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答记者问上提及穹顶之下的华盛顿州记者是谁

民生宏观解读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答记者问|QE_凤凰财经
民生宏观解读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欢迎加入清友会,请添加管理员微信qingyoutalk,务必注明机构职务和姓名)  总理记者会不一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新闻,但绝对是最特别的一次。今年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三次答记者问,三年的执政经验已经让“李克强+”的施政思路愈发清晰。
&李克强+& &&评李克强总理第三次答记者问 总理记者会不一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新闻,但绝对是最特别的一次。在习惯了单向的照本宣科式的中国政治生态中,这可能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个人色彩的一次双向互动。当然,有人质疑这种&双向&的成色。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这场每年春天的约会的确让我们认识了领导人更&个性&的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留一口棺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朱镕基总理,看到了&脑子像Computer&、擅长诗词歌赋的温家宝总理,也看到了决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的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已经成为打造总理标签的第一窗口。 今年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三次答记者问,三年的执政经验已经让&李克强+&的施政思路愈发清晰。 ■&李克强+经济新常态& 从李总理上任开始,每次的记者会都离不开一个问题:对经济下行的担忧。但相比前两次,今年的李总理对经济下行的质疑更加&淡定&。今年的两会上,增长目标在连续三年保持7.5%之后首次下调至7%。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李总理作为当家人显然最清楚新常态之下保持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中国经济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有10万亿,每年增长7%就基本相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所以中央已经不可能再继强求不现实的高增长,而是着重&稳定市场长期预期&。这应该算是对资本市场的一次明确提醒:所谓的稳定长期预期,就是要杜绝大规模刺激的预期,此前市场传言的10万亿中国版QE绝对是无稽之谈。 当然,正确认识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坐视不管。李克强总理强调如果速度影响到&就业&和&收入&的下限,依然会&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工具箱里的工具还很多&。第一,货币宽松还会继续,降息降准还会继续出现,我们预计4月是下一个关键时点。第二,类财政扩张还会继续。尽管赤字率没有大幅提升,但通过PSL支持棚户区改造、保障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实际上发挥了类财政的作用。第三,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PPP模式将继续推进,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将加大力度。 ■&李克强+风险& 本次记者会限定每个记者只提一个问题,但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的第一个提问非常聪明,从中国居民海外购房的现象切入,直指目前中国最令人担忧的两个风险:一是内部房地产下滑和整体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债务违约风险,二是外部国际资本外逃带来的金融风险。李总理虽然表示对海外购房现象缺乏了解,但也明确了对这两大金融风险的看法:不担心。第一,个案金融风险的确存在,但不存在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中国整体的债务率在全球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70%以上的地方债务是投资性的。第二,资本外逃缺乏数据支持。从数据上看,中国去年吸引外资(FDI)的规模还是最大的。 对市场来说,必须认清亮点:第一,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允许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是中央乐意看到的,个案性的违约事件将会越来越多,债券牛市之下闭着眼拿债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允许风险的有序释放、有序降低企业杠杆率有助于无风险利率的继续下行,但这个过程是渐进而且漫长的。第三,中央不会因为担心资本外逃的风险而掣肘货币宽松,也不会因此妨碍对市场化的推进,今年中央可能继续允许汇率适度贬值。 ■&李克强+房地产& 对房地产的态度在去年的记者会上已经明确,今年继续强化。从需求端来看,&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大部分人口增长较慢、供需较为平衡的城市已经先后放开了。李克强特别强调&需求是刚性的&,一方面表明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崩盘风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合理的刚性住房需求必须予以支持,不能因为控制房价就扼杀掉合理的住房需求。预计下一步可能继续在信贷政策方面有所松动,支持合理的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从供给端来看,继续实行双轨制。政府继续保低端,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而中高端则交给市场自发调节。 ■&李克强+互联网& 李总理从网上购书,这应该是对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最佳广告。对于网购冲击实体店的看法,李总理并不认同。第一,网店对就业有更大的拉动作用,800户人家开了2000多家网店。第二,实体店与网店并不冲突,总理提到了调研中的经历,很多实体店已经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不会受到冲击,还会借助&互联网+&的风口重获新生。对市场来说,以电子商务为代表&互联网+&经济已经迎来黄金时代,未来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是不可忽视的投资思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总理借助315特别强调产品质量,也显示出高层对电子商务粗放发展初期产品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未来互联网经济的淘汰率会更高,分化会更严重。听到总理的提醒,刘强东的心情肯定比马云要好一些。 ■&李克强+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应该是李总理在三届记者会上最青睐的话题,也成为李总理的特色标签。数据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领导人,却力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种壮士断腕的气概的确值得钦佩。今年简政放权可能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松了&手闸&,还踩着&脚闸&。二是全面实施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三是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对资本市场来说,今年的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可能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李克强+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央确定的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记者关于政府为什么要为创新操心的提问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李总理的思路显然和前几届政府有所区别,核心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不单纯依靠对科研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而是借助资本市场、撬动社会资本,发展众筹、天使投资、等新的融资模式,这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业者来说绝对是好消息。另一方面,更注重的是为&创新&清障,也就是通过降低创业的门槛、减少创业的审批和障碍,除了提升公众的参与度之外,也会通过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激活现有体制内人员的创新能力,预计今年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改革将加速推进。 ■&李克强+环保& 《华盛顿邮报》记者借助柴静的纪录片提出的问题让两桶油虚惊一场,李总理很客气的绕开了中石油和中石化的问题,而是借机强调了政府目前对环保的空前重视。总理提到有人质疑政府工作报告对环保着墨不够,最大的变化是把&节能减排&列入考核官员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当中,量化环保责任。今年的重点是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法律更加严格,而且强调了&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等新思路。结合中国在去年APEC会议上提出的节能减排承诺,预计今年的环保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李克强+人口政策& 人口结构变化是中国经济常态之下最重要的一个变量。2013年以来,随着计划生育的后续影响开始体现,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比已经开始下降,未来十年老龄化的压力将明显加大。为适应这种变化,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放开了单独二孩政策,那么下一步市场期待的全面二孩会不会有突破?从李克强总理的回答来看,目前中央已经在考虑人口政策的调整,但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首先,尽管社会普遍反映单独二孩带来的人口增量低于预期,但中央层面仍在评估过程,人口变化毕竟是个慢变量。其次,人口政策一旦修改,影响长远,所以必定是一个谨慎而又漫长的过程。在评估单独二孩的效果之后,中央应该会全面重估长期的人口战略。 ■&李克强+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难是去年以来最让中央头疼的问题。从李克强总理今天的回答来看,未来降低融资成本的核心思路无非以下几个:一是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李克强总理回避了降息降准,而是强调定向调控,这其实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央并不认为降息降准就违背了定向宽松、总量稳定的思路,这是市场的一个误区,所以下一步的定向调控依然会包括降息、降准、PSL、再贷款、SLF、MLF等多种工具。二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为主过渡是大方向,地方政府债务将加快从高息的银行贷款向低息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新三板等更加灵活便利的股权市场将继续野蛮生长。三是加快发展民营银行。总理提到今年要出台存款保险条例,其重要目的就是为发展民营银行扫清障碍,今年初总理视察微众银行也是在为民营银行站台。四是在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允许个案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融资难的根源在预算软约束和刚性兑付带来的债务扩张和滚动压力,中央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允许个案金融风险释放。 民生宏观管清友、朱振鑫
[责任编辑:aijx]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富盈人生产品,一次性还本付息,1000元起投。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84475
播放数:227210
播放数:223893
播放数:31762
48小时点击排行  雾霾,使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两会期间的记者会备受关注。
  3月7日下午15时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已经人满为患,各大媒体纷纷早到抢占有利位置,15时30分在这里将举办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记者会。
  2月27日,柴静出品的&穹顶之下&引起强列反响,唤起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如何治理雾霾成为2015年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
采访场面火爆
  刚刚到任37天的陈吉宁部长就这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陈部长刚走进多功能厅,咔嚓咔嚓的摄影器材声音不绝于耳。面对如此热情的场面,不知道陈部长是不是醉了。
  陈部长笑言,以前在清华大学当校长的时候,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是考虑学生的事情;到了环保部,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是看看天。如果天蓝,不敢懈怠;如果天不蓝,就深感压力巨大。
  下面,就让我们听听陈部长在记者会上对如何加强环境保护的精彩观点。
  要像治理贫困一样向污染宣战
  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工作和大气污染治理多次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论断、新的要求。李克强总理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像向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我对重现蓝天有没有信心?我想,我们要实现大气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必须把污染物排放量从现在的千万吨水平降到万吨级水平,能不能做到?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难度确实很大,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努力。
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
  今年,大气污染治理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新的环保法公布之后,修改老法,使它们保持一致;第二,要把好的经验、好的制度、好的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二是全面实施&大气十条&。
  三是加大科学治霾和系统治霾的水平。要科学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让&大气十条&这个好的路线图在各地落实为一个好的施工图。
  四是加大信息公开。让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要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污染排放监督者,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来形成共治雾霾的局面。
  细化环保法 加强地方政府责任制考核
  落实好新修订的环保法,环保部将开展多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出台和完善环保法的实施细则。新的环保法在落实政府责任、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和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都有比较大的突破。但是,在具体实施上还有一些模糊的地方,我们要把这些地方进行&细化&。包括对地方政府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
  大家看到,最近我们已经对两个城市政府的负责人进行公开约谈,这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我们要在一些地市试点怎样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干部的政绩考核中去?试点怎样进行干部的离任环保审计或者在经济审计中纳入环保的内容。
被这么多新闻媒体长枪短炮照着,陈部长会不会醉了
  第二,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所以,环保部把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我们将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对于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的排查,我们也提出了&四个不放过&,即&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
  第三,推动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我们要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开展督查,强化地方的责任,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作为&行为。
  第四,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公开企业排污信息。
  取消红顶中介
  针对环保失职以及内部腐败问题,陈部长在记者会现场承诺,今年会彻底解决环评&红顶中介&的问题。我们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我在这里向媒体朋友承诺,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其他地方的分批分期也要全部脱离,逾期不脱离的,一律取消环评资质。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匿名发表:|||||||||||||||||
&>>&&&&&正文
两会盘点:总理记者会上亮了哪些干货?
本报记者提问。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
李克强答记者问。新京报记者 陈杰 摄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了包括新京报在内的16家媒体记者的提问及1个追加问题。
  总理在回答17个问题时都亮出了哪些干货?
  1、房产调控
  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责任
  金融时报记者:去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下滑,所以很多中国人都到海外去买房子。现在中国公民已经是纽约、悉尼、伦敦等地最大的海外顾客群体了,当地房价随之被明显抬高。请问总理,中国政府会担心由此引发海外市场的强烈反应吗?今年政府是否会出台新政策来促进国内房地产市场?
  李克强:我看你的面孔是一个西方人,你的中文说得这么流利,不知道有没有在中国买房?当然,我们是欢迎的。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情况各异,所以我们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2、网购冲击
  站在“互联网+”风口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新京报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最近在多个场合力挺电子商务和快递等新业态,我很想知道您个人从网上买过东西吗?如果买过,最近买的是什么?另外,有人认为网购会冲击实体店,对此您怎么看?
  李克强:在场的各位都有网购的经历,我也不例外,我网购过,最近还买过几本书,书名我就不便说了,避免有做广告之嫌。但是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因为它极大地带动了就业,创造了就业的岗位,而且刺激了消费,人们在网上消费往往热情比较高。
  这使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不过我也想到今天是“3?15”,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日,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3、简政放权
  壮士断腕改革忍痛也得下刀
  彭博新闻社记者:您多次提过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来进行改革,您也说过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疼。中国经济在放缓的今天,您会继续保持这样的决心吗?您认为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未来会不会更疼?
  李克强:你问到疼,确实很疼,而且在加深,面还会扩大。因为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权是要触动利益的,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
  简政放权今年政府要有新作为,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法外施权。另外,还发现国家部门授权地方政府审批的事项1200多项,今年要砍掉200多项。二是要推进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包括扩大综合执法试点,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食品安全方面以及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要有有效的监管方式。
  4、经济增速
  新常态下对经济增长有信心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中国政府已经将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定在7%左右,中国表示想要实现一种新常态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虽然速缓,但是质更优。您对中国坚持实现速缓但质优的新常态增长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强:我多次说过,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5、雾霾治理
  环保法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赫芬顿邮报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说中石化、中石油这两个央企一直在妨碍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尤其是在汽油质量标准的确定和天然气的推行。我的问题就是,您认为这两个央企真的在阻碍环保政策的落实吗?如果这样的话,中央政府会怎么冲破这种阻力?
  李克强:我理解你刚才一连串的发问,问的是人们,包括在座各位普遍关注的雾霾等环境污染这个焦点问题。可以说政府在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方面,决心是坚定的,也下了很大的气力,但取得的成效和人们的期待还有比较大的差距。
  治理要抓住关键,今年的要害就是要严格执行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对环保执法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设,不允许有对执法的干扰和法外施权。环保等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承担责任。对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问责,渎职失职的要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从调结构到提高油品生产和使用的质量等,都和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相关联,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人人有责的治理行动。当然,治理要有个过程,如果说人一时难以改变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6、二孩放开
  依照法律程序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中央电视台记者:去年出台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以后,社会上又出现了要求全面放开二孩的声音,这在今年两会上也是一个热点话题。全面放开二孩会是我们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未来一个确定的方向吗?如果是的话,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李克强:至于你谈到人口政策,去年我们已经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现在正在推进,也正在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会根据评估的结果,也考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权衡利弊,但是必须依照法律程序来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
  7、金融风险
  的确存在着个案性金融风险
  新华社:去年以来银行不良贷款在持续攀升,影子银行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地方陆续出现了还债高峰。一方面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也在累积。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李克强: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里我要表明,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这是为了防止道德风险,也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今年,我们就要出台存款保险制度,而且要进一步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降低企业的资金杠杆率,也可以使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8、通货紧缩
  中国不是输出通缩而是“被通缩”
  韩国KBS记者:近几个月中国CPI涨幅一直维持在1.5%左右,今年1月更是只有0.8%,所以我觉得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中国是全球通货紧缩的输出者,对韩国也有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李克强:关于通货紧缩,国际上对这个提法有多种解释,比较一致的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物价总水平持续出现负增长。中国CPI或者说物价总水平1月份是正增长,2月份涨幅比1月份更高,所以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虽然中国现在的物价总水平比较低,但并不是中国向世界输出了通缩,你说叫“输出者”,实际上我们是“被通缩”。
  9、大众创业
  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出蚕
  第一财经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多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但是也有人说创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是市场的行为,那么我们的政府为什么还要操这么大的心、用这么大的力呢?
  李克强:谢谢你的好意,让我们少操心。但是不能不多操心啊,因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我到过许多咖啡屋、众创空间,看到那里年轻人有许多奇思妙想,他们研发的产品可以说能够带动市场的需求。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破茧就可以出蚕。
  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10、中缅边境
  有责任有能力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记者:您如何回应中缅边境最近发生的问题?
  李克强:你问了一件让我感到痛心的事情。在中缅边界我方一侧,一些我国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损失,我首先要向遇难者家属表示哀悼和深切的慰问。同时,我国政府、外交部、军方都向缅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坚决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稳定,坚决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赵力 根据人民网实录整理
责任编辑:赵明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李克强+”的施政思路愈发清晰|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李克强+”的施政思路愈发清晰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管清友
  今年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三次答记者问,三年执政经验已经让“李克强+”的施政思路愈发清晰。正确认识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坐视不管。李克强总理强调如果速度影响到就业和收入的下限,依然会“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工具箱里的工具还很多”。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上都说了啥
  总理记者会不一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新闻,但绝对是最特别的一次。在习惯了单向的照本宣科式的中国政治生态中,这可能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个人色彩的一次双向互动。当然,有人质疑这种“双向”的成色。
  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这场每年春天的约会的确让我们认识了领导人更“个性”的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留一口棺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朱F基总理,看到了“脑子像Computer”、擅长诗词歌赋的温家宝总理,也看到了决心“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的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已经成为打造总理标签的第一窗口。
  今年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三次答记者问,三年的执政经验已经让“李克强+”的施政思路愈发清晰。
  “李克强+经济新常态”
  从李总理上任开始,每次的记者会都离不开一个问题:对经济下行的担忧。但相比前两次,今年的李总理对经济下行的质疑更加“淡定”。今年的两会上,增长目标在连续三年保持7.5%之后首次下调至7%。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李总理作为当家人显然最清楚新常态之下保持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中国经济目前的经济总量已经有10万亿美元,每年增长7%就基本相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所以中央已经不可能再继强求不现实的高增长,而是着重“稳定市场长期预期”。这应该算是对资本市场的一次明确提醒:所谓的稳定长期预期,就是要杜绝大规模刺激的预期,此前市场传言的10万亿中国版QE绝对是无稽之谈。
  当然,正确认识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并不意味着坐视不管。李克强总理强调如果速度影响到“就业”和“收入”的下限,依然会“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工具箱里的工具还很多”。
  第一,货币宽松还会继续,降息降准还会继续出现,我们预计4月是下一个关键时点。第二,类财政扩张还会继续。尽管赤字率没有大幅提升,但通过PSL支持棚户区改造、保障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实际上发挥了类财政的作用。第三,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PPP模式将继续推进,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将加大力度。
  “李克强+金融风险”
  本次记者会限定每个记者只提一个问题,但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的第一个提问非常聪明,从中国居民海外购房的现象切入,直指目前中国最令人担忧的两个风险:一是内部房地产下滑和整体经济下行背景下的债务违约风险,二是外部国际资本外逃带来的金融风险。
  李总理虽然表示对海外购房现象缺乏了解,但也明确了对这两大金融风险的看法:不担心。第一,个案金融风险的确存在,但不存在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中国整体的债务率在全球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且70%以上的地方债务是投资性的。第二,资本外逃缺乏数据支持。从数据上看,中国去年吸引外资(FDI)的规模还是最大的。
  对市场来说,必须认清亮点:第一,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允许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是中央乐意看到的,个案性的违约事件将会越来越多,债券牛市之下闭着眼拿债的时代已经结束。第二,允许风险的有序释放、有序降低企业杠杆率有助于无风险利率的继续下行,但这个过程是渐进而且漫长的。第三,中央不会因为担心资本外逃的风险而掣肘货币宽松,也不会因此妨碍对汇率市场化的推进,今年中央可能继续允许汇率适度贬值。
  “李克强+房地产”
  对房地产的态度在去年的记者会上已经明确,今年继续强化。从需求端来看,“因地制宜、分城施策”。大部分人口增长较慢、供需较为平衡的城市已经先后放开了限购。李克强特别强调“需求是刚性的”,一方面表明房地产市场不存在崩盘风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合理的刚性住房需求必须予以支持,不能因为控制房价就扼杀掉合理的住房需求。预计下一步可能继续在信贷政策方面有所松动,支持合理的自住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从供给端来看,继续实行双轨制。政府继续保低端,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而中高端则交给市场自发调节。
  “李克强+互联网”
  李总理从网上购书,这应该是对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最佳广告。对于网购冲击实体店的看法,李总理并不认同。第一,网店对就业有更大的拉动作用,800户人家开了2000多家网店。
  第二,实体店与网店并不冲突,总理提到了调研中的经历,很多实体店已经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不会受到冲击,还会借助“互联网+”的风口重获新生。对市场来说,以电子商务为代表“互联网+”经济已经迎来黄金时代,未来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是不可忽视的投资思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总理借助315特别强调产品质量,也显示出高层对电子商务粗放发展初期产品质量问题的高度关注,未来互联网经济的淘汰率会更高,分化会更严重。听到总理的提醒,刘强东的心情肯定比要好一些。
  “李克强+简政放权”
  简政放权应该是李总理在三届记者会上最青睐的话题,也成为李总理的特色标签。数据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领导人,却力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种壮士断腕的气概的确值得钦佩。今年简政放权可能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不能松了“手闸”,还踩着“脚闸”。二是全面实施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三是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对资本市场来说,今年的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监管可能成为一个重要主题。
  “李克强+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央确定的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第一财经》记者关于政府为什么要为创新操心的提问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李总理的思路显然和前几届政府有所区别,核心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不单纯依靠对科研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而是借助资本市场、撬动社会资本,发展众筹、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新的融资模式,这对资本市场和金融业者来说绝对是好消息。
  另一方面,更注重的是为“创新”清障,也就是通过降低创业的门槛、减少创业的审批和障碍,除了提升公众的参与度之外,也会通过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激活现有体制内人员的创新能力,预计今年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改革将加速推进。
  “李克强+环保”
  《华盛顿邮报》记者借助柴静的纪录片提出的问题让两桶油虚惊一场,李总理很客气的绕开了中石油和的问题,而是借机强调了政府目前对环保的空前重视。总理提到有人质疑政府工作报告对环保着墨不够,最大的变化是把“节能减排”列入考核官员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当中,量化环保责任。
  今年的重点是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法律更加严格,而且强调了“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协调机制”、“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等新思路。结合中国在去年APEC会议上提出的节能减排承诺,预计今年的环保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李克强+人口政策”
  人口结构变化是中国经济常态之下最重要的一个变量。2013年以来,随着计划生育的后续影响开始体现,中国的劳动适龄人口占比已经开始下降,未来十年老龄化的压力将明显加大。为适应这种变化,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放开了单独二孩政策,那么下一步市场期待的全面二孩会不会有突破?从李克强总理的回答来看,目前中央已经在考虑人口政策的调整,但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首先,尽管社会普遍反映单独二孩带来的人口增量低于预期,但中央层面仍在评估过程,人口变化毕竟是个慢变量。其次,人口政策一旦修改,影响长远,所以必定是一个谨慎而又漫长的过程。在评估单独二孩的效果之后,中央应该会全面重估长期的人口战略。
  “李克强+降低融资成本”
  融资难是去年以来最让中央头疼的问题。从李克强总理今天的回答来看,未来降低融资成本的核心思路无非以下几个:一是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李克强总理回避了降息降准,而是强调定向调控,这其实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央并不认为降息降准就违背了定向宽松、总量稳定的思路,这是市场的一个误区,所以下一步的定向调控依然会包括降息、降准、PSL、再贷款、SLF、MLF等多种工具。
  二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为主过渡是大方向,地方政府债务将加快从高息的银行贷款向低息的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新三板等更加灵活便利的股权市场将继续野蛮生长。三是加快发展民营银行。
  总理提到今年要出台存款保险条例,其重要目的就是为发展民营银行扫清障碍,今年初总理视察微众银行也是在为民营银行站台。四是在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允许个案金融风险的有序释放,融资难的根源在预算软约束和刚性兑付带来的债务扩张和滚动压力,中央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一点,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允许个案金融风险释放。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