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神们,金融硕士考研一建 辅导书书有哪些,有没有考上的前辈可以给点报班的经验?

16年二战上财431经验_金融硕士考研_天涯博客
国内最专业的金融硕士考研辅导机构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389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98370
(20)(12)(3)(13)(46)(63)(51)(70)(10)
本科是非985非211工科一本学校,学的是会计,所以算三跨吧。。。完成梦想花了两年时间,个中曲折,大概也只能自己咀嚼。曾经也很疑问为什么很多考上的人不愿意记录下这一个过程,写些经验贴,后来也逐渐明白,所有的经验贴都是不能够被复制的。只有按自己的特点复习,寻找最合适自己的方案,才最靠谱。所以此篇经验贴,只希望用以借鉴,希望能够有所裨益。
数:137,专:115,英:79,政:72,前十名,贴出分数仅供参考吧,因为我自己在搜集资料时特别想找一些相似的例子作参考,来估计自己有多大把握。但其实现在来看背景可能真的不那么重要,关键是你是否真正在认真做这件事情,沉浸其中。
想了一下,数学我两年单拎出来说吧,虽然还是没上140,但是值得总结一下,主要希望后来人少走点弯路。专业课英语政治合一块说了。
15年的数学试卷很基础,我考的不好的原因如下:
1)基础打得不好。这是最重要的。我从二月份开始就看数学了,从教材看起,记得差不多五月底复习全书过了第一遍。但是其中有很大一个错误,就是,我开始买的学硕要求的数一的辅导书,后面直接就没换了,而且用的书不合适(具体是谁的就不说了,你们现在估计也见不到他的书了),对于我自己来说不适用。另外,关于是否要从教材开始,我的想法是不需要。因为考研的方向和偏重点和教材上完全不同,教材过一遍我差不多用了两个月,但是看完仍然觉得效果并不好,而且很浪费时间。具体推荐可以见后文。
2)策略对我不合适。也是借鉴了他人经验,把复习全书大约过了五遍,真题三遍,别人成功了,但我却失败了。当然中间肯定不止这一个原因导致我的失败,但复制他人经验至少也使得我一度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按自己情况调整了,只是一味追求这些定点目标,追求进度和速度。我以为和他们一样,哪一本书过了几遍几遍就可以和他们一样取得满意结果,但是却忽略了其中质的考虑,忘记把基础打得更牢固一点,忘记自己也觉得我选的书难度对于我本人来说大了,经常把我打击的不行,到后面感觉数学在紧紧扯着我的后腿,丧失了信心。
3)模拟题做得少了。我最后是把真题做了三遍,四百题做了三遍,并没有做其他模拟题。到第三遍肯定差不多都会做了,但是这只是一种记忆模式,并不一定说换一种方式来考你你就会,并且很容易让你陷入思维定式,思维僵化,最重要会让你感觉碰到之前没见过的题目时感觉手生,这是最后考试时最大的敌人。
4)心理素质太差。这是临考太差的最主要原因。那次数学考试大概是我这辈子考试状态最不好的考试了。我记得当时选择填空因为要确保全对我花了挺长时间。然后就有些着急,怕做不完。然后遇到一个大题慌张把图画错了(第二年重做试卷时才回想起来),后面一直算不出来,就紧张到不行,心里慌张自己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没做出来,然后就是恶性循环,每一题都做得不顺畅,几乎崩溃。所以一定要调整好态,遇到花三五分钟没思路或者解不出来的坦然跳过,先把后面做完再说,而不是慌张加苛责自己。
二战:数学
资料:张宇高数十八讲、线代十讲、李永乐线代讲义、曹显兵概率论,汤家凤的1800题,张宇高线概强化班视频,李永乐线代强化视频,张宇真题大全解(年,我记得有一些错误),张宇15、16年八套卷、四套卷,15年400题,合工大超越和共创系列试卷11-16年部分(模拟卷差不多做了四五十套吧),
我从七月份开始看的,基本之前用的书都换了,然后暑假主要重心是数学,专业课基本没看,政治八月份大概翻了翻大纲,英语的话好像也只花了很少时间。所以暑假两个月把张宇高数十八讲、线代十讲、李永乐线代讲义、曹显兵概率论(以上的做了2遍)和汤家凤的1800题(1遍)(遍数只供参考,无实质意义),做了笔记,把不会的或者不熟练的或者很好的题目记录到笔记本上,还听了张宇强化班视频,李永乐线代强化视频,做了笔记。汤家凤1800题我觉得蛮好的。到后面大概十月份的时候,差不多好多都会忘记,这个时候会把知识点再捡起来,复习书再过一遍的话可能有些浪费时间,而用笔记则快很多。虽然整理笔记的过程有点费时间,但其实是相当于你不会做的题目又做了一遍。然后就是九月份,我就开始做试卷了。我开始从87年真题开始做起,中间我记得结合着15年400题以及合工大共创的题目一起做的,基本上03年之前的真题都是一天做两套。最后留了10年之后的真题。差不多十月中旬左右又把之前暑假做的笔记结合书把知识点又重头系统梳理了一遍。之后就是做试卷了,先是10年之后除了1213年的留着考前几天做,其他的用来检验第三遍复习的成果吧。基本都是满分了。然后就是各种模拟卷。16年的题没出来就先做的往年题目。一直到考前差不多留7-10天吧,用来做你做过的真题和模拟卷的错题,另外就是那两套真题用来考前找考感。注意平时练模拟卷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考试习惯和时间上的紧迫感。就是那种考试时高度紧张全神贯注的感觉。练多了考感更好一些。另外张宇的题目有难度的,练习时主要搞懂不会的题目以及考察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但是分数也是要算的,只是不要太关注。& &&&另外660题很多人说用的蛮好,我自己感觉掌握不透彻这本书,大概因为没把重心放在这本上,看个人喜好了。可以做一做,特别高数前面几章,考察基础素质。然后张宇的书结合视频刚开始就能好好带你入门了,感觉宇神有一种天然萌,能让你慢慢喜欢上数学。而且今年的数学真题风格和宇神的模拟卷风格超级像,选择有一定难度,然后高数比较简单,线代计算较大,概率计算大且有难题。甚至选择有题是一样的(当然是考察题型一样)。
专业课:专业课--122
一战四月份开始看书。先是看货币银行,看书加做笔记,觉得很感兴趣,中午睡觉的时候脑袋里面全是那些个理论。再罗斯的公司理财,每天一章,加上把那本附加习题做了,花了很长时间,差不多六月份了,中间期末复习什么的,看的书很少了。七月份开始花了10天左右国金看了一遍加做笔记。后面获知戴国强的货币金融学那本书比他的货币银行好,又把货金看了一遍,结合那本胡乃红的习题集做了一遍。之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以及公司金融结合着看,相互补充,最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看了一遍。第一轮算是完了。(建议不用看罗斯的公理,外国人的书太过注重引人入胜,所以并不适用于备考而且很费时间。另外就是用货币金融学不用货币银行学,更好。)之后第二轮差不多九月份开始的。结合XG那本红色复习指南一块国金货金,结合笔记按框架再在心里拎一遍。十月份开始做习题,包括XG蓝色那本习题精编,财大试卷国金20套,投资学教程配套习题,XG橙色那本其他学校431的真题集,金融联考试卷,历年真题,XG最后n套卷(以前年份的什么8套4套有好多),XG绿色那本模拟(只挑着做了计算,全部是从橙色那本之中选来的题目),货金胡乃红习题(第二、三遍)。其中前面那几套也都是分块来做的,按货金、国金、投资学等等来练习,分块有助于理清思路和框架,做题中间对于商银这些计算较少的是有计算题类型的整理的。做习题中间搭配着笔记的记忆,不断温故知新,一直到考试那一天。11月份之后才涉及到真题,包括联考真题模拟卷之类。同时11月份开始关注论述题了,推荐网站及APP:《财经》、FT中文网,和讯,腾讯财经。总结论述的最有效方法是看app上面的专题总结,看看有没有什么可能会考的点。今年的论述一个考了汇改及双降,一个考了资本结构,都比较简单了,算很热很热的点了。12月份整个就是模拟题练手加上作以前做错的题目,以及记忆笔记中掌握不好的框架,还有就是考前几天记忆一下整理好的论述题的几个点。二战专业课是九月份开始。有了第一年的基础,更知道出题着重点和方向,因为书过得更快,并且笔记直接用的第一年的,节约很多时间。财大出题范围很泛,你不知道他今年又会偏向什么方向,所以只有充分准备才可以。而且其实431计算题能出的题型还是比较有限,所以当时差不多是把所有书上之外碰到的计算题都总结在笔记上了。大概十月份把所有商行可能会出的计算题百度搜题目总结出来了,因为目前商行这一块的书所有基本都偏理论,然后只能度娘,14、15年真题中商行计算题倒是都找出来了,但是答案也是别人编的或者没有或者有误,但结果今年一题也没考。
之所以分数下降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今年计算题题方向变了,之前两三年注重商行和公金,今年多了宏观的内容,国金也有两题。选择和计算题各有一题IS-LM。所以看往年情况差不多每两三年会换一个出题方向吧。然后今年真题的话第一题货金中货币乘数,货金中也就这一点计算了,第二题IS-LM,据金融本专业学生说是很简单的,我虽然学过宏观,不过早都忘记了,所以这一题空着了,第三题外汇掉期,1516年都考了国金类的计算,建议把国金这一块计算找找相关计算总结一下,财大有国金20套卷还有国金题库,只是没有答案,估计还会有考这一块的偏向。第四题仍旧利率期限,也是送分题吧,利率期限14年就考过,而且更难,第五题市盈率市净率是投资学教程上的,也就几个公式,投资学教程配套习题应该多关注,往年选择有原题,后面的计算题也很好,最后就是股东债权人对于项目的选择,倒是在14年XG最后几套卷里见过。
英语:前期单词关是要过的,刚开始比较痛苦,后面就好了。然后开始练手用的英语一的真题,后面发现出题方向不同,就用了老蒋阅读两本书,张剑的黄皮书也用过,总感觉出题方向不一致。然后老蒋有录1112年真题视频,感觉挺好的应试方法,可以研究一下。当时借了老蒋高分阅读教程(太贵!!)随便翻了一下,看了看每种类型的解题思路,做错了这种类型的题目会总结,还是有裨益的。今年只错了1个阅读,可惜主观不好,没上80。作文我是暑假开始就背诵的(老蒋作文不推荐),最后仍旧不好,所以不给建议了。翻译有看过新东方唐静视频,大概十月份才看有点急,觉得并没有太大帮助。完型是没有专门练过的,大概拿了几篇英语一的练了练手。英语还是前面时间花长点好,二战我九月份才开始,十月份发现阅读做的还没第一年好有点着急,专门补了一下应试方法。最后一个月做做模拟卷。
政治:哎。。。最恨的就是它啦~~八月份开始看看大纲听听视频。十月前大纲和1000题第一遍。十月份第二遍。十一月份仍然大纲100题,然后肖秀荣考点背诵版,肖八,肖四,任四,启航20天20题,各种模拟卷。。。然后平时吃饭时可以刷刷粉笔考研上的题目。。。第一年是把风中劲草拿着狂背的,后面发现没有理解的记忆是站不住脚的,背完我连史纲时间轴都不知道。。。然后61分之后我就再不喜欢政治了。。。不要学我。。。提一下大题目,我是十一月份把肖秀荣考点背诵版大致看一看,和肖八重合的考点稍微记一记,最后就背肖四任四20天了。今年出题反肖四了,所以猜中的好少,但是肖在考前的那个视频讲义里还是压中几题的。推荐一个网站--壳虫网,里面资源更新特别快而且是免费的。政治考前那几天多看看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你会发现考场上突然就发现前两天看过的题,就是不记得了/苦笑。
心态调整:尽量把时间安排好。考研本身机会成本就比较大,会错过秋招,实习等,如果考不上,春招职位比较少。所有这些利弊请你在决定考研之前纠结,纠结多久都没问题,但是一旦开始考研了,请认真准备,不要被这些事情所烦心。尽量避开一些不重要的约会聚餐,因为你需要一个清静的心情,但是适时放松也是需要的。我是每个礼拜留半天时间出来休息,有时逛逛街,有时睡觉,有时看电影。特别是后期,即使压力巨大,感觉时间不够,也要留时间出来休息,甚至可以多留点时间。因为那个时候经常由于压力大效率会很低,还不如抛开一切给自己找点乐子高兴高兴,释放压抑情绪。比较难熬的是十月份,这个时候会忘记好多,然后就是十二月份,考前压力好大。关于研友,找个志同道合的吧,要么就自己看啦。两个人的话在后期能分散一下注意力,相互抱怨一下发泄一下,但是前期如果自制力不够很容易一个人不想学了另一个人状态会很受影响。然后策略什么的最好刚开始就了解清楚,像我数学教材上面,专业课公司理财及货币银行教材上都浪费挺多时间的,时间成本很大。
更多金融硕士考研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mfshuoshi
或微信号:yaokaoguo
?金融硕士考研网微信公众号是最新考研政策 信息 经验和免费资料分享的平台,每天由各校优秀研究生师兄师姐整理分享最新经验和免费资料,一起加油让我们陪你到考研成功!加油!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QQ分类: |欢迎你,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417分前辈考研经验与心得
16:08:56 来源:新东方在线
最新资讯:
考研关注:
精华推荐:
课程推荐:
  回首这两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初试成绩总分417分,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自己和我所听到看到的考研经验与心得,供大家参考。  一、心得与经验分享  (一)以200%的努力去拼100%的目标  在考研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当天,不确定因素都很多。想稳操胜券,只有付出双倍的努力,把目标定的高一点,给自己留下余地。若是报名,就以学硕的强度复习。这也是我在参加跨专业基础班的时候定校定专业咨询老师们多次强调的一点。  (二)确定动机目标坚定  考试的路很长,需要相当的坚持,先把动机和动力想清楚,才能应对一路上的彷徨、悲观、懒惰、恐惧。  (三)做长期计划  复习是动态的过程,新问题不断出现,要及时的调整复习内容和方法。首先有几个月的粗略计划,然后每周回顾,总结经验,调整计划。要不断的有意识的做测试和反思。很多学弟学妹最近会问我报班有没有必要,个人觉得报班不仅可以快速的学习一些方法技巧,更有老师在旁边为你及时解答各种问题,当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  (四)边际效益递减,不要偏科  高分的同学,一定每门都是高分,但不一定数学都是满分。数学从145提高到150的努力,放在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上,很可能可以提高10分。正常情况,大家都喜欢学自己擅长的那一科,但是千万不要偏科,按照自己的基础,平均用力。  (五)信息获取  如前所述,信息的获取非常关键。  二、专业课复习规划  总体来说,复习路径应当是先宏观金融,再微观金融。  (一)宏观金融(货银&国金):  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复习顺序应该是:宏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  尽管431不考宏微观,但是货银和国金是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在复习这两门课之前,如果没有一个宏观经济的理解框架,对于宏观金融就会感到非常吃力。  货银是最简单的一门课,也是占考试权重最低的。分章节来看,这本书的第三章金融市场可以留在微观金融之后复习;利率与利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理论是重点,金融抑制(利率市场化)、通货膨胀是热点。热点要多结合实际来看,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货银只有一道计算题就是货币乘数,在金融联考历年真题里有3道相关真题。货银中有许多关于货币政策的知识,先看货银,可以加深对宏观政策的理解,为国金做准备。  国金可以说是431专业课中最难的一门课。这门课理论繁杂,模型众多,逻辑模糊,联系实际非常广泛。如果按照上述顺序看书,现在你已经有宏观经济的基础,和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内部经济均衡的理解。复习这门课,要紧紧抓住一个核心,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关系及其调节。可以说这门课所有的知识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包括汇率,IS‐LM‐BP模型,三元悖论等。  既然是宏观金融,可以联系现实经济的地方就很多,这也是对于跨专业考生最大的难点。对此,你应保持着较高的专业敏感性,能够关注一些已经发生不久的,正在发生的,亦或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具有着全球意义的金融事件。对于近期的热点,除了能大致描述其发生进程以外,最好能用学习过的一些理论去进行解释分析,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微观金融(投资学&公司金融):  我认为比较科学的复习顺序应该是: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投资学,这也是郑炳老师根据我的学习进度和基础推荐的,自认为还是比较适合大多数人使用的。  金融市场学不是指定书目,但这本书通俗易懂,例题多,课后题有官方答案。金融联考许多题目都是来自于这本书的课后题,而431又有许多题目来自于金融联考真题,内容上涵盖国金的外汇计算,货银的利率理论、金融市场,投资学的大部分重要知识点,公司金融的一半知识点。  其次要看的是公司金融,大致可分为计算部分和理论部分。从理论角度讲,这本书涉猎广泛,许多理论需要结合现实来理解。从计算题的角度,例题和课后题数量不多,难度不大。认真做好后,足够应付考试。  投资学放在最后,是因为这本书难度很高,而可以考的计算题的点基本上在金融市场学中可以覆盖。最后计算题主要是来自7.8.9.10四章,即证券、股票、衍生品的定价与投资组合的经典理论模型计算。至于其他章节,看懂理论即可,数理推导可略过。但是要注意每一章的课后习题,据学长所说,431考试卷子中出现简答题考投资学,一般就是会选择刘红中课本每章节的课后习题。最高效的办法是,以上科目全部复习完之后,浏览课本,重点看每章总结,掌握所有课后题即可。  (三)复习深度及各类知识点的应对策略  每门课的复习深度应该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所有知识点都需要背下来?常常有同学问这些问题。其实并不需要。把知识点合理分类,按照不同的策略逐个击破,不仅省时省力,还能保证重要知识点充分的复习。  知识点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前沿的理论  比如投资学的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一章,公司金融的实物期权、破产成本、代理成本、新优序、信号模型、追随者模型等都属于这类。尽管这些理论看起来陌生又难懂,但是千万不可小看。2011年正反馈就考了15分,信号理论就考了20分。2012年新优序融资理论考了20分,14年的计算题第二道更是考了实物期权。  2.核心理论及模型  这部分既要掌握广度,更要掌握深度。例如国金约有十个核心模型,都是至关重要的,至少要从七个方面重点把握:假设,意义,主要观点,图像,公式,缺陷与不足以及联系实际。  3.名词解释  名解可以出题的地方很多,要求的是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而不是深度。例如,12年考了一道第八条款国,是国金课本的一个&专栏&小字部分,很容易被忽略。复习的重点是,国金和货银习题集前面的名解,历年金融联考真题的名解。所有推荐书目的每章总结处的名解。  4.计算题  整个考试中可以出计算题的地方其实不多。国金和货银只有一道。公金和投资学相对多些,但也集中在某几块知识点。个人建议用饱和攻击的方法,连续做N遍,每次记下错题,直至完全掌握。  最后,祝愿17年考生们都能金榜题名,考上理想院校!
本文关键字:
考研网络课堂
考研公共课
考研专业课
考研直通车
快速响应:购课即开展择校择专业指导,且有一次更换所报专业课机会;
专属小灶:名师直播互动式教学,真正的“零”起点授课,就是让你入门;
专属辅导:班主任+科目老师,多对一全程辅导,智能讲练结合,随时检验效果;
签约重读:一科不过,全科重读,业内最低重读标准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山西大学行政管理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北京交通大学英...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中国传媒大学设...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西北大学金融专硕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合肥工业大学金...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中国矿业大学(...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西南财经大学财...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中国传媒大学新...
2017考研名校复试特训班-中国药科大学中...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考研网络课堂
<a rel="nofollow" href="/alliance/clickword?userid=fffed9efcd60001&kid=ffced1759&url=/kaoyan/4/learning/317/14/1552528" title="2018考研政治全程班试听
考研热点专题
考研实用 o 工具
考研交流 o 下载
考研课程排行榜
考研公开课中公考研部落
直接手机输入网址
扫描二维码
2017应用统计硕士(MAS)考研:三个月考上中财前辈经验分享
辅导课程:&&
来源:中公考研&&发布时间: 18:20:39
[摘要]中公考研小编整理了《2017应用统计硕士(MAS)考研:三个月考上中财前辈经验分享》,供复习备考初期阶段的各位考生参考,帮助考生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复习方法。
  2017考研备考学习群:
  小编建议2017考研的各位同学,在复习备考的初期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复习方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前辈的相关经验,供考生参考。
  1、政治(73分)
  因为我是那种比较能扯的,所以有些方法比一定适合大家,尤其是一些工科生。政治是十月份开始的,前期看了些中公考研书,其中毛概是看了3遍。后期主要是做模拟题,押题卷,在做这些模拟题的选择题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前期看书看的真的不好,很多漏洞,选择题错误率极高。最后考试完对了下后来出的官方答案,50分的选择题得分大致在36到38分的样子,这个分数也是不高的。
  但是考试时就发现背诵的那些东西都没怎么考到,但是这个对我来说就比较有利了,因为我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扯功比较强,嘿嘿。。。于是考试的时候写啊写,试卷上全写满了,真的是一点空白都没有,难以想象吧,最后老师收卷的时候我都在奋笔疾书。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政治考试的时候不要怕自己背的不够,说实话当时我周围的同学也是买了很多资料在背,我都没怎么背。但是你一定要比所知道的东西用你所认为的还比较专业的语言写上去,不要不敢写,政治多写写错是不扣分的。当然哪些话不能写,我想你应该明白的吧。
  2、英语(63分)
  英语是继专业课后最失望的一门,真心没想到就考这么点分。反正考完英语后感觉也还不错,除了翻译答的确实不怎么样。
  ①单词:我并没有专门买单词说背。我觉得我是没耐心把一本厚厚的单词书背完的。但是我是那把历年真题中所有遇到的不认识的或者记忆模糊的单词全都摘录到一本本子上的,每天早上会专门背一下本子上的单词,到了12月的时候本子上的单词有30多页的样子了,当然里面有很多重复的。我觉得这样子,比较有针对性,考研阅读中的单词重复率是非常高的,其次对于像我这样没信心背完厚厚一本单词书的人来说可以减少不少压力。
  ②阅读:没有做过什么《150篇》、《220篇》之类的,主要就是做了真题,从95年到12年的都做了,最后也做了两三份模拟题,感觉模拟题质量一般。我觉得真的再怎么强调真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之前也听很多人说真题多么多么重要,当时自己也是想不就10几年的题目么,有那么玄乎吗?到后来你把真题做到一定的遍数,反复研究后你会发现真题真的是个好东西。
  ③新题型:新题型是到11月底的样子才接触,网上看别人都说新题型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技巧性很强。所以较晚才开始新题型,当时做了05年的真题,尼玛就对了2个,10分就拿了4分!这让我情何以堪啊!后来就在网上下载了一些视频听,有些方法确实是蛮试用的,但是有些就是纯属瞎扯。不过还是建议大家可以网上找一下听听。听完后就根据他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判断做题,后来7选5正确率确实提高不少,真题的话基本都是8分,10分的那种。
  ④完形:没有专门训练,真题的完形都没有做完,就做了几个年份,我感觉也没必要专门训练,当然那种英语想考80分以上的除外。反正考研的完形我也是蒙的,时间来不及了。
  ⑤作文:这个我倒花了挺多时间了,大作文大概有写了15篇的样子。但是考研那篇作文没写好,我估计我英语考砸应该就是砸在那篇作文上的。作文么,肯定是要模板的,考场上让你临场写篇作文是很难的。但是模板的准备上是有讲究的,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有点自己的心得。我当时是看外刊的,我把外刊上一些比较好的词和用法会专门摘录在本子上,然后我专门网上下载了习总的十八大答记者问的英文稿,以及涛哥的十八大讲话的英文稿。我模板中的句型和单词都是用的外刊和新旧两位主席中的内容,将他们进行改编;句型方面,也是尽量的使用了非谓动词,倒装等。总之要让自己的模板与众不同,千万不能到时候撞篇。模板我是准备了三份:一正一反还有一个比较。但是坑爹的是今年的大作文,真心不太好套模板,所以当时我紧张的连模板的结构都差点忘了,所以写的时候也是结结巴巴的,估计可能都把几篇模板给写串了。
  3、经济类联考
  分数太低了,不过也正常。考完我就担心我联考不过100分,当时在网上和一个研友说,他还说不至于那么低吧。结果证明我的担心是有根据的。
  我联考真心没认真准备,比政治还打酱油。主要是自己太轻视了,感觉那些题目简答,所以没花功夫,当时我装13的和老妈打电话说:按照这样复习,太轻松,没压力啊。老妈总是骂我说&不要轻视。&结果真心被老妈说中了,知子莫若母啊!
  我的教训就是联考千万不能轻视,也要认真对待。
  4、专业课432统计学(100+,低于110)
  中财432得分普遍不高,基本上95~115之间。
  这个是我投入最多的,伤我最深。因为跨专业,时间也比较紧张。所以几乎每天80%的时间(当然是前期,到了12月份的时候政治,英语都相应增加了)。
  专业课真题:这个是必须要有的。网上有下载,上届一个学长提供的。不过我还是让在北京的同学去财大帮我买了寄过来的。
  参考教材:我前期看了人大贾俊平的《统计学》,大概看了一遍半,花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样子。后来发现真题里有些内容贾的书中没有,或者是有出入的。然后又在网上买了中财刘扬院长的书,发现这本书和真题契合度较高,比如说11年的简答题中的&问卷调查的设计错误类型&那个就只有刘扬的书中有。所以我就把刘扬的书反复看了,前前后后有6,7遍吧,当然有些内容(非参,因子,聚类分析都没看);主要是结合中财的本科生课件看。这个课件网上有下载,我觉得作用还是挺大的。然后就是本科生期末考试题,另外就是中财统计学的题库,不过题库作用不大,也就限于选择题。
  然后在做13年选择题的时候有遇到计量中的DW检验之类的题目,当时担心14年会再考,于是还从学校图书馆借了财大潘省初老师编的计量,把其中的一些章节看了两遍,并做了笔记。
  后期主要就是整理简答,把一些认为会出简答题的考点列出来,并参照课件做了笔记,最后就是背诵。我想说的是从11年到13年,3年的简答题全都是财大课件上的知识点,完全没有超出课件的内容,之前提到的11年&调查问卷设计错误类型&那题课件上有,甚至例子有的都是课件上的;然后12年的列联表的检验课件上也有;今年考的所有知识点也都是课件上的。
  中公考研小编建议2017考研的各位考生,在复习备考的初期阶段对于自己的目标院校以及目标专业应当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快速提高复习效率。为此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 | | | | |
研友互动师兄学姐答疑解惑群
2018考研备考群
2018考研英语交流群
2018考研政治交流群
2018考研数学交流群
中公名师导读
精华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建考试辅导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