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比完全垄断效率高 完全垄断还存在?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考核目的:这是两种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式,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竞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答:(1)含义和形成条件 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的条件 1、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2、同质产品 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 4、生产者和消 费者都拥有充分信息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条件:厂商即行业,即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要的全部 产量; 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即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这样,厂商就不受任何竞 争者的威胁; 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 在这些条件下,一个完全垄断者就没有了竞争对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存在,厂商 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2)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他不能改变价格, 需求曲线即价格线是水平线, 同时需求曲线又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P=AR=MR=d 但这里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指单 个企业的需求曲线,而不是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由于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对垄断者产品的需求,就是对整个市场产品 的需求,所以,垄断者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的厂商是市场 价格的决定者,它可以通过改变销量来决定价格,因此,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它表明完全垄断厂商要想增加销量,就必须降低售价,厂商只 能在高价少销或低价多销间进行选择。 完全垄断厂商确定了产品价格后, 买者所支付的价格, 也就是厂商出售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 均收益,因此,厂商的平均收益也是随产品销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平均收益曲线 AR 与 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 D 重叠。与此同时,厂商从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中所得到的边际 收益 MR 也是递减的,且在每一个销量下,都小于 AR,所以边际收益曲线在平均收益曲线 的左下方。 (3)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短期均衡 在短期, 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 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 部生产要素,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盈利)或供给大于需求 (亏损)的情况。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相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 E,此点的产 量为最大利润产量或最小亏损产量最大。 第一种情况: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S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 由于供不应求, 所以价格线一定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的上方。 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 则:MR=MC,此时总收益 TR=POoQO=POOQOE,总成本 TC = P1oQO = P1OQOF 超额利润=TR-TC = P0P1FE>0 或 P>SAC 第二种情况:供给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S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关键差别是垄断竞争存在产品差别。 这个判断题~_百度知道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关键差别是垄断竞争存在产品差别。 这个判断题~
简洁有力的有加分哦~谢谢了是对的还是错的?理由是?希望不是复制的答案
提问者采纳
明白了吗。因为,后者寡头的产品是完全相同的,便于楼主理解:市场进入的难易程度,我建议楼主百度一下四种市场各自区别的表格总结; 二楼是在误人子弟吗。 当然,只不过不是最主要的,区别的主要标准就是,这句话是错的,二者的区别是前者寡头的产品是有差别的! 综上: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但不是区分的关键,不能够以产品是否存在区别来判断市场类型,一看就一目了然了。还有几点要指出。所以,其实也是有瑕疵的,存在差别寡头和纯粹寡头; 三楼的答案看似很有说服力: 一楼说的太绝对,你说的产品存在差别是两种市场的区别,说到这里?什么叫“其他方面都没有什么差别”,事实上还是有关系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无论是垄断竞争还是完全竞争还是其他两种市场错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哈,我总觉得我还有一点点的问题。但是现在脑子还没有转清晰,等我清晰了我的问题我再继续问哈~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垄断竞争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完全竞争市场是完全开放。与产品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还有一些别的差别错主要差别应该是市场进入障碍的差别,垄断市场不是,自由进入的
对,因为二者在区分市场结构的其它特征如企业数目、市场进入等方面没有根本性区别。
我觉得是这样的。完全竞争的厂商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厂商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产品无差别,市场进入或退出也完全自由。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对于价格没有控制力度,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垄断竞争则不同,产品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因此,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厂商并不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对价格有微小的控制力度。而厂商进入或退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在长期,如果行业中存在正利润,就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如果存在负利润,就会迫使原有厂商退出。所以我觉得进入或退出并不是决定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产品差异,从而使厂商对价格的力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一个水平,一个斜向下。这是我的观点,希望对楼主有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10:33: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的效率比较
官方公共微信查看: 1488|回复: 1
阅读权限100威望15 级论坛币2892907 个学术水平440 点热心指数583 点信用等级315 点经验109981 点帖子2231精华在线时间2733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48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06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作者:王廷惠    
【内容提要】新古典经济学视野内的完全竞争,由于排斥了时间、知识和人类行动因素,成为缺乏争胜竞争活动的抽象概念和理想状态。市场过程理论则将竞争理解为一个争胜动态过程,特别关注过程竞争发现知识的功能,强调过程竞争内生各种竞争活动的动态效率特征。在过程竞争看来,包括广告、产品差异、市场势力等被新古典经济学贴上不完全竞争或垄断标签的活动,实际上都是有效率的争胜竞争形式。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具有效率特征,不应该成为反垄断的对象。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普遍的现象。以不同方式定义的竞争,始终是一切经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一卷:583)。对竞争性质理解的差异,是新古典经济学和市场过程理论(注:对均衡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错误理解和方法的不满,产生了将市场作为一个过程加以理解的理论分析,催生了市场过程理论。现代奥地利经济学或新奥地利经济学承袭米塞斯和哈耶克思想传统,主要是在美国得到发展的奥地利学派思想,领***物包括哈耶克、柯兹纳、拉赫曼等思想家。与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奥地利学派强调方法论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边际主义、效用对需求及市场价格的影响、机会成本以及消费和成本的时间结构有所不同,现代奥地利学派更加关注真实时间中的市场过程。从1930年代开始,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研究方向开始有别于主流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到了1950年代,米塞斯和哈耶克建立和发展了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方法,强调真实时间视野中知识的作用和市场均衡过程的发现作用,关注过程竞争而不是竞争状态,将企业家看作是市场过程的动力。本文更倾向于用市场过程理论表述这一思想脉络,以强调这一思想脉络关注市场过程的核心特征,参阅王廷惠(2003))对市场不同理解的重要内容,是不同理论流派纷争的关键问题。
      一、完全竞争的非竞争实质与SCP范式的谬误
    (一)完全竞争:缺乏竞争过程的竞争状态
    完全竞争概念及思想的出现,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著名贡献(McNulty,)。完全竞争原子式市场结构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市场上存在无数买者和卖者,他们都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上的商品是同质的;所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买卖双方都能得到有关现在和将来市场情况的全部信息。完全竞争的结论实际上已经隐含在其假设条件之中。奈特最早阐述了满足完全竞争状态的必要条件(Knight,)(注:完全竞争概念,最早由古诺(Cournot,1838)在《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中创立,指所有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并且面临完全弹性的产出与销售曲线之市场结构。在古诺看来,随着竞争对手数量趋向无限大,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趋于零,参阅新帕尔格雷夫大词典(第一卷:483,578)),他的学生斯蒂格勒进一步阐述之后,凝结为现代经济学家所理解的竞争意义(Stigler,1957)。正是奈特使得芝加哥学派坚信,完全竞争模型能够帮助经济学家理解真实世界中的各种市场竞争。
    完全竞争模式中,厂商不提高或降低价格,不区分产品,不进行广告宣传,也不试图针对其竞争者改变成本结构,或者开展一些动态经济系统中的企业实际从事的活动。实际上,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内,完全竞争是一个有效市场结构,更为准确而言,是有效竞争结构的条件。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化结构,类似于机械学中无摩擦体系的理想化。结构主义竞争观本质上没有竞争过程,竞争不过是符合完全竞争均衡市场条件的状态。完全竞争理论实际上是静止的状态理论,不是市场过程理论(Rothbard,1962;Kirzner,1973;McNulty,1968;Thompson,1980)。完全竞争理论分析事物的状态,或者所有竞争活动停止时均衡条件之存在性,“完全竞争只能在均衡点有效”(Arrow,),是完全实现均衡而且永远处于均衡的终点状态(FSR,final state of rest),是假想的完全竞争性世界(hypothetically perfectly competitive world)。贴着竞争标签的完全竞争,压根就不允许竞争的存在,几乎没有包括现实竞争的内容,没有企业家争胜竞争活动的余地。竞争被描述为静态的理想结构,被当作是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被看作是纯粹选择的逻辑(Hayek,1937)。实际上出现急剧竞争的情况,在完全竞争静态框架却被认为不存在竞争(Fisher等,1983)(注:他们运用过程市场竞争观,对运用反托拉斯法管制IBM的业绩意义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没有认识到长期竞争性均衡是个静态概念,动态竞争性市场的基本特征是技术变化)。甚至有学者认为,经济学家使用的竞争一词与现实已经失去联系,因为排除了竞争和争胜(Morgenstern,1972)。完全竞争概念对导致均衡的竞争过程缄口不谈,实际上没有为竞争留下余地,争胜竞争活动在完全竞争框架中了无踪影,无法解释“看不见的手”的手指如何发挥作用。完全竞争理论讨论的被称为竞争的情况,实际上压根就不存在竞争,完全排斥了实际竞争活动。完全信息假设和均衡状态的定义,实际上不过是同义反复(Hayek,1937:42),无助于理解真实世界。完全知识假设,实际上就是排斥了整个竞争过程(Armentano,1982:26)和真实的竞争活动。哈耶克()认为,“赞成竞争的观点不是建立在存在完全竞争条件基础上”。对哈耶克而言,实现理想均衡状态的完全竞争意味着不存在竞争,或者竞争停止的状态,竞争的“本质特征通过静态分析下的假设给抽掉了”(Hayek,1948:94)。
    完全竞争是一个只关注起点和终点的静态分析,只对均衡状态或均衡条件感兴趣,强调静态的配置效率。而真正的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争胜竞争动态过程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动态效率。如果根据完全竞争理论判断现实生活中竞争的作用,那么,现实竞争与完全竞争模型之间的差异程度越大,现实竞争就越是不受欢迎甚至是有害的,因此**的行为空间就会变大。静态竞争理论本质上是反竞争的,与经济进步不相容,没有资格被树立为理想效率的模范(熊比特,)。哈耶克特别指出,要警惕完全竞争概念的规范含义。如果纯粹和完全的竞争被理解为新古典特征,那么任何偏离理想状态和条件的现实都是错误的根源,甚至是危险的公共干预之根源(Hayek,1946)。实际上,完全竞争理论讨论的竞争概念与现实竞争没有任何联系,其结论没有什么政策指导意义。(注:Hayek(1967)认为,经济学家经常将竞争形成的秩序理解为均衡状态,然而事实上这种均衡状态的前提是所有事实都已经被发现,因而竞争也就停止了)
    完全竞争理论所假设的情形,实际上剥夺了作为动词的竞争所描述的所有现实活动形式,包括广告、产品差异和削价竞销都被完全竞争定义排除在外,忽略了竞争活动的过程,忽视了时间、知识和企业家行动在竞争过程中的重要性。完全竞争均衡已经排除了竞争这个动词的过程含义,排斥了商业竞赛的竞争现实(McNulty 1968)。如果完全竞争的竞争状态确实存在,不仅不存在竞争这个动词所描述的所有活动,而且使得竞争活动实际上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原子式竞争范式(the atomistically competitive paradigm)中的“完全竞争是我们使用的最不幸的术语之一”(Knight,),是不符合逻辑的、不可能的、糟糕的和非最优的,具有不恰当的政策意义,不应成为政策分析的标准。遗憾的是,许多现实中的反垄断法和对垄断行为所实施的微观规制,都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均衡的竞争观基础上的。
    (二)新古典模型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运用——SCP范式批评
    产业组织理论是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研究产业中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注: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内容颇宽,涉及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等等方面(Sen,1996))张伯伦和罗宾逊对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研究,一般被认为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开端,年代间,贝恩、梅森等学者就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经过1970谢勒(Scherer,1970)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为框架的结构主义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即哈佛学派的SCP范式。SCP范式实际上是完全竞争模型的衍生物,所以又称PC/SCP模型。根据SCP范式,假设结构、行为和绩效三个概念之间存在联系是,市场结构(卖方数量、产品差异化、进入容易程度等等)很大程度上解释或者决定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价格策略、产品策略、广告、投资等),而市场绩效(效率、技术进步)是市场行为的结果,市场结构被理解为外生因素,竞争仅仅是市场结构问题(注:在结构主义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看来,市场结构最重要,因为市场结构决定了行业中的厂商行为,而厂商的行为又决定了行业发展的绩效和质量(Caves,))。19世纪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托拉斯运动和公司兼并是竞争性过程必然的、适当的组成部分,反对与竞争性争胜过程不相容的反垄断管制。1920之后,尤其是大萧条以后PC/SCP模型才被广泛接受,完全竞争分析才成为理论基石(Machovec,)(注:美国经济学会的发起人Ely认为,大规模生产绝对不是必然地与垄断性生产联系在一起,另外一个发起人Clark认为,兼并在经济事物中无疑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直到1920左右,斯密过程竞争的争胜竞争思想仍然支配着美国经济学家的思想)。在结构主义竞争观或原子式竞争观看来,关键问题是判断真实世界中的市场结果偏离完全理想市场的程度。以乌托邦世界为参照,现实市场必定充满了不完善,因为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集中和市场进入壁垒,显然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吻合。
    SCP范式把市场结构尤其是市场份额和集中当作评价产业竞争程度的中心标准,将价格偏离边际成本情形理解为资源配置低效率(Lerner,1934;Harberger,1954;Schwartzman,1960;Kamershen,1966),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模式。这一范式回避了对市场过程的关键分析,遵循单向静态的逻辑,常常从各个行业的跨部门资料着手进行大规模的经验描述(Schmalensee,1986),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论分析。SCP模型实际上是帕累托最优在产业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根据SCP模型分析得出的一个规范性结论就是,对自愿交易过程进行微观规制和直接干预,以实现从外部推导的资源配置标准。为了获得理想的经济绩效,应该通过公共政策调整不合理的市场结构,SCP模型为**实行限制垄断和实施微观规制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哈佛学派盛行的1970年前后,美国曾经动用反垄断法对一大批反竞争案件提起诉讼,严格的结构主义反垄断政策法规产生了巨额的诉讼费用,削弱了美国优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正统竞争和垄断理论存在固有矛盾而且误入歧途,不能为反托拉斯政策提供合理的支持。
    1970年代以来,出于对结构主义分析范式理论逻辑缺陷的不满,芝加哥学派(注:芝加哥学派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强调经验测试(empirical testing)。一个经济假设只有在经受真实世界证实后才能被接受,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过程。这一方法,显然不同于市场过程理论方法,因为主观假设不一定适合进行经验测试)带头发起了对产业组织研究SCP范式的颠覆性革命。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MoGee,1971;Goldschmid,Mann and Westont,1974;Bork,1978;Armentano,1982;Brozen,1982)认为,市场结构取决于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而不是相反,又被称为效率主义学派。根据这些研究,产业高集中度也许是由于一个或几个企业由于具有更高效率,大企业的形成和生产集中是通过企业高效率经营实现的,并非勾结窜谋或垄断性兼并的结果。产业集中度高的原因可能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或者生产效率高,是市场过程生存检验和争胜竞争的结果。由于寡头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寡头之间合谋行为也难以通过减少供给数量持久地以高于市场竞争价格水平出售。芝加哥学派运用效率标准解释了企业集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们对贝思首创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根本就不存在市场进入壁垒,因为当价格提高到竞争状态下价格水平之上时,价格信号足以吸引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鲍莫尔等人发展的可竞争市场理论强调,由于潜在竞争者的压力,促使现存企业降低成本、扩张规模、注重创新,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并影响市场绩效,摆脱了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之间的简单单向逻辑关系。他们强调**反垄断政策的唯一目标应该是追求经济效率,认为问题的真正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从政策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对竞争过程的规制和干预可能会损害动态效率。198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和***相继放弃了结构主义反托拉斯政策。
    1980年代以后,随着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可竞争理论、激励机制设计等微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SCP范式遭到日益严厉的批评,走向穷途末路,被强调对市场行为研究、建立双向和动态研究框架以及引入博弈论的新产业组织学所取代(参阅卫志民,2002)。批评者认为SCP理论体系分散,各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只能被解释为描述性统计,缺乏因果联系,对影响产业组织的更基本的外生变量如进入成本、学习曲线、技术变化等因素缺乏准确计量,产业盈利、集中度以及广告销售比是联合内生的,由市场的基本条件(外生变量)和厂商行为同时决定(泰勒尔,1997:2)。经济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研究市场结构如何影响创新,也许是提出了一个错误问题,甚至导致对熊比特假设的质疑,认为大企业产生的创新不如创新所导致的大企业现象更普遍(Phillips,1971)。许多有关创新和企业规模关系的经验研究表明,小企业比大企业的研究支出更多,而且生产效率更高(Cohen,),创新型产业中小企业享有相对创新优势(Audretsch,1995)。市场过程中的争胜竞争,必定是动态竞争,由于市场过程具有高度复杂特征,同时是发现知识、运用知识的程序和过程,为了实现技术进步,最好能够创造一个多种规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通过技术不断创新展开创新竞争,确保进入壁垒处于低水平(Scherer and Ross,)。(注:演化理论认为,存在多种源泉的创新,必然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演化是变异和选择的结果,多种创新源泉有助于出现变异,市场优胜劣汰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
    实际上,行为可以决定将来的市场结构,企业通过研究与开发投资、通过影响潜在进入者进入的策略性行为,都可能影响市场结构,SCP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更为复杂的动态联系。德国市场过程理论的代表人霍普曼批评了SCP范式,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不存在清晰的因果关系。现代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拒绝接受完全竞争概念,认为只要不存在**人为设置的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就是争胜竞争过程内生的有效率结果,产业集中倾向的原因是竞争性争胜的结果,是企业不断创新和适应环境的市场过程之必然结果,无法判断一种市场结构比另外一种市场结构更有效率。也许没有最优的企业规模,仅仅存在最合适的产业类型,其中企业规模、特征和前景能够确保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有效聚集、交流和运用新思想与新观念(Dorfman,)。出现新产品或新生产过程创新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份额时,合并导致生产、分配、研究与开发、资本融资和其他领域出现规模经济时,小企业就会成长为大企业,致使集中度提高。竞争过程能够导致市场出现集中趋势,这是因为竞争者比竞争对手在满足消费者方面做得更好以及不懈的努力。如果市场竞争反映了偏好、技术和日益增加的协调,显然不能理解为浪费或者无效率(Armentano,1982:40)。市场集中度教条忽略了整个过程,仅仅注意集中率的简单统计数字。这些比率也许能够显示一个时点上产业的集中程度,但是无法说明集中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实际上,企业的市场权势还可以由潜在竞争施加控制。这样,市场过程理论进一步批评击中了SCP范式的要害。在没有**设置进入壁垒的情况下,市场高集中度可以看作是企业成功满足消费者意愿的信号,集中度指数并不能够传递产业内竞争程度的任何有关信息,不能用以测度竞争或者社会无效率的程度。在市场过程理论看来,许多时候是**真正限制了竞争和竞争过程的展开,损害了市场过程的动态效率。
    除市场过程理论之外,1990年代开始,战略管理领域出现了理解经济利润源泉的企业能力解释方法,试图替代结构主义思路(Rumelt,Teece and Schendel,1991)。(注:除了仍然处于发展过程的演化方法之外,相当多的企业战略分析理论仍然停留在静态和均衡基础上,无法对付不确定性问题(Yu and Robertson,1999:76)。通过假设生产者准确知道消费者偏好的长期信息和创新产品的信息,这些方法通常忽略了需求变化)这一思路的理论和经验传统颇为繁杂,包括企业资源观(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Wernerfelt,1984;Barney,;Conner,1991)、动态能力模型(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model,Teece,Pisano and shuen,1997)、组织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organization,Prahalad and Hamel,1990)等等。沿着企业能力的研究思路,获取利润的能力被看作是文化、默示知识(Itami,1987)、学习能力(Cohen and Levinthal,1990)以及合作能力(Henderson and Cockburn,1994)等等因素的结果。(注:这一理论脉络不同于对战略要素的传统反托拉斯分析。首先,这一思路没有将战略要素局限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而是扩展到质量高、开发新技术、具有良好供货方和顾客合作关系等企业所获取的资源竞争优势,这样,路径依赖使得企业能够在产品市场上获取富有竞争力的地位;其次,企业在竞争性产品市场展开运营活动,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反竞争行为,企业可能通过排他***易、暗中勾结等方式在要素市场上实施反竞争行为,损害消费者福利水平;第三,竞争性战略要素市场的存在,能够对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的企业损害消费者福利的能力施加限制,对违反竞争企业的行为能够施加基于市场的约束。一般而言,如果用以形成产品市场优势所需要的资源和要素市场是富于竞争性的,那么企业不会寻求产品市场的支配地位,这样,**对违反竞争的产品市场行为就是多余的(Barney,))企业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动态竞争市场过程中的规模效率、学习曲线效率和成本节约效率,认为这些效率能够创造经济价值。这样,诸如合并这样的企业之间能力互补行为就能够产生效率收益(注:这种无形效率在信息密集型产业中尤其突出,因为即使不存在传统的规模经济、学习曲线效率等等效率,整合不同企业互补的知识,也许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并且使消费者受益。这种非传统效率具有重要的增值作用(Barney )),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因此不应该成为反托拉斯法的目标。生产过程中形成和积聚的知识差异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积聚知识和能力强的企业,通常具有动态竞争优势,反垄断如果针对这样的企业,同样会妨碍劳动分工、知识分工以及知识的有效扩散和有效利用。德姆塞茨就认为有时企业居于支配地位,是企业具有能力的结果,是高度竞争的市场过程中企业运用其能力的结果,并非采取了违反竞争的行动所致。如果小企业无法移植居于支配地位企业的能力,拆分大企业实际上可能会损害消费者利益(Demsetz,1973)。饶有趣味的一个问题是,除了化学和医药产业之外,企业能力理论并不认为专利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维持(注:Levine(1986)的研究发现,130个行业的企业都认为专利是建立新产品竞争优势最不重要的手段,Mansfield(1986)对12个产业已经发现,只有14%的企业是在专利保护下获得发展的(Barney 2001:57))。建立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路径依赖、起因不明、复杂社会性质等企业资源,这些因素使得模仿竞争成本高昂,而专利使得企业能力明确可知,在许多情况下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注:Barney(2001:58)以索尼为例解释了路径依赖的、起因模糊的、具有社会复杂(Path-dependent,causally ambiguous,and socially complex)特征的企业能力是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索尼开发的新产品,无法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索尼优势在于不断创新和引入新产品的能力,这一能力是其他企业无法效仿的)。专利不过是企业向潜在雇员、消费者和竞争者显示创新能力的信号(Spence,1973),并非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二、过程竞争(process competition)与知识发现:争胜竞争(rivalrous competition)的动态性和竞争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完全忽略了时间因素和知识问题,完全竞争市场很少有必要或者存在很小开展竞争活动的余地,这是脱离现实生活、缺乏现实基础的抽象竞争。如果有关变化的所有知识能够很快得以传递,行动主体能够很快适应,争胜竞争过程中的过程竞争活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只有关注被忽略的时间过程以及这一个过程中的力量,才能对真实世界里的许多现象提供合理解释。这样,传统框架中的非竞争或者反竞争活动成为竞争的关键内容和丰富形式(O’Driscoll and Rizzo,),竞争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结果的不可预测,竞争的功能在于发现随着真实时间过程展开的知识。
    (一)过程竞争与知识发现:将竞争作为一个过程的思想脉络
    古典经济学家以及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竞争观,是将竞争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A dynamic process)(Machovec,),竞争是人们寻找未实现的利润机会的过程。斯密的竞争概念,不是企业作为价格接受者的情况,而是通过作出积极反应使得市场趋向均衡。而且,斯密从来都没有将竞争理解为完全竞争,他仅仅提及自由竞争,强调自由进入竞争的重要意义,关注的是过程竞争,并据此反对限制和管制(Dennis,1977:99)。在斯密和古典经济学家那里,追求利润的企业受到竞争驱动,会不断自觉适应消费者意愿,竞争是动态的过程,不是新古典框架中的静态完全竞争状态。1930年代张伯伦和罗宾斯讨论垄断和不完全竞争之后,出现了对竞争的多种理解方式。在这之前,包括马歇尔实际上都将竞争理解为争胜过程(a process of rivalfy,the rivalous process)和市场主体的争胜活动(rivalous activities),包括消费者之间为获取有限供给商品而展开的竞争和生产者为争夺有限需求而展开的竞争(Blaug,)。在争胜竞争过程中,企业不仅进行价格调整,而且也采取包括数量调整在内多种非价格竞争方式。
    米基斯认为市场是一个动态争胜(dynamic rivalry)的企业家过程,使得经济学回到早先将竞争看作是争胜过程的古典竞争观。哈耶克发展了米塞斯的思想,将竞争理解为能够发现并有效利用信息的过程,强调竞争被静态分析假设掉的动态过程特征。企业家过程的竞争性,必须建立在机敏企业家能够自由进入市场并且利用这些潜在机会的基础上。市场过程理论将所有竞争形式都理解为市场过程的一部分(Kirzner,)。如果具备完全知识,市场必然已经处于均衡状态。只有在人类无知背景中理解竞争,并视其为复杂演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才能够理解竞争所发挥的重要功能。竞争是一种发现有用的人类知识之过程(Hayek,78;Kirzner,),知识、技术和经济演化是敢于冒风险的知识发现者推动的。由于市场主体有关消费者偏好、技术、要素价格、广告、场所以及其它许多变量的知识有限,竞年过程就成为实现经济协调的社会工具(Armentano,)。在实际市场经济中,竞争不是虚构的均衡概念,不是重复的机械过程,是一个发现迄今为止仍然不为人所知的或者至少还没有被人利用的事实之动态过程,如果不存在竞争,这些事实要么仍然不为人所知,要么至少不被利用(Hayek,)(注:将竞争看作是一个知识发现的过程,导致哈耶克重新定义效率的概念,用动态的通功易事效率(Catallacticefficiency)取代了帕累托传统的静态效率)。争胜竞争必然是一个企业家发现真正市场可能性和约束条件的过程,具有发现特征。在位企业和潜在企业通过市场过程发现的知识是没有想到过的知识(unthought-of knowledge)。具有发现特征的争胜竞争和过程竞争过程中的发现者,是受到市场机会激励的企业家。竞争是一个诱导和激发争胜主体连续、广泛寻找替代品和替代方式的动态过程,是竞争主体不断寻找和试验新知识的过程,竞争是人们在交往和交易过程中发现并试验新知识的积极过程,是不断发现新需求和满足新需求的手段(柯武刚、史漫飞,)的过程,是消费者选择的过程,是生产者模仿、竞争和替代的过程(Reekie,1984:37)。过程竞争的竞争观强调竞争的过程性、动态性和争胜性。
    在全然无知的世界里,竞争的功能是实现这些改变知识和无知边界的发现,这些发现不仅包括产生新产品、利用新生产方法以及发现自然资源新来源,而且还包括值得实现的新需求和愿望的发现(Kirzner,2000:92)。竞争能够揭示信息和实现目标,这是其它任何方式无法知道或得到的。没有人能够预见事实出现之前哪个生产者将被证明最有效率,只能由竞争过程本身确定。从争胜竞争的动态市场过程来看,必须审慎使用“有效竞争”(workable competition,Clark,1940)、“过度竞争”、“浪费性竞争”、“恶性竞争”、“重复投资”(注:Bain(1959)第一次提出了过度竞争概念,对原子型市场结构产业的过度竞争现象、特征、原因及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原子型市场结构、无障碍的过度进入、在过度供给和过剩生产能力出现时企业从产业退出速度太慢,以及依附于产业的劳动力流动性差,是导致过度竞争的基本因素。我国出现的所谓“恶性竞争”、“浪费性竞争”、“重复建设”等等现象,本质上不同于西方国家,主要是国有企业的非市场行为所致,根源在于产权问题(张维迎,))这些模糊甚至错误的概念,除非将这些情形拘泥于SCP范式下依据完全知识推演的相对理想竞争状态对竞争结果进行事后的主观判断。竞争是市场尝试克服或者至少是尽可能地克服知识问题的有效方式和方法,这是整个文明史能够证实的结论(Hayek,)。过程竞争中内生的包括垄断在内的多种动态竞争形式,包括居于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两种极端市场形态以及处于中间地带的多种市场竞争形式,都是过程竞争中具有私人知识的企业家和行动主体巧妙运用自身优势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结果,是实现市场过程动态效率的关键。
    任何市场情形下,无论如何定义垄断,也不管垄断程度如何,市场过程本身一定是竞争性的,因为总是存在通过交换获取利润的竞争性发现市场机会的过程。只有通过争胜竞争的企业家活动发现过程,才能确定如何有效配置资源。一个产业中的垄断企业(不论是对某种基本投入品独家控制的结果,还是**授予排他特权的结果),其价格和销售额是由潜在买者和相关市场中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决策的竞争性相互作用(the competitive interplay)决定的,开放的不确定世界里没有其它任何程序能够决定价格和数量。传统教科书展示的垄断市场,是在给定和已知的需求曲线情况下,垄断者能够选择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数量组合。但是,实际上垄断者事先并不知道其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只有市场过程才能揭示真正的市场可能性边界,因此,对手垄断市场而言,竞争性市场过程倾向于达到垄断均衡。市场过程的竞争性,在于作为一个市场过程的本质。市场过程是由进入或者也许会进入市场的主体之决策所组成,市场过程的竞争程度取决于允许自由进入市场的程度,自由进入是竞争的决定性特征。
    (二)过程竞争的知识发现功能——竞争过程中发现的多种非价格竞争形式:广告、产品差异和非**垄断的解释
    只有所有相关知识给定,而且知识不会发生变化,完全竞争才是最优的。完全竞争的最优解,只能在数据和偏好不变的静态世界里实现。如果固守知识已经存在的新古典思路,偏离均衡条件的所有活动都具有垄断性和无效率特征。实际上,任何真实市场中,时间流逝必然会改变知识和偏好,必然严重削弱新古典模型的相关性。变化的世界总会出现新产品、新要素组合、对消费者偏好以及产品价格的新洞悉。变化的世界总是充满了争胜竞争活动,竞争过程才是理解市场经济的关键,企业家争胜竞争是市场过程的核心。导致企业家创新的竞争动力,不仅仅是利润前景,而且也包括了竞争对手实际的或可能的、潜在的创新行为。在争胜竞争的市场过程中,争**胜的企业家总是尝试多种竞争活动形式,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竞争是一个试错过程,试错的价格调整、广告决策、产品差别和其它竞争形式是发现市场和私人信息的方法(注:竞争是解决许多信息问题的手段,例如,买方和卖方之间的竞争通常导致他们显示与交易有关的私人信息)。广告、产品差异或者特定形式的垄断,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中都被看作是不完善的,实际上这些企业家争胜竞争活动非但不会破坏竞争或效率,反而正是市场竞争的现实形式和真正实质(Armentano,1982:27)。在完全竞争中,广告、廉价销售和差异产品或服务等现实竞争活动形式,根据定义都被排除在外。这些完全知识假设下原子式竞争框架中的不完全竞争具体形式,都是过程竞争中的内生现象,不仅是试错的发现过程之必要形式,而且正是动态争胜竞争的效率表现,竞争能够告诉我们谁服务得最好。现实世界中的许多企业活动,包括广告、产品差异等在标准框架内被理解为不完全竞争甚至具有垄断特征的活动,实际上恰好是构成动态竞争过程的企业家积极活动的重要形式(注:对争胜竞争动态过程中的多种竞争活动和具体形式,奥地利阵营中的Armentano(),Beesley and Littlechild(1989),DiLorenzo and High(1988),DeBow(1991)都能够正确地理解为过程竞争和动态竞争的内生有效形式。过程竞争中的垄断具有明显的竞争特征,因而是有效率的垄断,与公共政策无关。奥地利思想脉络之外的Fisher,McGowan and Greenwood(1983),Brozen(1982)对这一问题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是竞争程度和复杂性日益增加的现实表现。
    1.需求发现、需求创造与广告
    在完全竞争中,竞争过程中的真正竞争活动却被排除在外。所有企业已经而且准确知道消费者偏好,而且消费者偏好不会发生变化,无需市场组织发现和传递买者准备采取什么行动的信息。SCP范式认为广告开支可以建立进入壁垒,甚至把广告看作是浪费性的、不必要的和有损消费者权益的支出。这一观点忽略了或者没有强调广告的信息作用以及柯兹纳所描述的企业家功能(注:信息经济学对广告的处理仍然没有意识到企业家的作用,仍然把信息看作是可以买卖甚至打包的,没有真正认识广告在市场过程中的发现需求作用),实际上是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知识假设推断而来(Brozen,1974),无法解释信息怎么产生以及如何为市场参与者注意。
    如果抛弃完全知识假设,消费者需求的知识不再是给定的,就需求方面而言,比如广告活动,市场的整个组织主要服务于传递购买者准备采取什么行动的信息。真正的企业家不会视需求为给定变量,而是通过企业行动如何影响商品需求(Penrose,1959:80)。市场过程理论和演化经济学都坚持需求的不确定性,熊比特特别关注企业家创新对公众消费的影响。通过开发新产品或者开发旧产品的新用途,企业家能够生产出消费者仍然不知道的商品或者服务,如果消费者发现对其有用就愿意购买。如果消费者或生产者不知道存在特定商品或服务,对他而言,就是不存在特定的商品或者服务(Kirzner,)(注:门格尔也指出,满足需求不仅需要存在商品,而且需要具备商品实际上是商品的知识。在门格尔看来,没有知识就没有商品)。具有发现他人没有拄意的利润机会之柯兹纳世界里的企业家,发现和利用机会的可能性包括了生产和消费方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对商品进行主观估计,新古典意义上具有同样物理特征的两个商品,从个人角度看并不相同,每个消费者根据自身知识存量估计产品是否为新产品并且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决策(Langlois and Cosgel,1998),因此,即使两个人面临同样的问题,也不会学习到同样的东西(O’Driscol and Rizzo,)(注:在一定程度上,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实际上意味着消费第一个单位商品的效用水平不同于消费第二个单位商品的主观评价,尽管两个单位的商品具有同样的物理特征。可见新古典框架中也有主观意义的需求思想。除了市场过程理论对需求进行主观分析之外,行为经济学也发展了需求分析和消费者活动分析的主观方法)。主观知识观认为,需求并不存在,除非消费者知道商品存在。企业知道某种新的产品机会,但是消费者可能并不知道何处存在消费机会。公开的、已知的需求显然与企业生产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的商品无关,因为市场并没有显示消费者需求。这样,企业家型企业(entrepreneurial firm)就会告知潜在消费者存在这样的新产品,将被消费者忽视的购买机会呈现于消费者面前。正如柯兹纳所认识到的那样,企业家的角色不仅在于认识到存在服务消费者的机会,也不局限于提供消费者想购买的商品,而且还要让消费者意识到这样的购买机会。如果消费者仍然不知道可以得到的知识,企业必然会告知他们(Kirzner,),企业必须使消费者认识到并吸收必要信息。企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消费者注意可以利用的机会(Kirzner,),要创造市场。创造市场必然花费成本,广告支出就是发现需求、创造市场和管理需求的重要市场活动方式(注:需求发现和创造问题的关注,构筑了企业战略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广告支出是不是浪费性的,最终取决于竞争,而不是取决于外部观察者。如果广告确实提高成本和价格,同样无法构成进入壁垒,只要没有**限制进入,高成本和高价格实际上起到鼓励进入和竞争的作用。这样,由于广告总是鼓励进入和竞争,无需**采取矫正性措施对垄断施加严格管制。
    市场不仅是一个知识发现过程,也是偏好发现过程。广告是争胜竞争过程中的企业家试图引起消费者注意的需求发现工具,是企业发现消费者偏好的工具,广告没有阻止竞争,反而促进了竞争(注:广告活动非但不是浪费性开支,而且通常还能导致价格下降。一项经典研究发现,美国对验光师实施广告限制的州中,眼镜价格比未进行广告限制的州要低20美元(1963年价格计)(Benham,1972;Bittlingmayer,1993)。参阅:),能够降低消费者信息成本并使消费者获知新的机会,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古典框架内的广告作用,仅仅局限于提供、传递信息,这一方法中的信息可以买卖并且以打包形式存在,试图确定信息产业为了满足消费者意愿而提供的最优信息数量,不存在改变口味的机制。这一思路忽略了消费者对商品的主观评价,质疑广告作为传递信息手段合适性以及可能的欺骗性,过分关注广告成本和广告水平是否社会最优等问题,无法解释广告的劝说作用(persuasive role)。市场过程中的广告除了提供信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警告消费者没有被发现机会的存在(注:广告可以通过鼓励发现口味来改变口味习惯,发现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的消费者偏好。由于默示特征和交流存在交易成本或者劝说他人了解其价值会发生成本,知识具有明显的粘性(sticky knowledge)。消费者的知识存量会产生对变化的抵制力量,因此出现消费行为的惯例、路径依赖和惯性(Nelson and Winter 1982)。消费者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常常被他们过去的经验所锁定(lock in),即使可能知道新的消费机会,他们也有可能不会产生兴趣。广告能够帮助消费者走出镇定(unlock,unfreeze)的知识和认识)。除了发现需求之外,广告甚至能够通过刺激或者替代经济主体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和改变口味(注:这样,口味不是以前就给定的,必须被创造出来。这样的广告不能说是协调的或者判断真假。从影响将来偏好的意义来看,存在通过广告改变偏好的可能性)(Littlechild,1982),还能够改变消费者的知识及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通过创造需求加以诱导(elicitation)进而影响消费决策。1950年代就已经有不少学者注意到广告创造的需求(advertising-created demand)之作用,比如Galbaith(1958),注意到企业通过广告能够创造大量需求。从市场过程角度分析,消费者偏好是内生的,企业家发现和创造需求的市场活动能够引导和改变消费者需求行为与消费模式。
    对广告不同功能的认识,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含义。如果将广告作为发现需求甚至创造需求的企业家发现市场的工具来理解,就不会产生肤浅的认识。实际上,区分有益的商品介绍广告(benign,informative advertising)和有害的劝诱性广告(harmful,persuasive advertising)毫无意义,因为全然无知产生了人们发现产品和获取以前不存在的机会。
    2.生产者通过试错和试验发现消费者偏好:产品差异(product differentiation)现实意义
    SCP模型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之间无任何差异、可以完全互相替代,强调市场竞争的结果。新古典框架中的产品差异,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差异(a frivolous differentiation),由于提高了进入市场的成本,会限制竞争并且损害消费者利益,可能成为有效竞争市场的壁垒,是导致垄断的因素之一,可能导致无效率和福利损失。从市场过程视角来看,产品差异是正常竞争过程的一部分,甚至是竞争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技术不断进步导致大量可替代产品和服务出现的必然结果。消费者偏好和生产可能性随着时间流逝必然发生变化,任何一个产业必然都会在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不断发现消费者新的偏好和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导致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出现。产品差异也许是对变化的竞争性适应过程之产物,即企业家努力将其计划与消费者计划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之产物。由于条件不断变化,生产者不能确定买者需要什么,只有通过学习过程,才能发现有关数据和知识。例如,通过试错过程,生产者改变价格变量,试图发现最好地满足消费者愿望的方式。生产者试错过程,也是通过提供不同产品给消费者的一个消费者试验的过程。试图通过试错发现消费者偏好的实际结果,肯定就会产生供给更多的品种(O’Driscoll and Rizzo,1985:99)。如果认识到有差异的产品对愿意支付的买者而言具有主观价值,同质产品的完全竞争就不再是最优或有效率的了。价格高的不同产品成为进入壁垒,不但要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差异偏好,而且还要消费者愿意购买价格高但是以前不存在的产品。如果消费者不喜欢这样的变化,产品差异就不会成为进入障碍。实际上,争胜竞争市场过程中的产品差异,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潜在(would-be-entrans,potential competitor)竞争者进入并且引发更为激烈的争胜竞争。产品差异是企业家不断发现需求、适应甚至创造市场需求的动态争胜过程的内生现象。自发秩序的优点不仅在于推动计划协调,在真实时间的市场过程中,更关键在于鼓励发现各种可能的新机会(Loasby,-92)。
    市场总是具有垄断行为的一些特征,超额垄断利润不过是有效运行的市场过程之内在特点,能够激励行动主体发现和利用相关信息。多种非价格竞争活动形式,是争夺获取垄断地位的竞争过程必然出现的现象,也是争胜竞争活动的重要内容。现实中的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取的,竞争是告诉我们谁服务得最好的一个过程和程序。缺乏相似供给商并不意味着竞争程度的减少,仅仅意味着他们之间竞争的程度不会使他们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完全相同,将这种情况理解为竞争失败,只能导致荒谬的结论。
      三、结语:市场过程内生的竞争和市场过程外生的垄断
    竞争是一个在时间中争胜的动态发现过程(a dynamic discovery process),而不是没有时间的一种状态。竞争者通过价格和非价格竞争吸引需求者。如果一个竞争者成功地推出了一个更好的、更新的产品,由此创造了需求。通过抢夺对其他竞争者产品的需求,创新者至少在短期内能够获得垄断地位,获取先行创新利润。这种垄断利润同时也是重要的激励,使得其他竞争者尝试通过自身努力赶超先行者。其他竞争者追赶先行创新者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模仿,通过模仿,新产品或者新生产程序得到普及推广。随着竞争者之间的不断竞争,先行突进者的垄断地位会逐渐消失。动态过程的时间维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竞争所产生的结果是暂时的,先行者的垄断地位只是短期的。非**垄断是一个动态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任何带着一个新产品来到市场的创新型企业,都是一段时间内的垄断者。争胜过程中的竞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特征,而非**垄断实际上正是过程竞争内生的暂时现象。(注:完全竞争理论忽略了时间因素,因此才忽略或者误解构成竞争过程的许多现象和问题。运用静态框架分析处于竞争过程终点的垄断现象,自然会因为夸大垄断的非效率效应而对垄断的暂时性特征和效率特征视而不见)市场过程内生的垄断,即非**垄断具有竞争性质和效率属性。
    竞争是“发现与实现特定的、暂时目标有关事实的一种方法。……发现这些特别事实的收益……大部分是暂时的”(Hayek )。垄断和垄断权势是保护企业家创新收入或者促进社会合作的发现之报酬,是动态竞争过程的内在表现形式(Ikeda,1994:26)。即使出现市场权势,也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是长期稳定的现象,因为先行创新者的短期垄断利润由于后起跟进者摹仿创新并通过自身创新和传播更新的产品或生产程序,必然威胁或者替代先行创新者的市场地位。这样,引入时间维度的动态竞争,静态意义上的市场权势没有多大意义,市场结构是变化的,因为竞争过程不断变化,不可能存在持续的市场权势。实际上,通过保护企业家利润以确保对创新者足够长时间的补偿,一定时期的垄断有助于推动市场过程(Ikeda,1994:26)。竞争是一个不断持续的争胜过程,施行着残酷无情的约束,从不稍有懈怠。正如哈耶克所言,竞争的价值在于争胜竞争过程结果是无法预计的(Hayek,),竞争过程的意义在于能够比迄今为止知道的任何其它方式更好地揭示知识和实现目标。  
    竞争企业的经营环境特征,总是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之中。在缺乏完全知识的非均衡现实世界里,新古典框架中的垄断活动实际上是竞争市场过程必然会出现的情况。试错的价格调整、广告决策、产品差别和其它竞争形式,仅仅是在知识不完全和获取要付出成本情况下收集市场信息的方法(Reekie,1984:38)。广告、产品差异、捆绑协议、产品生产过程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变化与创新、战略联盟等与其他企业竞争、合作等等非价格竞争形式都是动态的争胜活动,是经济实际运行过程中争胜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竞争性市场过程的内生竞争方式(Reekie,)。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是自愿协调计划的开放市场过程之必然结果。多种竞争形式(注:对奥地利学派的竞争概念,与复杂系统的理解完全一致,即把竞争看作一个过程,除了通过价格开展竞争之外,生产者之间还通过引入质量改进的产品、运用改进的生产和分配方法相互展开竞争(Simpson,2000:98)。现实世界中有意义的竞争不是完全竞争,而是新商品、新技术、新供给来源、新组织类型的竞争)以及竞争中的合作形式,实际上都内生于具有时间维度、存在知识问题和企业家发现的市场过程特点,是企业不断尝试发现新的知识之动态过程,宝贵的、新的生产知识不断涌现,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竞争行为的内生性和多样性,是现实经济持续变迁的根源(刘刚,2002)。实际上,知识通过市场过程的争胜竞争得以广泛传递和扩散,又会进一步改变原来过程的暂时性结果,在连续的竞争过程中,争胜过程能够产生动态效率(注:动态效率指稀缺资源在不同时间得以有效使用,包含了具有时间维度的配置和生产效率。动态效率的观点,可以溯及熊比特对创新的强调及其生产和分配效率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不一定最有益于长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观点。在Alchian(1950)那里,动态效率是用适应性效率(adaptive efficiency)加以表述的,关注经济主体在不确定性条件下逐渐了解问题的环境和性质,并在了解与学习过程中灵活解决有关问题。实际上,动态效率就是具有真实时间维度的市场过程之内生结果,由市场过程中不断发现、利用和扩散知识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决定),客观上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效竞争必然具有过程特征和过程性质(Richardson,1960;Rothbard,1962;McNulty,1968)。(注:有效竞争概念不应该是基于市场结构标准和短期市场结果标准的竞争概念,竞争是否有效的判别标准应该是动态效率,市场结构是市场过程的结果,垄断的市场结构作为过程竞争的内生形式,具有天然促进效率的一面。市场结果的好坏同样不能依据短期市场结果来衡量,有效竞争的标准应该是促进过程竞争的动态效率,而且推动长期效率水平的提高。动态效率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内在特征)对于结果的评估准则必须应用到对于过程的评价,对结果的批评逻辑上必然包括了对产生这些结果之过程的批评。同样地,赞同一个产生秩序的过程,必然赞同相应秩序。在反对市场结果时,实际上就是反对市场过程(O’Driscoll and Rizzo,),客观上也就阻碍了动态效率的实现,运用于政策实践时甚至可能抑制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本质和行为基础的演化论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马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基于对正统理论的批评和将市场作为一个过程的理解[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经济研究所,; 
    5.卫志民.20世纪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与最新前沿[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6.熊比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7.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8.张维迎.产权、**与信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Alchian,A.A.,1950.Uncertainty,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8:211-221,in Witt,U.,ed.,1993,Evolutionary Economics,Edward Elgar 65-75  
    10.Armentano,D,T.,1982,Antitrust and Monopoly:Annatomy of a Policy Failure,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6,Antitrust Policy: The Case for Repeal,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11. Arrow. K. J.,1959, &Toward a Theory of Price Adjustment,& in A bramovitz, M. , ed. ,Allocation of Economic Resourc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2. Audretsch. D. B. , 1995, Innovation and Industry Evolu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3. Bain .J.S.,1959 ,Industrial Organization.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1968,2nd ed  
    14. Barney. J. B. , 1986, &Strategic Factor Markets :Expectations,Luck,and the Theory of Business Strategy,&Management Science,32: 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 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1): 99-120. Available at:
unsw. edu. au/~timdev/readings/READ04.PDF  
    15. Beesley. M.,and Littlechild,S. ,1989.&The Regulation of Privatised Monopolies in the UK&,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3):454-472  
    16. Benham,L. , 1972,&The Effect of Advertising on the Price of Eyeglasse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5(2):337-352  
    17. Bittlingmayer,G. ,1982. &Decreasing Average Cost and Competition: A New Look at the Addyston Pipe Cas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5(2):201-229  
    18. Blaug,M., 1998,&Etrepreneurship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in Boettke,P. J.,and Ikeda,S. ,eds.,1998, Advances in Austrian Economics, Volume 5, Stanford, Connecticut:JAI Press, Inc,217-239  
    19. Bork, R. H.,1966, &The Legislative Intent and the Policy of the Sherman Ac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9:7-48. 1978,The Antitrust Paradox:A Policy at War With Itself,New York: Basic Books  
    20. Brozen, Y., 1974, &Entry Barriers: Advertising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Goldsmith,Mann & Weston, eds. ,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The New Lear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15-137. 1982,Concentration Mergers and Public Policy, London: Macmillan.  
    21. Caves,R. E. , 1967, American Industry: 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22. Clark, J. M. , 1940, &Toward a Concept of Workable Compet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30(2):241-256  
    23. Cohen, W. , 1995, &Empirical Studies of Innovative Activity& in Stoneman, P.,ed. ,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Cambridge: Blackwell, ch. 6. -, and Levinthan, D. , 1990,&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1):128-152  
    24. Conner, K. R. , 1991,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of Resource-based Theory and Five Schools of Thought with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 Do We Have a New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Management,17(1): 121-154  
    25. DeBow M. E. , 1991, &Market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An ’Austrian School’ Perspective, with an Application to Merger Regulation,&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Law Review 14(1): 1-98  
    26. Demsetz, H. , 1973, &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6(1): 1-9  
    27. Dennis, K. , 1977, Competition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New York: Arno Press  
    28. DiLorenzo, T. J. , and High, J. C. , 1988,&Antitrust and Competition, Historically Considered,& Economic Inquiry 26(3): 423-435  
    29. Dorfman, N. S. , 1987, Innov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Lessons from the Computer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Cambridge, MA.: Ballinger  
    30. Fisher,F. M., McGowan, J., and Green, J., 1983, Folded. Spindled and Mutilated:Economic Analysis and US vs. IBM London: MIT Press  
    31. Galbraith, J. K.,1958, The Affluent Society London: Hamish Hamilton Ltd.  
    32. Goldschmid, H. J.,Mann, H. M., and Weston, J. F., eds, 1974,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The New Lear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33. Harberger, A. C. , 1954,&Monopoly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4 (2): 77-87  
    34. Hayek,, F A. , 1937, &Economics and Knowledge,& Economics 4(13): 33-54.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 (4): 519-30. Available at: http//www. /Anno%20 Hayek%20 Econ%20&%20Know. ham. -1946, &The Meaning of Competition,& in Hayek, F. A., ed. ,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6. -, 1948,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London: Routedge and Kegan Paul. -,1978,ed.,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35. Henderson, R. , and Cockburn, I. , 1994, &Measuring Competence? Exploring Firm Effects i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63-84  
    36. Ikeda S. , 1994, &Market Process,& in Boettke P. J. ,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Austr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3-29  
    37. Itami, H.,1987, Mobilizing Invisible Assets, Cambridge, MA.: Harvard Uuiversity Press.  
    38. Kamershen, D. R. , 1966, &An Estimation of the Welfare Losses’ from Monopoly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Western Economic Journal, 4(3): 221-236  
    39. Kirzner I. M., 1973,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Perception, Opportunity and Profi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on Market Process: An Austrian Approach,&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35(1): 60-85. -,2000,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Market: Essays in Austrian Economic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40. Knight, F. H. , 1946, &Immutable Laws in Economics: Its Reality and Limi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6(2):93-111  
    41. Langlois, R. N. , and Cosgel, M. , 1998, &The Organziation of Consumption,& in Bianchi, M. ,ed. , The Active Consumer, London: Routledge  
    42. Lerner, A. P, 1934, &The Concept of Monopoly and the Measurement of Monopoly Power,&Review of Eonomics and Statistics, 1:157-175  
    43. Levine, R. , and Renelt, D. , 1992,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ross-country Growth Regress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4): 942-963  
    44. Littlechild, S. C. , 1982, &Controls on Advertising: An Examination of Some Economic Arguments,&Journal of Advertising 1: 25-37  
    45. Loasby B. J. , 1976, Choice. Complexity,and Ignor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6. Machovec, F. M. , 1995,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s, London and New Y Routledge  
    47. McGee, J., 1971, In Defense of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New York: Praeger  
    48. Mcnulty P. J. , 1968,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Meaning of Competi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2(4): 639-656  
    49. Morgenstern, O. , 1972, &Thirteen Critical Points in Contemporary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0(4):   
    50. Nelson, R. R. , and Winter, S. G, 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1.O’Driscoll. G. P, and Rizzo, M. J. , 1985, The Economics of Time and Ignorance, Oxford:Basil Blackwell  
    52. Penrose, E. T. , 1959,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53. Phillips. A., 1971,Technology and Market Structure: A Study of the Aircraft Industy,Lexington,Mass.: D. C. Heath  
    54. Prahalad, C. K. ,and Hamel, G. ,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3): 79-91  
    55. Reekie, W. D. , 1984, Markets, Entrepreneur and Liberty: And Austrian View of Capitalism,Sussex:Wheatsheaf Books. -, 1994, &Non-price Rivalry&, in Boettk P J. ,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Austr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limited, 156-161  
    56. Richardson, G. B. , rmation and Investment: A Study in the Working of the Competitive Econom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7. Rothbard, M. N.,1962, Man, Economy and State: A Treatise on Economic Principles, Princeton, NJ:Van Nostrand  
    58. Rumelt, R. , Teece, D. ,and Schendel. D. ,1991,&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2:5-29  
    59. Scherer, F. M. , 197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2 nd ed. ,Chicago.Rand McNally & Company,1980. -, and Ross, D. , 1990,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3 rd ed.,Boston: Houghton Mifflin.  
    60. Schmalensee, R., 1986, &Advertising and Market Structure.& in Stigler J. E. , and Mathewson, G. F. ,eds.,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Market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23-135  
    61. Sen A. K.,1996, ed.,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2. Simpson, D. , 2000, Rethinking Economic Behaviour: How the Economy Really Works ,London: Macmillan  
    63. Spence A. M. , 1973. Market Signall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4. Stigler, G. L, 1957, &Perfect Competition, Historically Contemplate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5(1): 1-17  
    65. Teece, D., Pisano, G. , and Shuen, A. ,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8(7):509-533  
    66. Thompson, A. A. , 1980, &Competition as a Strategic Process,& The Antitrust Bulletin 25(4):777-803  
    67. Wernerfelt, B. , 1984, &A Resourc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5(2): 171-180  
    68. Yu, T. F. , and Robertson, P.L. , 1999, &Austrian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Consumer Demand and Firm Strategy& in Dow S. C. , and Earl,P . E. , eds. , 1999,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Economic Knowledge: Essays in Honour of Brian J. Loasby Vol.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76-97
载入中......
真正的学术论文
拗不过面子,倒底是来留脚印来了。感谢版主支持!
总评分:&经验 + 80&
论坛币 + 80&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1&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阅读权限100威望7 级论坛币1509439 个学术水平722 点热心指数970 点信用等级633 点经验202398 点帖子4330精华在线时间3028 小时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积分 152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8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雷鸣之声, 涂鸦板,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下一级可获得
道具: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雷鸣之声, 彩虹炫, 雷达卡, 涂鸦板, 热点灯
开心签到天数: 9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shwany 的巨帖,一定要顶一下!还是沙发哦!
荣枯本是无常数 何必当风使尽帆&&东海犹有扬尘日&&白衣苍狗刹那间
三级伯乐勋章
三级伯乐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论坛好贴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完全竞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