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学生就业形势方面关于“创新”概述的文章吗?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2011年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较系统地梳理了国内来源于高等教育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主要文献,对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研判、激励政策评价、就业难原因分析、就业难对策研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47.38【正文快照】: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同时更是困扰政府和高校的难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和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是一项事关全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大民生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和不久前召开的“两会”都把就业工作尤其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文奇;;[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5期
谢志远;[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玉梅;;[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6期
蓝洁,唐德海;[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雷腾,虞文华;[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綦群高;王英姿;;[J];教育与职业;2007年06期
贾利军;徐韵;;[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石国亮;赵黎明;;[J];青年探索;2007年02期
刘清亮;;[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刘健;刘日霞;祝洪涛;;[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王彩春,吕圭源;[J];药学教育;2005年03期
张治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利军;[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应松宝;[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张宝蓉;[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颖;[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万勇;[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卢曙光;[D];河南大学;2006年
周凝;[D];东南大学;2006年
李平;[D];天津大学;2005年
吴会芝;[D];天津大学;2005年
王晓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魏苏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赵彩英;[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陶晓霞;[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志军;[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姚先国,张海峰;[J];财经论丛;2004年06期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王军;刘慧;;[J];黑河学刊;2006年05期
刘志业,栾开政,李卫东;[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赖德胜,田永坡;[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罗仲尤;戴树根;;[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房剑森;[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宋玉军;[J];教育与职业;2005年33期
贾利军;徐韵;;[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志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秦俭;;[J];才智;2011年16期
刘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彭衡春;陈冬林;;[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涂清华;;[J];学周刊;2011年07期
林凯;张莹莹;陆文辉;;[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白金明;;[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关文杰;;[J];中国就业;2011年08期
张婉娟;;[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何婷;;[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艳;;[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王丹;;[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刘宏鑫;易小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晔南;;[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光莉;;[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李镜;;[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宏志;;[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何静;武威;;[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娟;张佳欣;;[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张玉霞;;[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文亭;[N];咸阳日报;2010年
李海秀;[N];中国改革报;2010年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代娟 实习生
田萌;[N];新乡日报;2011年
贾智勇;[N];新乡日报;2011年
天津宝成集团董事长、中国个体私营劳动者协会副会长
柴宝成;[N];中国工商报;2011年
山西财经大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木佳;[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鲁焰 实习生
赵春娟;[N];新疆日报(汉);2011年
周晓敏;[N];亚太经济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世健;[D];南开大学;2010年
武胜国;[D];吉林大学;2011年
孙祥;[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刘春雷;[D];吉林大学;2010年
刘西忠;[D];南京大学;2011年
崔智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吴微;[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贾利军;[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袁晖光;[D];辽宁大学;2010年
陈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莹莹;[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王瑞;[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周丽芳;[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蔡伟;[D];南昌大学;2010年
陈烁;[D];浙江大学;2011年
陆万军;[D];扬州大学;2010年
刘洁;[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李艳;[D];河北大学;2009年
马云霞;[D];天津大学;2010年
张小娟;[D];燕山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当前位置: >>>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思考
摘 要: 大学生是国家向创新型社会转变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中南大学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意识培养 培养途径 随着经济水平和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向创新型社会转变的主力军,因此,必须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结合中南大学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本文指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论文网
关键词:创新创业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代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中南大学作为一所全国性的综合性大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已成为一项不可推卸的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缓减就业压力  图1 高校毕业人数增长趋势图  如图1,近些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发展趋势。然而工作岗位却不会因为毕业人数的增加而增加。现在毕业时的大学生就业率只有55.8%,而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7.5%。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配置转为市场来调节,就业问题主要通过竞争来解决。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颇受企业的青睐,这也就决定大学生在校期间需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自然也会创办自己的企业,这不仅解决了他们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为社会提供新的工作岗位。 论文代写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社会转型的需要  当代社会正在向创新型社会转变,而在该转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高素质的大学生。近几年,高校在不断地扩招,每年进入社会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现有的社会模式下企业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工作岗位。这就需要更多人具备更加大胆的思维方式,找出现有社会中潜在的商机或出路。高校是国民体系中的高端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特点、优势和规律,担负着培养高层次创业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社会实现快速转型的先决条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因此,大力培养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是社会转型的基本工作和重要环节,它的成败决定着我国能否快速实现向创新型社会的转变。  3.创新创业意识是国家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话。没有创新,一个国家就不可能进步,在各个方面也不会有重大的突破。而如今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没有进步就意味这落后。因此,创新是一个国家兴盛发展的标志。创新对个人来讲也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拥有创新的想法就能在求职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创业能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创造更多的财富。 代写论文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途径  1.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融于竞赛之中。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以挑战杯、升华杯、建模竞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力学竞赛等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创新系列活动。在这些竞赛之中,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也资助了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  2.以项目为载体,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实践出真知,要使一代大学生在观念上变革,就必须以实践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孕育的载体,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进而萌发创新创业的意识。  近些年来,国家与学校鼓励许多同学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先后成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米塔尔创新创业项目”等。凡是申请了项目的团队,学校都为其配备了一名指导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积极参与到项目中去,完成申请的创新课题或创业计划,在杂志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创立自己的企业。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活动是以课题的形式,资助在校本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分四个年度()在全国总共资助15000个项目。2007年,教育部的“质量工程”启动以后,学校成为首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60所高校之一,进入第一方阵系列;从2005年至今,教务处投入707万元,资助了846项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参与学生4250人。2009年,学校共有274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资助,其中,65项获得了教育部的资助。米塔尔创新创业项目则是由米塔尔(Mittal)钢铁公司每年出资30万元在我校成立的,每年资助60余个项目。 代写论文
  3.推广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有时思维方式决定解决问题的成败。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转变思维角度,大胆创新和突破,从而在人格上形成个性化人格、独立意识。创新思维训练较容易寓教于乐,往往许多新奇的案例使学生乐不思蜀,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开动脑筋。  三、结语  在高校中大力推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要求,也是高校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讨论,必然能积极促进高等院校改革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模式,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有效举措加以总结完善,并进一步推广,以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参考文献:[1] 李鹏飞 黄晓珑 陈 露: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J].科技资讯,2008.[2] 曹胜利:大学生创业[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6.[3] 祝春梅:略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更多相关论文
------分隔线----------------------------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更是存在着创业率低、成功率低和技术含量低的“三低”现象.文章认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高校、社会、政府三方面的共同责任,从软平台、硬平台建设两个方面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情况作出概况.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京公网安备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就业形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