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风投一般月薪多少用了多少了

资深风投亲解投资决策内幕
资深风投亲解投资决策内幕
&&&&相关稿件&?&&?&&?&&
发表评论:
馆藏&45271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吉祥创业)
(Hq899120)
第三方登录:> 知乎:一个更好的“豆瓣”故事?
知乎:一个更好的“豆瓣”故事?
&&&来源:中国风险投资网
&&&网站管理员10
  今天看起来,知乎像是在讲&一个更好的豆瓣式故事&。
  知乎创始人、现任CEO周源曾对媒体表露自己创立知乎的初心:&知乎将持续产生高质量、可沉淀的信息,并让有价值的信息和人都关联起来。&而知乎围绕这份初心所选择的实现路径,其实与豆瓣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平衡与取舍极为接近:积年累月的打磨产品,相信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用户规模却不主动接触具体的用户(少数KOL除外),不急于建立商业模式,认为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谓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人关联起来&,豆瓣靠的是书影音等介质,而知乎靠的是问答互助的纽带。
  事实上,据投资机构对我的转述,知乎团队在融资时会参照三个对象,除了豆瓣之外,还有Quora和LinkedIn。Quora自不必多说,没有它就没有现在的知乎,LinkedIn的出现,主要是它在变现人脉价值上的耀眼成绩&&早在2010年,LinkedIn就实现了全年盈利&&其模式在B端(企业)和C端(用户)都能完成货币化,如果知乎可以说服投资者相信它与LinkedIn的未来有着共通的地方,那么同样有利于在现阶段抬高估值。
  也就是说,知乎通过豆瓣的故事,劝诫投资者&放长线钓大鱼&,给知乎提供一个可以&慢&下来的空间,然后通过LinkedIn的故事,给投资者画饼充饥,证明未来的高回报率。
  反而是Quora,这个对知乎而言真正意义上的产品鼻祖,现在却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诚然,在运营步骤上,知乎仍然对Quora亦步亦趋:
  &&2012年年底,Quora推出博客服务,让有兴趣的用户不必拘泥于问答形式,可以直接撰写文章,并进入关注者的F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知乎也开始测试知乎专栏,并试图拉拢自媒体资源。
  &&2013年年初,Quora筛选了科技、食物、法律、文学等18个类目的100个最佳问答,并将内容集结成册,制作了一份400页的PDF电子书;一年之后,知乎与中信出版社合作,将知乎成立三年以来&创业&类目下的精华问答整理出版了一本纸质书《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
  &&2013年3月,Quora上线了官方博客Spotlight,采编Quora内的优质问答,以媒体的形式转载传播,主要聚焦时效性较强的热点话题;同年5月,知乎公布了知乎日报这一全新产品,并对媒体承认这是一份&互联网报纸&,每天精编知乎网站内的数十条问答,结合时事热点,取悦那些非常驻用户。
  &&甚至连创始人的公开发言,知乎都与Quora同步率爆表&&2012年,Quora的创始人之一Adam&D'Angelo在描述自己创业项目的价值时如此说道:&绝大多数的人类知识尚未上网,以经验的形式存储在人的大脑中,或存在于只有专家能读懂的书籍和论文中。&同一年,知乎的创始人之一周源在回答网站里关于知乎由来的一个提问时,称&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
  但是,知乎的产品导向,使其平台属性有着身不由己的被动:是用户,而非站方,决定着这个平台上的内容偏好。
  在知乎上,有一条名为&知乎和Quora的差距在哪&的问题,吸引了23个回答,其中大部分用户反应知乎在专业性上远不如Quora,卖弄机灵的居多,真正贡献知识的偏少。我也曾在微博上说,知乎日趋步入经验分享的俱乐部形态,诸如&百万年薪的人都是怎么过日子的&、&如何恰当地回答&女友的三个经典问题&&等问答内容充分享受喜闻乐见的围观,用户似乎更愿意流连忘返于一个又一个段子手式的神回复。
  而在Quora,频繁邂逅常青藤高校的教授们交流学术问题,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我们将有价值的信息渐进的分为&经验&、&观点&和&知识&&&&经验&是个人历史的归纳,强于阅读观赏性,弱于可复制性,&观点&是&经验&的升级,尽管仍然不失主观,但已具有初步的指导意义,&知识&则是经过多种模型检验之后仍然正确的&观点&,普世性最强&&坚持高端人群的Quora在平衡上把握得更为稳重,比较精巧的规避了因用户数量膨胀而带来的&社区水化&效应,但是知乎则在羽翼渐丰的过程中多少有些失焦,难免受到喧宾夺主的干扰。
  不过,这种马后炮对知乎而言也不太公允,因为知乎做出的是&最不坏&的选择&&从微信朋友圈的沦陷就不难看出,中国互联网的用户结构仍然是金字塔而非六边形,这是扩大用户规模之后必须承担的风险,也是知乎一定要在风控层面谨慎迎接的挑战。
  换句话说,如果知乎一味追随Quora而不考虑地缘因素&&比如控制用户增长、拒绝主动转化低端用户等&&那么这种政治正确的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以前,洪波和刘韧做过5GSNS,王兴做过海内网,它们都和知乎一样,前期从科技圈中导入大量种子用户,也迅速奠定了内容与关系的品质高度,但是最终,沉湎于闭关锁国的5GSNS和海内网,都湮灭于历史的烟尘中,正是因此,知乎不惜叛离Quora的灵魂,才是不得不做出的&最不坏&的选择。
  何况,中国的资本市场,始终都以用户数量为单位来换算产品价值,知乎当前的600万用户,其实还经不起风雨飘摇。虽然在知乎的三名创始人里,COO黄继新的出镜率最高(《非诚勿扰》助力不少),但是CEO周源才是知乎的领头人,这是一个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早年写过代码,又很成功的转型科技记者,在知乎创办之前也已有过创业经历&&他认同&只要有用户将来就有一切&的理念,只要知乎还没有度过攒用户的上升时期,那么包括商业模式在内的未来就存在无尽的变数,而知乎也不会仅仅&围绕一个定位思考&。
  在移植硅谷创新产品的历史中,问答社交网站Quora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个审视对象&&它既距离商业路途遥远,也受到搜索引擎与社交网络的共同挤压&&所以除了兵行险着的风险投资商对其期望颇高,中国诸多秉承实用主义的创业团队大多对Quora意兴阑珊,缺少临摹的动力。
  所以,迄今为止,Quora只在中国下了两个蛋,左边的蛋取了Quora的形,名曰知乎,右边的蛋得了Quora的意,叫作果壳。
  这场货真价实的互联网实验,非常值得回首和总结。
相关阅读:
& & & &为有效缓解...
? ? ? ? ? ? ? ?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独家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投一般月薪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