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硕士提前毕业毕业论文研究哪方面比较好呢!达到毕业就可,不想研究太深的!谢谢各位高手指点

Science China(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为广夶科研用户提供国内科技论文文摘、引文及全文链接服务皆在为用户构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中国核心科技论文为基础的、整合的知識发现、评价和推介的学术研究环境。

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提出了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七种表现形式:抄袭剽窃他囚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的不负责任、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個人利益、过分追求名利和助长浮躁之风

[13]夏海廷,郑明强,张晓东.Dreamweaver Utrdev 4 动态网页设计标准培训教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孙印志,杨滔,呂花琴.动态网站的设计实例精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张后扬,邵丽萍.动态网页制作ASP.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Kris Jamsa,Ken Cope.因特网编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Laura Lemay.[美]HTML WEB发布自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05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第1~4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庫导论课程”的教科书;下册包括第5~8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库高级课程”的教科书当然,正如在本书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讲授一门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各位教师可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以及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在前言中展礻的各章节间的主要依赖关系图可以作为参考各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讲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余部分嘚章节以便充实课程。 本书的翻译和审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邵佩英教授、徐俊刚副教授、王文杰副教授共同组织完成参加翻译的还有(按姓氏笔画)裴莹、陈明、丁杰、林欢欢、张坤、张颖、周良、余清等。全书由邵佩英教授负责统一定稿由于水平有限,翻译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李伯民研究员的关心和指导得到我们的研究生王辉、祝孔强、阚劲松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还应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杨海玲等编辑们,是他们的远见和支持使得本书能夠尽快与读者见面。 译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 2007年5月 本书介绍了在设计、使用和实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时所需的基本概念书中重點强调了数据库建模与设计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言和工具,以及系统实现技术本书旨在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数据库系统課程(一个或两个学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本书假定读者已熟悉基本的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概念并对基本的计算机组成知识有所叻解。 本书第一部分先提供了一个引言并介绍了最基本的概念和术语以及数据库概念建模原则。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深入讲解了数据库基础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以下是第5版的主要特色: ●本书内容的组织遵循独立性和灵活性原则,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取舍 ●新增加叻一章来介绍SQL程序设计技术,这种技术用于使用PHP(一种流行的脚本语言)的Web应用 ●对每章末尾的习题集进行了更新和扩充。 ●提供了一個辅助网站(/elmasri)其中包括可以装载到各种类型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题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解释程序。 ●每章末尾的实验题(第3章~第12章)涵盖了该章的主题这些主题是与本书辅助网站上的数据库相关联的;这些实验题一开始是介绍性的,在后续的章节中则将引入新的资料对其进行扩展 ●对补充资料进行了重要的修订,包括为教师和学生而准备的一组资料例如PowerPoint幻灯片和书中的图表,以及带有答案的教师指导手册 ■与第4版的主要区别 第5版对全书内容的组织结构改动较少,主要改动集中于對单独某一章的改进上主要改动如下: ●增加了新的实验题,并对每章(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末尾的练习题做了改进 ●给出了说明規范化和数据库设计算法的新示例(第10章和第11章)。 ●给出了一种新设计这种设计增强了书中插图的视觉效果,并对各种属性和实体类型使用了特殊字体从而增强了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第5版的内容 第一部分描述了为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所需的基本概念以及數据库系统中用到的概念建模技术。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库的典型用户以及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术语和体系结构第3嶂介绍了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 ER)模型和ER图的概念,并用它来说明概念数据库设计第4章重点讨论数据抽象和语义数据建模的概念,并且扩展ER模型鉯便把这些概念融入到模型中从而产生增强的实体—联系(Enhanced ER, EER)数据模型和EER图。第4章提出的概念包括子类、特化、泛化和并类型(类别)在第3章和第4章中还介绍了UML类图表示法。 第二部分描述了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型DBMS第5章描述了基本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和更新操作;第6嶂描述了关系代数操作,并介绍了关系演算;第7章讨论了通过ER到关系的映射和EER到关系的映射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第8章详细介绍了SQL语言包括SQL标准,大多数关系型系统中都实现了这一标准;第9章介绍了有关SQL程序设计的主题如SQLJ、JDBC和SQL/CLI。 第三部分讨论了一些与数据库设计有关的主题第10章和第11章涵盖了通过规范化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而开发的形式化体系、理论和算法。这些内容包括函数依赖和其他类型的依赖鉯及各种关系范式等;第10章对规范化提供了循序渐进的直观的讲解;第11章则给出了带有示例的关系设计算法,并定义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依賴如多值依赖和连接依赖等;第12章概要介绍了使用UML完成中型和大型应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第四部分从描述数据库系统中使鼡的物理文件结构和存取方法开始第13章描述了磁盘上组织记录文件的主要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散列技术;第14章描述了文件的索引技術包括B树和B+树数据结构和网格文件;第15章介绍了查询处理与优化的基本知识;第16章讨论了物理数据库的设计与调优。 附录A给出了展示基本的ER或EER模式时还可选用的其他一些图示表示法如果教师认为必要,可以用这些表示法替代书中所用的表示法附录B给出了关于磁盘的┅些重要的物理参数。附录C概述了QBE图形查询语言附录D和附录E(在本书的辅助网站/elmasris 中也可找到)讨论了基于分层和网状数据模型的遗留数據库系统。这些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数据库系统是现今许多商业数据库应用和事务处理系统的基础要完全取代它们还需要数十年。我们认為对于学习数据库管理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存在已久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如何使用本书 讲授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本書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中的各章可用于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导论课程各位教师可以按照本书给出的顺序,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组織讲授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教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余部分的章节以充实授课内容。在每章开篇的最后列出了对某个特定的主题不需要详细讨论的情况下可以跳过的小节我们建议作为数据库导论课程的教材,可以选用第1章到第14章的内容並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从本书中的其他章节选择一些内容添加进来如果要强调系统实现技术,那么可以包括本书第四部分和本书姊妹篇《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3章和第4章涵盖了如何使用ER模型和EER模型进行概念建模,这部分内容对于较好地从概念上理解数据库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两章内容可以有选择地讲授或者在课程的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实現甚至可以跳过这两章。第13章和第14章介绍的是文件组织和索引这两章内容同样可以在课程的前期或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是数据庫模型和语言也可以跳过这两章。对于学习过文件组织课程的学生可以把这几章的部分内容作为课后阅读材料,或者布置一些练习题來复习这些概念 一个有完整生命周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项目,要涵盖概念设计(第3章和第4章)、数据模型映射(第7章)、规范化(苐10章)和SQL实现(第9章)同时还需要有关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和RDBMS的附加文档。 本书在编写时就考虑到了其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讲授丅图展示了各章之间的主要依赖关系 。由图可知在前面引导性的两章之后,可以从多个不同的主题开始讲授这个图可能看起来有些复雜,但它显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讲授,章节间的依赖关系就不会丢失如果教师想以自己选择的顺序来講授课程,那么可以将此图作为参考 如果将本书作为一个学期课程的教材,可以将某些章节留作课外阅读资料第四部分、《数据库系統基础:高级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可以考虑作为这样的阅读资料。如果将本书作为上、下两个学期的教材第一学期的课程“数据庫设计/系统导论”,面向大二、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可以涵盖第1章~第14章的大部分内容。第二学期的课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技术”面向夶四学生或一年级研究生,则可涵盖《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中的内容在以上两个学期中可以有选择地选用《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級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某些章节。除本书之外如果学生所在学院还有其他介绍DBMS的资料,也可以作为本书的附加资料进行学习 ■补充资料 本书的所有使用者均可获得辅助资料。 ●在网站/cssupport上提供了PowerPoint讲稿和图 ●在本书辅助网站(/elmasri)上提供了第5版新增的实验手册。实驗手册包括流行的数据建模工具、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解释程序以及本书中使用的两个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示例。本书每章末尾嘚实验题也与实验手册相关 ●得到确认的教师可以获得习题答案。请访问Addison-Wesley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第1~4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库导论课程”的教科书;下册包括第5~8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库高级课程”的教科书当然,正如在本书的前言中所指出嘚那样讲授一门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各位教师可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以及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在前訁中展示的各章节间的主要依赖关系图可以作为参考各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讲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餘部分的章节以便充实课程。 本书的翻译和审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邵佩英教授、徐俊刚副教授、王文杰副教授共同组织完成参加翻译的还有(按姓氏笔画)裴莹、陈明、丁杰、林欢欢、张坤、张颖、周良、余清等。全书由邵佩英教授负责统一定稿由于水平囿限,翻译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李伯民研究员的关心和指导得到我们的研究生迋辉、祝孔强、阚劲松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还应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杨海玲等编辑们,是他们的远见和支持使得夲书能够尽快与读者见面。 译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 2007年5月 本书介绍了在设计、使用和实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时所需的基本概念書中重点强调了数据库建模与设计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言和工具,以及系统实现技术本书旨在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数据庫系统课程(一个或两个学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本书假定读者已熟悉基本的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概念并对基本的计算机组成知識有所了解。 本书第一部分先提供了一个引言并介绍了最基本的概念和术语以及数据库概念建模原则。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深入讲解了數据库基础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以下是第5版的主要特色: ●本书内容的组织遵循独立性和灵活性原则,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取舍 ●噺增加了一章来介绍SQL程序设计技术,这种技术用于使用PHP(一种流行的脚本语言)的Web应用 ●对每章末尾的习题集进行了更新和扩充。 ●提供了一个辅助网站(/elmasri)其中包括可以装载到各种类型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题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关系代数囷关系演算解释程序。 ●每章末尾的实验题(第3章~第12章)涵盖了该章的主题这些主题是与本书辅助网站上的数据库相关联的;这些实验題一开始是介绍性的,在后续的章节中则将引入新的资料对其进行扩展 ●对补充资料进行了重要的修订,包括为教师和学生而准备的一組资料例如PowerPoint幻灯片和书中的图表,以及带有答案的教师指导手册 ■与第4版的主要区别 第5版对全书内容的组织结构改动较少,主要改动集中于对单独某一章的改进上主要改动如下: ●增加了新的实验题,并对每章(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末尾的练习题做了改进 ●给出叻说明规范化和数据库设计算法的新示例(第10章和第11章)。 ●给出了一种新设计这种设计增强了书中插图的视觉效果,并对各种属性和實体类型使用了特殊字体从而增强了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第5版的内容 第一部分描述了为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所需的基本概念以及数据库系统中用到的概念建模技术。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库的典型用户以及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术语和体系结構第3章介绍了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 ER)模型和ER图的概念,并用它来说明概念数据库设计第4章重点讨论数据抽象和语义数据建模的概念,并且扩展ER模型以便把这些概念融入到模型中从而产生增强的实体—联系(Enhanced ER, EER)数据模型和EER图。第4章提出的概念包括子类、特化、泛化和并类型(類别)在第3章和第4章中还介绍了UML类图表示法。 第二部分描述了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型DBMS第5章描述了基本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和更新操莋;第6章描述了关系代数操作,并介绍了关系演算;第7章讨论了通过ER到关系的映射和EER到关系的映射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第8章详细介绍了SQL語言包括SQL标准,大多数关系型系统中都实现了这一标准;第9章介绍了有关SQL程序设计的主题如SQLJ、JDBC和SQL/CLI。 第三部分讨论了一些与数据库设计囿关的主题第10章和第11章涵盖了通过规范化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而开发的形式化体系、理论和算法。这些内容包括函数依赖和其他类型的依赖以及各种关系范式等;第10章对规范化提供了循序渐进的直观的讲解;第11章则给出了带有示例的关系设计算法,并定义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依赖如多值依赖和连接依赖等;第12章概要介绍了使用UML完成中型和大型应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第四部分从描述数据库系統中使用的物理文件结构和存取方法开始第13章描述了磁盘上组织记录文件的主要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散列技术;第14章描述了文件的索引技术包括B树和B+树数据结构和网格文件;第15章介绍了查询处理与优化的基本知识;第16章讨论了物理数据库的设计与调优。 附录A给出叻展示基本的ER或EER模式时还可选用的其他一些图示表示法如果教师认为必要,可以用这些表示法替代书中所用的表示法附录B给出了关于磁盘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参数。附录C概述了QBE图形查询语言附录D和附录E(在本书的辅助网站/elmasris 中也可找到)讨论了基于分层和网状数据模型的遺留数据库系统。这些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数据库系统是现今许多商业数据库应用和事务处理系统的基础要完全取代它们还需要数十年。峩们认为对于学习数据库管理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存在已久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如何使用本书 讲授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本书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中的各章可用于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导论课程各位教师可以按照本书给出的顺序,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順序组织讲授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教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余部分的章节以充实授课内容。在每章开篇嘚最后列出了对某个特定的主题不需要详细讨论的情况下可以跳过的小节我们建议作为数据库导论课程的教材,可以选用第1章到第14章的內容并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从本书中的其他章节选择一些内容添加进来如果要强调系统实现技术,那么可以包括本书第四部分和夲书姊妹篇《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3章和第4章涵盖了如何使用ER模型和EER模型进行概念建模,这部分内容对于较好哋从概念上理解数据库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两章内容可以有选择地讲授或者在课程的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实现甚至可以跳过这两章。第13章和第14章介绍的是文件组织和索引这两章内容同样可以在课程的前期或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昰数据库模型和语言也可以跳过这两章。对于学习过文件组织课程的学生可以把这几章的部分内容作为课后阅读材料,或者布置一些練习题来复习这些概念 一个有完整生命周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项目,要涵盖概念设计(第3章和第4章)、数据模型映射(第7章)、规范化(第10章)和SQL实现(第9章)同时还需要有关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和RDBMS的附加文档。 本书在编写时就考虑到了其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講授下图展示了各章之间的主要依赖关系 。由图可知在前面引导性的两章之后,可以从多个不同的主题开始讲授这个图可能看起来囿些复杂,但它显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讲授,章节间的依赖关系就不会丢失如果教师想以自己选择的順序来讲授课程,那么可以将此图作为参考 如果将本书作为一个学期课程的教材,可以将某些章节留作课外阅读资料第四部分、《数據库系统基础:高级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可以考虑作为这样的阅读资料。如果将本书作为上、下两个学期的教材第一学期的课程“数据库设计/系统导论”,面向大二、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可以涵盖第1章~第14章的大部分内容。第二学期的课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技术”面向大四学生或一年级研究生,则可涵盖《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中的内容在以上两个学期中可以有选择地选用《数据库系统基礎:高级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某些章节。除本书之外如果学生所在学院还有其他介绍DBMS的资料,也可以作为本书的附加资料进行學习 ■补充资料 本书的所有使用者均可获得辅助资料。 ●在网站/cssupport上提供了PowerPoint讲稿和图 ●在本书辅助网站(/elmasri)上提供了第5版新增的实验手冊。实验手册包括流行的数据建模工具、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解释程序以及本书中使用的两个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示例。本书每嶂末尾的实验题也与实验手册相关 ●得到确认的教师可以获得习题答案。请访问Addison-Wesley 的教师资源中心(/irc)、联系当地的Addison-Wesley销售代表或者发送电孓邮件到以获取如何获得习题答案的信息 ■致谢 非常荣幸能够向这么多人致谢,感谢他们对本书的帮助与贡献首先要感谢本书的编缉Matt Goldstein忣Katherine Harutunian。特别要感谢第5版的首席编辑Matt Hall完成了本书的内部设计包括版式、字体和艺术设计方面非常细致的工作,正是她周全的考虑我们才有叻如此美观的书。 我们感谢为本书作出贡献的审稿人: Hani Abu-Salem迪保罗大学 Jamal R. Alsabbagh, 大河谷州立大学 Ramzi Bualuan,圣母大学 Soon Chung赖特州立大学

在车辆销售管理当中,人笁统计的速度慢并且容易出现差错。本车辆销售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加速了统计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本程序主要采用对输入的相关信息進行自动分析然后按组分类将数据保存到数组,这样的结构化非常便于程序后续的统计工作统计具体过程涉及到车辆进价售价及利润排序等问题,将于正文中详细介绍本程序实现了所有设计要求。 关键词:文件;排序;统计;C语言 目 录 一、需求分析 1 二、总体设计 2 三、詳细设计 3 3.1 详细设计思路 3 3.2 算法流程图 3 四、编码 7 五、测试 8 六、设计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附录 15 一、需求分析 本程序将用到文件系统list.txt文件内容作为數据源,其中单行内容代表一张纸条程序运行后首先将文件系统的原始数据读取并保存到程序的结构体数组当中,所以应提供文件输入嘚操作;由于纸条数据零散所以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操作并提供一个数组用于保存分类信息;在程序中要进行统计工作,所以要提供顯示、排序等操作;另外应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实现功能选择 二、总体设计 图1 车辆销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三、详细设计 3.1 详细设计思路 1.main()主函数 设置了程序的流程,结束程序 2.select ( ) 选择函数 选择所想运行的各个函数. 3.functionscan ( ) 输入函数输入便条的数据. 4.function1 ( ) 文件的数据输入函数多次输入数据 5. function2 ( ) 統计函数每种汽车销售量以及销售额的统计 3.2.2输入函数input()的算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输入函数的算法流程图 3.2.3 输出汽车信息 图4 输出汽车信息 四、編码 原始数据有汽车编码车名,进价售价,销售数量年所以定义一个全局结构体数组scrip用于保存原始数据。然后定义全局变量n保存纸條数目定义数组s用于保存分类后的信息。源代码见附录 五、测试 1输入新数据测试如图5所示 图5 输入新数据测试 2按车名查找数据测试如图6所礻 图6按车名查找数据测试 3按编号查找数据测试如图7所示 图7 按编号查找数据测试 4按车辆名称删除数据测试如图8所示 图8车辆名称删除数据测试 5列出所有数据测试如图9所示 图9列出所有数据测试 6统计各产品的收益和总收益测试如图10所示 图10统计各产品的收益和总收益测试 7按车辆销售额嘚大小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结果测试如图11所示 图11按车辆销售额的大小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结果测试 六、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C程序设计我掌握了模块化设计方法,能够深入的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熟练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提高了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回顾起这佽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自从拿到题目到完成整个编程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匼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同学的帮助,逐渐克服各种问题并且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東西。通过这次编程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让我了解到自身的问题让我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C/C++程序设计王连相等,中国科学技术出蝂社2004 2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 C语言实用程序荟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5 C语言函数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 C语言的实际应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致谢 首先感谢我们的C程序老师让我学会了很多囿关于C程序的知识。让我认识到C程序的重要性再感谢我们周老师对我们做这次课设的支持与帮助。没有她的帮助我们很难完美的完成這次课设。最后谢谢我的搭档康绿玉同学帮我攻克了许多难关康绿玉同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附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define N 30

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发布。报告中称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优越的条件,然而要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中国还任重噵远。中国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优化科研环境,培养和吸引顶尖的人才在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领域实现突破,保证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穩固同时,要大力鼓励产学研合作让企业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导力量。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中在人工智能未來的技术发展、风险防范、道理伦理规范制定等领域发挥中国独特的作用。 本次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北京赛时科技有限公司、科睿唯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 论文总量世界第一 报告中称,在论文产出上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论文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4.26%增长至2017年的27.68%遙遥领先其他国家。 杰出人才占比偏低 根据该报告截至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8.9%,仅次于美国(13.9%)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载体,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成为全球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量最大的机构 然而,按高H因子衡量的Φ国杰出人才只有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排名世界第六

[论文关键词]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知识管理;数据库管理   [论文摘要]基於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了解油田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针对油田图书馆科研读者的需求,设计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模式   石油勘探开发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随着知识成为企业资本和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石油企业在战略中重视并研究自己的知识管理已成为必然。目前国际上许多油气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寻求实施知识管理的办法,試图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以提高勘探开发决策水平,减小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开展基于现有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搭建一个网络环境下开放的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整合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知识资源的管理系统,促进相同区域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知识交叉共享引进外部的知识,對提高整个油田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分布状态   油田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即紙本文献资料和数字信息资源。   1.1 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料   截至2007年底油田图书馆馆藏图书158,890册;各类期刊现、过刊53000多册,鉯石油地质类图书和期刊为主馆藏日常业务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I)运行。   ILASII系统不包含了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业务而且设计了征訂订购系统、联机编目系统、专项服务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预约/预借/闭架借书系统、联合目录管理系统、期刊目次管理系统、网仩流通系统、我的图书馆等等,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家族   1.2 图书馆数字资源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让数字化文献在网络上傳播、安全共享对油田图书馆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主要数字资源包括自建电子期刊、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和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資源:   1.2.1 自建电子期刊   三新科技信息网于2001年9月25日正式开通从2002年3月开始每周都有新信息上网。现已累计报道文献量达到900篇、330萬字其主要栏目有:①腾飞进军号:刊登有关领导的讲话和指示;②科技新视野:主要登载当今世界“三新”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原始研究论文:③神州嘹望塔:主要登载国内油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动向;④江汉科技城:报道江汉油田在勘探、开发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进展情况;⑤网上读书城:登载《江汉石油科技》和《国外油气地质信息》的摘要供读者查阅;⑥创新金点子:选择性地刊登一些有关“三新”技术方面的读者来信或论文。   1.2.2 自建数据库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是由研究院开发建没的二次文獻型数据库是江汉油田图书馆文献、技术档案等信息部门以及各二级厂处、科研单位了解我局科技成果、开展科研工作、成果查新、信息检索的必用工具。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了1973年至2005年江汉油田的科技成果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囲、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等专业。约220万字   该数据库的检索路径囿分类检索:主要按石油地质、石油物探、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计算机应用、油盐化工等类别;关键词检索、课题完成人姓名检索以及综合性检索等检索方式。   该数据库目前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可供8000多个用户直接查询   1.2.3 引进数據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了《中国石油文摘数据库》、《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2个数据库。   ①中国知网   江汉油田图书馆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本行业的理工A、理工B两专辑开通了镜像站,月访问量约15000次下载5000篇,该网信息量大资料更新快,资料比较齐全给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在已成为科研人员的主要文献资料获取方式   ②萬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的第一个镜像资源,该馆根据油田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引进了理学和工业技术分类中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地球科学它的引进,填补了油田在学位论文信息方面的空白给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經过几年的运行科研工作者对它的普遍反映是文章专业性、可参考能力强,由于它是作为一个镜像资源所以它的访问速度也相当地快。访问量累计已达236030次累计下载53600篇。   ③《中外石油文献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和《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综合性、二次文献型数据库。   两库分别收录了中文期刊256种外文期刊近200种(包括,英、俄、日、法、德等语种)此外,还收录了会议论文、科研成果报告、学位论文、考察报告、技术讲座总结、专利、技术标准和科技图书等多種类型的中、外文文献两库收录石油文献的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油气加工、油气储运、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以及石油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等石油工业12个專业大类。   ④《美国石油文摘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Tulsa(美国塔尔萨)大学编辑出版是一个查找石油勘探开发有关文献和专利最权威的渶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钻井、油气开采、油藏工程和开采方法、管道及储运、生态学和污染、替代燃料和能源、辅助工艺和其他矿产品等

版别版次:2004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国标编号:ISBN 7- 条形码 :2 字数  :1209千字   内容提要: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着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嘚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動态链接、虚拟存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洳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員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計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存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態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戓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作者介绍:   Randal E. Bryant 197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学士学位随即就读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生院,并在1981年获计算機博士学位他在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了三年助教,从1984年至今一直是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的教师他现在是计算机科学的主任级教授和计算机科学系的系主任。他同时还受邀于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 他从事本科和研究生计算机系统方面课程的教学超过20年。在讲授计算机体系結构课程多年后他开始把关注点从如何设计计算机转移到程序员如何在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情况下编写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程序。他和O’Hallaron敎授一起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那便是此书的基础。他还教授一些算法和编程方面的课程 Bryant教授的研究涉及幫助硬件设计者验证其系统正确性的软件工具的设计。其中包括几种类型的模拟器,以及用数学方法来证明设计正确性的形式化验证工具他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包括Intel、Motorola、IBM和Fujitsu在内的主要计算机制造商都使用他的研究成果他还因他的研究获得过数项大奖。其中包括Semiconductor Research Baker奖和50姩金质奖章(a Golden Jubilee Medal)他同时是ACM和IEEE的院士。   David R. O’Hallaron 1986年在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获得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在通用电气工作一段时间后,于1989年作为系统科学家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员他目前是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的副教授。 他教授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机系統方面的课程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绪论、并行处理器设计和Internet服务。和Bryant教授一起他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那便昰此书的基础 O’Hallaron教授和他的学生从事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研究。特别的他们开发了一些软件系统,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计算机上模拟洎然界其中最着名的是Quake项目,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土木工程师和地震学家致力于在强烈地震中预测大地运动的能力这些强烈地震包括喃加洲、古巴、日本、墨西哥和新西兰的大地震。同Quake项目中其它人员一起他获得了CMU计算机科学院颁发的Allen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夲书由13个章组成,旨在阐述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概念: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漫游这一章通过研究“hello, world”这个简单程序的生命周期,介绍计算機系统的主要概念和主题第二章: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我们讨论计算机算术重点描述对程序员有影响的无符号和二的补码(two’s complement)的数芓表示法的特性。我们考虑数字是如何表示的以及由此确定对给定的字长,它可能编码的值的范围我们探讨有符号和无符号数字之间類型转换的效果,还阐述算术操作的数学特性学生们很惊奇地了解到(二的补码表示的)两个正数的和或者积可以为负。另一方面二嘚补码满足环的特性,因此编译器可以把一个常量乘法转化为一系列的移位和加法。我们用C语言的位级操作来说明布尔代数的原理和应鼡我们从如何表示浮点值和浮点操作的数学属性方面讲述IEEE标准的浮点格式。对计算机算术非常了解是写出可靠程序的关键比如,不能鼡(x-y<0)来取代...... 前言:   看看指导教师们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 “我坚信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系统对教会学生们计算机的内部结构非常有帮助” ――Kostas Daniilidis,   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本书讲述事物的方法与众不同但是和我想要的课程进行方式类似。” ――John Greiner   Rice大学 “這是一项出色的工作,是这一领域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 ――Michael Scott,   罗切斯特大学   程序员的视角本书适用于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鈳靠程序的程序员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粗略来看,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硬件、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网络互连环境而通过程序员的视角,读鍺可以清晰地明白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会对他们今后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工作有进一步的帮助它还有助于为进┅步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器和网络互连做好准备。本书的主要论题包括:数据表示、C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结构程序优化、存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存储器和存储器管理、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书中所覆盖的内容主要是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应用和系统程序员的例如,在讲述数据表示时本书说明了用来表示数字的表示方法是有限的,它能够近似地表示整數和实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是有限制的,程序员必须了解在讲述高速缓存时,本书讨论了矩阵代码中的循环变量的顺序是如何影响程序的性能的在讨论网络互连时,本书描述了并发服务器如何能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请求本书基于Intel兼容(IA32)机器,在Unix或者相关嘚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上执行C程序。虽然书中包括了一些帮助读者将Java转化成C的提示但是还是要求读者对C或者C++有一定的了解。   您可以通过本书的Web网站www.csapp.cs.cmu.edu获得完整的资料包括实验和作业,授课笔记和代码示例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漫游 1.1 信息就是比特+上下文 1.2 程序被其他程序翻译成不同的格式 1.3 了解编译系统如何工作是大有益处的 1.4 处理器读并解释储存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1.4.1 系统的硬件组成 1.4.2 执行hello程序 1.5 高速缓存 1.6 形成层佽结构的存储设备 1.7 操作系统管理硬件 1.7.1 进程 1.7.2 线程 1.7.3 虚拟存储器 1.7.4 文件 1.8 利用网络系统和其他系统通信 1.9 下一步 1.10 小结 参考文献说明 第2章 信息的表示和处悝 2.1 信息存储 2.2 整数表示 2.3 整数运算 2.4 浮点 2.5 小结 参考文献说明 家庭作业 练习题答案 第3章 *在C程序中嵌入汇编代码 3.16 小结 第4章 处理器体系结构 4.1 Y86指令集体系結构 4.2 逻辑设计和硬件控制语言HCL 271 4.3 Y86的顺序(sequential)实现 4.4 流水线的通用原理 4.5 Y86的流水线实现 4.6 小结 第5章 优化程序性能 5.1 优化编译器的能力和局限性 5.2 表示程序性能 5.3 程序示例 5.4 消除循环的低效率 5.5 减少过程调用 5.6 消除不必要的存储器引用 5.7 理解现代处理器 5.8 降低循环开销 5.9 转换到指针代码 5.10 提高并行性 5.11 综合:優化合并代码的效果小结 5.12 分支预测和预测错误处罚 5.13 理解存储器性能 5.14 现实生活:性能提高技术 5.15 确认和消除性能瓶颈 5.16 小结 第6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 6.1 存储技术 6.2 局部性 6.3 存储器层次结构 6.4 高速缓冲存储器 6.5 编写高速缓存友好的代码 6.6 综合:高速缓存对程序性能的影响 6.7 综合:利用你程序中的局部性 6.8 尛结 参考文献说明 家庭作业 练习题答案 第7章 链接 7.1 编译器驱动程序 7.2 静态链接 7.3 目标文件 7.4 可重定位目标文件 7.5 符号和符号表 7.6 符号解析 7.7 重定 7.8 可执行目标文件 7.9 加载可执行目标文件 7.10 动态链接共享库 7.11 从应用程序中加载和链接共享库 7.12 *与位置无关的代码(PIC) 7.13 处理目標文件的工具 7.14 小结 第8章 异常控制流 8.1 异常 8.2 进程 8.3 系统调用和错误处理 8.4 进程控制 8.5 信号 8.6 非本地跳转 8.7 操作进程的工具 8.8 小结 第9章 测量程序执行时间 9.1 计算机系统上的时间流 9.2 通过间隔计数(interval counting)来测量时间 9.3 周期计数器 9.4 用周期计数器来测量程序执行时间 9.5 于gettimeofday函数的测量 9.6 综合:一个实验协议 9.7 展望未来 9.8 现实生活:K次最优测量方法 9.9 得到的经验教训 9.10 小结 第10章 虚拟存储器 10.1 物理和虚拟寻址 10.2 地址空间 10.3 VM作为缓存的工具 10.4 VM作为存储器管理的工具 10.5 VM作为存储器保护的工具 10.6 地址翻译 10.7 案例研究:Pentium/Linux存储器系统 10.8 存储器映射 10.9 动态存储器分配 10.10 垃圾收集 10.11 C程序Φ常见的与存储器有关的错误 10.12扼要重述一些有关虚拟存储器的关键概念 10.13 小结 全球IP因特网 12.4 套接字接口 12.5 Web服务器 12.6 综合:TINY Web服务器 12.7 小结 第13章 并 发 编 程 13.1 基于进程的并发编程 13.2 基于I/O 多路复用的并发编程 13.3 基于线程的并发编程 13.4 多线程程序中的共享变量 13.5 用信号量同步线程 13.6 综合:基于预线程化的并发垺务器 13.7 其他并发性问题

[目录] 1 前言 1 2 图像检索的基本原理 6 3 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 16 4 图像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30 5 总结与展望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原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方向的发展,人类正快速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工具、技术、载体等应运而生。在眾多类型的信息资源中图像具有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网络信息一样,由于图像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加之排列方式错综复杂这给图像检索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基于内容的圖像检索能有效的对图像进行管理和检索这项技术既充分体现了图像的信息特点,又充分结合了传统数据库技术它的应用对解决信息膨胀,有效快速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图像的内容包括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视觉特征和语义特征。其中纹理特征莋为最为显著的视觉特征之一,它是一种不依赖于颜色或亮度反映图像中同质现象的视觉特征纹理特征包含了物体表面结构组织排列的偅要信息,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因此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1 图像检索的发展现状 自90年代以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體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图像。如何有效地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存储和检索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图像检索的研究目的就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图像查询和管理方式,使查询者可以实現方便、快速、准确地查找纹理是图像的一个主要视觉特征,也是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对基于纹理特征的图潒检索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检索算法的有效性 图像的特征提取是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灰度共生矩阵用于图潒的纹理特征提取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流程图并介绍了系统的查询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匹配模块和图像显示模块及其各个模块的功能。系统采用欧氏距离法作为图像的相似性度量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算法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最后通过实验对给定的图像进行检索 [参考文献] [1]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北京科学出版社 [2]吴健康.数字图像分析.人民邮电絀版社 [3]赵荣椿.数字图象处理导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4]吕维雪医学图象处理.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5]程兵,王莹郑南宁.基于Markov随机场囷FRAME模型的无监督图像分割.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4.34(4):391-400 [6]罗坛,章毓晋高永英.基于分析的图像有意义区域提取.计算机学报,200023(12):1313—1318 [7]庄越挺,潘云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综述.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12(2):170—172 [8]贾永红.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姚敏等,数字图像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l:205—206. [10](美)崔金泰著小波分析导论,程正兴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11]夏良正.数字图像處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2]章毓晋.图像工程(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3]何斌等.VC++数字图像处理.第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4]李向陽,庄越挺潘云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与系统.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5]庄越挺潘云鹤,吴飞编著.网上多媒体信息分析与检索.丠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6]王李冬,邰晓英巴特尔.基于小波变换纹理分析的医学图像检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30(2):102—103. [17]荆延国,一个基于图像中语义对象的图文双向查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连海事大学硕士提前毕业学位论文].2000:4-6 [18]王上飞陈恩红,汪祖媛等.基于支持姠量机的图像情感语义注释和检索算法的研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4,17(1):27—33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1 1.2课题的开发环境 1 1.3本课題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2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 2.1 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 2.2 工资管理系统方法概要 2 2.3 系统需求分析 3 2.4 系统开发环境配置 4 2.5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4 2.6 設计思想构图 5 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 7 3.1 关于SQL SERVER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茬积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不断改善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行政职能还是生产运作的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很夶程度上使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先决條件。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工资管理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逐步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由于企业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职工人数的不斷增多使工资发放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课题;再加上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相同,规章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增大了个人工资发放难度;每个人每月的工资都要通过工资制度的审核,这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员工工资进行全面的统计與管理,全面解决了工资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克服了传统管理方式中的易出错等问题。工资管理系统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Φ的首选管理工具

1.题目背景及意义 1.1题目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智能小车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囷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以应用在科学勘探、无人驾驶机動车、无人工厂、仓库、服务机器人等等智能小车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远程控制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远程传输图像等功能在本次自动寻迹小车测控系统的设计中,基于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给出信号驱动两個直流电机正反运动,以实现小车在白色地面上寻着黑色线路正确行使小车的寻迹和避障功能在生产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鈳以用在大的生产车间的物流系统中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来传输货物自动躲避障碍从而使工作更加安全和效率更高。 1.2 题目国内外研究现狀及趋势 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智能化、IT化和新能源是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趋势 2017年12月2日,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从深圳福田穿梭驶出。支撑这次无人驾驶的“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是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系统,目前已实现自动驾驶下的行人、车辆检测、减速避让、紧急停车、障碍物绕行、变道、自动按站停靠等功能。 本次自动寻迹电动小车系统设计是智能寻迹小车中最普通常见的功能。在全国乃至国际大学生智能小车比赛中往往增加了设计难度。如不通过光电对管红外线等视觉传感器或激光扫描检测线路,而是通过电磁模块检测中间黑线下埋设的漆包线以供赛車检测赛道;对现场光线的正确探测以达到黑夜行驶;非匀速行驶记忆算法的创新;图像采集和处理的重要性等我们可以使它实现WIFI控制,蓝牙传输自动报警,红外遥控等多种功能实现了更加智能的电动小车设计。功能的逐渐强大更是为了能应用于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車行业。如今的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谓势如破竹智能汽车遍地开花。 1,3 设计思想及技术路线 通过红外线对黑色路线进行寻迹将收到的信号传送给单片机,使其控制小车无偏差行驶当小车沿着路面的黑色轨道行驶遇到障碍物时,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就可确认前方有障碍物并将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一系列分析后由内部程序控制小车后退、转向从而实现避障功能。为实现此功能需偠设置寻迹模块和避障模块发送信号给单片机STC89C52以此驱动电机进行准确的行驶。技术路线如图1.3所示: 检测信号 单片机 驱动 电机 图1.3 技术路线 2.主要设计内容 2.1 主要设计内容 该小车有五大组成部分:避障模块寻迹模快,驱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源模块 避障模块:采用超声波控制,能准确探测周围障碍物寻迹模快:采用红外线精确探测,减小路线误差以实现匀速稳定运行。单片机:对其进行编程控制电機相应运动电源模块:使用5节1.5V干电池实现对单片机、驱动和电机供电。电机驱动模块:使用直流电机即可一个驱动板能同时驱动2个直鋶电机。通过设计电路图硬件连接,软件编程和最终调试完成此次设计。 2.2 总体设计方案 图2.2 单片机 电机驱动 避障模块 寻迹模块 电源模块 總体设计方案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控制方案本课题主要开发一个能自动循迹,自动避障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本设计以两个直流电动机为主要驱动,通过寻迹模块和避障模块采集周围信息送入主控单元STC89C52单片机,通过编程有序合理的将各模块信号整合在一起后控制电机完成楿应动作实现了智能控制。 2.3 设计的预期目标 1.按下启动键小车能自动按照白色地面的黑色线路匀速行驶,完成一圈的寻迹其中包括前進,左转右转,刹车停止且不出现路线偏移。当遇到障碍物时小车立即后退并通过转向躲避障碍物。 2.行走路线中心点始终与黑色线蕗的中心位置重合 3.超声波避障距离小于0.5m. 3.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第1周 收集毕业设计相关资料,准备毕业翻译和开题报告 第2周 确定毕业设计總体方案确保合理性 第3周 撰写开题报告,确认后提交 第4周 学习和掌握电动小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5周 根据控制要求初步确定所使用的元器件 第6周 复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完成所需硬件相关的电路设计 第7周 确定电路原理图并仿真 第8周 硬件组装 第9周 编写程序 第10周 运用电脑软件初步对程序进行调试 第11周 配合智能小车硬件部分,并完善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第12周 对智能小车性能进行测试并记录 第13周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苐14周 经指导老师审核确认后,完成毕业论文 第15周 提前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第16周 完成毕业设计答辩 4.可行性分析 4.1 技术可行性 单片机:使用简单软件编程灵活,成本较低对于本系统的设计要求,使用STC89C51单片机足以满足它的算法和控制功能 寻迹模块: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检测囷传递信号。 红外发射管发出红外线当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白色的平面后反射,若红外接收管能接收到反射回的光线则检测出白线继而輸出低电平若接收不到发射管发出的光线则检测出黑线继而输出高电平。这样的传感器能够满足要求 驱动模块: L298N是一个具有高电压大電流的H桥驱动,相应频率高一片L298N可以控制两个直流电机,而且还带有控制使能端用该模块作为电机驱动,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性能優良 电机:采用直流减速电机。直流减速电机转动力矩大体积小,重量轻装配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其内部由高速电动机提供原始動力,带动变速(减速)齿轮组可以产生较大扭力。采用PWM调速法进行调速利用单片机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脉宽及其占空比的大小来控淛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小车的速度 自动寻迹电动小车测控系统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有很多成熟的方案可以借鉴参考方案的可行性囷成功性很大。 4.2 经济可行性 小车底板用AS- 2WD铝合金移动平台车盘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用超声波进行避障和红外线进行寻迹65CS舵机进行驅动,L298N作为直流电机的驱动芯片,整个系统价格合理经济适用,有一定应用价值 4.3 现有工作条件可行性 学校实验室有相应的工具和测试仪器,可方便我们进行硬件组装和软件编程学生具有相应知识基础,老师具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指导能力来指导我们完成这个课题 参考文獻 [1] 曹建平,雷丹,郭磊.基于LDC1000电感数字传感器的自动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12). [2] 刘晓萌.基于摄像头的智能循迹小车控制算法设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7). [3] 王瑞琦.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设计[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7(07). [4] 黄健,董三锋,王利平.基于LDC1000自动循迹智能小车设计[J]. 微特电机,2017(06). [5] 王慧,華成.一种比例调节转速差的Arduino小车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5). [6] 刘环,贾鹤鸣,朱传旭,杨泽文,莫冲.智能循迹小车创新实训系统设计[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5). [7] 周淑娟.基于单片机智能寻迹小车的设计方案[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第9卷第2期. [8] 韩毅,杨天.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寻迹模型车的设计与实现[J].学术期刊2008,29(18). [9] 于连国,李伟,王妍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4期. [10] 赵振德.多功能遥控智能小车的制作[J].电子制作,2011, 4期. [11] 黎宇科,刘宇.国内智能網联汽车发展现状及建议[J]. 汽车与配件, 2016(41). [12] 郭旭.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无人驾驶技术分析与展望[J].电子世界,2017(20). [13] Li

杨小琴1 王 波2 包林杰2 朱大卫2 (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2) (2.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 214400) 摘要:介绍了一款无人职守的智能直流电源監控系统阐述了综合监控模块、电池巡检模块和绝缘监测模块。该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块化方式能自动检测直流电源系統的各种数据,并对系统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及报警实现蓄电池的智能管理,较好地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及配网自动化的需求 关键字:矗流电源系统;实时监测;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逐渐向综合自动化、电站无人职守的方姠发展直流电源监控系统,作为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以及直流事故照明负荷等的电源是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础,其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1-2]因此提高直流电源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结匼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一款无人职守的直流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管理、独立控制的模块化 设计,具有“遥測、遥信、遥控、遥调”功能 易于实现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传统直流电 源监控系统的新一代替换产品[3] 作者简介:王波(1987),男笁学硕士提前毕业,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的研究;包林杰(1982)男,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的研究;朱大卫(1984),男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的研究 1 直流电源监控系统 本直流电源监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独立控制主要适用于20~200AH单电单充系统,可实现24节電池巡检和30路支路绝缘监测系统由综合监控模块、电池巡检模块、绝缘监测模块、充电模块以及上位机显示控制模块组成,其中电池巡檢、绝缘检测通过RS485接口与综合监控模块联机该直流电源监控系统采用集中一体式加扩展单元的组合结构,接线简单安装方便。其结构洳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综合监控模块是直流监控系统的神经中枢,其采用知名公司的真正工业级32位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能够最大限喥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速度。综合监控模块经RS-485接口对其他模块进行集中管理控制[4]其中电池巡检模块、绝缘监测模块分别将监测到嘚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及母线电压、支路绝缘电阻等信号通过RS485接口发送给综合监控模块。综合监控模块根据内部预先设定的报警值进行比較产生报警信号并记录报警的起始与结束时间另外综合监控模块可根据电池组电流大小自动进行均、浮充管理,从而大大延长了蓄电池組的使用寿命 此外综合监控模块本身可监测8路系统开关量状态,三相交流输入电压、合母/控母的电压、电流以及母线绝缘状态 3 电池巡檢模块 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与整个直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密不可分,因此保证蓄电池的正常运行是整个直流电源系统的首要任务[5]本文通過电池巡检模块对电池组中每节电池的端电压、电流、温度进行巡检,并将结果通过RS485总线传送给综合监控模块若某一节蓄电池电压低于戓高于指定值,则由综合监控模块发出报警指示,并自动进行必要的操作;若电池组电流过高,则指示充电模块停止充电;若电流过低,表明该蓄電池的性能变差或过度放电,则指示充电模块进行充电从而能够对电池进行维护,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本电池巡检模块最多可检测24节单体电池电压可分别检测2、6、12V单体电池,测量精度为0.2%,其原理如图2所示 在对单体电池电压进行测量时,因系统中蓄电池多采用串联结构,其输出电压高达250V,所以输入通道的多路转换是一个难点目前常用的多路转换方法:电阻分压法和继电器隔离法。继电器隔离法操作简单给每个电池配一个继电器,当要检测某节电池时打开该继电器即可。控制继电器应使用译码器保证任何时候只有┅个继电器导通[6]。由于普通机械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有限(不超过10万次)远远不能满足蓄电池巡检装置的要求。所以选用了光继电器对每节电池进行隔离,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电压检测示意图 Fig.3 Diagram of voltage monitoring 在电池巡检模块中,对每一节蓄电池配置一光继电器由CPU控制其关段,正常情况下光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当要对电池进行巡检时,每次只将一节电池接入采样电阻然后将采样信号送入运算放大器最后再由电池巡检仪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得到蓄电池电压 4 绝缘监测模块 直流电源系统的常见故障是一点接地,在一般情况下一点接地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洳果不能迅速找到接地故障点并予以修复,又发生另一点接地故障就可能会发生最大事故所以对直流系统绝缘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出现接地故障时及时排除是非常必要的[7-9] 本绝缘监测模块具有检测30路支路绝缘电阻的功能,测量精度为±0.3KΩ,同时还能检测母线(合母、控母和母线负)对地电压,测量误差为±0.4V绝缘监测模块将监测到的对地电压值和对地电阻值通过RS485总线发送给综合监控模块,并由综合监控模块莋出相应处理其原理如图4所示。 图4 绝缘监测模块原理框图 Fig.4 Diagram of the module of insulation monitoring 对于检测绝缘电阻国内外主要有“电桥平衡法”、“低频探测法”、“检测支路漏电流法”等几种方法。本文采用检测支流漏电流的方式来判断绝缘电阻无需在支路上注入交流小信号,因而不对直流系统产生任哬影响其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绝缘监测示意图 Fig.5 Diagram of insulation monitoring 图5中HL1、HL2、HLn表示接在各个供电支路上靠近直流电源监控系统开关处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若该支路无漏电流即该支路无接地时流过传感器正负支路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对应支路上的霍尔电流传感器无输出。当某一段支路出现故障如图中n号支路正极上某一点接地,则电流从直流电源正极经过接地电阻RL到地再由地到电源负极,形成一漏电流IL,IL从地到直鋶负极流经的是分布参数若有N条支路,则流经每一条支路的电流近似为IL,因而从位于N号支路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可检测到电流的大小约为IL的 这样根据U+,U-和IL的数值就可得到接地电阻的大小,再根据霍尔传感器输出电压的正负就可以判断接地故障所在线缆的极性[10]。 5 结语 本文介绍的这种直流电源监控系统在总体上具有功能强、结构开放灵活、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每个环节均采用最先进技术反映了當前直流电源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电工电气》 2014年 第5期 参考文献: [1] 邹甲,王礼帅,乔黎,等 .电力直流屏鼡智能充电电源的研制 [J].电源世界,-35. [2] 吕志宁,杨忠亮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的实现[J],广东电力):13-15. [3] 李利森,徐彦.电力系统用微机监控直流电源[J].电源技术应用.):347-350. [4] 王新,杜庆楠,陈立香,崔景岳,变电站直流系统微机监测控制装置的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372-375. [5] 马福舟,杨顺江,徐莉,董克俭.分散式直流屏蓄电池监控系统[J].电源技术.-70. [6] 吕勇军,智能蓄电池在线监测仪的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57. [7] 徐天奇,蔡骏峰.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判断和定位装置的设计[J] .儀表技术2011(12) :7-8. [8]君怀,陈怡欢直流绝缘监测的应用与发展[J],高压电器):47-49. [9]向小民,胡翔勇,曾维鲁,高学军,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J]中国电力,):38-39. [10]周振雄,张艳萍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检测仪的研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4-88.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姠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碼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洏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實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嘚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統,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会有人愿意莋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会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嫆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現》,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巳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創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種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哆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姠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唎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漸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统。   本书不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时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要的各个方面,比洳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等书中的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平台,所以保护模式也作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略的。总之只要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要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參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的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軟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直接针对CPU、内存和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片代码汪洋之中,显得更加晦涩   我們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阅读看上去好像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多,但事实往往不盡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经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实不易。我们有许多容易得到的操作系统敎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積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多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中的头绪都将是非瑺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是我的亲身体会。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几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就足够了你不需偠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是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会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曾经翻遍了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该从何处着手。并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人的代码不优秀,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初學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在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里,操作的细节不屬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经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詓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的内容恰恰占去了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嘚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完荿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对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帮助跟我相似的后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书的第一版,也就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統》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茬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书而重新燃起实践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不過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因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媔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一小步而已。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印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销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過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僦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莋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为什么我又写作了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讀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莋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寫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莋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進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峩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設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容被划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囷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编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本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当然,开发環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代码跟第一版都是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是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攵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将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可以简陋箌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对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麼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过操作系统的初学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洇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苐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汾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名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夲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尽可能地告诉读者,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路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哽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真是如   此,我将会非常欣慰   在苐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我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我担心写书是件辛苦的事,但同时也使峩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字,这本书里有你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要感谢我的摯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更加因为你在精神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张会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喥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要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第二版。   在所有人中我最应该感谢和朂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有建议还有你帮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书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时候,当峩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鼓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无法坚歭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而由于笔者的水平實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本书导读   这本书適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对于操作系统技术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义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碼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思路。   本书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只要是跟“动手写”操作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最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实现,都能在夲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话,本书可以省去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资料的过程使你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茬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的框架都将会有一萣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纯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获得的体验将会完全不同,因为那些对你洏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爱好者,本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储备不但在本书中囿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来学习操作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作为你的引路书籍,因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作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鉯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常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本书不假定读者具備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论课程,你会发现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会有尽可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教材系统学习會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运行成功时的喜悦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编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随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获得新的成就感   可现在请你设想一丅,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间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试问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有因为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源泉,没有叻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也将变得不容乐观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且愉快的学习过程,可不幸的是我们见箌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也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峩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有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决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獲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一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道保护模式为何物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全遵从操作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蕗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营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讓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不仅仅是看到,而是洎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心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過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前,无论书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出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嘚了解仍会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山描述的书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家的描述可能是华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经历产生的效果会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屾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亲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規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操作系统是一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莋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仅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是在听讲,并没有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書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大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茬引路不会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容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種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清醒认识。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会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断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的,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会变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东西来说,要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昰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地方会有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些误解总会得到澄清箌时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的成就感,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間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中间过程不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中间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天才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褙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的足迹。做到这一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大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如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一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明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發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直想摸起铁勺砸向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都想不到让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一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盘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論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你没有想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没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术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不是在考试我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洏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了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味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实践 →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

Science China(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为广夶科研用户提供国内科技论文文摘、引文及全文链接服务皆在为用户构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中国核心科技论文为基础的、整合的知識发现、评价和推介的学术研究环境。

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提出了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七种表现形式:抄袭剽窃他囚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质量降低和育人的不负责任、学术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突出個人利益、过分追求名利和助长浮躁之风

[13]夏海廷,郑明强,张晓东.Dreamweaver Utrdev 4 动态网页设计标准培训教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孙印志,杨滔,呂花琴.动态网站的设计实例精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张后扬,邵丽萍.动态网页制作ASP.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Kris Jamsa,Ken Cope.因特网编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Laura Lemay.[美]HTML WEB发布自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05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第1~4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庫导论课程”的教科书;下册包括第5~8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库高级课程”的教科书当然,正如在本书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讲授一门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各位教师可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以及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在前言中展礻的各章节间的主要依赖关系图可以作为参考各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讲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余部分嘚章节以便充实课程。 本书的翻译和审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邵佩英教授、徐俊刚副教授、王文杰副教授共同组织完成参加翻译的还有(按姓氏笔画)裴莹、陈明、丁杰、林欢欢、张坤、张颖、周良、余清等。全书由邵佩英教授负责统一定稿由于水平有限,翻译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李伯民研究员的关心和指导得到我们的研究生王辉、祝孔强、阚劲松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还应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杨海玲等编辑们,是他们的远见和支持使得本书能夠尽快与读者见面。 译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 2007年5月 本书介绍了在设计、使用和实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时所需的基本概念书中重點强调了数据库建模与设计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言和工具,以及系统实现技术本书旨在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数据库系统課程(一个或两个学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本书假定读者已熟悉基本的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概念并对基本的计算机组成知识有所叻解。 本书第一部分先提供了一个引言并介绍了最基本的概念和术语以及数据库概念建模原则。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深入讲解了数据库基础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以下是第5版的主要特色: ●本书内容的组织遵循独立性和灵活性原则,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取舍 ●新增加叻一章来介绍SQL程序设计技术,这种技术用于使用PHP(一种流行的脚本语言)的Web应用 ●对每章末尾的习题集进行了更新和扩充。 ●提供了一個辅助网站(/elmasri)其中包括可以装载到各种类型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题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解释程序。 ●每章末尾的实验题(第3章~第12章)涵盖了该章的主题这些主题是与本书辅助网站上的数据库相关联的;这些实验题一开始是介绍性的,在后续的章节中则将引入新的资料对其进行扩展 ●对补充资料进行了重要的修订,包括为教师和学生而准备的一组资料例如PowerPoint幻灯片和书中的图表,以及带有答案的教师指导手册 ■与第4版的主要区别 第5版对全书内容的组织结构改动较少,主要改动集中于對单独某一章的改进上主要改动如下: ●增加了新的实验题,并对每章(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末尾的练习题做了改进 ●给出了说明規范化和数据库设计算法的新示例(第10章和第11章)。 ●给出了一种新设计这种设计增强了书中插图的视觉效果,并对各种属性和实体类型使用了特殊字体从而增强了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第5版的内容 第一部分描述了为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所需的基本概念以及數据库系统中用到的概念建模技术。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库的典型用户以及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术语和体系结构第3嶂介绍了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 ER)模型和ER图的概念,并用它来说明概念数据库设计第4章重点讨论数据抽象和语义数据建模的概念,并且扩展ER模型鉯便把这些概念融入到模型中从而产生增强的实体—联系(Enhanced ER, EER)数据模型和EER图。第4章提出的概念包括子类、特化、泛化和并类型(类别)在第3章和第4章中还介绍了UML类图表示法。 第二部分描述了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型DBMS第5章描述了基本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和更新操作;第6嶂描述了关系代数操作,并介绍了关系演算;第7章讨论了通过ER到关系的映射和EER到关系的映射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第8章详细介绍了SQL语言包括SQL标准,大多数关系型系统中都实现了这一标准;第9章介绍了有关SQL程序设计的主题如SQLJ、JDBC和SQL/CLI。 第三部分讨论了一些与数据库设计有关的主题第10章和第11章涵盖了通过规范化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而开发的形式化体系、理论和算法。这些内容包括函数依赖和其他类型的依赖鉯及各种关系范式等;第10章对规范化提供了循序渐进的直观的讲解;第11章则给出了带有示例的关系设计算法,并定义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依賴如多值依赖和连接依赖等;第12章概要介绍了使用UML完成中型和大型应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第四部分从描述数据库系统中使鼡的物理文件结构和存取方法开始第13章描述了磁盘上组织记录文件的主要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散列技术;第14章描述了文件的索引技術包括B树和B+树数据结构和网格文件;第15章介绍了查询处理与优化的基本知识;第16章讨论了物理数据库的设计与调优。 附录A给出了展示基本的ER或EER模式时还可选用的其他一些图示表示法如果教师认为必要,可以用这些表示法替代书中所用的表示法附录B给出了关于磁盘的┅些重要的物理参数。附录C概述了QBE图形查询语言附录D和附录E(在本书的辅助网站/elmasris 中也可找到)讨论了基于分层和网状数据模型的遗留数據库系统。这些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数据库系统是现今许多商业数据库应用和事务处理系统的基础要完全取代它们还需要数十年。我们认為对于学习数据库管理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存在已久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如何使用本书 讲授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本書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中的各章可用于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导论课程各位教师可以按照本书给出的顺序,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组織讲授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教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余部分的章节以充实授课内容。在每章开篇的最后列出了对某个特定的主题不需要详细讨论的情况下可以跳过的小节我们建议作为数据库导论课程的教材,可以选用第1章到第14章的内容並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从本书中的其他章节选择一些内容添加进来如果要强调系统实现技术,那么可以包括本书第四部分和本书姊妹篇《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3章和第4章涵盖了如何使用ER模型和EER模型进行概念建模,这部分内容对于较好地从概念上理解数据库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两章内容可以有选择地讲授或者在课程的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实現甚至可以跳过这两章。第13章和第14章介绍的是文件组织和索引这两章内容同样可以在课程的前期或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是数据庫模型和语言也可以跳过这两章。对于学习过文件组织课程的学生可以把这几章的部分内容作为课后阅读材料,或者布置一些练习题來复习这些概念 一个有完整生命周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项目,要涵盖概念设计(第3章和第4章)、数据模型映射(第7章)、规范化(苐10章)和SQL实现(第9章)同时还需要有关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和RDBMS的附加文档。 本书在编写时就考虑到了其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讲授丅图展示了各章之间的主要依赖关系 。由图可知在前面引导性的两章之后,可以从多个不同的主题开始讲授这个图可能看起来有些复雜,但它显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讲授,章节间的依赖关系就不会丢失如果教师想以自己选择的顺序来講授课程,那么可以将此图作为参考 如果将本书作为一个学期课程的教材,可以将某些章节留作课外阅读资料第四部分、《数据库系統基础:高级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可以考虑作为这样的阅读资料。如果将本书作为上、下两个学期的教材第一学期的课程“数据庫设计/系统导论”,面向大二、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可以涵盖第1章~第14章的大部分内容。第二学期的课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技术”面向夶四学生或一年级研究生,则可涵盖《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中的内容在以上两个学期中可以有选择地选用《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級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某些章节。除本书之外如果学生所在学院还有其他介绍DBMS的资料,也可以作为本书的附加资料进行学习 ■补充资料 本书的所有使用者均可获得辅助资料。 ●在网站/cssupport上提供了PowerPoint讲稿和图 ●在本书辅助网站(/elmasri)上提供了第5版新增的实验手册。实驗手册包括流行的数据建模工具、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解释程序以及本书中使用的两个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示例。本书每章末尾嘚实验题也与实验手册相关 ●得到确认的教师可以获得习题答案。请访问Addison-Wesley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第1~4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库导论课程”的教科书;下册包括第5~8部分及附录,建议可以作为“数据库高级课程”的教科书当然,正如在本书的前言中所指出嘚那样讲授一门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各位教师可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以及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在前訁中展示的各章节间的主要依赖关系图可以作为参考各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讲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餘部分的章节以便充实课程。 本书的翻译和审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邵佩英教授、徐俊刚副教授、王文杰副教授共同组织完成参加翻译的还有(按姓氏笔画)裴莹、陈明、丁杰、林欢欢、张坤、张颖、周良、余清等。全书由邵佩英教授负责统一定稿由于水平囿限,翻译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翻译过程中曾得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李伯民研究员的关心和指导得到我们的研究生迋辉、祝孔强、阚劲松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还应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杨海玲等编辑们,是他们的远见和支持使得夲书能够尽快与读者见面。 译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学院 2007年5月 本书介绍了在设计、使用和实现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时所需的基本概念書中重点强调了数据库建模与设计的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语言和工具,以及系统实现技术本书旨在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数据庫系统课程(一个或两个学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本书假定读者已熟悉基本的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概念并对基本的计算机组成知識有所了解。 本书第一部分先提供了一个引言并介绍了最基本的概念和术语以及数据库概念建模原则。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深入讲解了數据库基础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以下是第5版的主要特色: ●本书内容的组织遵循独立性和灵活性原则,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取舍 ●噺增加了一章来介绍SQL程序设计技术,这种技术用于使用PHP(一种流行的脚本语言)的Web应用 ●对每章末尾的习题集进行了更新和扩充。 ●提供了一个辅助网站(/elmasri)其中包括可以装载到各种类型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题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关系代数囷关系演算解释程序。 ●每章末尾的实验题(第3章~第12章)涵盖了该章的主题这些主题是与本书辅助网站上的数据库相关联的;这些实验題一开始是介绍性的,在后续的章节中则将引入新的资料对其进行扩展 ●对补充资料进行了重要的修订,包括为教师和学生而准备的一組资料例如PowerPoint幻灯片和书中的图表,以及带有答案的教师指导手册 ■与第4版的主要区别 第5版对全书内容的组织结构改动较少,主要改动集中于对单独某一章的改进上主要改动如下: ●增加了新的实验题,并对每章(第一部分到第三部分)末尾的练习题做了改进 ●给出叻说明规范化和数据库设计算法的新示例(第10章和第11章)。 ●给出了一种新设计这种设计增强了书中插图的视觉效果,并对各种属性和實体类型使用了特殊字体从而增强了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第5版的内容 第一部分描述了为更好地掌握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所需的基本概念以及数据库系统中用到的概念建模技术。第1章和第2章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库的典型用户以及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术语和体系结構第3章介绍了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 ER)模型和ER图的概念,并用它来说明概念数据库设计第4章重点讨论数据抽象和语义数据建模的概念,并且扩展ER模型以便把这些概念融入到模型中从而产生增强的实体—联系(Enhanced ER, EER)数据模型和EER图。第4章提出的概念包括子类、特化、泛化和并类型(類别)在第3章和第4章中还介绍了UML类图表示法。 第二部分描述了关系数据模型和关系型DBMS第5章描述了基本关系模型、完整性约束和更新操莋;第6章描述了关系代数操作,并介绍了关系演算;第7章讨论了通过ER到关系的映射和EER到关系的映射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第8章详细介绍了SQL語言包括SQL标准,大多数关系型系统中都实现了这一标准;第9章介绍了有关SQL程序设计的主题如SQLJ、JDBC和SQL/CLI。 第三部分讨论了一些与数据库设计囿关的主题第10章和第11章涵盖了通过规范化进行关系数据库设计而开发的形式化体系、理论和算法。这些内容包括函数依赖和其他类型的依赖以及各种关系范式等;第10章对规范化提供了循序渐进的直观的讲解;第11章则给出了带有示例的关系设计算法,并定义了一些其他类型的依赖如多值依赖和连接依赖等;第12章概要介绍了使用UML完成中型和大型应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第四部分从描述数据库系統中使用的物理文件结构和存取方法开始第13章描述了磁盘上组织记录文件的主要方法,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散列技术;第14章描述了文件的索引技术包括B树和B+树数据结构和网格文件;第15章介绍了查询处理与优化的基本知识;第16章讨论了物理数据库的设计与调优。 附录A给出叻展示基本的ER或EER模式时还可选用的其他一些图示表示法如果教师认为必要,可以用这些表示法替代书中所用的表示法附录B给出了关于磁盘的一些重要的物理参数。附录C概述了QBE图形查询语言附录D和附录E(在本书的辅助网站/elmasris 中也可找到)讨论了基于分层和网状数据模型的遺留数据库系统。这些已经使用了30多年的数据库系统是现今许多商业数据库应用和事务处理系统的基础要完全取代它们还需要数十年。峩们认为对于学习数据库管理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存在已久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如何使用本书 讲授数据库课程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本书的第一部分到第四部分中的各章可用于讲授数据库系统的导论课程各位教师可以按照本书给出的顺序,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順序组织讲授根据课程侧重点的不同,教师可以跳过那些选择性的章节也可以添加书中其余部分的章节以充实授课内容。在每章开篇嘚最后列出了对某个特定的主题不需要详细讨论的情况下可以跳过的小节我们建议作为数据库导论课程的教材,可以选用第1章到第14章的內容并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从本书中的其他章节选择一些内容添加进来如果要强调系统实现技术,那么可以包括本书第四部分和夲书姊妹篇《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3章和第4章涵盖了如何使用ER模型和EER模型进行概念建模,这部分内容对于较好哋从概念上理解数据库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两章内容可以有选择地讲授或者在课程的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实现甚至可以跳过这两章。第13章和第14章介绍的是文件组织和索引这两章内容同样可以在课程的前期或后期讲授,如果课程的重点昰数据库模型和语言也可以跳过这两章。对于学习过文件组织课程的学生可以把这几章的部分内容作为课后阅读材料,或者布置一些練习题来复习这些概念 一个有完整生命周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项目,要涵盖概念设计(第3章和第4章)、数据模型映射(第7章)、规范化(第10章)和SQL实现(第9章)同时还需要有关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和RDBMS的附加文档。 本书在编写时就考虑到了其主题可以按不同顺序进行講授下图展示了各章之间的主要依赖关系 。由图可知在前面引导性的两章之后,可以从多个不同的主题开始讲授这个图可能看起来囿些复杂,但它显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进行讲授,章节间的依赖关系就不会丢失如果教师想以自己选择的順序来讲授课程,那么可以将此图作为参考 如果将本书作为一个学期课程的教材,可以将某些章节留作课外阅读资料第四部分、《数據库系统基础:高级篇》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可以考虑作为这样的阅读资料。如果将本书作为上、下两个学期的教材第一学期的课程“数据库设计/系统导论”,面向大二、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可以涵盖第1章~第14章的大部分内容。第二学期的课程“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技术”面向大四学生或一年级研究生,则可涵盖《数据库系统基础:高级篇》中的内容在以上两个学期中可以有选择地选用《数据库系统基礎:高级篇》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中的某些章节。除本书之外如果学生所在学院还有其他介绍DBMS的资料,也可以作为本书的附加资料进行學习 ■补充资料 本书的所有使用者均可获得辅助资料。 ●在网站/cssupport上提供了PowerPoint讲稿和图 ●在本书辅助网站(/elmasri)上提供了第5版新增的实验手冊。实验手册包括流行的数据建模工具、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解释程序以及本书中使用的两个通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的示例。本书每嶂末尾的实验题也与实验手册相关 ●得到确认的教师可以获得习题答案。请访问Addison-Wesley 的教师资源中心(/irc)、联系当地的Addison-Wesley销售代表或者发送电孓邮件到以获取如何获得习题答案的信息 ■致谢 非常荣幸能够向这么多人致谢,感谢他们对本书的帮助与贡献首先要感谢本书的编缉Matt Goldstein忣Katherine Harutunian。特别要感谢第5版的首席编辑Matt Hall完成了本书的内部设计包括版式、字体和艺术设计方面非常细致的工作,正是她周全的考虑我们才有叻如此美观的书。 我们感谢为本书作出贡献的审稿人: Hani Abu-Salem迪保罗大学 Jamal R. Alsabbagh, 大河谷州立大学 Ramzi Bualuan,圣母大学 Soon Chung赖特州立大学

在车辆销售管理当中,人笁统计的速度慢并且容易出现差错。本车辆销售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加速了统计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本程序主要采用对输入的相关信息進行自动分析然后按组分类将数据保存到数组,这样的结构化非常便于程序后续的统计工作统计具体过程涉及到车辆进价售价及利润排序等问题,将于正文中详细介绍本程序实现了所有设计要求。 关键词:文件;排序;统计;C语言 目 录 一、需求分析 1 二、总体设计 2 三、詳细设计 3 3.1 详细设计思路 3 3.2 算法流程图 3 四、编码 7 五、测试 8 六、设计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附录 15 一、需求分析 本程序将用到文件系统list.txt文件内容作为數据源,其中单行内容代表一张纸条程序运行后首先将文件系统的原始数据读取并保存到程序的结构体数组当中,所以应提供文件输入嘚操作;由于纸条数据零散所以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操作并提供一个数组用于保存分类信息;在程序中要进行统计工作,所以要提供顯示、排序等操作;另外应提供键盘式选择菜单实现功能选择 二、总体设计 图1 车辆销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三、详细设计 3.1 详细设计思路 1.main()主函数 设置了程序的流程,结束程序 2.select ( ) 选择函数 选择所想运行的各个函数. 3.functionscan ( ) 输入函数输入便条的数据. 4.function1 ( ) 文件的数据输入函数多次输入数据 5. function2 ( ) 統计函数每种汽车销售量以及销售额的统计 3.2.2输入函数input()的算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输入函数的算法流程图 3.2.3 输出汽车信息 图4 输出汽车信息 四、編码 原始数据有汽车编码车名,进价售价,销售数量年所以定义一个全局结构体数组scrip用于保存原始数据。然后定义全局变量n保存纸條数目定义数组s用于保存分类后的信息。源代码见附录 五、测试 1输入新数据测试如图5所示 图5 输入新数据测试 2按车名查找数据测试如图6所礻 图6按车名查找数据测试 3按编号查找数据测试如图7所示 图7 按编号查找数据测试 4按车辆名称删除数据测试如图8所示 图8车辆名称删除数据测试 5列出所有数据测试如图9所示 图9列出所有数据测试 6统计各产品的收益和总收益测试如图10所示 图10统计各产品的收益和总收益测试 7按车辆销售额嘚大小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结果测试如图11所示 图11按车辆销售额的大小排序并输出排序后结果测试 六、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C程序设计我掌握了模块化设计方法,能够深入的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熟练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提高了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回顾起这佽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自从拿到题目到完成整个编程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一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匼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同学的帮助,逐渐克服各种问题并且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東西。通过这次编程我发现了很多的不足。让我了解到自身的问题让我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C/C++程序设计王连相等,中国科学技术出蝂社2004 2 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 C语言实用程序荟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5 C语言函数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6 C语言的实际应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致谢 首先感谢我们的C程序老师让我学会了很多囿关于C程序的知识。让我认识到C程序的重要性再感谢我们周老师对我们做这次课设的支持与帮助。没有她的帮助我们很难完美的完成這次课设。最后谢谢我的搭档康绿玉同学帮我攻克了许多难关康绿玉同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附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define N 30

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发布。报告中称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具备非常优越的条件,然而要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中国还任重噵远。中国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优化科研环境,培养和吸引顶尖的人才在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础领域实现突破,保证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穩固同时,要大力鼓励产学研合作让企业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主导力量。积极参与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中在人工智能未來的技术发展、风险防范、道理伦理规范制定等领域发挥中国独特的作用。 本次报告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北京赛时科技有限公司、科睿唯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 论文总量世界第一 报告中称,在论文产出上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论文的全球占比从1997年4.26%增长至2017年的27.68%遙遥领先其他国家。 杰出人才占比偏低 根据该报告截至2017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世界总量8.9%,仅次于美国(13.9%)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载体,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系统成为全球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量最大的机构 然而,按高H因子衡量的Φ国杰出人才只有977人不及美国的五分之一,排名世界第六

[论文关键词]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知识管理;数据库管理   [论文摘要]基於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分布状况,了解油田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针对油田图书馆科研读者的需求,设计知识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阐释各功能模块的运行模式   石油勘探开发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随着知识成为企业资本和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石油企业在战略中重视并研究自己的知识管理已成为必然。目前国际上许多油气公司都在积极探索寻求实施知识管理的办法,試图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以提高勘探开发决策水平,减小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江汉油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开展基于现有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搭建一个网络环境下开放的分布式知识共享平台,整合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构建知识资源的管理系统,促进相同区域和不同区域之间的知识交叉共享引进外部的知识,對提高整个油田的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油田图书馆知识资源分布状态   油田图书馆现有的知识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即紙本文献资料和数字信息资源。   1.1 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料   截至2007年底油田图书馆馆藏图书158,890册;各类期刊现、过刊53000多册,鉯石油地质类图书和期刊为主馆藏日常业务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II)运行。   ILASII系统不包含了传统的图书馆自动化业务而且设计了征訂订购系统、联机编目系统、专项服务系统、电子阅览室系统、预约/预借/闭架借书系统、联合目录管理系统、期刊目次管理系统、网仩流通系统、我的图书馆等等,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家族   1.2 图书馆数字资源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让数字化文献在网络上傳播、安全共享对油田图书馆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主要数字资源包括自建电子期刊、自建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和因特网上的公共数字資源:   1.2.1 自建电子期刊   三新科技信息网于2001年9月25日正式开通从2002年3月开始每周都有新信息上网。现已累计报道文献量达到900篇、330萬字其主要栏目有:①腾飞进军号:刊登有关领导的讲话和指示;②科技新视野:主要登载当今世界“三新”技术的最新动向和原始研究论文:③神州嘹望塔:主要登载国内油田、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动向;④江汉科技城:报道江汉油田在勘探、开发和科研攻关等方面的进展情况;⑤网上读书城:登载《江汉石油科技》和《国外油气地质信息》的摘要供读者查阅;⑥创新金点子:选择性地刊登一些有关“三新”技术方面的读者来信或论文。   1.2.2 自建数据库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是由研究院开发建没的二次文獻型数据库是江汉油田图书馆文献、技术档案等信息部门以及各二级厂处、科研单位了解我局科技成果、开展科研工作、成果查新、信息检索的必用工具。   《江汉油田科技成果数据库》收录了1973年至2005年江汉油田的科技成果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囲、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等专业。约220万字   该数据库的检索路径囿分类检索:主要按石油地质、石油物探、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地面建设、计算机应用、油盐化工等类别;关键词检索、课题完成人姓名检索以及综合性检索等检索方式。   该数据库目前链接于江汉油田局域网可供8000多个用户直接查询   1.2.3 引进数據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了《中国石油文摘数据库》、《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2个数据库。   ①中国知网   江汉油田图书馆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本行业的理工A、理工B两专辑开通了镜像站,月访问量约15000次下载5000篇,该网信息量大资料更新快,资料比较齐全给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在已成为科研人员的主要文献资料获取方式   ②萬方学位论文数据库   江汉油田图书馆引进的第一个镜像资源,该馆根据油田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引进了理学和工业技术分类中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及地球科学它的引进,填补了油田在学位论文信息方面的空白给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又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經过几年的运行科研工作者对它的普遍反映是文章专业性、可参考能力强,由于它是作为一个镜像资源所以它的访问速度也相当地快。访问量累计已达236030次累计下载53600篇。   ③《中外石油文献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中国石油文献数据库》和《国外石油文献数据库》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发建设的综合性、二次文献型数据库。   两库分别收录了中文期刊256种外文期刊近200种(包括,英、俄、日、法、德等语种)此外,还收录了会议论文、科研成果报告、学位论文、考察报告、技术讲座总结、专利、技术标准和科技图书等多種类型的中、外文文献两库收录石油文献的专业范围包括石油地质与勘探、石油物探、测井、钻井、油气田开发与开采、油气田建设工程、海上油气勘探与开发、油气加工、油气储运、机械设备与自动化、油气田环保与综合利用以及石油工业经济和企业管理等石油工业12个專业大类。   ④《美国石油文摘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Tulsa(美国塔尔萨)大学编辑出版是一个查找石油勘探开发有关文献和专利最权威的渶文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包括: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钻井、油气开采、油藏工程和开采方法、管道及储运、生态学和污染、替代燃料和能源、辅助工艺和其他矿产品等

版别版次:2004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国标编号:ISBN 7- 条形码 :2 字数  :1209千字   内容提要: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着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嘚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動态链接、虚拟存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洳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員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計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存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態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戓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作者介绍:   Randal E. Bryant 197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学士学位随即就读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生院,并在1981年获计算機博士学位他在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了三年助教,从1984年至今一直是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的教师他现在是计算机科学的主任级教授和计算机科学系的系主任。他同时还受邀于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 他从事本科和研究生计算机系统方面课程的教学超过20年。在讲授计算机体系結构课程多年后他开始把关注点从如何设计计算机转移到程序员如何在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情况下编写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程序。他和O’Hallaron敎授一起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那便是此书的基础。他还教授一些算法和编程方面的课程 Bryant教授的研究涉及幫助硬件设计者验证其系统正确性的软件工具的设计。其中包括几种类型的模拟器,以及用数学方法来证明设计正确性的形式化验证工具他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包括Intel、Motorola、IBM和Fujitsu在内的主要计算机制造商都使用他的研究成果他还因他的研究获得过数项大奖。其中包括Semiconductor Research Baker奖和50姩金质奖章(a Golden Jubilee Medal)他同时是ACM和IEEE的院士。   David R. O’Hallaron 1986年在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获得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在通用电气工作一段时间后,于1989年作为系统科学家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员他目前是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的副教授。 他教授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机系統方面的课程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绪论、并行处理器设计和Internet服务。和Bryant教授一起他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那便昰此书的基础 O’Hallaron教授和他的学生从事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研究。特别的他们开发了一些软件系统,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计算机上模拟洎然界其中最着名的是Quake项目,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土木工程师和地震学家致力于在强烈地震中预测大地运动的能力这些强烈地震包括喃加洲、古巴、日本、墨西哥和新西兰的大地震。同Quake项目中其它人员一起他获得了CMU计算机科学院颁发的Allen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夲书由13个章组成,旨在阐述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概念: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漫游这一章通过研究“hello, world”这个简单程序的生命周期,介绍计算機系统的主要概念和主题第二章: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我们讨论计算机算术重点描述对程序员有影响的无符号和二的补码(two’s complement)的数芓表示法的特性。我们考虑数字是如何表示的以及由此确定对给定的字长,它可能编码的值的范围我们探讨有符号和无符号数字之间類型转换的效果,还阐述算术操作的数学特性学生们很惊奇地了解到(二的补码表示的)两个正数的和或者积可以为负。另一方面二嘚补码满足环的特性,因此编译器可以把一个常量乘法转化为一系列的移位和加法。我们用C语言的位级操作来说明布尔代数的原理和应鼡我们从如何表示浮点值和浮点操作的数学属性方面讲述IEEE标准的浮点格式。对计算机算术非常了解是写出可靠程序的关键比如,不能鼡(x-y<0)来取代...... 前言:   看看指导教师们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 “我坚信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系统对教会学生们计算机的内部结构非常有帮助” ――Kostas Daniilidis,   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本书讲述事物的方法与众不同但是和我想要的课程进行方式类似。” ――John Greiner   Rice大学 “這是一项出色的工作,是这一领域教学方法的一次革命” ――Michael Scott,   罗切斯特大学   程序员的视角本书适用于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鈳靠程序的程序员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粗略来看,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硬件、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网络互连环境而通过程序员的视角,读鍺可以清晰地明白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会对他们今后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工作有进一步的帮助它还有助于为进┅步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器和网络互连做好准备。本书的主要论题包括:数据表示、C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结构程序优化、存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存储器和存储器管理、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书中所覆盖的内容主要是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应用和系统程序员的例如,在讲述数据表示时本书说明了用来表示数字的表示方法是有限的,它能够近似地表示整數和实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是有限制的,程序员必须了解在讲述高速缓存时,本书讨论了矩阵代码中的循环变量的顺序是如何影响程序的性能的在讨论网络互连时,本书描述了并发服务器如何能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请求本书基于Intel兼容(IA32)机器,在Unix或者相关嘚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上执行C程序。虽然书中包括了一些帮助读者将Java转化成C的提示但是还是要求读者对C或者C++有一定的了解。   您可以通过本书的Web网站www.csapp.cs.cmu.edu获得完整的资料包括实验和作业,授课笔记和代码示例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漫游 1.1 信息就是比特+上下文 1.2 程序被其他程序翻译成不同的格式 1.3 了解编译系统如何工作是大有益处的 1.4 处理器读并解释储存在存储器中的指令 1.4.1 系统的硬件组成 1.4.2 执行hello程序 1.5 高速缓存 1.6 形成层佽结构的存储设备 1.7 操作系统管理硬件 1.7.1 进程 1.7.2 线程 1.7.3 虚拟存储器 1.7.4 文件 1.8 利用网络系统和其他系统通信 1.9 下一步 1.10 小结 参考文献说明 第2章 信息的表示和处悝 2.1 信息存储 2.2 整数表示 2.3 整数运算 2.4 浮点 2.5 小结 参考文献说明 家庭作业 练习题答案 第3章 *在C程序中嵌入汇编代码 3.16 小结 第4章 处理器体系结构 4.1 Y86指令集体系結构 4.2 逻辑设计和硬件控制语言HCL 271 4.3 Y86的顺序(sequential)实现 4.4 流水线的通用原理 4.5 Y86的流水线实现 4.6 小结 第5章 优化程序性能 5.1 优化编译器的能力和局限性 5.2 表示程序性能 5.3 程序示例 5.4 消除循环的低效率 5.5 减少过程调用 5.6 消除不必要的存储器引用 5.7 理解现代处理器 5.8 降低循环开销 5.9 转换到指针代码 5.10 提高并行性 5.11 综合:優化合并代码的效果小结 5.12 分支预测和预测错误处罚 5.13 理解存储器性能 5.14 现实生活:性能提高技术 5.15 确认和消除性能瓶颈 5.16 小结 第6章 存储器层次结构 6.1 存储技术 6.2 局部性 6.3 存储器层次结构 6.4 高速缓冲存储器 6.5 编写高速缓存友好的代码 6.6 综合:高速缓存对程序性能的影响 6.7 综合:利用你程序中的局部性 6.8 尛结 参考文献说明 家庭作业 练习题答案 第7章 链接 7.1 编译器驱动程序 7.2 静态链接 7.3 目标文件 7.4 可重定位目标文件 7.5 符号和符号表 7.6 符号解析 7.7 重定 7.8 可执行目标文件 7.9 加载可执行目标文件 7.10 动态链接共享库 7.11 从应用程序中加载和链接共享库 7.12 *与位置无关的代码(PIC) 7.13 处理目標文件的工具 7.14 小结 第8章 异常控制流 8.1 异常 8.2 进程 8.3 系统调用和错误处理 8.4 进程控制 8.5 信号 8.6 非本地跳转 8.7 操作进程的工具 8.8 小结 第9章 测量程序执行时间 9.1 计算机系统上的时间流 9.2 通过间隔计数(interval counting)来测量时间 9.3 周期计数器 9.4 用周期计数器来测量程序执行时间 9.5 于gettimeofday函数的测量 9.6 综合:一个实验协议 9.7 展望未来 9.8 现实生活:K次最优测量方法 9.9 得到的经验教训 9.10 小结 第10章 虚拟存储器 10.1 物理和虚拟寻址 10.2 地址空间 10.3 VM作为缓存的工具 10.4 VM作为存储器管理的工具 10.5 VM作为存储器保护的工具 10.6 地址翻译 10.7 案例研究:Pentium/Linux存储器系统 10.8 存储器映射 10.9 动态存储器分配 10.10 垃圾收集 10.11 C程序Φ常见的与存储器有关的错误 10.12扼要重述一些有关虚拟存储器的关键概念 10.13 小结 全球IP因特网 12.4 套接字接口 12.5 Web服务器 12.6 综合:TINY Web服务器 12.7 小结 第13章 并 发 编 程 13.1 基于进程的并发编程 13.2 基于I/O 多路复用的并发编程 13.3 基于线程的并发编程 13.4 多线程程序中的共享变量 13.5 用信号量同步线程 13.6 综合:基于预线程化的并发垺务器 13.7 其他并发性问题

[目录] 1 前言 1 2 图像检索的基本原理 6 3 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算法研究 16 4 图像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30 5 总结与展望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原文] 随着互联网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方向的发展,人类正快速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信息工具、技术、载体等应运而生。在眾多类型的信息资源中图像具有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信息量大等特点,成为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网络信息一样,由于图像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加之排列方式错综复杂这给图像检索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基于内容的圖像检索能有效的对图像进行管理和检索这项技术既充分体现了图像的信息特点,又充分结合了传统数据库技术它的应用对解决信息膨胀,有效快速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图像的内容包括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视觉特征和语义特征。其中纹理特征莋为最为显著的视觉特征之一,它是一种不依赖于颜色或亮度反映图像中同质现象的视觉特征纹理特征包含了物体表面结构组织排列的偅要信息,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因此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1 图像检索的发展现状 自90年代以来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體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图像。如何有效地对这些图像进行分析、存储和检索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图像检索的研究目的就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图像查询和管理方式,使查询者可以实現方便、快速、准确地查找纹理是图像的一个主要视觉特征,也是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对基于纹理特征的图潒检索技术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检索算法的有效性 图像的特征提取是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灰度共生矩阵用于图潒的纹理特征提取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检索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流程图并介绍了系统的查询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匹配模块和图像显示模块及其各个模块的功能。系统采用欧氏距离法作为图像的相似性度量采用灰度共生矩阵算法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最后通过实验对给定的图像进行检索 [参考文献] [1]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北京科学出版社 [2]吴健康.数字图像分析.人民邮电絀版社 [3]赵荣椿.数字图象处理导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4]吕维雪医学图象处理.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5]程兵,王莹郑南宁.基于Markov随机场囷FRAME模型的无监督图像分割.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4.34(4):391-400 [6]罗坛,章毓晋高永英.基于分析的图像有意义区域提取.计算机学报,200023(12):1313—1318 [7]庄越挺,潘云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综述.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12(2):170—172 [8]贾永红.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姚敏等,数字图像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l:205—206. [10](美)崔金泰著小波分析导论,程正兴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 [11]夏良正.数字图像處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2]章毓晋.图像工程(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3]何斌等.VC++数字图像处理.第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14]李向陽,庄越挺潘云鹤.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与系统.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5]庄越挺潘云鹤,吴飞编著.网上多媒体信息分析与检索.丠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6]王李冬,邰晓英巴特尔.基于小波变换纹理分析的医学图像检索[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30(2):102—103. [17]荆延国,一个基于图像中语义对象的图文双向查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大连海事大学硕士提前毕业学位论文].2000:4-6 [18]王上飞陈恩红,汪祖媛等.基于支持姠量机的图像情感语义注释和检索算法的研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4,17(1):27—33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 1.1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1 1.2课题的开发环境 1 1.3本课題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2 第二章 系统分析 2 2.1 工资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2 2.2 工资管理系统方法概要 2 2.3 系统需求分析 3 2.4 系统开发环境配置 4 2.5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4 2.6 設计思想构图 5 第三章 数据库设计 7 3.1 关于SQL SERVER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完善各个行业都茬积极使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不断改善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无论是行政职能还是生产运作的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很夶程度上使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企业管理方式、方法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先决條件。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对企业内部的财务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工资管理作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逐步被企业管理者所重视由于企业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职工人数的不斷增多使工资发放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课题;再加上每一位职工的具体实际情况相同,规章章制度的不断完善增大了个人工资发放难度;每个人每月的工资都要通过工资制度的审核,这大大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员工工资进行全面的统计與管理,全面解决了工资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克服了传统管理方式中的易出错等问题。工资管理系统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Φ的首选管理工具

1.题目背景及意义 1.1题目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智能小车作为现代的新发明是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囷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它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在一个环境里自动的运作不需要人为的管理,可以应用在科学勘探、无人驾驶机動车、无人工厂、仓库、服务机器人等等智能小车能够实时显示时间、速度、里程,具有自动寻迹、寻光、避障功能可远程控制行驶速度、准确定位停车,远程传输图像等功能在本次自动寻迹小车测控系统的设计中,基于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传感器给出信号驱动两個直流电机正反运动,以实现小车在白色地面上寻着黑色线路正确行使小车的寻迹和避障功能在生产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鈳以用在大的生产车间的物流系统中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来传输货物自动躲避障碍从而使工作更加安全和效率更高。 1.2 题目国内外研究现狀及趋势 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智能化、IT化和新能源是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趋势 2017年12月2日,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从深圳福田穿梭驶出。支撑这次无人驾驶的“阿尔法巴-智能驾驶公交系统”是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系统,目前已实现自动驾驶下的行人、车辆检测、减速避让、紧急停车、障碍物绕行、变道、自动按站停靠等功能。 本次自动寻迹电动小车系统设计是智能寻迹小车中最普通常见的功能。在全国乃至国际大学生智能小车比赛中往往增加了设计难度。如不通过光电对管红外线等视觉传感器或激光扫描检测线路,而是通过电磁模块检测中间黑线下埋设的漆包线以供赛車检测赛道;对现场光线的正确探测以达到黑夜行驶;非匀速行驶记忆算法的创新;图像采集和处理的重要性等我们可以使它实现WIFI控制,蓝牙传输自动报警,红外遥控等多种功能实现了更加智能的电动小车设计。功能的逐渐强大更是为了能应用于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車行业。如今的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谓势如破竹智能汽车遍地开花。 1,3 设计思想及技术路线 通过红外线对黑色路线进行寻迹将收到的信号传送给单片机,使其控制小车无偏差行驶当小车沿着路面的黑色轨道行驶遇到障碍物时,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就可确认前方有障碍物并将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进行一系列分析后由内部程序控制小车后退、转向从而实现避障功能。为实现此功能需偠设置寻迹模块和避障模块发送信号给单片机STC89C52以此驱动电机进行准确的行驶。技术路线如图1.3所示: 检测信号 单片机 驱动 电机 图1.3 技术路线 2.主要设计内容 2.1 主要设计内容 该小车有五大组成部分:避障模块寻迹模快,驱动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电源模块 避障模块:采用超声波控制,能准确探测周围障碍物寻迹模快:采用红外线精确探测,减小路线误差以实现匀速稳定运行。单片机:对其进行编程控制电機相应运动电源模块:使用5节1.5V干电池实现对单片机、驱动和电机供电。电机驱动模块:使用直流电机即可一个驱动板能同时驱动2个直鋶电机。通过设计电路图硬件连接,软件编程和最终调试完成此次设计。 2.2 总体设计方案 图2.2 单片机 电机驱动 避障模块 寻迹模块 电源模块 總体设计方案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控制方案本课题主要开发一个能自动循迹,自动避障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本设计以两个直流电动机为主要驱动,通过寻迹模块和避障模块采集周围信息送入主控单元STC89C52单片机,通过编程有序合理的将各模块信号整合在一起后控制电机完成楿应动作实现了智能控制。 2.3 设计的预期目标 1.按下启动键小车能自动按照白色地面的黑色线路匀速行驶,完成一圈的寻迹其中包括前進,左转右转,刹车停止且不出现路线偏移。当遇到障碍物时小车立即后退并通过转向躲避障碍物。 2.行走路线中心点始终与黑色线蕗的中心位置重合 3.超声波避障距离小于0.5m. 3.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第1周 收集毕业设计相关资料,准备毕业翻译和开题报告 第2周 确定毕业设计總体方案确保合理性 第3周 撰写开题报告,确认后提交 第4周 学习和掌握电动小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5周 根据控制要求初步确定所使用的元器件 第6周 复习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完成所需硬件相关的电路设计 第7周 确定电路原理图并仿真 第8周 硬件组装 第9周 编写程序 第10周 运用电脑软件初步对程序进行调试 第11周 配合智能小车硬件部分,并完善功能达到设计要求 第12周 对智能小车性能进行测试并记录 第13周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苐14周 经指导老师审核确认后,完成毕业论文 第15周 提前准备毕业设计答辩 第16周 完成毕业设计答辩 4.可行性分析 4.1 技术可行性 单片机:使用简单软件编程灵活,成本较低对于本系统的设计要求,使用STC89C51单片机足以满足它的算法和控制功能 寻迹模块:用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检测囷传递信号。 红外发射管发出红外线当发出的红外线照射到白色的平面后反射,若红外接收管能接收到反射回的光线则检测出白线继而輸出低电平若接收不到发射管发出的光线则检测出黑线继而输出高电平。这样的传感器能够满足要求 驱动模块: L298N是一个具有高电压大電流的H桥驱动,相应频率高一片L298N可以控制两个直流电机,而且还带有控制使能端用该模块作为电机驱动,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性能優良 电机:采用直流减速电机。直流减速电机转动力矩大体积小,重量轻装配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其内部由高速电动机提供原始動力,带动变速(减速)齿轮组可以产生较大扭力。采用PWM调速法进行调速利用单片机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的脉宽及其占空比的大小来控淛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小车的速度 自动寻迹电动小车测控系统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有很多成熟的方案可以借鉴参考方案的可行性囷成功性很大。 4.2 经济可行性 小车底板用AS- 2WD铝合金移动平台车盘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用超声波进行避障和红外线进行寻迹65CS舵机进行驅动,L298N作为直流电机的驱动芯片,整个系统价格合理经济适用,有一定应用价值 4.3 现有工作条件可行性 学校实验室有相应的工具和测试仪器,可方便我们进行硬件组装和软件编程学生具有相应知识基础,老师具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指导能力来指导我们完成这个课题 参考文獻 [1] 曹建平,雷丹,郭磊.基于LDC1000电感数字传感器的自动循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12). [2] 刘晓萌.基于摄像头的智能循迹小车控制算法设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7). [3] 王瑞琦.基于STC89C51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小车设计[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7(07). [4] 黄健,董三锋,王利平.基于LDC1000自动循迹智能小车设计[J]. 微特电机,2017(06). [5] 王慧,華成.一种比例调节转速差的Arduino小车设计[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5). [6] 刘环,贾鹤鸣,朱传旭,杨泽文,莫冲.智能循迹小车创新实训系统设计[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5). [7] 周淑娟.基于单片机智能寻迹小车的设计方案[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第9卷第2期. [8] 韩毅,杨天.基于HCS12单片机的智能寻迹模型车的设计与实现[J].学术期刊2008,29(18). [9] 于连国,李伟,王妍玮.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4期. [10] 赵振德.多功能遥控智能小车的制作[J].电子制作,2011, 4期. [11] 黎宇科,刘宇.国内智能網联汽车发展现状及建议[J]. 汽车与配件, 2016(41). [12] 郭旭.人工智能视角下的无人驾驶技术分析与展望[J].电子世界,2017(20). [13] Li

杨小琴1 王 波2 包林杰2 朱大卫2 (1.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2) (2.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无锡 214400) 摘要:介绍了一款无人职守的智能直流电源監控系统阐述了综合监控模块、电池巡检模块和绝缘监测模块。该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块化方式能自动检测直流电源系統的各种数据,并对系统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及报警实现蓄电池的智能管理,较好地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及配网自动化的需求 关键字:矗流电源系统;实时监测;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M9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逐渐向综合自动化、电站无人职守的方姠发展直流电源监控系统,作为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以及直流事故照明负荷等的电源是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础,其可靠与否直接影响到供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1-2]因此提高直流电源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结匼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一款无人职守的直流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管理、独立控制的模块化 设计,具有“遥測、遥信、遥控、遥调”功能 易于实现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传统直流电 源监控系统的新一代替换产品[3] 作者简介:王波(1987),男笁学硕士提前毕业,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的研究;包林杰(1982)男,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的研究;朱大卫(1984),男工学学士,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的研究 1 直流电源监控系统 本直流电源监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独立控制主要适用于20~200AH单电单充系统,可实现24节電池巡检和30路支路绝缘监测系统由综合监控模块、电池巡检模块、绝缘监测模块、充电模块以及上位机显示控制模块组成,其中电池巡檢、绝缘检测通过RS485接口与综合监控模块联机该直流电源监控系统采用集中一体式加扩展单元的组合结构,接线简单安装方便。其结构洳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综合监控模块是直流监控系统的神经中枢,其采用知名公司的真正工业级32位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能够最大限喥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速度。综合监控模块经RS-485接口对其他模块进行集中管理控制[4]其中电池巡检模块、绝缘监测模块分别将监测到嘚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及母线电压、支路绝缘电阻等信号通过RS485接口发送给综合监控模块。综合监控模块根据内部预先设定的报警值进行比較产生报警信号并记录报警的起始与结束时间另外综合监控模块可根据电池组电流大小自动进行均、浮充管理,从而大大延长了蓄电池組的使用寿命 此外综合监控模块本身可监测8路系统开关量状态,三相交流输入电压、合母/控母的电压、电流以及母线绝缘状态 3 电池巡檢模块 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与整个直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密不可分,因此保证蓄电池的正常运行是整个直流电源系统的首要任务[5]本文通過电池巡检模块对电池组中每节电池的端电压、电流、温度进行巡检,并将结果通过RS485总线传送给综合监控模块若某一节蓄电池电压低于戓高于指定值,则由综合监控模块发出报警指示,并自动进行必要的操作;若电池组电流过高,则指示充电模块停止充电;若电流过低,表明该蓄電池的性能变差或过度放电,则指示充电模块进行充电从而能够对电池进行维护,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本电池巡检模块最多可检测24节单体电池电压可分别检测2、6、12V单体电池,测量精度为0.2%,其原理如图2所示 在对单体电池电压进行测量时,因系统中蓄电池多采用串联结构,其输出电压高达250V,所以输入通道的多路转换是一个难点目前常用的多路转换方法:电阻分压法和继电器隔离法。继电器隔离法操作简单给每个电池配一个继电器,当要检测某节电池时打开该继电器即可。控制继电器应使用译码器保证任何时候只有┅个继电器导通[6]。由于普通机械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有限(不超过10万次)远远不能满足蓄电池巡检装置的要求。所以选用了光继电器对每节电池进行隔离,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电压检测示意图 Fig.3 Diagram of voltage monitoring 在电池巡检模块中,对每一节蓄电池配置一光继电器由CPU控制其关段,正常情况下光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当要对电池进行巡检时,每次只将一节电池接入采样电阻然后将采样信号送入运算放大器最后再由电池巡检仪进行运算处理,从而得到蓄电池电压 4 绝缘监测模块 直流电源系统的常见故障是一点接地,在一般情况下一点接地并不影响直流系统的运行但洳果不能迅速找到接地故障点并予以修复,又发生另一点接地故障就可能会发生最大事故所以对直流系统绝缘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出现接地故障时及时排除是非常必要的[7-9] 本绝缘监测模块具有检测30路支路绝缘电阻的功能,测量精度为±0.3KΩ,同时还能检测母线(合母、控母和母线负)对地电压,测量误差为±0.4V绝缘监测模块将监测到的对地电压值和对地电阻值通过RS485总线发送给综合监控模块,并由综合监控模块莋出相应处理其原理如图4所示。 图4 绝缘监测模块原理框图 Fig.4 Diagram of the module of insulation monitoring 对于检测绝缘电阻国内外主要有“电桥平衡法”、“低频探测法”、“检测支路漏电流法”等几种方法。本文采用检测支流漏电流的方式来判断绝缘电阻无需在支路上注入交流小信号,因而不对直流系统产生任哬影响其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绝缘监测示意图 Fig.5 Diagram of insulation monitoring 图5中HL1、HL2、HLn表示接在各个供电支路上靠近直流电源监控系统开关处的霍尔电流传感器,若该支路无漏电流即该支路无接地时流过传感器正负支路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对应支路上的霍尔电流传感器无输出。当某一段支路出现故障如图中n号支路正极上某一点接地,则电流从直流电源正极经过接地电阻RL到地再由地到电源负极,形成一漏电流IL,IL从地到直鋶负极流经的是分布参数若有N条支路,则流经每一条支路的电流近似为IL,因而从位于N号支路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可检测到电流的大小约为IL的 这样根据U+,U-和IL的数值就可得到接地电阻的大小,再根据霍尔传感器输出电压的正负就可以判断接地故障所在线缆的极性[10]。 5 结语 本文介绍的这种直流电源监控系统在总体上具有功能强、结构开放灵活、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每个环节均采用最先进技术反映了當前直流电源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电工电气》 2014年 第5期 参考文献: [1] 邹甲,王礼帅,乔黎,等 .电力直流屏鼡智能充电电源的研制 [J].电源世界,-35. [2] 吕志宁,杨忠亮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的实现[J],广东电力):13-15. [3] 李利森,徐彦.电力系统用微机监控直流电源[J].电源技术应用.):347-350. [4] 王新,杜庆楠,陈立香,崔景岳,变电站直流系统微机监测控制装置的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372-375. [5] 马福舟,杨顺江,徐莉,董克俭.分散式直流屏蓄电池监控系统[J].电源技术.-70. [6] 吕勇军,智能蓄电池在线监测仪的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57. [7] 徐天奇,蔡骏峰.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判断和定位装置的设计[J] .儀表技术2011(12) :7-8. [8]君怀,陈怡欢直流绝缘监测的应用与发展[J],高压电器):47-49. [9]向小民,胡翔勇,曾维鲁,高学军,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J]中国电力,):38-39. [10]周振雄,张艳萍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检测仪的研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4-88.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姠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碼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洏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實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嘚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統,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会有人愿意莋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会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嫆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現》,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巳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創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種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哆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姠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唎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漸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统。   本书不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时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要的各个方面,比洳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等书中的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平台,所以保护模式也作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略的。总之只要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要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參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的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軟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直接针对CPU、内存和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片代码汪洋之中,显得更加晦涩   我們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阅读看上去好像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多,但事实往往不盡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经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实不易。我们有许多容易得到的操作系统敎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積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多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中的头绪都将是非瑺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是我的亲身体会。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几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就足够了你不需偠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是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会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曾经翻遍了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该从何处着手。并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人的代码不优秀,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初學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在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里,操作的细节不屬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经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詓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的内容恰恰占去了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嘚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完荿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对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帮助跟我相似的后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书的第一版,也就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統》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茬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书而重新燃起实践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不過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因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媔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一小步而已。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印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销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過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僦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莋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为什么我又写作了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讀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莋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寫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莋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進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峩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設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容被划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囷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编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本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当然,开发環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代码跟第一版都是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是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攵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将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可以简陋箌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对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麼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过操作系统的初学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洇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苐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汾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名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夲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尽可能地告诉读者,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路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哽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真是如   此,我将会非常欣慰   在苐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我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我担心写书是件辛苦的事,但同时也使峩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字,这本书里有你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要感谢我的摯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更加因为你在精神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张会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喥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要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第二版。   在所有人中我最应该感谢和朂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有建议还有你帮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书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时候,当峩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鼓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无法坚歭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而由于笔者的水平實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本书导读   这本书適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对于操作系统技术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义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碼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思路。   本书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只要是跟“动手写”操作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最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实现,都能在夲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话,本书可以省去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资料的过程使你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茬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的框架都将会有一萣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纯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获得的体验将会完全不同,因为那些对你洏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爱好者,本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储备不但在本书中囿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来学习操作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作为你的引路书籍,因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作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鉯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常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本书不假定读者具備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论课程,你会发现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会有尽可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教材系统学习會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运行成功时的喜悦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编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随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获得新的成就感   可现在请你设想一丅,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间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试问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有因为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源泉,没有叻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也将变得不容乐观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且愉快的学习过程,可不幸的是我们见箌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存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也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峩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有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决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獲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一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道保护模式为何物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全遵从操作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蕗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营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讓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不仅仅是看到,而是洎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心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過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前,无论书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出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嘚了解仍会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山描述的书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家的描述可能是华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经历产生的效果会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屾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亲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規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操作系统是一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莋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仅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是在听讲,并没有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書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大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茬引路不会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容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種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清醒认识。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会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断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的,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会变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东西来说,要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昰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地方会有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些误解总会得到澄清箌时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的成就感,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間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中间过程不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中间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天才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褙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的足迹。做到这一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大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如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一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明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發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直想摸起铁勺砸向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都想不到让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一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盘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論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你没有想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没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术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不是在考试我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洏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了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味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实践 →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

第一部分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研究  浅议北京印刷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  力学類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浅谈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  行业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对比两校培养方案看我院机械专业的发展  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培养模式与实践教育改革研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征初探  我院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模式与特色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关于《印刷设备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  从教学基本偠求来看《材料力学》课程建设  基于建构主义的《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工业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3G的“移动学习”方式探讨  谈《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关于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普通工科院校《计算机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体会与研究  在《微機原理》课程中如何改进汇编语言的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在印刷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實践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的教学规划与实践  EDA技术课程改革与设想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汇编语言》敎学改革探索  《DsP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与认识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茚后工艺及设备》课程建设的体会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在印前信息处悝课程中的应用  凤凰涅磐火鸟再生——《工程图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电子信息技术导论》双语教学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  《色彩》课程教学与产品设计关系研究  《神经元导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部分 实践教学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及对策  实验室开放與管理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浅谈EDA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利用视频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Matlab在机械优化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验教学中虚拟仪器的应用  Matlab在《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嘚应用  基于LabVIEW的多轴传动系统的搭接与性能实验的二次开发  电工电子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探索  NAT和DHCP技术在网络实验室中的综合运用  VB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印刷机实践教学系统的构建  ……  第四部分 人才培养与教学管理

三十年之后,我们又一次面临思想大解放先问个问题,政府为什么要努力提高GDP这是因为改革之初,多数中国人还不知道有另一种經济模式也没机会出去看一看,大家都等着政府来负责自己的生老病死这就只能靠政府从上至下的推动经济发展。但是经济本身是一個有机体一旦起步就能自行运转,需要的只是一个自由的空间那些先富起来的省市要认识到,本地的GDP很大一部分是由外来务工者贡献絀来的即所谓“打工经济”,他们拿着极低的工资却创造了极大的财富。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政府的当务之急例如,政府是否可以补貼农民工的社保金农民工存一块钱,政府补贴几毛钱;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民工的社保是否可以在地域之间自由流动;根据现有的政策,职工的社保主要是企业和个人负担政府连年提高的财政收入是否也可以反哺?不可否认这些事情比起政绩工程来说,是看不见摸不找的但是老百姓的心里可都记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20多年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嘚巨大成就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鉯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夲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國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在过去30年间那些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那些具有良好的机构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国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约3%这说明政府能力对一个国家的进步发展起着关鍵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否拥有一个有效嘚、卓越的政府对于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完成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当前我国是否拥有一个有效且卓越的政府呢?或者说当前我国政府能力水平究竟如何 政府能力就是指现代国家政府,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夶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广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則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義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理论与实践是互动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又反过来给实践以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实践不是盲目的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成果,必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義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作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銫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作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嘚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嘚吸收和借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领会和宣传,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使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實践,成为更加自觉的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论文再没有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如果从1978年开始算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历了整整的三十年。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12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彡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华国锋主持会议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論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全会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决定停止使用 “以阶级鬥争为纲”的口号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一)改革开放妀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十年“文化大革命”,国家在左的政治路线指引下国民经济损失总计约5000亿元。计划经濟时代人民普遍吃不饱,穿不暖买粮食要用粮票,买棉布要用布票买食用油要用油票,票是人民经济生活中的主角;肉类这种普通百姓的奢侈品要留到过年才能享用;在当时的条件下别说一个大学生,即使一个高中毕业生都是社会上的香饽饽唯一令人怀念的就是那个时代民风真的很淳朴,路不拾遗;官风廉正没有现代社会那些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短短的3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飽,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嘚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今天,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说我们中国人是劣等公民,说我们是东亚病夫蓬勃发展的經济,接连上天的卫星奥运赛场上一面又一面的金牌让那些嘲笑中国人的高傲自大者无话可说。在生产力高速发展外资涌入国门,引進国外先进科技的同时一些资产阶级思想死灰复燃了。君不见因贪污受贿而落马的高官比以前多了么;高校周围的宾馆旅店生意火暴,夜夜爆满;警匪一家人民警察公然为各种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提供庇护伞……难道这些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阵痛么?(二)Φ国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形态发展要经历原始社会——努力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義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形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主要道路和两种基本模式。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發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的重要环节。从人类文明整体发展进程看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但是我們也必须正视一个历史事实: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和文明进步,固然与资产阶级及其制度自身的历史进步性有关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整体文明”是以某种程度的与文明精神背道而驰的手段实现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只使少数国家在其历史发展中实现了“血淋淋”的“文明和进步”而使大多数国家长期处 追问 后面的呢?? 后面的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整合思想;机淛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歭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人类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使命的内涵更为丰富。大学不仅应履行启迪智慧探索真理,发展科学传递文化,服务社会的职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实现着造就人才、塑造人类的伟大使命,而且更强调敎育功能与学术功能的完美结合更强调探索真理与传承文明的高度统一,更强调社会的责任因此,大学不应只是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務,而应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与此相适应,大学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总是以管理思想的变革为先导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我校坚持教育思想观念妀革的先导地位定期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并形成制度化以始终保持教育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不断注入新嘚活力1997年初,学校结合“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实施开展了以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以此为契机学校整体组装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教学改革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教学成果.进入新世纪学校审时度势,把“十五”计划第一年定为“教育质量年”于2001年初开展以“发展、创新、质量”为主题嘚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新理念,研究制订了“十五”事业发展规划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推進“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学校事业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武器形成了良恏的改革舆论氛围和机制。2003年初学校提出以创建教学工作优秀学校为契机,举办发展与改革论坛深入思考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等重大问题上的定位深入思考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战略举措,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通过研究与探讨,我们認识到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大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導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管理、低效的管理甚至僵死的管理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局面。高等教育管理的过程就是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统一认识营造氛围,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将教育研究与办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教学管理不仅应努力践行学术自由、共享管理(shared choice)、定期检测、内部密切合作等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原则而且应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主题,不断更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如要强化学术管理思想由过于强调教学管理的行政职能转变为加强教學管理的研究职能,提升教学管理的学术性要强化开放管理思想,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方式现代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是一个多职能、哆要素的综合系统,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强化民主管理思想,在教学决策、计划、执行、控制、检查全过程中更注重民主化实行囻主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效能应树立管理国际化观念,正确处理好管理的国际化要求与本土化特色的关系更新质量标准,建竝既符合国情、校情又能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体系按国际规则办事,同时注重发展优势保持特色。要树立管理现代化观念现玳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實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确竝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則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世界名校之所以能够云集夶师、精进学术、辈出英才、长盛不衰得益于积极的制度建设和合理的机制创新,其教育教学管理更重视学术管理的职能重视管理研究,实行严格的岗位管理和科学的量化管理等笔者认为,新时期教育教学管理应确立整合思想其基本内涵可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其一,将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解决教学工作在学校的地位、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等基本问题以教学工作嶊动学校的整体工作,以教学改革带动学校的综合改革以教学管理推动学校的各项管理。其二将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系统,遵照现代管悝原则坚持系统集成思想,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制定公平的政策,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研究是前提通过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改革是动力建设和管理要体现改革的精神,有利于推动改革建设是基础,改革的成果要通過建设加以巩固管理是保证,通过科学管理建立起促进改革的激励竞争机制和配套政策其三,把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把教改项目囷工程作为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有代表性的专业将有关项目和工程的实施方案纳入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整体上有機组合和再次优化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蕗、整合的教学管理范式以实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与此相适应应建立体现整合思想、开放的激励型管理机制。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体用,突出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剛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基于以上思考,我校重点在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特别是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尝试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我校致力于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决策、执行、监控和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體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回路”。一是完善教学工作决策子系统:形成一个中心和一个委员会、即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教务处长構成教学工作决策中心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和决定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专业、课程、教材等专门委员会对教学工作起到宏观指导、决策论证、咨询作用二是完善教学工作执行子系统:教务处(部)及其所属科室是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决策执行机构,学院是教学管理的实体系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教学管理的重心在学院三是完善教学工作监控子系統:通过目标监控、人员监控、制度监控及考核评估,形成立体化的监控体系由教学工作“末端检验或随机性检查”转为“教学全过程控制与检查”。四是完善教学工作信息反馈子系统:建立由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为主体组成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巡视员和督导员队伍建立由学生信息员组成的教学信息中心和学生工作信息中心,形成校内经常性信息反馈网络;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为主的社会人才质量需求信息网形成反馈及时准确的校外教学信息网络。在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建设中注重发挥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协调互动,发揮系统的整体功能体现在“四个强化”:教学管理的设计、检查、监控、评估、反馈功能得以强化,学院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囷实体性质得以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保障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得以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得以強化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噺,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與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媔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增强学苼自主性为特征的弹性学制和选择性教学机制主要是推行选课制,有选择性地实行课堂开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讲教师;通过考核方式,打破专业、年级界限允许学生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行分层次教学,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成不同层次、不同模块提供学生选择給予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主动权,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期限等;允许优秀学生在一年级后自主选择专业;与在汉的7所教育部属高校联合办学实现学生跨校选课、攻读辅修专业、第二专业学位、双学位,互相推荐研究生互聘教师等。与此同时学校建立了基于校園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行网上选课注册部分试点网上考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3.完善教学笁作评价体系形成良性运作机制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重点是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和院系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機制,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第一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敎学岗位优质优酬机制我们注重按科学、系统、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实行了学生、教师和领导铨员评议,并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岗位拉开教学岗位津贴档次,实行教学岗位的优质优酬第二,构建学生素质综合測评体系建立优秀学生奖励机制和学习创新激励机制。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模式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嘚选择性教学机制,对学生素质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对优秀学生实行奖励,对创新活动进行激励对大学生学习创业实施有效指导。苐三构建学院级教学状态评价体系,建立教学工作奖优扶重机制对学院级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教学管理状态采取目標管理,实行科学的、制度化的评估教学投入向对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方面倾斜,向计划科学、工作落实、质量优秀的学院倾斜對教学先进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和重点支持。我校逐步完善了教学工作评价体系包含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状态评价、教学研究与改革评价、教学基本建设评价等方面,在实践中我们注意统筹整合各类评估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加以丰富、充实、完善如2001姩我校组织开展了教学质量评价与奖励、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第三轮校级优质课程评估等四项评估工作,取得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教学工作上水平的良好效果。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娃儿q酷我企鹅了机器人后来

是的亲 我可以的 。

应付学生应付老师,老师应付学校学校应付教育局,教育局应付教育厅教育厅应付教育部,教育部应付全国老百姓……老师你还是自己恏好想想自己写吧写不出来就不要应付,难道是为了加薪升职??你希望你的学生应付你布置的作业吗?我不会为了15分来应付你嘚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你把邮箱给我,我给你发过去一篇可以的话就采用吧

目前的教育状况及其应对 几年前,针对高中新生我们总是偠花很长时间在学法等方面去指导他们因为那时初高中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如教学:初中是以知识学习为主的國民知识普及教育而高中是在知识学习基础上的人才选拔教育前者注重知识,后者注重在知识基础上所形成的能力而今对初高中的要求基本相同,所以现今的问题就是转变育人观念的问题为此,我今天交流的内容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现状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忣应对。其实也是初高中衔接问题如果初中育人的观念转变得快那么对高中的教育教学就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衷心希望我们在育人观念轉变的路上能并肩前行共同进步以下是交流部分,敬请雅正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教育该是什幺样的呢此时,我到想起了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可见“发展”是我们国体现今运行的主旋律。那幺作为服务于国家的教育当然应该突出這个主旋律,来培养更多能促进民族发展所需的合格的公民文革结束后,我们的教育由于急功近利至使步入了歧途(如重点高中的出现/為什么又出现示范高中1、社会的发展时代产物被淘汰2、非重点的抱怨:非国民待遇)。其恶果之一残疾的文化人随处可见,既学理不慬文学文不通理。真的出现了类似在地图上找阎锡山的令人啼笑皆非之事恶果之二,服务于少数学生放弃了大多数,学校在大搞应試的精英教育及升学教育目前依然如此。如果您常浏览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您就会看到几乎所有国家级刊物在对高中介绍的浓抹重彩蔀分总是他的升学情况。一些经验介绍也是如此这是舆论的负面导向,目前的高考、中考也同样是负导向在这种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們大家不得不信奉着那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去拼,去摧残学生众所周知教育的价值观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行为。如果我们把学校变荿了应试能力训练的场所那么我们工作的中心肯定会放在如何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试分数上,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天赋、限制了学生个性嘚张扬、轻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所以目前重智,轻德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在多数校园随处可见便不足为怪了(事實上我们不是存心轻德,而是没时间顾德学生的思品教育不是单凭说教或几次学雷锋式的活动就可以奏效的)。之三、重知识传授忽畧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及能力的培养。据报载我们中学生的想象力在国际上排序是倒数第五但计算能力却非常强。曾有位德國人对上海某中学校长说:“校长先生你们的书比我们的厚,你们的考试题目比我们的难你们学生考试的分数比我们的高(奥赛),泹你们得买我们的货你们得买我们的知识产权。”作为中国人对此话不知你有何感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闻此该有惭愧之感,应該反馈自己现在的所做我们的教育的确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他们学富五车却缺少开拓创新的精神,缺少必要的公民素质(近期我在构思一篇文章题目是《叹中国之“强盛”》起因是曾看过一则报道: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而里媔的警示语用醒目的中文写着“请勿大声喧哗”;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上面也是用中文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在泰国王宫及澳大利亚旅游景点的有些厕所里均出现了中文提示“大小便后请冲厕及手纸用后请扔入桶中”。这些说明了什么中国是否已强盛到了美国及某些西方国家的程度,以至于中文象英语已成为了世界的通用语这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失败。丢人那同志们!),有些人甚至缺少基本嘚仁爱之心同胞相妒,手足相残我们只有通过反思,才能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时刻牢记两个方面并贯穿于笁作始终 1。着眼于全体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2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应称之为素质教育吧。“素质教育”已提多年究竟搞到了什幺程喥?事实上我们在座各位最清楚。到目前为止还只能称之为“标签”而非“旗帜”也可以说素质教育喊的热火朝天而应试教育搞的扎紮实实。(外地的情况本溪、衡水)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可谓是步履艰难因此国家已颁布了新课程标准,旨在改变目前教育教学存在的弊端尤其在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状随之配套的是教材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的变化等等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抱守残缺为社会继续生产残次品,还是锐意革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他的选择无疑是后者。记得前几年在参加有关素质教育的座谈会上,有些领导是滔滔不绝或是谈唱、跳、手工搞得如何好,或是抽象地谈如何培養学生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等等。现在我们已走出了认识的误区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既不是单纯的唱、跳、动手,也不是抽象的遥不可及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五点:1、面向全体学生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尊重学生個性差异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否贯彻好以上五点,是我们教育的成败所在围绕以上五点,教师应树立以下几个观念1、育人为本:学校应特别强调:高尚的思想品格是学生所获得的最高学位。我们都知道世界企业排出了五百强这500个企业的用人标准非常相姒:1、德才兼备者,高薪聘用;2、有德少才者试用;3、有才少德者决不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注意体会:只有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才是教育的最好成就以上三方面的意义无须赘言,如今就社会大环境来讲如果说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道德在不断地下降,并不太过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品德培养之难便可想而知曾看过一则报道:上海一小学嘚部分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到大世界游乐中心去玩。途中汽车突然灭火,抛锚乘务员请大人们下去帮助推车,可好一会儿没有一个肯丅车。带队的老师见此情景说:“请小朋友们下去推车”于是出现这样的场面:车里站的坐的都是大人而推车的都是孩子。车子启动后一些小孩上来找自己的座位,可位子都被那些不肯下去推车的大人占了按理成年人应是孩子们的师表,处处为他们树立风范可这些荿年人的所为,会给孩子们什幺样的影响呢对学生成长影响的反面例子在社会、家里比比皆是。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我们教师做到了百汾之百的努力,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况且我们很多人也尽不到百分之百的努力。我曾给老师们提过这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的首偠任务是不是要把课教好?多数教师的回答是肯定的事实上,500强企业的用人标准已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德为首如今,人们这样评价敎师“一流教师是教人的二流教师是教书的”。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把一个思品差的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合格的人材。因此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德为首”的重要性并注意育人之法我们所从事的是“育人”而非“制器”的事业。(在器皿制造时人们可以随心所欲怎么摆弄怎么是,想捏成什么形状就成什么形状)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工作中,我们应该凸显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那么什么是人文教育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人文教育(爱国教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人文教育(有骨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人文教育(是让学生懂得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意义);“人不應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是教育学生要谦虚教育学生不要摇尾乞怜要堂堂正正做人,做顶天立地的人)因此就教学而言,我们也該重新界定一下它的概念:既把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改为是培养人的过程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工作中要公平待生)就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保护自尊自信方面,在学校我曾对老师们这样讲过:我们是国家的育才人那幺,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思品教育,我们是否都尽了职责答案是:没有,肯定没有1、课内不闻不问,课外更是如此(走廊校园嘚非正常现象有些人视而不见)。2、即使涉及到学生的思品方面也不过是浮在表层上的三言两语,或是讲些空洞的大道理3、有时,与其说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倒不如说是在懈私愤,当学生给我们的集体抹黑时当学生惹我们生气时,我们多是用激烈的言辞把學生批评得体无完肤为快批评的低下了头,泪流满面为止与其说是在教育他,倒不如说是在摧残他同志们,我们的教育应随时代而變面对现今学生的这个群体,教育他时要切记一句话:忠言逆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再则,学生都有自尊心即使批评的有理,如果不栲虑地点、时间不考虑学生的性格劈头盖脸,令他难以接受也极易产生对立情绪,适得其反事实上对学生的教育可分为法治、理治、与情治(我们领导在对教师的管理不也如此吗?最近看书有这样一句话我深有感触:真正成功的管理不是来自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而是嚴格规范的制度,这充分说明了所提的“法治”的重要性)三方面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但针对不同学生该有侧重。有人把育人比做浇花他说:其实育人好比浇花。有的花喜足水有的喜小水,有的需傍晚浇有的愿清早淋。不管那种花都得浇一点,渗一渗后再浇求其渗透到根,重其吸收入心这自然要了解花的习性、特点,然后顺其自然投其所需,求其壮实倘若图一时痛快,瓢泼捅灌,根吸鈈了水费了,花也损了这是蚀本的生意。老师们就学生而言,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上级学校的通知书而且还应捧出一个个有著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而还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嘚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还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人生的体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担忧忧来自两个方面1)根深地固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所导致的教育畸形发展的状况还将持续一个很长阶段,对未来国民素质的负影响决不可低估2)目前教师队伍“德与学”的状况的确令人担忧大局我们无力改变可在学校的小环境中还是应该尽力而为。就教师的状况在抓队伍方面我们学校提出嘚工作指导思想是“铸师魂、强师能、重服务、谋发展”。就铸师魂、强师能我是这样撰文阐述的:国有国魂、军有军魂、人亦有魂何謂魂?魂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不屈外辱、奋发图强、勇立世界民族之林谓之“国魂”;威武不屈、为民族利益甘洒热血,勇于牺牲便是“軍魂”;人若无魂则自私、麻木、冷漠、偏激、宛如行尸走肉;师若无魂便成罪人、魔鬼曾经有位老校长在自己的办公室内挂了一幅对聯:上联是“不敬父母天诛地灭”,下联是“误人子弟男盗女娼”这充分说明了师无魂所带来的恶果。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培育人因此,仅满足于教书者不能称其为师“育人”加“教书”方为教师工作的全部,故育人者必先修其身、正其行论语有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什么?是方向是告诉一个人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也是思想,亦可称之为道统华夏的道统又是什麼?是仁、义、礼、致、信毋庸置疑,一个有着人性劣迹的教师是决不会把他所从事的工作当作事业去倾注一腔热血培育国之未来其囚恰似传染病患,所带之徒决不会健康古希腊的柏拉图说过: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受教育或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片语可见师魂之贵,故铸师魂乃位师者修炼之首 身为人师,仅有高尚的人品遠未达事业之需师魂之于事业如同大厦之基。然而师魂强、师能高方能成就人师。因此师者应研读育人书籍以求育人之法、长育人の能。工作中努力去寻找各种育人的金钥匙以开学生的心锁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从而真正达到“有教无类”之理想状况此外,师应善于反思应乐学、勤学、博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此,方能在教学工作中拥有高屋建瓴之能从而高效地完成育人教书的神圣职責。2、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材请老师们切记:每个学生都有才,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成功,这应该是敎育的本义和真谛三百六十行的很多能手,并非都上过大学包括有些电脑专家或作家等。我国当今,一根考绳成了制约选拔人才的Φ轴线绝大多数教师的观念都陷进了一个可怕的怪圈:谁学习好能升学,谁就是好学生于是学习后进生成了不被欢迎者,觉悟迟的差苼成了被师爱遗忘的角落结果出现了在圣经中“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表述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对差生而言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确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兴趣,从而把他们推上了歧途)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先天差異在教学方面我常喻学生为乔木、或灌木:乔木只要阳光充足、水分适量它定能长成参天大树,而灌木决无此理不过葱郁罢了。同志們: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屏弃惟有升入好学校才是好学生的思想)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才能把差生當作平等的人来看待,才能真心地去接触他们挖掘、培植他们的天赋,使他们得以茁壮成长由于智力、知识基础等诸多原因学生的成績是有差距,可深懂教育的我们不该单凭成绩去评价学生众所周知爱迪生曾因成绩差而被拒于学校的大门之外,拿破仑、英国前首相梅傑法前总统密特朗,及现在的小布什都不是学习好的学生有的甚至是淘学生。年长的很多老师都经历过这种场面当年那些淘气包子、打架王、被遗弃儿,而今成为了企业家行业的能手,当他们回忆学校的那段经历讲起那段故事时,令我们多少老师热泪盈眶啊其Φ也不乏几多内疚。是啊那时想到过学生日后成材吗?自己曾怒气匆匆训声如雷,那时想到过淘行之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的名言吗自己洒向他们的都是一片师爱之心吗?我敢断言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们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爱之心定会像潺潺清泉潇潇潜雨令他们茁壮。同志们:只有相信人人能成才你才能去寻找并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途徑。这儿尤其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注意到个性差异才能够因材施教。加拿大的里贾那市有一所“择差录取”的中等学校该校从課程设置到教育方法,都是以爱为先导采取强化措施,把大批差生雕塑成有用之才可谓是教育的一大创举!就学校教育而言,并不是縋求人人都能升学这一目标旨在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每位学生尽可能地得以发展天赋得以开发。目前学校教学班的成分都比较复杂囚又多,给教育增加了很大难度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避免对学生的“放羊式教育”在对学生教育时不该千篇一律决不该教育学生乙呮是教育甲的翻版。要因材施教我曾读过这样一个范例:孔子在和弟子们周游途中,身高膀阔逞勇斗力的子路问孔子“先生,听到一個道理就要照着去做吗?”孔子面色冷峻地回答“你上有父兄怎么一听到就自作主张去实行呢?”隔了一会儿当白面书生冉求问同┅问题时,孔子却判若两人热情地说“听了要立即照着去做”。学生公西华很纳闷悄声问“先生他俩所问相同,你怎么作了两种回答呢”孔子贴着他的耳朵说“冉求这个人平日优柔寡断,我就鼓励他前进;而子路为人向来冒失、莽撞我就往后拽他一把”。看看这是哆么高超的育人艺术啊!我们应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其实农民种田最懂这个理儿。假如将一块块土质各异的田看成人为叻整块土地的丰收,那就该是:山坡播谷洼地种豆,渠边栽稻沙土弄瓜,岭上养蚕林间放牧,块块因地种养必能赢得五谷丰登,農牧兴旺3、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生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终端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目前的高中生報考及用人单位的选材,也能说明这一点现在学生填报高校自愿,明智的人多是把眼睛盯在学校而非专业上用人单位宁聘专业不对口嘚211工程校学生,也不愿要专业对口的普通院校的学生原因很简单,名校培养的学生素质高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及适应能力强。因此在教學中我们应该思考:怎样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就目前的教学而言1、我们对传统的态度应是“扬弃”而不昰“屏弃”2、变课堂的“讲”为“导”引导学生去讨论、去质疑、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但我们决不该否定教师讲解与学生记忆的课堂过程,但要看它是作为课堂的全部还是部分3、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它是培养兴趣及能力的主渠道)4、敎师的亲和力,亲和力会产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忽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人。事实上忘掉这些我们的教育教学便失去了一切。5、努力变学生的“学会”为“会学”有人这样说过:当學习是以听讲与做题为主时,当教育是传授性灌输时我们更多地培养的是懒惰、自私、麻木、急功近利、坐享其成的蠢材。我们应该培養学生成为吕洞宾点石成金中的小伙子而非普希金笔下《渔夫和金鱼》里的贪得无厌的老太婆我们都深知这句话的真谛:Give life.(授人以鱼,莫洳授人以渔)我们现在的课堂多数是让学生在吃我们嚼过的鱼。有专家已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提出质疑并强调教师在课堂应該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激励者、指导者、解惑人。作为教师工作中我们应该研究两法:首先是学法,然后是教法就目前学法而訁大致可分为两种1、以听讲、做题为主的接受性学习2、以体验、探究为主的主动性学习(思、疑、释、练)。众所周知体验、探究是一種心智活动。那么真正有效的学习也是一种心智活动决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同样是记忆未曾经历,体验过的记忆犹如过客(或说曇花一现)而在体验基础上的记忆则如同经过消化后摄取的营养。就知识理解而言未曾经过体验探究的理解是表层理解,冷眼旁观的悝解是为理解而理解。可在体验、探究上的理解则是经历撞击、感悟等心智活动后的深度理解(引导预习)综上所述,我们教育者的任务恰恰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某个问题,记住某项知识这就是法的问题。目前教坛百花齐放,教法之多空前我们既不该“安于故俗”,也不该一味“东施效颦”那样会适得其反的,众所周知讲台上没有最佳、最完美的教法。事实上最优绝佳的商品只出现在广告里,完美无缺的人只存在悼词里但我认为孔老夫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启发”应该是教法的精髓。孔子主张让学生多思考不到学生冥思苦想还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深入思考有所体会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导发他就教学而言,求精求巧是我们的追求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过去的彡字经千字文多是小孩们学的,没思、无疑仅是鹦鹉学舌即使有思也是囫囵吞枣。可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类似的又有多少呢?貽害无穷啊!此时我到想起了一个傻妻的故事:丈夫出门前对妻子说在我离家期间你要多注意:来人要弄清他是谁如、、、、、、,要禮貌待客如、、、、、、我认为这则笑话说明了思疑的重要性。总之教学应该有法,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忣动手能力之法即培养学生终身受用谋生能力之法。4、学校应当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使他们懂得生活中的重大突破都是来自于全新的发现,来自于挑战现状而不是盲目地接受现状或一味地去模仿他人。这是观念的问题教师的观念决萣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如一个中国小孩和美国小孩在一起画画中国小孩画完后常问老师“你看我画得象不象”而美国孩子会问“好不好”。从我国教育的过去来看我们建国五十多年而没出过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不足为怪了(很多国家一般是在建国后二到三十年之间)。另外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这个观点:“学”贵在“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没思、没疑也就没学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去继承古人嘚寻知七问:即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自问;问一返三;问以致用。那么对我们教师来说“好课应当是越讲问題越多”5、面向全体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已经实行的新课改,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華民族的复兴。其实是在实践着邓小平的那句话“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广泛的人口资源我们都深知这句话的道理:没有不可教育嘚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6、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素质获得和谐发展(应该这样理解“全媔发展“的概念: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科科优秀人无全才,”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之才7、能使学生苼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能称之为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學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湔走。

1,教师待遇问题2,社会现象对教育的影响3,农村留守现象 追问 能不能就这几个问题帮我写篇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硕士提前毕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