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号能放在文章的每一行的第excel表格一格两行字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不写在第一格的标点符号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请问标点符号可以写在第一格吗?_百度作业帮
请问标点符号可以写在第一格吗?
请问标点符号可以写在第一格吗?
简单来说,括号,引号,单引号双引号,都是可以用于句首的.一般要求行文不顶格,段落前要留2个空格.4 用法说明 4.1 句号 4.1.1 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 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 请您稍等一下. 4.2 问号 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 你见过金丝猴吗? b) 他叫什么名字? c)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4.3 叹号 4.3.1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成奋斗! b) 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 你给我出去! b) 停止射击! 4.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4.4 逗号 4.4.1 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的精力. 4.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4.5 顿号 4.5.1 顿号的形式为“、”. 4.5.2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 a)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4.6 分号 4.6.1 分号的形式为“;”. 4.6.2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 在长江上,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4.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除外. 4.6.4 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为乡、民族乡、镇. 4.7 冒号 4.7.1 冒号的形式为“:”. 4.7.2 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开会了. 4.7.3 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4.7.4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7.5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4.7.6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考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4.8 引号 4.8.1 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4.8.2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a)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货的源泉.” b)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4.8.3 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4.8.4 具有特殊含意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a)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8.5 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4.9 括号 4.9.1 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4.9.2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种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a) 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 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4.10 破折号 4.10.1 破折号的形式为“—-”. 4.10.2 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a)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 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4.10.3 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4.10.4 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例如: “呜—-”火车开动了. 4.10.5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例如: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4.11 省略号 4.11.1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4.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4.11.3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4.11.4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12 着重号 4.12.1 着重号的形式为“.”. 4.12.2 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如: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4.13 连接号 4.13.1 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__”(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4.13.2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a)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 4.13.3 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 a)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 “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c) 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4.13.4 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13.5 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4.14 间隔号 4.14.1 间隔号的形式为“·”. 4.14.2 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列奥纳多·达·芬奇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4.14.3 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4.15 书名号 4.15.1 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4.15.2 书名、篇号、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志.例如: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4.15.3 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发刊词》发表于日. 4.16 专名号 4.16.1 专名号的形式为“__” 4.16.2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例如: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4.16.3 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例如: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 标点符号的位置 5.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2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3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5.4 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6 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不同. 6.1 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下偏右. 6.2 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6.3 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6.4 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写作文时破折号可以写在稿纸第一格吗?省略号呢_百度作业帮
写作文时破折号可以写在稿纸第一格吗?省略号呢
写作文时破折号可以写在稿纸第一格吗?省略号呢
副标题不可以,正文中可以在作文里,写游戏的名称用什么标点符号?_百度作业帮
在作文里,写游戏的名称用什么标点符号?
在作文里,写游戏的名称用什么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有两个作用.一是表示语言自然的停顿.还有一个作用,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由于标点符号具有上述作用,作文恰当地运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使语言有节奏,叙述有条理,而且,也可以使文章为之增色.语文课本中选学的名篇,都是运用标点符号的典范.学习正确运用标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真学习关于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形状及用法.同学们可以制作一张学习标点符号的卡片,卡片上绘制一个标明名称、形状、用法等项目的图表,把每一种标点符号逐项一一填写清楚.经常翻翻这张简明的卡片,可以帮助记忆.二、认真学习语法知识,有助于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例如,掌握了关于句子结构的知识,可以从分析句子成份入手,判断一句话的意思是否讲完,从而正确使用句号、逗号,不至于发生句逗不分的错误.再如掌握了复句中关于并列复句的知识,就可以正确运用分号,而不会把该用分号的地方写成了句号.总之,认真学习语法,对于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有好处的.三、要养成自觉运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不仅作文课上写作文注意运用标点符号,就是写日记、写信、写假条以及完成各科书面作业,也都要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同时,还要养成一边作文一边书写标点符号的习惯,不要写完了作文,最后再补充.四、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及格式.标点符号要书写规范,写得不规范,会发生混淆.句号要画个小圆圈(.),逗号象个小蝌蚪(,),顿号笔尖要向下顿(、),冒号是上下两个小圆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力求书写规范.此外,使用标点符号还要注意格式.一般一个标点符号占一个格,写在空格的左下方.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一行字写完,没有空格了,又恰巧需要使用标点符号,就把标点符号写在这一行最后一个字的右下方,不要写在下面一行第一格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
标点符号真重要&标点符号真重要,各位考生莫小瞧。&句子点号有七种,另有九种是标号。
句内点号表停顿,性质不同看需要。&逗号顿号和分号,还有一种是冒号。
它们位置在句中,句子末尾见不到。&句内主语谓语间,需要停顿用逗号。
句内动词宾语间,宾语复杂逗号断。&状语太长要前提,提至句首逗隔离。
复句内部有分句,若非并列逗可以。&句内并列词语间,顿号分开很明显。
转折因果多重句,关系如果非并列,首层前后两部间,习惯也用分号切。
分行列举各项间,使用分号更显然。称呼总说及解释,冒号用来表提示。
总括话语放末梢,前面也可用冒号。&句末点号更需要,句号问号感叹号。
陈述句子话说完,句号画上才完全。祈使语气若舒缓,使用句号是习惯。
疑问反问句子末,十有八九问号多。感叹反问祈使句,语气强把叹号使。
常用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连接加着重,间隔书名带专名。
直引着重特殊意,需用引号来标示。引号里面套引号,外双内单莫混淆。
括号用来表注释,使用位置要注意。若注句内某词语,括注紧贴被注词。
如若注释全句子,句末点后括注释。破折号,不简单,几种用法要记全。
文中解释要说明,话题突然要改变,象声词后声音延,列举分承各项前。
省略号,六圆点,省段诗行十二点。引文省,列举省,说话断续也可省。
连接号,连相间,时间地点数目间。产品型号常运用,递进项目要相关。
间隔号是小圆点,人名分界用它连。书名较长篇章卷,间号标示易分辨。
书名号,分双单,用于书篇和报刊。书名里边套书名,外双里单才能行。
专用名,一短线,常用古籍文史间。人名地名朝代名,专名下面画横线。
以上标点十六种,经常见来经常用。读书看报与写作,正确与否须分清。
标点符号的位置
句问逗顿分冒叹,七种点号都一般。大体站位一个字,一行之首不出现。
引括书名前一半,行末不许它出现。一行之首也要紧,不许出现后一半。
破折号,省略号,俩字位置够它占。一短横,六个点,一气画成不间断。
连接号,间隔号,一字位置就够占。破省连间四种号,占的位置居中间。
着重号,专名号,根据情况定长短。行末行首不讲究,随字移行可随便。
作文中应正确书写标点符号
我在批改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在运用标点符号时很不规范,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其实,课标中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课程目标”中曾多次提到“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直到1919年国民筹委会发布全国统一使用十二种标点符号。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51年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才趋于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对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规定和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认真学习1990年4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修订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及其说明是不会使学生误用或乱写标点符号的,以令人啼笑皆非或曲解文义。
那么,我们学生为什么在作文中还会出现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呢?也许是出于习惯吧!这种“习惯”一定得改!
学生作文中标点符号书写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点号和标号不分;
2、点号的书写不知道占格的位置;
3、句号的书写空心点与实心点不分;
4、文中的点号一律用实心点;
5、不知道点号不能放在每一行的开头第一格;
6、当点号处在一行的最末无空格时不知道把点号放在这一行的格外紧贴这个字的右下角;
7、常用的几个标号不知占几个格;
8、破折号不知占几个格,有的还写分家,有的只占一格;
9、省略号不知占几个格,不知写几个点,有的还写分家,有的只占一格,甚至占多个格;
10、括号、引号、书名号等不知怎样占格,有的把其前半部分写在了一行的最后一个格了,有的把其后半部分写在一行的第一个格了;
11、有的不知道引号、书名号里再用引号或书名号时用单引号和单书名号;
12、有的冒号和引号连用时,往往把冒号和前引号挤在一个格里等等。
读了这样的文章真的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教师不要一味地埋怨有的学生的基础太差,而是我们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教学罢了。我们也应该正视这方面的教学了!不信你翻开考场的作文浏览一遍,若没有做这方面的教学,学生一定漏洞百出,令人哭笑不得。
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这种种现象,如何使学生正确书写标点符号,是我们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标点符号是分“点号”和“标号”的。
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七种。点号用在句末的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点号用在句中的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常用的标号有九种,即:引号(“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和专名号(_)。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其次,我们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一)、在方格稿纸上的写作格式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其中顿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这五种点号此时放在下一格左下角的四分之一处;问号、叹号这两种点号放在下一格左半面的二分之一处。但要注意这七种点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点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才对。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行文中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但可以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它们的占格方式是前半部分写在一个格的二分之一的右半格处,后半部分写在一个格的二分之一的左半格处。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行文中它们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省略号的六个点要均匀的写在两个方格里,相对紧凑。破折号的两个端点不能与两格的边线相交,相对紧凑。当省略号或破折号行文中正好剩一个格时,不要把该符号分上一行一半下一行一半,尽可能再推敲一下语句,或减字词或加字词,使之错开剩下的这一格。行文中这两种标号都写在下两格的中间位置。
4、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两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格的中间。
5、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强调几个字就占几个格,一般不常用。
(二)、在直(竖)行稿纸上的书写要求(港澳台常用)
1、直(竖)行书写时,标点符号的格式是这样的: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的下方偏右,也占一个字的位置。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和「」。括号的两部分分别放在被标明词语的上下。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字的左侧。哪些符号不该放在一行的开头和末尾,直行书写和横行书写的规则是一样的。
(三)、作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书写
关于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书写,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参考教材的选文。一般规则是:
1、正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2、正文内部的标题(亦称小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写小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写小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等),小标题的末尾可以加句号。
3、正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正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首题与其后的正文内容之间空一格。
(四)、文章结构层次序数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1、用“首先”、“其次”、“再次”表示顺序时,在“首先”、“其次”、“再次”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首先,”、“其次,”、“再次,”。
2、用“第一”、“第二”、“第三”表示顺序时,在“第一”、“第二”、“第三”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第一,”、“第二,”、“第三,”。
3、用“一是”、“二是”、“三是”表示顺序时,可在“一是”、“二是”、“三是”之后分别用逗号。例如:“一是,”、“二是,”、“三是,”。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4、用“甲”、“乙”、“丙”、“丁”表示顺序时,在“甲”、“乙”、“丙”、“丁”之后分别用顿号。例如:“甲、”,“乙、”,“丙、”,“丁、”。
5、在“一方面”、“另一方面”之后,可以分别用逗号,也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直接连接下文。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按照课标中提出的标准,并不断的学习标点符号的相关资料,定会使学生杜绝误用和乱用标点符号,以避免因标点符号的误用而对文章产生错误的理解。
以上只是拙见,望广大教师给予批评指正!愿广大教师引以为鉴,改掉学生的这种坏习惯,使之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勿再让国人亵渎祖国文化!
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几个疑难点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例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吴晗《说谦虚》)
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不能有标点,标点须放在引号外面。例如: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引语末尾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如果省略号的前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在句子的末尾加上句末点号。例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如果省略号前面的句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原则上不加标点符号。
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连文字都被省略了,再加标点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省略号后面还有文字,为了表示这些文字跟省略号及省略号之前的文字关系较远,可以在省略号后面加上句末点号。例如: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的。(《语文建设》1991年第7期第32页)
破折号前后标点的使用表示话题或谈话对象突然转变,或语意有所跃进的时候,破折号前面常常用个句末点号,用以表示破折号前面的话语和意思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例如:
(1)过了一会儿,又听见一个说:“怎么,你们都走啦?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谁瞧见我的衣裳啦?”(《牛郎织女》)
(2)林先生猛地抬起头来,正和那老婆子打一个照面,想躲也躲避不及,只好走上前去招呼她道:“朱三太,出来买过年东西么?请到里面去坐坐。——阿秀,来扶朱三太。”(茅盾《林家铺子》)
(3)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各种各样好看的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我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什么三差两错,我还能回家乡吗?(夏衍《包身工》)
表示注释性话语的时候,破折号前面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因为它把注释语和被注释语分成两部分,人们在读到破折号的时候,自然会停顿一下,前面不用标点也不会妨碍阅读理解。
破折号的后面不用标点符号。在“某某说”的后面的点号的使用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前,它后面一般用冒号,也有人用逗号。例如:
(1)同伴让我一起去看看,我心情黯淡地说:“算了,不看了,你们去吧。”(《中华散文》1999年第2期)
(2)我说道,“爸爸,你走吧。”(朱自清《背影》)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后,它后面要用句号。例如:“让大家笑笑,有什么不好?我又不少了些什么。”他说。(《中华散文》1999年第2期第28页)
如果“某某说”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它后面要用逗号。例如:“他不信,”砌成台子的全体石块一齐说,“马上给他看看,把他扔下去!”(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
如果“某某说”后面不是直接引语,而是转述“某某”话的大意,“某某说”的后面一般用逗号。例如: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最喜欢那套短打紧身的悬短花色皮衣,很孩子气的。
&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顿的一段为“读”(念逗,相当于现在的逗号)。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大概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符号。&
我国古代《三字经》中就有“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的句子,讲得就是仔细研究文字意思和文章断句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标点符号它还能够表示语气和声调。同样一句话,由于标点符号不同,语气和声调是不一样的。如果加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就被赋予不同的意味。请看:“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我要跟你去?”这几句字眼相同而标点不同的话,朗读的时候,语气、声调是不一样的。第一句有“口欲言而嗫嚅”的恳求的意味;第二句是一般的表述句;第三句有一种斩钉截铁,下了决心的意味;第四句是反问句,表示讲话的人并不想跟着走,或者对于跟着走感到怀疑。
&&&&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主人怏怏不乐地说:“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
“你这儿不是写着吗,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2
祝枝山写春联
&&&&有一次,一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主请祝枝山为他写一幅对联,为人正直的祝枝山很想为老百姓出这口气,便提笔写来: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地主看后暴跳如雷,跑到县里告状,说祝枝山辱骂他。祝枝山胸有成竹地对县官说:
“我写的是吉利话,何曾骂人呢?”随后,他把两副对联高声地念了一遍,地主听了无言对答,只好给祝枝山赔礼。原来,地主是这样念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可是,祝枝山是这样念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标点挽救了一条性命
&&&&清朝末年,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
“间”字。慈禧看了以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
“我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并当场重又断句吟诵道: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慈禧听后,无言答对,只好赐给书法家银子来压惊。标点虽小,却挽救了一条性命。
&&&&明朝有个才子叫徐文长,有一次外出访友,正是黄梅季节,淫雨连绵,他只好住在朋友家里。几天过去了,朋友看徐文长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难开口,于是就在客厅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朋友心里想:你这个徐文长看了字条还好意思赖着不走吗?不一会儿,徐文长信步来到客厅,抬头看见了字条,心中默念道: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主人的用意,对朋友用这种使自己难堪的作法非常生气。他仔细一看,见未加标点,于是提笔加上标点,成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字未变,意思完全相反,主人见了反而脸红了
阔少爷娶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腳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找媒人算帐。媒人說﹕“我沒有说谎,一早就告訴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沒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这位聪明的骗子的骗术就是玩弄了一个标点符号的游戏,使赖汉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有一位饭店老板,为招揽生意,于店门外挂了一副对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亡”原意是指店內的酒质量好,醋很酸,所养的猪肥大如山,店內清洁,沒有老鼠。
然而,一位经常被他虐待的伙计,悄悄将对联加工,变成﹕“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亡”老板看到气得发抖,说不出话来。
古时,有位秀才出了一张招生告示,报酬方面则写成﹕“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开学以后,秀才只收有钱人家的学费,穷人则分文不收。原来,穷人来读书,秀才就这样读﹕“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当有钱人家到来,则改成﹕“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财主请家教
古时候有一吝啬的财主,要请一教书先生,并说明膳食微薄,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为人,都不去。就在这时,有一位满口答应要去,并提笔写下字据:“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财主暗喜,这位真好打发。认为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哪知第一顿饭上来,先生见没有荤菜,就不愿意了,说道:“你怎么这样言而无信呀?”财主说:赶快拿字据来,是你自己写的,你还能赖得了呀先生接过字据,大声读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弄得财主哭笑不得。
9&会说话的标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把《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一个出版商,好久没有接到消息。雨果便写了一封信去问。信是这样写的:“?-雨果”
出版商的回信写着: “!-编辑部”。不久,《悲惨世界》这一轰动世界的长篇巨著终于问世了。
10&一个逗点
&&&&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举行宴会,宾客们济济一堂,在客厅里等了很久,也不见主人到来,很是着急。后来,王尔德匆匆忙忙赶来了,急忙向客人施礼道歉。客人们问他干什么去了,他回答说:
“在修改我的诗稿” 客人们又问:
“这么大半天,一定作了不少工作吧?”王尔德笑着说:“我做了一件极其重大的工作,我删去了一个逗点,但后来觉得不妥,我又把它加进去了。”
标点符号的功劳
&&&&苏联老作家安德烈·梭勃里给《海员报》写了一篇短篇小说,题材新鲜,颇有才气,但是层次不清,文章显得很杂乱。编辑们不知怎么办好。老编辑布拉果夫主动把稿子拿去,整整搞了一夜。
第二天,当编辑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个都惊呆了,内容是如此风趣,行文是如此流畅,层次是如此清楚,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全篇文章一个字也没有增减。编辑们问布拉果夫,这是怎么一回事?
布拉果夫回答说:
“这里并没有什么秘诀,完全是标点符号的功劳。们看,这里的每一句,我都打上了标点,还特别仔细地标上了句号。当然,还有分段,这是一件大事情。标点符号就是标出思想,摆正词和词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句子易懂,声调准确。标点符号好比音符,它们牢固地缚住文章,不让它散落。”
&&&&作家安德烈·梭勃里知道后,抱住布拉果夫,亲了他三次,十分激动地说:
“谢谢您,布拉果夫,您给了我一个永远难忘的深刻教训,我深深感到我对以前的作品是有罪的。”
12&用标点符号写成的 《自传》
据悉,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曾经举办了一次“青年宴会”,他要求到会的人各写一篇自传。一位满脸沮丧的年轻人交给他一份只有三个标点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惊叹号“!”,一个句号“。”,他解释说:“一阵横冲直闯(破折号),落个伤心自叹(惊叹号),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立刻在这个青年的《自传》上加了三个标点: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和一个大问号(?),他热情地鼓励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道:“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顿号),道路漫长前程远大(省略号),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问号)。青年默默点头。”
在这里,巴尔肯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做了一次成功的“思想工作”。三个标点符号能收到如此神奇的效果,耐人寻味。
13 土鳖财主
一土鳖财主家里既开酒庄又酿醋,一位学术给他送了一幅对联:
  上联:养猪头头大老鼠个个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上下联本意是:养猪头头大,老鼠个个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财主很高兴,命人贴在大门口,可过了几天,有人在对联上加了标点,变成:
  上联:养猪头头大老鼠,个个死
  下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结发妻子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15 有个理发师为了招揽生意,在他的小店门口贴了张布告,可是布告上没有任何标点符号:“What
do you think I shave you for nothing and give you a
drink。”布告一贴出,马上涌来了一群顾客,挤满了理发师的店堂,都想免费刮脸,还要白喝一杯啤酒,因为布告上的意思是:你所想的是我给你免费刮脸,外加奉送一杯饮料。但是理发师说不是这个意思。他加了三个标点符号,把这个句子变成了两个句子,意思和上面那句就截然不同了。“What!
Do you think I shave you for nothing, and give you a drink?
”意思是:怎么!你以为我会免费刮脸,还要给你白喝一杯饮料吗?    
传说,一个媒人给一个小伙子介绍对象,目的是骗点钱花。他所介绍的姑娘是附近的小伙子们都嫌弃的。于是经过一番苦思,酿就了给这个小伙子的信。写道:“乌黑的头发无有斑白色浓眉下落传神的眼睛镶着红边裤腿赛如健美圈。”小伙子以为,老学究写文章不点标点。自己读道:“乌黑的头发,无有斑白色,浓眉下落传神的眼睛,镶着红边的裤腿,赛如健美圈。”认为:“头发好,没有少白头;浓黑的眉毛下方有对传神的眼睛,穿的裤子时髦。”于是一信钟情,重金酬谢了“月下老人”。其实,这个姑娘是:“乌黑的头发无,有斑——白色;浓眉下落,传神的眼睛镶着红边,裤腿赛如健美圈。”“没头发,有白斑(豹花先);浓黑眉毛已经掉下去了(先眼眉),眼边烂得通红(烂眼圈),再加土罗圈腿。”这个姑娘能不惹人嫌弃吗!
一家晚报上登了这样的一个小品:爸爸要求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日记,每天早晨饭桌上检查。一日当妻子将美味端到餐桌上,此刻,丈夫竟勃然大怒,一手捧着儿子的日记本,一手揪住妻子的衣领,来到了法官面前。说:“她水性杨花,与我同床异梦,另有新欢。是可忍,孰不可忍?离婚!”说罢,把儿子的日记本往法官桌上一拍:“有据可查!”法官依此据断了离婚案。儿子的日记上写着:“今晚我做作业的时候,隔壁王叔叔来到我家,看了我写的作业后,夸奖我是个乖孩子。然后,叔叔亲吻了我妈妈,也亲吻了我。”青梅竹马的夫妻离开了法庭,妻子迎着“五月飞霜”,即使有百口,口有百舌,也难辩不白之冤。走投无路,竟寻了短见。当儿子明白妈妈因何而死时,说清了原委:“叔叔亲吻了我,妈妈也亲吻了我。”丈夫如梦初醒,但悔之晚矣。
有这么一篇精巧的小说《初恋》:我与她曾八年同窗,此间接触很少,相遇时也只打个招呼,点点头。我们都很年轻,踌躇满志而又矜持骄傲。后来,我们都踏上了工作岗位。时光悠悠逝去,我成了大小伙子。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她仍然是个老姑娘。于是我冒昧给她去一封信:“小莉:你好!听说……对吗?若真的话,我想……你的同志萌稚。”过了十五天,我终于收到她的信:“萌哥:您好!也听说……对吗,若真的话,我也想……你的小妹莉”这就是我的初恋。这两封初恋的信,信上没有一个与主题“恋爱”相关的词语,双方心里的那种纯真的爱慕之情和复杂的思绪都溶化在那省略号之中了,不仅简洁,而且十分含蓄。
19&鲁迅在《立论》中写道:我梦见自己正存小学校的讲堂上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难”!老师从眼镜圈外针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我告诉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项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人家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啊!你瞧!多么……啊唷!哈哈!Hehe
! he , hehe - hehe !
”。文章末尾一段,用了七个叹号和一个省略号,摹拟多种特殊语气和感情,代替了没有直说出来的动词或形容词。它讳饰、含蓄、新奇,引人入胜。对当时社会的人生哲学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给人以幽默感,真是妙到绝顶了!
<font COLOR="#
沙俄时期,亚历山大三世的妻子马利亚·菲德多雷娜在丈夫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文件,内容是呈请批准将一个囚犯流放到西伯利亚去。当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就是死路一条,万无生还。亚历山大已在文件上签署意见:“释放不得,押送西伯利亚。”由于批语“不得”后面的逗号不清楚,马利亚信手拈笔在“释放”后面加上一个逗号,变成了:“释放,不得押送西伯利亚。”结果当然是大相径庭,挽救了一条人命。
一、拆成语
&&&&在一次谈判中,对方由于周恩来没有接受他的意见而很不礼貌地说:“真是对牛弹琴!”。为了反击对方,周恩来用“!”把成语拆开成“对!牛弹琴”。
二、标点如金
某出版商向鲁迅约稿,但不想多付稿酬。于是,出版商事先向鲁迅声明,标点符号不当字数计算,鲁迅欣然答应。后来,当文章撰写完毕后,鲁迅向出版商交稿。当中一个标点符号也沒有,全篇文章满布密麻麻的字。出版商收到稿子,根本看不懂,也不知如何断句。结果,出版商只好特意请鲁迅重新标上标点符号。由此可見,标点对于阐释文章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三、标点决定了人权
某教授写了一句“男人如果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让学生点标点。结果,女生的答案是:“男人如果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而男生的答案是:“男人如果没有了,女人就恐慌了 !”
  你看,只需动用一个标点符号的位置,女权主义观点和大男人主义思想就泾渭分明。
四、禁止在此小便
&城市的一条胡同拐弯处,经常有人在那里小便。那骚臭味儿呛得附近的人家够惨。万不得已,一个老人写了块牌牌挂在上头,牌牌上写着“过往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那知一连几天,那骚臭味儿不但不见减轻,反而更浓了。
那老人觉得怪了,于是暗中观察。终于有一天他逮到一个正在那小便的靓仔,他马上走上前去质问道:“小伙子,你为什么还在这里屙尿,你眼睛瞎了么,你不看看那牌牌上的字!”。那小伙子说:“大爷,我正是看到牌牌上的字,才敢在这里。。。”&
老人往牌上一瞧,差点气晕。只见那牌上写着:“过往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也不知是那个缺德鬼在牌子上的文字中加了一个逗“,”号。————唏嘘!
五、下次请寄标点来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台奥多尔·冯达诺在柏林当编辑时,收到一个青年作家寄来的几首没有标点符号的诗,附言中说:“我对标点向来是不在乎的,如采用请您自己填吧。”冯达诺很快将稿退回,并附言说:“我对诗向来是不在乎的,下次请你寄些标点来,诗由我填好了。”
&&&&六、只有标点的对联
1949年4月1日,南京的大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示威游行,遭到国民党特务和军警的残酷血腥镇压。几天后,南京中央大学为死难的学生举行了追悼大会。肃穆的会场上悬挂一副对联:
&&&&&&&&&&
??????
&&&&&&&&&&
&&&&用“?”强烈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
&&&&用“!”表示血债要用血来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xcel一格写两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