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哪几项为内部控制的要素()。 A.控制环境 B.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C.控制程序 D.会计制度 E.监督

Business Management
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对内部控制进行博弈分析
日9:26:51来源:转载阅读数:138
课程相关推荐:&&培训讲师:学会用财务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分析经营活动;
能够通过分析经营活动,改进。&&&&培训讲师:从企业家的角度亲身体验企业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挑战和。&&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对其进行了增补。该框架认为: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下列五个方面的要素支持: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与交流(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和监测(Monitoring)。自COSO报告发布以来,内部控制框架被世界上许多企业采用,在此基础上,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对内部控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强调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相结合。2004年4月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框架进行扩展,继承并包含了《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的主体内容,旨在为各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于2007年3月,由财政部牵头、六部委共同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研究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问世,在业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者们关注目光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规范与体系、全面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问题上。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印发,将于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COSO报告对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对其借鉴主要体现在:在形式上借鉴了COSO报告5要素框架,在内容上体现了风险管理8要素框架的实质。  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问题上,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的有效途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内部控制旨在风险管理,它对风险管理起着重要作用,COSO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点就是管理层应采用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内部控制,并进行内部控制有效评价。  不少学者主张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其中,有学者认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一个程序,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调整和变化之中,以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只有与风险管理相融合,才能实现最佳效果。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内部制度安排,具有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补充企业不完备契约。对于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是促进和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本质属性和最终动力,笔者认为,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内部控制发展和推进的本质。  二、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博弈分析  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这组契约通常又是不完备的,使人们之间交易产权存在较大风险,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就是为了在取得低交易成本收益的同时弥补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降低风险而建立在企业内部的一个风险监管机制。  (一)参与者  博弈双方为相对于离企业“较近”的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是董事会和经理层);另一方是相对于离企业“较远”的要素投入主体(主要是股东和债权人)在这两方的博弈中,双方均为理性人,也就是说在做出决策时考虑自己的收益和成本,期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二)基本假设  假设1:经营者的策略(寻租,不寻租)。寻租,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不能有效实施时攫取额外租金;不寻租,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有效实施时正常的寻利行为。  假设2:要素投入主体(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实施的内部控制风险监管,要素投入主体投入人力物力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使其起作用;不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要素投入主体没有投入人力物力导致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不起作用。  假设3:企业总体经济利益为I,经营者正常经营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为A,要素主体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所投入的成本为B(并假设,只要投入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就能控制寻租行为的发生),要素主体没有投入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所发生的损失为C,而经营者为自己谋取的寻租利益为D,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发现寻租行为对经营者的惩罚为E(并假设,只要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机制经营者的寻租行为就一定能被发现)。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三)博弈分析  假设用P表示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的寻租概率,用θ表示要素投入者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的概率。当经营者正常寻利行为的概率为1-P,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的非常寻租行为的概率为P时,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人力物力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θ=1)和选择不投入人力物力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θ=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θ=1)=( I-A-B-C E)×P (I-A-B)×(1-P)  = EP-CP I-A-B ①  E(θ=0)=(I-A-C)×P (I-A)×(1-P)  =I-A-CP②  当E(θ=1)=E(θ=0)时,P=B/E③  当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要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概率为θ,经营者在内部控制有效实施时选择正常寻利行为(P=1)和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选择非常寻租行为(P=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P=1)=(A D-E)×θ (A D)×(1-θ)=A D-Eθ ④  E(P=0)=A×θ A(1-θ)=A⑤  当E(P=1)=E(P=0)时,θ=D/E⑥  由③可知,当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的寻租概率等于B/E时,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所获得的期望经济利益等于选择不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所能获得的期望经济利益。  当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的非常寻租行为的概率小于B/E时,则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人力物力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期望收益就会小于选择不投入人力物力致使其不能有效实施的期望收益,因此,要素投入主体最优选择就是不投入要素从而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同样,当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的寻租概率大于B/E时,对应的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期望收益就会大于选择不投入要素致使其不能有效实施的期望收益,因此,要素投入主体必定会选择投入要素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能有效实施。  由⑥可知,要素投入主体选择监督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概率等于D/E时,经营者选择寻利和寻租所获得的收益是相等的;当要素投入主体选择监督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概率小于D/E时,经营者选择寻租的期望收益大于选择寻利的期望收益,因此,经营者将有可能冒险选择寻租;当要素投入主体选择监督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概率大于D/E时,经营者选择寻租行为的期望收益小于选择寻利的期望收益,因此,经营者必定会选择寻利。  将③⑥结合可知,在给定各个博弈方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要素投入主体会选择D/E的概率选择投入要素有效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而经营者以B/E的概率选择寻租。显然,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发现寻租行为对经营者的惩罚E与经营者选择寻租的概率成反比,惩罚E越大,经营者选择寻租的可能性越小;并且,实施内部控制风险监管发现寻租行为对经营者的惩罚E与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要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概率成反比,惩罚力度越大,要素投入主体就不必要花费更多的要素投入内部控制风险监管。因此,要素投入者可以通过加大惩罚力度来加强对经营者的风险监管。  三、基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评价方法  加大惩罚力度对预防经营者的寻租行为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企业控制风险的根本还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传统的内部控制的评估方法有调查表、文字描述、流程图等,但这些方法的缺点已明显暴露。近年来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不断涌现,主要方法有标杆比较法、风险矩阵法、控制自我评估法等。  (一)传统的内部控制机制评价方法  传统内部控制机制评价方法主要描述和分析内部控制机制的恰当性和有效性,以及在完成所指派职责时的执行效果。其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所遵循的逻辑顺序是“控制→风险→评价控制目的是否实现”,可见,更多的是一种事后的反馈,在确认内部控制薄弱环节之后,提供信息以帮助管理层增强和完善内部控制。这种事后的评价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滞后的方法,而不是“未雨绸缪”预防式的方法,这些方法无法根据企业目标考察风险,也未能根据风险安排相应的措施以控制风险,因此,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二)基于风险管理的现代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现代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遵循的逻辑顺序是“目标→风险→控制”,同时将根据企业风险评估调整审计战略,确定审计重点,紧密关注高风险的领域,以提供更相关、更符合管理层和董事会需求的确证信息,从而保证要素投入主体的利益。基于此,以下介绍几种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内部控制机制评价方法。  1. 标杆比较法  标杆比较法(benchmark)就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美国ALLTEL公司运用了此种办法进行内部控制)它一般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或确认自身所在行业的最佳实务。  其次,了解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实际情况并将其与最佳实务进行对比,用定量或定性方式评估差距。  2. 风险控制矩阵  风险控制矩阵(Risk and Control Matrix, RCM) 是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经营目标、风险与控制之间的联系,为确保审计建议能针对重要的风险而建立的一张工作表,如表2。  风险控制矩阵是差距分析和审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文档。RCM为公司相关的风险、需要达到的控制及当前控制状态等提供了一个控制范例。  3. 控制自我评价法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 Self-assessment,CSA)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体现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新观念控制自我评估。控制自我评价法是在1987年由加拿大海湾资源有限公司首先采用的,是一种来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新方法,是由组织成员在内部审计机构的推进和协助下评估组织活动的风险和控制的过程。  CSA强调内部控制系统既不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也不仅仅是高级管理层应关心的问题,相反,应该把它看成是所有雇员共同的责任。控制自我评估体现了应该最先询问那些参与了风险评估过程以及执行了整个控制过程的人,它所包含的不断改善与现代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非常匹配,与整体协作的概念及群体学习的模式也有相通之处,因而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存在着巨大的潜能。  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发展到今天,国家政府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法规在不断改进,其指导性意义显而易见。在实务中,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各种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与更新,力求更大程度地促进企业发展,保证要素投入主体的经济利益。内部控制的发展和更新,将更好地强化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有效要素投入者的利益,更好地评价经营者经营的有效性和管理水平。
下一条:上一条:
编辑推荐:
更多财务控制相关内容
企业管理信息排行
培训讲师课程名称
课程日期课程名称
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区科苑路15号科兴科学园B1-402室 邮编:518028 E-mail:2013年继续教育弹出的题目(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7页
文本预览: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衔接 (王敏)
1.按照新制度规定,无形资产需要摊销的,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设置和启用“累计摊销”科目,2013 年 1 月 1 日以前相 关科目金额需要追溯调整(×) 。 2.在按照新制度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时,如果做了相 关会计分录以后借贷双方不平衡,为保持会计分录平衡,需 要使用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会计科目调整借贷方平衡(C、事 业基金)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1.下列属于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内容的有(ABCDE) A、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 B、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 C、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D、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E、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2.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ABCD) A、全面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制衡性原则 D、适应性原则 3.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 A、内部环境
B、风险评估 C、控制活动 D、信息与沟通 E、内部监督 4、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ABCDE) A、费用支出缺乏有效控制 B、固定资产控制薄弱 C、财务管理弱化 D、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E、预算控制比较薄弱 5.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包括(ABCDE) A、内部控制观念淡薄 B、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C、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 D、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 E、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控制健全性和有效性的监督检查不 够
1.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内 部 控 制 环 境 一 般 包 括 以 下 哪 些 内 容 (ABCDEF) A、操守和价值观 B、能力评定
C、管理哲学和领导风格 D、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E、人力资源政策 F、文化建设 2.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和风险结果是风险的基本构成要素; 风险因素是风险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风险产生和存在的前 提。 (√) 3、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ABC) A、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 B、权责是否对等; C、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 机制。 D、 4.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中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包括 (BCD) A、 B、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 C、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 D、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1.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主要包括(AB) A、日常授权 B、特别授权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中有关财产保护控制 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 B、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 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C、对资产和记录实施授权控制,未经授权,不相关人士不 得接触和使用这些资产和记录 D、对资产和
第1页/共7页
寻找更多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佳美飞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及评价.pdf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7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智8‘337晷
UDc―― 编号一
. 谚拐钾z土事
专业学位论文
馘氇公司魂郜奢计攘辩铡藏浚谛瑗1.诤徐
糍器教姆姓名、学衔、职称。
张琦.i |_羲羧
申请、攀整;.。
工商管理硕士
提交论文日期。麴察萋遣一论文签辩嚣期茎麴蠡2
授予学位单位和授予学位日期
蕊癣蹲工走攀
答辩委员会主席
题目:佳美飞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及评价
专业:工商管理
学员姓名:王 勃
学员签名:擅~
导师姓名:张琦副教授 导师签名:髯:舀卜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会计控制薄弱,有的单位
是设假账.内部管理混乱,单位负责人干涉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和会计负责人
不能按职责发挥其作用,财务收支失控,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其建立健全及实施已成为企业提升内部管理
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所需要解决的闷题,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效的
关键。加强会计监督.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是解决当前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
息失真和维护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艘的必然趋势。
本文针对佳夔飞公司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垒,实施不规范等问题.以内部控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会计再教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5页免费31页免费72页1下载券6页免费36页1下载券7页免费5页免费5页免费10页7下载券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4页免费5页免费27页免费5页免费6页免费
会计再教育|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