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币与美元保持稳定时,美元贬值的原因为什么资金流向中国?

  我看好多大师预测将来要通缩,我对经济一点不懂!但是我想知道的是,既然是现在都用人民币根银行兑换美元!这部分人民币又是所谓的外汇占款,是印出来的债务,那这部分人民币回到银行后,国家肯定不会平百无故的把这部分多印出来的钱,给销毁掉,那就是说,兑换美元的人越多,国家的外汇就回越少,市场上的人民币并没有减少,而且每年还会增加!既然市场是钱越来越多,为何好多人都说要通缩,通缩不就是市面上的钱少了么,既然钱越来越多,应该通胀才对,这点我很不明白,那位能给说说!指点一下!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流出的很少,所以感觉不到。
  不是真的把钞票烧掉,是资产负债表
  哈哈,这个问题我也困扰着我很久,纳闷的很,这钱兑换到银行以后,银行如何处理?烧掉是不太可能的了,可不烧的话继续拿出来流通的话,那肯定就印发莫大的通货膨胀了!
  @beimiliu1980   你那美金换人民币,是央行新印的钱换的,外汇去央行那里,所谓发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之一,所以外汇占款越高,人民币发行量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赚外汇,市面上人民币越多。你换回美金,这部分人民币商业银行应该要上缴央行,不会再在市面上流通的。
  账面注销
  但是流不流向社会你没法监控。只有认了。
  都是银行里的数字, 又不是实际的纸钞。
  感觉现在国家拿到股市里面了,哈哈
  我的地盘我做主,哈哈。不能够用常识解释
  多余的要销毁的,不然流出去就是通胀
  你拿人民币换美元,你的帐户减少了人民币,同样银行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也减少了,所以人民币少了。这个都是帐面上的。你以为所有的人民币都是现金,那是不对的,现金只是一小部分。  
  .  引狼入室的是炒房囤房者  .  如果房价继续上涨5年则中国城市住房总市值折合100万亿美元,而世界上流通的美钞才10几万亿美元,那么,西方国家的大量财富就会被中国人用“纸张”换走,即中国印钞机对西方国家“大剪狼毛”。天下哪有“狼被羊咬”的道理,所以华尔街狼已经在磨刀霍霍向猪羊,准备对中国剪羊毛。  .  4、房价泡沫可能被美丽帝刺破  .  因为多数外汇相当于银行的储蓄存款,真的属于中国政俯的外汇可能只有1万亿美元左右。你没有美元印钞机,如果索罗斯们筹集5万亿美元,而且在中国移民族的跟风配合下,就可以搞掉你1万亿美元,所以属于中国政俯的外汇归0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香港没有被索罗斯击垮,因为有13亿人在做靠山。中国的外援在哪里?  .  人民币可能被坐过山车。一旦美元指数上涨,一旦美国房价上涨,一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变为贬值,一旦 ……,唯利是图、喜爱追涨的热钱、一些外商、假外商、移民族,就会卖出人民币资产(住房、厂房、股票、股权等),将人民币换成美元。加上危机导致出口企业出现倒闭潮,就会导致外汇大减少,进而导致外汇占款大减少。  .  不要说“外汇占款不可能负增长”。2013年3月 2363 亿元。2013年4月 2943亿元。2013年5月 668 亿元。2013年6月 -412 亿元。2013年7月 -245亿元。  .  有人说:“中国的GDP是老二,谁也搬不动。”非也非也。多军不懂得“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美国是老大,从来都喜欢整老二。在美丽帝面前,只要想搞你,没有他们搬不动的。英国、苏联、日本、欧元区,挨宰的时候都是老二。看看巴西和印度,2013年夏天,本币对美元正在坐过山车。●●  .  结果是:基础货币(都是外汇占款)可能从25.23万亿元减少到20万亿元 × 货币乘数可能降低到3倍(亏钱效应下不敢投资,银行放贷减少)= 货币和准货币M2可能减少到60万亿元。2012年广义货币97万亿元 – 60万亿元 = 【虚拟性准货币】减少37万亿元(38%)。  .  遇到房熊市,原来有N万张的“百元纸币”,仍然是N万张的“百元纸币”,减少的是虚拟价值。全国城镇住房总市值182万亿元,下跌50%,就是91万亿元的【住房泡沫价值】不见了。就像乌鸦喝水的小瓶子的石头被拿掉,水位降低,乌鸦(炒房囤房者)喝不到水,即房市里“可以变现的价值”大为减少,社会上和银行的资金大为减少。  .  虚拟货币和虚拟资本共减少128万亿元,说明印钞票依赖外汇已经埋下通货紧缩的祸根,在房熊市里外汇大减少,导致外汇占款大减少,加上被货币乘数放大,必然是严重的通货紧缩。  .  这种情况不是凭空想象,美国次贷危机,一些银行倒闭,房价不断下跌,一些企业倒闭,消灭50万亿美元的虚拟货币和虚拟资本。  .  在这个“货币泡沫和房价泡沫一起破裂”的过程中,货币与房价会形成“鸡少生蛋,蛋少生鸡,鸡再少生蛋,蛋再少生鸡”的“恶性循环”(负反馈)。虽然会有降低存款准备金、加息、增发货币等政策调控,但是,因为就像破裂的自行车轮胎,你一边在打气,它一边在漏气,因为钱窟窿太大,所以总体仍然是严重通货紧缩状况。于是,泡沫破裂和通货紧缩使得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资金链纷纷断裂,而且呈现“三角债”传染病。  .  不得不抛售房产以救急解困。房价泡沫太大,一旦下跌就会导致恐慌情绪,就会呈现亏钱效应,买方买涨不买跌,于是,卖方的千军万马按照价格在排队过独木桥。  ..  王二排在1001名,可能2年也轮不到。王二知道头2年通常是下跌40%,所以杀跌成交。相当于王二“插队站到第一名”。张三、李四 …… 潘11…… 大家都要“断臂求生”,于是熊市不言底就出现了。.  .  那时火烧连营,就像1部消防车接到10个火灾报警,只能按照轻重缓急,先救银行,先救倌员的工资单……来到房市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看看目前的鄂尔多斯和神木,难道不是这样子的通货紧缩?投入多少钱也救不起来。  .
  房价大跌,会导致许多人返贫,会导致倒闭潮愈演愈烈,不少人因此失业减薪,不少农民工“上山下乡”了,导致房东收到的租金少了。  .  于是,大家都闹钱荒了,无钱可花,不爱上街。养得起汽车的人减少导致汽车价格下跌,有钱人减少导致黄金珠宝价格下跌,节衣缩食导致衣服、猪肉价格下跌,富人减少导致外出旅游的减少。  .  无论是1995年后的海南、北海,还是2012年后鄂尔多斯,房地产泡沫破裂后,这些城市与房地产相关的几十个行业以及餐饮、零售、娱乐等行业都是一片萧条,资不抵债的,破产的不计其数。  .  2008年次贷危机,大家应该记忆犹新。经济萧条,倒闭潮 + 失业潮 + 回乡潮,股市下跌到1664点,一些城市的房价下跌40%,大众最响亮的口号是现金为王,开发商大喊救市,任志强说要死也是银行先死。出租房待租率提高,租价下跌。公交车没人站着,街上冷冷清清,饮食店就餐者稀稀落落。  .  .  假设在在房熊市里富人减少60%,那些卖猪肉的,卖鸡鸭鱼肉的,本来每天来100个人,那时只来40个人,到傍晚时还剩60%,当然是竞相降价。  .  假设在房熊市里富人减少60%,那么到国外旅游的人数一定大减,使得旅游价格下跌,那么茅台酒、金项链、高档服装、猪肉、鱼、虾、鸡、鸭的销量一定大减,价格一定下跌。  .  “永远通货膨胀”的错误理论已经融入许多人的血液,加上“五分通胀十分炒”,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在短时间里可能出现炒高某些物价的情况。但只是局部性问题。在房熊市里,从较长时间看,从总体上看,物价会下跌,因为目前的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印钞票太多,二是房租店租的成本不断增大,三是炒作。在房熊市里,前二个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光是炒作难以持久。  .  .  七、房价大跌,房市里的纸币跑到哪里去了?  .  2013年,两市股票总市值在20万亿元一带,假设今天一开盘就平均下跌5%,那么,减少的1万亿元的钱,谁也没有得到。这些虚拟资本被消灭得无影无踪,一分钱也没有流到百货商场和菜市场去。  .  房价大跌之前,先卖出住房的人会得到许多钱(水)。但只是极少数人舍得提前走。跌到多数人想卖出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因为100个想卖出,只有5个敢于买跌,于是95个被套得死死的,于是虚拟资本被消灭得无影无踪。怎么会有许多钱流到其他市场去呢?  .  房价下跌50%,不会导致实体货币消失,社会上的百元纸币100张还是100张,消失的是虚拟货币(派生货币)。其中有你的总市值1000万元的房子剩下500万元。这500万元可能全部不是你自己的,是银行的。你的钱不但没有因为房价下跌而流到百货商场和菜市场去,反而天天大鱼大肉变成节衣缩食。  .  房地产泡沫一破裂,整个社会到处资金链断裂,都在闹债务危机,房市股市这二个货币水池都破裂了,印钞机缺乏钞票订单,大量外汇被兑换导致央行收回大量人民币。政俯的钱套在铁公鸡里。开发商的钱套在烂尾楼里。老板的钱套在三角债里。有房族的资金套在房子里。股民的钱套在股票里。亏钱效应使得少数仍然有钱的人心灰意冷,存到银行去了。那时,银行可能出现大量坏账,即使有钱也不敢往外放贷款,所以整个社会的钱被“冰冻”了,到处都缺钱。缺钱的官名叫通货紧缩。  .  .  七、各国房价泡沫破裂后,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  .  日本1991年到2002年的物价指数走势图说明,房价下跌后是物价下跌。  .  1991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以来,日本经济基本上处于通货紧缩状态。2013年初开始,日本新首相安倍开始推行新金融政策,基本思路是大印钞票,让日元贬值,拉动经济增长。日,日本央行召开新行长黑田东彦就任后的首次金融政策会议。会议推出了以“用两年左右时间达成2%的通胀目标”。看看,大放水的目标才2%,多么的可怜。  .  近几年美国的印钞机速度为什么加快了?缺水呀。2006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以来的美国,不是通货膨胀,而是通货紧缩。正俯陷入了债务泥潭,养老退休金入不敷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包括购房能力)大幅降低。  .  2009年中国的印钞机速度为什么加快了?2007年底到2009年初全国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倒闭,许多城市的房价跌幅超过35%,任志强大喊:“要死也是银行先死”。也就是说,不要只看到大印钞票,要看清楚为什么放水?缺水呀。  .  当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候,就是各个货币水池(GDP、房市、股市、基建)破裂,就是到处严重缺水呀。  .  总之,多军说的 “中国富人很多,房价不可能下跌”是错误言论。多军说的 “如果房价大跌,大量资金就会从房地产流往农产品市场,引起物价大涨,所以正俯不敢让房价大跌”是错误言论。
  作者:必须crash
时间: 10:51:59   都是银行里的数字, 又不是实际的纸钞。  =============================  一、2012年之后的房价上涨已经是房牛市的后期,房价上涨已经与印钞鸡关系不大  .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因为印钞机印制出来的纸币太多,导致房价上涨”。其实这是经验主义和惯性思维。因为在房牛市的初中期确实是如此,但是到了房牛市的后期就毫无道理了,因为2013年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25年,即已经突破地球村的最高历史记录的22年,因为房价泡沫已经是纸币泡沫的2倍以上。就像2011年一套住房的总成本是70万元,你售价100万元,2012年的总成本中的“资金成本”增大2%,你售价上涨20%,怎能说涨价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成本”上涨呢?  .  “鸡生蛋”的情况。在房牛市里,印钞鸡与房价的关系是“鸡(印钞鸡)生蛋(房蛋),蛋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的关系。2013年,100万元的住房总市值,有60万元的泡沫,只有40万元与印钞鸡有关系。即超过40万元以上的房价上涨已经是炒作性上涨,与“鸡生蛋”基本上没有关系了。换句话说,鸡只生了4个蛋,你不能赖人家印钞鸡生了10个蛋。后面的房价上涨,即第11、第12个、第13个蛋,更加与“鸡生蛋”没有大关系了。  .  “蛋生鸡”的情况。2012年之后,主要是“蛋生鸡”的情况:房价上涨(房蛋)→ 导致房地产总市值增多 → 导致银行接到的开发贷款和按揭的资金量增多
→ 导致货币需求量增多,即“房市货币水池”增大 → 导致广义货币M2增多(印钞鸡)。这种情况表明,大炒房才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  .  .  二、近几年流通中的现金M0总是5万多亿元,说明通货膨胀的第一原因不是纸币越来越多  .  令人震惊的情况是,陈大、王二 ……王10共10个人向开发商买房,交易量有2千万元,因为使用银行卡支付首付,因为银行将按揭款转账给开发商,所以整个交易过程可能连一张纸币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在股市,一个营业部一天的交易量可能高达9千万元,也是连一张纸币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也就是说,在现代交易条件下,钞票需要量可能是交易量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使得社会对人民币现金的需求量大为降低。所以,2012年底的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竟然只有5.47万亿元。  .  十几年前,大款爷的提包里总是有几千元、几万元现金。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口袋里有各种各样的磁卡,而现金只有几百元,主要使用手机支付,使用银行卡支付,使用支付宝支付,使用购物卡 ,使用交通卡、银行代扣……,连老大妈在大超市里买菜也是刷卡,于是2012年底在银行体系外流通中的现金M0只有5.47万亿元●●,就能够满足社会对现金的需求了。  .  因为有先进的便捷的支付手段,所以带上“几个磁卡和100元现金”就能走遍五湖四海。于是,近几年的“流通中的现金M0”基本上在5万亿元一带,2012年底“流通中的现金M0”为5.47万亿元,而2013年6月“流通中的现金M0”减少到5.42万亿元 / 13.4亿人 = 2013年6月平均每人只拥有0.4045万元的现金。说明印钞厂没有乱印钞票,没有滥印钞票。  .  近几年的春节前后,流通中的现金M0会上升到6万多亿元,平时都在5万多亿元。近几年物价都在上涨,按正常情况,纸币应该增多,可是,2010年到2013年的“流通中的现金M0”都保持在5万多亿元●●。这种情况表明“流通中的现金M0”在实际上处于通货紧缩之中。    因为支付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及,所以未来趋势是“刷卡越来越多”,“纸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少”,说不定5年后“流通中的现金M0”将减少到3万亿元。说明“流通中的现金M0”的通货紧缩将愈演愈烈。说明印钞机想“滥印钞票”都没有机会呢。说明今后的印钞厂可能要裁员呢。  .  总之,通货膨胀的第一原因不是“货币膨胀”,不是“纸币越来越多”。计算表明,通货膨胀的第一原因是大炒房大基建导致“货币和准货币M2中的准货币膨胀”。●●
  扳机在米蒂手里
  理论上,美元出逃,央行回收RMB,如果不回收,这部分RMB就等同于重新印钞流入市面。
  理论上央行要收回去的,因为是他印的。但是,我有点不相信会遵守契约精神,估计会在市场流动。
  央行资产负债表    外汇储备是资产  对应负债栏目中的储备货币中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即存款准备金 外汇储备减少会减少存款准备金  而准备金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放大  所以减少1000亿外汇储备会减少大概4000亿的M2(未必准确)
  放心吧,这种零敲碎打的那点美元,影响效果根本就微乎其微,每天在香港流转的出口企业收的美元,国家都不计数的。
  俺们国这样瞎J8胡搞  竟然不倒  真是俺们的人民太伟大太忍耐了啊
  美元出逃.央行绝不会回收RMB.如果收回那么市面就没有货币流通了
  楼主,要分清央行和一般商业性银行
  作者:bill999bill999 时间: 10:19:50     但是流不流向社会你没法监控。只有认了。
  在中国有印钞机的事实下,中国必定是大通胀。
  俺们国这样瞎J8胡搞  竟然不倒  真是俺们的人民太伟大太忍耐了啊
  @wuqingshun 3楼
10:09:52  哈哈,这个问题我也困扰着我很久,纳闷的很,这钱兑换到银行以后,银行如何处理?烧掉是不太可能的了,可不烧的话继续拿出来流通的话,那肯定就印发莫大的通货膨胀了!  -----------------------------  还账!
  权力没有真正制约和监督印钞也就无真正的制约和监督。这也就是权力的魔力。
  人民币换成美元汇出国境时,商业银行支付美元收回来人民币----商业银行支付人民币向央行购买美元---央行美元储备减少回收人民币,人民币一旦进入央行则相当于从市场上注销了,而且是注销了基础货币,这个不用怀疑,如果要再见出来,哪就是发行基础货币,方式见下面。  发行人民币基础,可以是1)外汇储备的增加,2)逆回购等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3)央行购买债务(国债或政策性债务,不管什么性质,只要是央行购债就是印刷)除此以外好象还没有其它的基础货币发行方式。
  @百里雄关 20楼
23:36:59  理论上央行要收回去的,因为是他印的。但是,我有点不相信会遵守契约精神,估计会在市场流动。  -----------------------------  中国有理论上的事情么,如果按照理论来讲人民币也不会崩盘了。正是超发才会外汇枯竭。
  钱越来越难赚,那就是通缩。  钱越来越好赚,那就是通胀。  其它都是忽悠人的。
  @wuqingshun 3楼
10:09:52  哈哈,这个问题我也困扰着我很久,纳闷的很,这钱兑换到银行以后,银行如何处理?烧掉是不太可能的了,可不烧的话继续拿出来流通的话,那肯定就印发莫大的通货膨胀了!  -----------------------------  账面注销,流通总数减少相当于烧掉。
  原谅我一生放纵不羁爱游戏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如果您对本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证券时报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本网合作媒体,证券时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人民币迎“贬值年”?2015年人民币汇率何处去
最近人民币对美元经历了贬值、升值和继续贬值的走势,1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70,继续维持了28日的跌势。实际上,从2014年12月中旬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呈现出走弱态势。不过,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走势将维持多久?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又将会如何变化呢?
分析人士表示,受2014年中国经济数据、欧版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元走强等影响,综合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这一趋势或将维持一段时间。不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大,2015年人民币汇率料将不会大幅下滑,出口企业仍需着力于加快培育新竞争优势。
人民币承压贬值
“短期看,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1月22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大,经历了“三连贬”之后连升两日,1月29日开始进入贬值通道。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直接从6.1247大幅贬至6.1342,进入6.13阶段。1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384,当日最低探至6.2572,单日浮动幅度达1.93%,接近2%的最大浮动幅度,并且创下近8个月新低。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是欧版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为跨境资本流出中国增加了压力。1月22日下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推出欧版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虽从3月起实施,但由其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经显现。欧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15,为2003年来首次。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经过连续下跌之后,在1月26日破天荒地跌到7.00以下,为2001年6月以来首次。“实际上,从2014年经济数据出来之后,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就在增强。”温彬表示,2014年GDP、CPI和外贸增幅等数据公布之后,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缩风险加大等预期增强,推动了看空人民币的力量。加上受欧版量化宽松以及全球多国央行降息的影响,美元总体走强、人民币总体贬值的走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2015年人民币汇率何处去?
“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因素并存,全年不会大贬,波动幅度将加大。”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小芬这样向国际商报记者分析了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走势。
谭小芬表示,随着中国逐步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以及资本项目改革加快,资金流出将增多;美元由量化宽松时期的低息转为预期加息,曾经活跃于美元债务市场的中国企业偿债压力将增大,也会导致资本流向美国。
不过,谭小芬分析认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也存在。中国经济增长虽然转入中低速,但规模和速度仍然领先全球,人民币资产规模庞大,而且随着促改革、调结构等举措和投资项目的落实,中国经济将慢慢筑底回升,看好人民币的人会增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欧版量化宽松政策所提供的大量流动性毫无疑问会产生溢出效应,而美元汇率的走强又会带动资金回流美国,增强全球未来的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前低后高,后半年呈现总体升值的走势。”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整体上不会有太大贬值压力,对于非美元货币甚至还将被动升值。
不过,这一形势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如何?
理论上说,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推动中国产品出口,但分析人士表示,人民币在短期内贬值,很难给出口企业带来较大利好。多家外贸企业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实际上更希望的是人民币汇率稳定。
温彬建议,出口企业一方面要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加快学会使用汇率避险工具。同时,外贸企业要着力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形成外贸竞争的新优势。&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工行报告:人民币对美元较大幅度贬值的可能
工行报告:人民币对美元较大幅度贬值的可能
来源:你我贷
――年中国经济金融、宏观调控及结构性改革分析与预测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课题负责人:詹向阳、樊志刚,课题执笔人:邹新、赵新杰、赵幼力、朱妮、李露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宏观经济将由年的加速增长期向平稳增长期转变:一是GDP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速;二是内需在需求结构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显著增强;三是经济和金融结构的转型步伐加快,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直接融资比例将明显提高;四是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年,社会层面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M2仍将维持较高增速,但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的可能性加大。未来三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但阶段性资金吃紧的频率将明显加大。未来三年,境外短期资金输入压力总体加大,但“阶段性资金大出”的可能性在迅速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三年中国经济金融能否实现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未来三年资产价格可能在波动中逐步上行。其中,房价在涨势大幅放缓后总体可望呈现小幅、稳步上涨态势,但短期内普跌的可能性较大;2009年股市仍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震荡有可能加剧,年则可望维持在较小震荡中逐步上涨势头。金融市场走势分析与预测1.未来三年人民币、储备和境外短期资金流向走势预测预计未来三年人民币将在双向波动中继续升值,但对升值速度可能放缓。我们对未来三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判断是:首先,人民币双向波动特点将更加明显,对国际主要货币的日均波幅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联动关系进一步增强。其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总体上将放缓。预计2008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1%,2008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USD)将达6.5:1。根据我们对未来三年美元汇率的走势判断,年美元指数约为78点、80点和85点左右,同时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还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受制于美元汇率走势的事实不会根本改变,我们判断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和幅度在2009年均会放缓,预计全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7%。2010年和2011年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但仍低于年,年升值幅度约为5.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CNY/USD)可能分别达到6.26、5.93和5.61。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三年尤其是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存在阶段性贬值甚至是较大幅度贬值的可能。第三,美元反弹将继续推动人民币兑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升值。预计年,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约为8.76、8.06和7.52;人民币兑100日元汇率(CNY/100JPY)可能分别达5.91、5.59和5.55。第四,未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影响,在2009年升值速度放缓,2010年和2011年将有所加快。预计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将分别达到102.5、104、106和108;同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可能分别达104.50、105.26、107和108。综上,我们认为,未来三年人民币汇率仍将总体沿袭“小幅稳步升值、逐步扩大浮动区间”的升值路径,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同时不排除出现阶段性对美元大幅贬值的可能。预计未来三年外汇储备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量仍然较大。2000年以来,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越来越快,年,外汇储备年增速分别高达28.15%、34.99%、40.79%、51.25%、34.25%、30.22%和43.32%。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1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亿美元,比2007年年底增加1539亿美元,增长10%。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外汇储备增速有所放缓,但增量仍然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外贸顺差增速放缓;其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可望有所突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外汇储备被动增长的巨大压力;其三,下一阶段“走出去”的战略实施亦可望有大的突破;其四,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未来三年实现质的改变的可能性不大,这决定了外汇储备的增量仍会较大。同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考虑到未来三年境外短期资金流向的高度不确定性,亦不排除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波动的可能。总体上,我们预测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速将逐步回落至20%。境外短期资金输入压力总体加大,但“阶段性资金大出”的可能性在迅速上升,这将成为影响未来三年中国经济金融能否实现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从2003年起,外汇储备并不仅仅由FDI和外贸顺差构成,境外短期资金对于外汇储备积累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境外短期资金输入压力日趋加大。2004全年,外汇储备扣除FDI和外贸顺差后的余额创下1139.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尤其是进入2006年以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FDI和外贸顺差在外汇储备中的贡献度不断减小,2008年前4个月,外汇储备增量扣除FDI和外贸顺差后的余额高达1352.67亿美元,超过过去几年的年度余额。当然,这里面有外汇掉期量增多等客观原因,但如果把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的短期资金计算在内,境外短期资金的入境量可能会更大。2.未来三年流动性状况展望我们判断,年,社会层面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M2仍将维持较高增速,但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的可能性加大。2006年以来,M2增速总体较快。2006年全年M2平均增速为18.1%,2007年全年和2008年前5个月平均增速也高达17.55%,远高于2004年全年16.19%和2005年全年16.01%的平均增速(见图13)。从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格走势判断,2006年和2007年前10个月股指大幅上升,同时,尽管楼市调控措施频出,房价却仍然保持了高位攀升态势。从2007年底开始,在股市大幅回调和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日益浓厚的背景下,流动性又开始明显回流银行体系。我们认为,未来三年社会层面流动性的走势面临相当的不确定性:首先,从境外输入途径看,在国际流动性整体加剧的背景下,由于境外流动性输入机制将长期存在,这将加大我国社会层面流动性过剩压力,同时由于未来央行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空间缩小,社会层面流动性回收效果将有所减弱,所以,该途径产生的流动性压力整体较大。但同时,鉴于境外短期资金存在阶段性大量流出的可能,境外输入的流动性亦面临较强的不确定性。其次,从内部生成环节看,预计未来三年信贷增长将呈现以下趋势:第一,预计未来1至2年,受换届效益,雪灾、地震灾后重建因素的推动,需求仍将居高不下,特别是企业贷款需求反弹压力较大,信贷增速在2009年出现反弹的可能性较大。第二,从2009年第四季度以后,随着经济增长的平稳回落和换届等因素的淡化,投资增速将逐步放缓,加之央行的调控措施,年的贷款增速可望回落,预计由2009年的15.5%逐步回落至2011年的14.5%。受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初步判断,未来三年社会层面流动性整体保持充裕,但随着2009年后信贷增速下降,M2增速有望从2009年的17%逐步回落至2011年的16%。另一方面,考虑到境外资金流向等因素,亦不排除未来三年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未来三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但阶段性资金吃紧的频率将明显加大。2003年,我国银行体系开始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2006年以来,在存款分流以及央行不断强化资金回笼政策的影响下,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有所缓解,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许多商业银行尤其是诸多中小银行甚至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从超储率看,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从2004年月均4%左右的水平逐渐下降至2008年1季度末的2%;从新增存贷差看,新增存贷差从2005年开始逐年下降,直至2007年保持每季度4500亿左右的平稳状态;从银行间市场利率看,2007年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高于2005年和2006年水平。国内流动性因而呈现出社会层面整体过剩、银行体系层面逐渐趋紧的结构性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来,受房市观望、股市下挫因素影响,大部分资金回流银行,银行新增存贷差又有所扩大,同时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存款定期化态势,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银行体系资金吃紧的状况。可见,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的不确定性在显著增强,变化速度明显加快。未来三年,我们认为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首先,国际流动性过剩整体加剧,境外资金入境势头总体强化;其次,虽然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手段以及定向的窗口指导限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的政策取向可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但在2006年和2007年央行事实上的从紧货币政策连续操作下,进一步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加大央票发行量的空间趋小。可能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减少的因素包括:第一,未来股票市场维持震荡上行态势、债券市场大发展,都将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起到分流作用;第二,在目前尚难有可靠途径对境外短期资金输入造成的流动性压力进行控制的背景下,监管层加强流动性管理的一条主要调控路径就在于通过收紧银行的信贷资金,从而降低货币乘数。因此央行的从紧取向将对未来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局部时点吃紧带来较大压力;第三,为应对央行从紧政策,同时保持较高盈利,商业银行倾向于主动用流动资产替代现金持有;第四,预计最早可能在2008年底至2009年初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届时商业银行将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费,亦会对银行流动性形成刚性约束;最后,境外短期资金的“大出”可能性也会造成银行体系资金紧张。综上,我们预计,未来三年银行体系流动性还会保持总体充裕,但阶段性资金吃紧的频率将明显加大。
相关最新文章
汇率的变动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我国来说,人民币的汇率贬值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首...
汇率操纵国一个从字面理解的词就是有某个或者某几个国家可以对钱是否贬值升值进行操控...
汇率,指的是因为进出口贸易所得到的货款以及相应的从属费用一方面结算的汇率。实行这...
汇率(CentralRate)中心汇率定义中心汇率也称“外汇平价”。两个或两个以...
汇率(BuyingRate)买入汇率概述外汇是一种特殊金融商品。银行经营处外汇买...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4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