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能电视机定位

小米手机定位发烧友,而很多非发烧友的妹子购买小米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感谢已经回答的童鞋们。但感觉有点隔靴瘙痒,希望有买了小米的萌妹子来谈一谈,当时决定买小米手机的心理状态。
按投票排序
这是我的小米手机。好看吗?n(*≧▽≦*)n~~~这是梵高的《隆河星夜》,请向右边侧脑袋90度看画,并不是什么奇怪的图案啊喂!!!~好看吗?n(*≧▽≦*)n~~~这是梵高的《隆河星夜》,请向右边侧脑袋90度看画,并不是什么奇怪的图案啊喂!!!~PS,原问题为“为什么妹子不买好看的手机而买小米?”,参见问题日志。现在问题修改了,我的答案仍然是对题的,就是因为好看。再来几张清楚点的图。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作为手机和耳机都换成小米的妹纸,就说说我的个人感受吧。首先破个题。题主原先的问题是:为什么妹子不买好看的手机而买小米?现在是:小米手机定位发烧友,而很多非发烧友的妹子购买小米是出于什么心理呢? 从题目就能看出题主不喜欢小米,至少觉得小米不好看而且妹子都很没有眼光。什么是发烧友呢?我自己理解是对于某项事物痴迷到一停不下来,很明显我做不到。但是这不妨碍我选择小米呀。理由如下:一,外形我用过的手机从小到大算起来是:小学时代的各种小灵通(姑且算手机吧),中学时代的诺基亚华为酷派三星,大学时代的HTC和小米。真的是觉得小米最好看。在智能机流行之前,我喜欢的是轻巧简单外形端正的直板机,比如诺基亚5310。所以我之所以认为小米好看,应该我觉得它同样轻巧简单外形端正。因为我用的是2A,所以就说2A。就我个人来说,喜欢的是方方正正但是四角有一点圆弧度的手机,三星盖世系列就不太符合我的美感。就我个人来说,喜欢的是方方正正但是四角有一点圆弧度的手机,三星盖世系列就不太符合我的美感。而且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我的感受,身边大部分的妹子都觉得小米手机确实好看。其他的外壳方面请看匿名用户和的回答,我愿意像每天换衣服一样装扮我的小米。二,功能MIUI系统的人性化谁用谁知道。说几个深得我心的吧说几个深得我心的吧1.当我的手机来短信的时候,手机LED灯会亮起闪烁的蓝光,未接电话是紫光,其他通知是绿光(自定义)。我在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室友递给我手机,一眼就能分辨出是短信还是电话的感觉爽!爆!了!我在锁屏状态下来了一条短信,手机自动唤醒,解锁以后短信自动就弹出来了。回复删除关闭想怎样就怎样。如图:2.超方便的全方位截屏,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会ROOT了。(设置键+音量键)3.不用安装360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流量监控释放内存病毒清扫统统到位。4.不用安装豌豆荚安智市场5.专用的小米主题是真的漂亮,下图是我自己用的萌喵,朋友喜欢简单用的是极简风格。都是免费的不花米币。总的来说呢,就是1好看+2实用 ^ ^
就题目来说,小米只是说自己目标客户定位为手机发烧友,但实际客户群体还是追求性价比的普通大众(发烧友是那么好当的么?)至于妹子们(也不局限于妹子,普通人也是)为什么购买小米,一个是小米手机性价比在同档次手机中没什么对手(尽管我不喜欢小米的推广方式,但产品好必须承认),MIUI这个系统也不错。物美价廉,知名度高,口碑好,不买它买哪个?
这道题其他回答几乎都是正如楼主所说的隔靴搔痒,或者就是纯粹来卖萌的,接下来我将详细的说明,为何小米手机能够在女性用户中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我们来看看当今的手机的主要渠道是什么 这是2013年10月的友盟活跃指数,前十一名六个小米五个三星,里面有小米m1、三星s2、note1这种老古董,甚至galasy ace(s5830)这种“神坑”甚至进入了前六名,稍微懂手机的都清楚在2012年还在用480x320分辨率和800mhz单核而且行货甚至敢卖2000+的手机意味着什么。同时在看看淘宝的数据,截至到我答题的时候,淘宝销量最高的安卓机前三都是加价300以上的红米,而通过1100购买红米的行为大家几乎都能会心一笑,因为这个价位比小米强的机型实在太多了,花1100买红米的其实和花的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深受营销的影响而导致对手机购买的从众,这一类人就是我在另个回答中说明的“低端消费者”(绝无歧视的意思,看我这个回答中的详解)。这就构成了三星在线下进行垄断,而小米在线上构成独霸的局面。因为更为广阔的购机者不是在知乎具有话语权的我们,而是无数的连知乎都没听过,上网只上QQ和看网络小说的群体,这样的一批人才是构成消费的主体,他们主要的消费渠道还是通过一些实体店的柜台或者是知名的一些门户IT网站如中关村太平洋一类的网站进行手机选购,这样来看的话,三星小米垄断前十一也就不难解释了。渠道和营销的对传统市场的影响有时候真的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不是我们以geek的眼光单纯的去看产品参数和产品体验。
接着在通过另一组数据来说明女性的购机偏好,以百度指数来看,在百度指数人群属性里,搜索小米女性占总体人数比例为百分之十五,三星为百分之二十七、苹果为百分之二十四、,moto或者中兴的百分之十三、oppo为百分之二十七、vivo为百分之二十二。这几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首先可以的出三星这种并非以外观作为卖点在女性之间的比例竟然高于外观卓越的索尼以及曾经以女性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品牌位的oppo和vivo。这说明了女性购机已经不是完全以外观来购机更多的是很大程度上受营销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广告投放的数量和效果, 三星的女性比例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小米由于仅仅活跃于线上,但是其女性活跃度甚至超过了具有不错线下渠道的中兴,这就说明小米在互联网上广告的精准投放非常好,尤其是在女性用户非常多的QQ空间等社交网站。而且社交网络上非常多的关于手机的“伪发烧友”和一些著名科技网站进行推波助澜,小米的曝光率一直是居高不下(小米的其他的营销手段也可以参见我另一个答案),这样也许对女性的直接影响很小,但是影响了很多女性周围存在的很多“伪发烧友”,他们的资讯也大部分就是从这些官方媒体得来,绝大部分也是所谓的“键盘党”。而女性对于男性来说,对于参数的敏感度以及对于数码产品的熟悉程度都是相对较低的,非常容易受外界影响,真正懂手机的人比例是很少的,而大多数女性周围就会存在这样的一些所谓“伪发烧友”来极力推荐小米,很多部分女性就会因此去选择小米而不是其他曝光率偏低的“中华酷联”了。
接下来在针对小米本身和女性用户进行一些分析,小米的外观的确算不上好,工业设计也就是一般甚至是偏差的水准。可是自从手机工业进入安卓机触屏机时代,尤其是4.x时代之后,虚拟按键加上直板触屏几乎占据了所有的主流市场,再也看不见2.x时代的侧滑、滑盖、双屏、轨迹球等等独特的设计了,大部分就是一个4寸+的屏幕然后上面3、4个虚拟按键或者中间一个实体按键,使用圆角或者棱角,大部分手机外观大同小异,公模现象非常严重,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也许手机外观就不是特别重要,小米的中庸的外观不出色但是也不招人反感,可以纳入选择范围,也就增加了它被女性选择的几率。第二点小米的对于女性的吸引力就是miui了,楼上已经有人详解了我就大概说一下,miui本身设计并不讨巧,但是其具有广泛的定制空间,可供选择的主题实在远多于其他任何手机,ui的美观程度和易用性对女性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第三点也是之前的一回答中提到的,小米配件的丰富,由于小米单品的占用率非常高,而且1、1s或者2、2s一类的手机配件都是通用的,所以针对小米的外壳一类的周边产品非常多,这些周边产品丰富度对于女性来说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一个因素之一。如果叫她们买个nexus5,然后淘宝一看壳子,只有丑了吧唧的水晶壳和护盾,他们才不会买什么n5呢。
此外关于楼上的一些回答诸如,易用性、配置突出等方面,我会说这个真的不是绝大多数女性考虑购机的重点吗。她们不知道T4和800哪个更好,也不知道主频和架构对处理器意味着什么,或者是什么是tft、ips,别再用所谓的知乎式的思考方式,真的。
土豪金被人炒的太厉害,萌妹子表示买不起!
iPhone算是针对中高端吧,为什么那么多屌丝省吃俭用甚至卖肾都要买?所谓定位只是宣传策略而已,所谓为发烧而生也就是突出小米性价比的宣传点而已。妹子买小米多半是消费能力不足,然后看周围同样消费能力不足的男屌都用了小米,于是也选择了小米!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个人喜好的问题,小米手机谈不上惊艳,但是也不丑
你很有想法,这就是契机
因为小米手机的配置在哪里摆着呢,从性价比上来看,小米值得一用,并且它的外观也不错~
大概是性价比的原因吧
首先,小米并非定位为发烧友。广告上是这样说的,可是从MIUI的版本分布就可以看出来。MIUI版本分布分为测试版,开发版和稳定版。测试版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发烧友,开发版是相对于稳定版的测试版。比例是1:0,稳定版的用户才是定位用户。映射到小米手机上,你就知道小米手机的定位是普通大众。在央视投放广告这件事就知道。
然后对于你的问题就很好回答了。为什么女生会选小米手机?女生选手机无非并不想考虑太多,脑子里想的是质量要好。实际上是口碑要好。哪些手机口碑好?前三肯定是,苹果,三星,小米。而且,小米的价钱又是三者中最低的。(此处的口碑理解为知名度。唉,女生的观念。)
顺便吐槽下,在火车上的程序员推销充电宝,说的是,“可以给苹果,三星,小米充电!”
哈哈哈哈,我会告诉你我现在用的还是小米1么? 当初上大学之前准备去买个手机,随便去了家店,里面的人都给我推荐小米,说的如何如何之好,再加上它价格适中,我就糊里糊涂的买了。。。。。。 再说一句,小米1有点丑。。。小米2小米3长得还不错。。
充电的时候,确实很发烧
你的问题暗涵小米不适合萌妹用,颇有跳过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的嫌疑,好像买小米就买错了,问题是其它的手机也未必就适合萌妹子用,你说萌妹子该用什么手机???
纯粹是因为便宜
老實說 小米的外觀比起很多手機已經算好看了
然後呢 就是MIUI 確實是做的很人性化了
不要以為妹子們 都不會比較好吧!
便宜好用就这么简单小米手机短信定位的所有问题
展开更多问题类型
我要的关键词
共有0个问题
亲,没能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尝试调整下筛选词试试
小米手机热门型号词问题汇总对邓德隆小米言论的否定,及对《定位》的批判
本文是作者对一文的“否定”与“批判”。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邓德隆先生深谙此道。大炮对准的目标,往往是那些目标客户所关注和渴望成为的对象,通过对这些品牌的批判来制造影响力,既赚名声又赚生意,这是邓德隆先生一直擅长的手法。早在广州成美时代,邓先生就奠出了《不同于奥美的观点》长文,借奥美打响成美的名声;随后转型升级,借特劳特的名声赚得盆满钵满,并在此过程中继续批判联想、TCL等企业;在批判中盈利,在盈利中批判,名气越来越响,雪球越滚越大。近期邓先生又频繁发表批判言论刺激眼球,先有恒大冰泉的一亿豪赌,可惜无人应战。随后调整枪头,将火力对准目前的当红炸子鸡:小米。先发表的言论,再来一个的专访,假如这篇文章的火力仍然不够,估计接下来的几周,还会有一个续篇。两篇文章中所表述的观点,无甚新奇,无非定位方法的演绎与再演绎而已。姑且将邓先生的核心观点罗列如下:小米违背顾客心智去发展,是必然要经历失败的。特劳特先生的告诫,商战不是产品之战,而是认知之战。我们现在想到小米,会想到什么?一定是手机,而且是直销的手机。顾客的心智对品牌定位了,那么,所有战略和其他资源都要围绕这个定位展开,不能一厢情愿说要做平台,要做生态。做企业不能从自己出发,一定从顾客、潜在用户的心智定位出发。一语蔽之就是:品牌的意义也即在顾客心智中代表某个品类,进而成为顾客消费某个品类的首选。小米的平台和生态战略侵蚀的正是小米赖以迅速崛起的&直销手机&定位。我可以预见到已经发生的未来,小米盒子、电视、平板,是做不好的,很难有很大的作为,我这个掷地有声的结论绝对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因为他没有一套相应的战略为之护航。雷军要向马云学习,用一个新的定位、一个新的品牌、一套新的战略把握其他行业的机会,马云并不是把所有的产品都冠上淘宝的名字,比如淘宝支付、淘宝旗舰店,而是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支付宝,在每一个地方都有战略定位,围绕它有套环环相扣的战略配称,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品牌群。战略就是你一旦在行业里获得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就掌握了整个战略的主动权,刀把子就拿准了,拿准了刀把子,用力就好。任何行业整个规律都是这样,这个规律的原因是顾客的头脑,只要有一个数一数二就够了,用户心智中不愿意存储那么多信息。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时间都在里面灌输信息,这个二元法的规律更加如此,所以互联网只不过加速了这些没有定位、没有数一数二企业加速出去淘汰的过程。以上9点的罗列,我想已经足够说明邓先生对小米的看法了,其观点的关键词可以总结为:心智的认知。目前市场对小米的认知就是“直销手机”,所以,(1)雷军不仅不能将“小米”这个品牌延伸到电视、平板等领域,而且,业务也不能延伸到这些领域,因为没有相应的战略护航。(2)即使业务要延伸,雷军也应该像马云一样,每个业务都有一个名字(或品牌)。让我们抛开《定位》,用其他领域的知识来细细剖析一下:1、品牌是一个名字,名字是一个概念,概念产生认知与联想读过哲学的都知道概念是哲学研究的基础。德国工业标准将概念定义为: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任何一个概念,都会让人产生认知和联想,而且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每个人或每个团体所产生的认知和联想往往并不相同。比如对于“菊花”这个概念,有人会想到秋天,有些人会想到祭奠,有人会想到不雅之物。品牌是个名字,本质上也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当然同样会让人产生认知与联想。2、概念具有易变性,认知也会随之变化品牌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但它并不是一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概念,而是企业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对应的是产品、广告、事件、美学等等各种认知和联想。由于它是新创造出来的概念,所以它的内涵往往经常变动,而不像日常普通概念那样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举个例子:中华这个概念,一般来说,它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和人民。但当它变成一个牙膏品牌时,它就具有了牙膏产品、牙膏广告、牙膏产品使用感受、牙膏产品包装等各种各样的认知,随之会产生清新口气、恋爱等各种联想;当它变成一个香烟品牌时,它又具有了香烟产品、香烟包装、香烟口味等各种认知,也产生了高档感、官员、社会地位等各种联想。那么在当下,你说我们应该怎样认知“中华”这个名字或品牌?不仅品牌概念会经常变动,日常语言的概念也会偶尔变动。几十年前,我们称呼“同志”就会倍感尊重,甚至有一种神圣感,今天,如果你说谁是同志,他不追着你打,也会给你一个白眼;“小姐”这个词也一样。如果“小姐”是一个品牌,我们就会说它所代表的概念已经变了,或者说人们对它的认知已经变了。3、因为认知的易变性,品牌延伸就不存在什么认知的问题世界是变化的,产业是变化的,认知一样是变化的。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意思就是企业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曾经一度,诺基亚代表手机,柯达代表傻瓜相机,但随后呢?让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去看看IBM的发展历史吧1900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自动制表机;1911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CTR,是个大杂烩;1924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IBM,是商用机器;一战期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军火制造商;1950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国防级计算机;1956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商用电脑,是蓝色巨人;1964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兼容机;1981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PC;1997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解决方案;2010年,人们对它的认知是智慧的地球。行业在变化,IBM所代表的概念内涵与认知,也在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翻开IBM的历史可以看到,IBM之所以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是因为企业的战略跟上了时代的发展,而不是什么认知的问题。既然我们认同品牌或概念的内涵会发生变化,那么,一个“直销手机”为什么就不能变成一个“互联网平台”呢?再提出个问题:2010年雷军创建小米之前,小米代表什么?代表长在农田里面、我们不太喜欢吃的那种食物而已。4、行业天花板与业务延伸当企业走到行业顶峰或者行业本身停止增长或萎缩时,企业必须想办法转型或者业务延伸,包括地理延伸和行业延伸,这是常识。万科为什么要转型做“城市配套商”?本质上就是业务的延伸,这与品牌无关。我们绝不能认同这个观点:品牌不能延伸到多个领域,也就是说品牌的内涵不能发生变化。让我们看看案例吧:3M的业务线和产品线有多长?西门子的业务线和产品线有多长?GE的业务线和产品线有多长?维珍的业务线和产品线有多长?希望邓先生不要狡辩说:这些企业没有未来。5、阶段论与企业驾驭能力台湾大学副校长、著名战略管理学者汤明哲在《策略精论.进阶篇》中如是说:以前笔者在美国伊力诺依大学教书时,对于这些战略问题没有想清楚,盲目引用研究文献,教美国学生不要多元化、不要垂直整合、不要国际化、不要并购,因为研究显示这些战略的失败率超过50%。但15年前回到亚洲后,经过十几年的反思,我发现以前真的教错了。这些战略都是执行上难度很高的战略,但成功的公司都会执行这些战略。中国的企业,绝大多数的历史很短,经验少且资源累积不够,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大多数企业都必须聚焦在某一个领域,以求做强的同时做大。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必须聚焦和局限在一个领域。而且,聚焦不是什么高明的理论问题,也不是什么方法问题,而是企业依据自己的能力采取行动的常识问题。拿春兰的例子来说,春兰为什么做不好汽车?不是因为“春兰”这个名字不适合成为一个汽车品牌,而是企业的能力没有适应“做汽车”这个战略目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目标太大,能力太差”,关品牌什么事?所以,业务延伸本质上是一个企业战略驾驭能力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牌延伸的问题。前者的难度比后者大得多,几乎相当于地球与乒乓球的悬殊对比。6、品类是个圈,看你怎么划再说到业务领域的问题,或者说品类的问题,怎么看到“品类”。品类就是画一个业务的圈,但是,这个圈该怎么划,却是一个问题。杰克.韦尔奇在《赢》中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椅子,我们可以指你现在所坐的这一张,也可以指所有能让屁股坐着的商品,也可以指仅供麦当劳使用的塑料椅。关键不是椅子这个概念,而在于你怎么定义这个概念。我想,这个例子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一个品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定义它、去划这个圈,所以,什么叫品类领导者?看你怎么定义。7、西贝的案例西贝的老板病急乱投医,先找了特劳特,后来又找了里斯,两家公司先后都为西贝做了定位方案,这为我们从外面看《定位》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定位》一书的作者是里斯和特劳特)2011年2月,特劳特为西贝定位为“西北民间菜”;2011年11月,里斯为西贝定位为“西北菜”;2012年,里斯为西贝定位为“烹羊专家”;2013年,确定为“西贝莜面村”。三年间,西贝的战略定位可以三次改变,对此我们只能这样评价:战略是儿戏?能够年年变吗?战略定位有价值吗?西贝至今生意还不错,这证明换啥定位都没问题,这样的战略定位,价值也忒低了点吧。到底有谱没谱?8、《定位》的价值与问题看一个东西的价值,先看它的源头。《定位》的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广告公司工作,大家都知道,广告公司本质上就是贩卖词语的公司,或者说就是贩卖语言哲学的公司,所以,“定位”更多的是着眼于消费者的所谓认知,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大家可以研究一下认知语言学)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个价值泛化,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上来。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的学问,远远超越了这个基于消费者的外部认知,其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换而言之,企业的经营,本质上就是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几乎所有企业的成功,都是踏着时代的步伐,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当然,这并不是说对消费者的研究不重要,而是说,后者只是基础,而前者,才是企业家一辈子去追求的东西,或者说,叫做管理之道。这些方面,世界上多的是大师级学者,而特劳特和里斯,是进不了学者之殿堂的。“定位”最多只是一个理念,提醒我们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它不是一个方法,更不是一个理论。理念、方法、理论有什么区别呢?理念是行动的原则,比如以人为本就是一个理念;方法是行动的策略,比如坐电梯就是上楼的方法,它与目标有关;理论是最高层的,理论追求解释,大科学家都是构建理论的人,比如万有引力。按此理解,“定位”就只可能是一个理念。9、下工夫,而不是求神德鲁克说,真正卓越的企业,往往是波澜不惊、乏味和枯燥的。企业的经营,不是靠一个神一般的理论,就可以突飞猛进、立地成佛的,而是在关注细节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最后奉劝一句善于炒作的邓老师,企业的很多经营行为和战略布局,不进入内部,我们这些外人往往看得并不真切,所以建立在此前提下的炮轰和建言,正如沙滩上的大厦,实在无益于企业的成长。批判容易,因为失败总是比成功容易,所以批判性寓言的成功率极高,但我们都必须知道:建设难!作者:刘立波(与周立波无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html
点此全站设置为大字体
本设置保留在浏览器内
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影响力
刘立波的分享,有14次浏览
王焘(wang tao)的分享,有13次浏览
强仔的分享,有1次浏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要评论?请先
没有帐号?点击
我2014年说过五年再看小米,现在2015了,过四年再看吧。时间会让一切的装逼货露出原型。我个人观点是不喜欢雷布斯的,几年后看看吧。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2011年已經有人說3年后看小米怎樣怎樣了,哈哈哈哈。其實小米光靠手機總有天會完蛋的,畢竟智能手機行業頂多也就剩下5~10年的風光,就看看小米能否在手機行業玩完前找到下個風口并重新獲得上升動力。說穿了科技行業本來就是不斷定位,哪有固守一個地方不挪窩的,那是找死。
同意和支持你的观点。
不要以此否定《定位》,也不认同小米模式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观点相同。
观点相同。
小米正在犯凡客一样的错误,扩张很快,但是不注重质量,光便宜是没用滴!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卖山寨货的了,日久就更加不值钱了[阴险]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小米的扩张与凡客是有本质的不同的。小米的扩张,是在一个理念下的,那就是“智能”,在这个理念下,它只要做的都是智能的事情,比如让你的电视更加智能,让你的遥控器更加智能,那么它就不会遭遇凡客的陷阱。而智能,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全栈”行业(Full Stack)。反观凡客,他的扩张是资本的逐利,是脱离了原本品牌的定位的。它也没有一个类似小米这样的统一愿景,自然就把品牌撕裂了。做衬衫的去卖扫把,你能想象其中的关系么?反正我不能。除非它做的都是智能衬衫和智能扫把,哈哈。智能,是在心智中有一席之地的。
凡客的今天就是小米的明天。
作者的观点有些偏颇。原本我是看到这句话点进来的“企业的经营,不是靠一个神一般的理论,就可以突飞猛进、立地成佛的。”个人非常认同这句话。但说说我的不同看法。作者举的例子,3M,西门子,GE等等,用他们来攻击“定位”的品牌延伸陷阱的理念,本身就有所不妥。用雕爷的话来讲,这些行业原本就不适用“品牌”,因此也不会遭遇品牌延伸陷阱。这些企业,同时都有商业用户和消费者,在消费者眼里,他们有各自的定位,而消费者不会关心,我的西门子冰箱,原来他的厂家还做地铁啊。消费者只关心,自己的西门子冰箱是不是“大牌子”,质量有没有保障。至于西门子在商业用户那里干什么,没人关心,估计大部分普通消费者也不知道。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MBA教不会你的课,自己去买这本书
求教,雕爷是在哪一篇文章里提到不适用品牌的?
四年前也有媒体说过小米模式维持不了多久,结果四年后小米依旧稳步上升。四年后又有人说小米偏航,如果再过四年,小米发展的更好,那个人剖腹自杀好么[酷]
2011年已經有人說3年后看小米怎樣怎樣了,還記得那個人是華為前員工,但是華...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2011年已經有人說3年后看小米怎樣怎樣了,還記得那個人是華為前員工,但是華為發佈閃耀和小米一代機要和對干,結局嘛。。。哈哈哈哈。其實小米光靠手機總有天會完蛋的,畢竟智能手機行業頂多也就剩下5~10年的風光,就看看小米能否在手機行業玩完前找到下個風口并重新獲得上升動力。說穿了科技行業本來就是不斷定位,哪有固守一個地方不挪窩的,那是找死。
战略是规划了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是企业经营层面的,定位基于传播,利用品牌的聚焦效应,使得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战略是规划了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應該是目前主要做什麼,以後做什麼。...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战略是规划了企业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應該是目前主要做什麼,以後做什麼。誰想像三星一樣成為國民企業,但資源有限也只能劃分當下要做的和以後要做
小米定位又没定死是手机,而是高性价比产品
有没有考究过,高性价比产品的定位成立。如果高性价比产品定位成立,那就必有对立...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有没有考究过,高性价比产品的定位成立。如果高性价比产品定位成立,那就必有对立定位,那么高性价比对立定位是?
问作者几个问题,你在文中贬低里斯和特劳特,又何尝不是开大炮呢?再者,王老吉品牌的成功没有战略的保驾护航仅靠着炒作吹牛逼就行了吗?你文中老咬着“定位”不放,难道你没有看过《重新定位》吗?批判别人之前,自己有开阔一下思路、理清一下思路吗?
一语中的。这种作者基本是不负责任的一时嘴爽。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一语中的。这种作者基本是不负责任的一时嘴爽。
小米这也叫“定位”?小米有定过位吗?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学了4年市场营销理论,毕业了才知道原来这种专业是不是985没啥区别,早知今日,当初不该往死里学去多得那破分。忽然觉得当初自己很可笑。呵呵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看了这篇文章,我投入了魅族的怀抱。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只能说,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普通观察者或专家的见解,如果按你这样说,那还会有@小米公司 ?对吧?感觉就像王自如当时和罗永浩的对话,王给罗一个建议,罗说:“你什么人,配给我建议?”哈哈哈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美食旅行达人◎电商从业者◎餐厅合伙人
从品牌建设和定位的角度看,小米确实在一步步犯错,当然从互联网的角度看,还有待时间论证。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笑尿,本文浅薄的可以去给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上课。连二年级学生你都教不起。举得例子有几个经得起推敲。批驳定位的作者到底看过几本定位理论的书。再者,you can you up,不知到作者上辈子是创造了可口可乐还是其他品牌。一个金冠JDB就把你吓得原形毕露。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美食旅行达人◎电商从业者◎餐厅合伙人
又看了一遍,这绝对不是小米的软文,我想小米的公关部门不至于低智商到找这样一个水平的写手写这样一些缺乏逻辑和基本概念的垃圾文字(后悔看了两遍)。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其中有些道理、//@李想: 做错的判断和被忽悠死的企业,可以绝口不提。//@华杉2009: 要我说雷军对不对,我可不敢乱说。德鲁克说,管理是实践,哪能随便瞎下断言。特劳特下过无数的断言,比如宝马定位是驾驶不是乘坐,出7系必死;联想定位是电脑,出手机必败之类。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要我说雷军对不对,我可不敢乱说。德鲁克说,管理是实践,哪能随便瞎下断言。特劳特下过无数的断言,比如宝马定位是驾驶不是乘坐,出7系必死;联想定位是电脑,出手机必败之类。他的言论,就是语不惊人誓不休,是在大街上买打药的路数,专治跌打损伤风湿麻痹关节炎拉肚子打蛔虫,你不能当真。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思维”,只有具体可用的资源和所要达成的成果,剩下的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有这些论争都是毫无意义的形而上的玩弄言辞,真感兴趣就多看看德鲁克半个多世纪前写的诸多大作,真知灼见永不过时!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回复@华杉2009:这个深刻认同,就是哗众取宠的傻逼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翔宝观点:邓德隆像是一只把翅膀定住而继续飞翔的鸟,定位理论看起来无往不胜,是因为鸟可以偶尔定住翅膀而飞行(如鹰的滑翔),邓的时代恰是遇到鹰的滑翔罢了。他没见过飞机,将来还有航天器呢,而雷军一开始就不只是卖个手机那么简单,懒得理你也很正常。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收录此文章的文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定位网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