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信用卡办理办理信用卡需要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办理假的收入证明和工作证明银行会发现吗

&&&&同居男女冒用他人身份证和虚假收入证明,骗领信用卡20张,透支66万余元用于开店、购车及个人消费。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一审宣判此起特大信用卡诈骗案,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八年、魏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各处罚金10万元。
顾客名下莫名多出信用卡
&&& “我从来没有在中国银行办过信用卡,自己名下这张中国银行信用卡是怎么来的呢?”日,一位宁津县的女客户到中国银行德州分行办理房贷征信核查,发现自己名下竟然有一张中国银行信用卡,而且这张信用卡已经被透支8000余元。
&&& 经银行调阅原始办卡资料,发现办卡人与该女客户的基本情况不符,且同一办卡人所经手办理的其它多张信用卡都有严重透支现象,怀疑有人冒用这位客户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遂迅速报警。据此线索,德州警方迅速立案侦查,于日将潜逃到淄博市的一对男女抓获归案,案件真相大白。
购买假收入证明办理信用卡
&&& 王某和魏某原本都是四处奔波做保健品生意的,他们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相识并建立同居关系,且生有一女。王某是吉林省通化人,已过而立之年、初中文化;魏某是青岛人、某卫校中专毕业。
&&& 据王某供述,2010年4月份左右,他在济南跑生意时曾经看到一个广告,称可代为出具所在地的单位收入证明帮助办理信用卡,信用卡办出套现后可从中收取5%的好处费。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王某按照广告提供的联系方式,花1200元购买了四五十份以单位名义开具的收入证明。回到德州后,他又发广告招揽客户,将这些收入证明的一部分卖出,用于帮助他人办理信用卡。
冒用他人身份办理信用卡套现
&&& “第一次骗领信用卡时,我也很害怕,也做了好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提起第一次骗领信用卡的经历,王某后悔不已。
&&& 王某说,有一段时间,他的朋友夏某欠他2000元钱,一直不偿还,夏某有个熟人的信用卡欠款还是王某代为偿还的。一天,夏某给王某送来多张陌生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要求王某为自己代办信用卡,以便由夏某套现后偿还欠款,当时王某并没有答应。
&&& 不久,由于已经同居的王某和魏某一起到德州投资开药店、年幼孩子到了上学年龄等原因,他们急需一笔资金,便利用剩下的虚假收入证明和夏某给他的那些陌生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冒用他人身份办理了数张信用卡,并到济南市进行透支提现,用于自己使用。从此,他们伸出了信用卡诈骗的罪恶之手,一发而不可收拾。
骗领信用卡20张,套现60余万元
&&& 经法院审理查明,自2010年3月份以来,被告人王某、魏某利用做药品代理的业务往来关系以及通过夏某等人得到20个人的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并使用王某购买的盖有某单位公章的虚假收入证明或伪造的虚假工作证明,陆续在中国银行德兴支行、铁西支行、新湖支行等银行机构骗领信用卡20张,套现银行本金66.64万元,并将套现款用于药店经营、购买轿车以及个人消费等事项。
&&& 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魏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并利用虚假的工作证明或收入证明骗领信用卡,利用信用卡骗取银行财物,其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其中,被告人王某带领侦查人员抓获被告人魏某,属立功,依法减轻处罚,遂依法作出前述一审判决。
&&& 信用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 (责任编辑:李建)信用卡办理“暗降”门槛 虚报信息竟能办出6张卡
银行“暗降”门槛 市民虚报身份信息 就能办出6张卡 业内提醒 信用卡滥发存隐患
办卡容易 小心你的“信用”
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许多消费者购物都会使用信用卡。而银行也趁机“揽客”,纷纷推出各种优惠,吸引市民办卡。有市民反映,银行办卡的“门槛”降低了,“只提供身份证,随便报个工作单位和电话,卡就办下来了。”
记者体验街头摆摊的信用卡办理发现,对于办卡人身份的核实并不严格,只要提供名片,信用卡“不出意外都能办下来”。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受利益驱动,在办卡过程中“暗降”门槛,再加之持卡人的用卡不当,极易给个人信用带来隐患。
虚报信息 也能办出6张信用卡
“一口气填了6张申请表,想碰碰运气,哪知道全办下来了。”市民陈先生半个月前在大望路附近看到办信用卡的摊位,于是就抱着试试的心态询问办卡人员。
“连表都不用自己填,都是他们问、我答,他们帮着填。”陈先生说,办卡人员只询问了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年薪等。“我开淘宝店的,哪有什么工作单位,都是随便取的公司名,办公电话报的是家里座机,只有身份证是真的。”陈先生并未向办卡人员说明信息的真实性,办卡人员也没问,只是让他在申请表上签字。而陈先生在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六家银行的申请表上签了字,拿到办卡礼品就走了。
随后几天,相继有银行客服打电话询问,“就问签名是不是自己签的,确认填表时留下的信息,再未提供过其他资料。”现在陈先生连续收到6张信用卡,“每张额度都是几万不等,合下来有十几万呢。”陈先生说。
拿张名片 “不出意外都能办下来”
根据陈先生的提示,记者来到大望路附近的沃尔玛超市,超市入口有一个信用卡办理摊位。记者以办卡用户咨询时,办卡人员称“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名片或者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就行”。
当记者表示并无工作单位且第一次办理信用卡时,工作人员告知“那你得搞张名片,只要能显示有工作单位,有能回访的座机电话就行”。
而当记者问是不是只要拿来名片就能办下卡时,办卡人员说,“不出意外基本都能办下来,但是额度不能给你保证,至少1万吧。”
记者随后拨打陈先生所办卡的发卡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的等六家银行的信用卡客服电话。
这六家银行的客服人员均表示办理信用卡需要出示身份证明、工作证明、收入证明三份证明齐全才可。而记者询问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是否影响申请时,客服人员均回答得很模糊。“只要电话拨通,确认是本人后,会进入下一步审核流程。”某银行客服说。
门槛降低 滥发信用卡存隐患
据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虽然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规范信用卡业务管理,但信用卡发行背后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银行发行信用卡“跑马圈地”抢地盘。先占领市场之后,再通过争夺高端客户、增加消费业务等多种手段实现盈利。而滥发信用卡也会给消费者带来诸多隐患。
第一个月需还本金3000元,透支利3%×50(天)=750元。
若是在第二个月到期还款日还清余款,则第二个月需还本金2.7万元,透支利息2%×30(天)=405元。
这样两次共支付本金3万元,利息1155元。
案例1: 冲动消费 一个月多还千余元
五一假期,小林逛街看到商场做活动,一下子花了3万多元,全部都是透支自己的一张信用卡。“当时刷卡没觉得花了多少,一不小心就累计过万,勒紧裤腰带也难还啊。”小林选择了最低还款方式。小林算了一笔账,以透支3万元计算,采用最低还款方式,需多还利息1000余元。
案例2: “超限费”多还150元
李小姐准备结婚,“买钻戒、订酒店、置办东西,用信用卡又能积分还有免息期,回头再用份子钱还就是了。”可是这么多东西李小姐一张信用卡5万元的额度哪够。于是李小姐打电话给信用卡中心要求提高临时额度至10万。
李小姐的婚礼共透支了信用卡将近8万元。到了还款日李小姐按以往最低还款额的经验只还了8000元。结果收到银行收取了150元超限费的通知单。如果超过信用额度用卡,根据相关规定,需按超额部分的5%缴纳超限费,最低人民币5元或1美元。“还有超限费的名堂,我第一次知道,这不是花钱买教训么。”李小姐说。
信用卡使用不当或影响贷款买房买车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客户而言,假如通过非正规渠道办理信用卡,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成为一大隐患。而许多市民对信用卡使用常识知之甚少,因此导致刷卡不还,欠缺还款能力不能及时还款等,“会留下信用污点,对今后贷款买房、买车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银行而言,盲目追求开卡数量,审核不严,坏账增加,隐藏信贷风险。文/记者 易朵 仝璇
】【】【】花1300换来一假信用卡 网上办信用卡不靠谱- 中国日报网
> 今日要闻
花1300换来一假信用卡 网上办信用卡不靠谱
15:32:00 来源:北京晚报
[提要]&&来京务工的李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对方称能帮人办信用卡,额度在1万至50万元,而且不需要任何资料。”  李先生寄了300元钱后,第二天真的收到了一张卡,上面印有“浦发银行”的字样,只是这张卡看起来比较粗糙。
  来京务工的李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对方称能帮人办信用卡,额度在1万至50万元,而且不需要任何资料。李先生真信了,他给对方先寄了300元资料费,后又寄了1000元开卡费,结果发现被骗了。
  李先生说,他的收入不算太高,但想办一张信用卡,这样平时使用更方便一些。看到一家网站上的宣传广告,他立刻心动了,“花300元钱,可办1万至50万元额度的信用卡”。李先生给对方打电话,对方说:“只要交300元,可以帮忙办理工作证明、收入证明这些资料,就能办下一张额度10万元的信用卡。”
  李先生寄了300元钱后,第二天真的收到了一张卡,上面印有“浦发银行”的字样,只是这张卡看起来比较粗糙。李先生没有多想,正打算拿着这张卡去银行试试,突然又接到网站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这张卡现在还没有激活,去银行还查不到,要想开通,得交2000元的开卡费。”
  一听还需2000元,李先生说没那么多钱。对方却表示:“那这样吧,你先交1000元,我帮你垫1000元,等你用信用卡取出钱来了,再把钱还给我。”犹豫了半天,李先生真的给对方汇去了1000元钱。可对方之后又接连来电话,让李先生继续交别的费用。李先生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
  拿着手里的卡,李先生赶到浦发银行。工作人员一看就说卡是假的,“办信用卡哪能那么容易,需要收入证明、学历证明等等。10万元的额度需要很多条件才能申请下来,一般白领的额度才在1万元左右。”听到这番话,李先生知道自己的1300元真的是被人骗走了,目前他已向警方报案。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收入证明造假企业须担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纸收入证明在诸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比如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信用卡办理、房屋按揭贷款、消费信贷、司法救助、社会福利救济以及保险理赔等。一些单位出于“好心”,为职工开具虚假收入证明,其实风险很大。
  员工收入报高一倍单位被诉侵权
  小王是典型的“月光族”,听说某银行的信用金卡一次能透支上万元,他让单位的财务主管给他开一份月收入6000元的证明。单位爽快地出具了证明。后小王离职,欠下银行上万元的透支款,银行找不到小王,将用人单位告上法庭。
  银行认为,小王的单位在明知其每月只有3000元收入的情况下,为其出具了每月6000元的收入证明,是一种协助小王骗领信用卡的行为,应与小王一起承担信用卡透支金额的连带还款责任。
  法院采纳了用人单位的意见,认为小王的单位虽然出具了收入证明,但和银行签订银行卡服务合同并透支的是小王个人,银行对收入证明负有核查的义务,收入证明也只是银行授信的参考,由于银行没有履行稽核的义务,其无权要求单位还款。
  不过,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夸大员工的真实收入,从某种程度上讲有违民法诚信原则,也不排除“恶意串谋”的嫌疑。因为单位出具虚假证明在主观上是明知或者故意的,侵害了银行的利益,有可能构成侵权,进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这样做也给单位自身带来了潜在的信用危机。一旦上了银行的“黑名单”,对以后的项目贷款和融资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骗误工费高开收入引来劳动争议
  张先生一天上班途中被汽车撞倒,导致大腿骨折。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张先生要求公司给其开具一份误工证明和高于本人实际收入的收入证明,公司满足了张先生的要求。后张先生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开除,张先生以该证明为依据,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自入职以来的工资差额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
  张先生持有相关证明,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相反并有效的证据证明误工证明和收入证明是虚假的,张先生手中证据的法律效力难以被否定,收入证明就有可能成为认定工资标准的证据。
  虽然用人单位可以提供与张先生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工资约定或者要求张先生提供其银行工资卡明细来反驳,但大部分劳动合同中要么只约定基本工资数额,要么只是约定工资的构成。银行工资卡明细也只能反映每月单位给张先生实际支付多少工资,并不能说明每月都足额支付了。因此,单位很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上海7银行被罚240万背后:银行业信用卡业务存漏洞
日 09:42 | 作者:程婕| 来源:
  上海银监局日前连发7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辖区内7家商业银行处以共计24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这7家银行被罚与一家三口因透支过度无法偿还而自杀有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卡奴自杀事件固然主要因其自身投机取巧、贪心过重,但银行在背后也或多或少起了推手作用。这起典型案例已经充分暴露出中国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上存在的漏洞,有些甚至已经默默演变成业内&潜规则&。
  7家银行同时遭罚
  事出卡奴自杀案件
  上海银监局日前连发7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辖区内7家商业银行处以共计24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处罚原因是这些银行存在未依法审查申请人资料真实性、过度授信、异常交易管控不力等违法违规行为。
  这7家机构包括6家中资行和一家外资行,分别为浦发信用卡中心、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交行信用卡中心、民生银行上海分行、中行上海市分行、工行上海市分行、花旗银行(中国)。其中,工行、交行、兴业、花旗这4家机构各被罚30万元,浦发被罚20万元,民生和中行被罚50万元。这7家机构最早的违规行为可追溯到2007年,在违规行为说明中,未按规定审查资料和确定授信额度以及异常交易管控不力的出现频率最高。
  监管部门一次性处罚这么多银行,而且罚金不低,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上海银监局此次在官网上发布了7张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全文,不难发现7家银行涉及的客户不是&张&&&就是&林&&&,大家有理由怀疑7家银行涉及的客户都是相同的两人。
  果然,媒体很快挖掘出此次7家银行被罚的背景事件,竟然与三条人命有关。日,上海市虹口区广中五村一户三口之家烧炭自杀,年过花甲的张某、林某夫妇及其25岁的儿子无一幸免。警方排除他杀。根据报警人提供的遗书,死因疑为信用卡透支无力偿还。据此前的媒体报道,该户人家是先将拆迁补贴全部投入期货市场,遭遇巨额亏损却无钱补仓,然后铤而走险地使用信用卡套现,结果又遇巨亏而无力还款,最终走上绝路。报道当时提及,这家人手上有十余张信用卡,总透支额度达50多万元。
  根据规定,信用卡只能用于正常消费或者支付高额利息取现,不能够进行金融投资,也不能非法套现。但是张某这一家人为什么可以办下那么多张信用卡、申请那么高的信用额度,而且全都套现成功用于投资?银行如果没有大开方便之门,这条路绝不可以走得通。难怪上海银监局要对这7家银行大开罚单。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卡奴自杀事件固然主要因其自身投机取巧、过度透支、贪心过重,但银行在背后也或多或少起了推手作用。这起典型案例已经充分暴露出,中国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上存在不少漏洞,有些甚至已经默默演变成业内&潜规则&。
  银行3宗罪
  审核不严滥发信用卡
  根据上海银监局披露的处罚决定书,这7家银行全部都存在发卡授信审核不严的情况,比如没有严格核实申请人的真实工作和收入水平,也没有对其他银行高额授信的情况加以关注,就轻易核发额度不低的信用卡。
  张&&于2011年6月向工行上海市分行申请办理信用卡,该分行未对申请人的工作职位、工作收入等情况进行核实,于2011年7月向其核发了额度为10万元人民币的信用卡。
  林&&于2007年8月向民生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分行未对申请人工作信息进行核实,信用卡中心就根据分行未予核实的相关材料向其核发了额度为1.5万元人民币的信用卡。2014年4月,该持卡人再次向民生申请办理信用卡。这次分行也在没有收集、更新该申请人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及其他财务状况信息的情况下,预审同意该申请,并上报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最终向其核发了共享额度为3.5万元人民币的信用卡。
  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发信用卡已经成为不少银行员工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前几年,各家银行的信用卡都在&跑马圈地&,大家用尽各种手段拉亲友办卡,有时只要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就可以,根本就不看工作证明、收入证明。信用卡发给了没有偿还能力的人,自然埋下风险隐患。
  过度授信太大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家三口卡奴不仅办下了十几张信用卡,而且每张信用卡的授信额度都比较高。除了他们自己要求申请的,竟然也有银行主动慷慨提升的。而且银行在提高授信额度的时候竟然不查询客户的个人信用报告,也不管其他银行已经授予了多少额度。
  上海银监局处罚决定书披露,2007年11月,中行上海市分行向林&&核发了一张额度为2万元人民币的信用卡。2012年5月,该分行在未查询林&&个人信用报告、未充分考虑客户个人偿还能力与各行累计授信额度存在较大差距,以及客户他行信用卡累计授信额度较高的情况下,以电话邀请的方式,为其上调信用卡额度至5万元人民币。此后,该客户于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先后7次致电中国银行银行卡客户服务中心提出临时增加额度申请。经中国银行银行卡客户服务中心核准,截至日,该客户信用卡最高可用临时额度调增至9万元人民币。
  兴业银行于日向林&&核发额度为1.8万元人民币的信用卡。日和日,林&&申请将该卡固定额度分别调升至2.5万元人民币和2.7万元人民币,可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未查询该持卡人个人信用报告,也没有充分考虑持卡人信用卡累计授信,分别为其上调额度至2.2万元人民币和2.7万元人民币。截至2014年5月末,该信用卡中心仅于日查询过持卡人的个人信用报告。除此之外该中心未通过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等外部渠道跟踪该持卡人的信用状况变动情况,也没有通过其他方式确认持卡人林&&的收入变动情况,未能及时根据客户信用变化调整信用评级结果。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此次监管部门除了开出罚单,也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上海银监局特别强调:&不得以提高总授信额度或设置限制性条件等形式来规避&刚性扣减&监管要求&,&防范因超需授信引发的过度透支或资金挪用风险&,以及&给予持卡人临时授信额度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将持卡人已使用的临时授信额度全额计入最低还款额&等。
  所谓刚性扣减,就是说银行在给信用卡持卡人授信额度时,必须扣除他在其他银行已经获得的额度。比如,综合一个客户的多方条件,判断其可获得授信额度5万元。但该客户已经在其他银行获得了2万元的授信额度,则只能批准3万元额度。
  对非法套现睁只眼闭只眼
  央行银监会对非法套现一直严加整治,但从此次上海银监局查处的情况看,银行对非法套现问题似乎不是那么重视,不少显而易见的异常交易竟然可以轻易放过,看似严格的制度形同虚设。
  上海银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披露,日和日,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先后发现客户林&&的VISA WOW信用卡、张&&的加速积分白金卡在某商户的交易触发了监测系统中的套现规则,存在疑似套现行为,但该中心对两人账户未采取调减授信额度或止付等有效管控措施。
  张&&的花旗信用卡交易记录显示,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期间,有9个月均出现同一公司的可疑交易记录。花旗银行本有每月疑似套现账户筛查规则,但该行并没有将其纳入每月疑似套现账户筛查,在贷后日常监测中也没能有效发现上述可疑交易,也未根据客户的信用记录和他行用卡及授信情况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交行信用卡中心曾监测到持卡人林&&的信用卡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期间存在异常交易,先后23次与同一公司发生交易。该中心于2013年4月将其认定为中度套现客户,但从2013年5月开始仅采取了禁止调额、禁止分期等管控措施,未采取降额、止付等措施,管控措施不到位。
  现在无论网上还是线下,推销POS机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在百度、淘宝上搜索&POS机&关键词,出现的搜索结果不下百页。POS机的滥发,使得信用卡套现轻而易举就能实现。之所以会形成现在信用卡套现泛滥的局面,除了第三方支付违规之外,跟银行的纵容不无关系。
  有银行人士透露,其实每家银行对于信用卡套现行为都有一套严密的监测机制,很容易就能识别出信用卡异常交易。问题是银行查不查你。银行之所以不揪个人信用卡套现,主要是因为现在个人套现现象太普遍,查起来耗时耗力。一般只要套现行为不是太猖獗,且能按时还款,银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信用卡套现再怎么套,都免不了手续费,也是银行的一项收入来源。银行出于收入的考虑,对个人信用卡套现行为一定程度上采取了默许的纵容态度。
  银率网分析师孟丽伟认为,要改善信用卡套现泛滥的局面,正本清源还在银行。但是对银行在信用卡套现、洗钱等风险行为上的监控管理,相关法律及行业规定也没有做出详细的要求。可以说,在查与不查、查谁与不查谁的问题上,银行仍拥有过大的自由决定权。
编辑:罗韦
关键词:信用卡 银行 额度 授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办理信用卡收入证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