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风车的资料

荷兰侵占台湾的资料
01 台南 台南位于台湾省西南滨海平原南端,是台湾重要农业及蔗糖产区,台湾第四大城市.台南是台湾最早形成的城市,明天启四年( 1624 年)起被荷兰侵略者占据,先后在西岸建“热兰遮”和“普罗文查”两城堡,明末( 1662 年)郑成功大军入台驱荷,并以台南为开发台湾基地,以赤嵌(即“普罗文查”)为承天府治,称“东都”,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统一台湾后,改设台湾府,后改台湾道,皆以此为全台政治中心,建省后,省会移设台北府(今台北市),此地改称台南府,为台湾南部中心城市. 02 雷约兹 1621年底,荷印公司总督柯恩便下令雷约兹组成舰队,并在次年四月十九日向他发出了攻占澳门和占领澎湖并到台湾寻找良港的训令.雷约兹这次的台湾之行,对日后荷兰人被明朝官员赶出澎湖后决定留在台湾,有决定性的影响.1624年,荷兰舰队司令由宋克接任. 03 宋克 荷兰舰队司令.日,福建巡抚南居益派遣守备王梦熊率领的水军,在澎湖北部吉贝屿、白沙岛东部登陆,向荷兰殖民者发动进攻,双方激战数次.荷兰殖民者难以坚持,8月间退守风柜尾的荷兰新任司令宋克(Martinus Sonck)同意撤出澎湖,福建当局则允许他们到台湾进行贸易活动.这为荷兰侵占台湾提供了机会.1624年9月,宋克指挥的荷兰武装船队,在离开澎湖风柜尾后来到台湾大员.当时,装出一付可怜样的荷兰人提出只要借用“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就行了,善良的中国人当然信以为真,以为荷兰人只是为停船上岸,所需地方不大,也就同意了.打开荷兰人占领台湾的大门. 04 热兰遮城 旧时的安平古堡,又称热兰遮城. 300 年前热兰遮城的建筑,属于西方稜堡形式的海岸堡垒,规模非常壮观宏大.城内的房舍、营堡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各层间并有楼梯相通;城的周围和角落则分布着菱形和半圆形的堡垒,上置炮位,是城内主要的攻防力量. 城分“内城”和“外城” 2 部分.“内城”呈方形,共有 3 层;最下面 1 层是仓库,地上两层则有长官公署、瞭望台、教堂、士兵营房等设施,并高悬荷兰国旗,是行政的核心所在.“外城”衔接于内城的西北隅,原是为加强内城的防卫,避免敌人长驱直入政治中枢而建.呈长方形,比内城稍低,内有长官、职眷宿舍,会议厅、办公室、医院、仓库等公共建筑.根据史载,当时的外城因有商贾宅院、舞榭歌亭,繁华盛极一时,是贸易的重镇. 05 赤嵌城 指现在的台湾省台南市.台南一带原有赤嵌社之称.1653年荷兰侵略者在今台南造普罗文查城,人称赤嵌城或红毛城. 06 《台湾府志》 清朝康熙24年(1685年)由首任台湾府知府奉天锦州人蒋毓英主修,“诸罗知县李麒光起稿编纂而成”(通称《蒋志》),书名页题:“台湾府志,本府藏版”,无序跋,目录次行署“襄平蒋毓英集公氏纂,男国详祚校字”,也是康熙23年(1684年)台湾置府(一府三县(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后首部地方志,10卷. 康熙33年(1694年)起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高拱乾以蒋毓英的府志草稿增补纂成《台湾府志》(通称《高志》),康熙35年(1696年)刊行,10卷.康熙49年(1710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延揽凤山教谕施士岳与生员等诸人共同增补康熙35年(1696年)至康熙49年(1710年)之间台湾府之政军民情风俗诸事,称为《增修台湾府志》,但未刊行. 康熙51年(1712年),分巡道陈璸、知府周元文以凤山知县宋永清之增辑,仍有不详之处,乃与台湾府郡博士弟子员生广搜资料补辑重修“府志”称《重修台湾府志》(通称《周志》),10卷.
07 笨港 笨港在十七世纪荷兰人所绘的地图中,称为Ponkan.因为当时常有平埔族出没其地,有人认为Ponkan乃是平埔族语,随后闽粤移民称此地为“笨港”,应从平埔族语音译而来.笨港与伦敦相似,系由笨港溪南北两岸同时发展出来之城市,对外通称笨港,本身却再分成南北二港.至乾隆十五年笨港溪稍向南移,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之役,笨港北街为爽文部攻入劫掠,纵火,几成片土,居民移居旧河道新生地;嘉庆二年,台飓来袭,山洪暴发,笨港溪氾滥,河道南移,冲入南街前后街之间,后街大部份并人北街,合称笨港北街,前街屋宇被毁甚多,居民逐渐外移,形成北街繁盛,南街衰退之情形,至今犹然. 08 鸡笼(基隆) 基隆市位于台湾岛最北部,是一个港口都市.辖7个区、7个附属岛屿,总面积132.76平方公里.基隆古名鸡笼,一说因基隆山象鸡笼形状而得名,又一说认为该地以前为高山族凯达喀兰人住地,“鸡笼”是“凯达喀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明末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表光绪元年(1875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鸡笼,1642年被荷兰殖民者所取代,1667年才被郑经(郑成功之子)率部赶走.日本入侵时期(1895年至1945年),设基隆郡基隆街,后来升格为市,1945年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接管后,成为省辖市.现辖仁爱、信义、中正、中山、安乐、暖山、七堵等7个区. 09 郭怀一 约1603年—日,为台湾被荷兰统治期间的屯垦领袖与起事领袖,出身福建泉州同安.郭怀一在现今台南县永康市一带,从事垦殖.当时汉人在永康地区种植麻、米等经济作物,亦发展成交易小村落,即油车行村,郭怀一为当地领袖,荷兰文献作“五官怀一”(Gouqua Faet).1650年前后由于蔗糖业不振,加上荷兰人课税蛮横,终於引起汉人不满,郭怀一便密谋起事.但是郭怀一起事为其结拜兄弟所密告,郭怀一不得不于日率众攻打普罗民遮城.当日,郭怀一便战死于普罗民遮城之下,余众往南退逃至沤汪(高雄县大湖乡)而被歼灭,汉人此役被诛杀者,超过数千人.而此次郭怀一起事,荷兰也动员大量台湾原住民镇压汉人.也有说法指出郭怀一是郑成功的部将,但并无当时的中、荷文献可资佐证. 10 蒋毓英 生于中国浙江,由官生升任福建泉州知府.1683年,他从泉州调升至台湾,担任台湾清治时期的首任知府.任内兴建义学,著台湾府志.任满后,再调回中国大陆,于湖广,晋江等地担任地方官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答案带解析】(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526平方公...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526平方公里,农用土地面积249万公顷,人口约为1700万人,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海岸线长1075公里,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围垦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材料二
荷兰玻璃温室面积约10420公顷,约占世界现代温室面积的1/4,以“玻璃城”驰名于世,温室园艺是园艺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以花卉和蔬菜生产为主。荷兰交通便利,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材料三
荷兰位置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荷兰沿海多海坝和岸堤的原因。(8分)(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荷兰发展温室农业的主要原因。(8分)(3)分析鹿特丹成为欧洲最大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8分) 
(1)(8分)
荷兰西部、北部临海,海岸线长;(2分)全境为低地,地势低;(2分)海水涨潮会淹没沿海低地,(2分)海坝和岸堤可以阻挡海水的涌入;(2分)围海造田。(2分)(任写4条得8分)
(2)(8分)
土地资源有限;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热量不足。(6分)(任答4点得8分)
(3)(8分)
位置适中,位于欧洲西...
考点分析:
考点1:农业区位因素
考点2:交通运输线路及站点的区位因素
考点3: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平均海拔1200米,由北向南从7756米急剧下降到数百米。县内自然条件优越,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但因交通极其不便,被称为“人间绝域”。2013年10月31日西藏墨脱公路正式全线通车,至此,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县终于摘掉了“高原孤岛”的帽子。材料二
墨脱位置示意图材料三
墨脱气候统计资料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年降水量雨季16℃ 8.4℃22.6℃ 2358 mm6~9月 (1)描述墨脱的气候特征。(6分)(2)分析墨脱植被类型多样的原因。(8分)(3)分析墨脱公路修建的限制因素。(8分) 
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平均每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下列问题。 1.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A.孟买
D.圣地亚哥2.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 
我国某种农作物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粮食主产区。近30年来该农作物产量和面积重心在距离上显著增大。读该农作物重心迁移图,回答下列题。 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A.小麦
B.玉米C.水稻
D.大豆2.该农作物产量重心发生迁移,主要原因是南方大部分地区A.单产下降B.城市化水平提高C.气候变化D.市场需求量减少 
下图为小华在郑州某公园拍摄的照片。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当天A.郑州白昼比哈尔滨长
B.郑州白昼在增长C.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哈尔滨小
D.郑州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增大2.照片中影子朝向A.东北
D.西南 
下图为坡地径流示意图,其中θ1表示地表径流,θ2为地下顺坡径流,θ3为下渗径流。不同岩性的坡地,三种径流比例差异较大。我国贵州某地区坡地径流中θ3占径流比重最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沉积地貌C.喀斯特地貌
D.黄土地貌2.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①风力侵蚀②风力堆积③流水侵蚀④流水堆积A.①③
D.③④3.降水强度和时间相同时A.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1越大B.坡度越缓,θ1 越大C.地表植被覆盖率越高,θ2和θ3越大D.坡度越大越陡,θ2+θ3越大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Marcy Holland
少于30人评分
出生日期: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版权所有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资料!
浮生梦魇US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里,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显露出来.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许是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向上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白花,镶有浅红花边的,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特意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棵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话里的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支郁金香.”所以荷兰人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小心翼翼捧回家,他们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那可怜的模样了,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个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荷兰风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