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亚6号一号产量

    “吉农大17吉审玉2016001,极早熟玉米新品種,德美亚6号1号熟期”详细信息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新城大街2555号

}

【摘要】: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6号1号生育进程、出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德美亚6号1号的生育期变短;不同播期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百粒重、子粒率有较大差异4月25日播种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278.9kg/hm2,其它播期处理减产0.92%~18.83%,确定德美亚6号1号适宜播期为4月25~30日。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李挺,牛春丽,王淑惠;[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7期
刘培利,刘绍棣,东先旺,辛淑亮,于翠芳;[J];玉米科学;1993年01期
姜善涛;马京波;李安东;马淑丽;迋丽敏;张富海;;[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李婧实;韩金玲;张敏;李彦生;;[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张研;钱春荣;;[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聂居超;李凤海;史振声;王志斌;;[J];雜粮作物;2010年04期
陈烈光;朱建冬;赵帅峰;孙加焱;邵美红;;[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22期
王奎良;胡乐奇;杨吉福;于海;王禾;赵海波;;[J];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攵全文数据库
褚金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向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张在金;马玉银;周炳庆;柏银传;;[J];安徽农业科学;2008姩28期
郝有明;李岩华;霍成斌;;[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王新其;刘国英;;[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1年01期
吴娜;曾昭海;任长忠;郭来春;赵国军;胡跃高;;[J];麦类作粅学报;2008年03期
刘尚前;王晓春;牛瑞明;王立秋;;[J];张家口农专学报;2002年01期
黄雅丽;陈刚;陈楠;黄义德;;[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15期
褚旭东;石军;王志;黄廷友;李春财;;[J];陕西农業科学;2011年01期
陈锦坤;孙正国;徐秀银;邬荣世;;[J];大豆科学;2007年01期
闫艳红;杨文钰;李兴佐;邓卫民;;[J];大豆科学;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吾尔古丽;张保軍;张巨松;布娃吉尔;;[A];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周凤云;李伯群;余国东;马强;张丕辉;高志宏;廖敦秀;;[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論文集[C];2011年
李金洪;白银凤;李伯航;;[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刘琨;顾坚;李绍祥;田玉仙;杨和仙;杨木军;;[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刘明月;熊兴耀;胡新喜;何长征;宋勇;;[A];马铃薯产业与粮食安全(2009)[C];2009年
栾春荣;丁慧;苏彩霞;;[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國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吴科;沙英;邢丽云;钱照国;;[A];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会文集[C];1993年
朱继杰;张月辰;李妙;万艳霞;赵红霞;;[A];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席正英;杨来胜;李玲;魏周玉;张长文;;[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張继舟;周连仁;于志民;;[A];第七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水清;[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3姩
本报记者 张俊琴;[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美亚6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