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为什么那么贵 iPhone 6 推出之后网民的负面评论很多

看了一下,大体集中在大屏、圆角、摄像头等方面?如果美丑有一定的客观决定因素,那 iPhone 6 比起前代是否更难看了?或者是只是人们还没接受,觉得它不像 iPhone ?(个人认为还挺好看的)。
苹果审美领先一年,微软审美领先五年。
前几年 3Q 大战的时候,网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很多人都表示不再用这个产品,不再用那个产品。腾讯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日活跃用户一开始的确有下降,之后就是回升,甚至增长。其实,和沉默的大多数相比,出声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是「玩家用户」。几乎所有产品的后续版本,都会听到类似「越来越水」的声音,然而沉默的大多数的选择,只是用脚投票。Apple 今天依然强大,依然在做出开拓性的产品,很多东西只有他们的品牌和体量才推的了,只是没法每次的步伐都像2007年 iPhone 刚推出时一样跨时代。一方面是人们的期望高了,竞争者多了,另一方面 Apple 也背了太多包袱,没法在以前一样大踏步往前走,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可惜的是,其他竞争对手仍然离的挺远。愿意买的人,依然会默默的买了。他们不会发出声音来,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就是大多数消费者本来的样子。
换iPhone5的时候,我把4给了老妈。拿到5的时候也是各种不习惯,觉得不如4好看,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的4是白色的,而5是黑色的。然后老爸说:“那你把新的给我。”我默默地结束了吐槽。用了一段时间,再拿起那个白色的iPhone4,觉得果断没有我手上拿的这个5好。
5其他方面都挺好,就是有一点不好——掉漆。不仅我的手机存在这一点,我的小伙伴的手机也是如此。后来没用多长时间,悲剧了,5掉到学校厕所了,主板烧坏了。恰逢5s上市,老爸给我买了5s。(我真的不是故意把5掉厕所的!)
5s在外观上和5的差异不大(除了指纹那一块和土豪金),所以我吐槽的地方变成了ios 7。这系统怎么这么丑啊!虽然用5的时候我就升级了系统(强迫症使然),但拿到5s的时候还是怎么看怎么不爽,就是丑。后来用了一段时间,再去看ios 6的系统,不习惯了,觉得还是ios 7好看。
可是iOS 7出来的时候我明明觉得很丑的啊!
觉得iOS 7丑是我的第一感觉,而这个第一感觉不仅是我的审美观决定的,还是我的习惯决定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习惯对审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我竟产生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这和“洗脑”有所区别。就像某当红歌手,他出道时我觉得他很丑,后来看习惯了,就觉得没那么丑了。可是,同样某明星,我第一眼看到他觉得他很丑,后来不管看了多少次,同样还是觉得他很丑。习惯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但要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审美还是很难的。觉得ios7丑这件事不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当我在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的评价受了我的习惯和偏见的影响。
“新物不如旧物好”是许多人的普遍心理,当我们看到一样新东西,我们会忍不住把它和旧东西比较,我们也会普遍觉得旧东西好,因为旧东西不仅是旧东西,它还凝结了我们的感情。不过,前两天,我终于把老妈的iPhone4升了ios 7的系统,我妈说:“哎,你这样一搞,手机把以前好看多了。”我妈是个对于电子产品完全不关注的人,她拿着4也就是打电话、发信息,与接触到大量产品信息的我们不同,她没有经过任何“洗脑”,她评价ios 7时能不受影响地、比较纯粹地表达她的审美观。
同理,给出负面评价的人,有一部分就是真心地、发自肺腑地觉得它丑(我们都没拿到实物,仅从图片而言)。 就像看图片,我是真的觉得它不好看,(为了避免日后被打脸,我说得含蓄点)但是却觉得Apple Watch好看一样的道理。
说到这里,想到看到一个评论说:“作为一个正常审美观的妹子,我觉得Apple Watch丑。”难道我是审美不正常的妹子?T T,我觉得我审美还是挺正常的啊。也可能是因为我只戴过卡西欧而没戴过江诗丹顿。
还有一大部分给出负面评价的人是跟风者。可是为什么跟风者都喜欢跟着负面评价后面跑呢?
一、想要从积极方面评价一个事物永远大概就是那么几句话,而消极评价却总是多元化的。在操作难度上,批评比表扬简单。
比如,你看到一个妹子,肤白人美胸大,如果要表扬的话,你只能说:这妹子肤白人美胸大。但是想要批评,你可以找到无数个理由: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但是个子不高啊。
2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但穿得寒酸啊。
3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哼,肯定是干爹给的。
4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家里有钱,哼,又不是她自己挣的。
5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自己会挣钱,哼,要不是长得漂亮,有个好爹,谁理她啊。
如果你想要挑骨头,鸡蛋里同样能挑出骨头。
同理,如果我要给Apple Watch积极评价,作为一个非业内人士、非Geek,我也仅仅只能说它好看,但要给出负面评价就容易得多了:
1 外观还不如moto 360呢。(你们都看过实物?据说锤子的图片也是很好看的呢。)
用这个多掉价,人家贵族、有钱人都用江诗丹顿、百达翡丽,你竟然用这个?Low 逼。
二、凸显自己的逼格。此类人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老子的审美观就是天下的审美观,老子说它丑,它就丑,卧槽你竟然说它好看,你是为了装13吧。此类人还喜欢说:Jobs已死,库克不行了,苹果不行了。我看这话还以为您是跟乔布斯打江山,库克是给您拎包的呢。乔布斯对于苹果来说,确实是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人,但苹果真的没有乔布斯就会垮掉吗?
三、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喜欢黑一把的人,尽管他们可能并没用过苹果的产品。
哈哈哈哈,iPhone 6丑死了吧,果粉不能嘲笑我们用XX的了吧。
iPhone 6这么丑还说好看,果粉果然是脑残。
就算有很多人买iPhone 6,他们也是为了装逼。
从产品发展来说,新一代的产品会比之前的产品有提升是必然的,所以不管iPhone 6外观如何(反正我现在是觉得不好看,也许之后会改变看法),它给用户的体验一定比5s好。Apple Watch是新产品,暂时无法评价。看了一下,大体集中在大屏、圆角、摄像头等方面?如果美丑有一定的客观决定因素,那 iPhone 6 比起前代是否更难看了?或者是只是人们还没接受,觉得它不像 iPhone ?(个人认为还挺好看的)。
说一下个人看法,偏颇之处请谅解。其实今年之前一直想入手iphone ,但是因为囊中羞涩,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很多国产手机也越做越好了,虽然和苹果某些方面仍然有很一定差距,但已经在外观和性能方面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了。当初想买iphone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其绝佳的流畅体验,虽然安卓阵营从4核再到八核,其实流畅度方面的体验和iphone比起来确实有一定差距。外观方面一直也觉得很漂亮。那么这样一部兼顾性能软件体验及推动潮流的手机无疑是具有绝佳吸引力了。可惜的是,这次没有那种想要的冲动。有苹果粉,当然有苹果喷。对于不同的观点,觉得没有必要去争论。无论是性能体验或者心理满足感,它能满足你的需求对你来说就是好手机。任何一款产品总有人会接收也有人会不接受。仅苹果乔帮主对iphone设计体验方面的严苛要求,iphone便是走的一条独孤求败的道路。乔帮主觉得有必要引导消费者去感受什么是完美的设计,完美的作品。不可否认他也做到了。但是对于部分观点说消费者不懂审美观,只是随波逐流的说法觉得有点偏激。很喜欢一个 词叫做“存同求异”。审美观这种东西我觉得也是分时代,分环境,分不同的文化背景,很多因素影响的。就如同东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但是多少顶尖的设计和创意恰恰是来自最普通的生活体验。比如奢侈品可以作为潮流导向,可以作为身份地位象征,但是用奢侈品的人往往是极少数,那能因此否定没有用到的人的审美及生活方式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你不可能开着法拉利去满足大货车的功能,也不能在建筑工地穿着礼服吧。哦,不好意思,跑题了。言归正传,iphone6的设计必定是有很多人喜欢和很多人吐槽的。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都一定有着充分的理由。不管他出于哪方面的原因。本人么,这次Iphone6因为之前谍照出现,有看到过,所以可能降低了一部分的新鲜感。体验方面我相信苹果肯定可以给出一个好成绩。拍照像素没有提升,这个因为没试过,也不知道好坏,但是相信苹果那帮设计师不会拿自己产品开玩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外观么,正面,侧面都满意。背面很不喜欢。感觉正面和背面就像是完全两种风格。正面给我的感觉就是简洁优雅,侧面弧度也很漂亮。圆润,相信手感有很大提升。配色也满意。感觉就像是一个穿西装的优雅绅士。背面,区域划分三部分,假如作为孤立的部分不能说这种设计就是不美的,但是看了正面再看背面,感觉外观整体协调性被破坏很多、我当时脑海就想起了校服有没有。简而言之,正面与背面个人感觉就是混搭,正面西装,背面类似校服或水手服的感觉。另外有个疑问,为什么苹果没有采取窄边框的设计,魅族窄边框真心觉得漂亮。当然窄边框容易伤到也听说过,如果有知友了解求科普。本人现在用MX3,流畅度,外感都满意。因为本人不玩大型游戏,平时应用流畅度什么的都能满足。喜欢它的系统简洁漂亮,用起来感觉很方便,有很多人性化设计,用久了便会体验到。而有的手机系统风格给人太过眼花缭乱了。外观么,同样,背面做的感觉不好看,逼格降低的感觉。正面很赞,尤其是虚拟按键一下与其他手机区分开来,当然那个努比亚也是这种设计。对了,MX4出来的时候,说真的,一下突然好想买的冲动,虽然发布会直播看了,后面几天还是忍不住,网上搜索相关图片,评测。简洁,优雅,用心,这是给我的感觉。当然背面还是不喜欢,不知道如果是金属壳会不会更好看一些。另外现在国产华为,联想,中兴,酷派,vivo,很多牌子都有很不错的手机。价格也亲民。国产手机的进步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因为国产手机可以满足我的需求,我会支持国产。我也相信迟早有一天我们中国会有自己的苹果。这一天不晚。
前几年 3Q 大战的时候,网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很多人都表示不再用这个产品,不再用那个产品。腾讯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日活跃用户一开始的确有下降,之后就是回升,甚至增长。其实,和沉默的大多数相比,出声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是「玩家用户」。几乎所有产品的后续版本,都会听到类似「越来越水」的声音,然而沉默的大多数的选择,只是用脚投票。Apple 今天依然强大,依然在做出开拓性的产品,很多东西只有他们的品牌和体量才推的了,只是没法每次的步伐都像2007年 iPhone 刚推出时一样跨时代。一方面是人们的期望高了,竞争者多了,另一方面 Apple 也背了太多包袱,没法在以前一样大踏步往前走,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可惜的是,其他竞争对手仍然离的挺远。愿意买的人,依然会默默的买了。他们不会发出声音来,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就是大多数消费者本来的样子。
换iPhone5的时候,我把4给了老妈。拿到5的时候也是各种不习惯,觉得不如4好看,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的4是白色的,而5是黑色的。然后老爸说:“那你把新的给我。”我默默地结束了吐槽。用了一段时间,再拿起那个白色的iPhone4,觉得果断没有我手上拿的这个5好。
5其他方面都挺好,就是有一点不好——掉漆。不仅我的手机存在这一点,我的小伙伴的手机也是如此。后来没用多长时间,悲剧了,5掉到学校厕所了,主板烧坏了。恰逢5s上市,老爸给我买了5s。(我真的不是故意把5掉厕所的!)
5s在外观上和5的差异不大(除了指纹那一块和土豪金),所以我吐槽的地方变成了ios 7。这系统怎么这么丑啊!虽然用5的时候我就升级了系统(强迫症使然),但拿到5s的时候还是怎么看怎么不爽,就是丑。后来用了一段时间,再去看ios 6的系统,不习惯了,觉得还是ios 7好看。
可是iOS 7出来的时候我明明觉得很丑的啊!
觉得iOS 7丑是我的第一感觉,而这个第一感觉不仅是我的审美观决定的,还是我的习惯决定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习惯对审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我竟产生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这和“洗脑”有所区别。就像某当红歌手,他出道时我觉得他很丑,后来看习惯了,就觉得没那么丑了。可是,同样某明星,我第一眼看到他觉得他很丑,后来不管看了多少次,同样还是觉得他很丑。习惯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但要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审美还是很难的。觉得ios7丑这件事不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当我在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的评价受了我的习惯和偏见的影响。
“新物不如旧物好”是许多人的普遍心理,当我们看到一样新东西,我们会忍不住把它和旧东西比较,我们也会普遍觉得旧东西好,因为旧东西不仅是旧东西,它还凝结了我们的感情。不过,前两天,我终于把老妈的iPhone4升了ios 7的系统,我妈说:“哎,你这样一搞,手机把以前好看多了。”我妈是个对于电子产品完全不关注的人,她拿着4也就是打电话、发信息,与接触到大量产品信息的我们不同,她没有经过任何“洗脑”,她评价ios 7时能不受影响地、比较纯粹地表达她的审美观。
同理,给出负面评价的人,有一部分就是真心地、发自肺腑地觉得它丑(我们都没拿到实物,仅从图片而言)。 就像看图片,我是真的觉得它不好看,(为了避免日后被打脸,我说得含蓄点)但是却觉得Apple Watch好看一样的道理。
说到这里,想到看到一个评论说:“作为一个正常审美观的妹子,我觉得Apple Watch丑。”难道我是审美不正常的妹子?T T,我觉得我审美还是挺正常的啊。也可能是因为我只戴过卡西欧而没戴过江诗丹顿。
还有一大部分给出负面评价的人是跟风者。可是为什么跟风者都喜欢跟着负面评价后面跑呢?
一、想要从积极方面评价一个事物永远大概就是那么几句话,而消极评价却总是多元化的。在操作难度上,批评比表扬简单。
比如,你看到一个妹子,肤白人美胸大,如果要表扬的话,你只能说:这妹子肤白人美胸大。但是想要批评,你可以找到无数个理由: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但是个子不高啊。
2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但穿得寒酸啊。
3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哼,肯定是干爹给的。
4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家里有钱,哼,又不是她自己挣的。
5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自己会挣钱,哼,要不是长得漂亮,有个好爹,谁理她啊。
如果你想要挑骨头,鸡蛋里同样能挑出骨头。
同理,如果我要给Apple Watch积极评价,作为一个非业内人士、非Geek,我也仅仅只能说它好看,但要给出负面评价就容易得多了:
1 外观还不如moto 360呢。(你们都看过实物?据说锤子的图片也是很好看的呢。)
用这个多掉价,人家贵族、有钱人都用江诗丹顿、百达翡丽,你竟然用这个?Low 逼。
二、凸显自己的逼格。此类人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老子的审美观就是天下的审美观,老子说它丑,它就丑,卧槽你竟然说它好看,你是为了装13吧。此类人还喜欢说:Jobs已死,库克不行了,苹果不行了。我看这话还以为您是跟乔布斯打江山,库克是给您拎包的呢。乔布斯对于苹果来说,确实是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人,但苹果真的没有乔布斯就会垮掉吗?
三、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喜欢黑一把的人,尽管他们可能并没用过苹果的产品。
哈哈哈哈,iPhone 6丑死了吧,果粉不能嘲笑我们用XX的了吧。
iPhone 6这么丑还说好看,果粉果然是脑残。
就算有很多人买iPhone 6,他们也是为了装逼。
从产品发展来说,新一代的产品会比之前的产品有提升是必然的,所以不管iPhone 6外观如何(反正我现在是觉得不好看,也许之后会改变看法),它给用户的体验一定比5s好。Apple Watch是新产品,暂时无法评价。
学以致用,格物致知为什么 iPhone 6 推出之后网民的负面评论很多?
看了一下,大体集中在大屏、圆角、摄像头等方面?如果美丑有一定的客观决定因素,那 iPhone 6 比起前代是否更难看了?或者是只是人们还没接受,觉得它不像 iPhone ?(个人认为还挺好看的)。
按投票排序
707 个回答
前几年 3Q 大战的时候,网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很多人都表示不再用这个产品,不再用那个产品。腾讯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日活跃用户一开始的确有下降,之后就是回升,甚至增长。其实,和沉默的大多数相比,出声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是「玩家用户」。几乎所有产品的后续版本,都会听到类似「越来越水」的声音,然而沉默的大多数的选择,只是用脚投票。Apple 今天依然强大,依然在做出开拓性的产品,很多东西只有他们的品牌和体量才推的了,只是没法每次的步伐都像2007年 iPhone 刚推出时一样跨时代。一方面是人们的期望高了,竞争者多了,另一方面 Apple 也背了太多包袱,没法在以前一样大踏步往前走,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可惜的是,其他竞争对手仍然离的挺远。愿意买的人,依然会默默的买了。他们不会发出声音来,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们就是大多数消费者本来的样子。
换iPhone5的时候,我把4给了老妈。拿到5的时候也是各种不习惯,觉得不如4好看,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的4是白色的,而5是黑色的。然后老爸说:“那你把新的给我。”我默默地结束了吐槽。用了一段时间,再拿起那个白色的iPhone4,觉得果断没有我手上拿的这个5好。
5其他方面都挺好,就是有一点不好——掉漆。不仅我的手机存在这一点,我的小伙伴的手机也是如此。后来没用多长时间,悲剧了,5掉到学校厕所了,主板烧坏了。恰逢5s上市,老爸给我买了5s。(我真的不是故意把5掉厕所的!)
5s在外观上和5的差异不大(除了指纹那一块和土豪金),所以我吐槽的地方变成了ios 7。这系统怎么这么丑啊!虽然用5的时候我就升级了系统(强迫症使然),但拿到5s的时候还是怎么看怎么不爽,就是丑。后来用了一段时间,再去看ios 6的系统,不习惯了,觉得还是ios 7好看。
可是iOS 7出来的时候我明明觉得很丑的啊!
觉得iOS 7丑是我的第一感觉,而这个第一感觉不仅是我的审美观决定的,还是我的习惯决定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习惯对审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我竟产生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这和“洗脑”有所区别。就像某当红歌手,他出道时我觉得他很丑,后来看习惯了,就觉得没那么丑了。可是,同样某明星,我第一眼看到他觉得他很丑,后来不管看了多少次,同样还是觉得他很丑。习惯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但要彻底改变一个人的审美还是很难的。觉得ios7丑这件事不是不可逆转的,因为当我在看到它的第一眼起,我的评价受了我的习惯和偏见的影响。
“新物不如旧物好”是许多人的普遍心理,当我们看到一样新东西,我们会忍不住把它和旧东西比较,我们也会普遍觉得旧东西好,因为旧东西不仅是旧东西,它还凝结了我们的感情。不过,前两天,我终于把老妈的iPhone4升了ios 7的系统,我妈说:“哎,你这样一搞,手机把以前好看多了。”我妈是个对于电子产品完全不关注的人,她拿着4也就是打电话、发信息,与接触到大量产品信息的我们不同,她没有经过任何“洗脑”,她评价ios 7时能不受影响地、比较纯粹地表达她的审美观。
同理,给出负面评价的人,有一部分就是真心地、发自肺腑地觉得它丑(我们都没拿到实物,仅从图片而言)。 就像看图片,我是真的觉得它不好看,(为了避免日后被打脸,我说得含蓄点)但是却觉得Apple Watch好看一样的道理。
说到这里,想到看到一个评论说:“作为一个正常审美观的妹子,我觉得Apple Watch丑。”难道我是审美不正常的妹子?T T,我觉得我审美还是挺正常的啊。也可能是因为我只戴过卡西欧而没戴过江诗丹顿。
还有一大部分给出负面评价的人是跟风者。可是为什么跟风者都喜欢跟着负面评价后面跑呢?
一、想要从积极方面评价一个事物永远大概就是那么几句话,而消极评价却总是多元化的。在操作难度上,批评比表扬简单。
比如,你看到一个妹子,肤白人美胸大,如果要表扬的话,你只能说:这妹子肤白人美胸大。但是想要批评,你可以找到无数个理由: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但是个子不高啊。
2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但穿得寒酸啊。
3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哼,肯定是干爹给的。
4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家里有钱,哼,又不是她自己挣的。
5 尽管她肤白人美胸大个高穿着时尚自己会挣钱,哼,要不是长得漂亮,有个好爹,谁理她啊。
如果你想要挑骨头,鸡蛋里同样能挑出骨头。
同理,如果我要给Apple Watch积极评价,作为一个非业内人士、非Geek,我也仅仅只能说它好看,但要给出负面评价就容易得多了:
1 外观还不如moto 360呢。(你们都看过实物?据说锤子的图片也是很好看的呢。)
用这个多掉价,人家贵族、有钱人都用江诗丹顿、百达翡丽,你竟然用这个?Low 逼。
二、凸显自己的逼格。此类人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老子的审美观就是天下的审美观,老子说它丑,它就丑,卧槽你竟然说它好看,你是为了装13吧。此类人还喜欢说:Jobs已死,库克不行了,苹果不行了。我看这话还以为您是跟乔布斯打江山,库克是给您拎包的呢。乔布斯对于苹果来说,确实是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人,但苹果真的没有乔布斯就会垮掉吗?
三、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喜欢黑一把的人,尽管他们可能并没用过苹果的产品。
哈哈哈哈,iPhone 6丑死了吧,果粉不能嘲笑我们用XX的了吧。
iPhone 6这么丑还说好看,果粉果然是脑残。
就算有很多人买iPhone 6,他们也是为了装逼。
从产品发展来说,新一代的产品会比之前的产品有提升是必然的,所以不管iPhone 6外观如何(反正我现在是觉得不好看,也许之后会改变看法),它给用户的体验一定比5s好。Apple Watch是新产品,暂时无法评价。
因为意识里感觉三星丑,6很三星。然而在三个月后我换了6……
1.因为大家想要针对热点话题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大家又觉得找茬比找优点容易。大家又喜欢抱团。2.媒体老是唱衰失败,形成习惯改不掉了
因为图片看不出做工。单从官图看,iPhone6未必比魅族MX4高级到哪里去,但是真机一到手,高下立判。就像单看图片,你永远也看不出卖3万的Grand Seiko比卖3千块的普通Seiko高级在哪里,但是上手一戴,你立即就会分辨出哪块表是3万的,哪块是3千的——Grand Seiko拥有世界上最棒的表壳抛光打磨工艺。精密的工艺本身就拥有无与伦比的美感。
我觉得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这种结果,比如说大多数观众(包括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正经的审美能力,我们对“美”的看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潮流影响(虽然我们自己没意识到)。再比如说一部分观众(不包括我)试图用批评言辞塑造独立上等的形象。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我在看到奔驰或宝马的每一代大改款新车时都会觉得 “好丑” ,但半年后,同时看到新款车和老款车时,我总是会发现还是新款车好看。另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自iPhone4以来(因为我从那时候才开始注意苹果),苹果的每一代新机在上市之初都会面临 “好难看” (外形改变了)和 “没有新意” (外形没改变)的指责——每一代。iPad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指责这东西竟然用iOS。iPhone4的测试机泄露的时候,不少人批评它方方正正像个板儿,我记得还有对着拆机图指责苹果没有把电池居中设计的。iPhone5发布的时候,百万人称丑,还带上乔布斯死亡加成……iPhone5c发布的时候,人皆称像诺基亚。iOS7发布的时候,哼哼哼……===补充资料===
看看评论部分。 看看评论部分 这是iPhone 5的。
cOMMANDO 說得很對、大部分人並不是在審美、而是在表達他們對陌生事物的恐懼。需要注意的是、對新東西總是叫好、也有可能是在表達另一種恐懼:害怕被人說跟不上時代。
乔布斯的一个名言是:人们压根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直到你将产品放到他们眼前。所以接受与否真的就是时间和个人喜好的问题。
1GB RAM 对游戏开发者来说是个大问题。两年前的 iPhone 5 是 1GB,两年后还是 1GB 。6 Plus 的像素比5S 多185% 啊!GPU 比 5S 快50% 只是为了补救一下填充率么?以后做游戏就 up-scaling 算了,反正 401 PPI 玩家不会注意到吧。不过,最后还是买买买。
苹果审美领先一年,微软审美领先五年。
作为一个使用了iPhone 3G 2年的人,看到这个圆润的外观 真的蛮感动的。就如 招老秘书说的一样,但年iPhone 4被泄露出来时,网络上一片骂声,就是说方方正正不好看。4年过去了,iPhone 6回归了圆润,又是一通骂。其实吧。很多人都是为了骂而骂,或许他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去触摸过机器,甚至都不想去触摸。给大家一个建议,去实体店摸一摸,用一用,也许就会明白Apple每一台机器大卖的原因。
反对+感谢排名第一
的答案。 这个答案有一定的道理,在某种程度上也适用于这个问题的情景。但关于大众审美的问题,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没有什么正经的审美能力的。可能有些人的审美取向和有些人的不一样,可能有的人的审美能力更高有些人更低。但是有些很基本的甚至是根植于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我相信大家作为人类的取向是一致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相信应该绝大多数,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整体的,没有乱七八糟干扰元素的一块面板是更好看的吧?iPhone 4/4SiPhone 5iPhone 5iPhone 5siPhone 5siPhone 6iPhone 6。。。。现在你们还觉得6不是真的丑么?总之对于我来说,iPhone 这款产品,从4S开始,其外观设计就已经在开始走下坡路了。只是到6这一代,这种丑到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因为苹果开始不把外观设计放在很高的优先级上了。为了让信号穿透手机,那好,贴上一堆绷带。为了让手机能完成任务式地更薄,那镜头就要凸出来。至于为什么iPhone推出后虽然大家骂是骂,但销量却不受影响?在新款iPhone推出后,所有人的关注点自然首先是其外观。外观是对一款产品的评价里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吐槽几句的一个点。但我们说iPhone越来越丑这点不可否认,但是同时也不能否认说,iPhone确实越来越好用了。iOS6里加入的Siri,iOS7的全新UI,相机,云服务相关的新功能。iOS8更是在性能提升保证系统流畅的前提开放了众多API。这些都会是那些骂过iPhone丑的用户继续选择iPhone的原因。这就好比,你家老公各方面都好,但是你嫌弃一下他的臭脚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有一种人是为了骂而骂,见谁骂谁;有一种人是因为对苹果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因失望而骂。前一种人可以忽略了;后一种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他们其中有些人会赞美小米,赞美锤子,赞美魅族……因为本身对这些品牌的期望值其实是不高的,如果我们把M4,T1,MX4之类的产品换成苹果的产品,估计这些产品将无一例外的被喷得更狠更惨。很多人还是活在iPhone1,iPhone4,iPad那种革命性的激动人心的创新之中,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哪个企业能做到推出一款产品就是一款革命之作的。即便乔布斯活着,也不可能做到的。苹果的业绩也是如此,那么大的基数,卖的再好,它得业绩增长率都不可能高到哪儿去的,也不用抱有特别的期望。
因为是真的丑啊。什么大众是没有审美的,这都是屁话。唐朝以胖为美,如今以瘦为美。你能说唐朝的审美是错的?你能说现在的审美是错的?审美是没有错的,哪怕它一直在变。丑就是丑,也许以后人们的审美变了,会觉得iPhone6好看。但那是以后的事,跟现在的我们有什么关系?!现在丑就是真的丑。
14.9.10 10:37修改:改为为一楼的答案做些补充吧。。没有仔细看清原楼主的用意就急着反对,掌嘴掌嘴。虽然潮流会影响一个人的审美,但每个人还是都有基本的美丑概念的。这代爱疯6整体上外观中规中矩,但细节明显有些设计不用心,没有了四代那时候精益求精的感觉,这最让人失望。。爱疯就该是标杆啊!每代产品都应该是当年智能机的目标和上限啊!(这句话是看过N多手机测评之后得出的结论,你们都懂的。。)想象一下锤子小米或者魅族一加的手机背壳来上那么两条大横线和极端突兀不加修饰的摄像头(想想刘翔对xshot那摄像头的评论吧。。),或者三星的智能表做成awh那种样子,不早就被人喷出翔了,哪还会在这一本正经地讨论到底是不是难看。。(貌似三星的智能表本来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这么说回来,到现在还坚持苹果产品审美无懈可击的,恐怕才真正是被所谓的潮流蒙蔽了双眼吧。。。)
当初说「好」的是那批人,现在说「不好」的也是那批人,由此可见这世界是多么的诡异...不过别人的口水也始终是口水,该跟风入iPhone 6的也依然会买,就像前阵子一个土豪妹说的:“我必须是全校第一个拿到iPhone 6的人,你们等着!”当时我看她那目光坚毅的一腔热血的样儿,敢情她应该不是个例吧?虽然知乎上的评价一片倒,好像都一副要拯救世界的样子,但我个人觉得iPhone 6 还行啊,再不济它运行的也是iOS。我盘算着等搞到手后玩几天,然后再高价转卖给那些急着证明自己是乔布斯苹果死忠以及证明自己是上流社会群体的笨蛋,并且在他们收到高价买到的iPhone 6后大呼“太值了,周围人都买不到!”我觉得我等还是受益者。就像我之前在小米问题里说的,米4发布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可以每周二抢一个(多帐号可以多抢),然后加200~600块钱卖给那些没米4就不活了的笨蛋。各位如果不信,去淘宝和58同城看看需求,再或者找线下实体店就知道有多少急于卖肾的笨蛋了。感谢苹果,造福了贴膜、手机壳、等数码配件产业链的火热与暴利。感谢笨蛋,造福了一个又一个的兼职摆地摊月赚5K、实体店超高价竟然还有市场的火爆场面。对于这些,网上这些扯淡的负面评论,又算的了什么?你以为普罗大众会去琢磨研究那些参数、设计思路、产品外观?他们在乎的,是什么时候能买到手,买到手之后如何在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喜悦。当然别指望他们能把iPhone 6玩的很溜,也别指望他们能自己解决iPhone的常见疑难杂症,如果他们的iPhone 有问题了,他们依然可能会偷懒的选择就近的四流手机维修店。而此时在嘈杂城市的深处,冉冉升起了一缕傲娇,这缕傲娇挂着一段尾巴“来自 iPhone 6”..
因为中国自己做手机的人太多了,他们在互联网领域的声音也很大。
给排名第一的怒点反对!他说的各种批评和大众意见我从来没有过。iPhone6是真丑好吗!丑得没法忍!!本来出谍照的时候我就提了个问题,有人回说可能真机会不太一样,于是还抱着一线希望。结果真的那么丑!怒摔!这让我从用5就开始默默期待6出来的人情何以堪!背后两条大横线,简直了。手表也好不到哪儿去现在还在生气当中!!
It is called "the comfort of denial".
先给抖机灵的郭郭的答案点了反对+没有帮助。iPhone 6(以及6+)的“丑”,我更倾向于称其为“不够美观”——即便有各种槽点,但是点也是有的:比如正面2.5D弧面屏幕带来的优雅感,这种优雅是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的。视觉上,屏幕到侧边形成了平滑过渡,在各种方向的光线下都会显得非常晶莹剔透;触觉上,iOS 中越来越多的手势操作会通过这个屏幕获得更好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由N9、Lumia 800 和 Lumia 920 给用户们所带来的那种。你们去找一台这样的手机滑动几下,会同意我的这个说法的;比如电源/唤醒键从顶端移到了机身侧面,这是照顾大屏用户的基本设定之一,采用了这种设计的大屏手机(比如 Sony Xperia Z 系列、诺基亚/微软的 Lumia 系列、三星的 Galaxy 系列等),都会比没有采用这个设计的(比如锤子 T1,比如魅族 MX3 / MX4)要更顺手,想象一下手指蠕动着去够顶端的电源键的画面就够了,不是么?这个键放在侧面不是 Apple 的发明,但它确实让大屏的 iPhone 6 从某些角度看起来更匀称了。槽点呢?相对于亮点来说,槽点总是更容易吸引目光,特别是 Apple 这种容易成为集火对象的企业及其作品……对我而言,不能接受的 Apple 在审美上做出的妥协是两处:1、背面天线的纹路,破坏了整体的美感;2、凸出的摄像头部件,在给“耐用性”三个字打上问号的同时,同样破坏了整体美感——一台放在桌子上都没法放平的旗舰级手机……“丑”,不至于。“不完美”,那是一定的。我觉得 36kr 上的一篇文章其结尾说的很好:我不是怀念乔布斯,我就是有强迫症。利益相关:iPhone 5s 用户、Lumia 920 用户。补充说明:觉得我举的例子不合适、或者说是有意黑某些厂的人,请直接点反对+没有帮助,我不会在评论里跟你们讨论,我只对我的答案和用户习惯负责,没必要对你们的情怀和创新负责,纯粹来喷的评论我都删了,我丝毫不介意你们的反对、也丝毫不吝惜失去你们这类人的几个赞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phone美版为什么便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