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哪里可以?

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一带一路”下如何捍卫民族品牌--上海频道--人民网
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一带一路”下如何捍卫民族品牌
&&&&来源:&&&&&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知识产权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对企业来说,主要包含专利、著作权和商标等方面因素。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今年的知识产权保护日,使人们从中国本土企业崛起、走向国际的角度来审视民族品牌的保护与发展。
“一带一路”规划为中国民族品牌带来诸多重磅利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在海外布局、对外合作与投资等方面开启崭新的篇章。然而,对于逐步建立了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民族企业来说,在前进过程中频繁遭遇产品被仿冒、商标被抢注,却成为国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绕不开的绊脚石。
日前,经媒体报道,宁波海关连续查获了三起侵犯“WEICHAI”和“潍柴”商标权的案件。据介绍,“WEICHAI”和“潍柴”均为国内知名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而仿冒的柴滤、活塞、连杆气缸套、空压机总成等零部件质量低劣,用在汽车动力配件上非常危险,存在巨大隐患。粗制滥造的山寨产品频繁流入,不仅给市场正牌潍柴产品造成了价格波动、市场混乱,还让企业的品牌声誉受到了冲击,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也受到了影响。
有如此遭遇的远不止潍柴一家。今年4月,杭州妙影微电子有限公司一纸诉状将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杭州妙影认为,“滴滴打车”(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桔科技”)应用软件侵犯了自己的商标权,要求对方赔偿8000万。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滴滴打车”第一次因涉嫌商标侵权被诉至法院。今年4月1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审结广州市睿驰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诉小桔科技侵犯商标权一案。短短一月时间,小桔科技两次出入法院,案由均系涉嫌侵犯他人商标权,这足以说明小桔科技在商标保护上的“硬伤”。
另外,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于日前公布2014江苏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其中,同仁堂、宝庆银楼等百年老字号均榜上有名。民族品牌被侵权案件不断见诸报端,可见不仅限于国际大品牌,在民族品牌逐渐崛起并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的常态下,在企业拓展互联网领域进而实施品牌战略的布局下,其商标、专利、域名、产品等也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不法分子追名逐利抑或商家恶意竞争的对象。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质量参差不齐的假冒产品、以假乱真的商标等侵权案件,就像企业迈出国门、立足国际市场的一只拦路虎,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对中国本土企业而言,如何建立较为完善的品牌保护和品牌管理机制,避免侵权纠纷,更好地捍卫民族品牌?
日前,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英文简称CONAC)推出了品牌保护服务云平台。品宝云平台作为掌管企业品牌资产的综合管理平台,可通过咨询、监测、维权、保护等一体化的机制,帮助企业清晰了解品牌在互联网上的综合应用情况,并采取相应防护或维权措施。品宝云平台是我国政府机构建立的首家品牌保护平台,不仅为政府部门提供互联网技术服务,还与国内知名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和律师事务所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搭建了遍布全国的品宝云服务网络体系。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下,CONAC将凭借雄厚的技术以及资源优势,为中国本土企业保驾护航,吹响民族品牌崛起的集结号。
(责编:邬迪、韩庆)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促进品牌建设必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本报讯 (记者何 可)3月12日,全国政协召开十二届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李玉光作大会发言时说,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品牌侵权案件也出现多发易发趋势,建议企业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与品牌密不可分的关系,将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纳入到建设知名品牌的全过程。
李玉光表示,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凝聚着企业的创新成果,可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创造市场价值。加强品牌建设,就是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较快发展,2015年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已有14个品牌入列。但是品牌侵权案件近来也出现多发易发趋势。由于好的品牌与知识产权中的保护客体(如商标、专利、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密切相关,甚至可将品牌本身看做知识产权的一种形态,所以大力促进品牌建设必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多全球知名品牌。
李玉光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出发,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进品牌建设提出建议。他建议,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制定企业的品牌战略,将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纳入到建设知名品牌的全过程。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处罚力度,对侵权者的惩罚措施不能只体现在罚款的数量上,而应重点打击其侵权的能力。对严重和屡次侵权者要限制其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刘强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让中国品牌陷入恶性循环-钛媒体官方网站
刘强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让中国品牌陷入恶性循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