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需品是倾向于需求价格弹性缺乏弹性还是需求价格弹性富有弹性

2014宁波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16:14:54&&&来源: &&& 点击:
温馨提醒您关注信息:
日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
2.下列有关需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消费者的偏好
B.奢侈品的需求较富有弹性,而低档品的需求较缺乏弹性
C.替代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对本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
D.互补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购买本商品的数量就越少
3.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4.根据通货膨胀原理,假如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是成本推动,如果没有( )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枯萎,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
A.需求增长 B.需求减少 C.供给增长 D.供给减少
5.社会主义法制要求的核心是(  )。
A.制定法律 B.公正审判
C.强化仲裁的作用 D.严格依法办事
6.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  )权威。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消费者的偏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需求量,但并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A项说法过于绝对。需求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反之,该物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根据经验,我们可以说出某些物品的需求弹性的一般规律&&必需品倾向于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倾向于需求富有弹性。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当中央银行需要抑制通货膨胀时,就会提高名义利率,也就是提高了实际利率,这样,纸币的流动性就降低了,通货膨胀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扩大需求,从而支持企业生产,防止企业出现生产萎缩,产品滞销的发生,最终达到制止经济萧条的发生。
5.【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证,有法必依也就是说要严格依法办事。
6.【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首先树立宪法的权威,因为宪法是母法,是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责任编辑:杜启儿]
浙江省考活动已有3457人参与???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是什么
A.大于1                          B.大于0小于1C.等于1                          D.为0
09-12-29 &匿名提问 发布
  谷贱伤农的道理十分简单,文化水平不高而且不知经济学为何物的农民也会解释:因为粮食太多,卖不上价钱,粮食多和粮食少的年份收入相当但是投入却大得多,不划算。  这么简单的道理到了经济学中就变得神秘兮兮,属于大学本科的水平才能了解的东东了。    下面是摘自《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57)的一段专门讨论“谷贱伤农”问题的论述: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以图2-24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The picture is:  类似地,在歉收的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价格数量的减少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导致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下面对此段论述进行一个评论:  描述的事实对象“谷贱伤农”,其前提是蕴含的“丰收”,如果不是丰年,谷贱也会伤农,但大家认为正常。所以丰收是这个话题的特定前提。  丰收,到底在供求理论看来应该意味着什么?显然,应该是“供给量”增加了。但是我们奇怪的是,农民是粮食的供应商,供给量增加引起的问题为何不用供给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却要用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同时,我们从“谷贱伤农”和隐藏条件“丰收”,根本无法得到需求量如何变化的信息,如果使用需求曲线就必然要增加其它条件,但这已经不是题中之意了。此乃其一。  其二,上面说“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这就非常奇怪了。根据课本前面的叙述,需求线平移是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需求量的变动,这个其它因素包不包括供给量则闭口不谈;而供给线的平移却是需求不变时供给的变化造成的。单从文字表述就显然缺乏对称性,道理上更是胡扯八道。为何需求线的平移不是在供给不变时需求量的变化造成的?为何供给线的平移不是在价格不变时其它因素变化造成的?丰收是供给量增加的意思,供给量的变化为何不是点在一条供给线上的移动,却变成了供给线的平移?如果供给变化会导致供给线平移,那么供给线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情况下它才是点在线上的移动?  如果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化会造成供给线平移,反过来说,就是需求不变供给也不变时供给线就不动,那么我们要问:供给线究竟是反映什么变化的?供给和需求都不变时岂不是只剩下一个价格因素了?一个因素还谈什么曲线?  可能有人会说:你没有弄懂需求变化和需求量变化、供给变化和供给量变化的差异。非也。这是个学术阴谋。在极易混淆的概念之上,完全应该将供求变化另起一个称谓,比如就叫做“需求线的移动”和“供给线的移动”就明明白白,对于三个变量Qs、Qd、P,我们利用三维图形,很容易讨论三者关系和线、面的移动,没必要将注意力陷在人为的概念区分上。这种“A的变化不是A的量的变化”的弯弯绕逻辑不过是为胡扯八道找一个方便而已。据此逻辑,我们可以造出更多所谓“知识”:劳动变化了不是劳动量变化了、价值变化了不是价值量增加或减少了、价格变化了不是价格值变化了、高变化了不等于高度变化了……让博士也难以毕业的!  其三,文中说“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这种表述的含义就是曲线D就是一条缺乏弹性的曲线。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对于任何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上都同时有三种弹性存在。证明如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e=-(dQ/dP)×P/Q,将需求函数Qd=α-βP代入,就可以得到              e=α/Qd-1  令e=1,即α/Qd-1=1,即Qd=α/2,代入需求函数,得到P=α/2β,即在此点上是单位弹性的。  同样有,e>1时,P>α/2β,富有弹性,而e<1时,P<α/2β,缺乏弹性的结论。  这在图形上表示为,在Qd的取值范围(0,α)的一半之处的弹性为1,此点向左则为富有弹性,此点向右则为缺乏弹性。但是无论怎样,任何一条直线的需求曲线按照其价格弹性的定义,必定同时存在三种价格弹性。(其实教材中p42页图2-13a已经给出了这个三段图,但是不知道为何前面讲解时却要列举几种不同弹性的线形。要知道不存在只有一种弹性的需求线)  那么,再看回上面的论述,我们怎么知道两个均衡点E1、E2所在的位置都是处于缺乏弹性的区段呢?从图中看它还恰恰是跨越单位弹性点的,这只能说明作者本身脑子里根本没有“任何需求线都是三种弹性”的概念。  如何产品,如果可以画出需求曲线,必然同时具有三种弹性。“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的说法是毫无道理的无稽之谈。  其四,丰收时如果谷一定贱,显然依据是“物以稀为贵”的反面即“物以淫为贱”。但是“物以淫为贱”的数学表示恰恰是供给线是负斜率的,而非正斜率的,其形状应该和需求线相同才能描述“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即和供给定律是矛盾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见解是物以稀为贵和物以淫为贱都是对的,而与之矛盾的供给定律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倒因为果。但是总是有人认为可以倒因为果或者说供求和价格可以互为因果。那么不妨解释一下这个问题的根源何在。  或许能够推翻“物以稀为贵”之说?俺可是将这五个字称为经济学第一定律呢。  其五,至于“在歉收的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价格数量的减少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导致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之说就更加不敢苟同了。俺是农村长大的,知道农民都希望丰收,没有希望歉收的。  高教授应该向国务院解释这件事:是否要通过减少粮食产量的措施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国家一方面要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要增加粮食产量,这种想法是否一厢情愿的自我矛盾或者是违背经济学规律的。  其实,谷贱伤农的“贱”不是价格一般的降低,而是指降到低于成本的水平。价格的波动是十分正常的,如果在成本之上,就必有利润,只要有利润,就是产量越大越好,这就是农民总是希望丰收的原因。如果贱是指价格低到成本之下,那么“谷贱伤农”的道理不仅仅是对“谷”适用,而是对一切产品都一样。  现实中的谷贱伤农多是由于政府强行以低价征购粮食对农民造成的政策性硬伤,此中没有太多经济学的道理好讲的。                          
摘自作者见下,希望对你有帮助~~呵呵生活中的经济学——初学《宏微观经济学》有感01秋工商管理专业 吴 浩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到了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次,分析方式也已经由最初的定性分析过度到定量分析。初学《宏微观经济学》教程,密密麻麻的数学模型和推导让我这样的初学经济学的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其实经济学来自生活,经济学的原理渗透了日常生活、生产的每个角落,经济学原理能够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的法则。比如商品的价格问题,就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企业生产成本、盈利问题紧密相关。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是,不同的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同的。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大,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小;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小,而需求量变动幅度大。弹性理论正是要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和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对企业来说是销售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即 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Q2—Q1)╱Q1]÷[(P2—P1)╱P1]它所表明的是:当价格上升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减少的百分数,或者当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数。当│Ed │<1时,称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当│Ed │>1时,称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它的需求弹性的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动情况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价格的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从而就引起了销售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所以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是不同的,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公斤2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该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为2.5。如果该商品降价至每公斤1.8元,总收益情况如何变化?已知:P1=2 Q1=1000 Ed=2.5 P2=1.8,设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为X。则由Ed=[(Q2—Q1)÷Q1]÷[(P2—P1)÷P1] 2.5=X×2.0÷(1.8—2.0)得X=0.25,即价格下降后销售量增加25%,所以Q2=1000×(1+0.25)=1250公斤。总收益情况:TR1=P1×Q1=2×元TR2=P2×Q2=1.8×元 TR2—TR1=250元。所以降价后商品的总收益增加了250元。这就是富有弹性的商品“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情况相反。如香烟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因为上了瘾的烟客不会在乎价格的高低,所以价格的高低对香烟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再如: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丰收了,由于粮价的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见下图)。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也就是说,人们不因为粮食便宜而多吃粮食,由于丰收了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的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蒙受损失。不仅如此,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也小,也就是说,人们收入提高了并不因此而增加粮食的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期出现把粮食和农产品毁掉的作法,究其原因也在于粮食这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不会增加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只会减少总收益,所以资本家把这些农产品毁掉反而会减少损失。相信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学习到更多类似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应用了的经济学规律,并且我们可以应用这些规律解析其中的深层原因。
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上面有现成的答案如没有该书跟我联系
首先,粮食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商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奢侈品是富有弹性的,必需品是缺乏弹性的,那什么东西是完全无弹性的?什么东西是完全弹性的呢?_百度知道
奢侈品是富有弹性的,必需品是缺乏弹性的,那什么东西是完全无弹性的?什么东西是完全弹性的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减少,需求富有弹性。他不是生活必需品,你不能把对象定位于有钱人,不是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奢侈品。对于旦鼎测刮爻钙诧水超惊大多数人而言,如果相同的价格,会选名牌产品,但是一旦价格上涨就必须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 而放弃名牌产品选择其他替代品,故弹性大。但是如果是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也必须购买以维持生活,即价格变化大,需求量变化不大,故弹性小。我觉得只要是生存必需品以外的全部都是完全弹性的,但是也要对个人,每个人对生活要求不一样,那么完全弹性和非全完弹性覆盖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你的问题比较笼统,没有分类也没有主题...我个人觉得,刚性需求是完全没有弹性,比如你的衣食住行,这些是生存下去的必要物资,必须要有,否则人是无法生存的。那么相反我觉得只要是生存必需品以外的全部都是完全弹性的,但是也要对个人,每个人对生活要求不一样,那么完全弹性和非全完弹性覆盖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性是完全无弹性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必需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提问回答都赚钱
> 问题详情
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A.弹性为零 B.很有弹性 C.较缺乏弹性 D
悬赏:0&&答案豆&&&&提问人:匿名网友&&&&提问收益:0.00答案豆&&&&&&
当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生活必需品的需求( 。A.弹性为零 B.很有弹性 C.较缺乏弹性 D.短期内缺乏弹性而长期内弹性较大
发布时间:&&截止时间:
网友回答&(共0条)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8.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2.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5.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4.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1.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回答悬赏问题预计能赚取&3.00元收益
你可能喜欢的
[] [] [] [] [] [] [] [] [] [] [] []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弹性系数(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p)等于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具体计算百分比时,分子取新老需求量的平均数,分母取新老价格的平均数,不计负号。参见有价格弹性的需求、非价格弹性的需求和单位弹性的需求。
简介  当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下降而均衡数量增加。但是,是价格下降幅度大而数量增加小,还是价格仅下降一点而数量大幅度增加呢?答案取决于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是指什么呢?一种可能的回答是需求曲线的斜率。有时,我们可以比较两条需求曲线的斜率来比较这两条曲线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但我们不能总是这么做。原因在于需求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我们衡量价格和数量时所用的单位。而且,我们必须经常比较用不相关的单位来衡量不同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曲线。例如,我们比较比萨的需求和软饮料的需求,比萨和软饮料的衡量单位是不相关的,只能用与衡量单位无关的反应敏感程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弹性正是这样一种衡量指标。
  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当所有其他影响买者计划的因素都保持不变时,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敏感程度的一个无单位衡量的指标。
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  我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 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为了使用这个公式,我们需要知道当所有其他影响买者计划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价格时的需求量。假定我们知道比萨价格和需求量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比萨的需求价格弹性。
  举例:起初,每个比萨价格是20.50元,每小时销售9个比萨;后来,每个比萨的价格下降到19.50元,需求量增加到每小时11个比萨。
  为了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我们采用平均价格和平均数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原始价格20.50元而新价格是19.50元,则平均价格是20元。价格下降1元是平均价格的5%。即:
  △P/P&=(1元/20元)&100%=5%
  原始需求量是9个比萨而新的需求量是11个比萨,因此,平均需求量是10个比萨。增加的2个披萨需求量是平均数量的20%。即:
  △Q/Q&=(2/10)&100%=20%
  因此,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20%)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5%)等于4。即:
  需求的价格弹性=(△Q/Q&)/(△P/P&)=(20%)/(5%)=4
平均价格和数量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的是平均价格和平均数量。我们这样做是因为它提供了弹性最准确的衡量——在原来价格与新价格之间的中点。考虑不同的价格变动方向:
  如果价格从20.50元下降到19.50元,1元价格的变动是20.50元的4.9%;2个比萨数量上的变动是原来数量9个的22.2%。因此,如果我们采用这些数字,则需求的价格弹性是22.2%除以4.9%,等于4.5。
  如果价格从19.50元上升到20.50元,1元价格的变动是19.50元的5.1%;2个比萨数量上的变动是原来数量11个的18.2%。因此,如果我们用这些数字,则需求的价格弹性是18.2%除以5.1%,等于3.6。
  然而,通过运用平均价格和平均数量的百分比,我们得到了相同的弹性值,无论价格是从20.50元下降到19.50元,还是从19.50元上升到20.50元。
无衡量单位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无衡量单位的指标。其原因在于每个变量的百分比变动不取决于衡量变量所用的单位。而且,两个百分比的比率也是一个无单位的数字。
负号与弹性
  当一种产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由于正的价格变动引起了负的需求量变动,所以,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但是我们需要弹性的数值大小,或者说是绝对值,因为它可以告诉我们需求的反应敏感程度。为了比较需求的价格弹性,我们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数值,并略去负号。
  对于商品的不同弹性程度,我们有不同的称呼
  当Ed = 0: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ity)
  当0 & Ed & 1:缺乏弹性、不富弹性,或无弹性(inelastic)
  当Ed = 1:单位弹性、单一弹性,或恒一弹性(unit elasticity)
  当Ed→+∞ :完全弹性或完全有弹性(perfect elasticity)
完全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考虑一种情况:无论价格如何,需求量是不变的。
  如果当价格变动时,需求量保持不变,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则称该种产品有完全缺乏需求价格弹性(perfectly
demand)。一种需求价格弹性极低(也许在某一价格范围内是零)的产品时胰岛素。胰岛素对一些糖尿病人是很重要的,因而不管价格上升或下降,他们都不改变其购买量。
完全富有需求价格弹性
  如果对微小的价格变动,需求量做出了无限大百分比的反应,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无限大的,则称这种产品完全富有需求价格弹性(perfectly
demand)。有极大需求弹性(几乎无限大)的产品是来自两台相邻的饮料机中的软饮料。如果两台机器提供相同价格的软饮料,那么一些人从一台机器购买,而另一些人从另一台机器购买。但是,如果一台机器软饮料的价格高于另一台,即使量非常小,但也没有一个人从价格较高的机器中购买软饮料。来自这两台机器的软饮料
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如果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恰好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1,则称这种产品有单位需求价格弹性(unit
elastic demand)。
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一般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介于0与1之间,或者大于1。
  如果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位于0与1之间,则称这种产品有缺乏需求价格弹性(inelastic
demand)。食品和住房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例子。
富有需求价格弹性
  如果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则称这种产品有富有需求价格弹性(elastic
demand)。汽车和家具是富有价格弹性产品的例子。
直线的弹性
  弹性与斜率虽然是不相同的,但它们是相关的。为了理解它们是怎样相关的,让我们来看看沿着一条直线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曲线有不变的斜率。
  假设需求曲线的方程为:P=25-0.5Q
  首先,假设每个比萨的价格从25下降到15,需求量从0增加到20。平均价格是20,平均树龄是10。计算如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Q/Q&)/(△P/P&)=(+20%)/(+5%)=4
  也就是说,在平均价格为2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是4。
  其次,假设每个比萨的价格从15下降到10,需求量20增加到30。现在平均价格是12.5,平均数量是25。计算如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Q/Q&)/(△P/P&)=(10/20)/(20/10)=1
  也就是说,在平均价格为12.5时的需求价格弹性是1。
  最后,假定价格从10降到0,需求量从30增加到50。平均价格现在是5,平均数量是40。计算如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Q/Q&)/(△P/P&)=0.25
  也就是说,在平均价格为5时的需求价格弹性是0.25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弹性沿着直线需求曲线是怎样变动的。在曲线的中点,需求是单位弹性;在中点之上,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中点之下,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总收益与弹性
  从销售一种产品中得到的总收益(total
revenue)等于该产品的价格乘以销售数量。当价格变动时,总收益也在变动。但是,价格上升并不总是增加总收益。总收益的变动取决于需求弹性,并存在下列情况:(注:为了使计算简洁,以下采取的是估算,但这并不影响结论。即,如果你想精确计算的话,你可以把销售量变动换成1/99。)
  (1)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价格下降1%所增加的销售量大于1%,则总收益增加。
  (2)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价格下降1%所增加的销售量小于1%,则总收益减少。
  (3)如果需求是单位弹性的,价格下降1%所增加的销售量等于1%,则总收益不变。
  这就表示我们可以用弹性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来估算用总收益检验出来的弹性。总收益检验(total revenue
test)是一种通过观察由价格变动(所有其他影响销售量的因素保持不变)所引起的总收益变动而来估算需求价格弹性的方法。
  (1)如果价格下降增加了总收益,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2)如果价格下降减少了总收益,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3)如果价格下降而总收益不变,需求是单位弹性的。
你的支出与你的弹性  当价格变动时,你对产品支出的变化取决于你的需求弹性:
  (1)如果你的需求是富有弹性,价格下降1%使你的购买量的增加大于1%,则你对该产品的支出增加。
  (2)如果你的需求是缺乏弹性,价格下降1%使你的购买量的增加小于1%,则你对该产品的支出减少。
  (3)如果你的需求是单位弹性,价格下降1%使你的购买量的增加也为1%,则你对该产品的支出没变。
  因此,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下降时,如果你对其支出增加了,则你对该产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你的支出是不变的,则你的需求是单位弹性的;如果你的支出减少了,则你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在现实世界中,不同需求的弹性是不同的。比如说,金属的弹性估算值是1.52,而石油的弹性估算值是0.05。是什么导致一些产品富有弹性,而另一些产品缺乏弹性呢?
  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替代品的相近性;(2)支出在产品的收入比例;(3)自价格变动以来的时间长短。
替代品的相近性
  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替代品越相近,则对该产品的需求越富有弹性。例如,石油有替代品,但并没有非常相近的替代品(想象一下蒸汽推动的、煤做燃料的汽车)。因此,石油的需求是缺乏弹性。塑料是金属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对金属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两种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还取决于我们如何狭义地(或广义地)定义它们。例如,个人电脑是没有真正很相近的替代品,但戴尔却是惠普相近的替代品。因此对个人电脑的需求弹性比对戴尔或惠普的需求弹性更低。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称食品和住房这些产品为必需品,而称到国外度假这些产品为奢侈品。必需品是指该产品的替代品少而且对我们的福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必需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食物和石油可归为必需品。
  奢侈品是指通常有许多替代品的产品,购买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因此,一般来说,奢侈品是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的。家具和汽车可以归为奢侈品。
支出在产品的收入比例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支出在一种产品的收入比例越大,该产品的需求越富有弹性。
  考虑一下你自己的关于口香糖和住房需求的弹性。如果口香糖的价格翻了一番,你对口香糖的消费几乎与以前一样,所以你对口香糖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如果公寓租金翻了一番,你就会大喊大叫并找更多的同学与你共同租房。你对住房需求的弹性比口香糖需求的弹性大。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因为住房占了你预算支出的很大比例,而口香糖只占了很小的比例。虽然你不喜欢这两种产品价格上升,但你很难注意到口香糖的价格上高了,而如果房租升高了则使你的预算紧张。
自价格变动以来的时间
  价格变动的时间流逝越长,需求越富有弹性。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上涨了400%时,人们几乎没有改变对石油和汽油的消费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和飞机引擎的燃料利用效率提高了,石油的消费量下降了。由于巨大的价格上升,随着时间更多的流逝,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变得更有弹性。同样地,当个人电脑价格的下降,起初个人电脑的需求量只增加了一点。但是随着更多的人对使用电脑的各种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个人电脑的购买量急剧增加。个人电脑的需求变得更富有弹性。
研究方法  测试市场s
  历史销售数据的分析
  综合分析
应用  商品的需求量大小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动,商品需求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动。商品种类不同,对各种影响因素变动反映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商品需求量变动对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可以通过商品需求弹性来加以分析和说明。商品需求弹性主要有: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它们所说明的问题和实际经济学意义各有不同,具体用途也各不相同。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有两种:点弹性和弧弹性.点弹性=〖(Q1-Q0)&Q0〗&〖(P1-P0)&P0〗,弧弹性=〖(Q1-Q0)/0.5(Q1
+ Q0)〗&〖(P1-P0)/0.5(P1 + P0)〗P0,P1是变化前后的产品价格Q0,Q1是变化前后的需求量 。
 浅论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应用
在市场上,有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后,会吸引 大批的消费者业购买,使商家的销售收人迅速 增加;而有的商品价格下降后,只吸引少量的消
费者前来购买,使商家的销售收入减少。为什么 两种商品降价后,给商家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
的结果呢?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同。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 1,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被
用来衡量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 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根据需求定理,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但变动方向相反。在价格上升或下降后,需求量 减少或增加的幅度会因商品种类的不同而不
同、有的商品价格稍有变化,需求量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情况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
相对反应是非常敏感的。而有的商品,价格比较大幅度的变动,只会使需求量发生相对较小的
变化。也就是说,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并不是特别敏感。有的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与需求量 减少的幅度相同。两个百分率的变化恰好相等:
也有的商品,价格变化后,需求量并不发生任何
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就是用来说明和区别上述诸种情况,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通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同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较而确定的,是一个用来表示需求量这一变量对另一变量价格的微小的百分率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程度的概念。通常以需求量变动百分率去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率表示。这两个变动的百分率比值,
称为价格需求弹性系数,即:需求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价格变动的百分率。设Ed 代表需求弹性系数,P代表原价格△P代表价格
的变动量,Q代表原需求量,△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则需求弹性系数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_,}}O.}P}}△0 P} La=}}i一石万-}=m.}i }甲r{I乙r叼」
根据需求定理,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因此上式中的Ed值为负值。但是在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方面,考虑到弹性系数的符号并无特殊意义,因此为了方便起见,一般用绝对值来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它分为五种情况: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完全富有弹性。 匕 (a) Q P一上少
(b) P 0 (d)
如上图所示,D代表需求曲线,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a)图说明的是,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二0,说明不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固定不变,这时的需求量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b)图说明的是需求量曲线缺乏弹性,即Ed}l,表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C)图表示的是需求具有单位弹性,即
Ed=1,说明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即 Q=1/Po
(d)图表示的是需求富有弹性,即Ed) 1,说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
(e)图表示的是需求完全富有弹性,既Ed=, 说明在既定的价格之下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这五种类型中,完全无弹性、单位弹性以及完全富有弹性是三种极端特殊的情况,在实际中是极难遇到的。大多数是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么是富有弹性,要么是缺乏弹性的。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该商品替代品数目多寡以及相近的程度、该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重要性、以及该商品用途的多寡等。商品替代数目的多寡以及相近程度是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最重要的因素。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
相近,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其次,该商品在消费者预算重要性越大,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重要性越小,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
小。再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 的用途越广,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当这些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以便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这类商 品降价后,消费者将购买较多的数量,以便用于
比较次要的用途上。但是有时难以依据一种条件判断商品是否富有弹性,有些商品虽然有多种用途,但是缺乏相近的替代品,例如水就属这类商品:有些商品虽然替代品种多,但是占家庭预算的比较小,例如肥皂这类商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小。
&  二、需求价格弹性与企总收益的关系探讨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极其决定因素对于企业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企业总收益紧密相关。企业在制定价格或变动产品的价格时,一定要考虑自己产品需求价格弹的大小。下面就具体
分析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企业总收益之间的
关系。因为大多数商品要么富有弹性,要么缺乏弹性,所以主要分析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
提价和降价对企业总收益的影响。
  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提价或降价对总收益的影响。如下图(a)图所示,需求曲线D是
一条比较平坦的曲线,表明此种产品是属于需求 富有弹性的产品。现在我们假设原来的价格是 P,,这时需求量是Q,,厂商出售此种产品得到的
总收益就是平行四边形P,AQ,O的面积。如果把
价格下降到Pz,这时需求量为Q:,厂商得到的总收益为平行四边形PzBQzO的面积。从图上我们
可以直观地看到,四边形PzBQzO面积大于四边
形P,AQ,O的面积,也就是说降价后,这种产品的总收益增加了。如果把Pz看成原来的价格,然后
把价格提高到P,,则就可以说明,提价后这种产品的总收益减少了。因此,若某种产品的需求是 富有弹性的,则企业降价后会增加企业的总收
益,而企业提价后会降低企业的总收益。 \D PP B A~ P P, P2 0 Q, Qz 0Q, Qz (a) (b)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或降价对企业 总收益的影响。如上图(b)所示,需求曲线D比 较陡峭,说明此种商品的需求量缺乏弹性的。现
在我们假设原来的价格是P,,则对应的需求量是 Q,厂商的总收益为平行四边形P,EQ,O的面
积。现在我们把价格下降到Pz,则对应的需求量 是Qz,厂商的总收益为平行四边形PzFQzO的面
积。从图上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平行四边形 PzFQzO的面积小于平行四边形P, EQ, 0的面
积,也就是说,降价后这种商品的总收益减少 了。如果把P:看成原来的价格,然后把价格提高 到P,,就可以证明,提价后这种商品的总收
益增加了。因此,若某种产品的需求是缺乏 弹性的,则企业降价会较少总收益,而企业提价则会增加总收益。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
&& 在文章一开始提到有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后
会吸引大批的消费者前来购买,使商家的销售收入增加,就是因为这些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市场上,若能判定某些商品是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则厂商可以采取降价的策略,也就是“薄利多销”的策略,但就不能采取提价的策略。
比如在梧州,去一趟白云山公园要花费五元,买年票是五十元;而上一趟北山公园要花费三元,买年票(北山公园的年票规定八点以前入园有效)是二十五元,结果除了比较大的节日,像重阳节,五一节、十一节、六一节这些节日去游玩的人比较多以外,其余的时间游客稀稀拉拉,非
常少,造成了社资源的闲置,非常可惜。在现阶段,根据梧州人的具体收人状况及物价水平,花费三元或五元去公园游玩的这类商品就是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的。相对于现在本地游客稀少而外地游客也只是会在大节日来几批的情况下,梧州公园的票价应该下降了。不论是每次票价还是年票价都应该下降,因为下降以后可以吸引大批的梧州本地居民去公园消费。广东省有一个城市,花十元就可以买到全市所有公园一年的门票,因此这个城市的居民几乎人手一张年票。梧州公园的年票价格下降后,我想一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而且对于公园来说,一般是固定费用较大,而变动费用较少,游客增加刘公园支出的总费用不会有太大影响,公园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支出的费
用却增加很少,何乐而不为呢?而且,从社会效益来说,有更多的梧州人去公园锻炼游玩,呼吸新鲜空气,吸入负离子,能够使梧州人的身体状况得到很好的改善,从长远看,增加的社会效益
是无法估量的。 文章开始提到有的商品的价格下降后,只会吸引少量的消费者前来购买,造成了商家销
售收入的减少,就是因为这些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市场上,若商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 某种商品是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话,就不能采
取降价的策略,而应该采取提价的策略。在九十
  年代的后期,中国的几家彩电巨头之间进行了一场价格战,相继降低了彩电价格,他们的本意 是“薄利多销”,各自都想占领彩电市场,都想占
更多的市场份额。结果呢,事与愿违,并没有 引起消费者的争相抢购。其实到了九十年代末 期,彩电这种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
J吐变小了,降价只能引起商家总收益的减少。再 比如,在农产品市场上,农民丰收,往往会造成 农民收入的减少,也就是“谷贱伤农”。就是因为
农作物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般都比较小,农作物 丰收引起了农作物价格的下降,又引起了农民 的收人减少。所以在国外,有的时候会在农作物
丰收后把部分农作物销毁的做法,就是为了减 少农民的损失。以上分析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企 业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实际中的一些运
用。在真正应用时,我们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 是上面所提到的总收益包括了成本与利润,总
收益增加不意味着利润增加,总收益减少不意味着利润减少:二是一定要注意商品的需求价 格弹性会由于时期、人们收人放水平、所处的地
区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比如电视机,在我国八 十年代的时候,它的价格需求弹性比较大,而随 着时间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改变,它的需求价格
弹性越来越小。还有上面提到的公园的票价,在 梧州属于需求富有弹性,而在深圳这些发达地 区,则应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综上所述,企业在制定或变动产品价格时, 一定要考虑自己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这
样才能够更好地利用价格策略,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来源:百度知识文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需求交叉弹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