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注册在用的商标侵权律师函被国外一家公司告知侵权是怎么回事啊?

济南国盾知识产权是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备案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座落于美丽的泉城济南,热情地服务立足于同行业中。公司本着”高效,专业、优质,诚信的服务理念”,至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商标策划,商标注册,商标设计,专利
行业:专利/版权
联系人:杜小卫
地区: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舜泰广场8号楼东403B
企业博客信息
访问数:次
地区:济南
暂时没有相关信息!
山东商标注册 南安水暖卫浴品牌屡遭到假冒侵权
字体大小: -
& 发表于 13-01-24 08:59 &
阅读(131) &
随着南安水暖厨卫产业的日渐兴盛,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但接踵而至的是知识产权纠纷,不是自主品牌遭遇侵权,就是被恶意抢注。
  几天前,九牧集团有限公司法务经理李万青刚从安徽回来,协助当地工商部门解决了一起商标侵权案件,关停了一家贩售假冒九牧产品的不法商家。
  随着南安水暖厨卫产业的日渐兴盛,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但接踵而至的是知识产权纠纷,不是自主品牌遭遇侵权,就是被恶意抢注。
  业内人士表示,仿冒知名品牌构成侵权最为常见,这类知识产权纠纷已经成为制约南安水暖企业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水暖企业在创牌的同时,更要商标护航,注重对国际商标的抢注,产品才能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法律保护。
  困境 1
  知名品牌屡遭侵权
  九牧在安徽被侵权之所以浮出水面,源于当地市民挑选建材的所遇。
  市民顾某在挑选建材时,觉得一商家销售的&JOMOO&牌卫浴产品比别的九牧产品重量轻,感觉不像商家所说是铜制的。困惑于此,顾先生即刻向当地工商部门反映此事。
  安徽当地工商部门联系了&JOMOO&商标的所有人九牧集团有限公司,李万青即刻进行技术鉴定,证实该店所卖的所有九牧卫浴产品全是假冒,一共271件,主要是水龙头和花洒两个系列。
  据了解,这些假冒九牧产品是商家从南京进的货,为无名小厂的产品。按照法律规定,该店销售的271件侵权商品需全部没收,商家也要被处以数千元的罚款。
  事实上,九牧并非不重视商标、专利保护,目前公司在国内至少已注册了600余件商标。
  早在10余年前,九牧就设立了法务专员,做好商标注册工作。
  自2002年正式注册企业所用商标后,九牧的商标注册量逐年攀升。两年后,九牧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小组,定期通过中国商标网进行排查,并通过实地走访市场进行排查。
  &一张多渠道的维权网才能使侵权现象及时被揪出来。&李万青说,因此九牧一直坚持多种方式的商标维权之路,更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维权机构进行市场调查。
  李万青介绍,九牧进行商标注册时,不仅仅局限在与水暖厨卫相关的阀门、家具等11大类别中,更延伸到与水暖厨卫无关的全部45个商标类别,连九牧的广告语&健康厨卫专家&也早已注册了商标保护。
  九牧每年至少要解决二三十起商标侵权事件,最近欧联卫浴也正处理两三起侵权事件。
  &以前从未出现过商标被侵权的事,最近几个月集中爆发出来,这与品牌成长有相关性。&欧联(国际)卫浴有限公司董事长游国标举了个例子,广东出现了&新欧联&这样的商标,就是当地某些不法商家觉得你在该地区发展得不错,打起了擦边球。目前,该事件正处于起诉阶段。
  据了解,2011年南安市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68起,罚没金额94.23万元;2012年查处108起,罚没金额58.42万元。其中不乏自主品牌的商标侵权案件和涉及自主创新的专利案件。
  两成企业未注册商标
  南安水暖厨卫企业屡遭商标侵权,这让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愈发关注。
  近年来,南安相继收获了中宇、辉煌、九牧、欧联等被工商部门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而同期也有多家企业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甚至有鼎尊卫浴等企业注册吉祥物商标。
  尽管如此,但纵观全局,南安的水暖厨卫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小企业在创牌之初,常常忽略商标的重要性。&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企业仅仅将眼光局限在厂房设备、代言人、广告等方面,而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只注重短期收益,因此常常会有&傍牌&之嫌。
  走进中国水暖城,大同小异的企业名称、广告用语充斥着眼球。不具备商标的独创性,就更谈不上对商标的保护。
  此外,由于商标注册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一个类别的商标注册一般是1000元,若申请全保护的注册便需要十几万元,对刚刚创立公司的企业而言,这笔开支不算小。因此,在南安水暖厨卫界,大部分企业只注册了水暖一类的商标,少数四五家企业维持在30个商标左右。
  &商标维权,当以预防为主。&市工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没有意识到商标注册的重要性,等商标被侵权,在市场上已真假难辨时,再打击就来不及了,如当年的日丰管业。目前南安市拥有注册商标20322件,至少有两成的南安企业不了解注册商标、专利使用、运作和保护。
  &虽然工商、公安部门对商标侵权行为予以查处,但这样的查处相对被动,即大部分侵权行为是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对于大量存在的商标侵权行为,企业更应该主动出击。&福建(南安)求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苏志聪指出,目前南安水暖厨卫业界很多都没有针对商标维权的法务部门,这也成为今后南安水暖厨卫界需要克服的困难。
  南企出口商标先行
  近年来,一些南安水暖企业准备进军国际市场,却发现自己的品牌被国外抢注。无奈之下,这些企业只得花巨资回购商标使用权,否则,产品不能继续在海外市场出售。
  九牧集团是比较早认识到商标国际注册对企业发展意义的南企。早在2003年,九牧就通过马德里商标注册,之后,也拉开了品牌国际化的序幕。起初,九牧以接工程散单为主,3年后转向自主创牌,随之将产品推广至东南亚、中东、北美等地。如今,这家&南安制造&的水暖企业在海外自主品牌的销售和代理商达30多家,二级代理商有200多家。
  &产品要走出国门,必须商标先行,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法律保护。一旦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遭遇品牌被抢注,将意味着失去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李万青告诉记者,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南安水暖企业试图&走出去&,利用商标品牌战略,开拓海外市场。而在国际商标注册申请中,覆盖88个缔约国的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不失为最便捷的通道。
  看到了同行业界尝到的甜头,申鹭达、福泉、欧联等3家南安水暖厨卫企业也在上月正式通过了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尽管我们的产品出口,主要是俄罗斯,但是及时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才能有备无患。&游国标介绍,不久前,欧联刚参加了意大利博洛尼亚建材展;3月,欧联又将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建材展。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之后,欧联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记者昨日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上月,南安共有52家企业通过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其中水暖厨卫行业的注册量为8件。
  创牌不忘打假
  &对于知名企业来说,在保护商标的道路上任务更重,为了避免一些商标打&擦边球&、&傍名牌&,企业在注册商标时还需根据情况注册防御商标、联合商标。&苏志聪说,这些商标企业在经营中不一定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人仿冒或注册,以便全方位地保护自己的商标。
  话虽如此,但善打&擦边球&的不法商家还是令南安水暖厨卫企业在商标维权之路上防不胜防,企业在完善商标注册之余,也应继续加大打击力度。
  近年来,辉煌、中宇、申鹭达等企业也加大了商标维权力度,甚至将维权法网延伸至香港等地。
  中宇集团为了维权的及时性,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启用了相关方案:知识产权专员定期在中国商标网上排查近似商标注册现象,并相应提起商标异议申请、商标争议等措施;知识产权专员在淘宝网等相应平台上排查商标、商号侵权现象并采取相应投诉措施;高级打假专员依市场调查专员和市场销售人员提供的线索进行打假维权。
  仅去年,中宇就在网络上成功撤销了上百个假冒网站链接,这些网站建立都不超过3个月。
  在维权之路上,苏志聪建议,企业可以联合律师成立自己的&打假(维权)小组&,根据具体侵权行为确定提起民事诉讼或将相关信息报送工商、公安部门予以查处。
  南安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安近年来通过开设&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法律知识培训班&、召开推进商标战略国际化和商标国际注册工作等相关座谈会,走访市场、企业,使得企业的商标意识正逐步增强。
  (来源:南安晚报)
&&&&企博网() 版权所有&股票/基金&
揭秘商场空壳国际品牌:国外注册商标国内生产
&&& 本文原载于日央视网
  【揭秘空壳“洋品牌”】高档商场汇名牌 洋品牌出身可疑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供稿
  【导语】在北京的一些大型商场聚集了数以百计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是,恐怕很少有人能知道,有些国际品牌却是鱼龙混杂。你要是稍不留神,不仅容易花眼,还容易上当。
  【正文】在北京某大型商场里购物,琳琅满目的商品总是容易让人眼花缭乱。
  【同期】
  记者:这是哪的牌子?
  女:英国的品牌
  【同期】
  记者:这是哪的牌子?
  女:格罗尼亚,意大利的品牌
  【正文】记者在这些商场发现,服装品牌中来自英国,法国的不少,但是来自意大利的品牌却似乎更多一些。同时,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不少外国品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服装产地都是在中国。
  【同期】
  这款,面料是原产的,就是说国内加工的。
  【同期】
  记者:这个厂家是在哪?
  女:北京,产地在北京
  【正文】外国品牌,国内生产,听起来顺理成章,但是是否真如销售人员所宣传的那样呢?记者从这些品牌中挑选了一个叫做“吉诺里兹”的品牌展开调查。
  【同期】
  记者:你们这牌子是哪的?
  女:意大利的。
  【正文】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款意大利品牌的服装生产大部分是在北京,少量则是原装进口,但是可以保证的是,东西一定是货真价实的。
  【同期】
  女:分厂在北京,有的是意大利原产的,不一样。
  【正文】记者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个叫做“吉诺里兹”的意大利品牌在北京的一些著名卖场都有销售,正如这家商场一样,其他商场所有的销售人员也都声称“吉诺里兹”是意大利品牌。
  【同期】
  记者:哪的牌子?
  女:意大利的牌子。
  【正文】按照销售人员的介绍,吉诺里兹是地道的意大利品牌,2003年后进入中国,目前在北京设有加工厂。主要服装在北京生产,部分服装则是意大利原装进口。他们采取的销售模式是直营,直营店均设在大商场里。那么,这个地道的意大利品牌到底真相如何呢?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却有了意外的发现。
  【揭秘空壳“洋品牌”】2注册地查无此人 如此品牌疑点多
  【导语】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一般的牌子是很难进入大商场的。而这个意大利品牌“吉诺里兹”却似乎只出现在北京的大商场里。单从这一点上看,这个所谓的意大利品牌“吉诺里兹”就不容怀疑,但是,记者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个“洋品牌”的出身另有玄机。
  【正文】按照规定,在中国销售的品牌应该同时在中国进行了注册。记者进入国家工商总局的网站对“吉诺里兹”进行了基本查询。查询结果显示,该品牌拥有者是一家叫做北京吉嘉诺服饰有限公司的企业,而它的注册地则是北京门头沟区的八亩堰村村委会88室,注册时间为2004年,商标代理机构为北京雷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按照这个信息,记者到商标的实际注册地进行调查。
  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八亩堰村的村委会主任栗树民。栗主任在村委会任职已经超过11年。
  【同期】14:00
  记者:村里有没有村办企业?
  村长:没有。
  记者:一家也没有?
  村长:没有。
  记者:有没有从事服装行业的?
  村长:没有。
  【正文】村主任告诉记者,八亩堰村全村只有47户人,总人口不到300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因此经济并不发达,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村办企业。
“吉诺里兹”商标注册信息显示,登记地点是“村委会88室”,那么,八亩偃村到底有没有这个地方呢?
  【同期】5:05
  记者:咱们村委会是多少号?
  村长:没有门牌号。
  记者:咱们村委会有没有一个88室啊?
  村长:什么东西啊?
  记者:就是88室。就是88号。
  村长:没有。
  记者:有88号吗?
  村长:没有。
  【正文】从八亩堰村的探访来看,“吉诺里兹”在中国的注册地址是虚假的。那么。“吉诺里兹”不在门头沟,那到底是在哪生产的呢?销售人员声称“吉诺里兹”大部分是在北京生产的,按照这个信息,记者在网上搜索,一个叫做北京郎迪的服装生产企业出现在调查视线中。几经周折,记者电话采访到了该厂制装部经理朱焰。
  【同期】
  记者:我问一下你们这个厂有贴牌的经验吗?
  男:有啊。大商场里的牌子也做。
  记者:(吉诺里兹)呢?
  男:吉诺里兹,这牌子以前就是我们卖给他的。
  记者:是吗?吉诺里兹牌子就是你们的?
  男:是。
  记者:这牌子是国产的牌子还是意大利的牌子?
  男:意大利的牌子。
  记者:你们是不是也给他们贴牌?现在?
  男:对。
  【正文】按照郎迪的说法,这个“吉诺里兹”的牌子最早是他们的,之后转卖给了现在的生产厂家。同时,朱焰还确认,“吉诺里兹”现在确实在北京生产,生产地就在密云;那么,这个“吉诺里兹”的牌子到底是不是真如他们所说的是意大利品牌呢?他这个意大利品牌到底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揭秘空壳“洋品牌”】3 洋品牌子虚乌有 大商场里有李鬼
  【导语】所谓的意大利品牌“吉诺里兹”存在着诸多疑点,记者决定委托意大利有关方面进行海外查证。
  【正文】在寻求海外查证的同时,针对它在中国的注册情况,记者对其商标代理公司北京雷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雷顿公司就坐落在海淀区岭南路一栋毫不起眼的居民住宅楼里。
  【同期】
  5:04记者:您好是雷顿(音)吗?
  女:是。
  记者:我想注册商标代理,从你们这注册一个商标。
  女:那您上来吧。
  记者:注册国外的也可以吗?
  女:可以,您上来吧。
  【正文】在进入居民楼后,雷顿公司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却将记者一行拒绝在了大门口。
  【同期】16:20男:不办了,按门铃错了吧。
  记者:不可能啊,我刚才问外国商标能不能办,说能办。
  男:现在不办了。
  记者:是价格谈不拢是怎么了?
  男:我不做了根本就,不做了就不做了,知道吗?
  【正文】无法从雷顿获取“吉诺里兹”相关注册情况,但是,记者委托的意大利律师事务所传来消息,意大利商标专利局根本就没有“吉诺里兹”的注册信息。也就是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个所谓的意大利品牌都是虚假的。难道,在北京如此众多的大商场里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吉诺里兹”竟然是个李鬼?记者决定通过其他途径寻找“吉诺里兹”的注册企业北京吉嘉诺服装有限公司。由于这家公司现有经营地点无法在国家工商总局网站上查询,记者查找起来相当困难。最后经过网络搜索发现,这家公司其实就在朝阳区财满街的一个写字楼里办公。
  【同期】01:11:40
  您这商标是哪的?
  男:商标是中国的。
  记者:商标是中国的?
  男:对。
  【正文】从这位工作人员得知,“吉诺里兹”根本就不是意大利品牌,这与意大利方面反馈的情况一致。但是对于卖场为什么要统一宣传其为意大利品牌,这位工作人员是这么解释的。
  【同期】01:23:30男:其实这个东西怎么说呢,保暖就行了。
  记者:这您觉得品牌不怎么样?
  男:我穿衣服我觉得品牌不怎么样,品质好就好。
  记者:那为什么非要说是意大利的呢?
  男:这个的确是意大利进口过来的东西。
  记者:但是商标不是意大利的?
  男:对,这个我只能告诉您这一点。
  记者:但是你们卖场都说这是意大利品牌。
  男:他怎么解释,可能是我们销售这一块培训不到位,我只能这么说
  【揭秘空壳“洋品牌”】4“卡尔丹顿”瞄准高端 原销售员泄露天机
  【导语】上面的节目我们看到了在国内大商场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空壳洋品牌。不过如此,在以档次和高消费为主的机场里,空壳洋品牌也是无处不在。这其中,一个叫做卡尔丹顿的服饰品牌据说是欧陆顶级男装品牌。一起来看看卡尔丹顿的真相。
  【正文】在深圳宝安机场A候机楼,卡尔丹顿的专卖店显得鹤立鸡群,营业面积足有数百平米,装修也显得颇具档次。
  【同期】销售人员 24:5
  女:像这种衣服都很好的,面料也很好,都是意大利原装进口的,你看它的面料。
  记者:原装进口的。
  女:对。
  记者:产地都是意大利。
  女:对,意大利。
  【正文】销售人员声称,卡尔丹顿是意大利品牌,其服装部分产自深圳,也有不少是原装意大利进口。由于其是高端品牌,因此价格比一般品牌要高出不少。
  【同期】销售人员
  女:这件(T恤)也是进口的,1680。
  记者:1680。
  记者:那这个牌子在国内属于什么样档次?
  女:高端。
  记者:北京哪有?
  女:贵友大厦,还有燕莎等等
  记者:都是北京大商场。
  女:对。
  【正文】销售人员介绍,卡尔丹顿从1993年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18年,目前在全国已有数百家分店,仅机场店就有30余家。卡尔丹顿设计主要以意大利风格为主,时尚、优雅是其主要特点。
  【同期】销售人员28:28
  女:现在都有点偏英的那种,它是属于那种时尚系的,你看我们这款都很漂亮的。它适合在各种场合,你在意大利场合就稍微偏正式场合,它这个设计理念就可以用得到。
  【正文】是否真如这些销售人员所说,卡尔丹顿是一个地道的意大利品牌吗?在首都机场,一位曾经在卡尔丹顿专卖店工作过的销售员这样告诉记者。
  【同期】原卡尔丹顿专卖店 工作人员
  03:24记者:那卡尔丹顿在意大利多少年历史?
  服务员:它那个只是在意大利注册的品牌,完了国内加工的。
  记者:意大利注册中国注册还是?
  服务员:意大利的。意大利的品牌,国内加工的,他从九几年开始做的,没有多长时间。
  【正文】按照这位原卡尔丹顿销售员的说法,卡尔丹顿应该是一个中国人注册的意大利品牌,在意大利并无历史,其在国内真正经营的时间也并不长。到底,卡尔丹顿是不是意大利品牌呢?它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记者的调查首先从网上开始。
  【导语】卡尔丹顿,光听名字,就将吉诺里兹一样,足以让人相信他的意大利身世,再加上动辄数千上万的价格,卡尔丹顿似乎来历不凡。接着看记者的调查。
  【揭秘空壳“洋品牌”】5海外调查露端倪 卡尔丹顿是空壳
  【宣传片】01:19:15
  1993年卡尔丹顿经典系列与第一代VI同步推出,开始品牌之旅。诠释衣着的身体哲学
  【正文】这是记者在网上搜索到的卡尔丹顿的形象宣传片,而更多的宣传则是这样:意大利设计风格的欧陆顶级男装服饰品牌KALTENDIN卡尔丹顿是当今世界时尚和设计领域居主导地位的顶尖品牌。
  如此顶尖的意大利品牌到底是哪一年在意大利注册的呢?我们委托意大利当地的电视台首先调查了意大利专利商标局。检索显示,卡尔丹顿申请注册日期是1998年3月,注册成功日期则为2001年1月。申请人为yim
siu wa,申请地址则在香港。这也就意味着,号称1993年进入中国的意大利品牌实际上在意大利的品牌历史仅仅只有10年。
  记者随后来到意大利官方的商业和机关――意大利商会进一步调查。
  【同期】意大利语采访(中文字幕)意大利商会主管主任 马维拉。扎卡罗
  A Mauela zaccaro(马维拉。扎卡罗) 主任,我现在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B 可以
  A 我们想知道卡尔丹顿是否作为一个企业在意大利商会注册过?
  B 没有,在意大利商会里面没有一个叫做卡尔丹顿的注册公司
  【正文】扎卡罗主任告诉记者,检索发现,在意大利商会的注册资料中并没有卡尔丹顿,这也就意味着,卡尔丹顿在意大利并没有企业注册,更谈不上具有商业和纳税行为。
  那么,这个号称欧陆的顶级男装服饰品牌到底在意大利有多大知名度呢?记者采访了两位服装行业业内人士。
  【同期】意大利语采访(中文字幕)
  我进入服装行业已有35年,对于该行业出名的品牌都比较熟悉,但卡尔丹顿这个服装品牌在意大利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同期】意大利语采访(中文字幕)
  我从事销售的品牌有 VALENTIMO,PORTRAI,UNGARO,等等,各种品牌。
  卡尔丹顿这个品牌您听说过吗?
  我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
  【正文】如此意大利品牌原来仅仅只是一个注册的商标而已。那么,这个叫做yim siu
wa的注册人到底与目前在中国运营的卡尔丹顿有何关系呢?根据其商标注册提供的信息,记者来到香港特区的知识产权署进行调查。
  通过特区知识产权署的网上检索,记者找到了卡尔丹顿的注册资料。香港的注册显示,卡尔丹顿申请注册日期为日,实际注册日期为日,注册人和地址与意大利注册一致。
  香港的注册资料表明,卡尔丹顿是先在香港进行注册,然后才在意大利注册,注册人都是yim siu wa。
  【同期】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 工作人员03:30
  记者:这个用中文怎么翻译?
  男:个人,后面就是它公司的代表。
  记者:这个如果用中文翻译的话。
  男:这个对这方面会有些变化,用广东话翻译可能就是尹修瓦(音),广东话,这个是广东话的翻译。
  记者:如果用广东话翻译成普通话。
  男:不一定很准确,可能是严小华。
  记者:严小华。
  男:可能是这样
  【正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注册人严小华申请注册商标,但是他并不是以公司名义申请的。
  【同期】香港特区知识产权属 工作人员05:00
  男:像这样一个写法,一般来说后面这家公司它不是有限公司,所以它不可以申请商标,它不可以用公司名义申请商标。
  记者:等于说这是利用个人名义申请的商标?
  男:对对。申请人,这个是商标可以用的。
  【导语】原来,卡尔丹顿仅仅只是一个个人注册的空壳的意大利注册商标,他的海外注册历史最长也不过13年。更重要的是,注册人严小华怎样将这样一个在意大利没有任何经营和纳税行为的卡尔丹顿变成了在中国大陆风靡日久的欧陆顶级男装品牌的呢?
  【揭秘空壳“洋品牌”】6 卡尔丹顿原是兄弟企业 转来转去都是一家人
  【正文】通过网上在线翻译,yim siu
wa就是严小华,这与香港知识产权暑得到的信息一致。那么,严小华与卡尔丹顿是什么关系呢?记者登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查询发现,卡尔丹顿在国内的申请注册日期是1994年,目前商标拥有者是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严小铅,而严小铅同时还是另一家深圳公司――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网上搜索表明,严小华确有其人,此人也是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那么,严小华与严小铅,与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记者决定到卡尔丹顿公司寻找答案。
  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兴亿实业有限公司目前都在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广场写字楼里办公,他们占据了整个写字楼的3层。
  【同期】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07:41:36
  女:我们是兴亿公司。
  记者:那现在是有兴亿还是没兴亿了,就是卡尔丹顿了?
  女:我们就是慢慢的转变的吗,转到卡尔丹顿过来了。
  记者:等于是兴亿类似于在运营卡尔丹顿这个品牌,是这个意思吗?
  女:对。
  【正文】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兴亿公司目前就是卡尔丹顿的运营商,而兴亿公司在国内的登记注册时间是1993年,这与卡尔丹顿广告宣传中卡尔丹顿1993年进入中国的表述相吻合。对于严小华的身份,在卡尔丹顿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了我们答案。
  【同期】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15:55
  记者:咱们老总是严小铅,严小华呢?副总?
  女:他们是兄弟。
  【正文】从意大利、香港和深圳的调查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理清楚卡尔丹顿的商标注册脉络。1993年兴亿公司在深圳成立,这是一家从事服装生产的企业,公司主要成员包括严小铅、严小华等。1994年卡尔丹顿商标在国内注册。1997年,严小华以个人名义申请在香港注册卡尔丹顿商标,1998年同样是严小华个人名义申请在意大利注册商标。2008年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卡尔丹顿在意大利的注册商标从严小华个人名下转到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卡尔丹顿商标的运营经历了从国内到海外,再从海外回到国内的典型过程,而这也是目前众多国产空壳洋品牌发展的共同模式。(作图)
  【导语】国外注册商标,回到国内生产经营、加工,以国外品牌的名义进行销售,这正是国产空壳洋品牌发展的共同模式。在外人看来,如此折腾到底是为什么呢?记者进一步的调查为您揭开真相。
  【揭秘空壳“洋品牌”】7 卡尔丹顿老总自揭家底 高额利润是关键
  【正文】在记者调查过程中,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的春节订货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记者以加盟的名义见到了卡尔丹顿公司品牌拓展部的夏军(音)总经理。夏总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卡尔丹顿在全国已经有570家分店,机场分店30余家。对于卡尔丹顿品牌的注册情况,夏总经理是这么介绍的。
  【同期】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品牌拓展部 夏军(音)
  意大利是原产地,我们是代理公司,但是从93年代理过来到现在已经有80%在国内生产了,但是还有原装进口产品。
  00:37:55记者:这个品牌在国外的情况怎么样?国外的口碑?
  B:没有,我们代理过来国外的情况我们不太清楚。
  记者:没有是什么概念?
  B:国外没店啊,只是品牌注册地,国外哪有店哪,你又不是金利来,不是LV全世界开店。这个就是中国牌子,代理过来的,就是在这里成长。
  记者:等于说它就是意大利的一个品牌,然后代理以后国外的就等于没有这个品牌。
  B:没有。
  【正文】夏总经理告诉记者,卡尔丹顿在意大利只有注册商标,没有企业经营,没有分店,这与记者在意大利的调查一致。对于卡尔丹顿意大利品牌的质疑,夏总经理则显得不屑一顾。
  【同期】深圳市卡尔丹顿服饰有限公司品牌拓展部 夏军(音)
  00:39:17B:有哪个牌子不是噱头呢?我觉得只要手续是合理的合法的,无论你消费者追都没关系。正式工商注册,所有的手续是合法的追究什么呢?
  A:宣传中,宣传工作有关系吗?
  B:那有什么关系呢?意大利的品牌多了是了,可以宣传,我们在意大利注册啊,为什么不能宣传是意大利的。我们在日本、韩国、都有注册,在美国都有注册啊,只是我们没去开店而已。我们现在注册是全球的注册。
  【导语】如此高额的利润,我想这也正是卡尔丹顿为什么一定要以意大利品牌的面目出现的真正原因了。但是,欧陆顶级品牌,93年进入中国,这些夸夸其谈除了能够骗得国人的信任,那么到底对一个品牌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好处呢?国产空壳洋品牌在国内又是一个什么现状?请继续关注记者调查。
  【揭秘空壳“洋品牌”】8 业内揭秘空壳真相 为何青睐大商场
  【导语】一个是地道的(,)品牌,却在大商场里摇身一变成了意大利品牌呢?而且被解释成是销售人员口误而已;而另一个仅仅只在国内销售的服装却硬要说自己是欧陆顶级。在这些空壳“洋品牌”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正文】刘先生经营服装行业多年之久,他亲自注册的“空壳”洋品牌就有两个,不过,和目前众多“空壳洋品牌”一样,品牌是自己的,而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却都是在国内。
  【同期】
  我们公司也有两个品牌,其中有一个品牌就是在法国注册的,也不是我们公司在法国,只是我们通过国内的这样的机构,有专门的这种注册机构在法国进行了注册商标和注册公司,而我们在国内进行这样的运作,其实国内很多这种民营服装企业,全是用这种模式。
  【正文】刘先生说,通过专业的商标注册机构进行海外注册,这自然是最为简便也是最为直接获取洋商标的途径,价格其实也不高。一般情况下,除了注册地官方收取的费用外,注册公司的代理费只有1000元到3000元不等。刘先生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把自己的牌子要包装成洋品牌,其实都有很深的考虑。
  【同期】00:30:06
  因为这个在国外是属于一个注册商标的行为,这在国外并不违法,在国内可能体现的就是一个商标,这个其实并不是说假的,但是只不过是老百姓无法去分辨它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所谓咱们现在的这个假只是在国外它是真的在国外注册了,但是它并没有在境外发生这种设计、生产和加工的这种行为,而是在国外注册了一个品牌,在国内进行生产和加工,然后它告诉消费者我这是国外的这种品牌。
  【正文】如此注册的空壳洋品牌为什么都愿意选择进入大商场呢?刘先生解释了这背后的原因。
  【同期】
  我进了一个很大的商场,我周围有很多很知名的品牌,我把我的店面装修得很好,我的陈列做得很好,基本上别人可以相信我就是一个很大的品牌,是个国外的品牌,因为服装这个东西比较在感觉上的这种层次的衬托。
  【正文】刘先生的两个国产洋品牌也曾进入过北京的两大商场。他告诉我们,进入大商场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舍得花钱。记者调查也发现,以进驻某大型商场为例,入驻企业不仅要付出不菲的入场费等,还要从流水账中支付商场不等比例的回扣,这叫做“流水倒扣”。从常理分析,进入大商场前期费用高,商场回扣比例高,那这些国产的洋品牌又是如何计算着自己的经济账呢?
  【同期】
  在木樨园地区,像可能他在这边的批发价格比如说是两百块一件衣服。但是如果他包装成意大利品牌,像法国品牌,可能在商场里边的这种售价就会在一千块钱左右,但是他也相对来讲也会承担这种销售的成本,也会随时增高,但是这个和他包装出来这种附加值比起来,这个不算什么。
  记者:就是你们再刨去它那个(流水倒扣)25%也好,30%也好,它还赚得比那个要多得多。
  男:对,虽然说花成本了,但是零售价会成倍地上浮
  【正文】精明的商家自然会算这笔账。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同样的国产服装,贴上了一个洋商标,进入大商场即使经营费用巨大,但是相比较销售价格来说,利润仍然远比普通国产品牌要高出很多。如此的国产洋品牌进入商场后,又将如何面对消费者的质询呢?刘先生说,给员工进行专业培训非常重要。
  【同期】
  我们是法国的品牌,我们的服装都是法国设计的,但是这个实际上可能是聘请法国设计师,或者说是我们吸取了法国设计师的理念,但是我们基本上都是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在国内进行加工,在国内进行销售,实际上这个是可以混淆概念的,因为无从求证这个设计师在哪设计,是源(自)哪的设计,这个设计并没有说专利或者说是某某标准。
  【揭秘空壳“洋品牌”】9 暗访商标代理 海外注册有玄机
  【导语】看来,大商场里的洋品牌也不能全信。按照俗话说,有些可能是挂羊头卖狗肉。注册一个海外商标真的像刘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吗?这些专业的商标注册公司到底是如何经营的呢?
  【正文】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类似商标注册字样,就会出现大量的注册公司。记者随意挑选了两家公司,开始进行调查。这是位于北三环的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基本上我们只需要签字就可以成功申请意大利商标。
  【同期】
  你在中国申请的你去注册,那么相关的你要提供你的名字的中英文,就是你的申请你的中英文的一些东西,然后你的相关图样,然后我们签字,其它所有的对我们来说你只要签字了就行了。
  记者:但是如果我要在这个意大利没有任何的住址也没有任何地址,这个影响吗?
  女:不需要。不影响,这个是在中国的,中国的申请人你去注册不可能是以意大利的一个公司注册,对不对?那就不叫国际注册了。
  【正文】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注册意大利商标大概费用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其中除掉官方收取的费用外,他们的代理费只有3000元。申请人需要提供一些最基本的资料,如地址信息、商标图样,剩下的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商标申请的时间大约需要一年半左右。这样的说法在另一家注册公司也得到了印证。
  【同期】
  记者:意大利注册的话,它的门槛是多少?
  女:不需要国内有受理通知书,只要你提供标样。
  记者:需不需要我在意大利的住址,要有房产?
  女:这个没用。
  记者:工作,都不需要?
  女:不需要。
  【正文】在这家注册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相比较意大利而言,如果注册法国、加拿大,不仅费用要更低一些,申请的时间还会更短。当得知记者要注册服装品牌时,这位工作人员更是直言不讳的提醒记者,服装行业注册意大利商标的比比皆是。
  【同期】
  像这种商标也好,它其实反而看你怎么运作,有时候你说哪个地方的品牌什么,你看你对别人吸引眼球的,你要说意大利也好,就是说加拿大可能差一点,那你说法国什么的,基本上也都是这些国家,那你要说服装做得好的也都是国外的那几家。
  记者:意大利、法国。
  女:对,也都是这些,那你说我的设计师是那边的,然后品牌是那边的,就是我们是国内加工的,这都是看你怎么自己来说,或者说你的宣传上面这些上面来做,但是就看你自己怎么来运作。
  【揭秘空壳“洋品牌”】10变味的洋商标 谁来保障诚信
  【导语】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注册一个意大利商标、法国商标,原来都是如此的简单。现在的问题是,如此包装自己的国内品牌,到底对于我们的消费环境、对于我们的消费者会有什么影响呢?
  【正文】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副所长李祖明告诉记者,出于发展民族的目的,我国政府鼓励企业到海外商标注册。
  【同期】
  应当说中国政府是鼓励企业,中国企业到国外去注册品牌,或者说注册商标,因为我们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到国际市场去竞争,那么就应当到相关的国家去注册相关的商标,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产品在国外销售,在国外竞争的时候得到有效的保护。
  【正文】李祖明博士人为,鼓励走出去的不仅是商标,而是一种在海外的竞争力。但是现状却是,众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海外注册之后,根本不在海外经营,而是拿回国内进行包装宣传,生产、销售等主要环节仍然还在国内,这种走出去实际上是为了卖回来。
  【同期】
  这种做法可能有一些经营上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国家鼓励企业到国外注册的商标,其主要目的是鼓励这个企业到国外市场上去竞争,利用已经注册的商标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如果说这个企业已经在国外注册了商标,而这个商标又不在国外使用,那么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正文】从上分析,李祖明认为,这些企业借助这样的空壳洋品牌在国内包装销售,利用国人不知情的特点进行宣传,可能存在误导和欺骗。
  【同期】
  比如说在意大利注册的商标,那么在商场销售的时候,消费者如果问这个商标是哪个,他们可能会含糊地说是意大利的。这种宣传,或者说这种营销,可能就存在很多歧义,那么这个意大利的指的是意大利的品牌还是指意大利的原料,还是指意大利的原料同时又在意大利加工呢?那么商家没有明说,所以从法律上也很难定性,我想很多商家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来营销,可能也就是想打“擦边球”
  【正文】买的没有卖的精。商家利用洋品牌进行宣传、销售,消费者购物后如果提出异议又将如何维权?著名律师邱宝昌认为,商家必须对商标的真实情况向消费者进行公示,否则就存在着侵权。
  【同期】
  消费者要有知情权,你就是在中国生产的,中国制造的,在中国设计的,只不过你的商标是在国外注册的,我认为像这种情况应该要真实地告诉消费者,要主动地、积极地告诉消费者,而不要去注册一个很洋的名字,然后去又进行一些包装,甚至故意隐瞒一些事实,那么这种情况我认为可能就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一种侵犯,那么实际上如果有虚假宣传那就构成欺诈。
  【正文】邱宝昌律师认为,这些空壳洋品牌欺骗性很大,因此商场作为管理部门更应该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做好品牌的公示。
  【同期】
  因为你是一个市场的比如某某大超市,某某大商场,你是对外,老百姓是相信你的(商场)品牌,但你的里面有很多很多经营户,它卖的是什么样的品牌,你应该有个验货,你应该要把它的商品的标识,就是怎么标。例如意大利品牌中国产的,这个一定要写产地,不要说小字或者是不填写,中国产还不行,中国什么地方,中国很大,中国广东某某市某某村,它有的在农村生产的,有的在很小的地方,我认为应该具体到县,要把这个地址写清楚。
  【揭秘空壳“洋品牌”】11 空壳无路可走 须提信心练内功
  【导语】空壳洋品牌利用的就是很多国人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意大利的服装就是好,法国的香水就是好、瑞士的手表就是好,而他们殊不知有些品牌很可能就是中国企业自己注册的,买来买去你可能买的只是一个空壳的“洋商标”。其实,好端端的中国品牌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加一个洋出身呢?国产品牌应该如何提升信心呢?
  【正文】中国品牌管理研究中心的王汉武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品牌的研究,他认为,空壳洋品牌的出现,恰恰反映的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对自身品牌认识的缺陷。
  【同期】
  我觉得第一个还是投机主义,它不是用一种投机的眼光,是一种投机的思想,第二是一种急功近利,他们希望在短期之内,透过一些非常浅显的,非常直接的一些品牌要素的建立,而快速达到了自己的企业的暴利的这样一个目标,我觉得这是一个最深层次的一个原因。
  【正文】王汉武研究员认为,中国企业利用洋品牌在国内进行销售,其实对自身的品牌发展、建设并没有帮助,这些空壳洋品牌不仅自己会走进死胡同,也会搅乱国内的消费诚信环境。
  【同期】
  现在在一线城市,这些国产的洋品牌,正呈现一个退潮的现象,那么包括在服装界,一线品牌目前有资料显示,有30%已经开始退出,30%退出,二三线城市也开始有一种萎缩的现象,这个里面第一是消费者本身,它的品牌的意识在快速地觉醒。再加上整个真正的品牌的一个竞争的时代正在来临,所以未来国产洋品牌的空间只会越来越狭窄。
  【正文】王汉武研究员认为,中国很多知名的企业并没有改变出身,但是他们仍然在国际上声名鹊起,也依靠中国品牌赢得了尊重,究其原因不是在于他们商标的属性,更关键的是在企业产品质量上。因此中国品牌的发展还是要靠练内功。
  【同期】
  一个就是产品的创新,用你的产品不断地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发展,第二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营销模式的创新。++随着我们的中国消费者品牌意识的觉醒,有一些国产的洋品牌一定会剥去它的伪装,最后被消费者所唾弃,而另外的一部分品牌,它们是透过不断地练内功,抓质量最后真正赢得消费者的芳心,而让消费者真正地把它和国际品牌放在一起,去热爱去忠诚的时候,我们中国真正的品牌时代才会来临。
07/06 09:5307/06 03:5707/06 03:1906/30 02:2606/23 18:2106/22 13:4105/26 00:2105/19 16:3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标侵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