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压力理论有哪些

浅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翻译理论是受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者非常推崇的众多

西方翻译理论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主要理论的简析,以求在今后翻译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理

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翻译理论界以及语言

学界的先锋奈达通过多年对翻译理论的学习,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翻译经验,发展了一

套属于自己的翻译理论

泰伯合著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并在书中正是提出

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中西方翻译界具有深远的影响。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定义

两种理论但他更强调后者。因为在现实翻译中

非常少见。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翻译所涉及的变量又很多,例如源语的信

度类型,翻译目的等因此奈达认为在翻译中没有源语與目的语完全对等的情况。所以人们

在翻译中能够做到的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使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与结构与源语接

近,并能夠更好的传达源语所要表达的信息所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期望达到一种境界即目

的语受众所接收到译文信息后的反应与源语受众接收箌原文信息后的反应大致相同(

与以往提出的翻译理论相比,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同时强调目的语的读者应该理解源语读

者对源文的反应并以源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来理解译文。这就向译者提出基本的翻译要

正确传达原文所包含的信息

译语通顺,表达形式恰当

目的語读者与源语读者在

接受信息后产生基本相同的反应。奈达的翻译理论对翻译活动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并对中西方

翻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

}

关于默顿与中层理论的素材

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层理论的倡导者默顿提出了中层理论的使命:指导经验探索,弥补宏观社会理论与微观社会现象的鸿沟后两者存在明顯缺陷而使人们难以有效理解社会。社会系统一般理论过于宏大远离特定社会行为、社会组织、社会变迁,难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而特定事件详尽描述又缺乏理论指导和整体性的概括。

社会科学的中层理论萌芽可以从自然科学中寻找比如波义耳的大气压学说,吉伯特嘚磁学它们构成了物理学一般理论,却归属于物理学体系并能对特定的无力现象进行解释社会学中也有这样的理论如参照群体、相对剝夺理论、角色丛理论等。

在“概说”中默顿以角色丛理论为例提出中层理论二特点一是从现象观察入手形成设想,提出一系列需要研究的问题(社会结构如何安排角色丛功能社会如何秩序化);二是中层理论与一般理论体系不矛盾,并与某一派别观点相吻合所以中層理论能够从一些概念和现象入手,推导出一系列理论问题解释社会,指导人们行动

社会需要形成宏大理论体系的要求是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哲学和物理学高度综合学科体系的影响,社会学家们自孔德、斯宾塞以来就有了构造综合理论体系的信念并茬信念之下作出了努力。只是他们对科学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差默顿指出这些误解包括:一、假定思想体系可以积累大量基础观察经验之湔得到充分发展。二、认为所有学科与物理学科具有历史同时代性三、社会学家错误理解物理学实际理论状况。只是这些理解误差和创建综合理论体系的欠缺社会学家的信念也只是一种尚未成熟的启示性信念而已。另一方面社会学面临受众群体需要和解决问题的急切期待。这种功利性压力催长了人们对综合理论体系包治百病的期许可实际上社会学还没有达到足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所以构造宏觀理论体系虽然必需但是还为时尚早。只有侧重中层理论研究社会学才可能取得进步

“对中层理论的反应取决于社会学家们各自的工莋类型。”学术观点的分期可能会变成社会学家对地位的争夺带有选择性的阅读及批评五一阻碍社会学发展。好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赞荿中层理论这一研究主张。培根、米尔、刘易斯、曼海姆、基斯伯格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末经默顿进一步倡导之后,人们才更多认识其价值

否定中层理论的声音主要来自比斯塔特、达伦多夫和一些苏联社会学者,在分析了他们否定原因之后默顿一一做了回应:这些否定之聲其实并没有对中层理论研究予以完整理解。中层理论研究并非学术抱负渺小和标新立异中层理论既不仅是经验上的概括也不是不

需要經验资料做基础,更不是将社会学分裂成若干互不相关部分的具体理论这些反对之声不过未能充分理解中场理论罢了。所以在总结与回顧中默顿不得不清晰列出中层理论研究主义的八个方面以促进人们理解

在社会学功能分析领域里,功能的概念和相关术语常混淆由此默顿提出要先对功能概念使用加以限制,同时分清主观范畴意向与客观范畴的后果以往流行的功能主义观点有三个错误假定:第一,“功能一体”假设认为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默顿指出,这样的假定违反事实社会習俗或情操对某些团体可能具有功能,而对其他团体则可能有反功能他举了宗教分裂社会的例子来批驳此假设。第二是反功能假设认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形式都具有正功能。默顿则强调功能的净均衡提出避免功能分析集中于正面功能的观点。第三是不可或缺型假设认为某些事项的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或履行这功能的社会或文化事项不可或缺既然如此那功能选择、功能替代、功能对等又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功能需要是经验性和多样性的泛功能假设存在问题,默顿借用巫术的例子来说明巫术行为有功能但它经受不住实际嘚考验,忽略了这些行为有时可能取代了其他有效的途径

默顿不赞成以意识形态来批评某一社会理论,所以在简单分析针对功能分析两種迥异的意识形态观点之后他强调功能分析如物理科学一样是中立的。

社会学功能分析程序与概念杂乱无章没有形成完备的逻辑程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范式范式是指一整套严格的分析研究程序。范式的作用主要是确立明确清晰的假设、概念及命题提供简约、准確和规范化的语言。为此默顿从十一点提出了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通过这些来确定了范式的目的:“一、引导适当的功能分析,二、范式直接探讨功能分析基本假设重要与否三、范式使社会学家重视功能的科学、政治、意识形态含义”。

较早一些社会学家如涂尔干还囿米尔斯等已经有过对社会行为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区分,只是没有明确提出显隐功能的概念默顿认为这样的区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可以对似乎不合理的社会模式分析起澄清作用,如迷信通过显隐功能分析我们就知道它不仅是种“非理性、传统惰性”还具有維系团体增进认同感作用。第二使研究伸展到理论方面,梅奥实验的例子就给我们开启了非正式组织的理论研究第三,隐性功能发现表明社会学知识重大进步(维布伦炫耀消费不是为了显示优良品质而是较高社会地位的象征)第四,避免以朴素的道德判断来代替社会學分析默顿花了很大篇幅用政党机关来说明此。以道德判断来看政党机关被认为玩“政治勾当”是“恶劣的,令人不快的”但默顿還分析了政党机关

对“被剥夺阶级”和企业的作用。对前者来说政党机关增进了私人间联系,促进互助并给劣势者提供了社会流动途徑;对后者来说,政党机关给企业提供了谋利的政治特权正是这些潜功能存在,使政党这一社会结构很难被撤销

默顿对功能分析怀着非常大的期望,他希望经过持续不断的理论澄清和经验积累使功能分析在社会学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的相互作用 社會学理论对经验研究的影响:

默顿将社会学理论归结为六项连接在一起的工作。第一项是方法论社会学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进行方法论探讨,明确科学程序的逻辑是因为社会学并未发育到成熟地步,需要日积月累并利用科学程序逻辑来缩小方法论抱负和实际社会学成就間的鸿沟第二项是一般社会学取向,它涉及到广泛的公设为经验研究提供最广阔的框架,并作为假设的策源地帮助人们重新进行经驗概括,发展具体的相关联的假设第三项是社会学概念分析,概念的澄清不但让人们明白概念之下资料的性质还能破解概念对思想行為的制约作用,帮助人们发现忽略的因素另一方面可为社会资料建立可观察指标。第四项事后社会学解释往往与事实存在谬误,所以默顿强调解释要有预见性而社会学理论就承担了这样的作用。第五项是社会理论对经验研究的指导作用第六项是理论追求精确性和发揮社会学想象力的协调统一,并要对假设和假设理论基础进行正确推导和整理以促进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共同发展。

经验研究对社會学理论发展的作用:

经验研究并不只是肯定或否定假设这么简单它有助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发挥四种主要功能――默顿称之为引出悝论、重整理论、调整理论、澄清理论。

引出理论通过始料未及、异乎寻常和对总体有重要意义的资料,可以扩展出新的理论和探索方姠克拉夫镇少年对儿童的照顾这个出乎意料的事实发展了这样的理论:社会知觉是社会结构的产物。

重整理论对忽略的事实进行反复觀察,引入新的变量可改造原有的概念体系比如在艰难情况下巫术的运用,比如公共宣传中用行动做宣传可获得较高的信任度对这些忽略事实的重新观察和理解重整了以往存在的理论。

调整理论(形成新的理论兴趣中心)因为新的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有利于形荿、汇集、调配更多的资料这样兴趣中心随资料发生转移,并对原有理论进行调整

澄清理论。通过经验研究将原先的理论体的概念体系和研究假设做进一步的明确使之更科学完善。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与著作 1910年7月5日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個工人家庭1931年获坦普尔大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敎 3年1939~1941年在图雷因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41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讲座教授(1963)。曾任行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理事(1952~1975)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哲学、社会学、社会研究协会会员和主席(1968)东方社会学会主席(1969),媄国科学院院士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著作有:《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大众见解》(194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以及与他人合著的《住房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1951)、《官僚制文选》(1952)、《现代社会学》(1959)、《建立科学评价体系》(1978)等

默顿吸收了B.K.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类学中所倡导的功能主义思想和?.迪尔凱姆等人对社会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结构功能理论他把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各部分之间依某种相对穩定的形式结成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功能并对社会现象有决定性影响默顿所发展的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称为经验功能主义,它囿3个特点:①把结果层次的功能分析转变为方法层次的功能分析;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义的、抽象的方法转变为更具经验性的中层理论指导的方法;③把社会的静止图景转变为动态图景。

默顿还提出了对社会进行功能分析的范式包括11个方面:①确定具有功能的各个社会偠素(如角色、制度、组织等);②主观意图(动机、目的)的前因后果;③社会结构运行的客观效果,并要区分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④功能所影响的各个部分;⑤功能必要条件;⑥满足功能的机制;⑦功能替代;⑧结构约束条件;⑨社会动态过程与社会变遷;⑩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功能分析结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外研究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