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黄金钱被骗了怎么办,应该怎么办,怎么才能保费自己的利益

被严重误导购买了平安保险,买过保险的朋友请仔细检查自己的保单合同,看是否和我一样被骗了还懵在鼓里! - 丫丫网 生活闲聊版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会导致您不能正常的浏览网页。[&&]
上海丫丫网
"注册丫丫网,免费获取为你量身定制的育儿指南信息。"
选择预产期或宝宝生日:
已经注册,
共13页1...&
#1&&|&& 14:19
来自: 青浦 徐泾镇)
坛子里买过保险的姐妹,尤其是在银行买过所谓理财产品的姐妹,请你们仔细看清楚了。我将把我所经历的买保险骗局过程述说下,大家也把自己买过的保险合同翻出来仔细看看清楚,看是否和我一样被骗了至今还懵在鼓里!
我于2011年的2月份被中国平安保险上海分公司闵行营业区闵行部业务主任陆某严重误导加欺骗购买了中国平安金裕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保险。身心严重受影响!
当初她口口声声跟我承诺:这个保险是每年交3万多,3年共交10万,因为这个保险是分红型的,每2年雷打不动的返4000,而且还有利息红利什么的复利滚存。到第4年的时候就差不多有11万好拿了,当然这个钱你要拿也可以的,不拿也可以的,不拿的话还可以享用终身,让它一直放在里面滚红利。比起放银行那是相当划算的,而且这个红利是多么多么的划算。结果直到2年后的现在,我一同事买的保险出事,经她提点让我确认下我所买的保险是否也有问题,慎重起见我给客服打电话才得知我所买的这个保险是终身的,第4年是不可以全部取出的,如果取出就属于退保行为,如果退保的话,金额就只能按照合同上的现金价值表内相对应的年份来领取相对应的金额。也就是说我现在已经缴费6万多,如果现在要拿出来,只能拿2万多,4万多块钱白白没有了,简直比抢劫还厉害,我一听当时就懵了,这和当初卖保险的陆老师跟我说的完全背离了。而且我这一懵竟然2年多时间,太可怕了!我们是打工一族,哪来那么多钱一辈子不用扔在里面,利息还不如银行利息的啊,我脑子有病才会买这样的保险啊!& &
细想当时,她利用我对她的百般信任,还利用送我一只号称24K金的金兔子作迷惑,签合同的时候也是一再交代我这保险是很核算的,这是专门针对我们的优质老客户的回馈(因为我之前也在她那里给宝宝买过一份平安的世纪天骄保险)。纯粹的一份投资型的保障,所以今后你拿到保险合同后,上面的一些内容都是跟你无关的,你不用看的,因为它只是一个纯投资的没有保险保障功能的保险。但是对于该保险的一些风险提示完全没有说明,比如后来我所知道的关于现金价值表的事情只字未提,更别说告诉我们这个保险是终身的,如果中途全部取出就属退保的事,却始终都是在跟我说她的利益部分,对于潜在的风险没有任何半点说明。直到现在事发后她还在跟我说,哪里有什么风险,一点风险都没有啊!(真是天大的玩笑,我的10万块钱,要扔在里面到终身,而且被保人是我的小孩,等她百年之后领取,那谁去领这笔钱,她的小孩吗?而且当初所承诺的天价分红和红利更是连银行利息都不能比,如果我中途全部要取出就要算退保行为,比如我现在已经缴费6万多,如果现在要拿出来,只能拿2万多,4万多块钱白白没有了,简直比抢劫还厉害,而且这还是一份没有任何人身保障功能的保险,这样的损失还不叫风险吗?投资就有风险,这明明就是投资型的保险,她却口口声声说没有任何风险!临走的时候她又交代,过几天会有0512开头的95511电话回访,我只要说清楚明白,是本人的签字就可以了。现在看来都是为以后埋下伏笔!& &
因为这个保险的事情,我婆婆埋怨我,因为当初她说叫我把这笔钱给她拿回浙江老家放贷,利息远远高于这个,我说我又不靠这个保险赚钱,我只是想强迫自己存点钱,而且放贷这种不放心不如保险公司这么权威可靠,结果第二年我就发现自己的经济实力根本支撑不了这笔费用,第二年的保费完全交不起,就由我婆婆出钱帮我们交的。没想到现在出这样的事情,出事后我婆婆很生气就回浙江老家去了,孩子也不帮我们带了,现在我老公也为这事跟我闹,家庭关系一度紧张,现在我的身心健康都严重受影响,每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工作也没法安心。整个人已接近崩溃。& &
事后我给平安总部打投诉电话,对方安排了他们的工作人员给我作处理告诉我说,除非我能提供当时或她亲口承认当初误导我的录音或书面协议,否则我是不可以全额退保的。天啊,她现在当然不会承认她误导和忽悠我了,而且我又不搞侦探工作,哪来的录音,而且当初怎么能预估今日出事,早知道是如此陷阱,当初怎么可能会买这样的保险呢!& &
还有现在事后我仔细翻阅合同发现也是漏洞百出:1&合同上除了有一段话是她让我按照之前买世纪天骄保险一样照写了一遍以及自己本人的签名外,均不是我本人填写和勾选。合同上的日期签署都是她签的,还有在财务及其他告知栏中:本人年收入那里居然写着20万,这太荒唐了,我的年收入连10万都没有,她居然在合同上写着20万。堂皇合同竟公然造假,这究竟隐藏着什么阴谋?2&在身体健康告知栏中,业务员根本没有进行过任何征求和询问,统统自己做主勾选了&否&,现在看来,她这样填写也是为以后理赔设下陷阱、埋下隐患。究竟谁在骗谁?违反实事求是原则,这种合同还能有效吗?3& 合同里含有大量让投保人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比如&现金价值&、&生存金&这类迷惑性的专业术语,混淆概念。还有业务员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有关情况不予询问,如此格式合同,竟越俎代庖,胡编乱填,故意造成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告、漏告、错告& 的陷阱。仅从常识出发,就能发现其中很多项都不是投保人真实意思的表达:我现在强烈要求连本带利全额退保!坚决讨回我的辛苦血汗钱!
提示坛子里的姐妹们:你们把你们买的保险合同翻开来看,首先要看的是保险期间,这个究竟是几年?如果是10年那就表明你10年后才能全额领取,如果是终身,那就无论你哪年要全额领取就都属于退保行为,退保的金额怎么看呢,那就请看合同内的现金价值表,哪年退保就对应的是哪个年份的金额。
大家一定要认清保险公司罪恶的行为,千万不要被骗了还懵在鼓里。
#2&&|&& 14:23
来自: 青浦 徐泾镇)
其实社会上类似的事情看见很多,但是主要是老年人,我一直以为是老年人思路不清楚才会上当。但是,当我亲身经历这件事情之后,才深刻体会,是销售人员的骗术有多高!他们不会告诉你真实情况,告诉的都是有利面,并且夸大,以此骗得签字。我做事一向谨慎,也不是贪图便宜之人,但是,我同样上当!我相信,和我类似的上当受骗的人肯定很多,大多数人忙于上班,没有时间处理问题,更多的人还被蒙在鼓里。如果保险公司不认识到她们的骗保行为,不积极处理这件事情,我一定通过合法平台&&各大网络论坛、社会媒体、市长信箱等,召集上当受骗的人群,集体向上海市纪委继续申诉,直到保险公司连本带利退还我的血汗钱为止!
被骗的上海MM请加群 外地的朋友请加,不过后面这个群可能已经满了加不进了,被骗的朋友实在太多了
大家看这个帖子里的具体事例,看了更可怕!
日 20:13, 僖宝妈 作第 2 次编辑
#3&&|&& 14:46
来自: 闵行 颛桥镇)
怎么说呢 保险这东西除了国家现在硬性要我交的 其他我从来都不相信 因为保险的提成不是一次性的 类于终身制的 你觉得哪来那么多的利润空间呢 
当然这东西非专业的人基本帮不上你忙 呼唤有专业知识的MM来帮帮你!
#4&&|&& 15:00
来自: 青浦 徐泾镇)
我现在目的很明确,一定要拿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
凭什么被他们这样坑害?百分百的信任到头来换到却是这样的坑蒙拐骗,太过分了
呼吁其他的姐妹一定要认清自己手中的保险,尤其是银行买了理财产品的朋友,一定要看看仔细来,千万不要被骗了还懵在鼓里。
#5&&|&& 15:02
来自: 浦东 塘桥街道)
我老妈去银行存钱的时候也被忽悠的买了份5W的保险,说什么存5年期年年拿分红满5年后返本~也是过了2年才知道其实是5年后还要再5年才能拿回本金的,这样一算还不如存银行呢~呵呵~水要她老人家凡事不和我们小辈商量的呀!6年前有邻居上门借钱,一吧鼻涕一把泪的,她哗啦啦3W就借给人家啦,如今人都见不到了~反正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了~~~~
#6&&|&& 15:08
来自: 杨浦 殷行街道)
我公公婆婆给我家 妞买的就是终身的& 还送各种号称24k金的各种东西 估计也和你这个保险一样
#7&&|&& 15:10
来自: 长宁 华阳路街道)
中国的保险真的不怎么保险!在一个信誉完全缺失的国度我不敢涉足保险理财,目前都是定存,因为了解下来凡是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大多收入与定存差不多的,高回报必定伴随高风险,我不敢拿我老公辛苦存的钱冒险!楼主被骗了你也不想的,承认自己的失查跟老公和婆婆好好认个错,一家人一起抗过去,即使钱要不回来一家人的和睦比这几万块钱更重要,不要再跟老公婆婆生气了,孩子需要和睦的家庭氛围还有,银行定存利息如果是五年期定存利息大概5%,10万如果存五年期定存三年后的数字是11.576万,比你这个保险收益高的多呢,胆子小的麻麻们还是定存吧,但是我一般只买三个月定存,怕急用钱
#8&&|&& 15:12
来自: 青浦 徐泾镇)
我们群里现在已经有100多人都是被骗了,其中上海的朋友也不少,我们打算一起联合去上海电视台曝光,坛子里的姐妹抓紧看看自己手中的保险合同,如果跟我们一样被骗了赶紧联系我
#9&&|&& 15:16
来自: 青浦 盈浦街道)
我婆婆买了四五份呢。。。花了好几万。。。现在后悔不已。
#10&&|&& 15:17
来自: 长宁 新华路街道)
支持你们,所以保险,我怕被骗,要是买我也买消费性的,那种意外险,一年几百的。
#11&&|&& 15:19
来自: 青浦 徐泾镇)
杨爱杨 在第5楼写到
我老妈去银行存钱的时候也被忽悠的买了份5W的保险,说什么存5年期年年拿分红满5年后返本~也是过了2年才知道其实是5年后还要再5年才能拿回本金的,这样一算还不如存银行呢~呵呵~水要她老人家凡事不和我们小辈商量的呀!6年前有邻居上门借钱,一吧鼻涕一把泪的,她哗啦啦3W就借给人家啦,如今人都见不到了~反正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了~~~~
像你妈妈这样去银行存钱被骗买保险的朋友很多很多,一抓一大把啊,也真是搞不懂为什么银行也要这样透支自己的信任度,太可悲了~
#12&&|&& 15:22
来自: 青浦 徐泾镇)
误读红尘2 在第9楼写到
我婆婆买了四五份呢。。。花了好几万。。。现在后悔不已。
你婆婆什么时候买的,你们打算就这么认栽吗?
去找他们闹去啊,我们群里很多人都是这样被骗的,他们都去闹了,要不依不饶抗争到底,坚决拿回自己的血汗钱,不能这样被他们坑蒙拐骗去!
#13&&|&& 15:23
来自: 长宁 周家桥街道)
&&& 楼主你也是挺傻的,她怎么说你就这么相信吗,你难道不会自己看看合同啊,晕!
&&& 这种事情一般只有老年人才会遇到吧,哎,话说我爸妈也被忽悠买过保险,明明是去银行存定存的,借给买了个什么号称利息比银行高的保险,结果现在已经放了6年了,利息也没比银行高多少,所以就想退出,结果一问,这是一个10年的保险啊,晕,不过问过,现在取出也不怎么亏,钱也不多,干脆就放在里面算了,哎。
&&& 我自己银行做了6年多了,因为我父母的钱他们自己管的,我也不去管他们的,现在我妈买什么一定要带上我,呵呵。。。日 16:14, dtzgj0310 作第 1 次编辑
#14&&|&& 15:24
来自: 浦东 塘桥街道)
什么保险呀和一些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呀我都不睬,哪怕再诱人~~~
原因很简单,我一关系相当好的小姐妹做过保险,她做的时候告诉我提成可高达30%,我了个去哦,也就是你买10万的保险有3万是被这些所谓客户经理和他们的上级给直接抽走了的,她的直属上司月入40万,买了3套房两辆车。 去年我一要好的同事跳槽去一家金融公司了,后来还要我一起过去,说收入高,他们主推也是保险类理财产品,据说给客户的回报年利为8%~12%左右,强调无风险,个人业绩提成为20%,一般业务员在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时都会从自己这20%的提点中再让出几个点给客户以拉近关系,他们公司还有内部员工把房子抵押了买公司保险产品的~~
当然所有行业内人士都不会承认自己的高提成的啦,不过这行业刚进去的人也是做的比较辛苦的,主要看你会不会忽悠,比如楼主提到的那位业务主任陆某,就看得出是一位忽悠高手啦~呵呵~
顺便说一句,我那小姐妹早不做这行业了,就是因为她顾忌友情拿不下脸来忽悠,因为我们要好的圈子里的兄弟姐妹经济状况都不错,可她不但不在我们身上下功夫,还傻乎乎地把这些内部行规讲给我们听,呵呵~日 15:34, 杨爱杨 作第 1 次编辑
#15&&|&& 15:32
来自: 浦东 塘桥街道)
我那跳槽的同事还在这家国际金融公司里积极努力,好像她妈妈和舅妈还有姨奶奶都把积蓄交给她买公司的理财产品了,真心祝福她好运吧!
顺便帮她吆喝吆喝,有哪位妈妈想买理财产品年利8%~12%的,可以找我要这位朋友的联络方式,放心她还是菜鸟级,不会瞎忽悠的!日 15:35, 杨爱杨 作第 1 次编辑
共13页1...&
今日热门话题
您还没有登录丫丫网,请先或者。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存款被骗买保险成风 20万保费可拿6000元奖金
专找老年人下手本想存款却“被”,口说无凭难投诉北京朝阳区居民杨大爷日前去红庙某储蓄所买国债,没想到在柜台窗口被营业员打了岔:“国债是3年的,给您推荐个5年定期的吧,利息更高。”杨大爷连连称谢,从准备买国债的30万元中,拿出20万元存了“5年定期”。晚上回家,儿子小杨翻看合同,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款保险。杨大爷如梦方醒,气得一宿没睡着觉。第二天爷俩到银行,非要讨个说法。“我明明是来存款,凭啥让我买保险?这不是骗人吗!”在爷俩的质问下,银行自知理亏,给他办了退保手续。家住北京通州区的孙大妈可没杨大爷那么“幸运”。等她发现银行“偷梁换柱”为时已晚。前不久,她想把手里的7.5万元存成两年定期存款,也是在银行柜台窗口,业务员向她推荐了一款“利滚利、10年后收益30%以上”的理财产品。孙大妈没来得及看懂合同,加上后面排队的人多,匆匆签了字、交了钱。直到两个月后女儿仔细研究相关文件,才发现这是一款保险,而30%的分红只是“预定利率演示”,合同里分明写着:这种“假设收益”不作为未来的保障。孙大妈找到银行想退保,银行说已经过了10天的犹豫期,退保不但没有收益,还要损失一部分本金。想想10年后才能把钱取回来,收益多少也没谱,她心里直犯堵。还有比孙大妈更“堵”的。上海市民老王2009年到银行存款时,银行销售人员向其推销分红险。面对高分红的承诺,陈先生将手中的1.2万元现金悉数投保。没想到今年的“保费收取通知单”让王先生傻了眼。原来,根据合同约定,王先生10年内每年都需按时向保险公司缴付1.2万元。“我哪有这么多钱!还说让我举证销售人员没有如实告知,我是弱势一方,怎么举证嘛!”最后他只能含恨退保,本金损失近半。如今,银行卖保险可以说是乱象丛生。很多银行在普通柜台而非专柜出售保险,业务员含糊其辞,故意把保险说成储蓄、理财产品或是“有保险功能的理财产品”,夸大收益,忽悠客户购买。等客户发现则为时已晚,如果退保将损失惨重,无奈只能继续持有。还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不明示风险,隐瞒费用扣除等关键要素,诱使消费者盲目消费。或把长期保险说成是短期险,把期缴产品说成是趸缴产品,该续缴时若不愿折本退保,就得硬着头皮年年缴费。在银保渠道受误导的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孙大妈担忧地说:“我们这些老年人手里的钱多是退休金、养老金,攒得不容易,存银行就是为了能多得点利息。现在让银行硬给弄成了保险,损失点利息是小事,如果将来一旦生病需要用钱,这笔钱又取不出来,到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银行卖保险怎能这么糊弄老百姓!”利益驱动和处罚乏力助长银行违规收20万元保费,银行可拿6000元奖金银行保险欺诈数年来屡禁不绝,原因何在?利益驱动使然。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替保险公司卖保险,保险公司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手续费率已从2003年的7%。涨到了现在的3%以上。目前,银行中间业务1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卖保险。一位银行网点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奖金占每单保费的比例,平均下来,期缴约为1%,趸缴最高可达3%。就是说,在杨大爷“被保险”的20万元中,有6000元被银行用来发奖金。此外,很多保险公司还会以实物、购物卡等手段,给银行业务人员“奖励”,激励银行员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多多关照。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制度处负责人商敬国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是一个银行网点代理3—5家保险公司的产品,这种“一对多”模式势必滋生恶性竞争,进而助推营销误导。正是由于利益驱动,银行业务员都会心甘情愿地把银行自己的“存款客户”变成“保险客户”,想方设法忽悠其买保险,或者竭力推荐某家公司的保险。银行不择手段地卖保险,引发了客户大量投诉。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银保产品的销售误导已占到保险违规投诉的八成以上,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为规范银行保险销售出台了很多办法。比如,要求在理财专柜销售、银行保险专员资质认证、让客户亲笔抄录38字风险提示以确保送达、犹豫期内100%电话回访等等。但实际上很多银行卖保险,都是打着“储蓄”的旗号通过储蓄业务窗口办理的,既没有全面介绍保险产品,也没有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今年4月,保、银监管部门在联合大检查中发现,一些保险合同完全是银行人员自己代抄、代签名的,说明客户有可能在并不了解产品性质的情况下“被保险”,把保单当存单。此外,许多银行窗口收单后,为独占客户资源,转给保险公司资料时故意遗漏客户联系电话、地址等,使保险公司没办法进行客户回访,造成已过犹豫期不能退保的事实。一旦发生纠纷赔偿,往往是保险公司“埋单”,这也助长了银行的违规气焰。目前银行代理渠道在人身险业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已占保费收入的50%以上。保险公司都在争夺渠道资源,不愿得罪银行。由于营销过程口说无凭,监管部门难以掌握银行方蒙骗、误导客户的实证。就算发现问题,保险监管部门也无法越权查处银行。发给银行的“兼业代理证”不是“一点一证”而是按分行发放,一个网点违规就得吊销整个分行的代理资质,某些大银行倚仗网点强势,使保险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难以落实、不了了之。银行卖保险要卖到明处如果银保渠道老是管不好,还不如停掉“ 如果银保渠道老是管不好,还不如停掉。”采访中,很多人向记者这样呼吁。他们认为,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利用公众的信任,恶意欺瞒、强买强卖,不仅损害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降低了自身的公信力,同时令保险公司声誉受损。专家表示,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保险观念尚未普及到位,如果不能遏止银行售卖保险的欺诈行为,必然阻滞保险观念深入人心,长远看,维持这一渠道得不偿失。“你光明磊落地卖保险,我不一定不买。”曾在银行被骗买保险的刘女士认为,其实老百姓也需要保险保障,一些保险产品的收益率也不错,关键是银行要卖到明处。她建议银行网点单独开辟卖保险的窗口,“不能和存储业务、理财业务混为一谈。分红、收益多少那都是后话,首先你得让我知道我买的是什么。”她说。南开大学保险系主任朱铭来认为,现阶段遏制“存单变保单”,还需切实加强银保协同监管。“要完善政策制度,避免监管真空。处罚必须得狠,确保现有的投保提示、风险测评、客户回访、信息披露等政策得到切实执行。无论银保哪一方出错,要以百姓利益为先,不留情面。”朱铭来说。商敬国透露,保监会正在考虑限制单一银行网点代理保险公司的数量,并逐步过渡到网点代理“一对一”的模式。等保险公司也开始试水银保一体的混业经营。“保险、银行都属于同一品牌,一损俱损,对客户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保监会近期还将推广“首问负责制”——客户进门后最先找到谁,谁就要管到底,出现问题后银保双方不能相互推诿。
[责任编辑:divohu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被骗转账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