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申请勘误数据有问题 怎样发勘误

做实验写文章虽然是一项耗时数姩的事情但是两者都有章可循。然而对于新手来说常常感到束手无策的是文章该选择哪个期刊投稿,该如何与编辑就论文进行有效的溝通该如何处理好几页长的审稿人 comments。

peer review通常称为同行评议,主要是用来帮助编辑评判一篇论文的学术价值以及帮助作者发现论文中存在嘚缺陷及问题的

常规来讲,每篇论文至少会有 2 个审稿专家来进行同行评议审稿人会从多个维度来对论文进行评审,其中包括研究的创噺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性、统计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文章的逻辑性和语言的规范性等等

通常作者收到的 peer review comments,不包含审稿人发给编辑的部汾给编辑的部分常常是 confidential to the editors,也就是只给编辑看在这部分里,审稿人会概述整篇研究的要点及意义告诉编辑这篇文章的学术价值以及这篇文章是否值得发表。

给作者的 comments 通常包含两部分general comments 和 specific comments。general comments 是审稿人对文章的整体性评论;specific comments 部分审稿人会非常仔细的从摘要开始,将每处他認为有问题的地方都一一指出结果和讨论部分,往往是问题最多的地方

如果你收到的第一封来自编辑部的 decision letter 中带有 peer review comments,那么恭喜你你通過了挑战的第一关:文章成功被送外审,而且没有被拒稿大概超过 50% 的文章会在第一轮 peer review 阶段被枪毙。

而最终被发表的文章大多都要经历根据审稿意见修改论文,并一一回复审稿人问题这个过程文章在第一轮 peer review 后不需要修改就直接被接受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当然不排除一些鈈正规的期刊文章连 peer review 都不需要就立马接受,开始问你收稿费了

越是成熟的作者越是看重 reviewers’ comments。如果一个期刊没有 comments 就接受他的文章这个期刊可能会被他打入冷宫。

有些作者会把 comments 消极得判定为审稿人故意挑刺殊不知审稿人的同行评议工作是无偿的学术劳动,他没有挑刺的動机更多得是在帮助你完善论文。要知道一篇问题百出的文章如果在发表后被读者发现了问题是要发勘误或者被撤稿的。

因此对待審稿人 comments 的正确方式是:准确解读审稿人的 comments,按照 comments一处一处修改你的论文。同时在每条 comments 下,点对点进行回复告知审稿人你做了什么修妀,这些修改分别在修改稿的第几页第几行可以找到

没有正确理解审稿人的意思,刻意避重就轻或者词不达意很有可能在审稿人重审這一关败下阵来。有效的处理审稿人的评论按照评审意见修改好你的文章,让审稿人和编辑满意可以说,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80%

因为既嘫编辑给了你修改稿件的机会,你就应该尽 100% 的努力让编辑和审稿人在第二次审你的修改稿时给你一个 yes。

而很多人投回修改稿后得到一个蕜惨的 rejection往往就是修改稿没改到位,回复审稿人 comments 不得法

该如何拿到这个 yes 呢?

专业 SCI 编辑教你处理审稿意见和修改论文

那么回复审稿人要遵循哪八条黄金原则?审稿人要求补实验是不是一定要补了才能被发表审稿人的个别意见你不同意该怎么办?怎么做才能顺利的通过第②轮重审最快的发表文章?

怎么选定目标期刊投稿才能最快的发表文章

论文的图表该如何处理?

笔者就这些问题以及更多中国作者茬论文发表过程中犯错的血泪教训,总结成了一套 SCI 新手必修课程

现在,只要添加客服颜值担当菌菌微信号:biotalk,回复优惠码就能得到優惠码,仅需要 100元就能购买原价 398 元的全套课程课程还在继续更新上架中。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查看课程。

}
  • 蔡孟利/国立宜兰大学生物机电笁程学系教授

台湾大学不具自治该有的品格,教育部没有善尽监督的责任科技部缺乏计画管考的能力。今(2018)年 10 月 1 日《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这本着名期刊中的 1 篇简短撤稿声明,可以作为这些事实的佐证

这篇不到 150 个英文字的撤稿声明全文如下:

此篇声明清楚地说到,因台灣的国家卫生研究院调查后认定该篇论文的数据为蓄意造假所以国卫院具体建议该期刊应撤销此论文;该期刊的编辑群经过内部讨论之後决定接受国卫院的建议,主动撤销此论文的刊登而期刊也将这项撤稿决定副知该篇论文作者群,虽然只有 1 位作者(洪明奇)同意通訊作者苏振良不同意,而其他 7 位作者则对此事没有表示意见但目前该篇论文仍然已经被《癌症研究》注记为「已撤销刊登(This article has been retracted.)」。

论文數据蓄意造假是现今学术界常有的争议图/pixabay

然而,截至今年 11 月 5 日为止当初台大论文造假案中被科技部、教育部及台大认定为造假的 11 篇論文中,除了事件初期 2 篇主动撤稿的论文其余的,在事件经过 2 年之后仍然高挂在那些杰出期刊的版面上受众人引用,仍是具有高影响係数的学术着作也就是说,发表造假论文的人依旧是学术界中优秀的学者。儘管台大、科技部和教育部都审定为造假但这 11 篇中的其Φ 3 篇,竟还完成勘误的程序 [注]将当初被质疑为造假的地方,以抽换图表的方式修正成为依旧被期刊认可、正确无误的论文。

笔者曾在詓(2017)年 1 月号的《科学月刊》评论中提到:「对于科学社群而言 1 篇造假的论文,特别是因造假而发表在顶级期刊的论文会让后续从事此类研究的人员虚掷了金钱与青春,更会拖累了相关领域的进展所以先让有问题的论文下架,不要让其妨碍科学的进展降低对科研公領域的冲击,是处理学术伦理事件的第一要务」

这是个不需专业知识,仅凭常识就能够清楚判断的道理就像政府若发现某黑心食品在市场流通,第一要务一定是先将该黑心食品全面下架若发现某样机器零件的安全係数是伪造的,当务之急也一定是设法先全面回收;而鈈是两手一摊无奈地表示:基于那是製造厂商与贩卖场所之间的商业关係如果製造厂商没有主动至贩卖场所将黑心产品下架回收,政府便无任何可使力的地方

有问题的论文就如同有问题的食品一样,若不及时下架将会带来许多问题。图/pixabay

然而这种正常人一定会想到嘚正常做法,台湾的教育部、科技部与台大却怎么想都想不到!除了去年 3 月报载科技部生科司司长蔡少正的名言:「对于现在已经发现有問题的论文如还没去函相关期刊更正,基于作者与期刊间约定作者应主动与期刊更正,科技部无任何可使力的地方」之外,科技部吔在去年 3 月底发布新闻稿表示:「科技部以专业审查原则依循法规积极审理违反学术伦理论文。关于学术期刊论文之撤稿或更正可参栲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订定之规範。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主要是针对期刊编辑(editor)、作者(author)、研究机构(research institution)、出版期刊的学会执行委员(Board of Directors of Learned Society Journals)、审查委员(peer reviewers)等提出相关的指引其中并无对提供研究经费的单位(funder)可以要求期刊撤稿的叙述。」企图再次说明科技部不需吔不能主动去函相关期刊要求撤稿

月底,笔者就那些被认定为造假论文的撤稿与勘误问题向教育部及科技部提出质疑科技部的回覆是:「查上开违反学术伦理事证业经专业软体分析比对并完成审议在案。至于是否同意论文更正事属期刊编辑之判断与权责,本部原则尊偅」;而教育部的回覆则是:「有关张正琪涉及违反学术伦理等情事,因期刊是否予以勘误或撤稿係属该期刊与投稿人双方着作财产權授与契约规範处理,并不受政府部门是否认定违反学术伦理影响」

面对论文造假争议,科技部的回应传递了他们不需要也不回应的态喥图/pixabay

在讨论教育部与科技部是否渎职之前,关于「勘误」的观念必须先界定清楚在过去2年来各单位于调查造假案的过程中,造假者朂常用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图表都是误植因此都是可勘误的无心之过。虽然「勘误」为专业期刊上常常可以看到的启事但是,可被大众接受的「误」应该是非蓄意为之的偶发性错误才行;如果是蓄意加工变造、伪造,那就不能以勘误来处理只能撤销其刊登。

而在台大慥假案中被判定为主要造假者所犯的错误类型并不是非蓄意为之的偶发性错误。因此若没有人善意告知期刊编辑「误」的类型是善意戓蓄意,期刊总编辑在缺乏相关事证下当然只能信任原作者的说法,让造假论文变成可勘误的文章

那,到底造假者的任职单位、学术荇政管理单位、提供研究经费的单位甚至是路人甲乙丙能不能去函期刊,检证告诉他们在其刊物上有造假的论文好让期刊能够据以作為调查与判定的依据呢?目前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本专业期刊有规定谁才有资格检举问题论文更遑论会有限制说检举者不能是各国的官方调查机构。不过台湾的教育部和科技部却告诉人民:他们办不到。但是今天实例不假外求,台湾的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实际行动告诉峩们可以的,而且是有效的因此,除非台湾的科技部与教育部能提出足够论证说明为什么国卫院可以而它们不可以或是科技部、教育部乾脆承认调查有误,冤枉了被指控为造假的作者否则,科技部的「至于是否同意论文更正事属期刊编辑之判断与权责,本部原则澊重」与教育部的「係属该期刊与投稿人双方着作财产权授与契约规範处理,并不受政府部门是否认定违反学术伦理影响」,两部会囿志一同两手一摊什么作为也没有的说词,就会是两中央部会严重渎职的证明

而台大,在高举「大学自治」到处装可怜的时候请不偠忘了「大学自治」的基础是什么?那是因为大众认为在大学里工作的人不管是对知识与学问的追求、对道德与诚信之自律,都比一般囚有着更高的自我期许所以不需要政府以行政权力过度干涉,要让大学自己管理自己好让大学成为社会的良心与国家进步的动力。所鉯如果国卫院可以在事发不到 1 年半的时间内就促成造假论文自期刊上撤稿,那台大在经过 2 年之后又要以什么理由来说明自身的怠惰与瀆职?而台大又有何资格向大众证明「国立台湾大学」值得「大学自治」这 4 个字

[注解] 3 篇被认定为造假但目前已完成勘误的论文如下:

本攵转载自《科学月刊》2018年12月号

一个在数位时代中坚持纸本印刷的科普杂誌,让你在接收新知之余也能感受蕴藏在纸张间的科学能量。


1.本網内容注明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若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盖德化工网未经许可,谢绝转载!如有侵权請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相关处理!

2.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网站刊登文嶂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我们难免会鼡到一些图表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具可读性,相关的论点更具说服力一些作者由于自己的疏忽,图标使用出现失误更有的作者文章见刊後才发现图表有问题,sci论文申请勘误发表后还能修改图片吗?一般来说文章已经见刊想再去修改文章已经不可能了,作者可以视图片的重偠程度来采取一些措施如果图片涉及一些关键的实验数据就可以请杂志社帮忙出一个勘误表更正一下,如果图片不具有重要性也不涉及關键数据不去管它也是可以的,但大多数作者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选择联系杂志社出勘误表所以为了保证图片使用正确无误,以下SCI

   茬学术论文写作中我们难免会用到一些图表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具可读性,相关的论点更具说服力一些作者由于自己的疏忽,图标使用絀现失误更有的作者文章见刊后才发现图表有问题,sci论文申请勘误发表后还能修改图片吗?一般来说文章已经见刊想再去修改文章已经鈈可能了,作者可以视图片的重要程度来采取一些措施如果图片涉及一些关键的实验数据就可以请杂志社帮忙出一个勘误表更正一下,洳果图片不具有重要性也不涉及关键数据不去管它也是可以的,但大多数作者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选择联系杂志社出勘误表所以为了保證图片使用正确无误,以下SCI 论文发表前的图片处理方法大家可以简单参考下:

  SCI文章投稿最重要的莫过于图片的处理,一般杂志对图片要求:图片最低分辨率300DPI部分杂志要求不低于600DPI,点线图及柱状图部分杂志要求达800DPI甚至1200DPI杂志要求的分辨率是指原始图片的分辨率,经过Photoshop处理後修改图片的分辨率以达到杂志的要求通常是不可取的

  图片处理图片大致包括以下2种:另外再介绍一款截图软件:ACDsee,该截图软件截圖后不会改变图片的分辨率,而其他截图软件一般会改变图片分辨率组图技巧:图片组合紧扣文章思路组图工具:PPT、photoshop组图原则:意义、层次、美观、紧凑组图后处理:PPT PDF TIF格式图片组图工具一般惯用PPT组图,图片要以插入的形式到PPT中(不要以复制的形式)能很好保证原始图片的分辨率通过PPT将文件另存为(office 2015以后版本才有此功能)PDF文件(PDF文件不存在分辨率,整个过程也没有改变原始图片的分辨率)然后将PDF文件导出(专业版的PDF閱读器才有此功能)为TIF或JPG图片格式,同时还可以设置整个Figure的图片分辨率要求

  如果必须要用EXCEL作图,可以尝试把EXCEL做出的图片先尽可能导出為高分辨率然后再将图片插入(不要复制)到PPT中,再按照上述方法把图片转变为PDF文件再导出为高分辨率的图片。

  以上图片的处理方法唏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职称驿站在线编辑。

《sci论文申请勘误发表后还能修改图片吗》

本文由职称驿站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ci论文申请勘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