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范蠡最会赚钱之人范蠡,看看他是如何赚钱的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輔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终率领越国的军队灭亡强大的吴国报了当年险被灭国之仇,并且称霸一方就在他被勾践封为上将军,统帅铨国兵马成为越国的三号人物之时,他却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到异国去经商,他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迅速成为地方首富,之后散尽家財再次改名移居如此先后三次成为首富。他的后代沿用他的方法经商最终都富甲一方。晚年范蠡自号陶朱公后世则把陶朱公作为商業的鼻祖进行供奉。

  中国历史上的范蠡成功的人物多如牛毛但绝大部分只是在某几件事上成功,像范蠡这样近乎完美的人物却不多見

  一是不争的人生智慧

  老子说: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无尤,无执故无失范蠡是复兴越国的首功之臣,但范蠡不争功哽不争权夺利,而是信奉“夫唯不争故无忧”理念。因为不争名利所以越王伤害不了他。

  范蠡一生中很多事都体现出他的“不争洏善胜”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智慧,从大的方面讲他不与社会争――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也许这正是范蠡被后人奉为文財神的原因之一。

  二是功成身退的人生智慧

  “名成功隧身退天之道,名与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寂灭,故道诫之范蠡乘舟詓,道意谦信不隐身刑剥,是其效也”《老子想尔注》。

  吴越战争胜利后范蠡及时身退。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给文种写了┅封信,劝他及时离开文种不听,对越王勾践存有幻想仍贪恋着官位,争竞的名利

  范蠡抛弃名利,得以全身而退而文中却遭殺身之祸。这是他“功成身退”的人生智慧

  三是体察细节的人生智慧

  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

  从细节处,范蠡察觉到了杀身之祸而主動逃避。

  四是祸福相生相随的人生智慧

  “祸兮福所依”祸福相生相随范蠡深谙此道,最善于在福的顶端看到祸所伏果断离开。

  范蠡到了齐国在齐国海边围垦种田。齐国聘他为宰相他有了“不祥”之感:“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玖受尊名不祥。”

  在智慧的带领下他立即离开了齐国,隐藏于陶地

  五是选择的人生智慧

  范蠡选择陶地也是他人生智慧嘚体现,陶在古时处于各国之间是一处与各国都不相干的地方,又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它北临中原,南接吴楚交通便利,正昰个经商的好地方他就是在这里生活的19年中三致千金。

  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范公霸越而泛海琴高执笏于宋康,常生降志于执鞭庄公藏器于小吏,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于朝隐,盖有余力故也何必修于山林,尽废生民之事然后乃成户?”

  六是厚噵的人生智慧

  传说魏国国王面临一个案子,“群臣一半以为罪一半以为不当罪”,魏王不能决断便请范蠡来帮忙。

  范蠡先讲叻一个故事:“我家中有两块白璧这两块璧的颜色、质地、直径都差不多。但价格不同一块值千金,一块值五百金”

  王问:“矗径与色泽差不多,怎么价格差那么多呢?”

  陶朱公说:“侧过来看一块比另一块厚一倍,所以值千金”

  老子主张:“不争”,还主张厚道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含德之厚着比于赤子。”老子所说的“厚”与范蠡在这里所说的“厚”是一个意思即忠厚、敦厚。

  七是仗义疏财的人生智慧

  范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很多钱,但他不当守财经常仗义疏财,这在古代是不哆见的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

  范蠡仗义疏财的人生智慧,来自于老子的财富观念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洎遗其咎。”想想看这话说的却有道理,那么多富豪破产又有那么多守财奴,有哪一个能将财产流传至今呢

  八是识人识事的人苼智慧

  范蠡的人生智慧从他救他的小儿子可见一斑,表现于善于识人用人的人生智慧也表现了他识事的人生智慧。

  范蠡居陶苼少。少子长大后范蠡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而死该是如此,但身价千金的人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僦让少子去前往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

  范黎长子也请命想去,范蠡坚决不同意长子说:“家有长子,今弟有罪不派我去,洏让少弟去是我不成器。”说完欲自杀,夫人连忙说:“派少子去未必能救次子,而先失去长子怎么可以这样?”

  范蠡不得已派长子去,命其去找庄生帮忙,并叮嘱说:“到楚国后就进献千金给庄生听任他从事,千万别与他争”长子出发了,却在路上私积数百金

  范蠡长子到楚国后,把信和重金交给庄生临别时,庄村告诫说:“你赶快离开千万别停留,等你弟弟出来后别问是怎么回倳。”

  长子却没有听从庄生的话而而私自留下并把路上私积的数百金,分送给其他的自认为能帮上忙的楚国贵人

  庄生家很贫窮,但他以廉直闻名于国内自楚王以下人民都像对待老师那样尊敬他,作为信义之人庄生对于范蠡进献的黄金,并无意接受而是打算在事情办成后再还给他。而范蠡长子并不知其意

  庄生入见楚王,禀告说:“我观察到天上有某星停留在某个位置表明楚国会有災害。”楚王平素信任庄生向他了解解决之道。庄生回答说:“只有德行可以消除”楚王决定赦免罪犯来消除灾害。

  楚国贵人得箌消息后连忙给范蠡长子报信范蠡长子想,既然弟弟可以获得赦免千金送庄生,不是白白浪费了吗?于是就又重返庄生家庄生惊讶地問:“你怎么还没走?”范蠡长子回答说:“我听说楚王要赦免我弟弟,特来告知辞行的”

  庄生明白了他的想法,就说你自己进房內取金子吧。范蠡长子带走了金子独自欢庆。

  庄生因范蠡长子的行为感到羞辱就入见楚王说:“您想以德行消除灾难,可我听见蕗人都说陶的富人范蠡之子因杀人囚禁在楚国他家人用重金贿赂王左右之人,因而王不是因体恤楚国而行赦免是为了范蠡之子 。”

  楚王大怒说:“寡人虽不德怎么会因为是范蠡之子就特别照顾?”于是令杀掉范蠡之子后,明日再下特赦令

  范蠡长子呢,自然是帶着死讯回到家母亲和国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独笑说:“我早就知道他弟弟会被杀不是他不爱他弟弟,是有所不能忍呢!他从小与峩在一起见到我的困苦,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弟生在家道富裕之时坐乘完备,并不知财富的来源因而很容易弃财,不會吝啬我先前决定派少弟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家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我日夜在等他的丧讯传来”

  范蠡派子救小儿的故事,也被称为“三聚三散”的最后一“散”的故事

  范蠡每到一处都能成名于天下。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退自如,以保全自身为根本功名富贵的舍得,就在这先聚后散中表现出人生的智慧,而给后人带来的则昰人生哲理的启迪

}

原标题:中国历代首富是如何赚錢的

鉴古知今:我们从古代大量的富豪中,遴选出12个朝代的首富因为整个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从春秋战国至明国时期),所以很难莋金钱上的绝对统计

首先,他们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他们的求富之旅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次,他们有着很强的个性和风格怹们的理财得与失都值得今天的人去学习和揣摩。

范蠡:精于投机的慈善家

商人、政客、投机家、慈善家、浪漫的文人这几个标签全都貼在范蠡身上,更有一个大美人西施作陪范蠡是个幸运的商人,在当时的春秋时期商人的地位并不低。在当时商人可以与世家贵族分庭抗礼的时代背景下范蠡可以毫无顾忌的绘制他的商业蓝图,并享年高龄几近百岁,被称为中国商人的圣祖

▲ “善于投机慈善家” 范蠡。

很多商人往往只会没日没夜地想两件事情一个是商机在哪里,利润在哪里;一个是如何舒服地花掉赚来的钱但范蠡已经远远超樾了这个层次,你甚至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赚钱为什么想那么花钱。

范蠡一生中三次赚到很多钱,又三次仗义疏财把大部分钱分给鄉邻。如此大的气魄相信当代“著名慈善家”陈光标都会羡慕嫉妒恨。在范蠡眼中到底会如何看待金钱,实在是个谜如果没有范蠡彡次散财的气魄,那先来看看他是如何赚钱的

范蠡在当时从事农耕养殖和土产贸易,此外主要经营季节性特产的长途贩运长途贩运需偠协同竞争,找到合作者赚取两地贸易差价。但是千里迢迢且兵荒马乱高昂的物流成本和货物风险控制的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

范蠡茬市场上找到一个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商人姜子盾姜子盾常年做麻布贩卖生意,和南北路上的盗匪有“合作关系”于是范蠡组建了馬队,对外宣称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要求运输麻布,这样最终货物和马匹安全到达吴越,范蠡賺了一笔钱

范蠡的商业思想中不乏“投机”之道——待乏,夏天预备皮毛商品冬天囤积葛麻商品。此时囤积的货品价格低廉等到货粅缺乏的时候,就可以获取利润范蠡的另一个商业思想则是强调“货无流,无敢居贵”所以要将手中的货物资金像水一样流动起来,財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宏观经济论:治大国如烹小鲜

事实上,与范蠡的财富故事和经商理念相媲美的还有他的经济思想。他在治理国镓中领悟的宏观经济学足以和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一争高下。

在范蠡眼中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也无非是抓住几个关键点在合适嘚时机实行不同的政策。看似复杂但把握住了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调控国家的经济并不比炒菜难多少

首先以价格调控的方式促进粮食苼产。范蠡认为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如果过低,会损伤种植者的积极性农民就会荒废土地,全国饥荒如果粮食的价格过高,就会打击箌贩卖者的积极性工商业者减少贩卖,国家的税收和财政下降

粮食的价格维持在一个中间范围内是最恰当的。为了稳定价格范蠡认為应该调控供求关系,也就是说以宏观调控手段稳定物价稳定市场。

范蠡还预见到了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并且据此来制定应对之策,“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大旱之后可能发生水灾要及早造船,以免到时应对不暇水灾之后可能发生旱灾,要及早督促车辆生产

在公え前400多年提出这样的思想,范蠡能算上宏观经济理论的鼻祖了

范蠡名言: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譯:商人夏季购入皮货冬季购入丝绸,天旱够买舟船天涝购买车辆,等待缺乏(等待货有所缺伺机卖出)。

点评:范蠡堪称最懂中國文化的大商人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他说道:“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囿功。”这其中既包含有先天下之忧的儒家勇气又有功成身退的道家思想。范蠡在从政、打仗、经商活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着这一点

僦像今天有人用周易的原理来炒股一样,几千年前的白圭已经用天文学的规律成功预测农业收成且收获颇丰。白圭是范蠡之后的又一大富豪与范蠡一样,他们都做过官都精通中国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都重视经济周期的运用但同时白圭对于商道的兴趣与专研更加深透。

▲ “经商不必治国贱” 白圭

白圭是一个有意思的商人,他在魏国做过官政绩突出,但也看透了官场而厌恶政治;他一生赚钱无数自己却过着异常节俭的清苦生活。白圭的人生一大乐事则是如何倒买倒卖的赚钱他赚钱的一大法宝就是天文、五行生克之术,这个行當也被称为阴阳师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范蠡最早的重农抑商政策,而此时商鞅的河南老乡刚刚14岁的白圭还茬洛阳家中读书。商鞅几乎可以看做是历史上的范蠡最“抑制”商人的一位官员在商鞅的变法政策中,严禁粮食买卖而这恰是后来白圭的主营业务。

当时的商业大户从事的多为奢侈品买卖和资源性商品的生产其中奢侈品买卖的消费者都是有钱人,利润也很高但是进叺门槛也相对比较高。资源型商品的生产如寡妇清的丹砂开采和炼制等,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从魏国辞掉官职的白圭,周游列国以后回到家乡河南,开始从事粮食蚕丝等农副产品的买卖生意此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同行业的竞争对手鱼龙混杂,有公平买卖正當经营的还有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的甚至也有放高利贷,谋取暴利的

这些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恰好是商鞅对商人厌恶至极的例证

做农副产品的生意,白圭的做法到现在也值得鉴戒由于面对的是广大比较清贫的平民百姓,白圭奉行了薄利多销的经营原则不提高商品的价格,而是通过加快商品流通、扩大销售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白圭反对商鞅对商人的歧视,提出了“我从事商业活动如同伊尹、吕尚为国谋划,孙武、吴起用兵使计如同商鞅推行变法来治理国家”。他认为经商也是一个正当且高尚的职业并不比治国低贱。

为了和商鞅对着干得更加彻底一些白圭干脆公开授徒,开办了最早的商学院教授人们如何在商品流通中赚取利润。

如果白圭商学院囿院训那一定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种最早的经济周期理论是白圭的商业历程中,最为推崇的经商原则了

仅有此理论还不够,还得准确地判断出周期的时间为此,白圭根据古代的岁星纪年法和五行的思想运用天文学、气象学的知识,总结出一套农业收成丰歉的规律

例如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不好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不要小看古代的天文学,现茬所有的算命占卜方法几乎全部源自天文学。

利用这个规律白圭在丰年粮价低廉时收购粮食,到歉年粮价上涨时出售从丰年和歉年嘚价格差中可以获得成倍的利润。这种经营方法既保证自己获得丰厚的利润,又在客观上调节了商品的供求和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農民、消费者的利益。难怪白圭自诩之为“仁术”

同时白圭注重理财不可迟疑观望,坐失良机《史记·货殖列传》说白圭“趁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极为生动地描述了他理财决策中雷厉风行的精神。

白圭还提出商人应该具有“智勇仁强”的素质,也就是说商人要善于分析形势、行动果敢勇于决策、对待消费者要有仁义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具有坚强的意志

有钱人白圭,在生活上毫不奢华他省俭到什么程度呢?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他一贯“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而对于下人僮仆能“同苦乐”

司马迁评语: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译: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不用学习也有这样的欲望

点评:白圭人弃我取、薄利多销的经商哲学,在今天也颇為实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白圭能坚持己见创新性的提出这些商业理念,开学授课同时在生意上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这些都┿分值得敬佩

吕不韦:命悬一线的天使投资人

在吕不韦的世界里千金之富不如一爵之贵。

▲ “往来贩钱卖贵” 吕不韦

在史书上的记载Φ,吕不韦一登场便是以当时的首富身份出现如果后来他没有做那个“人口大买卖”,可能司马迁也不会以洋洋洒洒2000多字单列《吕不韦列传》这个以商人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的人,并没有得到后世封建帝王的推崇但是他给了我们另一种商业思路。

公元前249年秦异人登位成为秦王,他身后的财团支持者毫无疑问是吕不韦在吕不韦的这桩大买卖中,自遇到秦异人开始吕不韦便认为“奇货可居”,进而荿为历史上的范蠡最具冒险精神的天使投资人但吕不韦不是一个优秀的天使投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在秦异人身上可谓命悬┅线。

吕不韦生于商人世家“往来贩贱卖贵”,行走于赵、魏、楚、韩、秦等国从事贸易生意

在秦朝的统治下,商人的地位极其低下穿着带有特殊卑贱标志的衣服,即便如吕不韦般的首富也不能乘坐高车驷马。商人的地位和家奴、罪案相差无几

当吕不韦的财富积累到“家累千金”后,他是否有“洗白”的念头呢

吕不韦投资巨额金钱在秦异人身上,退出方式为秦异人继位以相国之位为回报,具體收益为与秦异人共享秦国土地

这还是真是一笔“大买卖”,在吕不韦决定做这个买卖之前他与父亲也进行了一场对话。据《战国策秦策》中记载吕不韦问父亲,“耕田的利润最高能有几倍”答曰:“十倍。”他又问“做珠宝买卖的生意可得利几倍?”答曰:“百倍”

再问:“那么如果立一个国君,可得利几倍”答曰:“无数倍。”吕不韦感慨到:“每天拼命种地、做买卖都未必吃饱穿暖,我要建国立君做可以惊天动地的大事。”

吕不韦是一个大胆的商人胆子大到敢把自己的儿子“嫁祸”给皇帝,但是他最终没有想明皛与君王做生意,无异于“与虎谋皮”最后死在亲儿子秦王的手中。

司马迁评语:贪贾三之廉贾五之,佗杂业不中什二则非吾财吔。

译:贪婪的商人能够获得十分之三的利润不贪眼前小利而谋长远厚利的商贾能获得十分之五的利润,而在其他行业中如果不能得箌两成的利益,便称不上是有才华的人

点评:从商人的角度看,吕不韦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做了中国历史上的范蠡最大的一笔人口买賣,除了金钱和土地上的收益外隐性的收益如社会地位的提升、家族的荣耀、权势等无法计数。但是从政治的角度看他还很不成熟,鉯致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寡妇清:“政府采购”催生的女军阀

2000多年前的某一天,秦始皇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一位從巴山蜀地走出来的寡妇在后人瑰丽地猜测这位寡妇与始皇帝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时,历史的真相是残酷的

▲ 保全家业的寡妇清。

走进秦宫殿的寡妇清可没有心情想这些她满脑袋想的都是如何在这个皇帝面前保全自己家族的财富。树大招风的道理她不是不知道富可敌國本就危险,何况是一个寡妇她不知道这位始皇帝最后可能会留给家族多少钱。

寡妇清的故事始于嫁入豪门的女人清清出身微寒,饱讀诗书四川的水土养人,清相貌气质出众后来嫁得富N代青年企业家,她的人生一片大好然而清的丈夫英年早逝,夫家几代人垄断丹砂矿积累下的财富逐渐交到清的手中打理。

寡妇清的家族企业经营的是当时最赚钱的丹砂矿春秋战国和秦的有钱人以炼丹、追求长生鈈老为时尚。作为炼丹原材料的朱砂供销两旺寡妇清的夫家几代人经营朱砂矿,积累下了不菲的财富

如果说自古商人的赚钱之道有各洎的商业理念为基础,那么寡妇清能在千年富豪榜上有名则只能说她生对了时间,遇到了大主顾

丹砂矿的家族企业传到寡妇清这一代嘚时候,已经是秦始皇的天下了秦始皇自登基开始,修建秦皇陵据考古学家和司马迁史记中的描述,秦皇陵中的水银保守估计为100万吨在秦朝,水银主要由丹砂提炼那个时候正是寡妇清垄断丹砂和水银的时代。

有了这一大宗“政府采购”生意寡妇清可以“礼抗万乘,名显天下”也不足为奇但是后人奇怪的是,寡妇清在当时的情形下是如何保障自己家族的“财务安全”的。

据史书记载寡妇清家嘚仆人有上千人之多,工人、保安等加起来有万人之多而当时一个中等县城的总人数才不过四五万人而已。根据《史记》中记载寡妇清可以“以财自卫”。

后人猜测寡妇清有一支自己的军队,在保证自己财富安全的同时还可以保一方安全。这在严格控制民间拥有兵器的秦朝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宽容。

“先用之后弃之”,秦始皇也深谙此驭商之道

为了免于被秦吞并的各个诸侯国的地方权贵造反,秦始皇下令将各地有势力的贵族强行搬迁到首都咸阳居住并且对这些人的行踪进行监视。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时候寡妇清将生产和销售丼砂矿积累起来的财富大笔地捐给朝廷修建长城。老年寡妇清被秦始皇接到长安养老

司马迁评语:去就与时俯仰,获其盈利以末汇财,以本守之

译:到商海中恣意扑腾,大把赚钱然后回头买房子以及田地,用房子以及田地把赚来的钱紧紧守住

点评:历史上的范蠡沒有记载,寡妇清是否最终散尽家财全部用于修建长城。寡妇清家族的财富帝国存在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寡妇清的大部分精力用于在秦始皇的压迫下保全自己的家族财富,但是最终的结果没有人知道秦灭亡以后,人们寻求长生不老药的热潮退去丹砂的需求量大量减尐。寡妇清家族的丹砂矿垄断不可避免的衰落下去

石崇:高干子弟的奢靡悲剧

公元300年,石崇在东市断头台上被砍头之前,叹息道“這帮人还不是为了我的钱财。”押解石崇的人说道“你既然知道人为财死,为什么不早些把家财散了做点好事。”

▲ “与皇帝‘斗富’” 石崇

时间倒回到公元249年,西晋开国元勋石苞的六子石崇出生了此时登基时间不久的晋武帝司马炎仍然崇尚节俭。公元255年司马炎滅吴,之后晋武帝的压力骤减,在晋武帝的默许下上流社会逐渐开始兴起奢侈腐化的风气。

石崇作为历史上的范蠡以“斗富”留名史冊的富豪他财富积累的方式,以及后来的所作所为都带有当时世族经济的烙印。

石苞临终前将家产分给自己的五个儿子,独独没有留给石崇石苞断言,“儿虽小后自能得”。即便没有继承父亲的遗产石崇作为开国元勋的后代,尤其是作为血统纯正的上流世族的┅份子他有的是机会赚钱。

到荆州任刺史期间石崇让部下化装成强盗抢劫过往客商,以此方式石崇积累下了自己的财富。

在晋朝那個时代从上流社会权贵精英,到世族子弟他们崇尚玄学和老庄哲学,以颓废和无作为为荣世族子弟的主要生活内容就是吃喝玩乐和鬥富。石崇显然是当时世族子弟中斗富的胜出者

石崇与皇帝的舅舅王恺斗富,王恺用糖擦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王恺拿出皇帝赏赐的┅尺二的珊瑚石崇就打碎以后,拿出三尺高的珊瑚赔给王恺这样的游戏连皇帝都很感兴趣。

石崇修建了金谷园别墅周围几十里内,樓榭亭阁宛如宫殿,里面养了上千侍妾还有他最爱的女人绿珠。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石崇的靠山贾谧倒台后,他那巨大的财富成为亂世中他人觊觎的对象

出现开头那一幕的导火索是个女人。石崇的外甥欧阳健曾得罪孙秀孙秀得志后就向他索要绿珠,石崇不给于昰被诬为乱党夷三族。

司马光评语: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译:石崇以奢侈浪费来向人夸耀终于因此死在刑场上。

点评:很難说清楚石崇是死于女人这摊“祸水”还是“八王之乱”的权利斗争。石崇的一生充斥着暴利、奢侈不过历史上的范蠡对于这种暴力致富、浪荡不羁的公子哥,留下的不是同情而是笑话。

如果有一个时代各类税费大幅减少,国有垄断行业放开由民间自由经营同时嚴禁官员经商,这该是怎样一片欢腾的民营企业天堂王元宝就出生在这里——盛唐,他也被称为唐代第一款爷

▲ “和皇帝炫富” 王元寶。

历史上的范蠡没有记载王元宝是怎么样赚到钱的但盛唐时期的著名商人很少是世族大家,也很少是经营盐铁等致富的自由经济下,更多的富人是依靠贸易、织造想必在那样一个年代里,只要勤劳再加上好运气,成为个富翁不是什么难事

和皇帝炫富:财富之多非轻易可想象

虽然没有被刻板的史书所记载,但是王元宝却得到了当朝天子的两次接见面对骄奢的商人,唐玄宗没有像明朝的朱元璋那樣小气留下的唯有赞叹,并甘当王元宝“财富秀”的配角

唐玄宗曾问王元宝家有多少钱,王元宝很文艺的回答道:“臣请以一缣系陛丅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当时一缣可换十多石粟。用今天的词语套用一下就是说,“我能在大兴安岭的每一棵树上挂一个Iphone4S树都挂满了,我的4S还没有用完呢!”

老实本分的唐玄宗听后感慨地说:“我是天下的贵人王元宝是天下的富人!”

另一次“炫富故事”记载在《太平广记》。唐玄宗坐在含元殿上南望终南山“见一白龙横亘山间”,就问左右人看见没有都回答说没有看见,玄宗便差囚急忙把王元宝传唤至殿上

王元宝知道皇上召见他的意思后,答道:“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其状”旁边的人听了都感到奇怪:“为何臣等不见!”玄宗说:“我闻至富可敌贵,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

炫富的故事在历史上的范蠡并不鲜见,但大多嘟散落在羸弱的朝代里而在盛世以财富受到帝王认可的人着实不多。

皇帝找我借扇子:用花钱填补空虚

唐代商人仍然没有摆脱历史上的范蠡“轻商”的偏见被称为“贱类”,他们虽然有钱但政治地位低下,载入史册的商人也为数不多既然不能名垂青史,那就享受当丅吧!

王元宝的消费可以成为研究唐朝富裕阶层消费的标本

房产是他的投资首选。他家的房子以金银叠为屋壁宅中的礼贤室以沉檀为軒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并把铜钱当地板砖铺在后花园的小径上,称这样可以防滑

盛世买古董,收藏是其消费的主要方向他最著名的镇宅之宝当属“龙皮扇”,扇子的神奇之处在于给扇子洒上水扇子就会自动吹起风,真堪称低碳环保的利器!据说唐玄宗曾经向王元宝借过这把扇子

此外,公益事业也是其支出的一部分据史书记载,每年大雪之际他都会让仆人到巷子里扫雪,并拿絀餐具酒炙为来往之人作驱寒之用。

光自己花钱没啥意思像众多豪门一样,通过结交权贵获取政治资本是其必修课王元宝常常延约㈣方名士,朝之名寮往往出于门下。

每年的科举考试之前众多士子都会受到王元宝的款待。可惜这些士子不算厚道没一个人帮王元寶写写传记、编编美文,在历史的痕迹里王元宝穷得只剩下钱了。

桑弘羊名言: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创造財富在于方法,不一定要靠体力获得;获取利润的关键审时度势发现商机不一定要亲自耕种获得。

点评:读到王元宝的故事心中会泛起温暖,因为历史上的范蠡能够像唐玄宗这样包容商人的帝王并不多而且富人没有财富不安全感,没有“藏富”的考虑对于财富只需鉯义取之、随心享用。因此生活在这一段精心雕刻过的辉煌时光里对商人而言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幸运。

沈万三:热爱艺术的商业天才

浙江青年沈万三会理财,当明朝首富很多年即使发配云南也能发现商机;他爱美和艺术,硬是把一个普通的江南村庄建成极美的周庄;怹满腔豪情时时为国家出力,却因露富而被迫颠沛流离

▲ 古代富豪代言人 沈万三。

虽然仅在世40余年但沈万三实在是赚到太多钱了,囻间传说他家里有个“聚宝盆”连《金瓶梅》里的潘金莲都称赞其财富;明朝人甚至将花钱买的官都叫做“沈万三官”;现在江浙一带還有家长教育子女说,“我家又没有沈万三”所以要勤俭持家

“沈万三”几乎成为古代富豪的代言人。

据史料来看沈万三赚钱主要有彡大途径:种田、代客理财、海外贸易。

生在江南沈万三从农业起步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时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沈家自沈万彡父亲始开发当地大量抛荒的田地,“粪治有方潴泄有法”,占田日广;沈万三也很注重兴修水利“万三有田近湖者,沿湖筑成石岸以障田”经过两代人的经营,沈家土地占苏州府田地的三分之二

《周庄镇志》记载,“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咗……尽与秀。”按照现在的逻辑是一个姓陆的有钱人,把钱都给了沈万三陆白给沈万三钱的可能性很小,很可能的情况是委托他帮忙理财

在朝廷开放了私人对外贸易之后,沈万三把自己的商业版图拓展到了海外以周庄为贸易据点,通过运河把货物运出

明史专家吳晗考证后认为,沈万三巨额财富很大部分由对外贸易获得

钱太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把持住只要有皇帝在,再有钱也是二等公民沈万三千不该万不该在小鸡肚肠的朱元璋面前露富,皇帝可以允许你建一个周庄但绝不会乐意看你富可敌国。

沈万三名言:世事沧桑商海浮沉。经商须做人诚笃于胸,以信待物蒙骗似自焚。黄金于前切莫迷自身。诚信义仁立身之本,商人之魂

译:世间之事滄桑变化,商海浮沉不定经商者必须要学会做人,赤诚之心坚定在胸用信义接人待物。在黄金面前千万不要丧失了自我诚信义仁,昰商人的立身之本和灵魂

点评:沈万三的商业中已经能看到资本主义的萌芽,对外贸易也渐成气候但财富往往会在最辉煌的时刻,遭遇不测之难太有钱了,老天都会嫉妒皇帝就是老天的代言人。

江春:最牛徽商变“穷鬼”

江春扬州人,乾隆年间两淮盐商领袖时囚称其“身系两淮盛衰垂五十年”,是分析徽商富豪不可避过的标本,也是靠垄断生意致富的典型他赚钱的方式没啥特别之处,倒是在花錢上极其有魄力硬是能把上千万两白银花完,到了老年“穷得”只能靠皇帝的救济银度日

▲ 晚年竟需皇帝接济 江春。

其财富数量虽已鈈可考但据《两淮盐法志》记载:乾隆十六年(1751),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江春与他人“急公报效”、“输将巨款”达白银1120万两之多,由此可窥┅斑此外,当时两淮盐商家产均在千万两以上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财政总收入为4854万两。

22岁那年江春参加乡试考举人落选,从此弃攵从商协助父亲经营盐业,之后江春接任两淮总商开始了疯狂的敛财之旅。

有了钱就要花江春也确实有很多地方要花钱。据史料记載江春主要的生活是:邀宾宴客、大造园林、应酬官员、接待皇帝、修桥建庙做慈善。

江春自己的生活极度奢侈在扬州构筑的园林建築,共有8处之多江春虽长居扬州,然而却一直生活与拼搏在他刻意营造出的“徽州殖民地”氛围中:住的是徽派特色浓郁的别墅以及私镓园林吃的是从老家徽州带去的家厨团队与主要原材料烹制出的徽菜佳肴,玩乐的是自家组建的“春台班”等徽剧他还曾以千两白银嘚高价收购一只蟋蟀,并用昂贵的宋代瓷缸来饲养

到晚年,江春因家财耗费一空不得不靠“皇帑”方式维持营运。前前后后乾隆皇渧一共接济了他们家60万两白银。当然这也是因为当年他处心积虑地在一夜之间,为皇帝在江南造了一座白塔讨得了皇帝的欢心。

《袁氏世范》:干人有贷财本兴贩者须择其淳厚爱惜家累,方可托付

译:选择职业经理人来打理自己的商业时,一定要选那些生性淳厚並且爱护珍惜财富的人,只有这种人才可把家财相托付

点评:“折色”加上“纲盐”,构成了清代盐商官商一体的垄断模式这种模式徹底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法治化,并为商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无穷的寻租空间其赚钱也快,也花钱也败

胡雪岩:高情商的风流凤凰男

倘若左宗棠不倒,胡雪岩的商业传奇或许不会这么快凄惨落幕这个从钱庄学徒一步步做起,身家达到3000万两白银的中国首富在60多年嘚人生岁月中,将自己的经商、人脉之术发挥到极致但也躲不过政治大潮的清洗。

▲ 挣钱不论黑心、仁心 胡雪岩

凤凰男变官商:人脉の术发挥到极致

胡雪岩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伙计,在几个贵人的帮助下财富急剧膨胀。当然这些贵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总是留给囿准备的人

道光年间,王有龄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胡雪岩感觉这个人有潜力可以结交,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王有龄发跡后不忘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用公款资助20万两白银帮助胡雪岩开办了“阜康钱庄”。

钱庄生意对胡雪岩有着重要意义它提供了胡雪岩和有钱人结识的机会。靠着这个钱庄胡雪岩看到的是一条铺满白银的路。

早期钱庄是连年战事的受益者胡雪岩便借机大发战争财。避乱上海的苏州富家子弟、清军将领存在“阜康”的白银就达数百万两胡用这些资金从事投资,很快家资逾千万

胡雪岩显然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把自己很喜欢的沦落妓院的官宦人家小姐芸香送给了当时已官至巡抚的王有龄。这样做既得到王有龄的器重,又得到了芸馫这个眼线之后,胡雪岩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

清朝晚期一些人脉通达的中國商人开始穿梭于外商和政治势力之间,猎取需求缝隙中的暴利机遇胡雪岩就是其中之一。接下来胡雪岩结识了左宗棠,并得到了成為“国家生意”经纪人的机会一度成为垄断者,他的个人资产在高峰期超过清政府国库储备金达到白银3000万两。

黑心钱和仁心钱:我要嘚只是享受

胡雪岩是一个人格有些分裂的人一方面大发战争黑心财,另一方面却开设了著名的胡庆余堂周济老百姓。

胡雪岩还是个缺尐信仰、内心空虚的人他常自谓:一不做官,二不图名但只为利,娶妻纳妾风流一世,此生足矣!

清政府为了筹备塞防西征的军费咗宗棠以地方亏欠的协饷为担保向外商借钱,金额达1595万两

所有和外商接洽借款事宜全部由胡雪岩具体经办,利润之丰厚难以想象汇丰銀行的借款利息只有10%,清政府却要支付15%这中间会有多少钱流入胡雪岩的腰包呢?清政府的这些烂账最终还是要老百姓来支付

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却同时在赚着仁心钱。

1875年由于战乱、疫病等原因死亡率剧增,胡雪岩邀请江浙一带的名医研制出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赠给受灾区民众。胡庆余堂还向老百姓免费赠送辟瘟丹、痧药等民家必备的太平药这些善举为胡庆余堂带来了非常好的名声,也带來了财运

不管黑钱白钱,胡雪岩总之是赚了很多钱

他的多数钱都花在了女人身上,除了先后两位正妻还娶了十二房姨太太。他为这些太太建造了休憩场所——娇楼极其奢华。姬妾分室而居而他则像皇帝一样,每晚随手拈牌招姬妾入寝生活极其奢靡。如此的好运氣和奢靡连老天都会嫉妒,何况是人曾国藩死后,李鸿章决定遏制左宗棠的势力“排左必先除胡”。

官方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丝綢生意亏本钱庄被挤兑,胡氏帝国很快就被搞到倒闭胡雪岩本人被慈禧革职查办。难得的是在胡雪岩家破人亡的时候,所有的妻妾嘟不愿离他而去其驭人术之强可见一斑。

顾宪成评语:以义佐利以利佐义,合而相成通为一脉。

译:赚取利润的时候要有考虑到义氣行侠仗义的时候也要有钱的辅助,两者相辅相成合为一体。

点评:胡雪岩的破产虽与其政治后台左宗棠实权旁落有关但胡庞大而單一的资本大厦也是其衰败的关键。他虽然是轮船招商局的发起人却不愿意投资新式企业,一心坐庄生丝宁肯把数百万现银砸在生丝投机上。他把财富全都捆绑在他的6家海关银号一连串的票号、钱庄,26家当铺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商号和上万亩土地上造成最后凄惨的悲劇。

伍秉鉴:世界首富全球理财

“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这是清代大贪官和绅的绝命诗如果清代首富伍秉鉴在晚年读到这首诗,想必也会有一番感慨作为一个进出口贸易商人,因为生意上的成功被景仰也因为对民族造成的损伤而被人唾弃,虽然这可能并不是他的夲意

▲ 最具儒家情怀富人 伍秉鉴。

在《华尔街日报》评选出的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中伍秉鉴是入选的中国人中唯一的商人,但巨额嘚财富拯救不了这位在帝国残阳中挣扎的老人

帝国儒商:诚信、低调、谨慎

1757年,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广州成为唯一保留的通商口岸,“┿三行”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十三行”垄断了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的特权,闭关之后的100年内广东“十三行”上交嘚关税占到清朝总体的40%,清朝的海关被私人承包了

在这样一个畸形的年代,“十三行”想不赚钱都难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其父伍国瑩一手创办的怡和行作为“十三行”之一,怡和行出口的商品又有着过硬的质量凡是装箱后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都能賣出很高的价钱

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伍秉鉴对其田产、房屋、店铺、银号及运往英美的货物等财产进行估值共约2600万两白银(大约相當于现在的50亿元),在西方人眼里他就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建在当时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相媲美。

从現在流传下来的一个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伍秉鉴身上有着明显的中国儒家的个性:谦和、胸怀和自律。据说他“一辈子只讲过一句笑话”很少穿官服(三品),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主动帮助同行甚至撕掉外国借款人金额不菲的借据。换个角度说他也像是一个放长线钓夶鱼的商人。

伍秉鉴抓住的是清朝末年与海外贸易的商机在东印度公司淡出中国之后,在对华贸易中势力最强的三大洋行都受过伍秉鑒的扶持。伍秉鉴和洋行做的是茶叶的正经生意但却挡不住三大洋行也成为贩卖鸦片的最主要力量,这也成为伍秉鉴被众人唾骂的主要原因

畸形的时代不可能持久,随着清朝统治的风雨飘摇广东“十三行”逐步丧失了在外贸方面的垄断。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使这些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商馆彻底化为灰烬。伍秉鉴也在内忧外患和责骂中逝去

伍秉鉴赚取大量财富,很重要的原因是赶仩了“承包海关”的机遇但他自己的精明运作也不能被忽视。在“十三行”这群最富有的群体中脱颖而出伍秉鉴在累积财富方面的确長袖善舞。他的商行是“十三行”中与外商联系最紧密的一家在东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

善于笼络其他行商是其长袖善舞嘚另一面在十三行商人陷入集体低迷时,伍秉鉴先是把自己担任英国公司羽纱销售代理人的利润按比例分给全体行商;然后又放债给怹们。利润和口碑双赢俨然一副江湖大哥的模样。

吴晓波先生在《浩荡两千年》一书中认为伍秉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诚实謙顺、敢于吃亏二是与英美外资公司的超密切关系。用现代的商业语言表述那就是伍秉鉴有着优秀的自我管理、同时人脉丰富。

或许昰因为从事海外贸易的缘故伍秉鉴投资有着全球化的视野,他大胆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涉足证券交易、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伍秉鉴也堪称走出国门海外大规模投资理财的第一人。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靠著借钱给东印度公司,闷声赚利息

1842年,伍秉鉴写信给美国友人说若不是年纪太大,经不起漂洋过海的折腾他实在十分想移居美国。鈳惜命运没有能给他这次机会

《东华录》:晋风多俭,积累易饶南人习俗奢靡,家无储蓄

译:山西人的习俗比较简洁,会积累许多镓财;南方人习惯奢靡的生活家里很少有储蓄。

点评:伍秉鉴代表了清代在商业上“开眼看世界”最早的一批人从投资理念到经商范圍都处于时代的前列。但这批人无时无刻不受着清政府的榨取伍秉鉴死后,很多行商因此而破产在林则徐的销烟运动中,伍秉鉴有着說不清楚的复杂关系究竟他是大规模鸦片贸易的从犯,还是为外交关系鞠躬尽瘁的忠臣实在难以说得清楚。

张謇:下海官员的实业强國梦

张謇中状元的那年已42岁自从1868年中秀才以来,26年间他进出科场20多次,长时间的科考煎熬使得他中举后心情复杂

▲ 状元实业家 张謇。

老天可能真没给张謇太多做官的机会中状元不久父亲病逝,张謇只能在家守孝三年之后的局势,使得官员张謇“被下海”

事实证奣,八股文培养出来的一介书生其模仿创新能力也很强,张謇硬是从无到有创办了一个庞大的纺织帝国兴盛时年利润达千万两白银之巨。

1895年夏天在晚清洋务运动的大潮中,张謇提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这年12月,张之洞委任张謇“总理通海一带商务”并授意张謇在南通筹办纱厂。

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纺织市场留下了一个巨大空间。纺织这种人力资源密集型的工业正是中國的强项。

张謇把大生纱厂放在了天生港码头唐闸通扬运河经此而过,离南通仅6公里南通、海门和崇明当时盛产棉花,周边农户世代囿纺纱织布的传统20多年后的唐闸充分反映了张謇选址的睿智。在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上中国很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而“唐家闸”三个字却赫然在列

张謇在工厂开机之前,就执笔《厂约》拟定章程对个人职责、奖罚措施、利润分配方式等都做了具体规定。除《廠约》之外还有25个章程规矩多达195条,这在当时可谓自办企业章程的最高水准

纱厂的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更离不开制度创新与眼咣。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视野是十分开阔的“股份淛企业”这个现代名词,已经在张謇的手中玩得很转

大生一厂建立第一年便赢利,大生二厂筹备时便开始利用募集股权的形式筹集资金,很轻松地就收足了80万两股本“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在商部注册,并且取得了“百里之内二十年不准别家设立纺厂”的专利权1920~1921年,大生股票行情是上海报纸每日必登的重要新闻大生股票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

无愧于良心满足不了贪心

实体经济最怕的就是经济危机,张謇也遇到了

张謇的生意失败源自1922年的棉纺织业危机,工厂连年亏损放在今天可能咬咬牙就坚持过去了,但是当時的民国初年一没有政府扶持,二没有金融机构支援加上之前冒进的多元化经营,大生纱厂的资金链很快面临断裂逼得张謇出国借錢。远水难解近渴直到去世,张謇都没有看到自己生意出现转机

根据史料记载,张謇犯的商业错误有些是现在看来很低级的,有些卻也是现代人常犯的

大生纱厂从未将折旧计入成本,只是把折旧和公积金一起入账进入周转资金中,企业一直没有保险和折旧提存這样企业的利润自然会增加很多,大生纱厂却一向获利全分即使在筹办期间,仍年年动用股本来支付分红这导致相应的公积金、折旧等很低。长期以来大生一厂、二厂公积金累计不过120万两白银。

这些做法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可思议企业的资金链会因此十分紧张,抗风險能力自然不提但在股份制企业刚兴起的当时,整个商界的经验就是如此不足

张謇的多元化和冒进,却也是现代商人常犯的错误

“夲小事大”、“急进务广”,张謇投资扩张过多大生二厂、三厂、八厂都是在资本根基不稳固的情况下匆忙上马的;加上企业办社会的負担,大生纱厂被严重拖累大生内部一些人看到通海垦牧公司有了厚利,纷纷组建盐垦公司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这些公司都是张謇在過问张謇用人不当,急于求成这些盐垦公司几乎都是失败的。

但张謇摸着良心觉得自己对得起股东,自己为股东做牛做马30年就是夶生破产,也可以光荣结束了大生一厂、二厂的股本只有369万两,而纱锭的市值在900万两以上27年来大生仅官利就付出了1348万多两,股东所得巳数倍于投资但股东永远不会知足,张謇不愧对良心却满足不了股东的贪心。这也是多数上市公司永远的痛

清代歙县商人吴炳:存恏心,行好事说好话,亲好人

译:(商人)要心存善良,多做好事说话谦虚礼貌,待人亲近

点评:张謇是个半路出家的商人,无惢为之却玩得很大。可能是实业救国心切张謇在资金使用上十分冒进,成功后却没能未雨绸缪。尚不知什么是经济危机的新生股份淛企业其脆弱的风险抵御能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几无招架之力实为一憾事。

荣氏兄弟:从消费品生意到富过四代

荣氏兄弟的财富故倳早已成为一段传奇

▲ 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荣氏兄弟。

荣氏家族的财富起飞于1896年荣德生、荣宗敬两兄弟在父亲的支持下,开设广生銀庄业务兴旺,之后转入实业领域在面粉、纺织这两大民生领域大举发力,一度辉煌

各种企业难题,一个都不少

食品安全、危机公關、资金链面临断裂、高管招聘、员工管理等一系列让现代企业都很头痛的问题荣氏兄弟靠着自己一点点地摸索,硬是都走了过来

面粉业是荣氏兄弟最先进入的实业领域。20世纪初他们目睹免税的外国面粉大量进口,销路甚畅漏卮日盛。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赢利作资夲,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

面粉这种食品,在当时还属于一种新产品和现在食品企业有时会面临食品安全谣传┅样,当时也传出“粉厂的大烟囱是用童男童女祭造才竖起来的”,“机制面粉看着白却没有营养,吃了会不消化的”更有人有鼻孓有眼地说:“保兴面粉有毒,某地某家姑娘吃了已中毒身亡……”种种谣言令保兴面粉厂濒临破产幸好后来荣氏兄弟以高薪聘来营销高手王禹卿,为工厂打开了销路

在当时不稳定的局势下,实体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是家常便饭1908年,荣氏企业遇到了第一次资金危机國内小麦歉收,外粉大量涌入市面上麦贵粉贱,面粉厂连续两年大量亏损;荣宗敬投机股票赔钱;运送低价购进洋粉的船触礁沉没;账房先生席卷了仅有的一点现款逃走……门口讨债的人排成了队

这时候高薪请来的王禹卿又一次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摆下一个空城计,說老板去买机器了生生地把债主给骗走了。荣氏兄弟请来的贵人不止王禹卿一个还有“大聪明人”薛明剑,他在企业员工管理改革中發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荣氏兄弟另一次大的危机便是申三纱厂的员工管理。

1924年工厂里的工人分为两派,一派是整日抽鸦片、泡堂子的夶小工头;另一派是掌握技术的工程师和工商中学毕业生两派矛盾不断,谁好谁坏一目了然但是工头派的力量依然强大,甚至在工厂宣布废除工头制之后工头们靠着打砸工厂、殴打工人让工厂收回成命。

从此工厂的人事改革变为循序渐进式加大新员工培训力度,逐步减弱工头势力到了1927年,大革命的新思潮汹涌澎湃废除工头制也水到渠成。申三纱厂人事改革推迟了将近三年但在中国各厂家中是朂早实施的。

荣氏兄弟创办的商业帝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到如今已经是第四代。“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这句荣家的经商家訓已经融入这些子孙的血液,并不断演化为新的财富

在荣氏家族中,荣毅仁这一辈健在的已经不多比较活跃的只有荣宗敬的幼子荣鸿慶,现任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这家银行有望成为首家在大陆开分行的台湾银行。

荣智健的同一辈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大都事业囿成,在海外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荣智鑫,其父荣伟仁是荣德生的长子他成立了一家名叫美联的烟草公司,后被一家美国企业收购榮智鑫从中净赚一亿多港元。1975年荣智鑫又成立了荣文科技有限公司,七年后公司在香港上市

荣智美,荣智鑫的二姐曾任德国尤尼可公司经理,有“德国商界女强人”之称

荣智宽,荣毅仁二哥荣尔仁的次子是巴西环球公司总裁,在巴西商界拥有崇高的威望曾随巴覀总统和外交部长多次出国访问。

当然这些人中最为成功的当属荣智健,曾经三次荣膺中国首富

荣氏的第四代继承人也已经开始崛起,在中信泰富的管理层名单上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和女儿荣明方都名列其中。荣智鑫之子荣文渊不仅是方正数码的执行董事,还控制著浩荣、荣文等多个公司荣智鑫的女儿荣文蔚则是香港社交界的名媛。

荣氏家族的开枝散叶正不断印证当年毛泽东对荣家的评价

毛泽東评语: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点评:作为从民国走来最为成功的实业家族荣氏家族一百多年来一直不断拓展、壮大。稳扎稳打、低调稳重、善于自我调整一直是其鲜明特色正是因此,荣氏家族才安全走过叻最为动荡的岁月

本文转自《积善之家》,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同时也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

}

范蠡是信上帝的自由人他认为經济发展才有国家实力,经济要长期发展就得让农工商皆有钱赚,这样才有生产积极性他观察岁星运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气候規律下农业丰欠循环规律预期安排商业计划,科学理性从商范蠡是道家黄老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将道家与法家结合在学术思想上開宗立派。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传说也引来众多诗人诵叹。范蠡式成功学的核心是什么

范蠡(公元前536年~前448年)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嘫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范蠡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他几乎能满足男性所有的人生幻想在政治上,他兴一国灭一国兴越灭吴,青史留名;在经济上他囿自己清晰的经商哲学,身体力行成为当时的中国首富;同时,按照唐朝陆广微著地方志《吴地记》记载的传说及唐朝、宋朝众多文章囷诗篇范蠡在爱情上不含糊,重情讲义灭除吴国以后,他带上西施泛舟而去。

上述这些事都已经变成了传奇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叻解,但还有一件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那就是,在学术思想上范蠡是道家黄老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是为黄老道家开宗立派的人物

范蠡在官、商、学、情这四个字上,都有潇洒浪漫传奇本课我们主要讲范蠡的三个方面的故事,第一是兴越灭吴第二是成为道商首富,苐三是黄老道家的重要奠基人

范蠡生活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536年到公元前448年,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比孔子大约年轻15岁。据《越绝书》记載他是楚国宛地三户人。宛地在现在的河南南阳宛地是南北相通的交融之地,历史上的范蠡名人很多有范蠡,还有汉光武帝刘秀、諸葛亮等人

范蠡所处的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主要是晋楚争霸中原各国分别或是跟晋国结盟,或是跟楚国结盟形成南北对抗制衡的、类似太极图的秩序。

好我们先看范蠡和文种等人兴越灭吴的故事。先看一下历史背景范蠡所处的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主偠是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相互争霸中原各国分别或是跟晋国结盟,或是跟楚国结盟这样就形成了南北对抗、南北相互制衡的均势秩序,这是一种类似太极图的秩序

北方的晋国为了制约南方的楚国,积极地扶持吴国来对抗楚国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入了楚国首都,楚昭王出逃《孙子兵法》的孙子就是那个时期吴国的军师。伍子胥还掘开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后来是秦国出兵救楚吴国才退回,楚國才得以复国吴楚就此结下深仇。这时范蠡是30岁左右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叺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楚国为了对付吴国,就扶持吴国的宿敌越国来对付吴国文种和范蠡是在这样的褙景下去越国的,他们去越国辅佐越王勾践来对付吴国

文种本来是宛城的县令,范蠡是这个地方的读书人范蠡的老师叫计然,计然当過楚平王的老师而范蠡是计然的学生,文种是楚平王的手下

公元前506年吴军进入楚国首都,鞭尸楚平王可以想见,这对计然、范蠡、攵种来说都是奇耻大辱。春秋时期的中国人是非常讲尊严和荣誉的楚平王被鞭尸,计然、范蠡、文种他们会怎么行动行动就是计然、范蠡、文种三个人都到了越国,帮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 

公元前496年,范蠡和文种到越国不久还没有完全取得越王勾践的信任。这时樾王勾践得知吴王夫差在积极备战,他决定先发制人进攻吴国范蠡知道越国的实力是不够的,他反对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时候就贸然挑战吳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记载,范蠡是这么劝勾践的:“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战争违背上渧之德是最次等的手法。“末”这里是指征战“上帝禁之,行者不利”上帝是禁止的,你要去行动不利。

多数人关注范蠡的阴谋很少有人关注范蠡的信仰。从范蠡的表达看他是信仰上帝的。他认为上帝是关爱生命的战争是为了保护生命。不能好战杀戮不能茬没有准备好的时候,轻易把国民推入战火

但这次范蠡没劝住勾践,结果越国被吴国给打败了越王勾践就只好听从范蠡的建议,向吴迋夫差投降范蠡陪着勾践去吴国当人质,伺候吴王夫差吴王夫差特别喜欢范蠡,他希望范蠡加盟吴国范蠡只要答应,他马上就会在吳国享受高官厚禄但是范蠡婉拒了吴王的盛情,结果就被关入了石牢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这么记载的,吴王夫差说:“子既不移其誌,吾复置子于石室之中”你既然不改变你的志向,那我就得把你关回到石牢去范蠡说:“臣请如命。” 范蠡就说好啊遵命,他情願被关到石牢里面去很显然,范蠡图的不是高官厚禄勾践和范蠡最终取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得以返回越国这样,勾践和范蠡他们僦开始准备复仇

轻徭薄赋,朝廷十年不收税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勾践决心复仇。春秋时期复仇是一种荣誉不复仇是很羞耻的事。但是怎么去复仇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载: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首先就得强化越国的实力。怎么强化越国的实力范蠡认为首先得强化经济实力,这是國家政治军事的物质基础为了兴越灭吴,搞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才能够强化越国的经济力量呢范蠡的老师计然,还有他的朋友文种他們几个人思路特别清楚:他们认为要强化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就得“不乱民功农末俱利”。所谓“不乱民功”就是朝廷不要去干扰百姓做自己的事。“农末俱利”里面的“末”指的是下游工商业产品。农业和工商业都得有利润,有钱可赚要强化国家经济力量,辦法其实很简单朝廷不要干扰百姓做生意,同时创造条件让农业、工商业、做生意的都有钱赚,这样大家才有积极性“不乱民功,農末俱利”与后来的重农抑商完全不一样

“不乱民功”好理解。就是少干预自由经济。“农末俱利”怎么能做到怎么能够让农商都囿盈利,人人都有钱赚呢范蠡的办法很简单。朝廷少干预经济少收税,少拿财富民众就有钱赚了。但是不收税或者说少收税勾践嘚朝廷做得到吗?勾践的朝廷做到了据《国语·越语》记载,越国“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十年没有收税,老百姓家里都存有足够吃三年的粮食。

开放农商,十年朝廷不收税轻徭薄赋到极点。不收税勾践本人吃什么?《国语》记载得很清楚勾践本人“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不是自己亲自种出来的粮食他就不吃,不是他夫人亲自织的衣服他就不穿

十年朝廷不收税,勾践是这么做的范蠡、文种他们怎么过日子?我估计他们是在从事朝廷的买卖当时叫平籴(tiao)。“籴”就是卖米的意思平粜政策就是在粮食丰收的时候,朝廷收购粮食作为国家储备粮到粮食欠收的时候,朝廷出售国家储备粮来平抑粮价维持粮价的稳定。

都知道经济发展是立国的基础但是确实有不少执政者不明白,要想发展经济得让农工商从业者有钱赚,这样他们才能够扩大生产。要讓农工商生意人都有钱赚朝廷就得少干预、低税收。朝廷少收的钱就是工商业者的利润要让利于民。范蠡考虑问题非常简洁抓的都昰要点。

越国遵循市场经济十年无税收,十年政府不干预我们可以想象,越国的经济是何等繁荣《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修之十年,国富。厚贿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越国不收税十年,国家非常富裕。就有足够的财富来奖励战士们,战士们面对敌人的箭和石头,“如渴得饮”,就像干渴之人遇到了水。

经济发展,就有了巨大的财富有了巨大的财富,就可以厚赏战士有了赏赐, 战士被激励则无往不胜。范蠡这些人想问题好实在

《左传·哀公元年》记载:“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生”指人口增加,生产扩展,力量积聚,这就是“十年生聚”。“教训”是指教育和训练民众,这以后的十年是教育和训练民众。你看,他们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发展经济,训练民众。常说“君子复仇十年不晚”,他们为了复仇,用了二十多年来做准备。这可真有耐心!春秋时候的中国是封建制度,贵族文化兴盛,有血性,有荣誉感

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没有对外战争,集中力量准备复仇、积累国力与此同时,吴国却鈈断地对齐国等国用兵国力消耗甚大。所以二十年后,越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远远超过吴国越国就有了充分的条件灭除吴国。灭吴之後的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道商首富科学理性经商

好。讲了范蠡协助越国通过藏富于民,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來强国最后灭除吴国的故事,我们再来看一下范蠡道商首富的故事

春秋时期中国有两个有名的商人,一是范蠡我们叫他道商,因为怹的老师计然是老子的学生范蠡的整个思想系统是属于道家的。还有一个就是子贡孔子的学生,子贡是儒商子贡的特点是利用经济實力,交通王侯协调外交史书记载范蠡讲商道有很多内容,子贡没有讲商道的内容但他们两个都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商人。范蠡更富有┅些名声比子贡更大一些。

《史记·货殖列传》载,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作为中国商人的鼻祖,范蠡讲商道后世囿不少总结,我只讲其中一条这条就是严格按照自然规律从商,科学经商为什么这么说?范蠡遵从老师计然的理论认为农业的丰收囷欠收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就是六年会有风调雨顺丰收之后会开始六年的旱灾和欠收。十二年会有一次大旱有一次大饥荒。《史记·货殖列传》上记载计然说:“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穰”就是丰收。丰收六年六年以后会旱,十二年会闹一次大饥荒

计然和范蠡认为,农业的丰收和欠收有自然规律,这样影响粮食的产量也因此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市场波动,也会影响依赖农业进荇加工的工商业的兴衰所以要把握这个自然运行的规律。怎么去把握他们认为要细心地观察岁星的运行,岁星即木星他们发现岁星昰每十二年绕太阳循环一周,每年都会经过天空的十二星宿的一个星宿岁星运行的变化对应着大地气候的变化。做生意要密切地观察岁煋的变化情况以及相应的气候变化对农产品供给及工商业的影响,要提前进行安排

计然和范蠡,他们是根据岁星运行和气候变化的大數据预测未来和并提前安排商业活动。他们不是凭着经验和直觉而是细心地观察气候规律,然后把这种知识运用到商业管理中去这昰一种极度冷静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精神。

依据自然规律的运行特征来提前安排生意所以说范蠡是科学经商。他家财巨万天下人称“陶朱公”。以致后来“陶朱公”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指范蠡而是泛指所有的天下巨富。

范蠡做生意的本钱从哪儿来我注意到一个非常微妙的细节,消灭吴国以后范蠡就向勾践辞职。勾践不同意勾践说:“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 勾践说我要把這个国家与你分享,我们共有不然的话,你要离开我就得诛杀你。这范蠡多聪明他做任何事都是根据自然规律提前安排的。范蠡说:“君行令臣行意”。君王你按你的命令办我按我自己的心愿去做。“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昰带上他的珠玉财宝,带上自己人乘船从海上走了,没回来

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在一首词《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里面写道:“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大概就是这样的场景。

请大家注意这个细节,范蠡离开越国是“乃装其轻宝珠玉”,这是带着一部分財富走的在灭吴的战争中,他应该是积累了财富他后来从商是有本钱的。范蠡灭吴后带上财富和西施离开也许这一切都在他原有的計划之中。

他灭吴未必是为了财富但他在灭吴过程中是积累了财富的。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谷”他的学生范蠡可算是老子理论的很恏的实践者。

讲完范蠡兴越灭吴、道商首富的故事我们再来讲讲范蠡在学术思想上的成就,讲讲范蠡和黄老道家的关系

伟大的老子写荿《道德经》,创立了道家老子以后,道家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是老庄这是以庄子为代表的,注重个人修炼注重个人的生命永恒。另外一个是黄老道家这是治国哲学,是道家与法家的结合黄老道家的作品很多,比如说《国语》里面的《越语》后来的《黄帝四經》、《吕氏春秋》、《淮南子》等著作,都属于黄老道家的系统

有不少学者研究黄老道家跟范蠡的关系。我的老师陈鼓应先生认为范蠡是上承老子的思想,下开黄老学之先声范蠡是黄老道家的奠基人,是老子道家转向黄老道家的一个关键的转型人物

《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里面所讲的“道家”这个概念,指的就是黄老道家以后历代朝廷前期所用的道家治国,指的都是黄老道家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甚至清朝的康乾盛世都是用黄老道家为主。

黄老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单说起来就是《黄帝四经》中所說的“道生法”。“法”是由“道”所生“法”是神圣的,是不能轻易改变和轻易废除的要“以法行道”,用法律的手段来行道我們可以理解为用法家的法律手段来保障《道德经》的理想实现,用法律来保障老百姓的自主和自然发展这就是黄老道家。

好我们把范蠡的思想再概括一下,范蠡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帝生道”“道”由上帝而来,“道生法”法由道而来,所以是“信仰上帝践行天道,行己之意依法行事”。

范蠡兴越灭吴成为道商鼻祖,又成为道家黄老学的创立人爱情生活上还有西施相伴,大家觉得范蠡与后来嘚王阳明、曾国藩相比谁更能刺激人的想象力?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什么我们或许能说,范蠡是自由人是独立的人,而王阳明和曾国藩并非自由人在这个意义上,范蠡式的成功是黄老道家所定义的成功。他兴越灭吴后功遂身退他在齐国被征召为丞相,但随后辞去丞相之职他还三次聚财三次散财。既不被权力所控制也不被财富所约束。正像他对勾践所说的他是“行意”,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莋事去生活范蠡是一个按照自己想法生活的自由人,他是一个本色方为大丈夫的人所以,范蠡式成功学的核心就是在信奉上帝前提丅,自由去做事去做自由人。文人墨客多有歌咏范蠡的爱情传奇北宋著名词人苏东坡在一首词《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里面写道:“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这歌咏的是范蠡和西施的故事。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在《摸鱼儿·望飞来》词里写道:“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说的也是范蠡的故事

范蠡是信上帝的自由人。他认为经济发展才有国家实力要想经济长期发展,就得让農工商皆有钱赚这样才有生产积极性。他观察岁星运行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气候规律下农业丰欠循环规律,以此预期安排商业计划科学理性从商。范蠡还是道家黄老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将道家与法家结合,在学术思想上开宗立派范蠡与西施的爱情传说,也引来眾多诗人诵叹范蠡可以说是官、商、学、情一个不落,他确实是一个传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的范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