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针眼西瓜注射的针眼是什么样的视频下载

&&&&⊙本报记者&李盈&摄影报道&&&&2006年关于西瓜注射红药水的传言让海南瓜农损失惨重。近日,一则有关西瓜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红的微博,又引起网友的关注,“打针西瓜”真如微博所说,在市面上十分常见吗?如何辨别“打针西瓜”?就此,本报记者为西瓜做了“打针”实验,并请相关专家做出解读。&&&&“打针西瓜”传言让网友咋舌&&&&近日,一条微博称:“黑心商贩把针头对准了尚未到成熟期的西瓜,‘打针西瓜’所注射的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不仅破坏肝脏、肾脏,而且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等!”同时,微博还附图说明了打针西瓜的特点。&&&&此微博一出,便被大量转发,甚至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引得许多网友对吃西瓜“胆战心惊”:&&&&Z-桂红:打针西瓜?!要不要这么黑心啊!伤不起呀!这个夏天还是喝凉开水算了。&&&&王新yes:妈的,以后谁还敢吃啊,亲,买西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啊!&&&&西在囧途-毛济砣:昨个儿刚吃了个一边甜一边酸的西瓜,今天就看到打针西瓜的消息,试问,现在什么食品安全??&&&&“打针西瓜”微博被删网友被禁言&&&&除了被“打针西瓜”吓坏的网友,也有网友对“打针西瓜”的可信性表示质疑。&&&&科学松鼠会成员龚钴尔说:“一看就没种过西瓜。西瓜这东西,不比别的,长起来很疯的,何必打针?夏天的西瓜基本都是瓜贱伤农,几分钱一斤,弄个注射器给它们一个个打针,划算吗?老子是种西瓜的,不是开诊所。”&&&&网友“点子正”指出,打针西瓜流言曾在2006年导致海南瓜农损失三千万元。“当年专家已从生物、营养、经济等角度分析过谣言一捅即破。”&&&&就在“打针西瓜”被“疯狂”转发之际,微博的首发网友“王强_99”却发微博称,自己接到新浪微博官方打来的电话,由于自己发的一条微博造成全网转发,扩散。“新浪告知影响不好,将对本人实行禁言七天的处罚!”&&&&同时,“王强_99”发布的关于“打针西瓜”的微博被删。&&&&记者动手实验给西瓜“打针”&&&&给西瓜注射甜蜜素和胭脂红究竟是否可行?记者做了“打针西瓜”的实验。&&&&实验西瓜:记者在城基路的一个水果摊选了一只麒麟瓜,产自海南,重约3公斤。仔细检查这只西瓜,尤其是瓜蒂附近,表面光滑,无针眼。&&&&实验材料:适量甜蜜素和胭脂红,加水,配成红色溶液。针管一只,容量1ml,配针规格0.45mm×15.5mm。药店销售人员称,“这个规格的针头是最细的。”&&&&实验过程:在西瓜瓜蒂附近选定一个位置,用注射器将溶液注入西瓜。&&&&“打针西瓜”:放置一段时间后针孔易看出&&&&结果一:用最小号针头给西瓜打针,若针孔在瓜皮上的浅绿色部位,如仔细看,还是可以辨认出针孔。但是如果针孔位于瓜皮深绿色部位,则不容易分辨出针孔,且刚刚将针拔出西瓜时,都有红色的液体从针孔中溢出。“打针西瓜”放置两小时后,针孔周围开始慢慢发黑。因此,放置超过两小时的“打针西瓜”,在市场上容易辨认。&&&&结果二:沿着针孔将西瓜切开,可以看到,靠近针孔的瓜瓤区域,有一小块集中呈鲜红色,与其他部分的瓜瓤的淡红色形成鲜明对比。距离针孔越远,瓜瓤颜色越淡。同时,靠近针孔处的瓜皮内侧,被染成红色。&&&&若是买了“打针西瓜”回家,切开后“打针西瓜”就会马上“露馅”。&&&&结果三:将打针西瓜放置一小时后观察瓜瓤,发现中间部分的瓜瓤比一小时前红,然而比针孔附近部分的瓜瓤染色淡。这表明溶液在西瓜内可以扩散,但是扩散不均匀。&&&&结果四:被溶液染红部分的瓜瓤,入口极甜,然而甜中有涩感,且涩感在口中不易消退。&&&&贵州最大西瓜交易市场:这里绝没有“打针西瓜”&&&&位于石板哨的贵阳市石板农产品物流园果品蔬菜交易大厅,是贵州省最大的西瓜交易市场,据大厅果品经营管理部组长王贵明介绍,这里每天的西瓜交易量在七八十吨左右,大多来自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全省市面上的西瓜,多出自这个交易大厅。&&&&提到“打针西瓜”,石板果蔬交易大厅内的一位经销商梁先生直摇头,“‘打针西瓜’纯属谣言!”梁先生说,自己做了近20年的西瓜生意,这几年,这样的谣言年年有,“那些说的人也不嫌累哦,那西瓜怎么能打针嘛,一点常识都没有,”梁先生指着一只瓜说,“西瓜这个东西虽然价钱不贵,但是可精贵,你只要用针扎破了它,这瓜第二天就完了,全都要烂。”&&&&从大营坡来交易厅进西瓜的顾先生说,“我卖西瓜五六年了,从没有进到过打针西瓜,自家更不会给西瓜‘打针’。我老家是黔西的,以前也种过西瓜,给西瓜‘打针’除了容易烂,成本上也划不来。”&&&&“我这里西瓜每天少的时候买一两万斤,多的时候有四五万斤,每一个都打针,要把人累死咯。”经销商熊先生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西瓜的质量和品种都非常好,没必要费‘打针’这个劲嘛。”&&&&王贵明表示,石板果蔬交易大厅供应着全省的西瓜,对于西瓜的质量安全,管理部门会抽查,“我们保证,这里绝不会有网上说的‘打针西瓜’。”&&&&专家:给西瓜“打针”纯属谣言&&&&“打针西瓜”在农业学上究竟有无可行性,对此,贵州省园艺学会理事长樊卫国教授认为,“‘打针西瓜’纯属谣言。”&&&&“西瓜还未成熟时,向里面注射液体,不管是用胭脂红和甜蜜素配制的溶液,还是水等,都会导致西瓜死亡。”樊卫国教授解释,西瓜是一个活体,给其随意注射液体,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西瓜死亡。“而在成熟时注射,西瓜也会因通过针孔与空气接触,导致腐坏。”&&&&对于网上流传的关于“打针西瓜”的图片,樊卫国教授表示,图片中被指针孔的白色部分,有可能跟西瓜的品种有关,但“绝对不是给西瓜打针造成的。”&&&&此外,樊卫国教授还表示,流传的西瓜催熟说法也不可信,“西瓜催熟之后不甜,没有市场。有些西瓜的瓜瓤为红色,瓜籽却为白色,那是因为西瓜还没有完全成熟,并不是因为催熟导致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朱毅副教授认为,“打针西瓜”说法的广泛流传,是因为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一种心理恐慌造成的,“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使得人们听到有关食品安全的说法时草木皆兵,谣言一出,很多人不能理智地分析。我个人认为‘打针西瓜’的说法是比较荒诞的。这种事情不可能大面积发生。所以大家可以安心地吃西瓜。”
,结交更多好友。
已有账号?
分享到微博:
夜班编辑部:6625181&&&&&&&&&&&&&&&&&&&&&&&&&体育新闻部:6625165&&&&&&&&&&&&&&&财经新闻部:6625174&&&&&&&&&&教育周刊:6625157&&&&&&&&&&&&&&娱乐新闻部:6625164&&&&&&&&&&旅游周刊:6625175
广&&&告&&&部:26333&&&&&&&&&&发行部:6775896&&&&&&&&&&&&&&&&&&&&&新 闻 热 线:96677&&&&&&&&&&&&&理财热线:&&&&&&&总编室:6773939&&
本 报 地 址:贵阳市宝山北路372号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大楼10-11楼&&&&邮编:550001聊城记者调查:西瓜被“打针”不靠谱 不可能被催熟
  10:57:28 来源:
  炎炎夏日,吃个西瓜清凉解暑。然而,市民刘女士称自己买的西瓜却西瓜瓤通红,但没有一丝甜味,西瓜里还不少白色的籽。这让刘女士想到了在微博微信上广泛流传的&西瓜打针&一说,经过对比,刘女士发现
  炎炎夏日,吃个西瓜清凉解暑。然而,市民刘女士称自己买的西瓜却西瓜瓤通红,但没有一丝甜味,西瓜里还不少白色的籽。这让刘女士想到了在微博微信上广泛流传的&西瓜打针&一说,经过对比,刘女士发现自己买的西瓜特征很符合网上说的打针西瓜的特征,只是自己的西瓜已经被切开,不容易发现针眼。
  经过对比后,引起了刘女士的恐慌和疑惑,&自己买的西瓜有没有被打过针?&&瓜瓤出现泛黄的杠杠怎么回事儿?&&为何瓜会通红却不甜?&&打针西瓜&是怎么回事儿?对此,记者深入了解情况。
  市民反映 市民怀疑西瓜被打针
  7月15日,市民刘女士致电本报8510000新闻热线称,自己在街头买了个西瓜,切开一看里面有不少白色的西瓜子,而且有黄白色的瓜瓤。刘女士告诉聊城晚报记者,瓜虽然水分很大,但是一点不甜,吃不出西瓜的味道。刘女士说,随后,她拿西瓜和网上&打针西瓜&做了对比,感觉自己买的是被打过针的西瓜。
  记者了解到,近期,一则西瓜被打针催熟的信息在微博微信上广泛流传。该帖子内容大致是有很多黑心商人,对尚未成熟的西瓜注射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从而达到催熟,汁液丰富,瓜肉香甜的效果,但所用添加剂不仅对人体无益,反而会破坏肝脏、肾脏功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帖子还付上了几张打针西瓜的图片。
  刘女士告诉聊城晚报记者,经过与网上照片的对比,她发现,自己买的西瓜特征很符合网上的帖子。刘女士说,自己买的西瓜个头比较小,一块钱一个,水分充足,但是没甜味。看了网上的帖子,自己吓了一跳,怀疑买到了打针西瓜,也没再吃。
  刘女士说,自己平时不会轻易相信微博微信上的传言,平时也没少买了西瓜,但是这一次西瓜一打开,自己不禁有些怀疑。&这样子的瓜到底有没有问题,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白色的种子,还有发黄的瓜瓤?以后,这样的瓜还能不能买?&刘女士向记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记者调查 热卖的西瓜并没有发现针眼
  随后,聊城晚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他们大多数表示,自己看过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的打针西瓜,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吃个西瓜,清凉解暑,自己不会因为微博微信的传言而不去吃西瓜。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微信上说的西瓜打针的事儿,并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证,因此,不必恐慌。&此外,也有少数市民表示担忧,市民李女士说,自己怀孕了,在吃的方面特别注意,尤其是西瓜,整个夏天都很少吃。
  根据网上流传的说法,被打过针的西瓜表面会留下针眼,记者先后到了开发区几个农贸市场,小区门前的西瓜摊贩前调查,并没有发现有针眼的西瓜。采访中,有瓜农告诉聊城晚报记者,现在不可能有打针西瓜,现在天气比较热,不打针西瓜就会自然成熟。
  对于打针西瓜的传言,开发区一名瓜农说,自己是许营来的,现在许营的西瓜都开始下架了,只剩下一些小的西瓜,拿出来便宜处理。对于西瓜打针一说,这名瓜农表示,现在西瓜都便宜,谁会给西瓜打针,没那个工夫,人工费划不来。这名瓜农表示,自己种瓜种了五六年,每年都会有这样的传言,自己已经见惯不怪了。
  业内说法 西瓜不可能被催熟
  西瓜没有被打针,那刘女士所买的西瓜为何会出现发黄的瓜瓤,及白色的种子?为何口感也不好?
  对此,沙镇瓜农王先生告诉聊城晚报记者,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包括品种、天气、气温、肥料等。王先生说,现在的西瓜多是麦后瓜,麦后瓜出现的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瓜的水分含量大,但是糖分不足。此外,现在正赶上多雨天气,一旦下雨,西瓜很容易烂在地里,很多瓜农会赶在下雨前把瓜摘掉,这样也会影响西瓜的口感。对于西瓜打针一说,王先生表示,现在西瓜价格便宜,人工打针从成本上也划不来。
  聊城市农委高级农艺师孙玉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的西瓜完全没有必要催熟,天气比较热,西瓜完全可以自己成熟。对于刘女士反映的,西瓜内有发黄的瓜瓤,孙玉杰表示,这可能与西瓜营养不良或者化肥的使用有关系,可能是由于西瓜缺钙、氮肥施用过多、生长后期遇低温、品种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此外,孙玉杰告诉聊城晚报记者,对于网上流传的西瓜被打针一说,他在微信中也看到过,对此他表示怀疑。孙玉杰说,微信上流传的一些说法不可盲目去相信,西瓜打针一说,一旦西瓜被打针便很难保存,不具有可操作性。如果瓜农为西瓜注入甜蜜素和胭脂红,不仅增加了瓜农的成本,还会导致西瓜有了针孔后,果肉与空气接触,加速内部腐烂。打过针之后,第二天西瓜可能就烂掉了,这样做瓜农损失会更严重。孙玉杰表示,西瓜打针传言对瓜农来说在情感上也是一种伤害,市民应对传言加以辨别。
  (记者 张娜)
责任编辑:杨翠婷
】【】【】
更多关于 西瓜,打针,催熟,夏天 的新闻:
精彩图片:
聊城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聊城新闻网是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所属《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刊登新闻及其他作品的唯一授权使用单位,上述作品电子版的版权均为聊城新闻网所有,严禁任何网站擅自转载或盗用。
任何网站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需事先征得本网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等字样。
截止今日,聊城新闻网没有书面授权任何网站转载使用本网作品。
近期发现聊城若干网站擅自盗用聊城新闻网发布的新闻报道、照片、视频等。为此,特郑重声明:凡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的网站,务必于三日内将本网作品撤除,并保证以后不再转载,否则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聊城新闻网电话:记者暗访卖瓜人 自称绝不为西瓜打针
西瓜作为&消暑圣品&是每年夏季最受欢迎的应季水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一条关于&打针西瓜&的传言让人们忧心不已。传言说,有瓜农为了让西瓜卖个好价钱,往西瓜里注射禁用的食品添加剂。这是真的吗?
市面上到底有没有&打针西瓜&,记者决定到市场上去找一找。在南城的一个市场外面,记者看到多个推着三轮车卖西瓜的商贩。来看看这些瓜摊的主人是怎么说的?
瓜商说,自己的卖的西瓜是从东北运来的,所以瓜皮上有一些损伤,而庞各庄的西瓜表面则很光滑,没有损伤,但不管哪种瓜都不会打针。记者又走访了几个瓜摊,发现各家卖的西瓜品种都有不同,瓜商说,他们销售的都是从不同省市运到北京的西瓜。当记者问瓜商有没有给西瓜打针,瓜商是这样回答的:&胡说西瓜不打针!&
在西瓜商贩那里和调料市场,记者都没有找到西瓜打针的确凿证据。接下来,记者决定去西瓜生产地了解情况。北京市大兴区的庞各庄是北京西瓜的主产区。这里的不少人家祖祖辈辈都是以种西瓜为生,对西瓜应该是最了解的。当记者提到给西瓜打针的说法时,他们觉得很荒唐。
卖西瓜的、种西瓜的,都说不可能给西瓜打针。&打针西瓜&是否存在?记者决定换一种思路:如果按传言说的,把甜蜜素和胭脂红打到西瓜里头,那打完针的西瓜会是什么样呢?
将内容分享到
相关新闻:
投诉排行榜
中国 北京电视台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京ICP备 号-3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3028号建议使用:IE6以上版本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针眼是什么样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