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为什么工业成分物流占gdp的比重重越来越小了而服务业金融业的比重占GDP总额的比

江苏省统计局
江苏服务业发展及其与周边省份的比较
发布时间: 10:17:00
 作者:江苏省统计局  
&“十一五”以来,江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在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但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比较,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江苏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
“十一五”时期,江苏服务业发展可概括为:增长加快、比重上升、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后劲增强。
(一)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省服务业(第三产业加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683.5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3741.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4.6%,高于同期GDP增幅0.9个百分点;年,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4%、16.4%、13.3%和13.5%,均高于GDP增速。
(二)占GDP份额进一步上升。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提高到2009年的39.9%,共提高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该比重达40%以上。
图1 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及占GDP比重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改善。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增长快于服务业总体增速。2009年,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为11.6%和14.7%,比2005年分别提高4.2个和2.7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也有较快发展。“十一五”前四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年递增13.9%。
2010(预计)
十一五前四年年均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其他服务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服务业占GDP比重(%)
(四)服务业发展效益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省服务业实现税收1927.2亿元,占国税地税税收总收入比重38%,比2005年提高15.5个百分点,表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由2005年的44768元/人增加到2009年的76262元/人,累计增长70.3%。
(五)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实现投资8185.6亿元,是2005年的2.1倍;服务外包取得长足发展,合同总额和执行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77%,南京、苏州、无锡跻身全国“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行列,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初步成型;软件外包、动漫创意、工业设计、医药研发等产业集群规模扩大、层次提升。
二、江苏服务业发展与沪浙鲁粤比较
(一)第三产业总量居五省市第2位
2009年,江苏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629.1亿元,在苏沪浙鲁粤五省市中居第2位,比广东少4423.5亿元,高于浙江(9918.8亿元)、山东(11768.2亿元)和上海(8930.9亿元)。与2005年相比,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五省市位次保持不变,但绝对量与广东差距进一步拉大,2005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6612.2亿元,比广东少3160.3亿元。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为9.2%,比广东低3个百分点,比上海、浙江、山东分别高3.1个、2.5个和1.2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提高0.2个百分点,同期其余四省市占全国比重均有所下降。
图2& 年五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比较(亿元)
(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列五省市第4位
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9.6%,低于上海(59.4%)、广东(45.7%)和浙江(43.1%),高于山东(34.7%)。与2005年相比,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浙江、山东和广东分别提高3.1个、2.4个和2.4个百分点;上海提高幅度最大,达7.7个百分点,已基本完成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
表2 &&年五省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三)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居五省市第2位
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1832.5万人,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为39.2%,高于第一产业(25.1%)和第二产业(35.7%)。在五省市中,江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仅次于上海(55.7%),高于浙江(33.6%)、山东(31.5%)和广东(32.9%)。与2005年相比,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增幅为五省市之首,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分别提高3.2个、2.2个、3.1个和4.4个百分点;同期,江苏第一、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下降5.6个和提高1.4个百分点,反映出江苏就业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
表3& &&&年五省市就业结构比较(%)
(四)第三产业增速位列五省市首位
1、年度增速对比。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6%,位居五省市首位,比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分别高出1.1个、2.4个、2.8个和1.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的大部分年份里,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快于四省市。年,江苏历年第三产业增速均高于广东;除2005年以外,各年度增速均高于浙江;除2008年以外,均高于山东;除2007年外,均高于上海。
图3& 年五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2、年均增速对比。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14.7%,高于同期四省市年均增幅,比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分别高出1.1个、1.1个、2.7个和0.7个百分点。与同期GDP年均增幅相比,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出GDP增幅1个百分点,浙江、山东和上海分别高出1.7个、0.3个和2.6个百分点,广东低0.4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按可比价计算,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当于2005年的173.2%,这一比率高于浙江(166.8%)、广东(157.5%)、山东(166.3%)和上海(169.1%),也说明了江苏服务业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四省市。
表4& 年五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和GDP年均增速
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GDP年均增速(%)
(五)第三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中占比最高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6.3%),其次为房地产业(14.9%)和金融业(11.7%)。与四省市比较,江苏批发和零售业比重除与山东(26.4%)基本持平外,均高于其他三省市;房地产业比重为五省市最高;金融业比重名列第四位,低于浙江(19.2%)、广东(12.7%)和上海(20.2%),高于山东(8.9%)。与2005年比较,江苏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比重分别提高4.2个和2.8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比重均有所下降。
表5& &&&五省市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增加值比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其他服务业
& 营利性服务业
& 非营利性服务业
&(六)第三产业投入和效益处五省市中下游
1、投入增长较四省市为慢。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投资为8185.6亿元,低于山东(8699.5亿元)和广东(8767.1亿元),位列五省市第三位。与2005年相比,江苏第三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0.9%,低于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速23.4%,也低于同期的山东(24.8%)和广东(23.0%);2009年,江苏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比重为43.2%,比2005年降低3.7个百分点,同时低于浙江、山东、广东和上海,均凸显了江苏服务业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表6& 年五省市第三产业投资及占比
第三产业投资(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2、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居五省市第4。“十一五”前四年,江苏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由2005年的44291元/人,提高到2009年的75640元/人,增长70.8%,年均增幅达14.3%,高于浙江(9.7%)、山东(14.2%)、广东(9.4%)和上海(11.4%)。但2009年江苏劳动生产率水平仍低于浙江、广东和上海,仅高于山东。
表7& 年五省市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元/人)
三、江苏服务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十一五”以来是江苏服务业大发展的时期,但仍需清醒地看到,江苏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总量有待提升,比重仍然偏低
“十一五”以来,江苏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与同期的沪浙鲁粤相比,江苏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一直位居五省市第2,但与排名首位广东的差距逐步拉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还落后上海、浙江和广东。从国际经验看,目前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江苏服务业比重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左右。这表明,当前江苏只是服务业大省,还不是服务业强省。
(二)传统行业比重较大,结构不尽合理
在江苏服务业总量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交通运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仍占据主体地位,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2009年,江苏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达41.7%,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也高于部分兄弟省市。从服务业投入看,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投资额分别为886.7亿元、365.4亿元,同期,金融业、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为14.4亿元、201.5亿元和124.3亿元,传统服务业的投资额明显高于新兴行业。
图4& 2009年江苏服务业各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新兴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结构有待优化提升。2009年,江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等新兴行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9%、4.1%、1.1%和6.4%,低于传统行业。主要新兴行业发展与沪浙粤兄弟省市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2009年,江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低于上海和浙江2.8个、1.3个百分点;金融业比重分别低于上海、浙江、广东8.5个、7.5个和1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比重低于上海3.1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比重低于浙江0.3个百分点。
(三)地区发展不够平衡,区域统筹仍待加强
苏中、苏北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呈现出从南到北阶梯分布的特点,且南北差距越来越大。2009年,苏南、苏中、苏北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904.8亿元、2282.5亿元、2598.8亿元,苏南是苏中、苏北的3.9倍和3.4倍;苏南、苏中、苏北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4.6%、16.6%、18.8%,苏中、苏北分别低于苏南48个和45.8个百分点。从各地区内部产业结构来看,苏北、苏中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也相对落后。2009年苏中、苏北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5.7%、36.1%,分别比苏南低6.4个和6个百分点,差距比较明显。苏中、苏北服务业增加值在规模上与苏南的差距逐步拉大同时,“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速也低于苏南。年,苏南、苏中、苏北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5.7%、15.4%和15.6%。
表8& 年三大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
绝对值(亿元)
占GDP比重(%)
绝对值(亿元)
占GDP比重(%)
绝对值(亿元)
占GDP比重(%)
绝对值(亿元)
占GDP比重(%)
(四)规模经济效应不足,开放程度有待提升
江苏服务业总量虽然较大,但总部经济发展明显不足,规模性知名服务业企业不多。网上贸易、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旅游经营、非银行金融、动漫、信息增值服务等新兴领域,缺乏像浙江阿里巴巴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服务行业的开放程度仍然偏低,除餐饮、住宿等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占比较高,从而使这些服务领域的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也不高。2009年,全省服务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66.4亿美元,仅占全部利用外资的26.2%。对外开放的相对滞后使得服务业不能更好地引进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改善。
四、加快江苏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下一阶段,江苏加快服务业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较强的经济基础和较好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契机,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为抓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一)强化政策扶持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以规划为先导、以集聚区为抓手、以政策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优化有关规划,进一步明确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集聚区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城市服务功能的新载体、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动力和城市形象的新名片。综合运用土地、财政、金融等多种举措,适当增加对服务业的扶持倾斜力度。加大公共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破除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经济进入服务领域创新创业。
(二)拓宽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进一步完善服务业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调控、引导和放大作用,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建立扶持基金的同时,应逐步建立一套包括信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投资体系和创业板市场在内面向服务业的直接、间接融资的市场体系和政府政策支持和扶持体系。金融部门要适当增加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在扩大服务业投融资渠道方面积极探索,打破传统投融资思维与模式,借鉴债权基金、国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运作方式,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三)大力调整和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以扩展领域、扩大总量、提升水平为导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生活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积极发展金融、商贸、物流、房地产等支柱行业,和信息服务、航运服务、会展旅游、商务、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以及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潜力行业,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及经济结构的优化。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振兴传统服务业。积极谋划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服务业大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进入,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四)推进分离发展服务业。企业分离发展科技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信息、创意设计、国际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高端发展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推动制造业企业做精做强做专。必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鼓励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提升工业发展能级与服务业发展规模,形成现代产业链。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必须按照依法推进、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整合发展、做专做强的原则进行,重点分离发展科技研发服务、现代物流业务、贸易营销服务、专业配套服务、设计策划服务等。为激发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营造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良好环境,应抓紧制定并出台有关市场准入、税收、用地、价格、产权变更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
(五)努力扩大服务业开放水平。根据服务业发展内在需要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特点,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拓宽服务业开放领域,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建立有效的服务贸易政策推进机制,积极有序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竞争,以扩大开放推动服务业体制和管理的创新,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引导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投向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突出引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端服务业项目、引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型、品牌型、连锁型的服务企业,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育一批服务贸易骨干企业。
(六)打造适合区域特色的服务业体系。应从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结合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服务业。苏南地区要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信息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城市公用、房地产和文化卫生教育等服务业,围绕提高城市等级,健全城市服务功能发展服务业;苏中地区应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交通运输仓储、商业餐饮业等服务业,围绕拓宽城市服务功能,以提高工业化水平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苏北地区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商业、农业服务、交通运输等目前比较薄弱的基础和传统的服务行业,扩大发展服务业的有效需求。
主 办:江苏省统计局 版权所有  
电 话: 传 真: E-mail:xxb.d@
地 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 邮 编:2100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但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发达国家平均低32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3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低9个百分点。从就业比重看,比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但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发达国家平均低32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3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低9个百分点。从就业比重看,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但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比发达国家平均低32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3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低9个百分点。从就业比重看,比发达国家平均低30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0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为此,国家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这是因为发展服务业能够①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
②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
③促进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
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A.①②③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山东省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1 年浙江及部分省市最低工资情况比较&&
注:从日起,浙江省开始实施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从1100元调整到1310元。第一季度刚过,全国就有12个省区市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材料二:有市民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浙江经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理由是:浙江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浙江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1)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材料三:赵洪祝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浙江人均GDP由7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重要时期,要继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科学谋划、统筹兼顾,弘扬浙江精神,努力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浙江精神,就是浙江发展的动力,是充满地域文化个性与特色和特有的价值取向与内在风貌。浙江人早在2000年提炼出的浙江精神是16个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2005年,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浙江,又把浙江精神再次提炼为12个字:“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既反映了浙江“两个率先”的实践要求,又展现了全省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是浙江推进“两个率先”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力量源泉。(2)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新时期浙江精神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 &&&&&&&&&&&&&&&&&&&&&&&&&&&&&&&&&&&&&&&&&&&&&&&&&&&&&&&&&&&&&&&&&&&&&&&&&&&&&&&&&&&&&&&&&&&&&&&&&&&&&&&&&&&&&&&&&&&&&&&&&&&&&&&&&&&&&&&&&&&&&&&&&&&&&&&&&&&&&&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江苏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工业化推进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到2011年底江苏省城市化率已达61.9%,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已开始向成熟的城市化社会迈进。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开展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参与其中。 材料一:关注发展现状 同学们了解到,目前江苏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长,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等也发生深刻地变化。 (1)结合材料分析江苏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经济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直面发展困境 同学们发现,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正从乡村传统的熟人社会进入城市的陌生人社会。农民工这个群体,由于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导致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日,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这将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区,拓宽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制度渠道,增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积极力量。 (2)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农民工群体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共建精神家园 当下许多城市都在征集并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以架构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支撑。城市精神要真正走出“千城一面”,凸显丰富个性,并同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感受和期盼相契合,实现守与变、静与动的统一,就必须找到城市精神的“根”。同学们呼吁,积极参与“寻找城市精神之根”活动,并为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出谋划策。 (3)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示例完成相关内容。寻找城市精神之“根” 示例:根在传统。打造城市精神必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当地文化传统土壤中挖掘其内涵。 根在________。打造城市精神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在________。打造城市精神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上海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信息服务业蓬勃发展。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站数量达到230万个,网页数量866亿个,网民规模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近40%。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网络文化,也呼唤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发展信息服务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简要回答: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需要政府、公民各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上海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联合国北京办事处低碳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需要60多项核心技术来实现其降低电力、交通、建筑等主要工业领域碳浓度的目标,然而这60多项核心技术有70%不为中国人所掌握。 中美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发展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在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由美国商务部与中国商务部共同组织,杜邦公司与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价值1亿美元的光伏材料战略协议。这一协议致力于推动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下图为2010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注:其他能源包括风能、核能、水能、太阳能等。它们和天然气一起被称之为清洁能源。 (1)比较两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运用经济常识“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国家职能”和“国际社会”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图漫画为《官员经济“牛市”与群众幸福“熊市”》
材料二:广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幸福广东”一词由此登上了广东发展的舞台。政府如何找到实现幸福的突破口?对此,有专家表示:政府为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而着力改善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等问题,这些都不难实现。现在真正急迫的,是社会信誉、公义,尤其是公权力的公信力不足。如果公权力的公信力没有像钢铁一样硬,老百姓的幸福一定会大打折扣。 (1)简要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提高公信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第二大”并不等于“第二强”。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出口产品中,相当部分是“设计和利润留在欧美日,GDP和能耗留在中国”。这启示我们要
[&&&& ]①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加大引进外资力度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0114
题型:单选题
生态足迹是将一个地区人们所消耗的各种资源转换成提供这些资源所需的生物生产面积,有效生态承载力是一个地区自然生态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能力,生态赤字的大小等于有效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下表材料表明
[&&& &] ①美国的生态赤字比中国高 ②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 ③美国的自然环境条件优于中国 ④坚持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的根本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上海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下表显示了中国几项经济指标占世界的比重。从经济学角度看,图表说明我国
[&&&& ]①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②能源、原材料利用效率不高③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④工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占gdp的比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