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股票质押收益权转让质押合法吗

北京吴先生求教:我公司于今年4月份以部分闲置资金认购了某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6000万份,现我公司因急需资金而欲以这部分基金份额质押向银行申请短期贷款,但银行在基金份额是否可以质押贷款的问题上很犹豫。银行讲这也不是我们公司一家的想法。请问基金份额可以作为质押物向银行贷款吗?
开放式基金份额是否可以质押,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均没有明确的规定,这要从担保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信托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中推理适用。
依我国担保法的基本原理,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特定财产转移于债权人占有,在债务未清偿前,债权人得占有该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因标的性质的不同而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权利质押是以所有权之外的权利为标的而设定的担保。对于可以质押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明确列举的有汇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依法转让的股票、股票以及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专利权中的财产权,但也允许以“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质押。可见,担保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开放式基金份额可以质押,是否可以质押还要从其法律属性进行分析。
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是架构在信托法之上的,信托法的基本原理是:信托设立后,受托人取得信托财产的名义所有权,但并不能享有所有权的全部权能,必须依信托目的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受益人对信托财产享有信托受益权,但无权管理处分信托财产及取得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区别于受托人的固有财产和委托人的其他财产。基金份额即属于信托财产,当基金成立后,基金份额所代表财产的所有权转移于基金受托人所有。依照目前几乎所有开放式基金契约的设计,证券投资基金均属于自益信托,委托人和受益人同属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份额持有人对基金份额享有受益权。
按照担保法原理,可以质押的权利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须为财产权,而且出质人须对质押物享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二是须有让与性,必须具有变价的可能。以此观之,因基金份额持有人在基金成立后即丧失了对基金份额的所有权,对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关系存续期间的基金份额已不享有处分权,并且基金资产的独立性也阻隔了基金份额持有人对基金资产除受益权之外的其他财产权利,因此,基金份额持有人是不能用基金份额作为质押标的的。
但是,基金份额持有人对基金份额享有受益权,从基金份额受益权的特征看,基金份额受益权可以作为质押标的。原因如下:其一,基金份额受益权属于财产权。基金份额受益权包括基金份额持有人在基金法律关系存续期间取得基金收益、在基金赎回后取得赎回款、在基金清算后取得剩余基金资产的权利,这些权利都具有财产性。其二,基金份额受益权可以依照法律和基金契约的规定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第48条规定:“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但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以下简称“《证券投资基金法》”)第70条明确规定,基金份额持有人享有“依法转让或者申请赎回其持有的基金份额”的权利,基金份额的转让即伴随着基金份额受益权的转让,基金份额的自由赎回更可以保障基金份额受益权的流动性。《信托法》第47条明确规定:“受益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其信托受益权可以用于清偿债务,但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信托文件有限制性规定的除外”。因此,将基金份额受益权向债权人质押在法律上没有障碍。实践中所说的基金质押应当是基金份额受益权的质押,而非基金份额的质押。
实践中在就基金份额受益权设定质押时要注意让与性上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有的基金因受制于设立目的,基金契约限制基金份额的自由转让,如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的开放日只能是每周一,赎回并不是在每个交易日都可以进行;二是根据目前的行业做法,基金份额的转让一般都作为非交易过户处理,有的基金契约或招募说明书不允许基金份额的自由转让或者为基金份额的转让设定了诸多条件。当然,如果通过赎回的方式实现基金份额受益权,这两个问题都不会存在,但基金份额的赎回费用一般比基金份额的受让过户费用高。不过,上述两个问题并不否定基金份额受益权的让与性。
关于基金份额受益权质押的设立方式,笔者认为:基金份额受益权的书面凭证为基金账户卡,属于记名证券,有纸化的记名证券的设质一般要有当事人的合意和交付证券两个行为才能成立,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许多基金管理公司已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发放基金卡,而是以在基金注册登记人处的登记数据作为享有基金份额受益权的依据。《担保法》没有就基金份额受益权质押的设定方式作规定,大部分基金管理公司的开放式基金业务规则中也没有对基金份额受益权的质押作出明确的指引,实践中,各基金管理公司在这个问题上基本参考了股票质押的做法,即基金份额持有人在和债权人订立了书面的质押协议后,必须双方共同到基金注册登记人处办理质押登记。此时,质押登记是基金份额受益权质押成立的必要条件,而不仅仅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担保法》规定,股票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对于基金份额受益权质押的生效时间也可以参照这种规定,但在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需要在质押协议中作约定。
微信扫一扫
你好,蚁杰财经的忠实读者:我是蚁杰财经创始人,互联网资管先锋会会长,CTA资管FOF量化对冲私募基金联盟群主,我们总部位于杭州;微信扫一扫加入高端人脉私人银行圈!请备注你的职业身份和来意,谢谢配合~
<span class="tipso_style" id="tip-p" data-tipso='
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抒怀!
CTA资管FOF量化对冲私募基金联盟
记住我的登录信息
点击“立即注册”按钮将会跳转到用户注册页面。
输入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您会收到一封新密码链接的电子邮件。
用户名或电子邮件地址动产质押授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动产质押授信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来源:你我贷
动产质押授信业务存在的主要1.出质人信用风险。出质人的资信状况是银行信用第一还款来源的重要保证,虽采取动产质押的保证方式,但借款人终端销售产品的、销售渠道、货款周转速度以及以往履约情况仍是银行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2.质押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第一,由于质押物价格处于波动之中,在质押过程中有贬值和不足值质押的可能;第二,贷款到期银行收取质物并出售该物资时,由于抛售货物而导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上述两种情况都可能给借款人带来损失,而增大银行借款的风险。3.质物监管风险。在国内现有金融环境下,开办动产质押业务主要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申办动产质押的借款企业相对来说规模较小、实力相对较弱,盈利水平无法消化高额费用。而动产质押贷款操作中一个重要控制环节就是选择标准化仓库进行移库管理。从实际操作来看,很难找到像期货业务所用的标准仓库并提供高水平的服务,而且即使有这样的标准仓储服务,借款企业也很难承受高额仓储费及相关费用。因此通常银行在发放存货质押贷款时,不会也不可能将借款人的存货运到自已的仓库并亲自保管,多是委托第三方实施监管。如果仓储企业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不够,不能有效履行第三方监管的职能,导致质押动产在管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完整和安全,由此可能带来监管失控的后果,银行的贷款贷款风险随之产生。4.实现质权风险。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期归还银行借款,按照《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债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因此当借款人不能偿还借款时,银行需要一定时间与出质人协商,或依法诉讼,才能以变卖拍卖等方式处置质押物得以受偿。具体处置质物时还存在几方面的不确定性:第一,质押货物不易实现实际所有权的转移交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用于质押的货物始终处于流动性状态,货物进出频繁,很难保证货物的价格、数量、规格、质量等和质押合同所签订的目标货物完全吻合一致,从银行监管方面来说,很难明晰判别自己的货物是哪一部分,因此对质押品实现实际所有权的转移交割有一定难度。第二,质押品的变现与当时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当地质押品流通市场不很活跃,产品流动性不强或当时市场供过于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质权的实现。第三,在买主很少时,买主们很容易达成价格联盟,与银行进行价格博奕,使银行难以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质押商品。基于上述原因,使得银行质押品的处置过程充满了变数,而且银行在转让质押商品时,还需按照相关法规交纳各种税费,很可能造成信贷资产不能完全受偿。5.信贷人员操作及道德风险。动产质押贷款业务的操作风险很大程度体现于银行贷后对质押物的管理,信贷人员操作及道德风险应重点关注。如果出现银行工作人员串通仓储公司人员使质押物失控,将给银行全权带来风险。北京德银润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服务对象为各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等。目前主营动产质押融资仓储监管、仓单质押融资仓储监管、金融仓储融资咨询、企业投融资咨询等业务。随着全国市场拓展的步伐不断迈进,公司将不断完善业务保障体系,坚持贯彻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操作流程,坚守诚信和职业素养,坚持至真至诚的服务精神,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真正的与所有客户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开启全民理财、共赢财富的新金融时代。诚邀各级有志之士加盟德银润通,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信息来源:北京德银润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官方网址:亿家贷--金融中介服务资源整合信息平台加盟合作网址:
相关最新文章
质押的概念2不动产收益权质押的特点3不动产收益权质押的法律依据4不动产收益权质押...
目录1什么是不动产质权2不动产质权的特点[3]3不动产质权和我国典权制度的比较[...
质押贷款个人保单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银行认可的保险公司签发的、以其本人作为投保人...
质押[1]2人寿保险单质押的法律风险[1]2.1人寿保险单质押法律风险分析2.2...
质押2保证金质押的法律依据[1]3保证金质押的法律风险[1]4保证金质押的合法性...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5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和收益权质押登记办理程序
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和收益权质押登记办理程序&
&& 一、办理依据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第146号令《重庆市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和收益权质押办法》(以下简称《质押办法》),以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质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由出质人向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向市财政主管部门备案。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办理条件
&&& 1、符合《质押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基本建设项目;
2、符合《质押办法》第三条规定,以建设或经营基础设施项目取得的,与他人不存在争议的收费权或收益权;
3、出质人的上级主管部门知晓并同意以收费权或收益权出质;
4、质权人的上级主管部门知晓并同意以收费权或收益权质押;
5、出质人与质权人就收费权或收益权价值达成一致意见;
&&&&& 6、出质人同一权益下累计出质额不超过收费权或收益权价值总额;
7、同一收费权或收益权向多家出质的,需取得所有质权人书面同意。
三、办理要件
1、收费权收益权质押登记申请表(网上下载标准格式)
2、出质人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3、出质人机构代码(复印件);
4、融资项目批准(核准或备案)批文;
5、出质人主管部门或相关权益人同意本次质押文件;
6、出质人收费许可证;
7、出质人收费标准文件;
8、贷款银行分行意见;
9.质权人出具独立法律审查意见书;
10、借款合同副本;
11、质押合同副本;
12、出质人承诺声明(到市发改委领取标准格式);
13、质权人承诺声明(到市发改委领取标准格式);
14、质押权利依附的财产清单;
&&&& 15.质权价值测算方法及其说明(出质人质权人共同出具);
16、出质人上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 17.出质人本次登记前债务状况及担保方式以及质押权登记状况说明;
18、质押贷款基础设施项目进展情况;
&&&&& 19、登记主管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备注:出质人和质权人尽量提交各项文件、材料原件,若确实无法提供原件的,可提供加盖提供人鲜章的复印件。质押登记办理时间为申请人各项材料提供完整无误后5-7个工作日。请申请单位为审核材料预留时间。
四、办理程序
&&& 1、符合办理登记条件的出质人,备齐登记要件后,向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登记申请资料;
2、市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资料后,进行必要的核实,并将申请登记的主要内容进行公告;
3、提交符合登记要求的完整登记资料后,进行公告,期间如无利益关系人提出异议,即可办理登记。&& &
联 系 人: 王凤艳&&&&& 孟岗超
联系电话:&&&
E-mali:wangfy@
&&&&&&&&&&&&&&&&&&&&&&&&&&&&&&&&&&&&&&&&
&&&&&&&&&&&&&&&&&&&&&&&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益权质押的法律效力认定
来源:中国法院网
作者:周春梅
  摘要:为促进基础设施工程的资金融通,以电信收费权、农村电网收费权、公路收费权等收益权作为质押标的的权利质押在商业银行贷款担保业务中已付诸实践,相应地引发了不少经济纠纷。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面临着如何认定收益权质押合同效力的问题,而这将直接关系到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和责任的承担。基于以上考虑, 文章结合司法实践从收益权质押的标的物的范围界定、收益权质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以及收益权质押的法律后果三方面探讨了收益权质押法律效力的认定。
  关键词:收益权质押 登记 法律后果
  为了加强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促进资金融通,以电信收费权、农村电网收费权、公路收费权等收益权作为质押标的的权利质押在商业银行贷款担保业务中已付诸实践,相应地引发了不少经济纠纷。但在目前,人民法院碰到这类案件纠纷如何处理,法律并无明确规定,特别是如何认定收益权质押合同的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而这将直接关系到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和责任的承担。所以,正确认定收益权质押合同的效力是审理好此类纠纷的前提和要求。鉴于此,笔者认为收益权质押的法律效力应从以下几方面认定:
  一、收益权标的物的范围界定
  收益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权利质押是指以出质人提供的财产权为标的而成立的质押。史尚宽先生认为,“权利质押谓以所有权以外的可让与之财产权为标的之质权。” 权利质权的目的在于权利人通过取得入质质权的价值,实现债权的优先受偿。因此,权利质押的标的物应是可让与的除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利。按照我国《担保法》第75条的规定,可以作为权利质权标的物的主要有以下权利:1、证券债权,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等;2、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3、依法可以转让的知识产权,包括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4、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从这一规定可知,担保法调整的权利质权主要是证券质权、股份质权、知识产权质权及其他质权,而未直接规定收益权质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7条规定:“以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等不动产收益权出质的,按照担保法第75条4项的规定处理。”据此解释,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者公路渡口等不动产收益权可以纳入到担保法第75条4项所指的其他权利中,作为权利质押的标的。那么,其他的收益权,比如电信收费、农村电网收费权能否作为权利质的标的呢?
  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的第13条明确规定:“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继续办好农村电网收益权质押贷款业务,开展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业务,创造条件逐步将收费权质押贷款范围扩大到城市供水、供热、公交、电信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对具有一定还贷能力的水利开发项目和城市环保项目(如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探索逐步开办以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业务。”联系到审判实际,涉及这类收益权的权利质押纠纷日趋增多。最高院副院长李国光在民商事审判六大经济热点案件审判原则答记者问中谈到了收费权质押的法律适用问题。他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7条规定可以设定质押的收费权为公路收费权,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的收费权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电费收益权可以设定质押。鉴于不动产和自然资源、能源上的金钱收益权的收益比较确定,操作也切实可行,因此,为了扩大公益事业融资渠道,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保障银行资产安全,人民法院应当认可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电费收益权的权利质押形式。 鉴于收益权质押已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并得到相关规章的认可,所以,收益权作为权利质,不但是我国今后担保法完善的内容,更是审判实践中研究的重要对象。《担保法》第75条规定的“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这一补充性质的规定给予经营权、收费权作为可以出质的权利留下了法律空间或法律依据。仔细分析收费权的特点与《担保法》规定的三类可以设质的权利,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均属财产性权利,具有可让与性和适于质押,因此收费权可以被列入第4款所规定的“其他权利”。
  结合审判实践及相关规定办法的精神,笔者认为,目前可出质的收益权主要包括:
  (一)公路收费权。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近几年,我国在公路建设(包括公路、桥梁、隧道)上大量引入外商投资建设模式,对建成通车的公路赋予投资者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经营权。公路经营权,按交通部1996年《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管理办法》的规定,是指依托在公路实物资产上的无形资产,是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对已建成通车40公里四车道以上的公路路段及500米四车道以上独立的大型桥梁、隧道等公路设施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权和公路沿线规定区域内的饮食、加油、车辆维修、商店、广告等服务设施的经营权。 公路经营权是基于公路实物资产产生的不动产收益权,主要是指公司投资者的收费权,它以财产内容为核心,具有可出质性。但并非任何公路收费权都可以质押,出质的公路收费权必须依法设立,并且出质人享有合法处分权。根据《公路法》第59条的规定,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等级和规模的下列公路,可以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1)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利用贷款或者向企业、个人集资建成的公路;(2)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受让前项收费公路收费权的公路;(3)由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成的公路。除该条规定的公路,不得收取车辆通行费。未经批准擅自设卡、设点进行收费,因自始不存在权利依据,更无从将所谓“收费权”进行质押。
  (二)农村电网收益权。电费收益权是指电网经营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以售电收入方式获取一定收益的权利。电费收益权质押,是指电网经营企业以其拥有的电费收益权作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一种担保方式。 采用电费收益权质押贷款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出质人须有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电网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2)以地方电力企业为出质人的,必须在承贷银行开立基本账户。(3)出质人须与贷款承担银行签订代收电费协议。对出质人未在承贷银行开立基本账户的,应与其基本账户银行、承担银行共同签订电费划转协议。(4)符合贷款人要求的其他条件。
  (三)移动电信收费权。目前我国政府许可的移动电话通信的经营者目前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移动电信收费权贷款主要发生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其授权经营GSM项目的电讯有限公司与银行之间,通常的作法是电讯公司以一定数量移动电话号码的收费权出质向银行担保贷款。出质人必须将移动电话收费账户设置在银行,并由银行对账户内的收费进行直接的控制。若出质人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本息,银行可通过代位行使收费权并控制收费账户的资金流出来实现质权,直至贷款本息得以偿还。
  二、收益权质押合同成立与生效之认定
  (一)收益权质押合同的成立
  权利质押合同由当事人经过要约、承诺,达成共同意思表示的合意即为成立。但收益权质押应采取何种方式设立,我国担保法未明确。根据《担保法》第81条的准用条款,其他权利质应适用该法第65条关于 “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以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的规定。这是因为其他权利质在担保功能上的“先天不足”,非以要式行为不足以使法律关系趋于明确。因此,收益权质押应为要式法律行为,其设立应当具备书面形式,当事人在质押合同上签字盖章后合同始成立。当然,此质押合同的书面形式,不以于主合同外另行订立单独的质押合同为限,于主合同中约定质押条件的,亦属有效。
  (二)收益权质押合同的生效
   根据担保法原理,质押以转移质物的占有为特征,质押合同一般以向质权人实际交付质物(权利质押为交付权利凭证)为生效条件。《担保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以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但该法对第七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的“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的质押合同生效问题没有作出规定。收益权不同于票据、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等有价证券,权益价值依附于权利凭证本身,谁持有证券,谁就享有权利,所以证券化的权利质押,以实际交付权利凭证为生效条件。收益权质押是否以交付权利凭证为生效条件,应由收益权本身性质决定。收益权是一种政府特许的权利,其权利的获得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况且收益权的价值实质上依附于实物资产,如电网、公路等资产,它并不直接依附于权利凭证,持有权利凭证并不能够代表其所有的权利。因此,转移权利凭证(有关批准文件和相应许可证书)并不必然导致收益权质押合同的生效。收益权质押可参照担保法对于股权,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质押,应采取“登记生效制”,即质押事项经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后生效。
  1、公路收益权质押的登记。参照交通部《公路经营权有偿转让管理办法》对公路经营权转让批准机关的规定,对于含有中央车辆购置附加费或中央财政性资金投资建成的公路及国道公路的经营权质押,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报经交通部登记;全部由地方规费或地方财政性资金投资及自筹资金等建成的省道以下公路的收费权质押,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登记。经质押登记,质押合同即行生效。由于公路经营权属于限制流通的财产权利,其转让须经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转让事项的可行性、受让方的从业实力、资信证明等问题进行实质审查,但收益权出质不涉及到权利的根本处分,因为质押并不直接导致公路经营权主体的变更,主债务人主动履行债务,使债务归于消灭,质押担保责任也随主债务消灭而终止。主债务人未主动履行债务,债权人可就公路收费直接行使质权,实现优先受偿。因此,收益权质押无须进行行政实体核准,采取形式备案登记制度即可,登记机关只对质押事项进行形式审查。
  2、移动电话收益权质押登记。以移动电话收费权或经营权质押应该与其他质押形式一样必须经过备案或登记,在法律上,这是质押合同生效的要件和必经程序。在实践中,有些贷款银行对代理经营者出质是否备案或登记并未严格要求,对该质押是否登记,在什么机构登记并不清楚。笔者认为若是经营者以自身的移动电话经营权出质,需要得到电信主管部门的许可或批准并进行登记,因为移动电话经营权带有很强的专营性。如果仅以移动电话收费权质押,则只需在电信主管部门办理质押登记即可。
  3、农村电网收益权质押登记。目前尚无具体的规章办法明确规定农村电网收益权质押的登记机关,国家计委颁布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电费收益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第4条虽然规定“借款人和贷款人应以书面形式订立电费收益权质押合同,并于合同签订后10日内到登记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但到底哪个部门是登记机关并未明确。笔者认为,农村电网收益权质押应在质押人所在的电力主管部门登记。
  三、收益权质押的法律后果
  (一)有效收益权质押的实现
  权利质押核心为对质押标的交换价值的支配,以实现质押对债权的担保。收益权质权有效设立后,满足了被担保的主债权履行期届满及债务人未按主合同履行债务这两个条件,质权人便有权实现其质权。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1、如何认定债务履行期届满。这是实现质权的前提条件,如果债务没有到期,就不存在质权的实现问题,而债务履行期限一般在合同中都有明确规定。但收益权质押发生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其担保的债务一般数额较大,期限较长,实践中常约定分批或分次偿还。那么,质权到底应定在哪个债务发行期满较为合适?笔者认为,收益权质押的出质人基本上都是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者,如公路投资者、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投资者及电信投资者,这些投资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回收期长,为稳定公益事业融资渠道,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避免过早实现质权而给出质人(投资者)带来不利,进而影响基础工程的进度,质权应在最后履行期限届满时得以实现。
  2、收益权质押能否转质。收益权质押后,质权人能否转质?即为再度融资将质押的权利为自己的债务履行而向其他第三人设立质押。从现行相关规章制度来看,收益权质押不同于其他担保方式,其当事人只涉及质押人(投资者)与质权人(银行)两方,质押人只能是贷款人(投资者),质权人只能是银行,作为质权人的银行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向第三方再度融资,因此对于收益权质押来说,通常不会发生权利转质的现象。况且收益权质押的标的一般是政府特许的权利,其属于限制流通性权利,其可转让性较弱,故原则上应禁止收益权转质。
  3、收益权质押的实现方式。收益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押中的一种,权利质权的实现方式除以折价、拍卖或变卖入质权利并以卖得价金优先受偿外,尚有另一类方式,即取代出质人的地位,向入质权利的义务主体直接行使入质权利,并通过直接行使入质权利使被担保的债权优先受偿。 由于收费权质押的标的是一种权利而非实体物,所以折价方式不适用于收益权质权。另外,由于收益权属于政府特许的权利,属于制性流通物,只有经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授权所属的公路经营公司才可将经批准的公路经营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外单位经营。公路经营权中的车辆通行收费权和服务设施的经营权可整体转让,也可以只转让车辆通行收费权。 可见,公路收费权的可转让性及流通性较差,因此笔者认为收益权质押的实现不宜采取拍卖、变卖的方式,只能由质权人直接就收费权产生的收益享有优先受偿权。具体而言,由质权人(贷款银行)取代出质人(以贷款作为投资的建设项目法人)的地位,直接向使用该建设项目的用户,如通行车辆使用者、农村电网使用者、移动电话使用者收取费用,进行优先受偿。
  (二)收益权质押无效的法律后果
  收益权质押无效分主合同无效导致质押合同无效和质押合同本身无效两种情况。在此仅讨论收益权质押合同本身无效的法律后果。如果收益权质押的标的不合法,收益权质押未经过主管部门登记,或者是出质人采取了欺诈的方式获得担保,均属收益权质押本身无效的质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此条适用的前提是担保关系涉及三方当事人(债权人、债务人和担保人),且债务人与担保人分别由不同的人担当。关于此条解释的法律责任的性质,债权人无过错的,毫无疑问,债权人与担保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债权人与担保人有过错的,债权人承担的是主要责任,担保人承担的是一种补偿责任,即在债务人不能清偿时才由担保人承担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而债权人因有过错,将要承担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的风险责任,即这一部分债务能否得到清偿尚属于待定状态,如果债务人以后有财产可供清偿,债权人可要求其清偿,如果债务人无能力清偿这剩下的二分之一的债务,不能要求担保人承担。但在收益权质押中,债务人与质押人二者身份重合,不存在第三人作为担保人承担责任的可能性。根据该解释第7条关于责任承担的精神,在审判中,对此特殊情况应灵活处理。质押合同本身无效且债权人无过错的,应由债务人(质押人)承担债权人的全部经济损失;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譬如质押合同未经登记、以新贷还旧贷,则质押人承担主要清偿责任,债权人承担质押人不能清偿的风险责任。收益权质押合同成立后,未登记公示,质押人又将收益权质押给第三人进行登记的,不能对抗该第三人取得的质权。
  收益权质押目前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面临着能否受理,如何适用法律等问题。以上是笔者对此问题的粗浅看法,如有不妥,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思
相关新闻:
暂无相关新闻!
今天(26日)上午,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通过人民法院信息化系统,与部分民族地区法院干...&&nb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收益权质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