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那里有 侯卫东官场笔记15009部 以后的部分

第9部: 第八百一十二章 重访上青林(中)
     作者:小桥老树
侯卫东知道秦飞跃有话要说,他打了一个眼神,示意秦飞跃等一会再说。
??? 周昌全见惯了大大小小的领导,他对坐在眼前的县建委主任不感兴趣,而主动与纯朴憨厚的贺合全说话。
??? 贺合全的变化不如曾宪刚,相较于以前也是今非昔比,以前是个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的闷肚子,开了石场以后,走南闯北长了不少见识,虽然话仍然不多,却也能附和着说两句。
??? 他憨憨地应答着周昌全的提问,道:“村干部一年算下来也就是两三千块钱的误工,没有什么搞头。上青林田土紧张,一个人就七八分田,靠误工收入和田土哪里够生活,在农村。象我们青林山这种情况,种养殖不亏本就算能人。”
??? “村集体有多少收入?”
??? “以前统筹款中有一部分由村里开支。如今这一部分钱被取消了。我们村里靠山吃山。收点石场的管理费,村里还有些集体林,每年卖竹子,也可以收点钱。”
??? “那你们村就不算空壳村。”
??? “比起山下的村。我们村还算不错,可是和城边的村相比。又差得很。”
??? 周昌全看着贺合全修的洋房。道:“村集体有钱,开支有公示没有?”
??? 贺合全指着不远处的办公楼。道:”村里这点钱就是赖子头上的毛,数都数得清楚,每一笔帐都要公示。”
??? 周昌全年当过公社干部,在省领导中算是熟悉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可是他毕竟离开基层第一山良久了,对第一手材料很感兴趣,道:“走,我们去看一看公示栏。”
??? 来到了村办公室,在底楼的墙上贴着村集体开支情况、妇查情况以及各部门的宣传,楚休宏手里拿着相机,对着张贴栏就是一阵猛拍。
??? 周昌全观察得很仔细,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开支情况,边缘被雨水冲得有些模糊,证明不是临时写出来蒙人的。他一笔一笔看着开支,看了一会,觉得不对,道:“怎么没有生活费?”
??? 贺合全摸了摸后脑,道:“县里面规定,村集体开支中不能出现生活费。”
??? 侯卫东在一旁道:“每个村都有不讲道理的椎棒子,如今村里做事不比当年。也开始讲程序讲公开。”
??? 看过了村两委的张贴栏,几人又跟着回到了贺合全的小楼,周昌全道:“你这楼修得不错,按你的说法,靠工资吃饭应该修不起这幢楼。”
??? 贺合全提前得到了侯卫东招呼,他也不隐瞒,道:“我开了个石场,每天给工地送石头,勉强过日子吧。”
??? 周昌全道:“勉强过日子?这话太谦虚了,我看你这小洋房很不错。”
??? 贺合全道:“在上青林,像我们这样的小洋房。走到处都有。””你们现在还有茅草房吗”
??? “要说茅草房,可能还有几间吧?””上青林老百姓都挺富裕,怎么会有茅草房?”
??? “现在这个政策,吃饱饭没有问题,可是要找点现钱就很难。现在还住在茅草房的有几种情况,一种缺失家里没有劳动力,不能打工,也就守着田土。一种是脑子有毛病,傻乎乎的,这种人也比较穷。
??? 还有一种生了病,我们农村什么都不怕,就怕生病,生了场大病,不管你以前找了多少钱,全部都要花上去。”他忍不住说了句粗话:“***,现在的医院比黑店还黑,随便看什么病,一天几十几百像流水一样挡都挡不住。”
??? 周昌全问了两家人,都提起了农村医疗问题,这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回头对侯卫东道:“这几年全省经济发展了,但是社会保障这一块在全省来说都是比较弱的一环。这一次专家组来岭西,你要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 这时,贺合全老婆从挑着水进了屋,她头上冒着汗水,口里喘着粗气。侯卫东看见贺合全在老婆挑水,很惊讶地问道:“合全,我记得你家门口有口水井,井水很清凉,我以前到你这儿总要打井水来喝,怎么还要挑水。”
??? 贺合全用脚踩了踩地面,道:“我们脚底下有好几个煤矿,把山都挖空了,现在山上很多地方不能蓄水。以前我们上青林山上风调雨顺,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干旱,现在我这口井水早已经不出水了。这事很恼火,以后每年都要受早。”
??? 侯卫东对上青林青山绿水的环境很多感情,听到贺合全说得这样严重,道:“山上蓄不起水,这里就不适合人居,真是太可惜了。”
??? 贺合全道:“现在煤炭价钱这么高,煤老板发了疯地挖,他们才不管你蓄不蓄得起水。”
??? 周昌全以前都是在材料上看到矿区出现的这些情况,他早就想走出办公室,看一看鲜活的社会,这个想法盘在脑里多年,想起来是简单之事,却总有各种事纠缠在身,不能轻易成行,今天才是真正实现。
??? 他看了一眼在旁边快速记录的楚休宏,道:“祖先讲究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前我们穷,为了吃饱饭,什么都不顾,代价很大啊。如今有了原始积轻,我们不能光顾了发展而不考虑生存的问题。”
??? 听了周昌全这一番话。侯卫东猛地想起了茂云,庆达集团在茂云的大金矿为当地带来了巨额财政收入,为老百姓也带来了不少益处可是却对环境有着潜在的威胁,要钱和要环境,是一个颇为两难的选择。从人类的总体利益来说,肯定是要环境,可是从个体来说,因为有不同的利益需求而会产生不同的选择。
??? 几个坐在坝子里聊着天,喝着上青林的大树茶叶,休闲、轻松、愉快。
??? 周昌全这一路走来,虽然时间很短,路程并不远,但是确实看到了从书面汇报中所不能直观感受的东西,他对侯卫东道:“卫东啊,我省是资源大省,必须高度重发展和环境问题,如果我们现在有所忽视,以后必然引起灾难,祸及子彻科学发展观,就要从发展和环境的对立中寻找平协…
??? 聊了一会,侯卫东知道周昌全有睡午觉的习惯,聊了一会,他见周昌全有些倦意,道:“周省长。您休息一会。下午还要去打猎。”他将话题朝一直受到冷落的秦飞跃道:“秦主任准备两只猎枪,经过专业人士检验,等周省长休息好了以后,就到附近的森林里转一转。”
??? 周昌全已是五十好几的人了。走了一路,确实感觉有点疲倦,道:“我老了,悄实不能和你们年轻人比,我睡个半个小时,到时准时叫我。”
??? 侯卫东给晏春平使了个眼色。晏春平点了点头,表示房间还行。
??? 他就对周昌全道:“周省长。我陪你上楼看看房间。”
??? 周昌全洒脱地道:“既来之则安之,我也是农家子弟,没有那么金贵。”
??? 他又道:“好久没有打枪了。以前我当地基干民兵,发了一杆美国枪,我的枪打得还是挺准,跟着民兵连长到山上去打猎,一枪下去把猎物打个大洞。”
??? 侯卫东道:“那时候乡里的武装部和民兵都是配着枪的,前几年所有枪支都收归县武装部,如今县武装部的枪都不好,以五六式四半自动步枪为主。”
??? 周昌全谈起枪也不陪生,道:“五六四半自动步枪虽然是是老枪,但是它精度好,准确性高,算得上比较优秀的枪支。”聊了会枪,他看着窗外,道:“你记住半个小时叫我起床,我们一起去寻觅野趣,能否打到猎物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回归大自然,感觉大自然的冷暖,享受大自然的呼吸。”
??? 侯卫东很少听到周昌全发出这种文艺腔,道:“那周省长好好休息,我到楼下等你。”
??? 侯卫东下了楼,秦飞跃、晏春平和楚井宏在楼下谈天论地。
??? 秦飞跃见侯卫东,站了起来。把侯卫东拉到另外一个房间,道:“卫东。我有事需要老弟领导帮忙。”
??? 侯卫东和秦飞跃并排坐在一张条凳上。他从衣袋里摸出一枝烟。递给了秦飞跃,秦飞跃取出打火机,准备给侯卫东点火。
??? “我戒烟了。这是给各位老朋友准备的烟。
??? 秦飞跃给点燃了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他道:“我这辈子是戒不了这一口,人生不过百年,能享受还是享受,何必苦着自己。”
??? 秦飞跃很年轻就当了领导,当时很是潇洒,八十年代流行跳舞之时,他经常流连于益杨城内的几个大舞厅,后来流行找小姐唱卡拉比,他也很热衷此道。在青林镇第一次官场挫折也正是因为这个性格。如今在官场历练多年,漏*点渐渐消失,开始为退休以后的生活作打算了。
??? “飞跃兄,你是我的老领导,有什么话就吩咐,不必这么客气。”侯卫东有意称呼秦飞跃为飞跃兄,也是经过考虑,这样称呼可以缩短两个在职务上的差距,增加亲密感。
??? “今非昔比了,现在老弟是省政府大员,出来是视察,古时候要鸣锣开道。我就是益杨县科级干部,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在你面前说话,我都得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不对被你降罪,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死无葬身之地了。”
??? 秦飞跃这是调侃的话,话里带着带着玩笑,不过说的也确实是实情,若不是当年的关系,省政府副秘书长还真不会与县里科级干部如此亲密。
??? “我侯卫东是个恋旧的人,在这儿诚恳地说一句,如果真能帮上忙,请飞跃兄直说。”这十年来的人生经历让侯卫东眼光变得锐利起来,秦飞跃虽然比他大,但是在周省长面前谨小慎微的样子,在自己面前欲言又止的神情。他都完全看在眼里。他心里特别清楚。秦飞跃肯定有事要找自己。而他这今年龄的干部十有八九是为自己寻找退路。
??? 听到侯卫东如此表态,秦飞跃放心了,道:“我秦飞跃就是一个死犟的性子,说话不会拐弯,得罪了不少领导。以前在青林镇的时候和赵永胜也斗得不亦乐乎,现在想起来很没有意思,赵永胜因病先走了,他彻底解脱了,我还在这个社会熬着。”
??? “飞跃兄功成名就,没有必要这么悲观吧”
??? “我从青林镇调到县里,也算顺也算不顺,开发区刚刚起步,就和新管会合并,先到城关镇,又到建委,就在这几全部门调来调去。”秦飞跃感叹道:“人的机遇关键就是那几年,曾昭强和朱兵抓住了机遇,现在都成了县级领导,货比货得丢,人比人得死。”
??? 侯卫东作为省政府副秘书长,协调一个副县级的岗位,他还是很有把握的,宁h和杨森林都会给他几分面子。因此,他不想和秦飞跃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飞跃兄,你有什么想法,我能说话的就一定说话。”
??? 秦飞跃就道出了实话:“我快到退居二线的年龄了,县委县政府那边肯定进不去了,能不能到人大过度一届再退休。这样也好歹有个副处级待遇,退休以后日子好过一些,在儿女面前也有个说法。”
??? 侯卫东道:“以飞跃兄的资历,当大人副主任应该没有问题。这一次我陪周昌全副省长要见市委书记宁h,到时我会找合适的机会与宁书记沟通。”
??? 秦飞跃闻听此言,知事情成了一大半,道:“自从第一眼见到老弟到上青林报到,我就知道老弟不是池中之物。只是没有想到发展得这么好,远远超出我当年预想。”
??? 侯卫东保持着谦虚,道:“我也是机遇好。省政府的官也不神秘,如果换了秦主任,一样当得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问题。”
??? 秦飞跃知道自己的命运可以说是系在侯卫东一念之间,他的态度渐渐开始变化,亲密中多了一分恭敬,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最清楚。不敢和老弟领导比。我希望干实事的领导,官当得越大越好。老弟是青林的骄傲,你以后当了省长省委书记,整个青林镇都有面子。”
  《》是小桥老树的官场小说,如果你喜欢侯卫东官场笔记全集,请收藏侯卫东官场笔记:以便下次阅读。
本文分享地址:侯卫东官场笔记第9部 你有哇?发我一份。 谢谢_百度知道
侯卫东官场笔记第9部 你有哇?发我一份。 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时候,心里有事,很想找个人倾诉,于是打电话,”没人接啊,睡觉吧。”第二天,电话拨回来,可是你已经没了想说的情绪。 有时候,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欢,没适合码,过几天有了,你却已经失去了拥有的欲望。 曾经你喜欢上一个人,喜欢的死去活来,难以救药,喜欢到你以为再也不会这样去喜欢一个人了。几年后,却模糊的想不起来。 原来,所有那些激情、冲动、放不开、舍不得的当下,都会随着时间,在岁月里悄悄流逝,慢慢消散。所以,何必念念不忘,何必苦苦执着。 你是你自己的作者,又何必写那么难演的剧本。后来的后来,你会知道。那些所有你以为过不去的过去,都会过去。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想得太多,才让自己如此难受。你的脾气赶走了很多人,但留下了最真的人。上天给了你这种活,...
上的风格和你不一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侯卫东官场笔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9部: 第八百九十一章 资本流向哪里(一)
     作者:小桥老树
回到车里,侯卫东问小佳去哪?小佳嘟着嘴,不说话。侯卫东莫名其妙,问道,怎么了?小佳伸出“魔爪”,在侯卫东右胳膊上狠狠掐了一下,疼得侯卫东直抽冷气。你说怎么了?同时,脸上一幅幽怨的表情。侯卫东这才想起昨晚自己欠了债,于是说道,咱们现在就回家“洗衣服”。小佳脸一红,说道:“谁稀罕!”,心里却是恨不得立刻到家。侯卫东当然知道小佳的想法,这段光忙着茂云的事了,没有顾得上休息,所以身体里积攒了大量的荷尔蒙。他赶紧给段英打电话,看看自己能不能抽出时间和小佳大战一场。“段英,联系得怎么样了?”因为段穿林在北京,鲁军又比较忙,所以侯卫东就委托段英帮忙联系组织。
  “卫东,联系好了,穿林是九点的飞机,我先去接他,然后再去省计委接鲁主任。”段英和丈夫收入都不错,为了上班方便,前不久买了辆捷达。
  侯卫东并不知道段英买了车,于是说道:“我去接穿林吧,你没车,不方便。”
  段英脑海里正放着以前和侯卫东缠绵的电影片段,大脑就有些短路:“你说什么?嗷,我有车,新买的,捷达,很方便。”
  侯卫东听段英言辞闪烁,大脑开始不受控制地想着段英饱满的前胸,丰厚的嘴唇,身体里的荷尔蒙进一步狂增。
  “那就麻烦你了,我还有点事,你接上穿林和鲁主任后赶紧给我打电话。”
  段英连忙说道:“你忙你的,一会见。”说完挂了电话。她怕自己控制不住,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小佳听侯卫东有事,说道:“你忙吧,‘洗衣服’的事晚上再说。”
  侯卫东哪里控制得住,不由分说地道:“还有一个半小时,来得及。”说完,加大油门向家飞奔。
  激情过后,小佳搂着侯卫东进入了梦乡。侯卫东却仍然精神得很,他慢慢地抬起小佳的胳膊和上半身,把自己身体从小佳身下抽出来,然后轻轻放下小佳。
  小佳动动身子,选了个舒服的姿势继续睡。侯卫东给小佳盖好被子,然后走进客厅,给自己泡了杯茶,接着打开电视。他先看了茂云台和岭西台,没有什么新闻。然后又调到亚视,节目是“聚焦”,首播时间是昨晚七点四十,现在是重播。这是亚视现在最有影响的节目之一,收看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整点新闻”,报道内容全是国内外热点,而且进行深入剖析。老百姓都愿意上这个节目,因为上了这个节目就意味着自己的困难解决了,官员们却都怕上这个节目,因为那意味着仕途的终结。主持人先介绍了节目的主要内容:“江南省雪峰县曾有这样一个小村庄,青山绿水,果树飘香,被誉为江南的香格里拉,可自从发现了铅锡矿,山空了,水没了,各种果树大面积枯死,村里患病的也越来越多。下面请看我台记者李毅男发自现场的报道。”画面上的女孩儿很漂亮,年龄跟陈KK差不多。侯卫东心想,这个女孩儿肯定能借着这个新闻上个台阶,又想到,陈KK明明知道此类新闻的价值,却放弃了,真是难得的好女人。想到这,他心里一热,拿出手机给陈KK打电话,他要感谢她。
  “陈记者,你好,我是侯卫东。”
  陈KK没想到是侯卫东,高兴地道:“你好,卫东,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
  “我正在看你们台的‘焦点’。”
  陈KK正在办公室,听侯卫东提起自己单位的事,怕同事听到,忙说:“你等一下。”然后走出办公室,来到过道里。“你接着说。”
  侯卫东道:“谢谢你没有曝光茂云。”
  陈KK道:“矿山问题历来复杂,光靠曝光解决不了问题,像江南雪峰县这种情况,很可能打错了板子,将不该负责的人处分了,所以我不会做这样的傻事。”其实,陈KK知道李毅男也明白这些,只不过她为了出名,才不管结果呢。果然,今天一早就有人说,李毅男要升副主任了。而陈KK却因为采访失败,在单位更加边缘化了。
  侯卫东道:“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感谢你,等下次去北京,我请你吃饭。”他过一段要去北京给吴英和蒙豪放拜年,所以才有此一说。
  陈KK知道侯卫东事多,有些不太相信,问道:“真的?”
  侯卫东道:“真的。”
  陈KK高兴地道:“那好,一言为定。”
  侯卫东道:“一言为定。”
  陈KK高兴地挂了电话。
  侯卫东回忆着陈KK的音容笑貌,他不得不承认,陈KK深深吸引着他。
  九点半,段英打来电话,她已经接到了段穿林,正往省计委赶,问他在哪汇合。
  侯卫东住的小区,离省计委很近,于是说道,我这就赶去省计委,咱们在那见面。挂了电话,侯卫东给小佳留了纸条,然后给晏春平打电话,让他和小杨来接自己。
  等他赶到省计委,段英三人正站在大门口等他。侯卫东赶紧下车,一边跟三人握手,一边说道:“让各位领导久等了,不好意思。”
  鲁军知道侯卫东酒量大,于是打埋伏道:“没关系,中午吃饭的时候,你自罚三杯就是了。”
  段穿林也开玩笑道:“卫东平时太忙,只有周末才能跟夫人聚聚,要谅解。”
  段英品尝过跟侯卫东欢好的滋味,闻言心底一热,她偷偷地看了侯卫东一眼,正好侯卫东的眼神也扫向她,二人眼光一碰,又迅速错开了。
  寒暄过后,侯卫东邀请众人上自己的车。
  段英立刻善解人意地道:“你车坐不下,再说,开着市政府的车到处跑,也不方便,不如坐我的车,你的车就在后面跟着。”
  侯卫东想想也是,于是说道:“我来给你们当司机。”
  段英就把钥匙递给侯卫东,然后邀请鲁军和段穿林上车。她想鲁军和段穿林会有一人坐副驾驶的位置,这样她就可以离侯卫东远一点。她内心深处虽然渴望接近侯卫东,但理智又告诉她要理智。结果鲁军和段穿林都做了后面,让她希望落空。她只好做了副驾驶的位置。
  侯卫东一边和鲁军段穿林聊天,一边偷看段英。从侧面看,段英的前胸更加饱满、坚挺,嘴唇也更加丰厚,让他一次次想起以前在她身上驰骋的情景。段英感受到了侯卫东灼热的目光,但后面坐着两个人,让她不得不把热火埋在心里,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好多事情,一但开始,就很难结束。
  到了茂云以后,侯卫东让小杨和晏春平去茂云宾馆定三个单间,然后对鲁军和段穿林道:“市府招待所一个做岭西菜的大厨,味道比酒店的还好,今天中午就在那吃怎么样?”
  鲁军和段穿林都道:“女士优先,只要段英没意见,我们就没意见。”他们知道侯卫东见多识广,既然他说好,就一定错不了。
  于是侯卫东对段英说道:“既然大家信任你,你就拿个主意吧。”
  段英说:“大酒店虽然味道好,却远不如一些小店味道正宗,既然招待所有地道的岭西菜,我们就尝尝。”
  侯卫东说:“那就这么定了。”然后开车直奔市府招待所。
  因为不是市政府的车,侯卫东被挡在了市府招待所大门口。他只好摇下车窗,对门卫说道:“我是市长侯卫东,把门打开。”
  这个门卫是新来的,没见过侯卫东,不敢放行:“对不起,您稍等。”说完赶紧去找范晓云,他虽不认识侯卫东,但却知道范晓云是专为侯卫东服务的。
  范晓云正在侯卫东房间打扫卫生,这是她每天必做的工作,即使侯卫东不住,她也不敢松懈。
  门卫嘴很甜:“晓云姐,门口来了辆桑塔纳,开车的说是市长,我不敢确定,您是不是帮我去看看。”
  范晓云一听就急了:“你为什么不直接让他进来?”
  小伙子道:“招待所有规定,私家车不能进来,我又不认识,因此拿不定主意。”
  范晓云平时挺照顾他,也知道他没经验,于是指点道:“如果是老百姓,他只会说是谁的亲戚,而不会直接说是市长,既然说了是市长,那肯定就是。”
  小伙子一听害怕了:“姐,你要帮我。”
  范晓云看小伙子的表情,知道他是真害怕了,于是安慰道:“候市长不是小心眼的人,没事,你赶紧去开门,我随后就到。”
  小伙子几步跑下楼,然后摁下了电动门的按钮,可他太紧张了,竟然一直摁着“off”。
  范晓云正好赶过来,看他一直摁着:“off”,提醒道:“快摁‘on’。”
  小伙子这才发现自己摁错了,于是赶紧摁“on”,心想,这下完了,让市长等了这么长时间,被辞退是早晚的事。他不知道,侯卫东跟他想的正相反,在他看来,这是个单纯的年轻人,还没有被社会污染,更不可能因为这件事难为他。
  等侯卫东和鲁军等人下了车,范晓云赶紧迎上来:“候市长,中午在招待所用餐吗?”
  侯卫东说道:“你赶紧让刘师傅做几个拿手好菜送到我房间,另外再拿两瓶岭南春。”又问段英道:“你喝什么?”
  段英道:“我喝果汁就行了。”
  侯卫东道:“原来是客,怎么能让你喝果汁。”转身对范晓云道:“给段记者准备一瓶红酒。”
  交代完,侯卫东领众人上楼。
  侯卫东住的房间很大,分为里外间,里面是卧室,外面是客厅,沙发,茶几,电视,一应俱全,角落里还有一张餐桌。
  侯卫东和鲁军等三人坐在沙发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上菜。
  鲁军先道:“卫东,我最近看了一本书,题目叫‘资本流向哪里?’写得很好。”
  侯卫东道:“想必内容很新颖,你快说说。”
  鲁军道:“资本从本质上来说,必然流向能产生最大价值的地方,但实际操作起来又各有不同。比如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借助了发达国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次发达和不发达国家这样一个机遇,因为我们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而市场广阔。现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也出现了同样的优势,劳动力丰富,市场又远未饱和,大有潜力可挖,所以,表面上看,中西部地区在吸引外资上应该比东部地区更有优势,但为什么在吸引外资能力上远不如东部地区呢?”
  侯卫东对此深有体会,他任成津县委书记的时候,曾经去岭西和广东招商,结果却很不成功,这样他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听鲁军提到此事,他精神立刻高度集中,静待下文。
  鲁军接着道:“其实,这是我们知识误区导致的,在我们眼中的两点优势,恰恰是劣势,先说劳动力,如果简单按人数算,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肯定是最低的,可是我们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没有高水平的知识分子队伍,因此五个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也赶不上广东等省一个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大,所以中西部劳动力成本不是低而是高,而市场有潜力的同时,也制约着商品销售,人们消费观念落后,加上收入有限,购买力低下,所以市场潜力也不是优势,这就是中西部地区为什么以矿山经济为主,很难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侯卫东一听,顿时豁然开朗,于是诚心请教道:“那我们怎么办才能引来金凤凰?”
  鲁军道:“其实,只要换位思考就行了,只要我们设想自己是西方资本家,我们愿意去什么地方投资就行了。”
  段穿林接道:“首先就是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嘛!’”
  鲁军道:“这话很对,没有路,原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怎么获得利润,但所谓的基础设施又不单单指路,他有硬软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你的道路硬化是否能抗住大吨位车辆的碾压,你的电力设施是否能满足大用电量的需要,是不是能和先进的机器设备对接,你是否有发达的通信网络,是否有遍布的光纤网络,网速是不是能达到要求,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软的方面包括合理布局的金融网络,充足的培养熟练工人的教育机构,这些都是开发区必不可少的。”
  侯卫东的思想还停留在宽阔的道路、明亮的路灯、漂亮的绿化基础上,通过鲁军这么一说,他对如何建搞好开发区,有了更深的认识。
  鲁军接着道:“做好这些,只是第一步,很多例子证明,当地政府政策多变,法律、法规不完善,服务意识差,吃拿卡要现象严重,才是外商投资的最大顾忌。”
  这点侯卫东很好理解,以前很多的企业就是这么搞黄的:“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鲁军道:“开发区不但要有单独的政府机构和优惠政策,还要有相关的制度,详细规定政府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出了问题怎么处理,建立制度后,还要有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
  这时,范晓云过来汇报:“候市长,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请您和客人用餐吧。”
  侯卫东赶紧说道:“大家饿了吧,我们先吃饭。”
  段穿林先做飞机,再做车,确实饿了,说道:“鲁主任,来,咱们尝尝正宗的岭西菜。”说完,当先走到餐桌旁。
  鲁军和段英随后也走了过来。
  侯卫东却没上桌,而是走进卧室,找到纸和笔,迅速地记下鲁军刚才说的话。然后又拿着纸笔来到餐桌旁,准备随时记录有用的东西。
  桌上的菜很丰盛,水煮鱼,夫妻肺片,肉末茄子,爆炒腰花,开水白菜,土豆排骨,色香味俱全。侯卫东先给鲁军和段穿林斟上白酒,又给段英倒红酒。段英接杯子的时候,轻轻碰了一下侯卫东的手,动作很隐蔽,鲁军和段穿林都没注意到。
  侯卫东心想,段英今天怎么了?难道想再续前缘,自己一定要把握住,千万不能再胡来。“来,尝尝水煮鱼,这可是我这的招牌菜。”
  段穿林夹起一块儿,发现带着鱼鳍,很奇怪,但又不好放回盘里,只好咬了一点儿,只觉又嫩又滑,非常鲜美,他立刻大口吃起来。
  鲁军和段英也都夹着一块儿,却没有吃。也难怪,任何人对着一块块带着鱼鳍的肉,都会犯嘀咕,现在看段穿林大口吃了起来,他们终于抛开顾虑咬了第一口。毫无例外,他们也迅速被美味征服了。不久,一盘水煮鱼被吃得精光。
  侯卫东很满意三人的反应,征求道:“我让厨房再坐一盘?”
  鲁军摆了摆手,说道:“美味不能一下子吃够,等下次吧。”
  段穿林和段英都感到鲁军说得有理,一起道:“有理,有理。”边说话,边回忆着刚才美妙的滋味。
  侯卫东拿起酒杯说道:“各位能在百忙之中前来茂云,我非常感动,来,敬各位一杯,你们随意。”说完,一仰脖,干了。
  鲁军和段穿林酒量一般,但主人已经干了,他们不好真的“随意”,只好也干了。段英平时很少喝酒,但酒量还行,于是也陪着干了一杯红酒。
  侯卫东又连喝了两杯,脸不红心不跳,跟没事人一样。鲁军和段穿林可陪不聊了,勉强喝了一杯酒后,鲁军说道:“卫东,咱们随意吧,下午还有事呢。”
  侯卫东知道二人的酒量,于是说道:“那好,下面大家随意,鲁主任,我已经准备好了本和笔。”说着扬了扬手。
  笔记本打开着,鲁军扫了一眼,发现正是刚才自己说的,不禁发自内心地喜欢侯卫东。于是问侯卫东:“我刚才说道哪了?”
  侯卫东一直记挂着鲁军的话,听鲁军问起,张口说道:“您刚才说外商最顾忌政府政策多变,服务意识差,经常吃拿卡要,开发区要有健全的制度,并保证严格落实。”
  鲁军心里赞道,侯卫东真是个做实事的官员,看来他是真上心了,他本着知无不言的精神说道:“其实还有一个方面是容易让人忽略和误解的,外商也是人,他们不但要挣钱,也要生活,既然是生活,必然涉及到吃穿住用行等方面,就拿吃来说,每个国家的人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他们来到中国,肯定吃不惯中餐,所以我们要有西式餐厅,要能做西式菜肴,这样他们才能吃得舒服,才能喜欢这里,都说‘要想留住男人的心,必须先留住男人的胃’,这是有道理的。所以东部的许多城市都有西餐厅,而且档次都很高。”
  侯卫东年轻的时候,也曾对经济落后的地方却要盖星级酒店不理解,后来虽然多少了解一些,却从没有像鲁军考虑的这么透彻,他不禁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鲁军喝了口茶,然后继续他的长篇大论:“再说穿,能来中国投资的人,都不缺钱,他们在意的是品味,可茂云有高档时装店吗?没有。岭西有高档时装店吗?没有。那么他们会有认同感吗?还有气候,我们岭西是典型的盆地,闷热多雾,连北方人都不习惯,何况外国人,但气候就这样了,我们改变不了,不过我们可以做一些细节的东西,比如在高档宾馆里配备除湿机,有时细节也很重要。如果我们生活方面工作也做好了,外商还会不愿来吗?”
  听着鲁军的话,侯卫东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是小桥老树的官场小说,如果你喜欢侯卫东官场笔记全集,请收藏侯卫东官场笔记:以便下次阅读。
本文分享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侯卫东官场笔记1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