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产业产业结构是怎样的

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印度发展模式初探(云南文库)
开&&&&&&本:16开页&&&&&&数:字&&&&&&数:I&&S&&B&&N:6售&&&&&&价:25.00元
原书售价:58.00元品&&&&&&相:配送方式:快递&&&&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印度是与新中国一同成长,&人口仅次子中国的发展中大国。两国在建国初期都实施了工业化战略,&走上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印度逐步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产业结构的演进既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轨迹,&又不同于中国正在走的道路。本书以正业化理论和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印度独立后五十多年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内在机理,&与中国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解渎印度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基础研究成果。"
快递1、中通快递(默认发中通快递,快递费视远近和重量调整,有注明包邮的除新疆、西藏、内蒙古外)
2、顺丰速递(快递费外地23元起步,运费可货到付,选择货到付的订单,请发来消息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30.00元35.00元29.00元15.00元51.70元11.00元19.30元55.00元35.00元30.00元8.00元10.00元& & 小店无发票开具& & & &欢迎光临!本店发货地为:广西南宁市。书价不含邮费。一般寄书时间为每天下午3点左右(下午两点钟前付款,一般可当天发出。附近邮局周日不营业,所以周日不发书),快递除外。书影是实物拍照,所见即所得。小店无发票开具。相互尊重是一种美德,理应得以发扬。祝书友们购书愉快!15.00元20.00元88.00元150.00元70.00元180.00元135.00元25.00元30.00元20.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锐评·观察印度经济产业结构的特性分析_张雨涛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印度经济产业结构的特性分析_张雨涛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印度不一样的经济模式:服务业支撑起半壁江山_新浪新闻
&&&&&&&&&正文
印度不一样的经济模式:服务业支撑起半壁江山
  不一样的经济模式
  迄今为止,这个国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即工业化成熟之后再发展服务业;与东亚经济体的发展相比,印度模式也显得很不一样。目前印度的工业产值仅占到GDP的26%左右,反倒是服务业支撑起整个经济的半壁江山。
  《环球》杂志记者/汪平(发自孟买)
  印度怀有一个经济大国梦,而且好像离梦想成真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如今,印度是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是“金砖国家”,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还是服务外包王国、“世界办公室”。因此,不少国际舆论对印度的发展有着较好的预期。
  不过,这个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也制约了其经济的腾飞。于是,也有人常常引用BBC前驻印度记者马克?涂立的说法来描述印度的现状――“印度经济在慢吞吞地增长”。
  迫切的工业强国梦
  1947年独立后,印度在经济上实行了公私并举的混合经济模式。同时,印度选择了自力更生的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工业许可证的审核与颁发,政府掌握了控制和干预经济的最有力政策工具。后来,印度国有经济比重逐渐增大。交通、电信、商业银行等实现了国有化后,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建立起了一套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强调自力更生、争取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抵制英国货是印度提出的一个重要口号,与之相对应,政府启动了一系列大型项目,建起了大批的钢铁厂、炼铝厂。当时的印度政府认为,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大型工程中去,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使印度步入工业强国之列。
  然而,发展重工业的计划并没有让印度经济真正发展起来,那些企业在创立之初多数亏损,还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因此,后来有很多人批评尼赫鲁政府将国家与计划经济捆绑在一起。
  批评有其合理性,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印度经济模式的选择也是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全球经济趋势相匹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不得人心,当时印度国内也对帝国主义经济体制展开了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的经济政策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一种政府起绝对主导作用的经济模式。
  一般认为,尼赫鲁的错误在于忽视了现实,经济计划脱离了国情。独立之初的印度,仍是一个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全国9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80%以上的人口不识字,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注定难有大的起色。
  不均衡的特殊道路
  1991年,印度外汇储备枯竭,印央行空运47吨黄金至欧洲,换得一笔抵押贷款纾困,这深深地刺痛了印度的精英和民众。当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印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最终,印度决定开启市场经济改革。这场印度版的“改革开放”由时任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主导,印度宣告从政府管制走向市场自由,从封闭的进口替代走向开放的出口导向。
  印度的经济改革,主要包括建立开放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开展全方位的对外经济合作等,“国企私有化”曾是这一系列改革的重点。
  改革最终取得了积极效果,这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投资,从而在外国投资、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由于印度采取了优先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鼓励政策,作为新兴产业代表的计算机软件业异军突起。
  世纪之交的“千年虫”危机成就了印度软件业。面对“千年虫”导致的庞杂的信息和数据存储问题,欧美企业因IT人才不足且工程技术人员工资昂贵,不得不将一些数据处理工作转包给具有成本优势的印度IT企业,而印度IT企业则在此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客户渠道。仅在消除“千年虫”一项上,印度IT企业就进账25亿美元,一大批软件公司得以成功起飞。1999年,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出口额达到了39亿美元,创下了比上年增长47%的纪录,这也为印度的产业升级和出口带来了新的推力。
  到2006年,服务业总产值已占到印度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但综观全局,可以发现印度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均衡的特点:服务业发达,工业发展不均衡,农业发展缓慢、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这种不均衡极具“印度特色”,因为迄今为止,这个国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即工业化成熟之后再发展服务业;与东亚经济体的发展相比,印度模式也显得很不一样。目前印度的工业产值仅占到GDP的26%左右,反倒是服务业支撑起整个经济的半壁江山。
  短期内无法改观的局面
  印度特殊的发展道路反映了其经济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
  目前,印度在制药、汽车、钢铁和石油加工等行业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医药部门依靠本土科技就能研发出世界顶级的抗癌新药;印度建立起了世界上单体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炼油厂;印度联合钢铁工厂已经成功地将美国和日本同行挤出印度;福特、现代和铃木等跨国公司通过在印度的合资工厂大量向海外出口汽车和关键零部件……
  相比之下,其他领域的制造能力显得低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较差。在这个国家,“印度制造”基本上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这些产品多数都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小作坊生产出来的。
  《环球》杂志记者在印度当地市场调查时发现,印度产的商品,无论是汽车、摩托车等大件商品,还是煤气灶、小家电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外观设计和制造工艺上都比较粗糙,质量也一般。一些印度人也抱怨本土生产的商品质量太差,很多时候他们更愿意买“洋货”。
  当前,基础设施落后也阻碍着印度经济的发展。以城市建设为例,印度大城市的建设大致相当于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最大的两座城市孟买和新德里也是如此。
  在新德里,象征现代商业的高层建筑并不多,机动车道多为单车道和双车道,道路十分拥挤,路面也十分破旧且坑洼不平。在富人聚集的德里南部,商业设施少得可怜,大型购物中心屈指可数,整个新德里只有两家。在孟买这个印度最发达最繁华的商业金融中心,情况也没有多大改变,富人云集的南孟买只有一家大型购物中心。
  很明显,印度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出现大的改观,同时印度还面临着政治决策缓慢和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加上国内宗教矛盾和分裂主义的威胁,印度经济恐怕还得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
  如今的印度,文盲率仍然很高,种姓制度的影响仍然存在,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印度政府正致力于通过包容性增长解决贫困问题,但如何让经济增长惠及广大贫困阶层,将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不过,印度有良好的服务业基础,民众英文普及程度较高,劳动力成本低廉,对资源的保护也较好,这些都将成为“印度经济慢吞吞增长”下去的资本。
  印度经济增长驶入慢车道
  《环球》杂志记者/汪平(发自孟买)
  1991年印度进行经济改革,放松对经济和市场的管制,带来了二十年的高增长,但结束了2004财年到2010财年年均8.2%的高增长后,印度经济进入了增长慢车道。2011 财年增长率为6.5%, 日,印度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印度2012财年的经济增长率为4.5%。有分析认为,2013财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更低。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印度税务部门负责人吉里什?万瓦里认为,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2013年印度经济颇为动荡,政府政策失灵引发通胀居高不下、外商投资不断减少,美联储一度传言缩减量化宽松则导致卢比大幅贬值和股市震荡。
  高通胀、高财政和经常账户赤字一直是拖累印度经济的“罪魁祸首”,2013年以来,这些数据尽管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高位。
  破解印度的经济难题,关键在于继续进行经济改革特别是开放更多市场引入外资,改革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2014年5月,印度将举行全国大选,有分析人士认为倘若印度人民党上台将有助于推出有利引入外资的政策。但目前,不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土企业,都对印度市场的未来持观望态度。
  来源: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4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编辑:SN054)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软件产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