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营销方案商务期刊方案

快消品行业解决方案介绍
浪潮ERP快速消费品行业解决方案主要针对食品、饮料、酒类等行业用户而设计,以工作流程为基础,业务处理为平台,营销管理为重点,体现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有机统一,主要包括集团管理、销售与分销、CRM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产品追溯、生产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九大应用,并平滑过渡到OA、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与移动商务进行集成,实现手机订单下达与数据收集。
  行业发展状况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和国家刺激内需政策的颁布,2010年是快消品行业不平静的一年。外部环境的恶化和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企业将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同时,食品药品安全与国防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等同样被作为国家安全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行业标准的规范化,行业内板块的碰撞,企业间的相互挤压,以及传统思维的演变,新型供应链模式的诞生等,必将引起快消品行业发展格局的调整。
  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企业数量众多。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携其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入中国市场,使国内的快速消费品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特点是市场需求变化快,受季节、节假日影响大,产品种类繁多,有多包装管理要求,销售渠道庞大,销售环节复杂,终端零售商对业务响应速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对质量管理、批号管理、有效期管理、配送的及时准确性要求很高。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近年来国家加大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食品召回管理规定》,对食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问题要进行及时召回,及时对不安全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法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召回和处理或者停止经营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快消品企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是信息的时代,也是经济变化与调整的时期,对于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讲,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快速的周转、如何让营销渠道扁平化,监控渠道窜货,更好地管理众多的销售终端,及时捕捉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信息化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监控体系,争取最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是生产厂家和商家最大的问题。
  行业特点和业务管理难点
  1、行业特点  快速消费品有三个基本特点:便利性(消费者可以习惯性的就近购买)、视觉化产品(消费者购买时易受卖场气氛的影响)、品牌忠诚度不高(消费者易在同类产品中转换不同品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快速消费品利润较低的现实状况,也迫使制造商渠道深耕,甚至直接运作一二级甚至三四级城市终端市场,而其最大的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对传统经销商的地盘进行了“盘剥”甚至部分“强占”,
这种不容置疑的“抄后路”,对快速消费品经销商来说是一种“灾难”,并且这种“釜底抽薪”的方式,还以一种“排山倒海”之势,对快速消费品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及销售渠道给予了强大冲击。
  面对日益崛起的渠道力量,以及市场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冲击,对于快速消费品制造商而言,回避与对抗都是暂时的,甚至是徒劳的,因为渠道资源的快速积聚和能量的快速增长是大势所趋。真正的出路是如何审时度势,利用这种渠道冲击调整和完善经营对策,借机推动制造企业的自身变革,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市场化程度高&
由于竞争激烈,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企业得以较早面向市场,而且产品的差异化大,因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不同,很难出现垄断局面,只有部分产品可能出现垄断寡头。故而快速消费品比同样竞争激烈的其他行业更开放,更有活力。
  良好的质量管理是快速消费品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
“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这已不再是快速消费品企业的一面旗帜,它成为企业是否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通行证。
  销售渠道的管理&
快速消费品的销售主要是通过渠道的销售网络,如何提高渠道的忠诚度与满意度,也是快速消费品企业目前管理的重点与难点。
  销售网络庞大,业务繁杂&
快速消费品面对的客户群体复杂、庞大,销售渠道分散,对销售及分销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须严格控制商品有效期&
快速消费品为人们日常用的商品,时效性强,要严格控制其有效期,对批次号的跟踪要求严格,要求能够快速准确的跟踪到货源。
  产品品种多、更新快&
快速消费品对市场效应反应较快,产品品种散、多,变化较快,新产品更新频繁。
  库存管理要求严格&
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库存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快速消费品的特点,对物料批号、状态、存放、收发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仓库分散于全国各地,对异地库存的管理也成为库存管理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对供应商和客户慎重管理&
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资格需要审批和考察,堵塞因此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发货、退货频繁& 发货退货频繁,引起的结算也就相当频繁和复杂。
  批成本核算&
快速消费品企业,要求对车间进行管理与核算,或者按照产品批次、加工工序进行核算。
  2、业务管理难点  快速消费品是一个朝阳产业,作为快速消费品的生产商,在经历了传统的坐商到行商之后,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又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已经进入后WTO时代,随着金融、流通、制造、零售等领域外企的不断进入与深化,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市场格局将会因此而发生巨大改变。国外快速消费品企业迅速进入中国,受国外快速消费品企业的冲击,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众多快速消费品企业在迅速扩大经营规模,企业管理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原有手工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并且越来越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孤立影响决策
  企业在实施ERP前,部门相互独立,信息不畅通,资源无法共享,财务信息传递也只是层层统计报表的传递,常常出现数字不符、报表不详的情况,难以满足统计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的要求。企业领导层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来自市场方面的信息,也就无法快速对市场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市场反馈信息系统严重滞后于企业管理的需要。
  分销灵活监管乏力
  从销售网络的规划、发运配送体系、各销售网点的物流管理及业务员的考核激励等都是令快速消费品企业长期头疼的问题。客户资料不能够及时收集和管理,信息反馈不及时,产品不能跟踪到客户,导致质量反查不及时,渠道窜货行为得不到有效监控。市场活动频繁,不能及时对活动执行、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无法准确考核相关人员。手工作业效率极低,致使财务及管理部门所需的各种经营数据无法及时得到。
  批次管理量大繁琐
  在手工管理条件下,物料管理工作量繁琐,要想从几万种产品中查找某一种产品所费的时间和精力极大。尤其对于物料的批次、状态、存放、收发等,应用于全过程的跟踪,手工作业下进行追溯,几乎是不可能的。
  生产成本核算困难
  成本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的主题,特别是现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及时满足用户的多品种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预测、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显的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工具只是粗放地进行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很难满足管理的需要。因此只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细化成本项目才是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窜货现象困挠市场
  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渠道窜货现象较为严重,手工管理很难消除,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长期的窜货行对客户、企业本身、经销商会造成较大的伤害,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追溯体系质量保障
频发的食品药品质量事故,促使各企业建立产品追溯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追溯管理成为大势所趋,产品追溯体系成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抓手。
  应收帐款居高不下
  目前手工管理很难适应企业销售规模增大、销售业务复杂的形势,普遍存在着应收账款管理不细、账龄分析和催款通知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如何利用有效的工具,加速销售资金的回笼,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坏帐损失,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客户信用管控困难
  对于快速消费品企业来说,客户多而分散,客户的层次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客户的层次、交易量、信用程度、业务员等对客户进行有效的控制,对应收款做到事前控制,降低企业资金风险,也成为快速消费品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价格灵活快速应变
  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竟争越来越激励,各厂家为快速的占领市场,不断的调整其产品价格,及时的了解对手的价格,对产品根据不同条件及时的作出价格调整,以尽快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是各企业一直努力的目标。浪潮的移动商务系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及时将竞品信息和经销商信息及时发送到企业总部,为企业提供第一手信息,便于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商业环境下的快消品销售模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新商业环境下的快消品销售模式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快消品企业渠道控制力测量量表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快消品企业渠道控制力测量量表的研究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快消品行业特点,将营销渠道理论应用到快消品行业,并结合四川统一实际案例,建立快消品企业渠道控制力测量维度。并根据每一个维度,在文献和访谈的支撑下,设计问卷量表,并进行因子分析,结构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最终开发出针对销售终端的快消品企业渠道控制力的问卷,希望能给同人在进行相关渠道控制力研究的时候,提供必要的依据。
本文主要从实证角度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如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结构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等)方法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的实践和理论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营销渠道理论、渠道控制力理论、问卷量表编制研究综述以及量表开发程序等。第三部分通过文献与理论研究,深度的访谈调查构建渠道控制力的测量维度。第四部分采用量表的标准开发步骤,通过文献、访谈、素材以及实际情况编制初始量表。并进行初步检验,剔除无效题项,再进行因子分析验证量表的维度、信度检验验证量表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和聚合有效性检验来验证量表的构思有效性,最后在三个独立样本上检验了量表的因子结构。第五部分主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讨论了量表的应用领域,以后的研究展望和本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F274;F224【目录】:
摘要6-7Abstract7-10第1章 绪论10-15 1.1 研究背景10-12
1.1.1 实践背景10-11
1.1.2 理论背景11-12 1.2 研究意义12-13
1.2.1 实践意义12
1.2.2 理论意义12-13 1.3 研究方法13 1.4 研究思路13-15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介绍15-23 2.1 营销渠道以及渠道控制力理论综述15-17
2.1.1 关于营销渠道的理论研究15-16
2.1.2 关于渠道控制力的理论研究16-17 2.2 关于量表编制以及开发的理论综述17-23
2.2.1 关于量表编制的研究17-18
2.2.2 量表开发及检验18-23第3章 渠道控制力测量维度的构建23-34 3.1 研究设计23 3.2 文献与理论研究,理想维度的形成23-25 3.3 测量维度的初步形成25-27 3.4 测量维度的优化27-31
3.4.1 对终端的访谈调查27-29
3.4.2 对主体的访谈调查29-30
3.4.3 调查结果30-31 3.5 测量维度内容阐述31-34第4章 渠道控制力量表编制34-56 4.1 量表编制原则34-35 4.2 量表的开发步骤35-36 4.3 初始量表的建构36-43
4.3.1 量表题项的形成36-40
4.3.2 量表的预测试40-43 4.4 渠道控制力测量维度的调试43-48
4.4.1 样本的基本特征43-44
4.4.2 因子分析44-48 4.5 信度检验48-50 4.6 效度检验50-52
4.6.1 表面有效性和内容有效性50-51
4.6.2 聚合有效性检验51-52 4.7 实证检验52-56
4.7.1 因子结构检验52-53
4.7.2 信度检验53-56研究结论与展望56-59 一、研究结论56-57 二、研究展望57-58 三、研究的不足58-59致谢59-60参考文献60-64附录 营销渠道控制力量表64-6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爱丽,周广华;[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刘灵芝,吴风迅;[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唐鸿;;[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晏维龙;[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张超;徐燕;陈平雁;;[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胡左浩;陈曦;赵平;;[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庄贵军,席酉民;[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涂艳红;罗贞礼;;[J];经济与管理;2007年02期
陈涛;潘喆;;[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6期
张新锐,张志乔;[J];企业经济;200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延浩;[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舒成利;[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亚元;沈章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王方;;[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刘庞芳;石剑英;李军;;[J];北京农业;2008年15期
韩耀;晏维龙;杨俊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宗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周波;薛晓琳;王天芳;;[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唐鸿;;[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王德章;约翰·亚当斯;宋德军;;[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郭洪仙;;[J];商业研究;2009年12期
白如彬;周国华;;[J];商业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春英;杨岩涛;;[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庄贵军;徐文;周筱莲;;[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刘益;沈勇;;[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潘喆;陈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郭艳霞;庄贵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高维和;黄沛;王震国;;[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党兴华;王方;;[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王德章;;[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王德章;王锦良;;[A];中国商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C];2008年
薛梅;;[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远高;[D];浙江大学;2010年
徐健;[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梁瑛楠;[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邵昶;[D];复旦大学;2011年
高以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严兴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秦娟娟;[D];天津大学;2010年
汪守国;[D];武汉大学;2011年
胡华平;[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王明寿;[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永忠;[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周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宁锋;[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马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肖德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廖鸣;[D];湘潭大学;2010年
汪莉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杨俊涛;[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耿海燕;[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华宝军;[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庄贵军;[J];北京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董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胡在新,汪纯孝;[J];商业研究;1998年11期
刘毅军,程鹏飞,刘虹;[J];商业研究;2003年13期
谢爱丽,周广华;[J];商业研究;2003年23期
刘灵芝,吴风迅;[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晏维龙;[J];财贸经济;2002年10期
杨兴柱,陆林;[J];城市问题;2005年02期
章锦河;[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2期
宣国富,章锦河,陆林,章锦河,杨效忠;[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喻平;[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冬梅;[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顾晓雯;;[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彭雷清;[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年03期
杨臣;;[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06期
楚新明;[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Z1期
汪勇;;[J];当代畜牧;2005年06期
王媛;罗锡勇;;[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朱欢;;[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1期
巩象忠;;[J];商业时代;2007年20期
葛韧琦;;[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庄贵军;徐文;周筱莲;;[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王大伟;徐茂岭;于洁;王勇;;[A];第二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王建磊;;[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和亮;[N];宁夏日报;2009年
李从选;[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卢海龙 见习记者
祎;[N];华兴时报;2010年
黄佑成;[N];经理日报;2009年
康伯年;[N];中国建材报;2010年
张平淡博士;[N];电脑商报;2004年
王立伟;[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北京方圆润智营销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刘永炬;[N];财经时报;2007年
周芳;[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凡真;[N];经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烈水;[D];华侨大学;2009年
李高广;[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宋明;[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贾钰哲;[D];浙江大学;2012年
梁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蕊;[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胡古月;[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周学斌;[D];西北大学;2005年
赵冰;[D];吉林大学;2007年
徐晓冰;[D];长安大学;2008年
杨臣;[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钟娜娜;[D];山东大学;2006年
于大立;[D];山东大学;2007年
李维华;[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杜茜;[D];山东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快消品供应链环节的电子商务刍议
高森明晨 高森明晨CEO张鑫 高森明晨张鑫 供应链 快消品供应链
  原本的概念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公司提出,这个概念包涵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子交易(E-Commerce),一个是电子商务(E-Business),IBM起初只关注了电子交易层面,而在随后的2,3年内,迅速补充了电子商务的核心理论,并且以电子商务为其业务主导和研究方向。
  到了今天,仍有很多人认为电子交易就是电子商务,因为电子交易给人的感受更加直观,大家都关注电子交易的过程,而忽视了电子商务的商务流过程。大观中国,各行业、各种规模的在电子商务化方面还存在很多理解和认识上的问题,致使电子商务并没有更深入的服务于企业提升自身效益和工作效率,或者说,深入得比较缓慢。在这里我们要谈到的,是电子商务在企业供应链环节的应用。可以预见的是,在各行业企业,尤其是快消品行业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化是大势所趋,是未来重要的企业管理科技战略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由于一些原因,快消品行业对供应链环节的电子商务化还处在观望阶段,大多数国内企业并不能直接实践或应用完整的电子商务服务,以此来改进快消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
  在某大型食品生产商处了解到,该企业的IT部门正在积极筹建电子商务化的供应链。而在某大型乳业集团,IT部门的人员却依然在考虑物流、食品保质期等产品特性的问题。可见,各行业企业的IT部门对电子商务供应链的概念尚在认识期,并且持保守的态度。这并不是电子商务在企业供应链环节得不到迅速发展的根本问题,而根本问题在于,实际上IT部门和决策部门对电子商务的认知是有所偏颇的,或者说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必须要清楚企业供应链环节所包含的几个内容:物流、资金流和商务流,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起,经过多个层级,到最终的消费者.各个环节不可或缺或者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企业可以省略其中的部分环节,实现他们所追求的扁平化渠道政策。所以现在的大多数企业一谈到电子商务,就理解为生产商如何和最终消费者进行直接交易(电子交易),而省略中间商。这就给想实现供应链电子商务化的企业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对电子商务理解的偏差使得他们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电子交易这样一个浅层面上,而忽视了真正的电子商务的重要价值。
  所以,不是简单的不通过传统的渠道销售产品给消费者就是电子商务,而有一部分企业也会片面的以为电子商务会提升企业的根本经济效益,那么就会导致企业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决策偏差,行动偏差,思路窄化。
  在行业咨询领域,大家有一个普遍共识,通俗的讲就是“重电子轻商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上面已经谈到,企业对电子商务有偏颇的认识,使企业忽视了本身信息技术对商务过程的推动和进化。我们可以明显的认识到:在供应链中,电子交易虽然可以帮助部分企业省略渠道环节.但无法解决生产排期、物流配送、销售统计分析等商务过程.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快消品适合做电子商务,但是最重要的是理解电子商务.企业多关注电子商务实施前期面临的具体问题,是把电子商务放在企业管理之外考虑问题的方式,实际上企业价值链中把供应链电子商务化才是大问题.
  广泛的讲:包括快消品行业在内,没有哪个企业不适合做电子商务,甚至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都适合用电子的手段来处理工作流程运转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达成更高的工作目标。
  那么,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上,有很多企业还是有自己的特性,电子商务如何应对?
  如果快消品行业如果仅仅把眼光放在电子交易上,那么由于他的特性,电子商务是不适合为快消品服务的,而如果从快消品需要信息透明度更高、信息传递更及时等层面上来说,快消品就需要在企业价值链环节增强对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应用。
  举例来说,某个酿造企业,他有多种酱油和醋产品,他在价值链过程中发现不同的经销商向该企业购进了不同的产品,产品在各渠道销售的情况不一样,为了可以有的放矢的投放产品,实现精准生产,就需要大量的终端信息收集,现在这些信息往往现在需要人员手工收集、制表收集.供货配比在哪个临界点转变呢?如果他的供应链是电子信息化的,那么企业就能明确的知道。
  现在很多企业都上了, 做的比较好的比如,他是做分销的,他做了一个系统,该系统向下游经销商开放。不过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出现了信息孤岛的瓶颈,这些企业ERP是不对上下游的厂方和渠道方开放的,甚至是手工收集信息再录入ERP系统,甚至收集信息都是不连贯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
  从高森明晨的客户经验来看,我们的一些客户在拿到客户化的系统之后,觉得它不是ERP系统,而ERP系统该更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但实际上ERP应该是一个,并不能当做最后的应用,ERP支撑着整个企业把供应链电子商务化,而信息的获取和流转手段要与之配套,单独的ERP系统,解决不了数据收集和信息流转的问题。企业一旦把内部信息用信息化手段流转起来,那么就已经具备了除资金流、商务流、物流以外的这条信息流,而且未来信息流和商务流的混同是越来越明显的,可以说在电子商务的前提下,商流等同于信息流
  但我们现在许多企业的认识还是将两者割裂的。
  《IT经理世界》曾有一篇文章,谈到在企业应该是什么角色,该如何转化,现在企业IT部门确实有这个问题,IT部门目前更多的就是做信息化建设或是信息化服务的。而在电子信息化时代,IT部门也应该和商务部门高度混同,IT部门现在需求的都是数据信息,但数据信息应该是最底层的,数据应该怎么用、体现什么,呈现什么样的价值呢?IT部门普遍认为不是自己的事。
  有些企业有单独的电子商务部门,而企业通常认为电子商务部门就是在网上卖东西的,实际上电子商务是一种企业战略.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的就是把供应链电子商务化,如何把企业上游下游渠道整合到电子化信息化,然后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这非常关键企业和分销商之间,通过电子订单、电子结算、,包括矢量销售,如果这些能通过企业ERP系统来整合,这难道不是电子商务吗?目前能过做真正的电子商务的大型企业还很少,()所做的仍是电子交易,实际上商务流程的电子化才是真正的价值,这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海外也没有特别的经验。
  企业IT部门通过一种定式的眼光来看问题:企业是否“E化”。但是内部信息化如果始终不能和外部信息,“E化”就完全没有作用。企业不可能独立于上下游渠道来进行正常商务运营,那么企业价值链不是电子化的,相信信息在企业内部转得再快也没用。
  许多运营商也在想前提下到底能干什么,许多企业对此还非常模糊。许多企业要自己建,目的是为了保障,这就是没有从电子商务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的确现在服务器预算很低,可能只占到大企业信息化预算的1%,但为什么会出现云计算呢?那为什么业界龙头、、IBM都在推动云计算,普遍认为云计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呢?事实是:硬件和软件整合的概念都是为商业利益服务的,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业利益和市场需求当然不会有人推动这个概念。谈到安全问题,十几年前一些外企员工在出差的时候会使用,通过广域网随时随地登陆内部网处理工作内容,难道这个时候就没有安全问题吗?现在企业不和上下游共享信息化的借口,就是安全问题。总而言之,一定要让企业信息流内外部流动起来。
  在与人讨论电子射频技术的应用时,我们看到,NEC在电子射频技术应用上走的已经很靠前了,他们通过喷码技术把RFID码做成标签直接喷在商品上而不是再做成一个封签。于是我们知道一个是哪一天在哪棵树上成熟的,哪一天采摘的,哪一天封箱,通过什么样的物流送到了什么仓库,又送到了什么超市,最后在哪一天卖出去。
  这需要物流商、经销商等共同采集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是链接的,就是没意义的。再举个例子来说:某公司想要冷鲜肉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全程被监控,包括冷柜车里的温度,在运输过程中大概有什么样的变化,车到哪里了,这涉及到高森明晨的定位技术。我们提出过这样一个:在其车内加RFID,用一个来读取车内的温度,通过RFID将温度信息传到上,手机可以识别,在通过手机传送到系统上,我们再通过系统来访问这些信息,从信息流动上来讲我们实现了短传和长传,也就是近场和远距离广域通信,但如果你不把物流公司拉拢进来,物流公司没有采集车内信息,企业是得不到的。无论企业内部有多好的ERP或者硬件构架,都无济于事。
  去年我们在四川做过一个企业主研讨会,专门讨论渠道扁平化、电子交易化的问题,而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电子交易,但不能过分迷信和依赖电子交易。曾经是一个网上直销的企业,而现在开始做分销市场,就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戴尔在中国大量的利润增长实际上依赖的恰恰是线下分销渠道的增长。戴尔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要走分销呢?最直接的原因是,企业和渠道之间存在多层博弈关系,这在曾经的论述中经常提到,它的核心就是CRM(客户关系管理),谁掌握了客户关系,谁就拥有市场,而CRM是电子商务帮助企业达到客户关系目标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对这个概念认识的大相径庭就造成了许多企业在CRM方面的成功或失败.CRM价值的体现并不是要把东西卖出去,是让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而CRM正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工具,和其他电子商务的应用一样,建立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清楚拿他来做什么。
  总结通篇论说,并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不适合做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电子商务化才能带给企业最核心的价值,企业进行商务的过程就是企业谋求进取的过程,这个定理适用于任何行业。企业对于信息化的理解存在偏颇,而信息化系统存在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又不乏攀比现象。至于到底怎么来打造电子供应链的未来,我想从高森明晨的角度来说,有些零售商不愿意和企业共享信息,高森明晨的“销售管家”服务可以帮助企业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博弈不是斗争,企业对待渠道观念的转变很重要。信息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和伙伴共享。而对于CRM无用处,因而在中国发展不利的论调是不正确的。目前个人信息的热炒就是很好的例证,有很多人通过的渠道收集到个人信息,又贩卖个人信息,铤而走险的获利。这恰巧说明了个人信息在当今社会是非常有价值的,既然个人信息有价值,那么CRM就有价值。
  至于IT部门该如何变革(既然变革是),自然应该以不浪费企业资源为导向,首先IT部门应该真正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接下来,IT部门要向两个方向扩展自己,一方面是向企业决策领域发展延伸,为决策层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是尽可能的去融入并最终等同于业务部门。 ( 高森明晨公司CEO&冠实顾问大中华区总裁 张鑫 )
[ 责任编辑:罗晓娟 ]
互联网+,云,大数据时代,外部…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消品推广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