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百度最高奖奖是()

开发区建区20年 拿下首个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_今日钱报_钱报网
开发区建区20年 拿下首个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
核心提示:
日前,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继获得“西湖杯”、“钱江杯”后,经中国建筑业协会复查组相关专家验收后,被正式评定为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这也是开发区建区20年来,首个获得中国建筑业行业最高奖的工程。
这是我二十几年来最漂亮的活&
日前,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继获得&西湖杯&、&钱江杯&后,经中国建筑业协会复查组相关专家验收后,被正式评定为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这也是开发区建区20年来,首个获得中国建筑业行业最高奖的工程(详见本报11月15日第一版)。
在鲁班奖初评现场,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的总设计师,说了这样一段话&&一个好的建筑必然是好的设计理念的充分体现,但它有赖于施工能力的技术表现,然而这一点上往往打了折扣。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施工单位的发挥,远远超过我的预想。如果说我的设计是100分,加上他的施工,我的评价是110分。
孵化器二期工程的总承建单位,是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沙分公司。究竟是怎样的独具匠心,才能拿下这个全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呢?
精耕细作,打造质量精品
要问孵化器二期最牛的地方是什么,当然是&节省&二字。整个建筑面积庞大,用材却很节约。
整个孵化期二期由一幢24层的高层和一幢9层楼的小高层组成,总建筑面积136323平方米。&用钱堆出个精品容易,但是花小钱造出个精品,那才叫难。&施工单位说,整个建筑采用大量的塑胶、生态木头等再生型材料,不仅环保,还轻便舒适。
建筑物的屋顶也很考究,虽然空间并不大,但是通过二次设计后的综合布局,屋顶上面既有太阳能装置、防水防漏装置,还有一个空中花园,植被繁茂,排布美观。
楼层之间的景观屋面,植被繁茂,排布美观
大楼顶部用的是高分子组合芯,和普通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重量至少要减轻百分之二十五。虽然轻便,却很坚固,隔音、保温效果也是杠杠的。
屋顶太阳能布置合理,安装规范
柱、梁设置滴水线条,防止雨水沿墙流入侧墙,污染墙面
屋面簸箕式接水盘做工精细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孵化器二期的墙面并不是单一的平面,而是凹凸有致,充满了流线性。&施工单位说,一小点弧度,却能增加一大步技术难度。由于外立面造型复杂,工程建造时采用了电脑预排、现场复核、厂家定制加工等措施,使得整体质量达到精品效果。
质量过得硬,攻下鲁班奖
能得&鲁班奖&,质量是关键。
姚贤良,当时是杭州市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期工程的项目副经理。虽然工程竣工已一年多的时间,但回忆起工程的建设,许多事情仍让他历历在目。他记得,工程动工之前,就明确了&确保钱江杯,誓夺鲁班奖&的质量目标,做了详细的前期策划,编制了《鲁班奖创优策划》等20余项管理制度,并将它们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参建单位,保证了每一项工作都有据可依。
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有了,如何把它落到工程建设的实处?就要加强过程控制。&这几年,分公司一直搞标准化建设,我们尝到了甜头,也掌握了方法。&姚贤良说,大家把每道作业工序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按照作业内容、质量要求、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等项目进一步分类和细化,编制成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作业卡,使工作流程更加明晰,危险点、质量要求更加清楚,施工作业人员更容易掌控。
当时工地上有位工作了二十几年的老师傅,施工手艺精湛,一开始却总抱怨:&啥事都得照着书干,干成书上照片的模样。这活儿可真难干。&老师傅说的&书&,就是《鲁班奖创优策划》,通过一条条细致的标准,考验着每一名施工人员的技艺,甚至几次让施工人员把已经干好的工作重新来过。
最终,靠着完善的标准化项目管理,工程最终实现了&零误差&施工,&零缺陷&验收。就连那位老师傅也连连感叹:&这是我二十几年来干得最漂亮的活!&
由于注重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和规范管理,工程先后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省级工法、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小组、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质工程奖、浙江省优秀安装质量奖等1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
更多内容请见钱报网(
责任编辑:祝佳娣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花落龙都
濮阳网讯 记者11月19日获悉,中国建筑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第二批入选名单,我市的濮阳东500千伏变电站工程榜上有名,这是我市本年度唯一获此殊荣的工程项目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有“建筑行业的奥斯卡”之称,是中国建设工程质量的最高奖,工程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鲁班奖评选工程分为住宅工程、公共建筑工程、工业交通水利工程、市政园林工程四个类别。最初每年颁奖一次,自年度开始,鲁班奖每年评审一次,两年颁奖一次,每次获奖工程不超过200项。为鼓励获奖单位,树立争创工程建设精品的优秀典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获奖工程的承建单位和参建单位给予通报表彰。
濮阳东500千伏变电站工程于2013年3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投入运行。工程总投资4.66亿元,新建主变2台×1000兆伏安,新建濮阳东变至仓颉变2回500千伏线路长57千米。该工程包含的我市首个50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可实现站内信息共享,设备广泛在线监测,设备状态特征量采集上没有盲区;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检修策略可以从常规变电站设备的“定期检修”升级为“状态检修”,大大提高系统可用性;减少设备停电时间,加大设备停电周期,从而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和电网管理水平,为努力打造具备强大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扩展性的统一坚强濮阳电网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濮阳东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外,我省还有其他4项工程获此殊荣,分别为安阳市市民之家、绿地广场(郑州会展宾馆)、郑州东站、(平煤神马集团)工人劳模小区(安泰小区)5#6#楼。(记者 李振涛 李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时尚自然简约小居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7王澍:拿下建筑界最高奖的中国人&&& ●张 玫&&&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年2月28日对于中国建筑界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49岁的建筑师王澍教授,一举荣获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他成为中国公民获得这项殊荣的第一人,也是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今年5月25日,王澍将在北京领奖,他不仅将获得一枚铜质勋章,还能获得10万美元的奖励。&&& 古怪的“文人”&&& 跟王澍交流时,感觉时常出现错位,分不清他是建筑师,是文人,或者只是一个生活的观察者,他的思想无限发散且自由。这种自由,从王澍的青少年时代贯穿至今。&&& 王澍的父亲在文工团拉小提琴,闲时喜欢做木工活。母亲是名图书管理员。“这是最让我觉得幸运的事”,王澍说。上世纪70年代初,大部分人对图书馆还没什么概念,10岁的王澍已把国内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看了个遍。“那时候的图书馆是空的,看书的只有我一个人。慢慢地我便和同龄人产生一种疏远感,觉得旁边的小朋友都很幼稚。” 王澍笑着说。&&&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王澍疯狂练习书法。直到大学去了南京工学院(后更名为东南大学),午休时分,其他同学都睡了,他还在练字,看上去是个“很孤独的身影”。“我会临一本字帖,一临几十年。我觉得没有达到原字帖的精神高度,就继续练习。很笨很笨的人才会这么做。”&&& 大学二年级,王澍更是“古怪”起来。他读各种书,尤其喜欢读古书,整天像关公一样捧着《春秋》在读;在很多人对西方建筑风格推崇备至的时候,王澍迷上了中国画,他认为中国画“是一种哲学性的绘画,描述了一个天人合一的世界”;当同学们在课堂里拼命学习时,他却独自背着包,循着沈从文《湘行散记》提及的每个地方,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旅行,一走就是3个月。&&& 那时,他还做了一件震撼校园的事。“因为觉得作业总是画商业效果图‘太假’,我便带了三五个同学和教授谈判。”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成立7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开禁,同意学生的作业可以选择自由的表达方式。&&& 本科毕业后,王澍攻读了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的硕士。读研期间,他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议题是“中国的现代建筑如何走向世界”。他在会上猛力“开火”,提出了一个“三无理论”,说中国当时没有现代建筑理论,没有现代建筑师,也没有现代建筑。后来做硕士论文时,他干脆把题目定为《死屋手记》。此种锐利的锋芒,让他成为“整个建筑系学生的精神领袖”。&&& 2000年,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的王澍来到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美院”)任教,“这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又充分自由的学校。我很幸运,选择了最好的地方。” 王澍说道。&&& 这么多年来,王澍有意从这浮躁的世界逃离。他不用电脑,也不上网,处于半“与世隔绝”状态,“要做出好的作品,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平静,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坚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普利兹克奖的颁奖词这样评价王澍:“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并且有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却坚称自己是个文人,建筑设计只是情趣所在,“现代建筑最无能之处在于,它们只是一些自足的作品,经常找不到返回真实的生活世界的道路。”&&& 在正式跨入建筑领域后,王澍坚决抛开流行的西方建筑学标准,坚守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王澍说,他厌恶有高大威武的标志性建筑,他所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骨子里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弱势群体,象山校区可以看成是一个弱势群体以某种自信的方式发起挑战。”&&&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王澍的代表作之一,造价只有同样规模工程的一半。设计方案时,王澍对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说:“你定这么低的造价标准,还要求达到国际水准,这些我都能做到。我只有一个要求,彻底的自由。”许院答应了。“我们这个院长,特别有诗人气质,和他交流起来像是某种心灵唱和。在校区建筑的六七年中,许院长总共只写了3首诗给我,没提其他的要求。”&&& 2007年,象山校区工程完成,裹挟在一片农田里的那些建筑,墙面都不抹灰,院子只造3面墙。“我想恢复一种带有中国传统书院气息的大学。那种书院没有入学考试,没有毕业考试,随时可以进来,随时可以出去,就像孔子教他的那群弟子。有些理想主义,但它奠定了象山校区的基本气质。”&&& “整个城市没有回忆很可怕”&&& 如果说象山校区是王澍在彻底自由的状态下完成的,那宁波历史博物馆便是“被摔打、磨炼出来的”。&&& 2006年,王澍接到宁波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工作。“我到现场去考察,给我的是一个完全被拆平的地方,它和周围所有的东西失去了联系,就像写文章一样,没有上下文。我无从下笔。”&&& 王澍尝试着把自己扔在那个空旷的场地之中,想象着如何造一个建筑,并且让这个建筑能够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就像是一棵树一样,它种在这里,能够成活,是需要有理由的。”环绕四周的是新区,王澍却想到了带有厚重历史感的瓦片墙,他从建筑新区拆掉的近30个村庄里,回收了600多万块废砖旧瓦,把超过40种不同尺寸、来自不同年代的旧瓦片,作为建筑博物馆的原材料。&&& 得知这个消息,委托建筑博物馆的一位负责人找到王澍,对他咆哮道:“这么现代化的城市新中心,用这么脏的材料做博物馆,你什么意思?”&&& 王澍据理力争,负责人愤怒地摔门而去……“如此这般的争执经常发生,他们从不理解,到理解,到最后宣布,施工中‘一切事情由王澍说了算’,我心想,这事能成了!”&&& 宁波历史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原定每天3000人的参观规模,却连续3个月都人数破万,当记者问及为何能吸引那么多关注时,王澍说:“有几个法国的朋友,到宁波看我的作品,顺便到城里转了转,我问他们对宁波有什么印象,他们说整个城市是没有回忆的,而去看我的作品的人,都是去寻找回忆的。那次我在博物馆,听见有人指着墙壁说,‘那块砖特别像我们家原来那个院墙上的’,我认为这种记忆特别重要,它代表着真正的人类生活的历史。”&&& 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 王澍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方米的青少年中心。这个作品于1990年完成。&&& 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而是一直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1997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释是:“对我而言,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的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他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年,王澍凭这个作品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王澍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2010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他从2000年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1998年他毕业后,正是在那里开始了他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研究。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他经常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开讲座,在美国就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宾夕法尼亚等大学讲学。他参加了威尼斯、香港、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等重要国际性展览。&&& 当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表示:“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摘自《环球人物》&&& 《中国国门时报》
&&?&&&&?&&当前位置:& -&
美瑞德荣获建筑业最高奖“鲁班奖”
来源:&&&作者:美瑞德装饰&&&时间: 10:26:01
[]&&[]&&[]
12月5日上午,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参建施工的昆山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苏州新区科技大厦项目获此殊荣,这也是美瑞德首次获得这个建筑业的最高荣誉。
  12月5日上午,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参建施工的昆山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苏州新区科技大厦项目获此殊荣,这也是美瑞德首次获得这个建筑业的最高荣誉。
  昆山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苏州新区科技大厦内装简洁、新颖、科技含量高、多项施工技术已获得中装协科技创新成果奖,运营后也获得了业主的青睐。
  在这2个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针对&玻璃纤维树脂框包软包&、&母体移植打磨抛光法&等施工技术亮点,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班组,在反复实践试验下,成功地克服了一批施工难题。其中&玻璃纤维树脂框包软包&不仅填补了公司的技术空白,还在积极申报专利过程中。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中国建筑业协会具体负责评审颁奖的国家优质工程最高奖项。获得鲁班奖,是美瑞德施工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展现,也是美瑞德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年度鲁班奖表彰大会
[责任编辑:齐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装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工程信息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港源装饰精心缔造骏洋国际大厦,赋予京西商业办公更高品质。
推荐品牌 Recommended brands
晨阳水漆近日亮相廊洽会,重磅推出“水漆时代”全新概念。
百强专题 Hundred topics中国建筑师王澍获“世界建筑界最高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获“世界建筑界最高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周一(2月27日)获得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纽约时报》称,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公民,并且是第四年轻的得奖者。
对于王澍的获奖,奖项赞助者和宣布者、凯悦基金会主席普利茨克(Thomas J. Pritzker)认为这承认了&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中的角色&。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今年的颁奖礼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获奖者将被授予10万美元奖金和一枚铜质奖章。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48岁的王澍在一份声明中称&这真的是个巨大的惊喜&,& 我突然意识到,我在过去的十年已经做了很多事情。认真勤奋的工作和坚持不懈将会带来积极的成果。&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王澍现任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曾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任教或演讲。
王澍和他的妻子1997年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他的作品包括: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并于2004年获得中国建筑艺术奖;宁波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宁波历史博物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前两个阶段工程和垂直院落公寓。
1979年普利茨克(Jay A. Pritzker)和他的妻子辛迪(Cindy )创立了普利茨克建筑奖,以此授予在世的杰出建筑师。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曾在1983年获得此奖。
&&分享到:
Archina建筑中国传媒 -
| Copyright &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Powered by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12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最高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