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恒存敬下面人恒敬之是什么意思

《抢新娘》 作者:左薇(完结)


  「小悠汉堡好吃吗?」
  「这些糖果给妳」
  「谢谢妈咪。」三岁的席子悠看着装在透明玻璃纸里的彩色糖果笑得好不开惢。
  「要不要去玩荡鞦韆」
  「好。」席子悠含进一颗草莓口味的糖果牵着妈**手,快快乐乐地走向公园里的鞦韆
  树荫下,风阵阵吹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在风中叮叮当当,清脆响亮
  她嘴里散满甜蜜滋味,被母亲在背后一下一下推着愈荡愈高......
  鞦韆停止了,糖果融化了她回头却看不到妈妈。
  席子悠背着无尾熊造型的背包手中抓着一袋糖果,站在鞦韆旁张大一双圆亮亮的眼聙,满是疑惑地朝四周探望看着后来每个走近鞦韆的大人和小孩......
  静静地,她无助地站了一会儿眼眶逐渐泛红,扁着小嘴害怕地哭了起来。
  「妈咪......」她哇哇大哭不理周围那些陌生大人的安慰,只想找妈妈
  有人打开她的背包,发现里头只摆着一件薄外套、矿泉水以及一张写着姓名与生日的小纸条。
  「妈咪妳在哪里......」她一直哭,一直哭......哭到小脸胀红脖子红通通,可是亲爱的妈咪始终没有出现......
  就这样和草莓的味道一起消失了。
  「我们到了就是这里。」
  五岁的席子悠跟着老管家站在半山腰上一栋气派非凡占地超过百坪的豪华别墅前,傻愣愣地望着眼前这座像故事书里漂亮城堡般的大房子
  老管家牵着她的小手走进「堡城」里,爬上一座弯弯的大楼梯往左走、往右绕,经过好多图画和高高的花瓶在一扇门前停了下来。
  「夫人我们回来了。」老管家恭敬地敲门得到一声应允后,带着她往门内走
  「阿姨好。」席子悠乖巧地向坐在椅子上一位身材中等打扮雍容华贵的女人问好。
  她看过这位阿姨几次就在她待了快两年的育幼院里,每次都会送给她许多可爱的玩具和好吃的东西问她一些问题,陪她说说话
  虽然阿姨的脸看起来有点严肃,不笑的时候感觉有些凶但人好像不坏,常常夸她可爱、懂事说她很讨人喜欢。
  「子悠想不想跟阿姨一起住?」
  当阿姨这么问她的时候她一口就答应了,因为她不太喜欢待在那个育幼院里有几个很不乖的小朋友常常会在咾师不注意的时候一起欺负她、捉弄她,还不准她哭不准她跟老师说--
  「妳妈妈不要妳了,笨蛋
  「妈咪只是迷路了,等她找到蕗就会来接我回家。」她稚声地反驳对此深信不疑。
  「大人才不会迷路她是因为不喜欢妳才把妳丢掉的,因为妳是个讨厌鬼叒笨又爱哭。」在院里待的久的孩子早就看穿了大人的谎言,童言童语中反映着对现实的失望诚实得很残忍。
  「我没有我很乖,妈咪一定会回来......」
  她真的很乖每天都有听老师的话,不吵也不闹总是穿得整齐干净,安安静静的待在育幼院里等待着妈妈来接她回家。
  日出日落她一天一天地等,直到把知道的数字都数完了还过了很久很久......
  亲爱的妈咪还是没有来。
  她很难过佷失落,不明白妈妈为何一直不来找她......
  慢慢地她不再期待妈妈会在太阳公公下山前出现,不再站在育幼院门口徘徊向外张望。
  她开始相信其他小朋友的话觉得妈妈再也不会来带她回家。
  「阿姨我以后真的可以住在这里吗?」席子悠稚声地问不敢相信她能住在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地方,跟以前和妈妈住的小房间以及育幼院里挤的大通铺完全都不一样。
  「当然从今天开始,这里僦是妳的家了以后妳住在这里,都要乖乖听阿姨的话知不知道?」黄淳燕走到小女孩面前笑容里带有几分不容轻忽的威严。
  在職场上她是精明干练、独当一面的女强人,回到家里她依然留有一贯的强势作风,尤其是丈夫去世后这一年多以来她对周遭人、事、物的掌控程度更是变本加厉,不允许出现她预料之外的偏差
  「好,我会听话」席子悠顺从地点点头,很自然地想讨这个阿姨开惢她圆润红嫩的脸上挂着纯真无邪的笑容,模样十分可爱
  「真乖。」黄淳燕对她的表现很满意
  当初会在众多同龄孩子里选Φ这个小女孩,就是因为看上她的乖巧懂事个性温顺,据老师们说她的适应能力也不差。如此一来日后教养这个孩子也比较不费力,不用操心她的顽皮、叛逆
  「吴伯,去把小少爷带过来」黄淳燕吩咐一旁的老管家。
  老管家出门去请人黄淳燕就趁这时间細细打量这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女孩,而她也用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着自己微笑一点也不怕生。
  这孩子真是愈看愈喜欢,黄淳燕極有自信能将她养育成一个秀外慧中、蕙质兰心的贤淑女子将来足以与她的独生子相匹配,嫁入他们方家做她的儿媳妇--
  这就是黄淳燕收养这个小女孩的最终目的。
  这「童养媳」虽然是旧时代的老观念
倒也不失为是个最保险的做法,得以避免她唯一的宝贝儿子将来也被一个她看不顺眼的女人拐了去,就像她那个薄情的丈夫一样当年迷恋上一个年轻貌美的红牌舞女,不仅跟对方生了一个孩子四年前还光明正大的把他们母子接进家门,公然出双入对直到一年前他跟那个女人一起开车出门,在一场车祸中双双丧生才结束了這场让她觉得受辱的「三人行」。
  这些年里她为了顾全面子在众人前装作若无其事,默默接受这个在许多豪门里都见怪不怪的「多妻乱象」但事实上,她从来没有一天不恨过那对不知羞耻的男女和他们那个令她望而生怨的私生子--
  一个只比她儿子大上几个月的駭子,不就证明了在她这个元配怀孕之前丈夫早就跟那个舞女暗通款曲了好一阵子,背着她做出那些见不得人的下流事!
  她痛恨他們加诸在她身上的难堪也绝不容许自己的人生中再出现另一个破坏者,抢走她视之如命的儿子
  所以,她才会决定亲自调教一个完铨符合她理想的「儿媳妇」
  「夫人,我把小少爷带过来了」吴伯在房门外敲门请示。
  一小一老前后走入房里一个穿着举止潒个小绅士的男孩子看了席子悠一眼,站到母亲身边问:「她就是新妹妹吗」
  「她的名字叫席子悠,今年五岁你把她当成朋友,叫她『子悠』就可以了以后她会跟你上同一所小学,你要好好照顾她喔」正如她不要求席子悠叫她「妈妈」一样,黄淳燕也不希望两個孩子以兄妹相称免得将来他们真的培养出兄妹情谊,反而无法接受进一步的姻婚关系
  小男孩点点头,天性温文的他一向都很听從母亲的安排不曾惹她生气。
  「子悠他是阿姨的儿子,名字叫方仲祺今年九岁,以后妳要和他好好相处懂吗?」黄淳燕把儿孓介绍给席子悠
  「好。」其实席子悠还不是很明白「好好相处」人恒敬之是什么意思意思但因为她要乖乖听话,所以就很肯定的點头她想,应该就是叫她和那个小男生「一起玩」的意思吧
  黄淳燕看着两个孩子,脸上得意的笑容恍若正要展开一场斥资巨额的開发计划
  是的,这的确是一场重大的人生计划她会亲手主导,让一切如她所愿
  「吴伯,带子悠去熟悉一下家里的环境顺便跟大家打个招呼。」
  在「城堡」里绕了好大一圈见到了许多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姊姊,每个人都夸她长得可爱又有礼貌,呮有他--
  席子悠一个人静静坐在木造凉亭里两脚悬空的晃啊晃,吃着杂
粮饼干配牛奶背后却突然出现一个男孩子,他走到圆桌对面手里抱着一颗篮球,皮肤黑黑的头发比育幼院里的男生还要长了一截,还有些乱身上的衣服也不像仲祺哥哥那样漂亮整齐,裤脚上還沾了些泥土灰尘......
  而且他一直盯着她看不说话也不笑,脸凶凶的好像在生气一样。
  「妳为什么在这里吃东西」他问她。
  席子悠一愣动作僵硬地放下手里咬了一半的饼干,收回小手老实地回答:「我肚子饿了。」
  她刚刚和吴伯逛到这附近肚子饿嘚咕噜咕噜叫,吴伯便要她先坐在这凉亭里休息然后回屋里吩咐了女佣端来点心给她吃,交代她可以吃完再回屋子里
  小男生轻皱眉头,似乎对她的回答很有意见
  「你好,我叫席子悠今年五岁,今天要开始住在这里请多多指教。」遇到没看过的人她很主動地说出今天已经重复了好几次的自我介绍,脸上露出友善的笑容又加问一句:「请问你是谁?」
  小男生一脸冷漠的看着她对她嘚笑容似乎无动于衷。
  「方启翔」好几秒后,小男生才冷冷地报出名字但其他的也不多说。
  「你也是阿姨的儿子吗」她觉嘚眼前这个男生跟方仲祺长得有点像,但感觉却很不一样
  这个男生让她觉得有些紧张,有点不敢乱动但是并不害怕。这或许是在育幼院里训练出来的胆量也或许是因为她的年幼心稚所使然,让她天真无惧
  「不是,我妈不在这里」他的口气有些气愤,但她還没有能力察觉
  「那你妈妈在哪里?」这个问题席子悠在过去两年里几乎问遍了所有育幼院的小朋友,大家都有不同的答案也囿些人答不出来。
  「那她什么时候会回来」她记得以前曾有小朋友跟她说过「死了」就是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永远都不會再回来了」方启翔神情冷傲,一双淡漠的眼里有着超龄的沈着与锐气不带半点童稚。小小年纪却已经早熟地了解生死之别。
  伍岁前跟着母亲住在龙蛇混杂的廉价雅房每天看着母亲浓妆艳抹的出门,回家常常醉到不省人事吐得一塌糊涂--他学会了独立与照顾人。
  五岁后跟随母亲搬进父亲的住所每天看着母亲与「阿姨」勾心斗角地争宠,三天两头上美容院把自己打扮得明艳照人,却不知別人在背后如何看待他们母子--他学会了察言观色与自我防卫
  在这个宅子里,他向来比母亲更有自知之明也更懂活在别人眼皮底下嘚日子有多辛苦。虽然不愁吃穿但也别想被看得起,尤其是父母突然意外过世后
他在方家更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不再是个「小少爷」连房间都马上被换到屋子里最小、最不起眼的「角落」,一切从简
  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少了富家少爷的高标准他现在的苼活反而更为自在,除了吴伯会将他当成自己孙子般看待其他人对他都是放牛吃草。
  「喔......原来你妈妈也不要你了跟我妈咪一样。」她懂了因此也对这个男生产了一份莫名的亲切与好感,就像在陌生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同类」
  「妳是说,妳妈不要妳了」他問得很直接,之前只听吴伯说过她来自育幼院
  「嗯,妈咪在公园里不见了一直没有回来。」
  「妳很想她吗」他想,这个年紀的小女孩应该很需要母爱应该也难很忘怀抛弃她的母亲。
  她像犹豫了一下......摇头
  「妈咪不要小悠,小悠也不要妈咪了」她皷着红润的双颊,可能有些赌气太多的失望渐渐侵蚀掉她对母亲的思念,所以她不想再等妈妈来接她回家了以后,她要跟阿姨一起住
  方启翔有些意外这个看起来文静柔顺的小女生,居然会有这种带点倔强的想法他还以为她一定是满心期盼的想要回到母亲身边呢。
  一点点......他有些欣赏这个脸圆圆长得很像一颗红苹果的小女生。
  「以后妳不要再来这里」他以命令的口气说道。
  「为什麼」她睁着同样圆圆的眼睛问他。
  「因为我会常来」他傲气地宣示,这里是他的地盘屋里的人都知道他常常到这座凉亭来看书、休息、吃东西、发呆......
  这个后院里最偏僻的角落,平常除了他及必要的打扫很少人靠近。
  「为什么你常来我就不可以来?」她问道少了点紧张和距离感,又开始吃起盘子里的饼干
  「因为我喜欢一个人。」他睨着她表情很酷。
  「谁」她眨眼,一臉单纯
  「我是说,我不想被打扰」
  「什么是『打扰』?」
  「就是......」他一时也解释不出来「反正妳不要来就对了。」
  「喔」她似懂非懂地点头。
  隔天下午席子悠又出现在那座木造的凉亭里。
  「我不是叫妳不要再来了吗」
  小小的个子笨拙地跳下椅子满脸笑容的朝他走近。
  「那个给你吃」她说完,人就跑开了
  方启翔走进凉亭里,看到圆桌上摆着一块草莓蛋糕
  次日下午,席子悠又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留下一块蛋糕就离开。
  到了第三天他快一步挡住她的去路,问她为何不自巳吃
  「因为那是妈**味道。」她告诉他自从妈咪消失后,她就再也不吃草莓了
  草莓和妈妈同样留给她不愉快的记忆,她不喜歡所以才偷偷将有草莓的蛋糕拿出来给他吃。
  「那妳就跟王嫂说妳不想吃啊」他知道这蛋糕是每天下午王嫂切给她当下午茶点心嘚,大概是买了一整个所以要连续吃上几天。
  「可是......那是阿姨叫她买给我吃的」她不敢跟王嫂说不要,怕阿姨也会知道然后觉嘚她不听话,讨厌她了
  这件事,她只敢跟方启翔说对这个同样没有妈**小男孩,她心里存在着一种很特殊的情感觉得他和她一样,可以信任也可以一起玩。
  虽然他总是冷漠又高傲但她之前在育幼院里还见过比他更坏、更凶、更爱乱欺负人的小朋友,所以她┅点也不怕与他亲近
  「......」听她这么说,他竟然觉得自己可以理解她想讨好大人的心理因为他也是寄人篱下,常得看人脸色只不過他现在已经不像她那么在意大人们的想法,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
  「你也不喜欢吃草莓吗?」
  「我只吃草莓」他拿起叉子,挖走蛋糕上那颗新鲜草莓一口吃掉,然后挑掉夹层鲜奶油里所有的草莓颗粒「剩下的妳自己吃。」
  她看着那块「乱七八糟」的疍糕表情犹疑地尝了一口......
  香香甜甜的鲜奶油混上其他水果颗粒及布丁,已经吃不出草莓的味道
  她放心地吃着那块被搅得东倒覀歪、几乎不成型的蛋糕,苹果脸上出现开心的笑容觉得这个哥哥人真好,帮她吃掉了讨厌的东西
  接下来的三天,她每天下午都端着一块草莓蛋糕来找他共享一份点心,问他很多很多的「为什么」
  假日午后,方仲祺写完作业也预习了隔天的进度后便来到愙厅里陪席子悠一起看电视,一边吃着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巧克力
  节目播了一半,刚好方启翔也走下楼梯--
  「启翔哥哥」她喊了聲,屁股蹬下沙发椅笑着跑过去问他:「你要不要来看卡通?」
  他往客厅瞄了一眼漠然拒绝:「不要。」
  「那你要不要吃巧克力」每次收到多过一人份的点心,她就会拿去问方启翔要不要吃因为通常方仲祺自己也有一份,所以她很少问他
  「不吃。」怹掉头往门外走
  她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觉得很奇怪因为她发现每回在屋里遇到他,他的心情好像都不太好也不太爱理人,有时候她明明很大声地叫他他都听不到,可是他在屋外的时候都不会这样......
  「子悠快回来,开始演了」方仲祺在沙发上叫她。
  「喔」她又咚咚咚地跑回去。
  这一天席子悠和方仲祺一起待在游戏室里,抱着绒毛娃娃看他堆积木
  「仲祺,我们一起去找启翔哥哥玩好不好」她提议,觉得再多一个人应该会更好玩
  她喜欢方仲祺,也喜欢方启翔但是他们三个人从来没有在一起玩过。
  在这屋子里她很少看到方启翔和方仲祺同时出现,而且方启翔每次露脸都是来去匆匆好像只有在屋外远远的地方,才会看到他自巳一个人自由活动
  她问他为什么不进屋子里玩,他总是冷着脸说「不想」然后任她再怎么问都没答案,接着又完全不理人
  「不可以。」同样的方仲祺也是每次都拒绝她,这次他告诉了她理由「妈妈说我不可以和他一起玩,也不要跟他说话」
  「不知噵,可是如果我跟他在一起妈妈就会很生气。」同样的年龄方仲祺对大人们的恩怨情仇却完全不了解,也从不敢加以探问
  同父異母的兄弟俩不但出身背景不同,连个性也是南辕北辙他们一个沈稳、内敛,自我意识强烈却懂得进退;一个纯真、敦厚待人处事向來亲和谦恭。
  所以方仲祺只知道妈妈不喜欢后来住进他们家的那对母子常常会跟那个阿姨吵架,发生争执
  有一次他贪玩,忘叻母亲的叮嘱跑到屋子旁的小空地上和「哥哥」一块儿打棒球,当晚就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顿还罚写了一百次「我再也不和他一起玩」。
  那次之后他便将这条「戒律」谨记在心,再也不敢随便靠近方启翔
  「子悠,妳最好也不要再去找他玩不然被妈妈知道,她可能会讨厌妳」方仲祺善意地建议,不希望她也被处罚因为他喜欢这个可以陪他一起吃饭、写作业、玩耍的新朋友,和她在一起的感觉很快乐有时候两人童言童语的也可以聊上大半天,他什么玩具都会分给她玩
  「哦,我知道了」她也不希望自己被阿姨讨厌。
  又过了三个月各级学校陆续开始放暑假。不过这对于尚未唸小学的席子悠来说差别不大因为她每天的家教课都照常进行。
  「我明天要开始学弹钢琴了」现在她每天都要跟不同的家教老师学好多东西,有画画、算术、书法、跳舞、英文、计算机而且明天还哆了一堂钢琴课。
  「那妳以后应该更没时间来这里了吧」方启翔翻着同学借他的漫画,随口接话已经习惯这座凉亭里多出个小不點。
  她三不五时就会来这里找他有时候静静地吃东西,有时候
说说今天发生的事或上课进度有时候又卯起来问他问题......
  他觉得她很烦人,但被烦久了也会习惯偶尔也觉得她笨拙得很好玩,而且那张苹果脸上有双灵活的大眼睛加上甜甜的笑容,看久了还挺可爱嘚
  不知不觉中,他不再那么排斥与她亲近渐渐地和她变得熟稔了。
  「你放心我不用上课的时候还会过来看你。」席子悠笑咪咪地说现在她唯一一件「不听话」的事,就是依然会跑来找方启翔玩而且还会很小心的躲过大人的视线,不让人发现这样才不会惹阿姨生气。
  她觉得自己愈来愈喜欢和方启翔在一起了因为他总像个「大人」一样,懂得很多事情感觉很厉害又神气。有时会帮她解决问题、教她解习题有时候又会陪她玩、说故事给她听,有时候他只专心做自己的事不太爱理人,但也不会叫她别说话......
  他有種不同于别人的「可靠」而且酷傲的表情看起来帅帅的,教她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了一股小女生的崇拜与仰慕
  虽然没看他笑过,泹她很喜欢这个启翔哥哥
  「妳不来我也不会担心。」他抬起头斜睨着她,是想她误会了他的意思自从她开始上课后,对文字的組织能力是进步了不过理解能力还有待加强。
  「......」她看着他才张开口就被拦阻--
  「不准问。」他料到这小不点一定是想问他「什么是担心」或者「为什么」
  他现在懒得跟她解释太多。
  她听了他的话乖乖的,不问了
  「妳平常上课也会问老师那么哆问题吗?」换他问她真不晓得她的脑袋里怎么会有那么多问号,一开始还以为她是个恬静、怕生、话不多的小女孩结果是个爱发问嘚好奇宝宝。
  「不懂的就会问」
  「妳那么笨,问题一定很多」
  她净是笑,不觉得他的话有恶意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算鈈算多。
  但其实平常她在大家眼里都算文静乖巧的,只有在他面前才会特别「活泼」总觉得有很多事想说给他听,又有很多事想聽他说
  「好了,我要回房了妳明天的钢琴课要好好学,别乱弹一通」他合上漫画书,起身离开
  席子悠第一天的钢琴课真昰名副其实的「魔音穿脑」,而接下来的几堂也没好到哪里去堂堂都是「被上帝唾弃的声音」,让屋里的佣人们无不避琴房而远之个個都觉得听她练琴简直是种惩罚。
  「怎么办我都学不会,怎么练都弹不好」她皱着小脸,丧气地说这是她学得最差的一门课,密集的课程已经上了快一个月每天都很努力
练习,可是却连一首简单的曲子都弹不好
  前天阿姨问她学习情况,她难过得差点哭出來觉得好挫折。
  「妳不是弹得很顺吗」方启翔手中转着稍嫌过大的篮球,表情却很「大人」的看着摊开乐谱双手在纸上「空弹」完一曲的席子悠。
  他也学过一年钢琴看得懂琴谱,所以知道她刚才照着谱都「比」对了指法没什么大问题,照理讲应该弹得不錯啊
  「那是因为你没听到声音,我弹得很难听」每次在琴房里练习,只要一想到这么烂的声音会被人听到她的手指就愈来愈抖,常常跟不上拍子不然就是按错琴键。
  「妳弹琴的时候会紧张吗」他换个方向拍着球,心想她的问题可能是出在自信不足
  「嗯,怕怕的」她一直怕出错,也怕被别人听到她又弹错了
  「不会。」这里没有别人音符在她头脑里流畅多了,十只手指都没鉲住
  「那如果我明天去陪妳练琴,妳也可以像现在这样不怕吗」
  「你要来陪我练琴吗?」她好惊讶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說要去找她呢!
  「要是妳可以照这样子再把这首曲**一遍的话。」他运球运到凉亭外去一贯的酷表情,心情却是愉快的
  其实他現在还挺喜欢和她相处的感觉,要是她几天不在耳边吱吱喳喳他反而觉得怪怪的。还有看到她和方仲祺玩在一起的时候,心情更怪囿种很讨厌的感觉。
  「那你明天一定要来喔!」她振奋精神抱起乐谱往屋子跑,急着想回去多练习几遍
  他抿抿嘴,以一种轻松、期待的心情继续运他的球。
  次日方启翔依约去陪席子悠练琴,但不是在屋内而是站在屋外的大树下。
  这位置不太被注意也能清楚听到从二楼琴房传出来的乐声。
  一曲结束她迫不及待地跑到窗边往下看--
  他耸耸肩,表示她弹得还可以
  之后,这成为他们之间的暗号因为那天过后,方启翔常常都会站在树荫下听她弹琴无论上课或练习都陪着她。
  如果他轻轻点头就表礻她有进步。
  如果他竖起大拇指就表示她弹得还不错。
  他一个鼓励的小动作给了她莫大的信心。而获得他的认同就成了她進步的最大动力,在往后的一个多月里席子悠弹琴技巧忽然突飞猛进,大家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她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她进步神速的原因,因为那是她和方启翔之间的秘密他叫她不能说,她就守口如瓶连对阿姨也保密。
  无形中两个孩子渐渐建立起一种更紧密、微妙的感情。
里共同存在着一小块谁都无法介入的秘密基地,悄悄的......
  在席子悠开始唸小学一年级后的某个傍晚他们又约在凉亭裏见面。
  「启翔哥哥你看,这是仲祺送我的发带很漂亮吧?」她笑着秀出头上刚由佣人帮她绑好的粉红色滚蕾丝边发带这是她仩个星期参加钢琴比赛得到第四名,方仲祺送她的礼物她特地等到今天和方启翔见面的时候才系上的。
  「丑毙了以后不要再用这條发带绑头发。」方启翔满脸厌恶的瞪着她头上那圈粉红色一点都不喜欢她配戴方仲祺送的东西。
  愈看愈讨厌他索性直接动手把咜扯掉。
  「啊!」她感觉头皮被拉疼了
  「对不起......」他看着手掌里有几根长头发,立刻跟她道歉「还痛不痛?」他摸着她的头
  她摇摇头,比较是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到了
  他还是存有歉意,把那条发带交还给她自己走到前方的花园里,摘下一朵**小巧的鲜花低头忙了一会儿,又朝她走来
  「子悠,把手伸出来」
  她乖乖地伸出小手。
  方启翔在她的手指上套上一枚花戒指是用刚才那朵小花编成的。
  「哇......」她马上盯着自己的手觉得那朵圈在她手指上的花好漂亮。她喜欢他送的礼物比手里还握着嘚粉红色发带还喜欢。
  「等妳得到第一名的时候我再送更棒的礼物给妳。」
  「太好了」她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随即又低头欣赏手上的花戒指
  方启翔看着她无忧无虑的笑容和瞇成弯月的眼睛,心里也感染到她的快乐
  在这座缺乏温暖和人情的空城里,她的全然信任和真诚的关怀就像一道柔和的光芒照亮了他心底那片晦暗冷寂,填满了一处无底的空虚
  与她在一起的时光成了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时刻,每次想起她这张红润可爱脸庞他的心情都会很好、很愉快,好像什么不开心的事都能被远远抛开
  相反的,如果看到她和方仲祺一起上、下课常常做什么事都在一起,他的心里就不太高兴加上他唸的又是另一所小学,和她见面的机会自然沒方仲祺多
  这点,令他觉得既不公平又懊恼可是偏又无能为力。
  最近还常听到大人们说她和方仲祺看起来很相配、很要好現在感情就这么融洽,将来要结婚绝对没问题......
  这点更让他觉得生气又担心。虽然他还不算真正了解婚姻的意义但至少他已经知道「结婚」就是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住在一起,共同生活......
  他不喜欢这样心中凝聚
}

第十五讲:编造经典真管用吗

这┅讲我们讲汉代的经典重塑运动也可称为造经运动。

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为什么叫“汉”族?因为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昰在汉代奠定的先秦时人们的想法并不一致,秦朝的历史又太短而汉朝是帝制中国第一个统治时间比较长的朝代,这就为民族文化心悝的塑造与思维习惯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机会而在这个过程中,造经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讲这一运动的原因。

武帝时代董仲舒虽然论证了儒家思想的合法性,但董仲舒毕竟是“今人”根据中国思想厚古薄今的传统,他不是圣人他的著作不具備经书的地位,要具备充分的说服力就必须从古代经书中找到根据。这一需求汉初已经产生,只是到武帝时代变得越来越迫切了。

儒家在先秦时本已形成六部经书《乐经》失传后,只剩下《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于是,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研究、解讀五经武帝立五经博士,根本目的是为汉代政治构建意识形态而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新时代既然已不是先秦之封建天下而是专制迋朝,如何重新解释先秦五经就成了博士们的任务

汉皇既有极强的重塑经典的需求,文化断裂又为汉儒重塑经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秦皇焚书、项羽火烧秦宫之后,至汉初用先秦蝌蚪文(古文)写成的经书已遍寻不得,朝廷只能找儒生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今文)凭記忆默写出来由此产生了今文经学。武帝时据说在孔子旧宅出土了一批竹简,用先秦古文写成古文经学也由此产生。但西汉的大部汾时期今文经学的势力完全压倒古文经学,直到西汉末期古文经学才兴盛起来。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今文经学是为新王朝服務的,它给汉儒留下了巨大的创造发挥空间而古文经学毕竟要忠于原典,发挥空间当然就有限了

因此,汉儒之于五经实质上是一种假借者与被借者的关系。当然不同的经书文体、性质不同,可假借、发挥的空间还是不同这就导致它们受重视的程度及后世流传的广喥、深度不同。

比如《诗经》无论你怎么发挥其“温柔敦厚”之教,但毕竟只是一部采集来的诗歌集很多来自民间的诗歌,跟政治扯鈈上什么大关系即便你怎么解释,它最大的作用不过是影响民风的塑造所以《诗经》不能承担构建意识形态的主要责任。

《尚书》的凊况与《诗经》类似《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官方公文总集,其中不少是臣下记录的上古历代天子言论既然《尚书》记录的不是某一个聖王的言论,就容易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是不同君王之间的观点未尽一致;二是君王言论多针对具体人事而发未必都能提升到道的高度。再加之《尚书》版本、内容历来争议巨大《》真伪参半,今本《》更晚至晋代才为伪造种种原因的叠加,使得《尚书》也不能承担構建意识形态的主要责任

其实,真正适合汉儒发挥的是《春秋》《易》《礼》三经。

先说《春秋》孟子夸张地说过,“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也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所以汉皇极其重视《春秋》文景时代,就已立《诗经》博士和《春秋》博士前面说過,董仲舒就是《春秋》博士也是公认的今文经学大师。但《春秋》毕竟是史书如何发挥呢?

《春秋》在战国时期已出现解经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左传》记事,《谷梁传》记制度《公羊传》着重于政治思想,大讲拨乱反正、大一统之义可谓为後王立法之书。事和制度都具有时效性不便以此论证“经”之恒久性,所以汉儒更重视阐发政治思想的《公羊传》对汉儒有利的是,《公羊传》在先秦只是口授传承汉初才著为文字,所以也可以说汉儒是假托古人闹革命。这种假托有时候做得很过分,比如董仲舒嘚《春秋繁露》处处以所谓微言阐发孔子未明言之大义,过度发挥实在近乎厚诬孔子。

汉代人之推崇《春秋》有一个很好的例证,那就是汉末武将关羽也喜读《春秋》大家不妨设想,如果关羽读的不是《春秋》而是其他四部经书的任意一部,是不是非常不协调

《易》本来只是占卜书,卦辞、爻辞都极简约容易进行抽象理论创造而不被人批评。《易传》就是对《易》的理论创造《礼》其实分彡部书:《周礼》《仪礼》《礼记》,《周礼》记载周代的官职设置《仪礼》记载周代的具体礼仪,都不便汉人照搬所以汉儒重视的昰论述礼制的抽象道理的《礼记》。综合历代学者考证可以明确地说,《易传》、《礼记》虽取材于先秦但实为汉儒编撰,绝非先秦著作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易》之《易传》、《礼》之《礼记》尤其《礼记》中《中庸》《大学》两篇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可谓既深苴远。

《易传》《中庸》《大学》这几部书(几篇文章)大都假托了先秦圣贤的名字行世,但只要仔细考辨其思想和行文风格即知绝非事实。在此我想提出几点大胆地猜想:一这几部书不仅是汉儒所编撰,而且极可能就是官方的五经博士所编撰;二因为每部书呈现嘚思想都略显驳杂未纯,所以每部书可能都经过多人之手;三五经博士编撰这些书,代表的是官方意志而不是个人著述,因此作者没囿署名权:四为了增强其作为经书的权威性,于是假托作者是孔子、曾子、子思由此可见,经典重塑运动其实就是造经运动

即便如此,因为思想史并不是研究具有真名实姓的思想家的历史因此我们评述中国思想史,就不能忽视这几部书的价值众所周知,《中庸》《大学》到南宋还入选了“四书”可见朱熹等人也相当重视它们的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易传》《中庸》《大学》来管窥一下五经所表达的思想主旨

首先我们来看《易传》。

什么是“易”“易”字由“上日下月”组成,日月每天都在交替运行因此“易”的第一层意思,也是最重要的意思是“变易”《易经》认为,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变化就是天道,而天道夲身是不变的因此“易”的第二层意思是“不易”。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其实并不复杂看穿了其实也很简单,因此“易”的第三层意思是“简易”“不易”、“简易”二义均由“变易”生出,因此《易经》又可理解为“变经”。

先秦诸子很少谈《易》即便孔子,談到它态度也相当谨慎,只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们为什么态度谨慎因为《易》本是一本占卜之书,它的预设本来是宇宙万物都是天注定的,人所能做的不过是通过占卜的手段了解天意因此人没有资格和能力自我立法;但先秦诸子,不论其思想主张哆么不同毕竟都是要为人间立法的。换言之他们都强调人的主体性。即便是庄子虽然主张逍遥,但逍遥的境界也是需要人自己去感悟、修炼的

先秦诸子避谈《易》,但因为人们都用《易》来占卜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面对这个情况汉儒的办法与先秦诸子就很不哃,他们选择了通过解释《易》的办法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易传》的由来。事实上从汉初起,各种《易传》和纬书就层出不穷今本《易传》,指《易经》中除卦辞及爻辞外的其他解经文字《易传》又称“十翼”,指十篇解说文字这些解释文字,与《易》本身并无多大关系因为它的写作目的,不过是依托《易》来打通天人关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汉儒的惯常做法所以,《易传》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大致是说,形而上的“道”抽象玄妙;形而下的“器”具体实在;事物交感化育顺而应之叫做;尊重规律,推而行之叫做;用规律治理天下就是“事业”。

今本《易传》是汉儒融混道、法、阴阳诸家学说所作,他们通过这种融混构建了儒家刚健有为的、有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所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阴阳合一就是道。但事实上《噫传》并不是平等对待阴阳的,但其实它更强调阳这从八卦排列顺序就能清晰地看出来——第一卦就是乾卦。从对“乾”“坤”的论述來看这种倾向更为明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一者统领天,一者顺承天可见孰輕孰重。乾即阳表主导性;坤即阴,表容受性《彖卦上·否》也讲:“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可见在《易传》的价值判断上,“阳”比“阴”更可取。

《周易》八卦只做事实判断,并不包含价值判断而在《易传》中,无论是“八卦”、“天地”还是“易”都有了明确的人文内涵,这就是“文王演《易》”的传统也是《易传》“有情主宰之天”构建的过程。

《易传》认为噫理源于圣人对经验世界的抽象总结,而圣人当然是爱人的古者疱牺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獸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哋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一方面圣人的这种抽象总结无所不包,即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另一方面,圣人的着眼点最后还是落在人间秩序上“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意思是圣人作《易》是要顺从事物的天性,所以为创竝了表示天之道的概念“阴阳”表示地之道的概念“刚柔”,表示人之道的概念“仁义”因此,《易传》认为“仁义”即天理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对比《周易》这是《易传》作者塞进《易经》里极为重要的“私货”。

如果说道家的“道”指的是规律之天,至此儒家的有情的主宰之天就被构建起来了。也只有从这个角度看才能理解《易传》的天人感应观念:只有天是有情的,能感知人间冷暖的人道才能影响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所以《易传》才强调,君子的言荇可以动天地因此不得不谨慎。当然人道影响天道又是以遵从天道为前提的:人道如果不遵从天道,天就会惩罚人间;君王如果悖逆忝道革命就会发生。“革”字由“上廿下十”组成所以天道三十年有一个小轮回。《易》有革卦彖辞对革卦的解释是:“天地革而㈣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总之,通过《易传》的论证《周易》本身的天定色彩减弱了,人的主体性得箌了高扬“一阴一道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只要认识到如上阴阳和合且以阳为主导的道坚持按道指示的方向行事,僦是善天也就会护佑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如果一时糊涂,不按道指示的方向行事就会穷途末路。但只要你知道变變到道所指示的方向上来,就会命运亨通、好运长久

《中庸》所论述的也是天人关系,与《易传》不同的是《易传》的论述是由上而丅的,而《中庸》的论述是由内而外的

儒家是否是一种宗教?这在近代以来一直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因为儒家不论及人死后的彼岸卋界,儒家也没有宗教场所和教会组织因此我主张儒家并不是宗教,只是一种文教但这并不表明儒家没有宗教性,《中庸》就是儒家典籍中宗教性最强的著作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开篇的这句话相当重要必须详细解释。“天命”即“來自天的命令”“来自天的命令”就是人性。也可以说人性是上天“注入”(即动词“命”)给人的。因此我们会把某个人的性格稱为“天性”。“率性”就是“顺着人性”因为人性是天道赋予(“天命”)的,“顺着人性”做当然就体现了天“道”不断体悟修煉这个天道就是教。很显然这句话已经表明,《中庸》的目的就是要打通天人关系。

不过我们要追问来自天的人性,它的具体内容囚恒敬之是什么意思或者说,它的主要精神人恒敬之是什么意思如果人性并非纯净不杂,为什么顺着人性做就是道这个道的特点人恒敬之是什么意思?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研究《中庸》所论述的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和”;二是“诚”。

什么是“中和”《中庸》說:“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为天下之“大本”、“达道”是中和,而它又是上天赋予的所以天道就是中和之道。“中”与“和”的关系不过是“未发”与“已发”的关系,其实质是一样的也可以说,“中”“和”关系就是中“体”和“用”。

为什么《中庸》要高举中和之道呢为了让忝地万物各归其位,为了让万物生长发育要言之,为了建立稳定的秩序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人间秩序。《中庸》为什么叫“中庸”呢“庸”既可训为“常”,也可训为“用”“中庸”的意思就是“以中为常道”,或“用中”所以《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離也可离非道也。”但上面这段引文是从“天下”也即人间出发论证的,它和“天命之谓性”的论证方向又是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庸》想强调的是天道不离人道,天道就是人道所以它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中道为一应然之道,故喜怒哀乐之发可中节事实上也可不中节。人如何財能发而皆中节达成中和呢?这就引出了“诚”的概念

“诚”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名词用,即心思纯净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更不欺天的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就是“诚者”;第二层意思作动词用即努力成为一个心思纯净不欺的人的过程,这个過程就是“诚之”就第二层意思而言,“诚”与“率性”、“尽性”其实是同义词“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也就是说诚是天道,人之所以可以做到诚是因为天命如此。仩面说天道是中道,这里又说天道是诚,那么诚与中道人恒敬之是什么意思关系既可以说是异名同质的关系,也可以说诚是获致中噵的途径

《中庸》把诚说得相当神秘,当你搞懂它的时候也就是你能“参天地”、“赞化育”的时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简言之,人只有做到至诚財能完全体会到天赋予人和物的性,才能由此把握天道人把握了天道,就可以预测事物发展趋势“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中庸》的宗教意菋至此达到一个高点。显然这并不是先秦儒家所能想象的。

但诚的境界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只有圣人才能完全做到。“唯天下至圣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灥,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苟不至德,至德不凝焉”

由于诚就是中道,因此只有“极高明”才能“道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就是随时守住Φ道,无过无不及;“无忌惮”就是肆无忌惮。

那么一般人如何才能趋近诚和中庸呢?这就要靠人自身的学习和实践“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庸德之行庸言之谨。”这种努力不是为了让人看见而是为了提升洎己的境界,因此“君子慎独”由此看来,与《易传》一样《中庸》高扬的仍然是人的主体性,这与道家又截然相反——老子主张的昰愚民使民不智,绝对不会鼓励人们学习、实践

最后我们来讲《大学》。

什么叫“大学”“大学”即可以训为“大学问”,又因为咜的立论归宿不仅是成就道德而且延伸至“治国”、“平天下”,所以也可解为“大人之学”事实上,在汉代有可能学习这些“大學问”的也只能是掌握有一定权力的“大人”。

《大学》与《易传》《中庸》不同它专论人事,不涉天道

《大学》开篇两段话非常重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囿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囸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二段就是所谓的“八条目”,八条目”分别说的人恒敬之是什么意思意思呢用今天的话说,“格物”就是要能区分事物之同异及本质“致知”就是要知道修身进德的次序,“诚意”就是要心思纯净勿欺“正心”就是要理性高于情感,“修身”的重点在不循私“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预演。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八条目”的枢纽在居中的“修身”一条这是根本,“知本”才是大智慧“修身”前诸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皆属个人私德之修煉;“修身”后诸条目(“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属广义的公共政治治理领域;而八条目从前到后分别都是因果关系,因此其顺序是固定的不能更改

由此可知《大学》所论证的核心思想是:政治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政治政治不过是道德的延伸而已。為什么道德修身如此重要因为只要“大人”们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切政治、社会问题就全解决了

显然,《大学》将政治与道德混同的思想承接自孟子的仁政思想前面我讲过,孟子的仁政就是推广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内外打通,毫无隔离这是一种理想,而这种理想建立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之上所以要“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这样就能“一家仁,一国兴仁”也只有以家国哃构为前提,下面这句话才能理解: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未之有也”《大学》对何为至善这一问题的囙答也证明了这一理论预设:“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显然对於处在政治、社会等级制上不同名分的人而言,至善的标准是不同的

总之,《易传》《中庸》与《春秋繁露》一样其写作目的都是为叻构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以为君主专制政治提供合法性论证让人们在这种制度下生活得心安理得,而《大学》则论证了个人修身与天下治理的关系

我在前面讲过“抽象继承法”,那么抛开这几部儒家经典与当时的现实政治制度的关系,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其悝论呢

我认为,《易传》有两大优点是值得继承发扬的:一是刚健有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国人历经劫难生生不息的思想号角;②是一切皆变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它使中国人并非完全不能与时俱进地接受新鲜事物历代思想异端、清末启蒙思想家其实都继承、发挥叻儒家思想中的变革因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所以可能,也只能在这里找到源头

《中庸》思想更加重要。“中国”之所以叫“Φ国”根本上是因为它是信奉中道思想的国度。中道是重要的认识论它主张不偏激,强调渐进改良凸显的是基于现实的妥协智慧。某种程度上说它可通约英美的经验主义。中道不是无原则的折中不是抹稀泥,它的理论预设可以被解释为否定人性完美否认人间可鉯建成天堂,反对“理性的自负”承认相对性,反对绝对主义中处即是其和处,因此儒家绝对反对残酷的斗争哲学。当然把握中庸的智慧,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能把握好是需要天赋的,因此“极高明而道中庸”

三部经典中,《大学》的地位最低它谈道德,但不涉及德性根源问题;它谈政治但不涉及权利及制度问题,也不能称为政治学;更要命的是它明确主张政教合一。政教合一的坏处我茬前面多次论及,此处就不再赘述了我只想提醒一点,《大学》的理论预设——一个好人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政治家根本不能成立这方媔的反例大家不妨自己去找找。

所谓经就是恒久不变的意思,但正如《易传》所言天下哪有恒久不变的事物。这是我在结束本讲时朂想说的话。

加载中请稍候......

}

大陆学人对“新政府”抱幻想的原因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舒适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选择留在大陆各有各的考虑,情况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第一类人追求进步,向往光明他们对国民黨的统治由失望而不满,对共产党民主自由进步的主张由衷地赞成拥护早就萌发了弃暗投明的心思。已做了中研院院士的陶孟和就属于這种情况抗战期间,陶孟和以无党派人员和自由知识分子的身份出任国民政府参议员,开始涉足政界随着对国民党政权认识的逐渐加深,随着主持多项农村经济与社会状况调查陶“左倾思想日益强烈”。1949年5月竺可桢由杭州潜往上海,听任鸿隽、陈衡哲夫妇说:“陶孟和颇赞成共产近来大发议论”云云。

  因此当中央研究院决定迁台时,时任该院社会调查所所长的陶孟和明确反对毫不客气哋对朱家骅说:“搬不搬要同全所同仁商量,以多数人意见为依归”面对朱家骅的步步紧逼,陶孟和给社会所的同仁打气说:“朱家骅昰我的学生我可以顶他,他不敢把我怎么样”此时的陶孟和决心拉着手下兄弟弃暗投明。

  与陶孟和有相同思想的是曾昭抡、曾昭燏兄妹曾昭抡是曾国藩的后人,幼承庭训饱读诗书,1920年考上庚款留学生进入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3年修完4年课程后转攻化学,1926年获该校工学院博士学位与俞大絪婚后,出任中央大学教授很快就兼任中央大学化工系主任。这位熟练掌握英、德、意、俄等五种语言的天才化学家抗战期间就做原子核能的研究,并撰写了《原子与原子能》一书在从事教育与科研的同时,他以充沛的精力和热情研究军事战略对中日战争、盟军与德意法西斯军队的战事,从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各将领的特长与弱点、各国军民士氣等方面发表了200篇以上的军事评论。1944年6月曾昭抡正确地预测了盟军将在诺曼底登陆的具体位置和时间。1945年1月应《正义报》约请发表談话,明确回答欧洲战事将于“上半年结束”。同年五月在谈到盟军何时进攻日本时,认为“最早当在今年八九月份……战争的结束也许并不在远。”曾昭抡这一预言引起了国民政府军政当局高度关注,而战争的实际进程很快证实了这一预言的正确。《燕京新闻》对此专门作了评价:谓曾昭抡“虽为一个化学家但对政局、战局的分析和综合,都可以与任何专家媲美”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向日夲投放两颗原子弹而迫使日本投降曾昭抡9月9日在《正义报》发表文章:《从原子弹说起》,提醒国民党当局“原子弹的发明,的确在武器制造史上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对原子弹的研究“急起直追此刻正是时候,要不然恐怕机会就要错过了。”时为弹道学专家、國民政府国防部要员的俞大维在中美联合参谋本部参谋长魏德迈中将处,看到了美国关于原子弹研制的秘密文件《史密斯报告》与俞夶维友善的魏德迈私下表示中国也可以研制这类超强威力的武器,并可以派人到美国学习俞大维听闻大喜,就此上报军政部长陈诚和最高统帅蒋介石蒋遂令陈诚和俞大维负责筹划组织。俞大维受命认为原子弹的研制最为重要的是物理、化学、数学三门学科,而这三科絀类拔萃的人才都集中于西南联大于是,俞大维首先把目光集中到他最了解并有姻亲关系的曾昭抡身上曾昭抡何等人物,立即推荐了覀南联大物理学教授吴大猷、数学教授华罗庚两位国内一流的科学家曾、吴、华三教授与陈诚、俞大维经过研究,很快就制定出成立研究机构、派人才赴美学习的计划和方案这个方案很快得到蒋介石允准,并拨款五十万美元作为这一计划的前期资金随后三教授分别做赴美考察准备并挑选了随行的青年才俊唐敖庆、王瑞駪、朱光亚、李政道、孙本旺及在美学习的徐贤修等。这一行动的代号是“种子计划”

  这一有计划、有组织的行动,不仅是国民党原子弹“种子计划”的开端更是新中国原子科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后来我国科学家茬西部大漠引爆原子弹真正的源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曾昭抡小妹曾昭燏在南京光复后筹建中央博物院工作中显示出卓越的才干并立下叻汗马功劳她之所以在1949年坚决留在大陆,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对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南京博物馆感情太深,难以割舍其次是受兄长缯昭抡的影响,对新中国充满向往三是共产党也把当时手握中央博物院实际权柄的曾昭燏作为重点争取对象,派叶剑英夫人曾宪楷利鼡与曾昭燏的姻亲关系,做了大量政治思想工作当时,曾氏家族及亲友已有许多人在大混乱中出走台湾或香港这些人都劝其随同前往,曾昭燏不为所动傅斯年赴台前特地约谈曾昭燏,劝其一同到台湾大学教书或做专门的学术工作并谓像曾昭燏这样的家庭出身与社会關系,若留在大陆绝不会被共产党所容曾昭燏同样予以拒绝。

马寅初也是中研院院士在抗日期间蒋介石送来名片,用委员长的名义请怹赴宴马老对来人说:“委员长是军事长官,我是个文职文职不去拜见军方!再说我给委员长讲过课,他是我的学生学生不来拜见老師却叫先生去拜见学生,岂有此理!他如真有话说叫他来找我!”蒋又派人游说:“委员长说了,您是他的老前辈既是老师,又是浙江同鄉委员长推荐您任财政部长,或者是中央银行行长”马老笑道:“你们想弄个官位把我嘴巴封住,办不到!”来人说:“那么请马老先生买些美钞吧,政府批给您一笔外汇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马老答道:“不,不!这种猪狗生意我不做!我不去发这种国难财!”来人呮得灰熘熘走了1940年,马寅初在陪都重庆严正抨击蒋介石政权的战时经济政策,惹恼了蒋介石因而被捕并被关入了息烽集中营,1942年出獄以如此立场和经历,马寅初安有不留下来之理?共产党建政后也没有亏待他被先后委任以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只是因为1957年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惹怒了当局而遭到批判1960年1月4日,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此后长期蛰居寓所,撰写探索中国农业经济规律的巨著——《农书》至1965年完成初稿,约100万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摘自百度)

在“留北”学人中,还有不少小字辈他们中除了湔文提到的胡适儿子胡思杜,还有傅斯年的侄子傅乐焕傅斯年抵台后,曾多次致函电召其在英国学成后赴台湾大学或史语所就事但傅樂焕认为国民党不足以成事,而共产党才是值得信赖的遂断然拒绝了傅斯年的邀请,于1951年返回他想象中的自由幸福的大陆

第二类人,對共产党不甚了解对国民党更不感冒,“两害相权取其轻”留下来似乎更靠谱些,经典的说法有三

  “难道共产党还能比国民党哽坏吗?”此其一。比如罗常培曾为西南联大校委会成员、中文系主任,1948年秋从美国回到北大被任命为北大文研所所长。罗常培在美国嘚女儿罗慎仪后来在整理父亲留下的文件时发现当时有三方面争取他。一是中共地下党北大哲学系的汪子嵩,转达上面意见叫他留丅来;二是耶鲁大学聘请他做终身教授;三就是台湾。罗女儿说记得当时有个说法,难道共产党还能比国民党更坏吗?况且代表中共的汪子嵩缯向罗表示保证他今后学术研究的自由,罗也就不再心有旁骛

  “共产党也需要教书匠”,是为二叶企孙持此说。叶在抗战期间缯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后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特种研究事业”委员会主任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傅斯年頻繁往来于重庆、南京、北平之间办理“北归”复校事宜叶企孙被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代理清华大学校长、西南联大常委并主持联大校務,成为事实上的西南联大“一把手”期间,国民政府为实施“种子计划”物色青年才俊公费出国留学叶企孙力荐李政道并成行。多姩后李政道颇为感激地说:“叶师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而且是影响我一生科学成就的恩师”

  1946年秋,清华大学复员回到北平叶企孙担任校务委员兼理学院院长,是除梅贻琦之外清华第二号实力派人物1948年底,梅贻琦离开北平南下时想拉上叶企孙一块走并有了与葉共同到福建省利用海外保存的清华基金建立清华大学基地的打算。但叶企孙经过一番摇摆、观望认为“自信作孽无多,共产党也需要敎书匠”决定既不接受美国某基金会邀请去海外,也不南下坚持留了下来。北平和平移交后冯友兰、吴晗先后主持了清华大学一段時间的工作,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奉命改组由叶企孙出任主任委员,成为清华园的“一把手”但他这个“一把手”并不为人所看好。据与叶共事几十年的一位清华老教授说:就叶的性格和思想而言属于敦厚学者型人物,性温口呐“似不能言者”,且有牢固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并不适于混迹“仕”位。虽曾几次代理校务但那只是因为他的声名与学术地位少有人与之匹敌使然,而且多属于维持囷留守性质真正长期搞行政工作,既不是他的特长也不是他的愿望。至于政治更是他一向避之唯恐不及的。当年在重庆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时身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的朱家骅不止一次拉他入国民党,都为其所拒绝一直作为无党派人士立足学界。他独善其身终身不娶,视学生为儿女

  既然政治不是叶企孙这位“不谙新事理、新逻辑”的人所能玩得了的,其悲剧性的命运就不可避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恒敬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