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定向的旅游服务业

省政协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定期协商座谈会在桓仁召开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本报讯【本溪日报记者马兰】8月5日,省政协在桓仁满族自治县举办定期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快发展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议题进行协商讨论。这是省政协专题协商会议首次在基层召开。省政协主席夏德仁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滕卫平、市委书记高宏彬、市政协主席王桂馥等省市领导出席会议。与会人员于8月4日对桓仁县北江古韵文化街等相关旅游项目进行了考察。座谈会上,桓仁县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旅游业发展情况。10名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与会8个省直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听取建议并参与讨论。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夏德仁对本溪市发展旅游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对桓仁县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所取得的成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各级党委、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把旅游业做成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使旅游业发展成为辽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振兴的新引擎。他强调,要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因地制宜,制定并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要以问题导向加强旅游业发展硬件、软件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注重包装、推广和宣传,加大宣传和市场推广力度。各位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要进一步做好跟踪调研,继续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希望各部门分门别类采取措施,认真落实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省政协将在一年后对这次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推进,全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市委常委、秘书长孙旭东,副市长杨军生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辽宁:让旅游业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振兴的新引擎 云南:幸福路上,一个民族一个村寨也不能少
协商会“头脑风暴”只为民族地区发展
日 09:15 | 来源:
  本报讯 8月4日,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古韵文化街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不观光、不购物,而是穿梭于商铺之间,不断询问古韵文化街的建设情况及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这群&客人&有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省发改委、省民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他们正在就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问题开展调研,也为一场即将开始的&头脑风暴&作充分准备。
  8月5日,辽宁省政协&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定期协商座谈会在桓仁县召开。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低谷期,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亟待有突破性的发展。同时,辽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两个享有少数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县级市。在辽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大多被划为水源涵养型和水土保持型的生态功能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地区工业的发展,但这些地区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因此,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意义十分重大。正如省政协主席夏德仁所说:&要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把旅游业做成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使旅游业发展成为辽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振兴的新引擎。要以&十三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因地制宜,制定并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开好这次协商会,早在6月上旬,省政协就组织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先后赴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丹东凤城市开展调研。在会议召开前一天,省政协再次组织与会者开展调研视察,进一步了解情况、查找问题。
  省政协常委陈莉嫈首先发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存在基础设施不配套、产业意识不强、管理体制落后、特色资源开发不够等问题。&她的一番话,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基础设施不配套,特色资源开发不够&&问题的根源在于缺少资金支持。因此,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融资难问题是关键。&农工党成员王勇建议,建立全省范围内的民族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政府投入引导基金,作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在股权市场进行融资。
  &要注重提高旅游的集聚效应。&农工党成员牛箐认为,辽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缺少整体品牌规划,各景区贯通性比较差,旅游的聚集效应没有形成。他建议从规划入手,采用片区化的模式,做到整体开发。省政协委员由广琴也建议,用规划引领开发,统一组织制定辽东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
  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会场气氛更加热烈,更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一一迸发: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打造体验游品牌;积极利用&互联网+旅游&模式,实现辽宁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宣传和市场推广的统一规划、统一行动、打包宣传&&
  来自8个政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现场作出答复:要将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纳入辽宁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在旅游形象重点宣传和重要客源地营销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对旅游产业做得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城镇路、旅游路、农村路的建设工作;加大对民族民俗特色演出的支持力度。(胡刚陶媛慧)
  本报讯 &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近日,云南省政协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举行专题协商会。参加会议的除了省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有关专家以外,省工信委、省民族宗教委、民政厅、交通厅、农业厅、扶贫办等22个省委办厅局的负责人悉数到场。一场事关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大讨论由此展开。
  &云南省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和重点是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农村地区的发展与进步,不掉队一个民族、不落下一个村寨。&民革云南省委负责人在协商会上指出,云南省的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农村问题、扶贫问题高度重叠的现实。要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财政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人才扶贫和全方位扶贫等各个层次的扶贫措施密切结合,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提供支撑。省政协委员马勇认为,应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多样性的独特文化,科学开发少数民族地区资源,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夯实民族团结示范的物质基础。
  针对委员们和党派代表的发言,多个职能部门回应道,云南93个贫困重点县和片区县以及贫困乡贫困村,将建立贫困县退出和约束机制,切实加快贫困县脱贫摘帽步伐,建立&挂包帮&机制,开展&转走访&活动,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排难解困,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发展。在回应关于加大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等问题时,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将设立民族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培训专项资金。贫困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技术培训能力差,要根据生产进度进行连续培训,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农民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为了保证协商时问题把握得准、建议务实可操作,省政协民宗委和民革云南省委做足了功课。5月份就组织委员和民革成员到红河、楚雄、昭通等州市开展了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翔实的材料。省政协民宗委负责人介绍,省政协将针对云南省民族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协助党委、政府着力维护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走上幸福路。(陈树德)
编辑:薛鑫
关键词:民族地区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协商座谈会 协商助推县域经济 旅游怎么发力---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新闻热线:028- 订报:028- 广告:028-四川日报网新闻热线:028-&&&&四川日报网商业合作:028-
14旅游周刊日
助推县域经济 旅游怎么发力
松潘县凭借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松潘县旅游局供图
&&&&□本报记者 朱丽 刘星&&& 在5月上旬结束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我省提出:要把服务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潜力产业来抓,要推动旅游资源联合开发,高水平规划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峨眉、大成都等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和整体品质提档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在全川183个县(市、区)中,大多数县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谓是县县有特色,移步即美景。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省县域旅游将从何发力,以切实起到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就地就业、带动农民致富、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城镇繁荣、提升地域形象的巨大推力?A旅游强县 旅游业占GDP要大于三成&&& 今年初,我省首批旅游强县出炉。世界双遗产地都江堰市、天下名山峨眉山市、阿坝州汶川县、川东北古城阆中市等十个区县榜上有名。旅游强县的创建,不仅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创造绿色GDP,而且加快了县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去年,阿坝州汶川县旅游总收入26.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8.4%,汶川特别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古城阆中,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在成功举办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带动下,阆中全年旅游总收入44亿元,在GDP中的比重比全省多出14个百分点,成为全省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强县。&&& 首批旅游强县的创建,是我省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提供强力支撑的开始。紧随其后的,是一大批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强县正蓬勃发展。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启动第二批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将从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重点县(市、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指导完善旅游招商奖励政策,搭建投融资和推介平台,促进县域旅游投资大突破。&&& 今年,我省还将以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成都、大峨眉、攀西、秦巴、川南为重点区域,推动县域旅游整合发展:甘孜州、阿坝州正在打造全域旅游,包括木里县等在内的 32个藏区县将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包括芦山在内的雅安受灾区县将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未来,我省将建设一批旅游业收入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景区特色突出、接待设施完善、产业机制健全的旅游示范县。B乡村旅游 提档升级后更美丽&&& 在我省县域旅游的发展中,乡村旅游一直是重要的一环。2013年,我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44.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全省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621.9元,比上年人均增加80.6元,增长14.9%。&&&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产业升级,更起到改变老少边穷地区面貌,扩大农牧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作用。5月8日,松潘县安备村,新开业的山巴赞巴拉食府补齐了该村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上最后一环,独具特色的藏式风情与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松潘县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松潘县正积极探索“精品旅游村”经营模式,选取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民族特色突出的村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下一步将按A级景区标准,把安备村打造成为黄龙―九寨旅游线上一处重要的观光体验型精品旅游景点。预计建成后每日接待游客3000人次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 目前,我省有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8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面开花的乡村旅游,将是全省各地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第一家农家乐的诞生地郫县农科村、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绵竹的年画村等为代表的新兴乡村旅游区域,在全国都有着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我省还将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已制定的《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将加强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中江县集凤镇的石垭子村、芦山地震灾区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以及攀西地区的康养产业,都将成为下一步全省乡村旅游升级版的“丰产田”。C旅游小镇宜居宜业更宜游&&& 灾后恢复重建打造的汶川县水磨镇,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千年冰川脚下的泸定县磨西镇,已成为海螺沟景区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托……全省推行的“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是我省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去年,省旅游局提出“宜居宜游”规划导向,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城镇,构建了旅游引导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攀枝花盐边县红格镇,作为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31个旅游镇之一,大力培育以“阳光、温泉、运动、休闲”为主题的旅游度假产业,2013年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在引领小城镇科学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先行示范作用。&&& 未来,我省旅游小镇的建设将更加注重发挥连接景区、带动乡村的独特作用,将更注重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的吸纳能力将更加提高,城镇功能更完善。延伸阅读金川生态立县 旅游先行□中共金川县委书记 张海清&&& 金川县,素有“阿坝江南”的美誉,是四川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到2014年,金川林地面积达到37万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41.72%,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提供了先天优势。&&& 金川,以打造“藏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推进区域联动、资源互补,与周边四县抱团打造 “大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以打造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团结稳定的“和谐产业”为方向,成功创建观音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创“资源整合+专业托管”的新模式,与川旅集团等招商引资企业合作,启动“4221”项目工程。按照“农旅相融、工旅互动、文旅一体”的思路,以观音桥、嘎达山和世界罕见的高原田园风光等景区开发为重点,加快构建生态度假、文化体验为核心的 “全域、全时、多元”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九龙藏彝走廊 秘境天堂□中共九龙县委书记 赵景强&&& 九龙县,是“藏彝走廊”的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优美,“贡嘎翡翠”伍须海、“神秘水怪”猎塔湖、“洛克小道”猛董等高原风光雄奇俊秀,藏彝民俗文化浓郁多姿,被誉为“秘境天堂”。我们紧抓四川建设中国最美藏区的机遇,围绕“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和“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藏彝走廊、秘境九龙”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伍须海5A级景区为龙头,加快瓦灰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猛董神山、猎塔湖及普依赞雪探险旅游区、雅砻江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等精品景区建设。投资9.3亿元,推出27个增绿、点亮、塑美项目,建设高原碧水风情县城。突出文旅结合,深入挖掘、继承和弘扬以藏彝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包装推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玛达咪》等精品剧目,举办了首届伍须海国际游海节、藏彝走廊民歌大赛和藏彝文化研讨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启动6个藏彝民俗文化风情村试点建设。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我们还积极探索当地村组以林草地折资入股、门票分成等新机制,做到开发一方资源,带富一方百姓。米易阳光花城 康养基地□中共米易县委书记 王彪&&& 米易,属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地温室和热作区,年均气温19.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6%以上,是“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阳”的康养度假理想目的地。近年来,我们明确“花园县城、公园城市、康养基地”定位,建设安宁河谷“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在绿中、居在园中”的山水园林县城,构筑以阳光、运动、休闲、度假、康养为主题的城镇业态支撑,加速推进米易时光度假区、亲水主题核心区、康体疗养休闲区、佛教文化养生区等产城相融项目,引进建设川煤疗养中心、省医院康养保健中心等健康养生项目,创建中华养生论坛、皮划艇冠军赛、三花节、龙舟赛、舞龙舞狮大赛等康养旅游活动品牌。西昌邛海湿地 城市绿肺□中共西昌市委书记 李俊&&& 西昌,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西昌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努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样板。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地面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西昌坚持把邛海作为全市的核心生态资源,系统实施邛海流域生态整治,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恢复邛海湿地8500余亩,恢复邛海水生植物60余种,有效保护各类珍贵树种1080余种,邛海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2013年游客人数突破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21亿元,旅游满意度调查测评达87.72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今年10月,环邛海六期2万亩湿地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最美的城市湿地,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至38平方公里以上。链接省旅游局六大行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省旅游局将新培育10个旅游强县,创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积极申报全国“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为此将实施六大行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以深化改革推动县域旅游科学发展。编制实施《四川省旅游业改革行动计划》,指导峨眉山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和推动藏区、秦巴、乌蒙等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探索建立以旅游经济为龙头的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以重点区域推动县域旅游整合发展。以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成都、大峨眉、攀西、秦巴、川南为重点区域,整合全省县域旅游连线成片发展,重点推进32个藏区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推动芦山灾区县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建设秦巴山区省级生态旅游扶贫试验区。&&& ――以试点地区推动县域旅游率先发展。以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芦山地震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以及攀西地区的康养产业为试点,先行先试,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产业融合推动县域旅游纵深发展。制定实施《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加强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以项目落地推动县域旅游提速发展。今年是省政府确定的“旅游投资促进年”。省旅游局将从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重点县(市、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指导完善旅游招商奖励政策,搭建投融资和推介平台,促进县域旅游投资大突破。&&& ――以服务保障推动县域旅游持续发展。以旅游法制化、标准化、“智慧旅游”、人才支撑以及推动各地建设“旅游景区连接通道最后一公里”等配套项目提升县域旅游管理和服务能力。
在线投稿邮箱:旅游,为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唐仲蔚 王玉娟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日益增大,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2008年10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2009年1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环境,也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产业初具形态,旅游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战略性调整迈出关键步伐,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科考探险旅游、自驾车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特种旅游不断丰富。
  据统计,2000年,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320.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5亿元。2010年,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122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02亿元。2014年,青海接待游客2005.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1.9亿元。
  尤为可喜的是,近年来,青海省各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多数藏族自治州近两年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数据,可与2000年全省的数据相媲美。
  数据显示,仅2014年,海北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563.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74亿元;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32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4亿元;黄南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301.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69亿元;玉树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3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
  旅游,为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海北,着力发展&三色&旅游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北岸,新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就在这里诞生。在这里拥有奇山、青松、祥云,青海湖、金银滩,百里油菜花海、仙米云海、中国最美草原&&祁连山草原,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汉西海郡治龙夷城(今海晏县三角城)遗址,门源县北山乡唐代金巴台古城、浩门镇东南宋代门源古城、克图乡巴哈村唐代岗龙沟石窟寺,克图乡克图村宋代克图古城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可谓千山堆秀、百川相织、草原广袤、资源丰富。
  近年来,海北州举全州之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打造&梦幻海北&旅游产品。据了解,仅2014年,海北州累计完成旅游项目建设资金2.15亿元,实施门源岗什卡高山体育旅游区、达坂山观景台停车场、青石嘴游客服务中心、芬芳浴扩建、祁连瑞士印象街、海晏金银滩(原子城)景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达玉民俗村游客服务基地等27个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拓宽渠道,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旅游宣传新局面,政企联手,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展示海北作为高原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借助各类节庆活动,提升海北旅游品牌。投资近300万资金研发旅游商品,提升商品质量,延伸旅游消费链,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2015年,海北州将紧抓兰新高铁全线开通的有利时机,以开展绿色、红色、特色&三色&旅游为抓手,全力推进金银滩(原子城)景区的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全面促进海北州旅游业发展。
  海北州旅游局副局长谢才旦表示,随着兰新高铁的开通,今后将有越来越多游客走进海北,海北州各景点、交通运输部门、旅游宾馆、饭店、农(牧)家乐都做好了迎接旅游旺季到来的准备,希望通过高铁,带动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推进海北旅游业的发展。
  新玉树,旅游浴火重生
  经过三年努力,2013年玉树藏族自治州灾后重建全面收官,一座崭新的城市屹立在世界屋脊。根据青海省和玉树州旅游恢复重建的总体安排,2014年玉树州着力实现旅游业的全面恢复,重点统筹协调实施好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此为契机,在玉树州范围内,形成文化、农牧业、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业、精深加工业等产业高度与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大产业融合,坚持把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作为玉树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支柱产业。先后举办了首趟旅游包机开通仪式,掀开了玉树2014年旅游活动新的序幕;第八届康巴艺术节暨玉树赛马会、2014中国青海国际冬虫夏草暨藏医药展交会和2014中国北京&玉树自驾车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向世人展示新玉树的崛起。同时,通过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鼓励发展服务业,促进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市场中介及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做亮旅游景点景区、做优精品旅游线路,着眼于&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抓好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档升级。
  如今,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景区、勒巴沟文成公主庙景区、玉树州旅游接待点等项目已建成。今后几年,玉树州将深入挖掘康巴文化资源,构建以结古镇为中心,以唐蕃古道、高原湿地草原、康巴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旅游带为支撑,以观光、体验为主体,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精心打造的源头科考探险之旅、天上玉树摄影之旅、藏传佛教朝觐之旅、康巴民俗风情体验之旅和可可西里环保之旅等特种旅游线路逐步成型。
  同时,玉树州在借助于四川、西藏、云南等相邻的区位优势,开展旅游区域合作战略,使旅游业成为撬动玉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海南,打响黄河水资源品牌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湖南岸,拥有闻名遐迩的文成公主进藏途经的日月山、&天下江河皆东去,唯有此水向西流&的倒淌河奇观、神奇梦幻般的国家4A级景区青海湖、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一坝&的龙羊峡水电站,还有&青海小江南&之称的梨花之都贵德县、&青海九寨&之称的贵南直亥景区、同德宗日文化、同德河北原始森林风景区等景观。青康、青藏、西久、青南公路贯穿境内,历史上&羌中道&、&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都曾越境而过。可谓民族风情淳朴迷人,草原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2014年,海南州按照&一区两带&的旅游发展思路,紧紧围绕贵德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目标,大力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旅游宣传促销,不断强化旅游市场管理,提升海南州整体旅游形象,打造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品牌。
  海南州旅游局局长仁贝表示,2015年,海南州将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把推动旅游转型升级作为产业生态化的重要方向,高起点、高品位规划旅游业发展,积极培育具有海南州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新业态和消费新特点,全方位打造海南精品旅游产品。将进一步强化旅游规划的引导和落实,促进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景区。继续加大旅游投资力度,加快旅游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培养多元旅游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坚持文化为魂,实施旅游品牌营销战略,打响&天下黄河贵德清&和&天上龙羊&旅游品牌;抓好产业管理培育,提示旅游服务质量;强化部门联动配合,实现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黄南,&金色谷地&的魅力
  黄南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尖扎县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电站大坝和库区风光,闻名遐尔的同仁历史文化名城、热贡艺术、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南宗尼姑寺、麦秀原始森林风光、泽库和日石经墙、河南圣湖仙女洞及青南草原风光等。
  黄南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促进了当地农牧民收入增加。同仁县被誉为&热贡艺术之乡&,而隆务镇吾屯村作为热贡艺人最为集中的地方,热贡艺人占全村总人数的90%以上。目前,在吾屯上、下庄,郭麻日、年都乎等村有大批从事热贡艺术的艺人。北京、四川、甘肃等地的人员慕名而来,学习艺术,也带出了很多当地的农牧民。据青海仁俊热贡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雕塑传学院负责人夏吾角介绍,近两年,能够收到北京、深圳、广州、四川、甘肃等地的订单,年收入近400万元。通过多年的经营,他感受到民族艺术和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够将民族传统艺术的精髓传承下来,让艺术带来效益,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以前,泽库县的牧民几乎都是以放牧为生。近年来,当地牧民就地取材,从不值分文的&石头&上下功夫,走上了研发旅游商品的路子。泽和石源石材工艺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泽和介绍,他们创作的&和砚&、&和雕&旅游商品,已经走出辽阔草原,走进了省城,走出了省门,走向了全国。罗泽和说,透过这扇窗口看到了更美好的事业前景。
  海西,大漠戈壁的传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部,拥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多处,其它文物古迹近70处。海西州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别是有&横空出世莽昆仑&的&中国第一神山&和&万山之祖&之称的昆仑山备受敬仰。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察尔汗百万吨钾肥、德令哈百万吨纯碱等项目的实施,4A级昆仑文化旅游区、德令哈市的可鲁克湖及外星人遗址旅游区、茶卡盐湖、金子海、贝壳梁、热水古墓、&外星人遗址&、吐蕃文化、蒙藏风俗等旅游资源为发展高原生态旅游、民俗旅游和工业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奇特的雅丹地貌、沙漠戈壁是科学考察和旅游探险者最有魅力的旅游景点。
  近年来,海西州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州&的目标,以景区开发建设为主要抓手,逐步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为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推动,组织州内各旅游部门先后赴敦煌、浙江、兰州开展了旅游资源、旅游线路产品推介和扶持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发布,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举办了中国第二届海子青年诗歌节、第二届激情哈拉湖&迎新年冰雪机车极限挑战赛、世人遗落的大美之地&寻美柴达木自驾之旅活动、&激情穿越柴达木&寻找中国最美雅丹地貌&探险旅游、&探秘柴达木大岩壁&等系列活动。
  2015年,海西州将继续办好&海子青年诗歌节&和&激情穿越柴达木&品牌推广活动,推动旅游节赛活动品牌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加快推动海西州特色主题旅游业。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具有海西特色的星级乡村旅游点、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游、生态观光游等。
  果洛:天神的后花园
  果洛古称俄洛、郭罗克,是藏民族聚集的纯牧业区,兼有小块农业区。是一个面积大、人口少、地势高、草原广、资源丰富的藏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果洛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旅游景点70处,拥有阿尼玛卿峰、年宝玉则、雅拉达由和措日尕则等山峰,是登山、滑雪、探险和狩猎的理想场所。扎陵湖、鄂陵湖,冬格措纳湖及星宿海,犹如点缀在母亲河源头熠熠生辉的颗颗明珠。托索湖、莫格德哇遗址、白玉寺、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唐蕃古道、玛可河原始森林等景点完整保留着其本来面目,给人以纯真、质朴、粗犷的真实感。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在国家的支持下,先后修建通往年宝玉则西姆措湖、俄姆措湖、班玛原始森林、格萨尔狮龙宫殿等主要旅游景区(点)的道路,建成了久治年宝宾馆和达日格萨尔宾馆。当前,果洛州重点打造世界级湿地玛多黄河源头;建设以阿尼玛卿、冬格措纳湖为中心的登山、探险旅游圈;构建以久治年宝玉则、班玛原始森林、红军沟为中心的青南红色、生态、人文、探险、漂流旅游带,努力打通大香格里拉、大九寨、青海省东南旅游大通道。同时,积极引导农牧民树立旅游经营意识,让更多的农牧民进入旅游领域或经营与旅游相关的产业,使他们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旅游富起来。
(编辑:彭凤平)[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地区定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