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对华东政法大学在哪里机关最大的需求在哪里

日照市东港区政法委
相 关 文 章
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谱写平安山东建设新篇章
来源:大众日报 发表时间: 8:58:45 阅读:
积极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谱写平安山东建设新篇章
做强“大”文章 共筑平安路
――全省加强平安建设写真
平安,是一种感受,是人民群众的永恒期盼。
平安,是一种责任,是政法干警的不变追求。
2004年1月,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建设平安山东的决定》,全省政法综治系统和广大干部群众用忠诚和奉献守护百姓安宁,用使命和担当缔造社会和谐,真正将平安山东建设做进了百姓的心坎里,为每一位祈盼“平安”的齐鲁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今,全省群众安全感系数达到96.55%,服务群众满意率达到96.36%,衡量社会治安的八项主要指标同比分别下降,均处在全国平均线以下。
这是人民群众对我省当前社会治安的直观感受,这是人民群众对全省政法干警的褒奖,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建起经济发展的“防护墙”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这一系列目标实现的前提是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障,经济秩序平稳健康发展是平安山东建设的题中之义。
2012年3月,东营市垦利县驻企联络室的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万达集团电缆有限公司曾于2001年6月份销售给江苏顾某一批价值120余万元的电缆、变压器。但是,对方在收到货物后,却总是以经济效益不好等为借口,一再拖延付款日期,公司一直误认为是民事纠纷,未予重视。驻企民警却在深入调查后确认此案系一起合同诈骗。目前,顾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万达集团120余万元货款被全部追回,解决了企业10余年未能解决的难题。
主动实现服务关口前移,发挥出为企业当好“参谋”、保驾护航企业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垦利驻企联络室的典型仅仅是山东省转变执法理念,积极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坚持“服务优先”理念改革后取得的成效之一。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没有健全的法治环境,不可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多年来,山东政法机关充分发挥主动服务、深度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转方式调结构和“蓝黄”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在维护企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取得新佳绩。
针对企业发展需求,省委政法委建立省政法部门与国资委、金融系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沟通情况,研究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的重要事项;建立政法干部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组织律师服务团为经济区规划建设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涉及企业的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组织召开政法系统服务促进国有企业、金融业发展座谈会,还将召开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切实建立健全政法机关服务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一系列服务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平安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和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
编织百姓满意的“平安网”
烟台龙口市群众工作部里,会谈室一间挨着一间,卫生、劳动、环保以及公检法司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17个部门实现了全部入驻。在环保会谈室,北马镇几位村民正向该室主任陈立翔反映:一家石材厂排放污水导致村里的农田大面积减产。陈立翔当场承诺:“立即派人去现场调查,我会全程负责办理此事。”村民们竖着大拇指夸奖:“现在的干部态度好,办实事。”
群众满意才是金字招牌,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始终是平安山东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平安建设中,我省坚持把“亲民、爱民、惠民、利民”作为一切实践行动的总原则,以“赢得民心、安定民心”为总目标,不断加快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步伐,一个个平安县(市、区)、一个个平安乡镇(街道)、一个个平安社区(村)正在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平安山东这座大厦的建设添砖加瓦。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这里汇集民情民意,也是最需要政府服务的地方,如何让服务下沉到基层?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一大早,潍坊临朐县沂山镇小官庄村民侯孝仁赶到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向工作人员询问:“一个月前办理的社保卡为什么还没办下来?”对于工作人员的解释,他将信将疑,想去县里问个明白。
工作人员告诉他,要找县里干部咨询不用跑到县里,镇里开设了“E维稳工作站”,可以和县“E维稳运行中心”值班干部视频通话。坐在电脑前,视频那头值班干部告诉侯孝仁:办社保卡环节较多,期限为三个月,让他耐心等待。
&“活到60岁,俺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新鲜事,通过视频对话,可让我少跑了不少冤枉路。”侯孝仁激动地对笔者说。
临朐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波告诉笔者,临朐最远的乡镇距县城超过60公里,群众到县里咨询或表达诉求极为不便,现在有了视频接谈平台,群众的问题困难通过平台都能得到及时答复。
据悉,目前,我省全部乡镇(街道)建成了综治工作中心,80%以上的村(社区)健全了综治办(综治工作站);全省138个县(市、区)中已有136个建立了“一站式”、“一条龙”的政务便民服务中心,1737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标准化的服务大厅,占全省乡镇(街道)总数的93.2%,基层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如今,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已由梦想变为现实。
我省将结合基层综治工作平台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省逐步建成上下之间、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具有咨询查询、受理诉求、方便和服务群众功能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让服务群众的政府职能延伸到每一个群众有需求的角落。
架起预防犯罪的“高压线”
2013年年初,济南市历下区姚家友谊苑小区发生多起抢劫案件,民警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调取了案发地周边所有视频监控录像,利用济南市公安局多侦联动平台开展视频研判。
通过多侦联动平台的视频检索功能,长达30个小时无效视频进行技术压缩,快速检索出监控录像中运动目标,经系统自动筛选处理,获取重点人员的面部截图。并通过人像比对功能,将截图与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全国在逃人员等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碰撞,确定犯罪嫌疑人。同时,通过关联查询,掌握了嫌疑人的暂住轨迹、上网轨迹、工作轨迹和车辆轨迹。最终,经过严密布控,在犯罪嫌疑人乔某某经常出入的网吧将其成功抓获。而后,民警又利用平台对乔某某驾驶的车辆进行分析,刻画出嫌疑人车辆在济南区域内所有的活动轨迹,成功串并破获系列抢劫案36起。
这个由一个设在社区里的小小监控镜头引出的破案传奇,仅仅是利用视频监控提供破案线索故事中的冰山一角。如今,一张惩治犯罪、治安防控全覆盖、多层面的“平安网”已经在齐鲁大地铺就。依托“科技创安示范城”建设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目前,全省投入建设资金近62亿元,安装监控摄像机120余万个,建设各级视频监控中心2100余个。全省党政机关、金融系统等一类目标覆盖率达到90%,重点企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医院等二类目标覆盖率达到70%,公共娱乐场所、居民小区等三类目标覆盖率达到50%。初步达到了对重点要害部位、公共复杂场所监控全覆盖。2012年,全省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预防案(事)件1.6万余起,破获刑事案件近万起。
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是民生的基本需求。健全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平安山东建设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山东先后组织开展“打黑恶、反盗抢”、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公共安全监管攻坚战,大力推进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剑指百姓最痛恨、反映最突出的犯罪问题。今年以来,全省主要刑事案件都实现了同比下降。
构建化解矛盾的“大格局”
在诸城市辛兴镇辛兴社区服务大厅“志愿者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王凤玉告诉笔者,社区发动建立了党员、青年、五老等五支志愿者队伍,他们积极参与调解、巡逻等工作,对平安社区创建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像这样投身于平安建设的志愿者队伍,仅诸城这一县级市就有2000多支。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淄博市沂源县,也同样活跃着一批人民调解员队伍。近年来,当地推广家族调解员制度颇受群众欢迎。家族调解员源于农村同一家族成员中辈分高、有威望的人,他们出面调解的矛盾纠纷不仅及时高效,还有效弥合了破裂的社会关系,化解了可能存在复发隐患的矛盾纠纷。
群众是平安工作最大的靠山和力量源泉。平安建设仅靠政法综治部门、党员干部,是孤掌难鸣。发动基层潜在的调解资源,让广大群众成为平安建设最大的主体才是真知灼见。近年来,山东各地一直在探索创新之路。针对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的局面,用群众身边人化解群众身边事,平安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社区工作者,这些人本身来自群众,如今变成服务群众,说群众话、办群众事的调解员,平安建设有了最强大的群众根基。
强化宗旨意识,就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省政法机关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从广泛开展“一名党员干警联系一个帮扶对象、一个政法支部联系一个基层单位”以及“保平安、保稳定、创满意”大走访活动,到健全完善政法部门“五长”联合接访、政法干警主动下访、民情恳谈等制度,山东各地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切实解民忧平民怨的工作理念出发,努力拓展帮扶群众的工作渠道。截至目前,全省政法党支部共确定联系单位8199个,党员干警确定帮扶对象89971人。
纵向上,完善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调解网络已在山东各地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台账管理、领导包案、协调联席会议和情况报告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有效对接。横向上,针对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经济纠纷和劳动纠纷等专业调解组织也已经初步构建成网。各级各类调解组织通过深入排查、认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将大量不稳定因素化解在了基层、内部和萌芽状态。
一串串喜人的数字令人欣喜,百姓对平安的期待催人奋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谈到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才利民没有满足于已有的功劳簿,而是对新时期山东推进平安建设充满了新的期待和憧憬,把新的目标任务概括为“四个新”,即“深度服务保障经济发展,拓展平安山东建设新领域;充分体现为民利民,不断丰富平安山东建设新载体;坚持法治德治并举,不断提升平安山东建设新境界;强化公共治安安全管理,确保平安山东取得新成效。”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铸就辉煌。全省政法综治战线已经站在了建设平安山东的新起点上,各级各部门决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平安中国建设会议精神,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新要求,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上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依靠正思维,释放正能量,奏响平安山东建设的最强音,开出绚烂多彩的和谐之花,培育出枝繁叶茂的平安之树,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创造安定有序的良好环境。
民生政法,把服务送到每一名群众身边
政法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如何为群众提供最及时、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近年来,省政法各部门以打造“民生政法”为抓手,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开展政法工作,真正做到了百姓的心坎里,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啧啧称赞。  上线浏览群众达到1.19亿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97万多起,解决群众诉求28.7万余件,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634万余件,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得益于山东公安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理念打造的“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  如今,借助网络平台,广大群众可随时随地登录“山东公安民生服务在线”网站申办二代居民身份证、往来港澳通行证、护照及机动车注册登记等涉及10大类102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的往返次数和等待时间,同时,群众还可以在线进行业务咨询,了解警情信息和安全防范常识,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对公安民警进行评议和监督。  如何做到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便民服务?近年来,山东公安机关通过“社区六进”工作将便民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信息化手段使群众感受到现代警务的快捷高效、平安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  2012年7月,山东公安机关创新实行了消防、车管、外管、危管、网管、物管进社区的“社区六进”工作模式,将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全方位向社区延伸。如今,山东已有1504个社区开展了“社区六进”工作。  济南市佛山苑社区是一个大型开放式小区,地处繁华路段,治安隐患多。在“社区六进”工作中,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司里街派出所佛山苑社区警务室在社区安装了27套安全地锁,为23栋楼安装了防盗门和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在社区安装了117个监控摄像头,并组建了专兼职巡逻队,探索建立了“开放式小区封闭式管理”的新模式。今年年初,佛山苑社区组织的民意测评显示,2012年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同比上升17.6%。  随着“社区六进”工作深入推进,山东公安机关实现了管理力量大整合、社区服务大集中、行政执法大联动,形成了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组建社区物业保安队伍6610支,安装视频探头10.88万个,建立社区消防安全志愿组织1万余个,设立车管服务站710处、境外人员服务站110个、网上警务室4449个。今年2月,全省“零发案”社区达到4699个。  2009年5月,“东阿贴吧”一个帖子引起了热线工作人员的注意:“连党中央给老百姓的惠农钱都敢贪,还有什么王法,请政府办点实事吧。”热线工作人员跟帖得知,原来是小麦补贴发放不到位引起了村民不满。  事关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热线做好网络引导稳控的同时,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项小组深入调查,纠正了发放不规范、公示不到位、抵顶欠费等错误做法,平息了不满情绪,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完善农村账目管理等问题。事后发帖人在网上回复:“检察院真心办实事,我们反映的问题查得这样细致,我们心里服气!”  这是聊城市白云民生服务热线主动延伸职能,落实“六个延伸”服务职能的一个缩影。  2008年6月27日,以服务保障民生,践行“执法为民,立检为公”为宗旨,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在全省检察机关开通“民生检察服务热线”。  2012年11月,全省热线开展走出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组织“民生热线赶大集、检察服务进农家”、“民生检察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沉下身子接地气,零距离倾听民声,零障碍了解民情,零耽搁处置诉求,面对面服务群众,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热线开通五年来,全省热线工作者积极践行“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的思想理念,从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大局出发,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共受理群众诉求344324件,解决了一大批涉法涉诉和民生领域的诉求,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俺找不到执行法官,俺的钱什么时间能给俺要来,俺这心里实在没个数,这不就来找领导了。”在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的周三院领导接访日,一位执行案件的申请人说。  针对当事人反映“执行法官人难找”的现象,东港区人民法院深入查摆问题,剖析原因。从2011年5月8日,东港区人民法院正式建成启用“执行服务中心”,将执行案件的立案、查询、转办、涉执信访等多个环节整合到一个窗口办理,实行“一条龙”服务。  同时,该院还在全市法院系统率先开通“执行信息短信平台”,执行案件受理后,短信平台在案件进程的不同阶段,将相关信息自动以短信形式向申请人发送。  “执行服务中心”自启用以来,平均每天接待当事人50余人次,案件从立案到转办平均不超过20分钟,老百姓对这种“一站式”执行服务模式赞不绝口。执行信息短信平台自去年开通以来,法院共通过该系统向当事人发出执行信息3000余条。  从受理、审判、执行每个细致的环节和程序入手,从群众反映问题最突出的症结入手,山东法院不断以司法便民为原则,建立完善了庭审直播、庭审观摩、微博直播、裁判文书上网等制度,在每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忠诚地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三化”工程,打造平安淄博
&是百姓最殷切的祈盼。但面对平安建设的宏大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单方力量,难有成效;平安,需要群策群力,广泛动员潜在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让每一名群众真正成为平安建设的责任者和参与者。  “我看到一辆车撞人后跑了。”今年年初,滨州市渤海七路黎明时段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一辆黑色轿车撞死一名老人后逃窜,拐至附近渤海国际广场停车。正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及时告知当地警方,警方根据线索迅速将逃逸司机抓获归案。  从报警到抓捕,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半天,主要得益于滨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11年,滨州市成立由环卫处、城管执法局、公安局共建的环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共有500名环卫工人加入到体系中来,覆盖治安街道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米。  为解决市内警力不足的问题,滨州市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社会能动、公众参与的思想理念,探索建立了以治安巡逻队伍、治安志愿者队伍、环卫职工队伍、物业管理队伍、保安队伍、出租车司机队伍为主的“六支队伍”,不断充实社会治安队伍。  物业管理人员是离群众生活最近的,最容易在工作中第一时间发现治安隐患。滨州市根据《物业服务条例》规定的治安秩序维护职责,强化安全防范条款,建立定期通报各物业服务小区发案情况的长效机制,并对物业服务企业秩序维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加大对物业公司实施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力度,督促物业企业切实担负起治安管理职责。  同时,壮大保安服务队伍,坚持管办分离,将保安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实现“社会办保安、公安作监管”。坚持统一招录条件、统一培训要求、统一保安标识、统一服务标准,不断提高保安队伍职业化程度。目前,全市保安服务从业人员已有9581人,服务全市1636个单位,成为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  发动环卫职工队伍,把环卫职工纳入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都绑定具体环卫工人,统一配带“治安巡逻”袖标,担任治安信息员和治安巡逻员,在清除城市生活垃圾的同时,帮助清除“治安垃圾”。见义勇为基金会和移动公司联合向环卫工人赠送了500部手机。同时,公安机关对环卫工人进行了报送信息、保护现场、自我保护等培训,切实提高了环卫职工相关能力。  激活公交出租队伍。通过评选“十佳见义勇为好司机”、发放治安联系卡、健全一事一奖机制等方式,提高广大司机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并督促各客运公司加大技术投入,全面推广GPS定位、3D无线监控及车辆报警系统,110指挥中心设立24小时专线,方便司机及时报警。  扩大社区治安巡逻队伍,政府出资、社会赞助相结合,在社区、农村组建各类专兼职巡逻队,并建立完善治安巡逻队与综治办、派出所的联动机制。全市社区、农村已建立各类治安巡逻队4919个,专兼职巡逻队员33080人,筑起了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  完善治安志愿者队伍,滨州市全面启动“万名治安志愿者服务计划”,建立健全人身意外保险、绿色通道救助等保障机制和公益活动记录卡、志愿者优待卡等激励机制。  截至目前,全市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六支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总人数达到6万余人,共提供各类治安信息5600余条,提供破案线索382条,协助破案96起,在社会治安中起到重要作用。  群防群治,需要做大“民网”。平邑县在村社区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老党员、老干部、卫生保洁员等组成的兼职志愿巡防队伍,共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2012年6月12日凌晨1点多,平邑县仲村镇依山庄村主任郭志厂睡梦中被电话惊醒,村站岗巡逻队员打来电话说有一家的羊刚刚被人偷走,正向西逃窜,郭志厂一边提醒村民立刻报警,一边打电话通知了偷羊贼必经相邻村庄――于家庄支部书记于成运,请求协助堵截。  放下电话后,郭志厂迅速和本村巡逻队员骑摩托车向于家庄方向追赶。同时,于家庄也立即组织正在值班的巡逻队员向依山庄方向围堵,警察赶到时,偷羊贼已经束手就擒。  如今,在平邑县的各镇街驻地,均建立了20―30人的专职巡防队伍,全天候开展网格化治安巡逻工作,其他村社区,按照3―5个村为一个治安巡防区域,组建了5―10人的联合巡防队伍,由所属中心警务室组织开展巡逻防范工作,力求将群防群治的安全网织密、织全、织细。
主动服务,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题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城市化率的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为社会发展的聚焦点。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发展权益?让这些奋战在城市建设第一线的外来务工人员真正获得平等的待遇,成为关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  2008年11月2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山东各地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努力在安居、就业、医疗、教育等多个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最全面、贴心、优质的服务。  2012年8月16日,来自济宁市泗水县的赵磊手捧着圣城街道万友农民工党总支为他儿子送去的3000元救助金时,他激动地连声向工作人员道谢。  几天前,赵磊18岁的儿子赵振在寿光打工时不慎造成足部骨折,而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赵磊一家不堪重负。圣城街道学院社区党总支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行动起来,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渡过难关。根据《圣城街道服务农民工党员十项承诺》,社区干部专门从流动党员服务基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赵磊一家进行帮扶救助,帮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聚,寿光市经济蓬勃发展,常住外来务工人员达到20多万人。如何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成为摆在该市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面上开花的原则,选取该市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圣城街道作为试点,探索出了一条外来农民工异地有家、生活有靠、管理有序的新路子。  圣城街道常住外来农民工1.2万人,其中外来农民工党员37名,来自河南、黑龙江等近20个省市。2010年,圣城街道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全省首家集培训、就业、维权、食宿、文化“五位一体”的万友农民工服务中心,并以此为依托建立服务中心党总支,深入实施安家关爱工程、就业关爱工程、维权关爱工程、健康关爱工程、教育关爱工程、救助关爱工程、文化关爱工程和政治关爱工程,切实解决农民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安居、就业、医疗、维权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受到广大外来农民工党员的欢迎。  “我打工去过好多城市,烟台开发区最‘温馨’。孩子可以就近入学,媳妇免费体检,女儿可以在这儿读初中、考高中,我在这儿领了驾照,买的车子挂了牌,真是太好了。”来自福建省南安市的务工人员余培基这样说。  烟台开发区自2011年秋季开始实施教育政策改革,稳定就业和有稳定住所的流动人口子女全部就近入学。租赁房屋居住的余培基在开发区金东服务站办理租赁房屋登记备案后,凭借租赁房屋登记备案证明在开发区金东小学为儿子办理了就近入学手续,真正享受了和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平教育权益。  实行“流动人口子女不分户籍、全部就近入学”教育政策改革两年来,在中小学招生政策调整、班车免费接送、免费配发校服等方面,6000余名流动人员子女真正享有了公平教育权益。卫生与人口计生局先后为纳入管理的外来务工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子女提供了免费查体、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人劳社保局在流动人口集中的行业开展劳动权益保障检查180余次,免费就业培训14000余人,确保了流动人口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足额交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险;开展大型企业法制教育专题讲座150余场次,取消外来务工人员申请法律援助困难程度审查,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工伤赔偿维权120余批次、帮助讨要工资1700余万元;为改善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开发区开工建设了1000套公租房,将流动人口纳入到了住房保障行列。  一连串数字和政策的实施,不仅营造了尊重流动人员、服务流动人员的和谐氛围,也架起了部门沟通的“桥梁”,使山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合力更为显现,社会认可度更高,让每一个群众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平安建设的成果。
社区矫正,送来社会关爱的阳光
完善和创新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教育培训、心理矫正、服务救助等多方面为其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让管理服务对象真正感受到温暖,对于他们重返社会,防止再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人性化、贴近性的思路和服务至关重要。  2010年2月26日,省司法厅制定下发《关于在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部署在全省全面实行社区矫正工作,要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矫正形式,确保教育矫正质量;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监督管理效能;完善帮困扶助措施,增强教育矫正效果。如今,各地在结合本地实际的基础上,以“监督管理”和“帮教扶助”相结合,对特殊人群实施有效管理服务,作出了有益探索。  2012年9月14日,现年38岁的杨某假释回家,主动到胶州市社区矫正服务中心报到,并纳入电子定位系统。  在社区矫正中心,杨某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当年入狱时户口被依法注销,现在他老房子所在村面临社区拆迁,暂不办理户口事项,户口落不上,也就意味着无法找到工作,生活很难维持。了解情况后,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经多方努力,顺利地为杨某解决了落户问题,并帮其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  这样的事在胶州市社区矫正服务中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年以来,胶州市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率先成立了青岛市首家社区矫正服务中心,坚持以四个创新为抓手,努力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以关注关爱社会特殊群体、助推“大和谐”为主线,按照“以人为本,暖心促变,妥善安置,维护稳定”的总体思路,胶州市探索建立起“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  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中心为平台,可以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和安置帮教对象统一教育、统一管理。完成社区矫正人员电子定位系统的应用,在中心设立链接各司法所的电子定位平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现对社区矫正人员“行知去向,动知轨迹”。  近年来,胶州市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服务中心与监狱、劳教所信息互动平台,定期组织开展进狱所帮教、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安置帮教基地18处,协调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再就业。创新开展以“送亲情、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法律,访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为主要内容的“五送一访”活动,帮助社区矫正人员及安置帮教对象解决就业、就学、医保、社保等困难。  同时,依托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进法律援助临街落地窗口建设,建立胶州市法律援助救助中心,完善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衔接机制,切实维护好社会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真正成为了解民情的窗口、办理民事的平台、解决民忧的途径、凝聚民心的纽带。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515名,在册矫正396人,已顺利解除1119名矫正对象并转入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阶段,无一人重新犯罪。  重点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平安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难点问题。龙口市为改变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的传统做法,在市级层面投入50多万元,组建了龙口市司法行政教育管理中心,作为全市三类特殊人群管理、教育和服务的中枢机构,对重点人群实现重点集中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据介绍,龙口市司法行政教育管理中心由司法局监督指导,从司法局、公安局派遣和聘请相关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内设社区矫正办公室、安置帮教办公室、社区戒毒办公室、宣告室、阅览室、集中教育室、检察官和法官工作室、戒毒化验室、监控室、心理咨询测试等职能科室;下属“三办一站”,即龙口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刑释解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社区戒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法律援助工作站,承担全市重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教育矫治、心理咨询、公益劳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职能。  在乡镇层面,依托司法所设立了社区矫正工作站、安置帮教办公室和社区戒毒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承担三类对象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市镇两级资源的整合设立,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覆盖网络,夯实了基层基础。并逐步探索形成了教育培训机制、心理矫正机制、结对包帮、服务救助四位一体的全方位矫正工作体系,真正做到集管理和服务于一体。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主办单位:日照市东港区政法委 地址:日照市海曲中路19号 电话: E-mail:
建议使用分辨率&& 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政法大学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