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应该如何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贡献.1500字论文。

帮忙围绕“现代大学生如何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写一篇1500字的论文,谢谢Orz好的会追加分数_百度作业帮
帮忙围绕“现代大学生如何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写一篇1500字的论文,谢谢Orz好的会追加分数
帮忙围绕“现代大学生如何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写一篇1500字的论文,谢谢Orz好的会追加分数
众所周知,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所谓法律意识,其实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它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三大部分.法律认知是人们关于社会法律现象科学认识活动的结果,它是人们关于法的一般理论和法律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以及一个国家和地区现行法律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的总和.法律情感是指社会主体对法现象的主观心理态度或心理反应,是社会主体主张权利,为权利和法律而斗争的内在心理动力,是一个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法律意志是社会主体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主观心理基础,表现为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畏强暴、不畏诱惑和胁迫的坚强的守法精神和护法品格.法律价值观,包括法律评价、法律理想和对法律价值(如公平、正义、自由等)的理解与接受,它是可能对立法、政策适用和司法判决等行为产生影响的超法律因素.它们是一些观念或普遍原则,体现对事物之价值可追求的理想性等进行的判断.据此,我们可以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我国当代青年的一个重要群体,常常被人们称之为“时代骄子”、未来的栋梁.他们的道德法律意识如何将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专职的法律部门,都是很有必要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及其培养加以关注的.一、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备社会主义现代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又有自己的特征,同时还区别于一般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就其主体而言,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程度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或社会公众;就其内容而言,由于大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纵然,当前大学生大都赞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目标,普遍认为应该自觉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等等.然而,时下社会上依然盛行“只有私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 “遇到法律纠纷”选择“托人私了”,甚至有人认为“能够钻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等等.诸如此类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作为“时代骄子”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可以相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较普通公民而言已有了很大程度的觉醒和增强,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水平上,而且“知”与“行”存在较大反差;在不同大学生当中法律意识水平参差不齐.从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来看,也是如此.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事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鲜见(关于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及其简析在本文下面还有专门阐述).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普遍淡漠的法制意识形成强大反差.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理念和基本方略的实施,我国高校普遍安排设置了《法律基础》课,但学生仅仅在这有限的学时中获得的法律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加之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学校的法律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由于传统应试教育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学生大都十分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道德法律基础》这类公共课却引不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考试时稍作突击,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不可能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也更难有深层次的感悟体验.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扩大,大学生开始学会对现实行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更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又往往富于幻想,急于求成,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往往会因思想深处的法律意识薄弱而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有些学生对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比较欣赏,主张在法制建设上全盘照搬西方的那一套.也有些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轻视法律的作用.第二、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主动法律意识明显缺乏.由于当前的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成分是独生子女,受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较重,他们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作出违规的情况.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也由于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我们经常看到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因违法犯罪所受到的惩罚,使大学生感觉到的是法律的无情,而并没有感觉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是他们行为的准则,是他们利益的维护者,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认为只要我不违法就无需学法.有的甚至把神圣的法律看做形同虚设,即使约束和规范,那也是针对“老百姓”的.第三、功于知法、懂法,淡于守法、用法.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甚至会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公道”,导致了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受社会负面文化和学生自身道德以及心理成熟程度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面对这种情况,对大学生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势在必行.第四、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犯罪呈明显增长趋势.2002年轰动全国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北京动物园“伤熊事件”以及后来发生的“马加爵”案等,更是让大学生犯罪问题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日,22岁的浙江大学农业学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周一超,报考浙江嘉兴人事劳动保障局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而报复杀人.据考证,当代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往往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大致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几乎大部是涉嫌盗窃罪和色情诈骗罪;大学生犯罪的侵害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年龄结构上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对象,能给予最恰当的解释是:现行法制教育模式,没有让当代大学生们真正懂法、守法.由此可见, 当代有许多大学生并未将法律知识转化为法律意识, 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从而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因此,高等院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用引导、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维护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二、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对策研究据有关资料,28.4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法制教育”,其中有11.34%的人把自己最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选定为“法制教育”;38.04%的大学生已明确意识到自己法律意识方面的不足,认为自己必须“积极学习法律知识”.[3]这表明,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比较高,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帮助其提高法律素养,并学会用法律来捍卫自身和他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基本权利权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有利条件.针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点,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作为其中的一分子,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首先,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列宁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宪法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然而,这两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宪法的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其次,通过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再次,在扩充课时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法”、“体验法”、“讨论法”提高教学效果.第二、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法制第二课堂活动.形式灵活的校园法制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法律现象给予关注的热情和兴趣.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法制演讲、辩论赛、讨论会、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以及旁听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启迪.这种既有直观实务又有深层理论的滚动式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是培养和普遍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切实可行的渠道之一.可以说,走出课堂,旁听审判,让案例事实说话,会比老师在课堂上的泛泛讲解更有震撼力.庭审过程中,严谨的法庭调查,激烈的案情辩论,法庭对事实的认定,对法律的适用,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法的神圣与威严.此外,参观监狱、指导学生自己成立各种法律协会、法律社团,进行普法宣传.同时,还可以广泛关注“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阅读参考法律书籍.这些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加强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与法制教育的双赢.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道德与法律的同质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以及两者界限的模糊性是道德与法律进行一体化运作可行性的基础.虽然道德与法律有很大差异,但在规范这终极意义上两者先天是兼容的.而且我国传统社会中的“礼”,这种伦理法律化低成本高效运作的历史为我国法制现代化提供了道德与法律一体化运作的历史实证的先河.寻找道德与法律的契合点,通过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学习和修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前提.在这个过程中,注重知、情、意、行的相互作用,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注重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能力和水平,达到我国儒家学说中所提倡的“慎独”的最高境界.第四、齐抓共管,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网络.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他(她)们的法律素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涉及家庭、社区以及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首先,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必须实施依法治校,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其次,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并且注重给孩子良好的熏陶;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通过这些方法和措施,形成一个好的法治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现代法制的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栋梁,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其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民主法制化进程.不仅要学业成绩突出,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只有真正的识法、懂法、守法才能成为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可以说,必备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应该业必然成为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因此,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预防和抑制大学生违法犯罪,同时提高其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不仅是基于培养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一代公民,更是着眼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进程.笔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其中一员,深知自身使命的艰巨和神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征途可以说任重道远,有时候还要历经坎坷.我将时刻把祖国和民族的荣辱安危系于一身.我决心在孜求学业、顽强打拼的同时,不断地用法律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学习法律技能,提升法律素养,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做一个捍卫法律尊严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论文1500字67_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牛bb文章网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论文1500字67_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剖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一.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一)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 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二)是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四)是近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我省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五)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二.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 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三)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四)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五)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六)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三、大学生应对就业难可采取的措施(一)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大学生应在学习之余主动学习当前的就业政策及就业过程调查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哪些变化根据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从个人素质条件进行重点培养以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同时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扬其长、避其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决策顺利就业或根据自身能力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主创业.(二)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大学生初入社会一方面不应过分强调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利益要把自己的职业理想提高到较高的境界;另一方面在择业时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工作潜能和个性特点扬其长、避其短充分发挥个人的独特作用(三)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学习的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劳动力流动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需要接受持续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自身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大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2.提高职业操作技能3.掌握职业生活技巧(四)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初次就业首先应从社会需求出发设计自己的择业目标大学毕业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的需要是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和基础科学地分析就业形势与自我特征冷静妥善地处理择业过程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较少需要在工作岗位上先学习后工作大学生对自身的起点要求不应过高应该在基础的工作岗位上摸索发掘自身潜能总之大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灵活选择另外就业时绝不能一味高挑、慢等因为无论是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大学毕业生早日就业都是硬道理????????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分享: >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相关文章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谁能提供当代大学生如何成才论文1500字数?
谁能提供当代大学生如何成才论文1500字数?
08-11-04 & 发布
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怎样认识大学生在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如何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教育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这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教育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大学生学习与就业应有“职业规划”这样一个新的理念。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方式 就业观念 自主创业 职业规划一、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1、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国的经济当前处于转轨时期。就全国来讲,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以及劳动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就高校毕业生来讲,数量大幅度上升,就业压力持续增长。1999年以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扩招后毕业生面临的新的就业形势。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2年毕业生上升为145.1万人,2003年毕业生数量猛增为212.2万人,比上一年增加67.1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比2003年净增68万,预计2005年可能会突破340万。Ⅰ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统计图(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2004年39期今后几年,随着大学的继续扩招,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还会持续上升。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新的理念宣传、指导、服务大学生自主择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彻底改变国家的统包统分、毕业即就业的政策。高等院校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国已沉淀75 万高校毕业生尚未就业(不包括灵活、临时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提上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究竟怎样来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呢?对此,我作为即将毕业一名在校大学生,与其他同学一样都在进行反思。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进行分析,从理念上进行反思的重大社会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A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B我们大学毕业生自身就业观念的限制C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带来的人才拥挤等在分析这些复杂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进行深刻的思考,回顾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沿革,可以明确发现,确实存在了不少的问题。2、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及成效从 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国家制定高校毕业生分配计划,基本上采取国家统一计划、抽成调剂、分级安排的办法。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高等院校毕业生“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就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社会劳动就业制度相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开始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学校和各级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高等教育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后,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广大学生求学的需要,受到了社会的欢迎。但由于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埋下了隐忧,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 style=&BORDER-RIGHT: #ece9d8; BORDER-TOP: #ece9d8; BORDER-LEFT: #ece9d8; BORDER-BOTTOM: #ece9d8;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DIV&Ⅱ2003年我国各年龄阶段毛入学率统计图&/DIV&&/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 style=&BORDER-RIGHT: #ece9d8; BORDER-TOP: #ece9d8; BORDER-LEFT: #ece9d8; BORDER-BOTTOM: #ece9d8;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DIV&高中&/DIV&&/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 style=&BORDER-RIGHT: #ece9d8; BORDER-TOP: #ece9d8; BORDER-LEFT: #ece9d8; BORDER-BOTTOM: #ece9d8;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DIV&初中&/DIV&&/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 style=&BORDER-RIGHT: #ece9d8; BORDER-TOP: #ece9d8; BORDER-LEFT: #ece9d8; BORDER-BOTTOM: #ece9d8;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DIV&大学&/DIV&&/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TBODY&&TR&&TD style=&BORDER-RIGHT: #ece9d8; BORDER-TOP: #ece9d8; BORDER-LEFT: #ece9d8; BORDER-BOTTOM: #ece9d8;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DIV&小学&/DIV&& /TD&&/TR&&/TBODY&&/TABLE&2001年6月,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专门就扩招以后的就业政策问题提出报告,指出扩招势必会造成就业困难。为此,国务院有关领导在报告上批示并责成国务院科教办牵头深入研究扩招后的就业问题。从图Ⅱ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来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2003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初中毛入学率达9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7%。由此我们看出,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很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要快速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普及依靠的是教育事业。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亟待大力发展。因此我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开始大幅度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在笔者看来,大学生就业难和扩招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大学生就业作为劳动力供给方,不管扩招还是不扩招,供给总量没有变。大学生多念了几年书,没增加也没有减少劳动力总量。就这一点讲,和就业压力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发生的变化只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这里改变的只是劳动力的结构,而不是劳动力的数量。也就是说,整个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从目前来看,这种变化还是有利于劳动力的就业,而不是不利于劳动力的就业。因为我们现在高层次的劳动力是缺少的,受到高等教育以后,高层次劳动力人数的增加,就会优化劳动力结构。这样看,扩招和就业压力就没有什么直接正相关关系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兴邦济世的根本途径之一。虽然目前的就业形式非常严峻,但是我们还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就业难的现象也会改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问题一定会妥善解决,高等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二、 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2001年10月,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广泛听取了多方面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诸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经济特区,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办法和措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1、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展各类在岗和在职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2、提供宏观的就业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在中部,提出了中部崛起。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共青团中央实施的“彩虹工程”对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们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帮助。3、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学校3167所,在校生191万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220万人次:就业训练中心3465所,社会培训机构17350所,全年开展培训1071万人次。在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韩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其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韩国政府成功地调整了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工业需求。在各种国家考试中获得资格证书的人都视为具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同等学历资格。韩国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确,韩国的经济实力由于其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特别地,由于职业教育为个人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通过事业的发展而提高了个人的生活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越来越重要了。在我国开办经济特区后,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目光。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鼓励开办更多经济特区,从而促进沿海乃至我国经济的更快速发展,更使需求与就业问题日渐凸现。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说一方面要能够改变观念自主择业,另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主创业。我认为,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方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这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成千上万的思想最为活跃的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积极创业。正如中国著名的IT首席分析专家方兴东所说:“经过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浪潮的两次洗礼,一些最具价值的东西开始在中国呈现,真正开始触及中国落后的精神根源,那就是创业精神的启蒙和唤醒。而且创新精神更是市场经济的引擎,是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源头。”三、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标“ 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中国的人口那么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是相对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形成新的理念,从就业走向创业,不仅给了自己就业的机会,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满足更多的求职者。1、从城市如何引进人才来谈创业环境创业需要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创业环境,常被视作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选定目标城市的时候,找准位置,找对方向。每逢应届毕业生离校之际,他们对创业地的比较与选择,热点区域都很集中,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成为大学生创业重要的集聚地。究竟是为什么呢?来看一下这几个城市的绝对优势:选择上海,有一条认可度相当高的理由:这里经济走势持续稳健,商业流程成熟,法制化意识及规则意识强,工作生活比较稳定。广东更适合青年学子创业。如果说当年更多靠的是政策优势、地缘优势,那么现在,人文环境的因素表现的更为显著。比如,敢为人先、务实求真、灵活变通、包容、高效……此外,广东人发家致富、做小老板的意识挺强。有这样一种说法,“北京是创业者的温床,上海是打工者的天下”。北京的发展机会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在E时代,北京那种淡化工业,重工业,重环保、高科技发展极为快速的特点,加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常与此相关,都非常利于个人创业。从中可以看出城市在引进人才时所做的努力。对于我们也有启示。2、就业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关系就业问题还要和当时的国家大政方针密切联系起来。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国家培养的人才是给自己用的。比如说我国就建设西部所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就是鲜明的例子,还有即将完成建设的三峡工程,更大方面就涉及到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等等。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给国家带来无限的商机,所以早在刚刚申请承办成功以后就有更多的大学来开设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也就是说国家的政策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向。3、大学生应该做好自我职业规划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我国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程度加深了,要想在世界上立足就要搞好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均GDP。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通俗所说的“职业规划”。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要从填报高考志愿到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如何有效利用大学四年或者更长时间充实完善自己?如何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诸如经济、恋爱与婚姻、理想与信念、道德与情操等问题?如何使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更出色?提出这些问题及回答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将极大地决定一名大学生的未来。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时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呼声很高,很多大学生提出了就业指导服务不能仅仅是“季节性快餐”,而应为全程性指导服务,全方位切入。事实上,从国外的经验看,大学生应该从一踏进大学校门就应该开始职业规划,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那么,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呢?①要正确的自我定位自我评估,要清楚的自我认识,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可盲目无术。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有空的时候就拿来看看,经常回想自己爱出错的地方,以后就尽量地避免。②做好自我规划自我规划就是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要不断的激励自己努力再努力。完成一个个的目标,那么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你。在大学的四年里,每个人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归纳起来也就是以下几点。第一年为检测时期,也就是刚才提到的自我定位。来到大学的校园里,不要埋头于学习,注意看一下周围的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就业的,不妨为自己找准方向。第二年为定向期,知道了自己的具体情况就可以更清楚的为自己定位了。在此期间一定要打好专业基础。第三年为冲刺期,在定向的基础上好好的努力。不要空虚的过大学生活,到头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四年为分化期,大四到了,工作的工作,考研的考研。分化很明显。总的来说,大学四年的规划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③学校应承担职业指导的责任对于职业指导,我们在来看看美国的毕业生是如何就业的?美国实行的也是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和限制,而是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协调进行。学校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参”。美国高校一般都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而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就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中心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第二年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和招聘会,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这种就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增强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很有帮助。就业指导中心还非常重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学校收集、整理的就业信息都要输入电脑,供学生随时查阅;此外,中心每年还要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举办职业交流洽谈会,并负责接待雇主来校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率往往高于其他渠道。毕业生面对着求职的巨大压力,究竟缺乏的是什么?有关专家指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不是找不到就业的机会,而是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工作?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上海各高校几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新举措,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开辟了大学生就业新天地,来看一下复旦大学的新举措。2003 年,复旦大学就业总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24.8%,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4.7%,硕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6%,博士毕业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为97.6%,与2002年同期相比较,本科生的就业率有所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率略有下降。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又向“服务性”的方向迈了一步。2003年成立的“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由校级主管部门担任领导,以专家教授为顾问,以企事业单位为资源,以本校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主要职能部门。据了解,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使复旦大学横贯大学生四年的“职业发展教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复旦大学依托指导委员会的资源,针对本校各年级开设了“择业求职技巧”、“当代职业概况”等公共选修课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另外,学校还联合用人单位建立了一批以公司名称命名的行业考察基地,行业培训基地和行业见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体验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能,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的机会。复旦大学的这一系列的动作,其实其指导思想只有一个,就业压力和就业导航的位置,让学生提早直面就业压力。一系列针对低年级大学的“新生职业导航”,将跟踪大学生的四年成长,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来规划好人生。名校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复旦最大的资源就是他有众多的校友,复旦大学团委的“职业导航行动”就用足了复旦的校友资源。在复旦校园网的相关网页上,参与复旦校友讲师团的“各界成功人士”的介绍,都在网上供大学生点击选择,被选择一定数量后,学校就会把讲师请到学校和同学面对面交流,通常这些校友是不会不满足“学弟学妹”门的热情的。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复旦大学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在高校中名列前茅,回看就业全景,从中可以看到,开展职业指导对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四、总结全文,号召青年大学生予以实际行动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参与创业的人口比例高达21%,换句话说就是美国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人参与创业。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年轻人完成了教育以后干什么呢?应该鼓励青年一代去参与创业。事实上,我们这些与改革一起诞生的年轻人有着强烈的创业渴望,在目前阶段来说只是苦于必要的创业扶持和引导。我们有火一样的创业热情,希望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我们去自主创业,通过有关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降低创业的门槛、创业成本和创业的风险,让我们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得到弘扬和落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原始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的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我们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们还是应该以火一样的热情,大胆创新,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开辟一爿属于自己的天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是财富,我们年轻,我们就有活力。我们要以火一样的热情,来点燃我们的青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式”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参考文献:回答者:咻枫 - 初入江湖 二级 3-2 13:20在这种地方放这个有点不适合,建议去论文网或秘书网看看回答者:qiguanbu - 秀才 三级 3-2 13:23大学生 就业方式 就业观念 自主创业 职业规划一, 我国近几年来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2001 年10月,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广泛听取了多方面意见,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诸如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改善就业环境,加大就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经济特区,大力扶持乡镇企业,这些办法和措施对我们在校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1、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开展各类在岗和在职培训,着力提高我国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应用型人才。2、提供宏观的就业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东北,振兴老工业基地;在中部,提出了中部崛起。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共青团中央实施的“彩虹工程”对于那些有志于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们无疑又是一个很好的帮助。3、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统计资料表明,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学校3167所,在校生191万人,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220万人次:就业训练中心3465所,社会培训机构17350所,全年开展培训1071万人次。在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韩国职业技术教育在其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韩国政府成功地调整了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以满足不断变化着的工业需求。在各种国家考试中获得资格证书的人都视为具有获得学士学位的同等学历资格。韩国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的确,韩国的经济实力由于其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特别地,由于职业教育为个人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通过事业的发展而提高了个人的生活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越来越重要了。在我国开办经济特区后,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目光。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鼓励开办更多经济特区,从而促进沿海乃至我国经济的更快速发展,更使需求与就业问题日渐凸现。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要转变就业观念,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是说一方面要能够改变观念自主择业,另一方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主创业。我认为,自主创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是今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方向。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共有八次提到“创业”和“创业精神”,这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成千上万的思想最为活跃的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积极创业。正如中国著名的IT首席分析专家方兴东所说:“经过改革开放和互联网浪潮的两次洗礼,一些最具价值的东西开始在中国呈现,真正开始触及中国落后的精神根源,那就是创业精神的启蒙和唤醒。而且创新精神更是市场经济的引擎,是技术的进步,社会发展的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诚信论文15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