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知青社保包括哪些保险

我是知青,我之前办理了社保,已经开支了,可是现在知青可以退休了,我想要知青退休,社保是否可以退?_百度知道
我是知青,我之前办理了社保,已经开支了,可是现在知青可以退休了,我想要知青退休,社保是否可以退?
因为知青有工龄,林业局对他有说法,谢谢
不至于这样吧,还能长过你的工龄吗,你知青时间再长、家属工等这些历史原因未参保人员、代课教师呵呵、五七工。社保不允许退的,去要低养老金,知青,是不允许纳入的,纳入社保的一个最主要的前提是没有养老保险才可以。如果有的话?放着高养老金不要。而且据我所说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1条回答
知青,并且如果你仅仅是知青,知青仅仅是几年时间,并不是给你办理知青退休,是不给办理退休的,只是参加工作之后,可以知青的时间,作为工龄计算,不会因为几年的时间会超过你现在社保的钱,况且社会保险是不能退的,国家没有知青可以办理退休的规定
社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神帮帮忙 谁知道内蒙古甘河林业局知青养老金具体交纳办法?需要交多少年?多少岁退休?_百度知道
大神帮帮忙 谁知道内蒙古甘河林业局知青养老金具体交纳办法?需要交多少年?多少岁退休?
我爸爸是83年参加工作的 到了九几年后改为计划外用工 具体养老金该怎么交呢?多少岁退休?有劳大家帮忙指点下 小女子感激不尽~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要咨询他的户口所在地的社保中心。在计算缴费年限时,只需缴纳5年的费用即可,知青的下乡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他下乡10年。例如,则需要缴纳至少15年的社保费用。如果从来没有办理过社保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甘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问知青社保有没有期限办理_百度知道
请问知青社保有没有期限办理
2015年过后还可办理吗.
提问者采纳
如果档案记录缺失了,建立社保制度后没有缴费年限。这个完全以档案记载为依据。但是仅有知青经历,你就得自己到当地档案馆查询,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需要办理,结合社保建立后的个人缴费年限一并计算,所谓知青工龄不能作为退休处理知青上山下乡阶段的时间是被算为工龄的,有了社保后称为“视同年限”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社保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退休前办理就可以。
等待您来回答
为您推荐: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再说“解决老知青问题”-中国网专家博客
再说“解决老知青问题”
已有 6726 次阅读 18:48
【公民言论】
解决老知青问题”
A.有感而发
我于 日在“华声在线” 《翟峰的代表之声》网页以【代表建言献策】为栏目贴了一篇题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解决老知青问题》的博文之后,始料未及的是,居然有如此大的反响——不仅这两个月来光顾此文的网友不少(大概有五、六千人在点击此文,有近120人为此而附帖写了评论),而且仅我的个人电子信箱就收了大约200多封热情的网友和博友就有关妥善解决老知青问题而发来的令我感动的信。
在这些信中,有老知青本人或其亲属子女写的,亦有关注老知青问题的社会人士或知名专家、学者写的,甚而还有不少全国和省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位高责重的官员。
象我等这样的一位普通人大代表仅一篇普通博文即可得到社会上的如此关注和反响,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老知青问题的确是因一个特困群体而带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确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亦是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解决好的问题。
然而,我又不得不这样思考:这个历史性的问题在今天提出来后即能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和关注,的确亦得益于今天我们倡扬“以人为本”,倡扬“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人和氛围。如果没有今天这样的“政通民和”而带来的春流暖意,亦就难有我等这样的普通人大代表的直言和众多网民、博友的无虑附和。
正因如此,所以我仍要怀着一颗诚挚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摘要转发一些网友的来信,以此盼能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能就这些发人深省的来信发表高见,或给我发电子邮件。
鉴此,特预先道声谢谢、谢谢、再谢谢!
B.摘要转发
二十一世纪的新一辈附帖于 
23:18:59 IP:221.236.208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父母就是与大批城市知识青年一道响应国家号召离开家乡、离开爷爷奶奶奔赴农村“上山下乡”的。他们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我因此而特别敬重我的父母这一辈的老知青们!
李春林附帖于 
20:34:25 IP:218.22.104
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历时近20多年的上山下乡运动,有多少青年在农村滚了一身泥巴\练了一棵红心,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农村.这股政治潮流卷不下不行,下去光荣。革命嘛,接受再教育。现在的各级政府应该体谅呵!
白新格附帖于 
11:45:00 IP:222.138.136
我也曾是一名知青,目前单位还不错。看了以上知青大哥哥,大姐姐向翟峰代表反映的情况,非常担忧他们的生活和养老等问题。当年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轰轰烈烈的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说是知识青年必须到农村去,但从农村回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记得我们从农村回来很长一段时间下乡都不算工龄,我们各方面待遇和找种种理由不下乡先就业的人,比起来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想学技术说我们年龄大了不让学,工作分得也很一般,后来又三番五次对我们进行文化考试,说我们文化低无术说我们年龄大了不让学,工作分得也很一般,后来又三番五次对我们进行文化考试,说我们文化低无法胜任工作。当我们问下乡时不说我们是知青吗?总之,当年的知青遭遇到许多不平等的待遇。现在还有不少知青,面临生存,养老,医保等诸多凭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非常感谢翟峰代表为老知青呼吁。渴望他们的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知青是那个特定时期的产物,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年代,他们荒废了学业,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农村,现在一个时代过去了,但祖国和人们不应忘记他们,应该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知青问题应该得到落实,当年他们不讲任何条件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把自己本该读书学习的时间贡献在了农村。回城后由于知识层次低,他们的工作,工资等诸多方面起点都很低。目前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党和国家应该关怀他们,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样才能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到灾区去工作。(我现在的单位不错,年薪四万。但我仍很关心知青问题,希望他们的问题能尽快得到解决,因我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理解他们。)
李华附帖于 
11:14:21 IP:61.161.821,
开县对知青的投保年龄加以严密限制:返城女知青的投保年龄不得超过50岁,男子不得超过60岁。这种做法多少显得有点野蛮和荒谬。开县首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1964年进行的,距今已有42年。请问:当时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年龄只限于18岁以下吗?而对于返城女知青的年龄限制更加荒唐。在当时所谓“老四级”(66、67、68、69级)的初高中毕业生中,就以年龄最小的初69级的女生为例,假如毕业时16岁,至今毕业已达39年,她们的年龄现在至少在53岁以上。要是66、67、68级或是高中毕业生又是多大岁数呢?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限制了部分返城男知青和几乎全部返城女知青参加社保(除末批下乡的社会女青年外)。国家规定男子退休年龄为60岁,女子尚且为55岁。那是党对女子的一种关怀和照顾,这绝对不是一种限制和惩罚。男女知青同等年龄入学、同等年龄上山下乡,也应有与男知青同等年龄参保的权利。开县对于返城女知青参保的年龄的限制,其实质就是把党对女子的关怀变为惩罚的一种倒行逆施,这是一种严重歧视妇女的做法,并借此把返城男女知青远远拒于社保的大门之外。
邢曙明附帖于 
13:44:40 IP:61.149.91
知识青年没有参加社会保障的在全国能有多少?应该由有关部门作一个统计,支持对这部分特殊群体实行特殊的政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富民政策的需要。应该把这部分经受过艰苦生活锻炼,而社会保障无着落得人们纳入统筹范围。
钟芳& 附帖于 
23:14:00 IP:218.77.112
我也是一名知青的女儿,首先感谢为知青说话的各位代表,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对知青办理保险的年龄限制定的这样低,我母亲是68年高中毕业后下乡的,(当年下乡又没有规定什么年龄不能去),回城后在一大集体工作了十多年后,从87年就参加了社会统筹,97年因为支持五强溪库区建设,工厂被迫关闭,政府没有及时安排,也就没有续缴养老保险,到现在我母亲已经62岁了,按现在规定是没有办法办理补缴的,但是这样的局面是政府当年的不作为所造成的,她当年完全是可以办理退休的啊,现在为什么却把她拒之养老保险之外呢?定这样的年龄限制,有什么依据吗?
来信摘录:我和丈夫都是知青下放的,丈夫66年下放,84年自己去创业不成失业在家,快到六十了,生活没有保障.我74年下放,79年后分配到小药店工作后和丈夫一起创业.我现在做小生意,但经济上仍很困难.请问我们下放的这几年能不能算在养老保险里?我丈夫的情况政府有没有什么政府给予补助的?
来信摘录:我的婆婆是一个60年代下乡的知青,由于在农村安了家,所以没能回城,开始她还在国营一家印刷厂上班,每月有几十元的工资,还能勉强过。但后来印刷厂转制,为私人所有。我婆婆就一直没有了最起码的生活的来源。婆婆已是58岁,什么生活保障都没有。连低保都没有吃上。老人一脸的辛酸。我想请问一下。对没有回城的知青有没有解决政策?
来信摘录:翟代表:看到我我情况在论坛上再现,很高兴终于有人为知青说话了。我和所有受益的混岗知青向您表示感谢。但目前黑龙江森工系统对混岗知青和混岗大集体是一样的待遇,不给按国营职工计算养老保险,无医保,而且我的68-86年不算,工龄只从86年计算,这样原本33年的工龄就成了15年,现如今除脑梗塞、颈椎骨质增生外又患上了胆结石和糖尿病。象我这种情况能否还原成国营工人正常退休并享受医保呢?
来信摘录:我妻子是东方红林业局的姜淑玲,感谢您为她们混岗大集体的事情奔波,在这里我和妻子儿子以及所有受益者向您致谢。我现在只盼着妻子的病能快点好起来,儿子林业高中慢慢能有所好转,有您这样的人大代表老百姓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了!!这里我让儿子在网上找了一首歌送给您寄去对您的感激之情:
歌曲:谢谢你!
&&& 假如人生能够留下 &&& 可以延续的记忆
&&& 我一定选择感激 &&& 如果在我临终之前 &&& 还能发出声音 &&& 我一定会说一句谢谢你 &&& 如果生命之重可以 &&& 用我双手托起 &&& 你定是我生命的精灵 &&& 如果爱能够让我们 &&& 永远在一起 &&& 我会对它说一句谢谢你 &&& 谢谢你 &&& 你搂着我的伤痛抱着我受伤的心 &&& 在迷乱尘世中从来未曾说放弃 &&& 你牵着我的手走进明天的风雨 &&& 不管前路崎岖你从来坚定
&&& 让我可以在平凡的世界 &&& 发现我自己 &&& 不管是否有阳光照耀我依然美丽
你让我明白爱你就是爱我自己
来信摘录:您好!我是一位来自辽宁省盖州市人,看了您关于解决原城镇下乡知青养老保险问题的建议.我想向您咨询一下关于下乡知青办退休的事情可以吗?我父亲原籍是沈阳人,在原沈阳二三军工厂上班.后来下放到农村,一直到现在没有返回城市,而且每个月只能拿到几十块钱的待遇,以前也找过有关部门,后来一些负责人说等我父亲到了退休的年龄可以办理退休的.我父亲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办理的.父亲是一个老实人,事情一直放到现在还没有办的.不知道现在办还来的及吗?现在父亲生活的很困难,母亲是父亲在农村时结识的.没有老保,两位老人现在只拿几十块钱的生活费,生活的非常拮据,所以看到您的建言,我就给您写了这封信,不知道是否能得到您的回复!
来信摘录:我母亲68年响应党的号召"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上山下乡分配到偏远农村,因在农村结婚生子种种原因没返城,一直在农村过着清贫的日子,现在都快六十了,她可以参保吗???? 前两天陪她到县城跑了几趟,得到的结果是返城知青才可以参保,看着老妈几十年前的旧伤疤又被揭起那种伤心无助的样子,我这做儿子的看不下去,当年她们那一代青春献给了党,五十多岁的人,跟城里七十多岁的差不多老,我是他最小的孩子,现在都三十了,老妈从来不跟我提起那段伤心的往事,只是听我那外公外婆,还有几个姨说了很多那段本该回城往事,大概也就是要回城必须得离婚,离开亲生骨肉,离开自己在农村找的老公,这些不是说割舍就能割舍掉的..... 听老妈说我们全县都只有三个没回城的知青,难道不是普遍现象国家就不解决,不能够给她们一个安度余生的机会吗??????从时代来说这极小的一点人也为当时城市就业压力的缓解起到了一点作用......当时的口号是"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到那里去一定会大有作为",现在老了还大有作为吗???? 参保不行,至少低保也可以提供给她吧,我想作为共和国最普通的一个公民都不希望这一点点人随着时间的流失而被共和国所遗忘,作为儿女们希望她(他)们可以在农村安享晚年,让知青阴影在这样一个和谐社会里抹掉..... 希望领导们可以在政策上往她们倾斜点。作为子女不奢求其他,只求她能安享晚年就够了.让她的不完美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来信摘录:我是一个农村人,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去处理这个事情,也不知道具体该找哪个部门可以解决.家里一点什么关系都没有,更何况这应该是国家政策跟领导们所遗忘的角落,不是普遍现象,也没哪个领导愿意管,构建和谐社会真的和谐还需要一段路要走,但作为子女不奢求其他,只求古稀之年的老母亲能安享晚年就够了.让她的不完美的人生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未老先衰的老母亲的阴影消除掉. 希望有能力的人帮我老妈(现在已是白发斑斑)解决好这个问题.给我指引方向也可以,拜托了.在这里无能的儿子谢谢您了.&&& 无能的儿子:张冬平
QQ: &&& TEL:,手机: &&& 家庭地址:湖南省洪江市沙湾乡(具体住地址还是不写上为好,以免影响她老人家平静了二十多年的清贫生活)现在打工地:贵州省铜仁市休闲街A栋
来信摘录:您好!我是一位来自辽宁省盖州市人,看了您关于解决原城镇下乡知青养老保险问题的建议.我想向您咨询一下关于下乡知青办退休的事情可以吗?我父亲原籍是沈阳人,在原沈阳二三军工厂上班.后来下放到农村,一直到现在没有返回城市,而且每个月只能拿到几十块钱的待遇,以前也找过有关部门,后来一些负责人说等我父亲到了退休的年龄可以办理退休的.我父亲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办理的.父亲是一个老实人,事情一直放到现在还没有办的.不知道现在办还来的及吗?现在父亲生活的很困难,母亲是父亲在农村时结识的.没有老保,两位老人现在只拿几十块钱的生活费,生活的非常拮据,所以看到您的建言,我就给您写了这封信,不知道是否能得到您的回复!
来信摘录:俞金珍:我和丈夫都是知青下放的,丈夫66年下放,84年自己去创业不成失业在家,快到六十了,生活没有保障.我74年下放,79年后分配到小药店工作后和丈夫一起创业.我现在做小生意,但经济上仍很困难.请问我们下放的这几年能不能算在养老保险里?我丈夫的情况政府有没有什么政府给予补助的?
来信摘录:我的婆婆是一个60年代下乡的知青,由于在农村安了家,所以没能回城,开始她还在国营一家印刷厂上班,每月有几十元的工资,还能勉强过。但后来印刷厂转制,为私人所有。我婆婆就一直没有了最起码的生活的来源。婆婆已是58岁,什么生活保障都没有。连低保都没有吃上。老人一脸的辛酸。我想请问一下。对没有回城的知青有没有解决政策?
C、回音壁——我再说说
上面附帖和来信的各位网友:你们好!
首先,我想说明的事,当我字斟句酌地读完你们的来信,第一视觉是感动,第二感觉是心动,第三触觉是激动。这不是文字游戏。此时,我的确是边敲打键盘边哽咽、边掉泪。我真有点怨我太无能,难以担当尽力解决老知青问题的重大社会责任!然而,我又是清醒和理智的,知道自己究竟该怎样去做。
我是从网民给我的《代表之声》来信,而我有责任回复这个角度回信的,而并非是仅凭此信就能解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是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事。人大代表的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较为较为理性和深入的调研报告及其意见和建议,向政府及其有关方面反映,或在人大会上以书面建议的形式提出来,以促成问题的尽可能得到解决。鉴此,我将尽可能抽出时间,以较为合适的调查方式,按照你们反映的情况和提供的联系方式,并在有关方面支持下,依照《代表法》赋予人大代表的职责及有关法定程序,尽力向有关方面反映,向国家有关部门写信建议和为全国有关报刊撰稿呼吁,或在人大会上以书面建议的形式提出来。好吗?
借此,我亦趁机向各位热心的网友、向有关方面和相关人员表达如下希望:
1、希望此文能得到各位热心的网友点击、点评、转发和传递,以利在更大范畴内引起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注,因为这对在全国范畴内解决老知青的问题非常有利。
2、希望此文能得到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为,只有通过各级政府、特别是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才有望出台国家解决老知青问题的统一政策。
3、希望此文能成为2007年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政协会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撰写在全国范畴内解决老知青问题的建议和提案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因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中,应该包括在全国范畴内解决老知青问题的切实举措呵!
最后,请允许我最后再借此文对上面附帖和来信的各位网友的信任表示衷心地感谢!
恳望各位热心的网友继续关注我的《公民之声》网页!
&&&&&&&&&&&&&&&&&&&& 四川省人大代表:翟峰  敬呈
&&&&&&&&&&&&&&&&&&&&&&&&& 2007年元月
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 个评论)
翟峰1969年15岁时即下乡当知青,在艰难的八年知青生涯和尔后返城的工作经历中,通过长期顽强自学而岗位成才;曾担任市人大城环资委主任12年,现任省人大代表、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九三中央专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常委(副厅待遇);15年来在省市人大会上提交的八百余篇代表议案和建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05年以来创设了《翟峰的代表之声》等10余个至今已逾两千万人次浏览量的人大代表博客和微博,其撰写的反映知青问题的系列博文曾轰动一时,引发全国数万跟帖和社会各界关注。翟峰30余年笔耕不辍,迄今已在境内外200余家报刊发表3800余篇逾千万字文稿;先后被评为中国首届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中国年度绿色人物,先后荣获全国有关散文等征文的金、银、铜奖和一、二、三等奖,并荣获包括人民日报理论征文奖和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省、市级理论、新闻奖等共计二百余项;先后被聘任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九三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宣讲团成员;先后被吸收为省秘书学会学术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法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省作家协会会员;近10年来翟峰著作出版了《艺文杂议杂忆集》《边工作&边学习》《翟峰博客文选》《翟峰履职笔记》等多部文集;主编了《情系青山绿水蓝天》《为了家园更美好》等环保世纪行文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基金包括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