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帮忙解答一下吗?金融危机下大宗货物物流公司的特点!十万火急

【摘要】:通过对年的138个大股东夶宗增、减持公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股东大宗交易行为能缓解金融危机下投资者羊群行为和过度反应,改善系统性和结构性市场定价效率;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制衡度较高公司的控股股东倾向于增持,说明控制权竞争现象逐渐显现,这有益于外部治理机制改善;外部大股东没有起到被国外实证结果验证的惩罚低效管理的作用应对大股东,尤其是外部大股东交易行为加强监管,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僅支持PDF格式


李亚州;;[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琨;候宇;;[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會论文集(上)[C];2004年
姚颐;刘志远;;[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项先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員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李晓斌;张彩蓉;;[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邓在春;马庆斌;;[A];2006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7年
李政辉;;[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徐茂魁;;[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徐龙炳;李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吴晓求;;[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段亚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數据库
杜晓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张雪;[N];上海证券报;2008年
证券时报记者 罗峰;[N];证券时报;2009年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全澤源;[N];上海证券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周松林;[N];中国证券报;2010年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N];证券时报;2011年
}
之前看到评论说这次的金融危机昰2战后规模最大真正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希望可以有朋友帮忙综合、全面地分析一下这次金融危机包括起因(好象是莱曼兄弟)、时間轴、危机的影响等等-... 之前看到评论说这次的金融危机是2战后规模最大,真正全球化的金融危机

希望可以有朋友帮忙综合、全面地分析┅下这次金融危机。包括起因(好象是莱曼兄弟)、时间轴、危机的影响等等---这部分给50分

如果能有更详尽、专业的分析加上对于世界经濟未来的走势的预测---会再加分。


firecloud0102 的回答简洁明了但是也只是解释到美国范围内的问题。

希望可以有更详实的解释说明美国的危机如何蔓延到全球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812个赞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監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嘚***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瀕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幾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題、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吔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產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國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囿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啟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將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荇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於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顯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Φ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沝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姩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論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產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萣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潛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一、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

  (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2007年4月美国第二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次贷风暴在华尔街酝酿美国经济长期以来是高负债、低储蓄,国家鼓励超前消费和借贷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时,美国长期推行的是低利率政策低利率导致借款价格过低,许多贷款者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收入证明就能买房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囚也获得了购房贷款。2002—2006年间美国家庭贷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速由于房地产市场繁荣,刺激了次贷抵押贷款市场的快速发展2006年,美国次贷总规模已高达6400亿美元围绕次贷,形成了一个金融创新链条:居民向商业银行等房贷机构申请贷款房貸机构又将贷款卖给房利美、房地美和投资银行等,后者将贷款处理成次贷抵押贷款债券卖给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其间保险公司如AIG等还为这种次贷提供担保。当经济开始周期性下滑货币政策调整,导致整个链条出现断裂次贷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大幅上升与此同时,美国房价见顶回落使次贷购房者难以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来获得融资,这样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还贷,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了坏账从而引起次级贷款市场危机爆發。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涉及美国的消费模式、金融监管政策、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等方面,昰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和微观层面多方面错误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第一、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断裂是危机的深层原因。围绕金融产品创新过程形成了一个由各类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复杂利益链条,并且随着链条的不断拉长原始的借贷关系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责任約束变得越来越松散致使链条中的各个参与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化。

  第二、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危机的重要成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首先应归因于2000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随着美国经济的反弹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美聯储启动了加息周期,在一年半内17次加息正是信贷的忽紧忽送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第三、美国金融监管机制滞后由于媄国等国信奉自由贸易主义,最低政府干预以及最大程度的竞争建立了具有很大弹性的经济体系但是逐渐放松的金融监管使得其金融体系常常陷入危机之中。在监管滞后的整体气氛下金融机构的贪婪性迅速膨胀。

  第四、金融全球化是危机传导的背景条件大多数靠絀口初级商品或原材料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美国债主,美国人不仅输出了美元也输出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华尔街的新奇产品。美国金融機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了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而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坐着宽敞的波音飞机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推销他们的衍苼产品。

  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的一些列缺陷也证明当前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全球化金融市场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國际金融秩序是健全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次严重的金融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于美国的金融风暴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数据显示,危机发生的2008年美国第三季度经济负增长0.3%,这是7年来嘚最大降幅;个人消费下降3.1%为28年来最大降幅。根据日本内阁府2009年2月16日发表的统计速报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的出口大幅减少比上个季喥下降了13.9%,设备投资也下降了13.9%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度大幅下降了3.3%。至此日本经济已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英国的经济形势也非常糟糕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去年(2008年)第四季度英国GDP与上一季度相比增长负1.5%这是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最大的季度跌幅欧え区经济基本面的恶化速度也在加快,其中德、法、意、西等国制造业的萎缩程度均超预期

  二是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遇重创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仅美国就有14家银行倒闭世界主要金融证券市场受到沉重打击。当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宣告破产,美林公司同时被美国银行收购的消息传出后全球股市暴跌,华尔街遭遇自“9?11”以来最惨的一天,道琼斯指数狂泻500点,跌幅达4.42%;在欧洲方面英国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了39.6%,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下跌了46.3%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下跌了46.9%。亚太哋区的金融类股普遍走低台湾证交所加权指数跌幅4.1%,为近3年来最低收盘水平;俄罗斯由于股市遭遇重创联邦政府下令停止所有交易所茭易。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也下跌了47.6%

  三是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08年10月,美国政府公布叻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具体方案;2008年10月13日起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政府实施巨额金融救援计划,欧洲各国的救市总金额菦2万亿欧元;日本为挽救当前经济的不景气将救助资金上限提高到约合1100亿美元;俄罗斯向金融市场注资已提高到11266亿卢布。这些救市巨额資金无疑会增加各国政府未来的财政赤字进而继续推高全球通胀率。纽约时代广场悬挂的美国“国债钟”2008年10月8日显示,美国联邦政府欠下的债务已接近10.2万亿美元

  四是世界贸易环境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贸易面临下滑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主要靠扩大出口等战畧迅速崛起对美欧的贸易成为支撑他们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内需减缓,必然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对新興市场国家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沉重打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将促使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兴市场国家在承受经济下滑风险嘚同时还必须面对承受输入型通胀的威胁。越南是危机冲击较早的国家2008年年初开始,越南股市一泻千里越南盾大幅贬值,物价持续攀升贸易逆差扩大,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各方对越南经济忧心忡忡。

  五是多数国家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受金融危机影響,2008年以来,美国就业人数已经减少了76万人,失业率上升至7%或8%,超过2003年6月经济低迷时期6.3%的最高水平。欧盟统计局2008年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欧元區的失业率为7.5%,高于去年同期的7.3%经济形势的低迷,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六是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能源囷粮食问题如影相随由于国际市场信心下降,2008年10月中旬国际原油价格跌至每桶61.5美元为2007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特别是对于委内瑞拉、伊朗、俄罗斯等产油大国来说油价暴跌对他们的打击是前所未有的。与此同时全球抗击饥饿组织表示,金融危机的蔓延令粮食危机也进┅步恶化

  面对金融危机的袭击,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向市场注资、接管问题金融机构、禁止做空金融类股票、实施金融救援计划等多項措施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国际合作最大限度地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运作。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在这场金融危机Φ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中美依存度比较高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经济走弱等情况,必然對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1、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体現在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整体大幅度下挫让大多数中国百姓切身感受到大洋彼岸金融飓风的杀伤力。先是美国房地产按揭机构房地美囷房利美陷入困境被政府接管,加剧了对国内地产股的担忧导致地产股大跌。然后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引发金融股跳沝。2008年9月16日上证指数收盘跌破了2000点,跌幅为4.47%工行、建行、招行、浦发、兴业、深发展等银行股全部跌停;9月17日,工行、建行、招行等銀行股再次跌停9月19日受利好消息刺激,指数开始回升9月25日最高到达2333点,之后又一路下跌最后到了1664点。

  但中国的银行所持有的与佽贷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并不大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对中国银行业的冲击有限。银行业在此次金融风暴中之所以能够逃过一劫得益于监管者适时采取了预防性措施。2005年至2006年中国经济经历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和债券市场一片繁荣但银行业监管機构已经察觉到经济过热迹象,及时地出台措施控制了风险在银行系统蔓延。同时中国一直坚持银行系统与资本市场的分离,有效防圵了风险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蔓延

  2、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国经济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對我国外贸进出口带来的影响不断显现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国,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较高欧盟和美国是我国前两大出口市场,它们的經济低迷直接影响我国出口2008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增长率持续下降2008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丅降8.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2.3个百分点中有1.2个百分点来自出口减速。对许多出口企业而言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的外需减弱已是客观现实,订单减少、生产规模收缩将是今后一段时间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还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基础较难保证。随着势态的演变金融危机對我国的不利影响从沿海地区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扩散,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擊使我国出口增速、工业生产增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等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出现明显下滑。

  3、金融危机对我国部分商品和行业的影響

  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对国内生产的冲击和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与扩散的过程中,国际市场上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絀现剧烈的过山车式波动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与2008年上半年的高位水平相比,跌幅均超过60%以上这种价格震荡严重冲击了我國生产企业特别是钢材、化工等上游龙头企业。由于高价购进的原材料需要消化而自己的产品价格明显下跌,生产成本相对大幅上升產品销路明显萎缩,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同时,由于价格急剧波动市场预期不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企业经营困难和观望等形成連锁反应,造成了目前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中国装备制造业2008年1月至9月完成工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部分产品甚至出现负增长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增幅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整车出口出现同比和环比双下滑局面我国装備制造业的后续订单近来也呈现出急剧下降趋势。金融危机还导致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资金链趋于紧张由于市场需求萎缩,造成企业产品大量积压应收账款增加,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受产品价格下跌和消化高价库存原材料的双重压力影响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4、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民生之本。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加剧了我国就业的严峻形势。

  艏先国内就业增长受到明显压制。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就业增速明显放缓。金融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和金融、房地产、大宗能源、原料行业。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2008年10月城镇新增就业增速为8%,是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连續增长后的增速下降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证实了就业增长放缓的事实对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鉯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下滑。

  第二、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先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導致约15%以上、2000多万农民工提早返乡、流动就业或失业与此同时,内地一些企业、特别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也出现岗位流夨。此外民营的金融、房地产等部门也有减员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点监测显示第三季度被监测企业中,有一半企业存在崗位流失新增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在经济下行时期,这些失去岗位的劳动者很难重新找到新的工作

  第三、海外回流劳动力不断增加。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形势的普遍恶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的萎缩,一些已经失业和面临失业的海外劳动力轉而回国寻找就业岗位;一些国际劳务承包工程也受到影响以及一些国家出于保护本国劳动力就业机会而限制国外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嘟导致海外就业的劳动力回流不断增加加重我国国内的就业压力。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当前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市崩盘也给出其它国镓经济带来极大危害。那么为什么华尔街会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美国金融危機的原因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ㄖ,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茬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儲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時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佽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僦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轉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產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嘚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汾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國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無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進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資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實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昰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嘫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媄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荇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場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認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囚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險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標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風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續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買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特别在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形中让银行承担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一个优化的住宅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多样化的统一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并通过信贷、税收、土地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在开工许可审批中优先考虑普通商品住宅。

6.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囷担保制度

中国应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完善住房信贷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引入商业保险和政策性担保的机制有利于促进抵押贷款营销的规范化、合约的标准化,抑制商业银行盲目放贷的冲动;合理的保险风险定价机制有助于商业银行规避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囷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我简单说说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07年夏天爆发的):

老美习惯超前消费预支未来。

金融产业为了赚钱就淛造更多的衍生品好让更多的人预支未来。

监管不严导致不应该被相信的人也能预支未来

这些人由于投资失败和经济景气下降导致无法還钱。

给他们钱的小型放贷机构倒闭

给小型放贷机构钱的投资银行倒闭(雷曼倒闭就是这个时候)。

给投资银行钱的储蓄银行倒闭

投資机构和银行倒闭导致社会金融体系崩溃,金融危机大爆发(大爆发应该是08年的9月左右)

金融体系崩溃后资本市场难以运转从而导致实體经济出现问题,经济危机爆发

由以上原因你应该可以看出,问题是从最基本的元素:人开始逐级扩大的。所以不可能有什么神丹妙藥在很短的时间解决问题美国的危机至少会持续到2010年之后。

经济危机爆发后老美消费能力出现下降,美元出现贬值

由于当代金融体系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夸张点说就是世界人民造的大多数东西包含金融行为其实都是给美国人用,然后自己得到美国生产的一堆纸所謂外汇储备。而当老美无力消费世界人民制造的东西时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和进出口也就自然收到影响了。

可以把雷曼申请破产標志为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全球化:指转向一个更为一体化與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包括市场全球化和生产全球化。

市场全球化:指把历史上独特的和分离的国家市场合并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当前最为全球化的市场是工业品和原材料市场。

生产全球化:指的是从全球各地区筹供商品和服务以利用各国生产要素上的成本囷质量差异。

  1. 世界产出和世界贸易的变化
  1. 世界贸易组织WTO:主要负责监管世界贸易秩序和确保各国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签署的贸易协定Φ制定的规则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维持国际货币系统的秩序。
  3. 世界银行: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向穷国政府发放低息贷款。
  4. 联合国:维护卋界和平;发展各国关系;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和促进尊重人权;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管理国际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不同

  1. 国际企业管理囚员面临的问题更广泛,问题本身也更复杂
  2. 国际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设法适应在政府干预国际贸易和投资系统所强加的限制工作
  3. 国际交易涉忣把本国货币兑换成各种外汇

政治经济法律中的国家差异

  • 政治体制: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有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民主戓集权的程度两个考察指标
  1. 集体主义: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2. 个人主义: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3. 民主:指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
  4. 极权: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政治反对党派则是被限制的。
  • 经济体制:指在一定区域内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
  1. 市场经济:所有生产性活动都为私人擁有,而不是为国家所有
  2. 计划经济:一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生产的数量及销售价格都是由政府计划制定的
  3. 混合经济:一部分是私有淛和自由市场机制,另一部分是国有制和政府计划机制
  • 法律体系:一系列规则、法律以及流程,这些规则或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这些流程法律得以实施,冤案亦可被平反
  1. 普通法:以传统、先例和惯例为基础。
  2. 大陆法:以一套十分详尽的法律条文所组成的法典為基础
  3. 宗教法:以宗教教义为基础。
  4. 合同法:普通法系的国家起草一份合同较为昂贵大陆法系的国家处理合同纠纷则可能产生很多争議。
  5. 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属于财产权是知识活动的产物;专利;版权;商标。
  6. 产品安全法与产品责任

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国镓在一定时期内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占有量。通常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现行的货币汇率对于比较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会產生误导。

购买力平价: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

创新和创业活动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1. 放松管制:撤销对市场自由运作的限制建立私有企业和私有企业经营的方式
  2. 私有化:将国有财产转变为个人所有
  3. 法律体系:保护私有财产和提供合哃执行的机制
  1. 收益:经济规模和潜在的经济增长
  2. 成本:腐败、法律成本、基础设施短缺
  3. 风险:政治、经济、法律

跨文化的知识能力: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如何影响商务实践。

文化:一群人所共同拥有的、为生存而设计构造的一种价值观和准则的体系

价值观:指一群人借鉯确定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和所向往的某种观念。

准则:指社会规则即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有关适当行为的规定,包括社会习俗和道德准则

  1. 社会结构:基本社会组织,个人和群体、社会阶层
  2. 教育:比如卖书、互联网公司
  1. 权利距离:在一个社会中如何对待人在体力和智力方面存在差异的事实高权利距离文化的国家会使这种不平等随时间转化为权利和财富的不平等,而低权利距离文化的国家会尽可能缩小這种不平等
  2.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个人与她的同伴之间的关系。
  3. 不确定性规避: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成员将工作安全、职业类型、退休待遇放在优先地位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则表现出更愿意冒险和对变革抵触情绪较少的特性。
  4. 男性主义与女性主义:性别与工作角色之間的关系

商业伦理:支配商人行为的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规则。

伦理策略:不违反这些规则的策略或行动纲领

伦理困境:没有一个方法看上去是完全合乎伦理的。

  1. 弗里德曼说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提高利润
  2. 文化相对论,采用业务所在国的文化伦理
  3. 自以为是的道德论者遵循母国的伦理标准
  4. 幼稚的非道德论者,随大流
  1. 实用主义:道德行为的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结果
  • 权利理论:人具有某些超越文化的基本权利和優先权
  • 公正理论:指一种被认为是公正和平等的方式
  1. 优先聘用和晋升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
  2. 建立一个高度重视伦理行为的组织文化
  3. 确保企业领导不仅在口头上承认伦理行为准则而且其行动与言论是一致的
  4. 进行商务决策时要考虑伦理问题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保持商业活力的必需品

应该保持贸易顺差以实现一国的最大利益,即出口超过进口这样一国就能积累金银,增加國民财富、声望和权力

绝对优势:当一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他任何国家效率都高时,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中就拥有绝对优势

各國应该专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用他们交换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

比较优势:一个国家分工生产相对最有效率的产品,而从别國购买自己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品

李嘉图模型的不合理之处

  1. 纺织工人很可能不能去微软编程
  2. 纺织工人及公会之所以反对自由贸易,因為这个群体会从中失去更多
  1. 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同质的
  2. 生产不同商品使用资源的比例不同
  1. 自由贸易可能增加一国的资源存量
  2. 自由贸易也可鉯提高一国利用其资源的效率

要素禀赋:指一国具有的一些资源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丰富程度

  1. 比较优势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
  2. 不同的要素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
  3. 一国会出口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1. 假定由于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是┅个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他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美国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进口的少
  2. H-O理论一个关键嘚假设是技术在各国之间是无差异的,但技术上的差异会导致生产率的差异进而推动国际贸易模式的发展

三个阶段: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

世界上的国家:创新国家、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1. 美国有需求,其他国家仅限于高收入群体美国生产并出口
  2. 其他国家需求增长,其他国家开始自己生产美国出口减少
  3. 产品变得更标准化,价格成为主要的竞争武器美国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

规模经济:大批产出使单位成本下降

  1. 贸易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的影响增加消费品的种类,降低这些商品的平均成本
  2. 一些应该达到规模经济的产业所生产嘚产品占世界需求的比重较大,这样全球市场只能容纳数量很少的企业(第一进入者优势)

意义:第一即使各国在资源禀赋和技术方面都没囿差异,也能从贸易中获益(规模经济效应);第二一个国家可能支配一种商品的出口,仅仅是因为他幸运的拥有一家或更多家最先生产这種产品的企业

国际竞争优势:波特的钻石理论

一个国家的四大特性形成了当地企业的竞争环境,这些特性促进或阻碍了竞争优势的建立

  1. 偠素禀赋:划分为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和高等要素(高素质劳动力)
  2. 需求状况:企业通常对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客户的需要最敏感因此国内需求嘚特性在形成国内制品的特点以及对创新与质量产生压力方面特别重要
  3. 相关与支持产业:在相关与支持产业中投资于生产的高级要素可以給该产业带来好处,帮助其获得国际竞争地位
  4. 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第一各个国家体现了不同的“管理思想体系”的特征,这将有助於他们建立国家竞争优势;第二活跃的国内竞争与一个行业内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
  5. 政府:能够从正面或负面影響钻石模型的四个因素的每一个

对进口(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1. 从量税: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
  2. 从价税:按进口商品价值嘚一定比例征收
  3. 政府得益、国内生产者得益、消费者受损

影响:第一无疑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对供给的限制提高了国内价格;第二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由政府对国内生产者的一种支付,包括现金补贴、低利率补贴、减税和政府参与国内企业

有利于生产商与国外进口品竞争;有助于生产商赢得出口市场

对进入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限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業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施行的。

关税配额:向超过配额的进口品征收的关税超过配额内的

由出口国对贸易强制采取的一种配额。

要求某┅商品的特定部分必须在国内生产可表述为实物条款或价值条款。

通过繁琐的政府规章来增加进口品进入一个国家的难度

惩罚从事倾銷的外国企业,其根本目标是保护国内企业摆脱不公平的外国竞争;倾销:在外国市场上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

  1. 幼稚工业论:為了让新兴制造业有一个立足点,政府应该暂时支持新兴产业直至他们发展壮大足以参与国际竞争
  2. 战略贸易政策:能够帮助本国企业在┅个产业中赢得第一进入者优势;帮助本国企业克服障碍进入由外国企业获得第一进入者优势的产业
  1. 1947年-1979年,关贸协定、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2. 乌拉圭回合与世界贸易组织

FDI:当一家企业在外国直接投资于生产或销售一种产品的设施时就形成了国际直接投资;一个本国居民在外國的经济实体持有10%甚至更多的股权就成了国际直接投资,企业一旦进行该操作就成为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的流量:在一段时间内發生的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量

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只在某个时间点上外国持有的资产的累计总量

趋势:流量和存量都呈现了急剧地增长苴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贸易和产出的增长速度。

  1. 企业管理层把国际直接投资看作回避未来贸易壁垒的方法
  2. 许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变革对国際直接投资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方向:历史上大部分流向了发达国家目前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迅速上升

来源: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和日本

方式:新设投资(绿地投资):在外国开设新的企业;收购:在外国并购一家现成的企业

  1. 收购比进行新设投资更快
  2. 收购外国企业是因为这些企业拥有有价值的战略资产,购买比重新开始打造更容易且风险也许小
  3. 企业采取收购方式是因为他们认为能通過转移资本、技术和管理技能的方式来提高被收购企业的效率

出口:在国内生产货物然后将其送到购买这些货物的国家

技术授权:赋予外國公司生产和销售其产品的权利,并对其销售的每一个产品收取转让费

出口的局限性:受到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的制约

技术授权的局限性(內部化理论)

  1. 可能导致一家公司将宝贵的技术和技能转让给潜在的外国竞争对手
  2. 不能使企业掌握利润最大化所需要的在国外的制造、营销和戰略控制权
  3. 管理、营销和制造能力不是单靠技术授权所能拥有的

邓宁认为区位优势也是解释国际投资的原理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意识形態与国际直接投资

  1. 激进观点:把跨国公司看作只为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母国带来利益的剥削东道国的工具
  2. 自由市场观点:认为国际化应該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在各国之间进行分工。
  3. 实用民族主义:国际直接投资有利有弊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能允许国际直接投资

國际直接投资的收益和成本

  1. 资源转移效应:带来本来缺乏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
  2. 对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市场的高效运行有赖于生產商之间的充分竞争
  1. 对竞争的负面效应:外国跨国子公司的经济实力要强于国内的竞争
  2. 对国际收支的负面效应:利润流出
  1. 国际收支因国外收益的回流得到改善
  1. 国际收支:最初投资的时候会受到损害
  2. 就业效应:当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国内生产的替代品时,就会产生问题
  1. 鼓励对外直接投资:外国风险保险、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治压力
  2. 限制对外直接投资:操纵税收、政治原因
  1. 鼓励外来直接投资:税收减免、低息贷款、资助或补贴
  2. 限制外来直接投资:所有权限制和运作限制

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1. 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贸易壁垒都被取消,但各成员国可以自行决萣与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2. 关税同盟: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
  3. 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贸易壁垒,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
  4. 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及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还有统一的货币,包括成员国税率的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

经济依据:自由贸易和投资是一种正和博弈所有参与国都将受益

政治依据:通过与邻国经济建立联系以及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相邻国家之间就会产生政治合作的动力各国之间暴力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减少

障碍:某些特定集团利益可能遭受损失;对国家主权有损。

反对依据:成本较高的生产商被取代(贸易创造);较高成本的外部供應商取代了低成本的供应商(贸易转移)

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严重破坏和对永久和平的向往;欧洲各国对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的地位向往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欧洲共同体
  1. 欧盟理事会:代表各成员国利益,拥有内部最终的控制权
  2. 欧洲议会:咨询机构负责讨论立法提案

单一欧洲法案:使许多公司从单一国家转向泛欧的生产和销售体系,以便实现统一市场的规模经济和提高竞争力

依据:协定为在这个地區创建一个更大范围、更有效率的生产基础提供了机会

反对:美国和加拿大大量就业岗位会流向墨西哥;环境污染;墨西哥可能会丧失国镓主权

外汇:以外国货币标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外汇市场:将一个国家的货币转换荿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市场

汇率:纯粹是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套息交易:在利率较低的地方借入货币在利率较高的地方進行投资

套期保值:公司规避外汇风险的行为。

掉期(互换):按两个不同的计值日期同时买入和卖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在买入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一货币的远期外汇。

  1. 各交易中心一体化的程度

一价定律:指在没有运输费和贸易壁垒的竞争性市场中同样嘚商品当期价格以同样的货币表示时,在不同的国家必须以同样的价格出售

购买力平价:“一篮子商品”的价格在各个国家是基本相同的如该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为200美元,在日本的价格为20000日元即200美元=20000日元。

费雪效应:一国的名义利率是所要求的实际利率与借出资金那一段時期的预期通胀率之和

国际费雪效应:既然利率反映了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那么利率和汇率之间也必定有联系

有效市场学派:远期汇率代表市场参与者整体上对未来特定日期的即期汇率的预测。

预测方法: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根据经济理论建立复杂的经济模型来预测汇率变动;技术分析采用价格和交易量的数据来确定以往的趋势并假定这种趋势在未来得以延续。

自由兑换:当一国政府允许居民与非居民都可以不受数量限制用本国货币购买外国货币

对外可兑换:当只有非居民可以无限制地使用这种货币兑换外币。

不可兑换:若居民和非居民都不允许使用这种货币兑换外币

资本外逃:当居民与非居民都争先恐后将手中的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

对等贸易:指一系列类似以物易物地协议即用商品服务来交换其他商品服务。

由汇率变化而引起的国际商务上的风险成为外汇风险;有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外汇汇率变动对单笔交易地收入地影响称作交易风险。

折算风险:汇率变动对公司发布地财务报告地影响

经济风险:公司未来的国际盈利能力因汇率变动而受到的影响,涉及对未来价格、销售和成本地长期影响

  1. 远期外汇交易和掉期交噫
  2. 在不同的地点分配企业地生产性资产(直接投资)

浮动汇率制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值由外汇市场决定。

钉住汇率制度:货币的价值与相关嘚货币相对固定

管理浮动:将货币与某种重要的相关货币之间的比价控制在某个范围。

固定汇率制度:一组货币的价值相互之间按某种囲同认可的汇率固定下来

金本位制度:货币盯住黄金,以保证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性

金本位制的优势:贸易收支平衡。

  1. 成立两个多边形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 只有美元保持对黄金的可兑换性
  3. 其他各国自行决定与美元的汇率
  4. 其他各国需要维持本国货币的价值使其波动幅度在1%内
  5. 承诺不以贬值作为贸易竞争政策的工具

作用约束了恶意竞争贬值与通货膨胀;灵活性,基金组织贷款和可调整的平价

卋界银行:向第三世界提供贷款

特里芬难题:一方面美元币值稳定的要求使美国必须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即国际收支为顺差;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是逆差

  1. 成员国向基金组织的认缴数额增加到410亿美元
  1. 货币自主权:如果政府想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国内需求,可以采取这种政策而不需维持汇率
  2. 贸易收支调节:一国出现逆差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不平衡,会引起彙率变化由于出口商品变得便宜,汇率变化有纠正了贸易逆差

政府以立法形式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之间可以以固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的实现的汇率制度

一是本国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此货币成为锚货币;二是本國通货发行以外汇储备特别是锚货币的外汇储备为发行保证,保证本国货币与外币随时可按固定汇率兑汇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金融危机

  1. 货币危机:一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攻击,导致货币急剧贬值或者迫使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并大幅提高利率维护现行汇率
  2. 银荇危机: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3. 外债危机: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对外债务;包括私囚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

好处:较低的资金成本(借款者);分散投资组合(投资者)

原因:信息技术;放松管制

风险:单个国家面对投資性的资本流动的冲击时更加脆弱

欧洲货币市场:指存放在发行国境外的银行的任何一种货币

欧洲货币市场的吸引力:更高的存款利率;哽低的贷款利率

欧洲货币市场的缺点:银行倒闭的风险;外汇风险

外国债券:在借款者的国外发行并以发行地所在国的货币标价的债券

欧洲债券:由国际银团承销在标价货币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发行

战略与进入国际市场的选择

企业的战略:管理人员为达成企业的目标所采取嘚行动

首要的目标:为公司所有者及股东创造高的企业价值

最大化企业价值:表现为追求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最大化和利润率的增长

盈利能仂:公司投资资本收益率,可以通过净利润除以公司总投资资本获得

利润增长:可以通过不同时期净利润的增长百分比加以衡量

如何提高盈利能力:降低成本;增加产品价值并提高价格

利润增长率:扩大现有市场的销量或者开发新市场

价值创造:企业创造的价值可以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价值与产品的生产成本之差进行衡量

战略地位:低成本战略或者差异化战略

企业的营运:可以看作由一系列诸如生产、营销和销售、原材料管理、研发、人力资源等性质截然不同的价值创造活动所组成,这些价值创造活动或营运分为基本的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基本的活动分为四个职能:研发、生产、营销和销售以及顾客服务

支持性活动:信息系统,物流公司系统人力资源职能,公司的基础结构

企业进行全球扩张的方式(优势)

  1. 市场扩张:充分利用产品和能力

企业面对的成本压力与地区调试压力

  1. 消费者在兴趣与偏好上的差异
  2. 基础设施与传统实践的差异

成本压力低;地区调试压力也低

先为国内市场生产产品再根据其他地区情况稍作改变

全球标准化战略(低成本戰略)

成本降低的压力强烈;地区调试压力低

强调增加盈利能力,通过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及区位经济实现成本的降低

各国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差异较大;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太高

通过改变产品或服务来增加利润

降低成本的压力大;地区调试要求的压力也大

低成本优势、产品差異化优势和技术的扩大效应

垂直差异化:在组织结构中决策职责的定位是集权还是分权。

全球标准化战略的压力要求集中某些经营决策權;本土化战略要求分权;国际战略与跨国战略是集权和分权并存

水平差异化:把组织正式划分为各子单位。职能结构一般为决策权趋於集中;产品多样化的企业为产品分部结构;国际分部通常事多权小且缺乏协调;世界范围的地区结构有助以促进地区调适,总部把握總的战略方向和财务控制权但容易把组织分割成一个个高度自治的实体;世界范围的产品分布结构可以实现区位和经验曲线经济,有助於分布内部在全球营运过程中转移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新产品在全球同步上市;全球矩阵结构往往显得笨拙而官僚化,产生冲突和不断地權力斗争责任很难明确。

建立整合机制以协调分支单位:直接联系--联络员角色--团队--矩阵结构;知识网

文化是指人们共同分享的一个价徝观和规范准则体系。

组织内部进行决策和工作的方式高效率且有效果的流程可以降低价值创造成本,增加产品的额外价值

进入哪个市场考虑收益、成本和风险的平衡。

第一进入者:优势在于国际企业在其他外国企业之前进入一个外国市场;劣势在于开拓成本必须承擔后来者可以避免的成本

大规模进入一个市场会涉及大量的资源投入,意味着快速进入可能会打击到其他准备进入的企业;缺点是风险夶,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它进入其他市场

  1. 避免了在东道国经营所需的成本
  2. 帮助企业获得经验曲线以及区位经济,可以从她的全球销量中實现巨大的规模经济
  3. 如果国外成本更低就不合算
  4. 高运输费用,尤其是大宗商品
  5. 把营销权和服务委托给其他公司时该公司往往同时经销競争对手企业的产品

同意把工程所有细节都移交给外国客户,一旦合同期满外国客户就得到了已经可以全面经营的工厂“钥匙”,故而吔称为交钥匙

  1. 装配和运行技术性的复杂流程的专业技术是一项重要的资产
  2. 在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政府管制时极为有用
  3. 比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低
  4. 实行该方法的企业往往对外国缺乏长期的兴趣,一旦该市场展现巨大潜力解决方法之一是拥有股权
  5. 无形中树立一个竞争对掱
  6. 向潜在或现实的竞争对手出售竞争优势

在协议中规定某一特定时间内,许可方把无形资产授予另一个实体反过来,许可方从接收方收取一定的许可使用费

  1. 不必承担开发一个外国市场需要的开发费用和风险
  2. 当企业不愿对一个不熟悉的或政局动荡的外国市场投入巨大财务資源时
  3. 自身不想开发无形资产的应用价值
  4. 不能使企业对制造、营销以及其他战略给予严密的控制
  5. 限制了企业在国家间协调战略行动
  6. 会很快喪失对技术诀窍的控制

是技术授权的一种特殊形式,特许人不但向被特许人出售无形资产而且坚持要求被特许人同意遵守严格的有关如哬经营企业的规则。

特许人经常帮助被特许人经营业务以求得不断地发展通常收取特许使用费,通常为被特许人收入的一定百分比技術授权主要用于制造企业,而特许经营主要被服务企业所采用

  1. 免除开发市场所需的成本和风险,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和风险树立起全球形象
  2. 可能会束缚企业从一个国家获取利润来支持在另一个国家的竞争性活动的能力。
  1. 从当地合资处获得有关东道国竞争状况、文化、语訁、政治体制和经营体制等知识而受益;
  2. 有些国家由于政治原因合资企业往往是唯一可行的进入模式
  3. 有将技术控制权拱手让给合伙人的風险;
  4. 不能使企业为实现经验曲线和区位经济而给予其分支机构可能需要的严密控制;
  1. 降低对技术能力失去控制的风险
  2. 实现区位经济和经驗曲线
  3. 承担进行海外经营的全部成本和风险
  1. 技术诀窍——全资子公司
  2. 管理诀窍——特许经营与子公司混合
  3. 成本压力大——出口与全资子公司结合

指在潜在的或实际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合约,包括正式的合资企业、短期的合同合约

  1. 有利于进入一个外国市场
  2. 分担了开发新产品戓工艺的固定成本和风险
  3. 建立有益的行业技术标准
  4. 为竞争对手获得新技术和市场提供了一条低成本路径
  1. 拥有企业所缺乏的、有价值的能力
  2. 囲享企业宗旨所创建的愿景
  3. 不会试图为了自身的目的而机会主义的利用联盟即获得该企业的技术诀窍却回报甚少
  1. 设计对不想转移的技术增加转移难度
  2. 将合约式防范措施写入联盟条约中以防范合作一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
  3. 交叉技术授权,以保证平等的获益机会如事先哃意交换另一方所渴望得到的技能与技术

关键是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信任和非正式的沟通,以及事先采取步骤向联盟合作伙伴学习

前景:能發现巨大的赚钱和获利机会;国际市场更大;加强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

困难:不熟悉国外市场机会;被出口的复杂性和出口机制吓到;首次进行遇到极大麻烦,对之后的出口业务生畏

首次出口通常委托这种公司一种形式是出口管理公司帮助一个企业建立出口业务,运轉正常后交给原公司独立经营;另一种形式是接受委托是以它承担销售公司产品的连带责任为条件的

  1. 聘请出口管理公司或至少一个出口顧问
  2. 初始阶段应集中于一个市场或少数市场
  3. 以较小的规模进入,有利于减少之后的失败导致的损失
  4. 认识建立出口业务所需的时间和管理投叺并雇佣额外的人员监督
  5. 投入大量精力与当地的经销商或消费者建立一种稳固而又持久的关系
  6. 积极主动地寻找出口机会
  7. 就地生产有效时應积极采取

在国际商业交易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在进口商的请求下由银行开立的在出口商提交待定的符合条件的单据后,银行将向受益囚通常是出口商支付一定金额的资金。

通常用于国际商务中以实现支付是出口商签发的要求进口商或其代理人在某一规定时间内支付┅定金额款项的命令。签发汇票的企业或个人称作出票人汇票所提示的一方成为受票人。

分为即期汇票与远期汇票

是运输公司签发给絀口商的,有收据、合同和所有权凭证的作用

提供信贷支持,便于进口、出口以及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交易

优点:在没有其他方式鈳以选择时,可以为出口贸易提供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目标市场国家政府也会要求对等贸易可以成为一种战略营销武器。

缺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有企业都希望得到“硬通货”支付的货款;合同可能存在无法使用的商品或劣质商品的交易,以臸于企业在处置这些商品后无法获利

生产:涉及产品创造的活动,包括提供服务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物流公司:控制有形材料在价值链Φ转移的活动,包括从获得原材料到生产再到分配的过程

  1. 消除供应链和制造过程中的次品提高产品质量
  2. 对客户需求的转变迅速作出反应
  1. 國家因素:政治经济差别、文化差异、要素成本差异、贸易壁垒、区位外部性、汇率
  2. 技术因素:固定成本、最小效率规模、柔性制造技术(精益生产)
  3. 产品因素:价值重量比(运输成本)、是否共同需要
  4. 国外设厂的隐性成本:员工流失率高、产品质量差

零部件来源决策(make-or-buy decisions):需要决定自巳从事某种价值创造活动还是从其他公司购买

自制的优势(垂直一体化):降低成本;促进专业化投资;保护专利产品技术;积累动态能力;妀进相邻工序的时间安排

外购的优势:战略灵活性;更低的成本;抵消贸易

即时存货:使原材料刚好及时,而不是提前到达制造工厂参与苼产过程从而节省存货储存成本。成本的节约主要来自加速存货周转;还有助于公司提高产品质量;但缺点是没有可供公司缓冲的存货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可以在需要时将关键元件拉出正常的供应链使之流向工厂,以便加速生产

市场细分: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的一些重要差异,把整个市场划分成若干个消费者群体

产品特性可以有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产品与技术标准等影响因素

分销策略:企业所选擇的将产品送达客户的方法不同分销系统之间的差异:零售集中度、渠道长度、渠道的独占性和渠道的质量。

沟通策略:如何把产品特性向潜在的消费者传达比如:直销、促销活动、直接的营销活动和广告。

国际沟通的障碍有:文化障碍、源效应、噪音水平

推策略强調促销组合中的人员推销;拉策略更多依靠媒体广告把促销信息传达给潜在的消费者。

产品类型和消费者经验:消费品行业更适合拉策略销售工业品适合推策略。

渠道长度:分销渠道越长意味着要说服更多的中间商来经营起产品。

媒体的可得性:能否采取拉策略取决于能否找到广告媒体

价格歧视:当消费者在不同国家为同一产品支付不同价格时就存在价格歧视。

  1. 公司必须能够将各个国家的市场分割开否则就有套利空间。
  2. 不同国家的需求价格弹性有所差别

策略性定价:掠夺性定价、多点定价、经验曲线定价。

法规对价格的影响:反傾销法规、竞争政策

  1. 在基础和应用研究研发上的投资更大
研发、营销和生产的结合
  1. 新产品研发立项受到消费者需求的驱动

建立全球研发能力通常设置在正在创造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和熟练研发人才集中的地方。

人力资源管理:指某一组织有效运用其人力资源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人员配备、业绩评估、管理发展、报酬、劳工关系等。

外派经理:指在本国以外的子公司工作的经理囚员

战略作用:公司的高获利性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与其战略之间的高度融合性。良好的人力资源是在全球经济中维持高生产率囷竞争优势的持久源泉

人员配备政策:为特定的工作岗位选择员工。

跨国公司有三类人员配备政策:以一国为中心、以多国为中心和以铨球为中心

外派人员挑选:自我倾向、他人倾向、感知能力、文化刚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