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为什么不停ipo

之前出于好奇就这一问题做过些许简单的外文文献(主要是美国文献)的研究和思考。

双重股权制度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集中对公司的控制权但是对于控制权集中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大量研究给出的答案并不统一。

从目前案例看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多为互联网/科技企业、传媒企业,如谷歌、Groupon、百度以忣新闻集团(News Corp.)、纽约时报等。一般来说其优点可以集中概括为:

1.创始人得以维持对公司的控制。这一点对于互联网/科技企业具有很大意义创始人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但企业出于资金需求又不得不引入一定的投资者双重股权制度能够减低由于创始人群体与外来投资者冲突时对公司造成冲击的风险。毕竟不是所有外来投资者都只关心企业盈利而不插手公司管理从京东商城向美国證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F-1文件看,刘强东也有意通过这一制度维持对公司的控制

另一方面,当公司上市后需要增发股份融资时可以通过发行低表决权普通股来融资,这样一来并不会因新股发行而稀释创始人对于公司的控制权

defense)。由于双重股权结构中高表决权B类普通股一般不上市流通,收购方即使将全部在外流通的低表决权A类普通股全部收入囊中也不一定能拥有足够的表决权,收购采取双重股权結构的公司难度可能较大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Dow Jones)集团的案例中,道琼斯集团表决权的64%都被持有B类普通股的班克罗夫特家族控制为了收购道琼斯集团,默多克先后与多名班克罗夫特家族成员展开商谈最后才取得了其中持有37.4%表决权的成员的同意,促成了收购的完成这┅优点其实还是“创始人得以维持对公司的控制”的延伸。

2014年初“首善”陈光标若是真能并且真想购入纽约时报集团,也要越过索尔兹伯格家族这一关

但其优点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为投资者对于这一制度心存疑虑并影响公司估值的缺点

1.弱化了少数股东的权力。在雙重股权制度下控股股东选出的管理层会更偏向于其利益,而在控股股东的利益与公司或是少数股东并不一致(如在某些收购)时管悝层可能仍以控股股东的利益为导向,控股股东也会努力维持现有的管理层不变这在无形中筑起了一道“管理者堑壕”(management entrenchment),利益受到侵害的小股东却无力改变这一情势

股东之间的利益分化会铸成这一堑壕,反之这一堑壕又会继续分化股东的利益

2.降低了公司在并购市場上的吸引力。收购对象的质量是收购时的关键考量但收购的难度同样也需要考量。双重股权制度作为一种防御收购的手段使得收购方通过从公开市场收购股份以获取公司控制权的难度加大,因而会使收购进程复杂化

以上关于双重股权制度优缺点的分析并不是其采用與否的全部因素。诚如其他回答者所言估值损失、资本博弈,甚至创始人本身的强势与否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

原标题:泰达新材IPO被否 核心管理層年薪遭质疑

又有一家新三板公司IPO被否日前,拟登陆创业板上市的安徽泰达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发申请最终未获得通过这也成了继爱威科技后,今年第二家IPO被否的新三板企业

不过,泰达新材与此前IPO被否的爱威科技又有所不同爱威科技此前采取的是协议转让的交易方式,而泰达新材在2016年2月16日将协议转让变更为做市转让也就是说,泰达新材成为了今年新三板首家IPO被否的做市企业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新三板公司把目光转向了A股市场源于新三板流动性差等问题。这些公司有融资和财富效应的需求但是证监会嘚审核门槛较高,想要转板成功有一定的难度

公开资料显示,泰达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重芳烃氧化系列产品研究、开发、制造、销售和進出口贸易的企业早在2014年1月24日便在新三板挂牌。挂牌两年后泰达新材开始接受东海证券的辅导,同年9月30泰达新材的转板申请获证监會受理。今年6月9日预披露更新并获安排于7月31日上会。

从转板获申请到上会仅仅花了304天。据了解2017年创业板平均排队时间为1.4年,泰达新材的304天的排队时间远远快于平均排队时间

宣布转板的泰达新材逐渐受到青睐。2016年8月15日泰达新材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了关于在创业板上市嘚相关议案,公布转板后的一个月泰达新材的股价从6.44元一路飙升至19.10元,翻了3倍截至2016年9月13日停牌时,泰达新材已有了171位股东除去挂牌時的9名原始股东,泰达新材在新三板上共引入了162名新股东

不过,在7月31日在创业板发审委2017年第62次会议上,发审委对泰达新材在营业收入丅降、高管薪酬偏低、公司产销以及占有率异常等多个问题上提出了询问

创业板发审会要求泰达新材进一步说明,2016年在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扣非净利润并未同步下降的原因管理费用绝对额及管理费用率逐年下降的原因。

记者发现泰达新材近几年一直呈现营业收叺下滑、净利润增长的趋势。泰达新材2014年至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0亿元、2.06亿元、1.75亿元净利润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1955万元、2849万元和3482万元,扣除非經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分别为1761万元、2686万元和2689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泰达新材IPO被否可能与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持续不足3000万元有关

不仅如此,泰达新材2017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变动不同步的趋势2017年7月26日,泰达新材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泰达新材2017年上半姩实现营业收入782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实现净利润172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扣非后净利润为1552万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则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3.83%。

除了营收与净利润变动不同步业界也对泰达新材的高管薪酬提出了质疑。记者发现在招股书中,泰达新材的高管薪酬都相对较低其中,副董事长、总经理柯伯留薪酬最高也只有7.62万平均下来每月只有6350元。董事长柯伯成的年薪为6.42万元、董秘兼财务总监张五星年薪為6.23万元而最低的是监事洪立策,年薪只有4.23万月平均薪酬3525元。

证监会发审委对于泰达新材核心高管年薪如此低的现象提出了质疑发审委称,公司发行人董监高中年薪最高的为总经理的7.62万元请发行人代表将高管薪酬和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分析比较说明是否存在刻意压低薪酬增加业绩的情形,发行人的薪酬水平能否保持高管和员工的稳定

早前,证监会发言人就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强化發行监管,严格审核在严防企业造假的同时,严密关注企业通过短期缩减人员、降低工资、减少费用、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等方式粉飾业绩的情况

}

日经亚洲评论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紫光集团计划将旗下移动芯片部门展锐的上市时间推迟至2019年底。

作为高通和联发科的竞争对手紫光展锐被传从去年开始接洽会计公司和律所,当时业内人士透露展锐IPO在2018年启动

关于推迟原因,该消息人士表示“尽管紫光集团希望推动旗下展锐上市以筹集更多资金,泹一位高级政府部门人士对上市时间抱有不同意见这是上市计划被推迟的关键原因之一。”

该消息来源还透露紫光展锐调整后的上市時间在2019年底,并存在进一步被推迟的可能

展锐是紫光集成电路生产链的核心企业,致力于移动通信和物联网领域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產品覆盖手机、平板、物联网、智能可穿戴、导航定位、摄影成像、数字电视等领域的海量终端市场。

这家移动芯片制造商由展讯通信和銳迪科两家公司于2016年2月合并成立后两者此前均为已经上市的芯片生产商。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在2013年、2014年相继被紫光集团收购前任董事长趙伟国彼时想通过并购向高通和联发科发起挑战。

紫光展锐为很多手机厂商提供移动芯片组客户包括三星、联想和 TCL等公司的入门级手机,以及印度的手机品牌如Lava、Micromax等

从客户类型可以看出,展锐通过支持低价位智能手机的开发来销售芯片低价格路线也确实让展锐的销售額实现了增长,2016财年公司营收超125亿元2017年在移动芯片市场份额占比达到11% (高通和联发科分别为36%和24%) 。

但价格战和研发费用增加扩大了紫光展锐近两年的亏损知情人士向日经亚洲透露,紫光展锐2016年亏损约3亿美元2017年亏损约5亿美元。

根据IC Insights报告2017年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中,紫光展锐排名第10不过,与排名第一的高通170.78亿美元营收相比展锐只有20.50亿美元。

为了追赶高通紫光集团需要更多资金来开发下一代移动芯片。而通过上市为展锐输血、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金也就成了紫光的一个现实选择

除了拿钱开发芯片,紫光展锐目前也在加紧布局5G2月22日,紫光宣布与英特尔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到2019年下半年提供5G调制解调器芯片,并推出首款5G手机平台在5G领域牵手英特尔或许能让紫光展銳缩小与高通等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不过紫光展锐目前面临的另一个不稳定因素是公司的管理层正持续经历重组。去年11月紫光集团剛任命前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曾学忠出任展锐CEO。而原先刚转任紫光联席总裁和展讯董事长的李力游日前因个人原因辞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层的职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