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打枣工艺码子谢谢

隔天出 接到晚上10点-8月-2号更新大标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天天更新AF立领短T (超A质量)当天拿,首家出版5个尺码专柜尺寸做S
XXL 5个码。退货退现金。不是下雨天。天天可以退货。
(35张图片)
AF款立领短T (超A质量)精梳纯棉立领短T ,1全精棉擦毛;领标打枣.毛料,不起球,不变形
2面料好、手感好、做工精细。全部款式按代购模式生产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4.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5.现在加单都是大标
LJ白色XL3XXL2
XL XXL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LJ151花宝蓝
S M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LJ152宝蓝 S M
XL XXL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LJ155红色 S M L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LJ153灰色 S
XXL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LJ154白色条
L XL XXL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LJ23黑色 S M L XL XXL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LJ-1宝蓝 M1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LJ21宝蓝色
M4 L 14XL13 XXL2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XXL1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XXL1查好的没有问题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齐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XL 26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LJ15浅灰色S1 M3
XL25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LJ16浅灰色
XL13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大标到货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XXL1码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LJ-10大红色
码到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LJ-6大红色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到齐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LJ-9浅灰色
码到齐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LJ19 浅灰色
产地:越南 (专柜1:1 标准)
1.领口打枣
3.三张洗水唛:爱芙趣 4大标
XL 1前面服
LJTW浅灰色请问广州增城新塘制衣厂打枣一般多少钱一个枣,谢谢!_百度知道
请问广州增城新塘制衣厂打枣一般多少钱一个枣,谢谢!
请问广州增城新塘制衣厂打枣一般多少钱一个枣,谢谢!
还有记时的厂一个月可以拿到多少工资??
提问者采纳
现在的话也是1分5吧,计时的厂应该也只有3800左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增城新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兄弟KE 430D 打枣车 程序代码合代表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求兄弟KE 430D 打枣车 程序代码合代表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黄田石是田石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石种。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剔透,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桂花黄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越往里层,色地越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越加明显,似鲜血储于白绫缎间。石品以通灵、纹细、少格者为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田黄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程序代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滨州人文(凤凰城传说【转】3)
&P&&BR&十二&&&
老龙王羞怒淹枣林 &/P&
&P&张果老怕老龙王误会,忙说:“不是,不是。是这种枣的枣码子弯弯曲曲象龙须,人们才叫它龙须枣。”王母娘娘又开口,众仙方止笑。王母娘娘问:“你们这是从哪里摘来的鲜枣呀?”八大仙人实话实说:渤海之滨,秦始皇筑台的周围地面有许多枣林,每到枣熟季节遍地珍珠玛脑一般。王母娘娘听罢连声赞叹:“好,好,看来这是一块宝地。你们再来,多带些枣儿,让天宫的人们都尝尝。”&BR&八仙答应,觉得这是王母娘娘的赏识,不由得兴高采烈。尤其一脚穿鞋一脚赤着的蓝采和,竟然手打板儿唱枣歌:&/P&
&P&鲜枣,枣鲜,&BR&又脆,又甜。&BR&半红,半绿,&BR&如糖,似蜜。&BR&天宫,少见,&BR&人间,成片。&BR&谁想,尝鲜,&BR&快到,人间。&/P&
&P&唱罢,众神仙一片喝采,有的还鼓起掌来。却不知,老龙王那边则是恼怒非常。想想:那“龙须枣”已经让他丢尽脸面,这蓝采和还要鼓动天上众仙下凡摘枣。虽然秦皇台地面不归龙王管,可也是我老龙的近邻,这里的鲜果应该我先摘。你们八仙算什么东西?竟然到那里摘枣祝寿,大得王母的赏识,众神仙夸奖。如果诸位神仙下凡的趟数多了,或许再顺便听些下情,得知我龙王行雨不当引发水灾祸害百姓,不又是我的罪过?……这么一想,东海龙王对八仙也就越发嫉妒。&BR&虽然嫉妒,当着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如来佛爷,东海龙王不敢明言。不敢明言却暗中发恨:走着瞧吧,不给你们一点厉害,你们不知龙王爷我何等手段!此时八仙兴高采烈,没有注意东海龙王脸面如何。别的神仙更没有注意,他们只觉得这次寿宴十分快活。只有细心的南海观音注意到东海龙王脸带忿恨,郁郁寡欢。因此,当王母娘娘的寿宴结束,八仙随同众位神仙嘻嘻哈哈离开天庭之后,观音菩萨便不动声色祥云遮身,悄悄跟上东海龙王。&BR&东海龙王离开天宫之后,驾朵黑云滚滚直奔渤海而来。也许是多喝了两杯天宫玉酿,他驾起云来一溜歪斜。他来到秦皇台顶按住云头,睁开醉眼朝下望,不自禁啊呀一声叫。他见秦皇台周围密密麻麻的村庄周围,果然是一片一片的枣树林,一眼无边。此时正值小枣收获季节,枣红叶绿珍珠玛瑙,男女老少或树上打枣,或树下拾枣,你呼我喊,欢快的歌儿此起彼落。&BR&这方一红衣女子唱道:&/P&
&P&俺家有一片大枣园,&BR&园中的枣儿香又甜。&BR&小哥哥您来尝一尝,&BR&走到天边也想着俺。&/P&
&P&那边一白衫小伙应唱:&/P&
&P&哥哥我这边手拿杆,&BR&心儿想的是妹那边。&BR&一心吃妹的小红枣,&BR&就怕妹子您不给俺。&/P&
&P&红衣女子接唱:&/P&
&P&妹妹的这棵小红枣,&BR&早就给哥哥您留着。&BR&只是哥哥您不肯来,&BR&妹妹我心里急挠挠。&/P&
&P&白衫小伙应唱:&/P&
&P&不是哥哥我不肯去,&BR&是怕那边儿有人瞧。&BR&只要妹妹您心儿定,&BR&哥不怕黑云出魔妖。&/P&
&P&东海龙王听到这里,咯愣一震。八仙占了我的便宜,算他们鬼道能耐,人间小伙与那姑娘调情,怎么还咒我是“黑云魔妖”?且高声“不怕”!好啊,好啊,连凡民俗子都拿我龙王当个盛气的尿泡随便踩踢张口戏耍,我还有什么神威!是可忍孰不可忍……哼,你说不怕……好哇,我毁了你们的枣树林,看你们怕不怕,看你们乐不乐,看你们八仙再给王母祝寿拿什么!想到这里他长袖一挥,便见远方的海水一蹿丈高涌了过来。这正是:&BR&老龙王发怒施淫威,却不知祸从天上来。&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P&
&P&&BR&十三&&&
救灾民观音施恩德&/P&
&P&且说老龙怒发大水,霎时间海潮沸腾,恶浪汹涌,淹没了这方地面的农田、枣林和村庄。但见满天禽飞,遍地兽奔,人呼马啸,哭叫连天。跟随老龙身后的观音菩萨见此光景大吃一惊,忙把手中的拂尘朝这方一甩,便把那滚滚奔腾的海水拦住。老龙王见海水原地打转停住不动,打一愣怔,忙撒眼四瞧,始见他背后彩云中的南海观音。他好不惊恐,正想开口,就听得观音那边发话:“龙王,这是为何?随意兴潮淹没良田,祸害百姓,是犯天规的。”龙王一听醉意吓飞,忙跪下道:“观音饶命。老龙刚才酒醉,一不小心……”观音怒喝:“胡说!是一不小心,还是故意泄恨?不小心就用海水淹没良田与枣园吗?你怎不多为尘民做点好事,积点功德?”&BR&龙王一听冷汗溜背,立即挥袖退去海水,再磕头道:“观音饶命,观音饶命。老龙一时糊涂……”南海观音总是慈悲为怀,以理服人,便问东海龙王:“老龙,上次如来讲经,你可听了?”老龙忙应道:“听了,听了。玉帝下令,下界诸位神仙都要去听。”观音问:“如来讲的什么,你可记得?”老龙吟呻:“如来讲的……你看你看,我这脑袋……是说福分的吧……”观音说:“看来你身在经堂心不在,根本没听有进去。那天如来讲的是《金钢经》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我诵来你听:&/P&
&P&‘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BR&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P&
&P&“如来还讲了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特别强调:&/P&
&P&‘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P&
&P&“我佛如来为什么要讲此经?就是发现有些下界小神私心过重,贪心过重,有了那么一点权势,就想耀武扬威,就想聚敛财宝,尽行吃喝玩乐。你不光私心太重,嫉妒心也太大。王母大寿八仙送上人间珍品,你觉得那些鲜枣是从你东海门口摘的,心中不忿,便来此发泄。不是?人也罢,仙也罢,小肚鸡肠是不行的。那不是正道。各类鲜枣本是世上共有的鲜果,不是你一家的鲜枣,人人可摘,人人可尝。世间凡人都有这么一句话:‘鲜桃梨枣,谁见谁咬。’你怎么容不得八仙采摘?不错,这方地面是你的近邻。可是,正因近邻,你不仅不能损坏,还应该保护它,免其遭灾遇难。可你怎么做的?反其道而行之,用海水来淹枣林。海水这么一灌,这些枣树还能活吗?这叫行善,还是作孽?”&BR&龙王张口难对,心里更虚,于是忙做掩饰,说:“不碍,不碍。一年之后,这片碱地还会改好。栽上枣树还能成活。”观音一听更是发怒:“好个无赖!你是龙王,一年不觉时间长;可是凡间的民众呢?天上一日,人间七年,你这‘一年’下来,人间就是两千多年,多少代人?地碱树死,你让这多少代人怎么生活?本佛本想饶你,听你这话不饶你了。走,随我去见玉帝。”&BR&老龙一听,早就吓得瘫在云头。就这时候,猛听空中一声响亮:“这是劫数。”观音寻声望去,来的是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爷。观音上前迎住,问:“什么劫数?”如来佛爷慢慢开口:“啊弥陀佛,龙王随意兴潮淹田,该斩不饶。可是,这方百姓多年丰衣足食,早已不知勤劳节俭,更不知人兽之别礼仪廉耻。他们举止无礼,处世无德,贪得无厌,纵欲作乐,世风败坏得再也无法整治。乐极生悲,福祸相邻,该当受此惩罚也。”&BR&观音点头:“我佛神明。好与坏,福与祸,世间万般皆有轮回。”玉帝回首问捧册官:“此地之民该受多少年苦?”册官捧册答道:“该受熬煎六百年。”玉帝沉思一阵,说:“凡民愚昧,多欠教化;世风不正,帝王之过。当今谁为皇帝?”册官答道:“世间今为宋朝,徽宗当政。”玉帝问太白金星:“这个皇帝政绩如何?”太白金星道:“此人好大喜功,只图享乐。本已经是大军压境,他还在美女群里歌舞升平。他任用奸臣,压抑忠良,拍马屁者升官受奖,说实话者杀头坐牢。”玉皇大帝听罢愤然,立即发话:“惩民先惩官。这等帝王应受奴婢之苦。乡民之灾减半。”这正是:&BR&世风败坏本是痞子所为,追根求源多怨皇帝昏庸。&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P&
&P&&BR&十四&&&
谢天恩台顶建庙殿&/P&
&P&上天惩罚,宋朝的徽、钦二宗也就难躲被虏之辱。皇帝无能民遭难,民众跟着经受多年的战乱与杀虏。民不聊生,苦难无边,皇帝指望不得,人心如灰。仰天长叹,越发相信人算不如天算,人强不如天强。何况,秦皇台周围百姓实实地看到秦皇台上空
彩云飘飘,瑞气袅袅,愈是相信人之福祸由天定。活着的人所以能活着,全是上天的庇护,上天的赐福,不然他们早被杀虏。敬人不如敬天,百姓齐心协力在秦皇台上修建庙殿。他们先修玉皇庙,后修观音庙。四乡百姓有木的出木,有砖的献砖。&BR&可是,不知怎么,两座庙殿老是修不起来。原因出在西边的墙角,不是塌就是歪。怎么回事情?众人不解,于是烧香求佛。这时,一阵风过,香案前面的地上出现一行大字:&/P&
&P&有天无地,难生万物。&/P&
&P&众人顿悟:是了,是了,天高地厚,阴阳化物。世间万物,都是天地阴阳化来的。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成夫妻。孤阴则不生,孤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孤女则无孕,孤男则无育,故男女配为夫妻。阴阳转而有四季,天覆其上,地载其下。男女交而育后续,男主其外,女主其室。秦皇台上建庙,只供上天之神不行,还应该供社稷之神。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都到泰山封禅呢,咱们都是乡间草民,怎忘了这个?更何况,咱是泰山老姑奶奶的娘家人!&BR&原来,这里有个传说:泰山奶奶的娘家就在秦皇台西北方的刘木凿
。刘木凿也叫柳木皂,同音。一说立村老祖是个刘姓木匠,因此村名定为刘木凿;一说村周围柳树多,皂户多,因此起名柳木皂。传说很早很早的时候,村头湾边有一棵大柳树,长得枝繁叶茂,粗得几人抱不过来。大柳树的根上有个洞,洞里住着三只蝉,是地母生的姊妹仨。三人皆得万年灵气,修炼成神,然后来到人世间,变成三个老太婆,在人世间行医救苦,深得各地民众称赞。大姐在秦山一带行医出名,人们就在泰山之巅修庙供奉;二姐在黄山一带行医出名,人们就在黄山顶上为她修庙塑像。三姐在灰菜山一带行医出名,人们就在灰菜山上为她修庙供香。三位奶奶中,顶数泰山奶奶的本领大,也顶数她的名望高。&BR&秦皇台北有户人家,只母子二人过日子。家中很穷,只一座草房。虽然草房,房前却有一神案,供着泰山奶奶之神位。这年久旱不雨,瘟疫流行,眼看人们一个个倒下。这天,儿子突然病倒不起。家穷请不起先生买不起药,母亲便在泰山奶奶的神位之前磕头许愿说:“泰山奶奶呀,您让我儿病好了,我一定到泰山给您老人家敬柱香。”磕罢头,起身到房内,儿子竟然立时从土炕上坐起身。母亲欢天喜地,立即启程奔泰山。没有路费,她一边乞讨一边走。这天走到一个大洼里,前无村后无店,肚又饿口又渴,竟然一头晕倒地上。就这时候,一位银发老太婆飘然而至,给她喂了两口水,她立时回醒,且觉得浑身有劲。银发老太婆说:“只要在家多行善,强得泰山去烧香。”说罢眨眼不见。地上的母亲立时明白:这是泰山奶奶前来点化。她立即起身往回走,每过一村都传泰山奶奶说的话。于是,这方地面村村镇镇的平民百姓,都记住了泰山奶奶这句话:“只要在家多行善,强得泰山去烧香。”&BR&盖玉皇庙,盖观音庙,更应盖座泰山奶奶庙。于是,百姓又在玉皇庙西侧盖了座泰山奶奶庙。这次修庙十分顺利,不再塌墙倒檐角。三座庙是紧挨着的,玉皇庙居中。四乡民众前来跪拜,三座庙里一起烧香,而且称泰山奶奶为“泰山老姑奶奶”,觉得这样才有点儿娘家后代人的味道。从此,这里的香火十分兴旺。&BR&敬天敬地敬观音,善心日增,恶念日消。善增恶消,世间的风气日益好转。玉皇大帝得知,大喜,又给这方百姓减灾百年。&/P&
&P&且说观音菩萨正在南海落伽山潮音洞内宝莲台上打坐,突然一阵心血来潮。她掐指一算,心中明白:原来是人间已经过了二百年,玉皇大帝为秦皇台一带的百姓减灾。是啊,一人做事一人当,皇帝昏庸让皇帝担罪,百姓堕落让百姓担罪,总不该让子孙后代无限期地为上辈人担罪。玉皇大帝为民减灾,我是人间称赞的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更该前去为那方民众消灾。&BR&想到这里,她嘱咐童儿各司职守,便一朵莲花宝座飘然而起,离开南海向北而来。正行之间,猛听得前方有人呼唤:“来者可是观音菩萨?”观音抬头望去,彩云飘处现出嫦娥仙子,便问:“仙子意到何方?”嫦娥说:“月宫冷清寂寞,出来走走。”&BR&原来,嫦娥仙子的广寒宫,寒气太盛,实在凄凉。她真后悔:当初不该背着丈夫偷偷服用不死的仙药。未成仙之前,虽然在人间有劳作之苦,有生活之累,间或有点儿夫妻间口角,可那劳苦中也有乐趣,夫妻之间更有说不尽的关怀体贴恩爱温暖。如今倒好,虽说升天成仙脱离人间苦累,可是再也没有人间温暖。尤其这广寒宫内,除却她看玉兔捣药,再也没有别的。玉兔都奈不住宫中凄凉与天天捣药的寂寞,私自离宫奔到天竺国,摄走真公主,变成假公主,要与西天取经的唐僧成亲,何况我原本就在人间生活过!唉唉,人啊,真是这山盼着那山高,得好不知啥叫好。还是知足者常乐!人如果永不知足,离倒霉可就不远了。&BR&然而,后悔药是没卖的。自她变为仙女来到广寒宫,可就再也回不到人间去了。好在去年王母生日,八仙带去人间的枣儿,又让她尝到人间的甜蜜。王母娘娘给她的那把枣儿,她舍不得吃,带回宫中,小篮里放着。今天出宫散心,她顺手抓了几颗枣儿放衣兜里。离开广寒宫,正不知该到哪座仙山,猛抬头看到观音菩萨端坐莲花宝座飘飘而来,便迎上前去,问观音菩萨这是何往。观音说:“玉皇大帝为秦皇台一带百姓减灾,我也想到那里看看,能帮人间百姓做点什么。那里还有我的一座庙呢,总不能白受人间香火。”&BR&嫦娥说:“还是你们成佛好,到处有人盖庙烧香。”&BR&观音笑道:“民间百姓盖庙烧香,不只是看你成不成佛。有好多位子很高的佛爷,民间就没有它的庙。为什么呢?只因他虽然佛位极高,却从来不关心民间的苦难。他不关心民众,民众给他盖什么庙?佛也罢,仙也罢,得民心才能让人敬。”&BR&嫦娥仙子立即长叹一声:“唉——,我自打到了广寒宫,虽然经常想人间,却从来没有再到人间看一看,更别说为民做善事。说来惭愧。”&BR&观音说:“今天你若有空,咱们一起前去走走,有机会也做点善事。”&BR&嫦娥说:“好吧。”便同观音菩萨一同前行。时间不长,他们来到渤海湾上空。观音停住莲花宝座说:“你往下看。”嫦娥垂目下瞧,见一台下人流如潮,股股香烟袅袅升空。她好奇地问:“这是啥地方,怎么这般火腾?”观音说:“下面那座高台就是秦皇台。您可记得?”嫦娥仙子说:“记得。前些日子(她说的自然是天上的日子)八仙给王母祝寿,送的鲜枣不就是秦皇台周围产的吗?临走,王母特意给了我两把。月宫阴凉,枣儿保鲜,至今甜脆依旧。那,今天出来解闷,我还随手带了两颗。”观音菩萨笑说:“那好。咱们一起做件善事。”嫦娥仙子忙问:“什么善事?”观音菩萨又一笑说:“你再低头细看,就会明白。”&BR&嫦娥仙子上眼细看,发现秦皇台周围一片白亮。那是什么?看了许久,仍摇头不解。她问观音菩萨:“我是在人间呆过的,大地黄土,青山绿水。这里怎么……陆不象陆,水不象水,冰不象冰……那片片的白亮是什么?”观音菩萨说:“这是东海老龙作的孽。给王母祝寿那天,他见玉帝、王母、如来佛爷和众位神仙声声称赞八仙带去的枣儿好,心生嫉妒,宴席散过之后路过这里,便发海水淹枣林。海水是咸水,漫灌之后这片好地全变碱,枣树死掉,寸草不生。你看见的那片片白亮,就是地皮上的盐碱。”嫦娥仙子一听好气愤,说:“东海龙王怎能那样做呢,那会祸害许多乡间百姓的,有犯天规,该让玉皇大帝问罪。”观音说:“玉皇大帝同如来佛爷一起来过,如来说这是劫数,因为这方百姓忘祖忘根,举止无礼,处世无德,贪心无度,不知羞耻,该受六百年惩罚。这种坏的世风所以形成,虽然多是城乡痞子所为,根子却出在昏庸无能的帝王身上,惩罚要从帝王开始。所以上天让宋朝的徽、钦二宗被虏受辱。皇帝被虏民遭罪,战事不断,百姓也跟着受了二百年灾难。玉皇大帝再次为百姓减罚,这方百姓的劫期算满。怎么帮百姓过好日子?我想:这方的百姓以枣为业,以前的枣树全让海水给泡死了,咱们帮他们重新栽活枣树吧。”&BR&大慈大悲。嫦娥仙子十分赞成。于是,他们慢慢降落云头。就在这时,一只仙鹤从远方飞来。嫦娥仙子喜道:“咦,菩萨快看,那仙鹤的颈上有个篮儿。”仙鹤飞近,将颈上的篮儿交与菩萨,又绕转三遭。菩萨看那篮中,正是八仙贡寿的八颗品种不同的枣儿。观音菩萨立即对着仙鹤发话:“我替这方百姓谢谢王母。”仙鹤这才一声长鸣,飞走。&BR&观音菩萨对嫦娥说:“这等碱地,枣核儿怕是很难出芽。就是出芽,怕是也难成活的。”嫦娥问道:“那怎么办?”观音菩萨说:“得用淡水冲走盐碱。”说罢,从那手中净瓶中拿出一根小柳枝儿,冲秦皇台周围甩了几甩。立即,便见这方大雨倾盆,不多时间已是遍地流淌。&BR&大雨下了两个时辰。雨住天晴,地上的大水很快渗净,且带走盐碱,这方地面又呈现一片肥沃的黄土。就这时候,天空出现一道彩虹。地上的百姓仰面观望,见观音菩萨同嫦娥仙子站立虹端。观音菩萨从那篮中抓了把枣儿撒了下来,嫦娥也从长袖之中抓两颗枣子撒了下来,金光闪闪落地上。枣儿入地,立即钻出金黄色的枣芽。那枣芽儿迎风生长,眨眼间长成一棵棵枣树。&BR&这就是滨州枣乡的观音树、嫦娥树的来历。从此,秦始台周围又有了人间的奇品鲜枣,百姓的日子也就一天天变好。这正是:&BR&天地阴阳化万物,福乐多从善中来。&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P&
&P&十五&&&
红狐仙情专小青龙&&&
&P&且说秦皇台上建庙以后,这里便有了香会。所以叫做香会,是因为逢会这天凡是来赶会的人,一不为做买,二不为做卖,而是为的前来烧香许愿。玉皇大帝、观音菩萨、泰山老姑奶奶为民造福,理应受凡界黎民的一柱香火,这叫敬意。黎民百姓敬天敬地烧香磕头许愿行善,对自己也是种心灵慰藉,精神寄托。&BR&来秦皇台赶庙会的多是女子。虽然观音菩萨成佛之前是男子,成佛以后有32种化身,可是最经常的是以慈悲为怀的女性出现,因此在凡界黎民的心目中是位女性。三座庙内有两位女性,因此前来烧香的多是女子。她们藏在心里的秘密,乐意悄悄地对泰山老姑奶奶和观音菩萨全盘儿托出。正因如此,每年逢会这几天,来敬香的女子成群结队,香气弥空。本地还有个顺口溜:&/P&
&P&秦皇台赶会看姑娘,&BR&马士举赶会看粪筐,&BR&单家寺赶会看臊痒,&BR&马店街赶会看车辆。&/P&
&P&何出此言?原来,这一带乡间起有四个会。四个会在四个地方:分别是秦皇台、马士举、单家寺、马店街。到马士举赶会的穷人多,多是背着一个粪筐;单家寺会上牲口多,牲口交易袖筒里做,所以有臊也有痒;到马店街赶会的富人多,多是赶着马拉轿车去,所以才有“看车辆”之说;来秦皇台赶会的姑娘媳妇多,大凡男人来此赶会,就是为的看姑娘。&BR&应该特别一提的是:有些年轻小女子,除了拜泰山老姑奶奶和观音菩萨以外,还要到秦皇台下一角的那座小小庙中烧柱香,拜一拜。这是座什么庙?噢,原来是座狐仙庙。秦皇台顶有玉皇庙,有观音庙,有泰山奶奶庙,足以为这方黎民解百难,消百灾,为什么还要在台下立庙敬狐仙?让人费解。可是,只要细细追寻事情的源由,也就觉得理所当然。&BR&事情须从大禹锁蛟说起。大禹治水锁住蛟龙,放心地离去。锁蛟神栓一般人员不能打开,无须留人看守。这里是近海的一片荒凉滩涂,很少有人来往;有人来往也白来,因为凡人凡眼看不出大禹的锁龙栓。因此,被锁的小青龙一直困在这里。&BR&这天,一只漂亮的红狐来到此地。这是一个得道的狐女,来此之后便发现了被锁的小青龙。她有一副慈善的怜悯之心,见被锁的青龙十分可怜,便说:“呀——,谁把你锁在这里了,可怜惜惜。”被锁的青龙说:“大禹锁的。是我年轻无知,犯了天规。”狐女问:“锁了多久?什么时候放开你呀?”被锁的青龙说:“已经锁了两千年。何时放我不知道。”狐女听罢惊叫:“啊呀呀,这还了得!你们东海龙宫那么多成仙的龟鳖虾蟹,就没有一个来救你的吗?”青龙摇头:“没有。他们都不能来救我。也没有办法救我。”&BR&听到这里,好心的狐女竟然落下一串泪。她着急地说:“这咋行呢?这咋行呢?犯一个错,就得锁上一辈子吗?”小青龙长叹一声,说:“现在我才知道,年轻气盛不知天高,总觉得老者愚腐可欺。闯下大祸,受到治裁,自知后悔的时候已经晚矣。”说罢,也流下两串泪来。慈心的狐女说:“我能给您帮忙吗?如帮得上,我将尽力。哪怕十分力只能减轻您的一分痛苦,我也甘愿。”被锁的青龙说:“自己犯罪自己担,我的忙您帮不上。您若能经常到这里,同我说几句话,为我排解一点心中孤独,我便觉得苦中有甜。”&BR&红狐答应,果真天天到这里来。四周无人,它显原形;有人,它变做一红衣女子坐此歇脚,与小青龙说话。眨眼又是几百年,红狐仙与小青龙便有了感情。虽有感情,可是青龙还在服刑之中,他们只能情感交流,不能结为良缘。&BR&秦始皇到来,拔起那根锁龙神栓,小青龙这才得救。小青龙回到龙宫,龙公龙婆及其龙兄龙弟龙姐龙妹好是喜欢,大设庆宴。宴间,龟打鼓,虾耍枪,蛤起舞,好一派欢歌笑语。龙公龙婆悲喜交加,又多饮了几杯,难免情绪激动,问话也多。龙婆流行泪儿问:“吾儿,你被大禹锁住这多年,不知吃了多少苦。是怎么熬过来的?”小青龙说:“母亲不要难过。前一阶段如困冰穴,凄冷孤苦,实在难熬;后来遇上一美仙,天天前去陪伴说话,孩儿不再孤单。”龙婆一听大喜,问:“哪海哪江哪河之仙女,对你如此多情?”青龙笑道:“她不住江河湖海。”龙婆笑了:“这么说来,她是位灵山仙子了。你们之间有何约定?”小青龙红了脸,说:“我们商定,我罪满释放以后,秉报二老,喜结良缘。”&BR&老龙王一直没有插言。听到这里他才发话:“你还没有说明,他是哪路仙家。”小青龙说:“她是位狐仙。一只十分漂亮的红狐。”老龙王一听跳将起来,大喝:“你说什么?”小青龙不知父亲为何发怒,便又说一遍:“她是只十分漂亮的红狐,多年修练成仙。”老龙王听罢暴跳如雷:“胡闹!胡闹!四海的海规历来都是龙配龙,虾配虾,蟹配蟹,蛤配蛤。你是条英俊的小青龙,怎能娶狐仙为妻?这门亲事不能办!”&BR&小青龙一听好是不乐,坚定地说:“我俩有约:我非她不娶,她非我不嫁。”&BR&老龙王听罢更为脑怒,借酒发威拍案而起:“反了,反了,你敢公然违犯海规。不严管你,还能管谁?来人啊,给我把他关起来!”这正是:&BR&苦难中相遇得知己,论海规硬是分情侣。&BR&欲知后事如何,切听下文分解。&/P&
&P&&BR&十六&&&
怜痴汉狐仙施法力&&&
&P&小青龙被老龙王关了起来。又是那位变马救弟的龙兄偷离大海,前来告之红狐仙。狐仙大惊,且十分悲伤,哭了十天十夜,把眼睛哭红。她对传信的龙兄说:“请告诉他,我仍是那话:非他不嫁。请愿再等他一千年!”&BR&悲痛入心,愈感天地之炎凉。受过伤害,方知善德之珍贵。从此,红狐仙更为注重修德行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要两厢有情,定能得到团圆。&BR&这天傍晚,夜幕初降,红狐仙又来八角井附近寻迹忆情。进香人此时早已离去,秦皇台顶只有袅袅青烟猎猎晚风。突然一阵吱钮声响从小县城东关方向传来。红狐仙望去,是位卖干粉、粉皮的小推车,在暮色之中推出城门。推车人是位中年汉子,车上已经没有多少货,可他一步一步走得很慢。&BR&原来,这是位乡间光棍。妻子病逝,家中还有一对儿女,全凭他做小买卖过日子。县城集大人多,各种买卖做得活繁,只因为贪恋多卖几斤,他收摊较晚,出城时已经太阳落山。当走至秦皇台前边的路口时,天空已经降下夜幕。他推的是那种独轮车,庄乡语称做土牛子,平板。独轮平板车不稳,再加天黑,走着走着嘭咚一歪,车子翻进路边沟中。幸亏他是外搭袢,车子一歪袢便飞,没有将他挂住捋脑袋,也没有伤胳膊伤腿。这是常年车户推车推出来的经验,推车首先要学会外搭袢。可是,他听得吱嘎一声响,心中立时一咯噔:“糟糕,是不是把车摔坏了?若是车子坏了,我就再也不能赶集做买卖。”&BR&幸亏车上没有几斤剩货,弯腰伸手就能提起那个大包袱皮。天黑,也看不清车子哪里坏不坏。道沟不深,没费多大气力就把推车拉出沟来,放路边沟崖。他坐下来装一袋烟,点着,吸着,稳稳气儿好继续走路。常言道:愁烟、闷酒、自在茶,一袋烟没抽完,他想起早逝的妻子。于是,他一边抽烟,一边哼起那首伤心的《光棍哭妻》:&/P&
&P&正月里,锣鼓响,&BR&光棍哭妻好心伤。&BR&去年有妻全家福,&BR&欢天喜地闹洋洋。&BR&今年过节全家哭,&BR&妻啊妻,&BR&没有了你全家凉。&/P&
&P&二月里,是春分,&BR&贤妻留下两条根。&BR&农活再多不能做,&BR&未曾出门孩缠身。&BR&白天孩哭还好哄,&BR&妻啊妻,&BR&孩子夜哭想娘亲。&/P&
&P&三月里,是清明,&BR&家家户户上坟莹。&BR&光棍也把坟莹上,&BR&左手拿着纸梁钱,&BR&右手领着儿和女,&BR&妻啊妻,&BR&悲悲切切不住声。&/P&
&P&四月里,到夏至,&BR&家家脱棉换单衣。&BR&我拿钥匙把箱开,&BR&拿出箱里替换的。&BR&一见衣裳想起你,&BR&妻啊妻,&BR&泪水把那衣裳湿。&/P&
&P&五月里,是端阳,&BR&家家户户酿酒忙。&BR&人家有妻双举杯,&BR&我家妻亡无心尝。&BR&孩子有娘爹好受,&BR&妻啊妻,&BR&孩子无娘爹悲伤。&/P&
&P&六月里,热难当,&BR&家家户户晒柜箱。&BR&我也拿出箱子晒,&BR&找出绣花鞋一双。&BR&看见绣鞋想起你,&BR&妻啊妻,&BR&日也想来夜也想。&BR&……&/P&
&P&光棍汉子唱到这里再忍不住,竟然呜呜咽咽放声哭。哭也白哭,泪水只能浇灌苦人的心,催萌的是苦难的种子。哭了一阵,用自己的衣袖擦擦眼泪,无可奈何地长叹几声,便收起烟袋插入腰间,站起身来去推车。就这时候,他仿佛听到耳边一丝极轻极轻的女子嘤嘤。是自己哭妻哭昏了吧,他想,忙四下观望。四下无人。哎,昏了,昏了,定是自己想妻想昏了,大荒洼的夜间哪里会来女子呢?&BR&汉子定一定心,弯腰推车继续前行。不料,车子猛然又一歪,他不由自主地“哟——”了一声。可是没等他“哟”罢,那辆独轮推车又平平稳稳。于是,他一边悲叹一边走,不知不觉又行十多里路,前方出现自己的村庄。家就在村头,篱笆门敞着。他推车进家,小土屋里跑出两个孩子。见到孩子,光棍汉这才有点心宽,忙进屋生火做饭。吃罢,爷仨上炕睡觉。&BR&第二天头遍鸡叫,光棍汉立即醒来。做买卖讲究勤快,他每天都要早起收拾车子。出得房门,来到院中,上眼一看不由得呆呆愣愣:他的独轮木车只有车架没了车轮。车轮哪里去了?昨晚回家不是好好的吗?难道说……回来的路上……他急忙忙顺昨天晚上的来路寻去。一溜小跑,跑到倒车入沟的那个地方。往沟底看,他那车轮静静地躺在沟里面,一层白霜落上头。这是怎么回事情?他搔头难解。原来,昨晚他在这里坐地抽烟的时候,红狐仙听到他唱《光棍哭妻》。红狐仙立即感动起来:世上还有这样痴情的男子,好人,好人,这是一个大好人,应该帮他。于是,当他起身推车的时候,车子虽然掉轮,红狐仙却帮他平平安安回到家里。&BR&拍拍脑袋,细细回想,汉子方猜得定是狐仙帮他。于是,他立即对着秦皇台方向狐仙经常出没的地方跪地磕头,且大声念道:“狐仙,狐仙,凡间小民念您的功德。”这正是:&BR&有功德不在身为何物,披人皮不一定慈善心肠。&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P&
&P&&BR&十七&&&
戏恶官成就好姻缘&/P&
&P&秦皇台东南十多里路,有个村庄叫王锢镥。锢镥匠家景不好,却生了个水灵大姑娘。大姑娘早有心上人,青梅竹马,两相无猜。不料,这年姑娘到秦皇台赶香会,被前来赶会的知县大人看中,要纳其为妾,派人送来好多彩礼。姑娘不答应,爹娘却看中了知县大人的权势和财产,一口应允。选好日子,红花轿吹吹打打进村,落门前头。姑娘不上轿,爹娘不许,让人把姑娘塞进轿里。相好的小伙后边追,县衙的彪汉护着花轿,不让其靠近。姑娘在轿里哭啊,哭啊,一路放声地哭唱:&/P&
&P&叫声天啊呼声地,&BR&天不应啊地不语。&BR&恶官当道欺百姓,&BR&天啊——&BR&这个世道哪有理!&/P&
&P&叫声爹呀呼声娘,&BR&女儿两眼泪汪汪。&BR&贪财您把闺女卖,&BR&娘啊——&BR&把我推进火坑里。&/P&
&P&哥呀哥呀你莫追,&BR&县衙人多你吃亏。&BR&妹妹不会跟他过,&BR&哥呀——&BR&妹妹死是你的人。&/P&
&P&晴天白日刮大风,&BR&黑云当头乌蒙蒙。&BR&世道不公没法活,&BR&哥呀——&BR&妹妹以死报哥情。&BR&……&/P&
&P&姑娘哭得好痛,抬轿的轿夫们也好心酸。为时不长,花轿拐上秦始台南边的那条东西大路。这时候,路边站起一位手提柳篮的老太婆。老太婆拦住花轿说:“出嫁是好事,哭啥呀?你们停停轿,我劝她别哭。”轿夫们巴不得有人解劝,一路大哭他们也难过,于是歇肩停轿。老太婆掀开轿帘,眨眼钻进花轿里。时间不长老太婆出轿,花轿里也就没了哭声。姑娘不哭轿夫们心中也轻松,抬起轿来往县城走,半个时辰从东南方先入瓮城,后进东门。吹手班子便又起劲地吹打起来,县衙门前鞭炮炸响。知县纳妾众人瞧,体面铺子的店主都来贺,街面上聚集好多人。&BR&花轿停在县衙门前。接亲的两个伴娘从衙内走出,一个全身红锻,一个全身绿缎,手中还拿着绸子手绢,一扭一甩,一甩一扭。两人来到轿前停步,然后慢慢掀开轿帘,探头内瞧。街上众人翘首齐朝帘口观望,非但不见新娘出轿,反见两个伴娘一声惊叫忙往后退,跌倒地上。众人惊恐,但不知轿内出何等怪事。手拿红毡的师爷胆子大,忙到跟前问:“怎么了?”二伴娘手指轿内,哆哆嗦嗦嘴不能言。&BR&无奈,师爷小心地去掀轿帘。不看则罢,上眼一看他也“啊呀——”一声惊叫,差点儿跌倒。稳稳心儿再上眼看:轿里没有水灵的姑娘,却是一只死了的花猫。街面上围观的众人纷纷询问:“怎么回事情?”师爷不答,心里却明白:定是红狐仙使法救走姑娘。&BR&果然,时间不长,后边拉嫁妆的大车车夫和抬食盒的人们跑来报告:一阵大风,把车上的嫁妆和食盒里的东西刮上了天,飘飘远去……十年后人们才得知:狐仙把这姑娘同她的情哥一篮儿装了,连同那些嫁妆、食品一起“刮”到百里外的东大洼,落在一块水清草茂地肥的地方。夫妻二人垦荒种田,勤劳节俭,日子不富倒也美满。待他们的儿大女大以后,两人一起回来探亲,叙说前事,家乡的人们方才明白。&BR&狐仙行善积德的故事很多,深受这方黎民百姓敬仰,于是他们便自动在秦皇台下的一角为狐仙修了一座小庙。庙虽不大,却也能供香火,尤其那些心有私情的女子们,除了上秦皇台顶拜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泰山老姑奶奶以外,还要到台下的狐仙小庙来给狐仙烧一柱香。她们坚信不疑:狐仙就在秦皇台周围,离她们很近。她们如有什么三灾八难,玉皇、观音、泰山老姑奶奶离得远,一时来不到,狐仙会最先搭救她们。&BR&乡间民众供奉红狐仙,知县大人却十分痛恨红狐仙。纳妾不成,反出笑柄,让这位知县大人十分难堪。恼羞成怒,便思谋报复狐仙之计。思谋许久,这天他对师爷说:“乡民经常去秦皇台烧香,老爷我也该去烧香。走啊,带上县衙一班人马,打轿秦皇台。”这正是:&BR&狐仙行善积功德,不料引出乱子来。&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P&
&P&&BR&十八&&&
恨狐仙恶官拆狐庙&&&
&P&且说知县大人的轿子来到秦皇台前,稳稳地落住。知县大人稳稳地出轿,衣整帽正,举止庄重,一步步登上秦皇台。先是进庙拜玉皇,接着进庙拜观音,然后又拜泰山老姑奶奶。焚香的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本官诚心敬天敬地敬菩萨,求上天赐福,保佑这方百姓多多发财,保佑本官步步高升。”拜罢,知县大人起身下秦皇台。他来到狐仙庙前,见不少女子在庙前烧香,板起脸面严肃呼喝:“闪开,闪开,这不是烧香的地方!”然后呼随从:“来呀,上有玉皇、观音、泰山奶奶的庙,这里怎能容得个臊狐承受人间香火?本官替天行道,给它扒了!”&BR&跟随知县的众衙役立即上前,动手拆庙。此庙不大,只有半人多高,两步见方,伸手就能摸得庙瓦与角砖。时间不长,几个县衙便把狐仙小庙给拆巴烂,木头牌位当场烧毁,砖瓦顺手四处扔掉。知县大人一旁观瞧,总算吐出一口解恨之气。他没有笑,为的是真人不露相,只在心中自美。他大喝一声:“打轿回府”。众衙役立即应声,扶知县上轿,抬起来离去。&BR&见此光景,前来烧香的黎民好是气愤。尤其那些得过狐仙救助、前来为狐仙烧香的人们,更是忿忿耿耿,怒目如剌。还有一些虽然没有得过狐仙的救助、却正想求助狐仙的女子,专程来狐仙庙前烧几柱香,求狐仙帮她摆脱婚姻的不幸。眼见知县大人呼喝衙役拆了狐庙,急得她们走头无路,泪水簌簌。然而,无论他们多么恨,多么急,多么气,多么恼,他们身为草民,奈何不了知县大人,充其量对着走远的官轿叫骂一通。叫骂解恨,却也无济于事,于是有位老者大声提议:“咱们治不了州县知府,玉皇大帝能治得了。人们常说:世间的官员都是天上的星宿,玉皇大帝管着他们。他这样横行,咱们不会到玉皇大帝面前告他的状?”&BR&人群应声一片:“有理。此话有理。咱们去找玉皇大帝。”&BR&于是,众人拥着老者,一齐奔上秦皇台。&BR&众人来到玉皇庙内,一齐跪下。老者在前,一边焚香一边念道:“玉皇在上,听草民一言。我们的这方黎民百姓,全凭玉皇神灵保佑,方有千家万户平安。您是掌管天庭的,掌管天庭的各路神灵和下凡的星宿。我们这里的知县大人,也不知是哪个恶煞下界。他来我们这里上任,好事没给百姓做上一桩,却经常地欺男霸女。他随意拆民房,建私宅;他到处吃酒席,嫖女人;他最拿手的本事,是巧立名目刮钱财。百姓说起他来恨得咬牙切齿,可是我们治不了他。他是官呀,他养着一批凶煞衙役!他不光欺诈我们百姓,还欺诈为民解难的红狐仙。他胆大包天,竟敢在您的庙前胡作非为,罪不可赦!玉皇老爷,这种人物归您管辖,我们求您对他严办!”诉罢,老者将手中的三柱香燃着,稳稳地插入玉皇大帝塑像脚下的香炉,然后十分虔诚地磕头。众人一齐跟着磕头,且齐声呼求:“玉皇在上,小民求您严惩这个胡作非为的恶星!”&BR&众怒沸扬,跟随那股青烟袅袅升空,飘向九天……&BR&且说玉皇大帝坐凌霄殿,并非天天关注民间事务。许许多多的天上事情,需要他亲自承办。譬如哪路神仙犯了天规该当何罪,他要亲自过问;譬如哪方地面不敬天神,他要给其降灾;譬如神仙之间有什么纠纷,他要出面调解;譬如哪方出现妖魔,他要亲派天兵征讨。花果山的孙悟空,就是他派天兵天将征讨的,后来保唐僧西天取经。有些小妖本领不大,就干脆灭掉。时间长了还要组织天庭的神仙自律,不然他们不安心守分……这多的事情轮番办理,七八天才能轮到过问凡间尘世,这还得说不到天河与蟠桃园兜风。按凡间历法,轮一次须得四五十年。&BR&此刻,玉皇大帝正请西天如来给天庭的神仙讲经。如来佛讲的是《金刚经》,按玉皇大帝的意思,主要讲如何守护好自己的心念。想想:为什么七仙女下凡嫁董永?为什么织女下凡嫁牛郎?都是她们没有守护好自己的心念,才动了凡心,演义出人间流传、有损天庭体面的爱情故事。为什么天蓬元帅被打落尘世投胎变为猪八戒,总是让人戏弄嘲笑?就是他没有守护好自己的心念,竟然敢对月宫的嫦娥动手动脚。因这类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天庭做出规定:各路神仙要定期自律。后来,玉皇大帝发现神仙们单独自律敷衍了事,于是专门请来西天如来佛爷,给众仙讲经。讲经费还是要收的,经不能白诵,更不能白取,唐三藏取经时如来佛爷亲口说过。羊毛出在羊身上,玉皇大帝做规定:凡来听讲的神仙要交纳一定的听经费,不然不准来。&BR&众仙到齐,如来佛开始讲经。就这时候,秦皇台的那股青烟与滚滚的民怨直冲天庭。如来立即合掌一声:“啊弥陀佛!”止住开讲。玉皇大帝见此光景,知道下界出事,忙呼太白金星:“你这大年纪,心念早定,用不着听讲,快到下界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太白金星虽然年老,却爱动,最烦诵经打坐,正想找个机会外出溜溜,一听指派立即答应:“小仙领旨。”说罢驾云出南天门,顺那股滚滚而上的怨怒之气奔秦皇台。&BR&时间不长,太白金星便到秦皇台上空。用不着变化,落地就是个白胡老头。他来到众怒难平的人群之中,问:“你们一个个怒气冲天,这是怎了?”众人见他刚到,便七言八语,将知县大人欺男霸女、来拆狐庙的事情述说一番。骂脏官,太白金星十分理解,他知道这个朝代好官不多;可他不解的是:一只狐精也值得修庙烧香?于是说:“我是外地人,到此为的拜玉皇。这狐仙庙……也值得一拜?”众人齐说:“值得值得。只要为民办好事,就值得一拜。”接着叙说狐仙为民做的许多好事。太白金星听罢点头,觉得确实是只善良助民的狐仙。&BR&可是,他仍觉得在玉皇庙下方建个狐庙实在欠妥。知县前来拆狐庙,不能算错。正这么想着,猛见县城方向升起一股凶杀之气。这正是:&BR&太白星奉命探民怨,凶杀气不知从何来。&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P&
&P&&BR&十九&&&
发淫威恶人食恶果&/P&
&P&且说知县大人拆掉狐庙之后,好是痛快。小县城地处海滨,天高皇帝远,大员管不到这里来。上天不管,皇帝不到,这里就是他的天下。在这片地面上,他就是皇帝,他就是玉皇,没有人能奈何于他。赶走狐仙,他便可以为所欲为:城南的杨家集酒馆有个漂亮妞儿,他要纳妾;县城西关的馍馍房也有个漂亮妞儿,他要抓来当丫环;那天到城北,见路边酒店也有一个漂亮妞儿,坐在大门前头亮花鞋……全县的漂亮妞儿全部抓到县衙中,陪他一人轮流乐哈……想到妙处,他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轻声唱,那是县城东关秧歌队唱的《和尚变驴》:&/P&
&P&我是南山一圣僧,&BR&手托木鱼念经文。&BR&进得一家化斋饭,&BR&抬头见一大闺女。&BR&闺女长得实在俏,&BR&年纪不过十六七。&BR&前梳一个莲花辨,&BR&后梳一对小抓髻。&BR&身穿一件红花袄,&BR&大红汗巾手中提。&BR&见我进门抿嘴笑,&BR&那情那意眼里露。&BR&我忙冲她点点头,&BR&她领我进她偏房里。&BR&那是她的小绣房,&BR&进房闻得好香气。&BR&她说她的头皮痛,&BR&让我给她掐一掐;&BR&又说她的胸口闷,&BR&让我给她捋一捋。&BR&一捋两捋动了情,&BR&滚到床上多欢喜。&BR&起身之后往回跑,&BR&我回南山去还俗。&BR&能跟她睡三五载,&BR&哪怕日后变头驴……&/P&
&P&轿到县衙门口,轿夫停轿。知县大人下轿,走进衙门。心中只想和尚变驴,也就没有上公堂。进得后院稍停步,思想该到哪房太太屋里去。不料突然一声尖叫,把他震愣。那是一女子的扯嗓儿尖叫:“我要男人——,快去给我找个男人——”接着跑出一个披头散发、白花花的赤身女子。知县忙喊一声:“来人!”外院的师爷与随从们立即进院,以为内院出了刺客。可是,众人上眼一看那披头散发白花花的赤身女子,忙扭过头去。原来她是知县大人的大闺女。知县大人此时也已认了出来,只是恼羞难言。师爷年长,有些经验,忙上前说:“小姐中邪了,一定中邪了。”说罢回头分咐:“快,你们快到狗肉店弄些狗血来,给她喷身。”&BR&衙役们应声而去,时间不长便返回来。狗肉店离县衙门不远。裸体小姐还在院内叫喊不停,师爷上前给她狗血喷身。可是喷上狗血仍不管用,她依然裸身大呼大叫:“我要男人——,快去给我找个男人——”,而且跑到众人面前弄姿卖臊。知县大人简直不敢抬头睁眼。聪明的师爷四下一瞧,立即悄声分咐身边随从:“快,调弓箭手来,伏在门外。”随从跑走。眨眼那人回来,悄声告诉师爷:“来了。”师爷立即出内院,对弓箭手说:“箭上要安火器。你们进院以后马上举箭,齐射东房角顶的那个哈巴狗儿。”弓箭手点头,并立即进院,马上举箭齐射东房角的那个哈吧狗。箭到火到,只见那哈吧狗处一溜火光,空中飞逝。&BR&这时候,小姐也不再叫,而且昏倒在地。师爷忙呼叫妈子们过来,把裸体小姐抬入内室。知县大人这才松一口气,却无心再想哪房太太,便回公堂。不料没等坐稳,门卫进来报告:“大人,衙门口有个老太婆,胡搅胡闹,赶她不走。”知县大人正没处出气,立即发怒:“先抓起来,四十大板!”不料门卫说:“小的不敢。”知县打愣:“怎么不敢?”门卫说:“老爷您出去看上一眼,就清楚。”&BR&知县大人十分纳闷,立即起身到衙门外。衙门口有两蹲石头狮子把门,一老太婆盘腿坐在右边的石狮上。不只是坐,手中还端着一架水烟袋,且不停地喊:“嗨,嗨,我是知县的老娘,你们怎么不给我找个火筒子,给我打火点烟抽?”知县正要上前呼喝,师爷拉他一把,低语:“看到没有?”指一指老太婆的腚下。知县大人望去,老太婆腚下有条红绸子。师爷说:“腚底下那块红绸子,是它不能变掉的红尾巴。”&BR&知县大人头皮发扎,脸也黄了。他低声问师爷:“咋办?”师爷眼珠转了两转,附耳一阵低语。知县点头,转身从随从手中拿一火器,放入左袖之内。宽大的长袖官服能将火器遮盖。然后,他走向盘坐石狮上的老太婆说:“我给您点烟。我这里有个打火筒。”走近老太婆后,他从袖内伸出火器的管儿。老太婆也不看他,只是说:“好,好,算你孝顺老娘。”便把水烟袋伸过来,头也探过来。这正得知县大人的意。说是迟,那时快,知县将那火器管儿往老太婆的嘴上一戳,立即扣发板机。&BR&只听“嘭”地一声炸响,霎时间石狮上的老太婆再也不见。可是,那火器却是飞了起来,直落后院而去。几乎就在同时,内院响起一片哭嚎。知县大人惊问:“后院又出何事?”忙带师爷奔后院。刚进内门,迎面跑来一位妈子,见面就呼:“老爷,大事不好。”&BR&“何事惊慌?”&BR&“老太太死了!”&BR&知县急忙奔向东上房。房内,老太太果然挺身倒地口吐鲜血。他问妈子:“老太太得的什么急病?”妈子说:“没得啥病。刚才我在跟前,同我说话还好好的,不知为啥,听得外头一声响,老太太倒地死了。”&BR&知县大人有口难言,但心里明白:又是狐仙使的法术。这正是:&BR&使诡计做坏事自为得意,却不料算计到自己头上。&BR&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枣工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