。
东队村头有一家小卖部,旁边有几棵大树可供乘荫,里人闲L时常在此小聚。记者来到这里时,几位老人和小卖部里的主人杨婶都在悠闲地打发着时光。弄明白记者来意后,杨婶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搬到楼上住,那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怎么上下楼?”杨婶指了指坐在小卖部旁闲聊的几位老人说,平时他们都能从自家里步行出来聊天,如果以后搬上楼住,就算是住新房子,也没有现在的旧房子方便啊,“独门独户,不用爬楼,住惯了!”杨婶说。
杨婶谈得更多的是将来的经济问题。“这里一拆,小卖部肯定是没有了,儿子、媳妇都在乐平镇上打工,将来就只能全靠他们了。”杨婶希望能像现在这样有个小档口,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至少可以帮补家用,看档口同时还可顺便照看刚读幼儿园的小孙子。
记者进入东队郑老伯家近300平方米的院落,顿感农舍田园风光美好。70多岁的郑伯放下正在阅读的《参考消息》,告诉记者,如果将来搬到新楼房,想去看看他的那些农田地就太远了(记者从他的儿子那里获悉,其实他家的田早在2005年就出租给广西人耕种了)。耕了一辈子田的郑老伯,总是舍不得离开土地,虽然现在不用亲自耕田了,但心里总是记挂着。他表示会支持农村宅基地换房的改革,但言谈间对土地的眷恋之情常仍无意中透露出来。郑老伯望着那宽13米、长23米的院落随意堆放着物什农具,说道:“1980年从旧屋(古村)里搬出来住到现在,真有点不舍得离开啊!”
年轻人:向往着上楼过城里生活
下午5时多,郑老伯的儿子郑志全骑着一辆摩托车下班回家,他在镇上一家现代陶瓷企业工作。“能过上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当然好!”对于宅基地换房,而且是搬到镇上住,郑志全感到很高兴。与父辈们不舍的情感相反,郑志全更感兴趣的是如何与城市“接轨”。
至于换房以后耕地离家里远了、楼房里连农具都难有地方堆放,郑志全说,如今自家的耕地和多数本村人一样,是转租给广西来的农民耕种,自己一年一亩收租800-1000元,以后,耕地由政府统一出租,更加不用耕田了。“父母亲年纪大了,耕了一辈子田,也该好好休息休息了”。
说话间,一旁忙着做饭摘菜的郑母却插话道,住进小区房,以后得交什么卫生费、治安费的。不想郑志全却做起了母亲的“思想工作”:“住进新楼房,生活水平肯定比现在提高。以后村集体经济强壮了,这些费用或许就不成问题了。”郑母又说,现在的独门独户多好!郑志全则面对记者说:田园风光好,但“换了房”可以享受城市生活,跟城市“接轨”,各有各的好处。况且,土地交由政府开发后,将来村里的分红肯定不止现在每人每年1000元的水平。
>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宅基地换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