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第五版 谢希仁的电子书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京 东 价:
¥29.00 [7.5折][定价:¥39.00]
温馨提示:
其它类似商品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6版)(附CD光盘1张)
查找同类商品
  谢希仁编著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6版)(附CD光盘1张)》所有各章应当参考的RFC文档和参考文献都进行了更新。第1章概述,增加了因特网交换点IXP的概念。第2章物理层,增加了对光纤到户的内容。第3章数据链路层,增加了对100吉比特以太网的介绍。第6章应用层的章节没有大的改动,但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变化,在新版中也有所反映。例如,新顶级域名,根域名服务器机器的位置,新的MIME类型和子类型等,此外,还增加了对博客、微博和轻博等内容的介绍。第7章网络安全,更加充实了因特网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第9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增加了蜂窝移动通信网一节,包括移动IP的概念。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增加了对P2P文件共享的讨论,包括BT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P2P文件分发的分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6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于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分别出了修订版,2006年8月被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在正在申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次修订版在内容和结构方面都有很大的修改。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网络(第6版)》分为10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网络和下一代因特网等内容。
谢希仁,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有:1986年完成总参通信部局域网办公系统项目;1987年在《电子学报》发表“分组话音通信新进展”;为国内首次介绍分组数据通信;1991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组交换的话音数据通信系统”项目。1999年完成第一个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网管中心的研制任务及“金桥网网管技术”项目等。上述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军队和部级奖项。著有:《计算机网络》第1至第5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总印数约200万册;译著网络类图书2种,主持翻译图书14种。
相当不错的一本专业课用书,对学习很有帮助,而且里面的光盘中还包含了PPT,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读者 夏落贝贝
这本书是计算机网络里的经典教材,之前就想买来看,内容详实,讲解生动,很不错~物超所值~很能看下去的一本书~
―― 读者 亦亦酱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
因特网概述1.2.1
网络的网络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1.3
因特网的组成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6.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6.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1.7.4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1.7.5
TCP/IP的体系结构本章的重要概念习题第2章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2.2.3
信道的极限容量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2.3.1
导引型传输媒体2.3.2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2.4
信道复用技术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2.4.2
波分复用2.4.3
码分复用2.5
数字传输系统2.6
宽带接入技术2.6.1
ADSL技术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2.6.3
FTTx技术本章的重要概念习题第3章
数据链路层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1.1
数据链路和帧3.1.2
三个基本问题3.2
点对点协议PPP3.2.1
PPP协议的特点3.2.2
PPP协议的帧格式3.2.3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3.3.2
CSMA/CD协议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3.4.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3.4.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3.4.3
以太网的MAC层3.5
扩展的以太网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3.5.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3.6
高速以太网3.6.1
100BASE-T以太网3.6.2
吉比特以太网3.6.3
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网3.6.4
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本章的重要概念习题第4章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4.2
网际协议IP4.2.1
虚拟互连网络4.2.2
分类的IP地址4.2.3
IP地址与硬件地址4.2.4
地址解析协议ARP4.2.5
IP数据报的格式4.2.6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4.3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4.3.1
划分子网4.3.2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4.3.3
无分类编址CIDR构成超网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4.4.1
ICMP报文的种类4.4.2
ICMP的应用举例4.5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4.5.1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4.5.2
内部网关协议RIP4.5.3
内部网关协议OSPF4.5.4
外部网关协议BGP4.5.5
路由器的构成4.6
IP多播4.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4.6.2
在局域网上进行硬件多播4.6.3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4.7
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4.7.1
虚拟专用网VPN4.7.2
网络地址转换NAT本章的重要概念习题第5章
运输层协议概述5.1.1
进程之间的通信5.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5.1.3
运输层的端口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5.2.1
UDP概述5.2.2
UDP的首部格式5.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5.3.1
TCP最主要的特点5.3.2
TCP的连接5.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5.4.1
停止等待协议5.4.2
连续ARQ协议5.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5.6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5.6.1
以字节为单位的滑动窗口5.6.2
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5.6.3
选择确认SACK5.7
TCP的流量控制5.7.1
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5.7.2
必须考虑传输效率5.8
TCP的拥塞控制5.8.1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5.8.2
几种拥塞控制方法5.8.3
随机早期检测RED5.9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5.9.1
TCP的连接建立5.9.2
TCP的连接释放5.9.3
TCP的有限状态机本章的重要概念习题第6章
域名系统DNS6.1.1
域名系统概述6.1.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6.1.3
域名服务器6.2
文件传送协议6.2.1
FTP概述6.2.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6.2.3
简单文件传送协议TFTP6.3
远程终端协议TELNET6.4
万维网WWW6.4.1
万维网概述6.4.2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6.4.3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6.4.4
万维网的文档6.4.5
万维网的信息检索系统6.4.6
博客、微博和轻博6.5
电子邮件6.5.1
电子邮件概述6.5.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6.5.3
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6.5.4
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6.5.5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6.5.6
通用因特网邮件扩充MIME6.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6.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6.7.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6.7.2
管理信息结构SMI6.7.3 管理信息库MIB6.7.4
SNMP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报文6.8
应用进程跨越网络的通信6.8.1
系统调用和应用编程接口6.8.2
几种常用的系统调用本章的重要概念习题第7章
网络安全7.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7.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7.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7.2
两类密码体制7.2.1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7.2.2
公钥密码体制7.3
数字签名7.4
报文鉴别7.4.2
实体鉴别7.5
密钥分配7.5.1
对称密钥的分配7.5.2
公钥的分配7.6
因特网使用的安全协议7.6.1
网络层安全协议7.6.2
运输层安全协议7.6.3
应用层的安全协议7.7
系统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7.7.1
防火墙7.7.2
入侵检测系统本章的重要概念习题第8章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8.1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8.2.1
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
  本教材第6版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由于本教材所讲授的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原理,而这些基本原理是比较成熟和稳定的,因此,介绍基本原理的部分相对稳定,不应当有很大的改动。但从另一方面看,计算机网络发展非常快,国外的许多著名教材的篇幅现在往往都在800页以上。但考虑到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编者认为,新版《计算机网络》教材所增加的内容必须严格控制,使教材的篇幅不要过大。  在第6版的教材中,每一章的前面,都指出了本章最重要的内容。在每一章的最后,都归纳了本章最重要的概念。这样安排,可能会对学生有所帮助。  所有各章应当参考的RFC文档和参考文献都进行了更新。第1章概述,增加了因特网交换点IXP的概念。第2章物理层,增加了对光纤到户的内容。第3章数据链路层,增加了对100吉比特以太网的介绍。第6章应用层的章节没有大的改动,但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变化,在新版中也有所反映。例如,新顶级域名,根域名服务器机器的位置,新的MIME类型和子类型等,此外,还增加了对博客、微博和轻博等内容的介绍。第7章网络安全,更加充实了因特网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第9章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增加了蜂窝移动通信网一节,包括移动IP的概念。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增加了对P2P文件共享的讨论,包括BT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P2P文件分发的分析。  本教材的参考学时数为70学时左右。在课程学时数较少的情况下可以只学习前六章,这样仍可获得有关因特网的最基本的知识。  书后共有三个附录,附录A是部分习题的答案和提示(不是详细解题步骤),附录B是英文缩写词,附录C是参考文献与网址。  附在书中的CD-ROM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一、全书的课件(即电子教案)。  二、计算机网络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  三、《计算机网络》第4版教材中的第3章、第5章和第7章中的部分内容,以及几个附录,这些内容对于全面深入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对于最基本的内容,在目录中的相应章节前面标有一个星号“*”。  对本书的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的有:陈鸣、胡谷雨、徐子平、张兴元、齐望东、吴礼发教授和杨心强、高素青、胥光辉、谢钧、端义峰副教授。吴自珠副教授一直对本教材的出版给予全力支持。对这些,编者均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谢希仁  2012年6月  于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自动化学院,南京
相当不错的一本专业课用书,对学习很有帮助,而且里面的光盘中还包含了PPT,学习起来更加容易。
读者 夏落贝贝
这本书是计算机网络里的经典教材,之前就想买来看,内容详实,讲解生动,很不错~物超所值~很能看下去的一本书~
―― 读者 亦亦酱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版电子书下载_百度知道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版电子书下载
我来帮他解答
其他类似问题
电子书下载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第五版答案 - 下载频道 - CSDN.NET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第五版答案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第五版答案
找了好久,经过本人核对过,别的答案都只是第一章可以和第五版的对得上号,而这个文件确是都可以对上的。如: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
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S?A=(+1-1+3+1-1+3+1+1)/8=1,
S?B=(+1-1-3-1-1-3+1-1)/8=-1, B发送0
S?C=(+1+1+3+1-1-3-1-1)/8=0,
S?D=(+1+1+3-1+1+3+1-1)/8=1,
假定TCP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是RTO=6s。
(1)当发送方接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样本值为1.5s。试计算现在的
(2)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报文段并接收到确认时,测量出RTT样本值为2.5s。试计算现在
(1)据RFC2988建议,RTO=RTTs+4*RTTd。其中RTTd是RTTs的偏差加权均值。
初次测量时,RTTd(1)= RTT(1)/2;
后续测量中,RTTd(i)=(1-Beta)* RTTd(i-1)+Beta*{ RTTs- RTT(i)}
依题意,RTT(1)样本值为1.5秒,则
RTTs(1)=RTT(1)=1.5s
RTTd(1)=RTT(1)/2=0.75s
RTO(1)=RTTs(1)+4RTTd(1)=1.5+4*0.75=4.5(s)
(2)RTT(2)=2.5
RTTs(1)=1.5s
RTTd(1)=0.75s
RTTd(2)=(1-Beta)* RTTd(1)+Beta*{ RTTs(1)- RT
(2)}=0.75*3/4+{1.5-2.5}/4=13/16
RTO(2)=RTTs(1)+4RTTd(2)=1.5+4*13/16=4.75s
若举报审核通过,可奖励20下载分
被举报人:
lixding_09
举报的资源分:
请选择类型
资源无法下载
资源无法使用
标题与实际内容不符
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内容
含有反动色情等内容
含广告内容
版权问题,侵犯个人或公司的版权
*详细原因:
您可能还需要
Q.为什么我点的下载下不了,但积分却被扣了
A. 由于下载人数众多,下载服务器做了并发的限制。若发现下载不了,请稍后再试,多次下载是不会重复扣分的。
Q.我的积分不多了,如何获取积分?
A. 传优质资源可以获取积分,详细见。选择完成有奖的任务,可以获取积分。选择购买VIP会员服务,无需积分下载资源。评价资源返积分:第一次绑定手机,将获50下载积分及100论坛可用分。论坛可用分兑换下载积分。
下载资源意味着您已经同意遵守以下协议
资源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资源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CSDN下载频道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资源负责
下载资源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
本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开发技术下载排行
你下载资源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
如何快速获得积分?
你已经下载过该资源,再次下载不需要扣除积分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第五版答案
所需积分:1
剩余积分:
VIP会员,免积分下载
会员到期时间:日
剩余下载次数:1000pc_master的资源 - 下载频道 - CSDN.NET
下载频道&pc_master的资源
上传者:pc_master&&&&| 上传时间:&&&&| 下载7次
美国最早的搜索引擎营销专业服务商iProspect和市场研究公司Jupiter Research联合调查显示:互联网用户使用搜索引擎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仅关注搜索结果第一页的内容,如果第一页面没有满意的结果,立刻变换关键词或者更换搜索引擎重新进行检索。iProspect调查结果表明,
上传者:pc_master&&&&| 上传时间:&&&&| 下载9次
搜索引擎优化目前在国外发展迅速,国内也有众多的优化爱好者。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己的优化工作与学习,不断进步。目前国内的网站建设运营者对于搜索引擎优化越来越重视,这块市场非常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领域中。
为什么要进行搜索引擎优化?
1、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站的数量已经数以亿计,互联网上的
上传者:pc_master&&&&| 上传时间:&&&&| 下载15次
第一章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
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
上传者:pc_master&&&&| 上传时间:&&&&| 下载16次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定义及分类
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
电子商务交易标准概述
上传者:pc_master&&&&| 上传时间:&&&&| 下载14次
目前计算机的结构基础就是冯·诺依曼计算机,其基本设计思想就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1)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部分的基本功能。
(2)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程序和数据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一样可以送到运算器运
上传者:pc_master&&&&| 上传时间:&&&&| 下载136次
1. 8088地址线有
位,外部数据线有
2. 虚拟存储器采用
层结构。虚拟存储空间为
3. 最小模式是指
最大模式是指
积&&&&&&&&分:8294
上传资源: 133
下载资源:52
总&&排&&名:第&297&名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第2版) _正版电子书在线阅读_百度阅读
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第2版)
支持以下平台(点击下载客户端)
畅销飙升榜
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第2版)
亚马逊评分:
您也可能感兴趣
《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第2版)》分为10章,即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包括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无线局域网及下一代因特网的网际协议等内容。各章均附有习题。《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第2版)》的特点是概念准确、论述严谨、图文并茂,以较少的篇幅,简明地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原理概念。
《计算机网络简明教程(第2版)》有三个突出特点:集国外优秀教材的精华,凝聚作者数十年的教研体会,针对国内教学特点。注重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图文并茂、重点突出。
第1章 概述(1)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1.2 因特网概述(2)1.2.1 网络的网络(2)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4)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7)1.3 因特网的组成(7)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8)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0)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6)1.5.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6)1.5.2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6)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7)1.7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1)1.7.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21)1.7.2 协议与划分层次(23)1.7.3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24)1.7.4 实体、协议和服务(27)1.7.5 TCP/IP的体系结构(28)习题(31)第2章 物理层(32)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32)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33)2.2.1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33)2.2.2 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34)2.2.3 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途径(35)2.3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36)2.3.1 导向传输媒体(36)2.3.2 非导向传输媒体(40)2.4 信道复用技术(42)2.4.1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42)2.4.2 波分复用(44)2.4.3 码分复用(45)2.5 数字传输系统(46)2.5.1 脉码调制体制(46)2.5.2 同步光纤网SONET和同步数字系列SDH(47)2.6 宽带接入技术(49)2.6.1 ADSL技术(49)2.6.2 光纤同轴混合网(51)2.6.3 FTTx技术(53)习题(55)第3章 数据链路层(56)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56)3.1.1 数据链路和帧(56)3.1.2 三个基本问题(57)3.2 点对点协议PPP(59)3.2.1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60)3.2.2 PPP协议的帧格式(61)3.2.3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62)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62)3.3.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63)3.3.2 CSMA/CD协议(66)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67)3.4.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67)3.4.2 以太网的MAC层(69)3.5 扩展的以太网(71)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71)3.5.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72)3.6 高速以太网(74)3.6.1 几种高速以太网(74)3.6.2 使用高速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76)习题(78)第4章 网络层(80)4.1 网络层的重要概念(80)4.1.1 尽最大努力交付(80)4.1.2 虚拟互连网络(81)4.1.3 分类的IP地址(83)4.1.4 IP地址与硬件地址(87)4.2 网际协议IP(89)4.3 地址解析协议ARP(93)4.4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95)4.5 无分类的IP地址(98)4.5.1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98)4.5.2 地址聚合(100)4.6 因特网的路由选择协议(102)4.6.1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102)4.6.2 内部网关协议――RIP(103)4.6.3 内部网关协议――OSPF(105)4.6.4 外部网关协议――BGP(106)4.7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107)4.8 IP多播(109)4.9 虚拟专用网VPN(111)习题(115)第5章 运输层(118)5.1 运输层协议概述(118)5.1.1 进程之间的通信(118)5.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120)5.1.3 运输层的端口(120)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22)5.3 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123)5.3.1 TCP最主要的特点(123)5.3.2 TCP的连接(125)5.4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125)5.4.1 停止等待协议(125)5.4.2 连续ARQ协议(128)5.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129)5.6 滑动窗口机制(132)5.7 TCP的拥塞控制(134)5.8 TCP的运输连接管理(137)习题(142)第6章 应用层(144)6.1 域名系统(144)6.1.1 域名系统概述(144)6.1.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145)6.1.3 域名服务器(148)6.2 文件传送协议(152)6.3 万维网(153)6.3.1 概述(153)6.3.2 统一资源定位地址URL(155)6.3.3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156)6.3.4 万维网的文档(158)6.3.5 万维网上的信息检索系统(164)6.4 电子邮件(165)6.4.1 概述(165)6.4.2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167)6.4.3 邮件读取协议POP3和IMAP(169)6.4.4 基于万维网的电子邮件(170)6.5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70)习题(174)第7章 网络安全(176)7.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176)7.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176)7.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178)7.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178)7.2 两类密码体制(179)7.2.1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179)7.2.2 公钥密码体制(180)7.3 数字签名(181)7.4 鉴别(182)7.5 密钥分配(183)7.6 运输层使用的安全协议SSL(185)7.7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187)7.8 防火墙(188)习题(191)第8章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192)8.1 概述(192)8.2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196)8.2.1 具有元文件的万维网服务器(196)8.2.2 媒体服务器(197)8.2.3 实时流式协议RTSP(198)8.3 交互式音频/视频(199)8.3.1 IP电话概述(199)8.3.2 IP电话所需要的几种应用协议(202)8.4 改进“尽最大努力交付”服务(205)习题(208)第9章 无线局域网(209)9.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209)9.2 802.11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213)9.3 802.11无线局域网的CSMA/CA协议(214)9.4 802.11无线局域网的MAC帧(215)习题(218)第10章 下一代因特网的网际协议(219)10.1 解决IP地址耗尽的措施(219)10.2 IPv6 的基本首部(219)10.3 IPv6的扩展首部(221)10.4 IPv6的地址空间(222)10.4.1 地址的类型与地址空间(222)10.4.2 地址空间的分配(224)10.4.3 特殊地址(224)10.4.4 全球单播地址的等级结构(225)10.5 从IPv4向IPv6过渡(226)习题(228)附录A 部分习题的解答(229)附录B 英文缩写词(233)参考文献(239)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即:①连通性;②共享。所谓连通性(connectivity),就是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用户之间的距离也似乎因此而变得更近了。所谓共享就是资源共享,即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用户可以共享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资源共享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例如,计算机网络上有许多主机存储了大量有价值的电子文档,可供上网的用户自由读取或下载(无偿或有偿)。由于网络的存在,这些资源好像就在用户身边一样。又如,在实验室中的所有连接在局域网上的计算机可以共享一台比较昂贵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设想在某一天我们的计算机网络突然出故障不能工作了,那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这时,我们将无法购买机票或火车票,因为售票员无法知道还有多少票可供出售;我们也无法到银行存钱或取钱,无法交纳水电费和煤气费等;股市交易都将停顿;在图书馆我们也无法检索所需要的图书和资料。网络出了故障后,我们既不能上网查询有关的资料,也无法使用电子邮件和朋友及时交流信息。总之,这时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混乱。计算机网络也是向广大用户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例如,计算机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多种音频和视频的节目。用户可以利用鼠标随时点击各种在线节目。计算机网络还可提供一对一或多对多的网上聊天(包括视频图像的传送)的服务。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当然,计算机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人肆意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计算机网络上数据的正常传送和交换。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利用计算机网络窃取国家机密和盗窃银行或储户的钱财。网上欺诈或在网上肆意散布不良信息和播放不健康的视频节目也时有发生。有的青少年弃学而热衷沉溺于网吧的网络游戏中,等等。虽然如此,但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还是次要的(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仍然是主要的。
亚马逊评分
帮助平台入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