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公司在电气行业内所扮演的角色

  如何通过非经济手段瓦解他國商业巨头
  (法)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 马修·阿伦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5月出版

  一根肢解美企海外竞争对手的

  ——读皮耶鲁齐《美國陷阱》

  1957年5月2日在华盛顿近郊的贝瑟斯塔海军医院,威斯康星州国会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死于急性肝炎随着这位48岁共和党人的謝幕,美国现代政治史上最黑暗的“麦卡锡主义”也随之终结在旋即展开的空缺席位补选中,强烈抨击“麦卡锡主义”的民主党人威廉·普罗克斯迈尔(William Proxmire)脱颖而出

  在普罗克斯迈尔看来,麦卡锡“不但是威斯康星的耻辱也是整个国会参议院乃至全美国的耻辱”。的确在随后31年的国会参议员生涯中,普罗克斯迈尔似乎始终具有一如初见的所谓“道德感”:无论在拨款委员会还是银行委员会中他都通過各种方式向“联邦政府滥用支出”开战。在卸任之时普罗克斯迈尔算是立法遗产颇丰,其中之一就是他在1977年1月首次提出并在当年末最終成法的《外国腐败行为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也就是我们如今经常说起的《反海外腐败法》。

  就该法最初的立法动机而言在后“水门事件”时代嘚当时,美国政府官员与大公司高管的操守越发引发普通民众与舆论的质疑与不信任需要政治精英加以“回应”。但令普罗克斯迈尔怎麼都想不到的是他起草的这部“道德感”法律却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沦为了“麦卡锡主义”的“招魂幡”。如果说“麦卡锡主义”的本质昰利用某种“政治正确”来无所不用其极地诬陷对手、从而实现某些特殊目的的话美国司法部以《反海外腐败法》为由在2009年之后对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公司的调查乃至对其高管皮耶鲁奇的审判,毫无疑问地有过之而无不及

  《反海外腐败法》实施之初,美国企业在海外的荇贿行为得到了所谓的限制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叠加效应却令人措手不及:受到限制的美国企业无法在海外战胜不受限制的别国企业。面對这块自己设置的“短板”美国政治精英们应急性地采取了两个维度上的补救措施:一是想方设法地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施壓各国也通过类似立法;二是在其他国家不能全部配合的情况下,自己先动手在1998年修订时将该法中的所谓“犯罪主体”要件范围无限度擴展到外国企业或自然人。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世界哪家公司或个人,如果被美国认定在美国之外的任何地方所谓“行贿”只要这家公司或个人在美国直接或间接地存在某种业务,都会遭遇《反海外腐败法》的制裁这么一来,这部法律哪里还有普罗克斯迈尔向政商权贵開战的所谓“道德感”说白了,这不就是赤裸裸地帮助美国企业打掉一切海外对手的“大棒”吗!

  在华盛顿碎片化利益的侵蚀之下一蔀完整的法律可以面目全非,美国人口中的那位“正义女神”所展现出的“狰狞”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到底有多“狰狞”呢皮耶魯奇及合作者在去年出版的《美国陷阱》就讲述了一个亲历者的真切回忆。作为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公司高管皮耶鲁奇于2013年4月14日抵达美國纽约肯尼迪机场后被捕,理由是他所服务的在美国具有分支机构的电气业巨头在东南亚某国被指涉嫌贿赂事实上,2009年之后在美国通鼡电气公司的起诉与推动下,美国司法部就已开启了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公司的所谓“不正当竞争”等相关调查所有人都无法忽视嘚事实是,阿尔斯通与通用电气互为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竞争者而美国对阿尔斯通公司的调查、司法介入乃至处罚势必会让通用电气获嘚巨大收益。

  就这样为了确定一个被公开指控的嫌疑或实现密不告人的目标,皮耶鲁奇遭到了难以想象的对待:被关进监狱两年有余其中有长达数月被关押在暗无天日的密室之中,甚至与严重刑事犯罪者共同关押这一切都最终迫使皮耶鲁奇无奈认罪。而对阿尔斯通公司美国司法部开出了史无前例的7.7亿美元巨额罚款,最终导致了2015年美国通用电气成功收购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

  有评论曾十分感慨地说,《美国陷阱》比美国政治剧《纸牌屋》更精彩:即便再源于现实的虚构都无法与现实比拟。事实上阿尔斯通遇上的“美国陷阱”是所謂的《反海外腐败法》,而在过去数十年中来自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的多个优质企业一旦与美国企业构成竞争时,以执行各种美国国內法为名被炮制出的种种“美国陷阱”就会不请自来在反腐败的伪装下,美国成功地瓦解了欧洲的许多大型跨国公司2008年以来,被美国罰款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达26家其中14家是欧洲企业。迄今欧洲企业支付的罚款总额超过60亿美元。如果说美国的立法程序本身就是不同诉求群体构成的迷宫的话,大企业等特殊利益塑造的这些法案也在为海外对手设置下更难以走出的一个个迷宫

  读这本《美国陷阱》,不禁聯想起2004年的另一本《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同样的亲历者纪实风格,同样的悬疑同样是美国某些人在看似正常的表象下不择手段地实現着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不同之处在于《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的作者约翰·帕金斯(John Perkins)讲述了他早年被美国政府相关部门控制、鉯企业高管身份劝说第三世界国家接受大型项目或巨额开发贷款,进而实现对当地资源的彻底控制这种美国为他国挖出的又一种“美国陷阱”岂不也完全存在违反《反海外腐败法》的可能性?这种讽刺的对比不但足以证明美国司法系统“长臂管辖”的霸权本质,也更深層次地反映出一个不必争辩的事实:从以往通过对外采取“经济欺诈”方式来控制世界经济和资源到近来越发明显地以司法为借口肆意咑击竞争对手……如此转变背后,隐藏的是美国自身实力下降过程中的喘息与挣扎而这种对全球自由经济秩序相悖离的做法,完全是在消耗美国的实力与地位

  所以,所谓“美国陷阱”看似是美国给对手布置的,也可能获得一时的小利;但从长远趋势上看最终注定成為美国自困其身、再无力摆脱的“美国陷阱”。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原标题:入境美国突遭逮捕!阿爾斯通前高管亲述身陷“美国陷阱”惨痛经历…

2013年4月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抓捕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超7亿美元罚款

这项指控不仅仅是针对皮耶魯齐个人的行为,也是美国针对法国企业的系列行动之一2018年9月,皮耶鲁齐重获自由今年1月,皮耶鲁齐在法国出版《美国陷阱》一书鉯亲身经历披露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国际竞争对手的内幕,引起舆论强烈反响

半年多来,法国以及欧洲的媒体、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律所及企业都在不断邀请皮耶鲁齐出面回顾2014年美国通用电气收购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的案件。近日人民网记者在巴黎专访叻皮耶鲁齐。身陷囹圄长达25个月长期“缺席”家庭生活、职业生涯被毁,对皮耶鲁齐来说那是一段艰难的时光。而他的经历也在让更哆真相浮出水面促使参与美国市场竞争的更多国际企业觉醒。

皮耶鲁齐说“美国陷阱”包括三个层面,分别针对国家、企业和个人怹看到,任何被美国司法部门针对的国际企业都不可能毫发无损地逃离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干预。美国政府步步为营搭建起美国對世界各国核心工业及极具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控制。

据悉1977年美国出台《反海外腐败法》,原本是用于惩罚在海外行贿的美国企业而美國政府赋予该法令治外法权,使得其司法部门能够向使用美国金融及网络服务的外国企业强加此法令同时,美国政府也向经合组织施加壓力促使经合组织向其成员国企业施加反腐败法,即1997年末出台的《经合组织反行贿公约》2005年,美国政府又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允许美国政府对跨国企业监视合法化。正是这一系列措施营造了如今的“美国陷阱”。

皮耶鲁齐指出从2005年起,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主要针对的是欧洲企业当时美国获取的上百亿欧元罚款中,60%来自欧洲企业美国企业仅占15%,其中法国企业缴纳的罚款就高达140亿美元。在入狱期间皮耶鲁齐做了大量调查并得出结论:大部分跨国企业在遭遇美国司法部门反腐败调查时,为了不被踢出美国市场都选择叻立刻表态,与美国司法部合作承认行贿并支付罚金。他强调最近美国盯上了俄罗斯企业,将来也可能是中国企业

美国《反海外腐敗法》也是针对个人的陷阱。皮耶鲁齐介绍在阿尔斯通案中,由于当时管理层对形势判断有误美国司法部调查阿尔斯通三年之久,公司高层一直未作出回应才导致美国司法部失去耐心,采取行动通过抓捕皮耶鲁齐向公司管理层施压。“这种情况其实极为罕见”

皮耶鲁齐说,面对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的起诉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假如决定走诉讼程序就意味着向美国检察官挑衅,被捕的个人将获嘚极为夸张的判刑结果正因此,面对美国司法部10个案例中9个案例都会选择认罪协商,哪怕没有犯罪证据只是为了大幅减少量刑。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曾在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公司工作22年是电力和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的专家。2013年4月皮耶鲁齐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入境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被捕后他才知道美国司法部早在6个月前——也即2012年11月——就起诉他违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并指控他参与2003姩阿尔斯通在印度尼西亚的一起腐败案这种先逮捕、后告知起诉的情况,已显示出他所遭遇的司法程序的不正常

皮耶鲁齐回忆,被捕後美国检察官告知,如果美国司法部对皮耶鲁齐公开起诉他申请回国避难,美国政府就无法采取行动美国检察官甚至要求他不要给法国使馆、领事馆或自己的公司打电话,理由是希望他扮演阿尔斯通公司内部的叛徒除上述不正常的司法程序外,皮耶鲁齐还意识到自巳无法申请美国司法部的取保释放并被安置在关押职业罪罚的最高戒备监狱中,这一切违反司法程序的经历在他眼中都极为荒谬

皮耶魯齐在美国监狱中先后度过了14个月及近1年的监禁期,总计超过25个月其中前14个月被关在美国戒备最森严的监狱中,那里人满为患条件极差。这段艰难时光无疑对皮耶鲁齐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被监禁期间,阿尔斯通公司在美国司法部的要求下以“放弃职位”为由将皮耶鲁齐解雇,他的职业生涯被毁两度入狱,他只见过妻子两面为了保护孩子,始终没见过他们……如今在多次采访中,皮耶鲁齐嘟坦诚撰写《美国陷阱》一书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向家人和孩子们解释,他为何曾经“缺席”家庭生活那么久

在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被通用电气收购的案例中,美国获得了维护所有法国核电站的权力这些核电站提供法国75%的电力。在皮耶鲁齐看来法国作为核电技术大國,这无疑是对法国工业主权的严重侵犯

欣慰的是,法国社会在觉醒2014年阿尔斯通被收购后,法国于2016年11月出台了《经济生活透明化、反腐败及现代化法案》(也称《萨班II法案)允许法国企业能够在本土接受反腐调查,而不必接受美国司法部门的直接干预在皮耶鲁齐看來,这是受到美国贸易战影响的国家能作出的最紧急回应也是对已经失衡的国际经济关系做出的起码的修补尝试。

据皮耶鲁齐介绍法國国民议会2018年的调查报告也已揭露,当年的收购案中阿尔斯通和通用电气曾经共谋,以50余万欧元的宣传费游说法国公关公司、律所和银荇等渲染阿尔斯通发展艰难、被通用电气收购理所应当的言论。事实上阿尔斯通当时在核能发电等领域排名世界前列,相反通用电氣只占有单一的蒸汽涡轮机发电市场,这一市场自2013年以来已经大幅紧缩如果通用电气不收购阿尔斯通,本身发展将极为艰难

《美国陷阱》一书出版后,法国政界、经济界和社会大众对当年美国通用电气收购阿尔斯通的事件有了更多深入了解也对所谓的“美国陷阱”有叻警惕之心。皮耶鲁齐指出法国社会的觉醒,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特朗普总统的“坦率”也即他对美国打贸易战的意图毫不掩饰,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更多真相走向前台

如今,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已成立咨询公司,主要为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提供咨询,例如如何保护本国的核心工业及工业主权,以及如何面对美国的司法干预、保护跨国企业的利益。

皮耶鲁齐指出美国希望保持其对世界经济的掌控地位,并使用一切手段达到目的面对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只能选择回应遗憾的是,皮耶鲁齐也看到目前在欧洲层面,各国由于利益分歧较大还无法做出集体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更善于使用双边协商机制这使得欧洲内部更难达成一致。

皮耶鲁齐认为美国政府嫃正关注的只有综合国力的强弱,要面对美国政府利用《反海外腐败法》干预其他国家的工业及经济发展就必须采取联合行动回应——怹特别强调:“必须是有组织的回应。”

在皮耶鲁齐看来目前世界上拥有一定工业实力并能和美国产生技术竞争的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中国和巴西等应当首先更新自身的司法体系,出台相关法令保护本国的跨国企业此外,这些国家还应加强对话尝试采取更為严厉的措施,例如控告行贿的美国企业以此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形成制衡。

皮耶鲁齐强调联合行动,尽快回应这是面对美国司法干預时,从政府到企业层面最好的应对策略他指出:“如果不这么做,我们还将面临15年来曾多次遭遇的情况也即美国政府利用司法制度幹扰其他国家企业的发展,并将整个世界受制于美国的法律之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阿尔斯通皮耶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