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缴税计算分支机构 缴税

&|&&&&&&&&&&&
贵州省国税局
贵阳市国税局
安顺市国税局
黔东南州国税局
遵义市国税局
铜仁市国税局
黔西南州国税局
黔南州国税局
毕节市国税局
六盘水市国税局
税务干部学校
贵州省税务学会
贵州注册税务师
&& 您的当前位置: &&&&&&&&&
对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的解读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11年第64、76号公告,公布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及其填报说明,并明确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即从2012年2月申报期开始使用新报表)。这是新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实施、上述报表启用后的第一次修订。为帮助基层国税机关、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报表,现解读如下,供大家在工作中参阅。
  对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汇总纳税
  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的解读
  一、新旧报表的差异
  新旧报表制定、修改依据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其配套政策,总的来说,新报表在旧报表的基础上又根据旧报表启用后新出台的配套政策,不同程度增加了部分填报栏目,更契合现行政策规定,更全面的反映纳税人经营情况、税款缴纳情况以及享受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情况。但新报表在填报项目的数据来源、应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口径等方面与旧报表相比较基本没有变化。
  二、各报表新旧对照增删栏目解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新报表在旧报表的基础上新增加栏目,无删除的栏目,各新增加栏目逐一解读如下。
  1.新报表第5行“加: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本期取得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
  填报的政策依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印发)第九条。
  2.新报表第6行“减:不征税收入”,填报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企业的不征税收入不报税务机关备案,自行准备资料备查;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注意与免税收入区别。
  填报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
  3.新报表第7行“免税收入”,填报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企业的免税收入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事后),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注意与不征税收入区别。
  填报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
  4.新报表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
  填报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
  5.新报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是企业会计利润经过一定的税务处理后得出的数据。
  填报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
  6.新报表第14行“减: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已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除特别指明外,均指跨省市的总分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填入此行,总机构在预缴时填报扣除。
  填报的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6号)。
  7.新报表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当应补(退)所得税额小于等于0时,填0。
  8.新报表第16行“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填报以前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尚未办理退税,并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纳税人在纳税年度内预缴企业所得税税款超过应纳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或者经纳税人同意后抵缴其下一年度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填报的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79号印发)第十一条。
  9.新报表第26行计算公式中“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跨省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25%;我省省内跨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不分配预缴企业所得税。
  填报的政策依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印发)第十四条;《关于我省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规定的通知》(黔财预〔2009〕66号)第二条规定,省内跨市县(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不分配预缴企业所得税。
  10.新报表第27行“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跨省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按照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25%计算填报。我省省内跨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不分配预缴企业所得税。
  填报的政策依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印发)第十四条;《关于我省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规定的通知》(黔财预〔2009〕66号)第二条规定,省内跨市县(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不分配预缴企业所得税。
  11.新报表第28行计算公式中“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跨省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50%;我省省内跨区经营的汇总纳税纳税人,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不分配预缴企业所得税。
  填报的政策依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印发)第十四条;《关于我省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规定的通知》(黔财预〔2009〕66号)第二条规定,省内跨市县(区)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由总机构统一计算,汇总缴纳,分支机构不分配预缴企业所得税。
  12.新报表第29行“其中: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总机构设立的具有独立生产经营职能、按规定视同分支机构应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部门所应分摊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填报的政策依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印发)第十条。
  13.新报表第30行“总机构已撤销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纳税人撤销的分支机构,当年剩余期限内应分摊的、由总机构预缴的所得税额。
  填报的政策依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印发)第十四条。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新报表在旧报表栏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删或作相应的修改,各变动栏目解读如下。
  1.表的名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和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核定征收的企业年度申报使用此表。
  填报的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30号印发)第十三条。
  2.新报表第2行“减: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企业的不征税收入不报税务机关备案,自行准备资料备查;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注意与免税收入区别。
  填报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
  3.新报表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企业的免税收入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事后)。注意与不征税收入区别。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唯一可享受的优惠是免税收入,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企业不能享受税收优惠。
  填报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
  4.新报表第14行“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本期应当缴纳的税额。
  填报的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30号印发)第十四条。
  5.新报表删除了旧报表“按经费支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对应的第7-10行“经费支出总额”、“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换算的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新表相较旧表栏目有增有减,相关栏目解读如下。
  1.本表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并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节”汇总纳税办法的居民企业填报。
  2.本表报送要求:季度终了之日起十日内,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报送;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由实行汇总纳税,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分支机构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报送总机构申报后加盖有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复印件)。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随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报送。
  3.新表“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填写总机构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25%。
  填报的政策依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印发)第十九条。
  4.新表“总机构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填写总机构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的25%。
  填报的政策依据:《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8〕28号印发)第十九条。
  5.新表取消旧表表头的“分配比例有效期: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增加“总机构名称”;取消了旧表中“总机构情况”以及总机构情况中“三项因数”和对应的项目,新增的“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和“总机构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项目,使月(季)度企业所得税划分的三大块一目了然。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是汇总机构填还是分支机构填。
& &|& && &|& && &|& && &|& &&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
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是汇总机构填还是分支机构填。
来源:  作者:   时间:
字体:【】 【】 【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的规定:第三十一条:总机构应在每年6月20日前,将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方法计算确定的各分支机构当年应分摊税款的比例,填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报送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同时下发各分支机构。第三十六条& 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除按纳税申报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资料外,还应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财务会计决算报告和职工工资总额情况表。根据上述税法规定,在填写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申报表(A类)时,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都需要报送《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
你是访问网站的第
版权所有:大连市国家税务局 辽ICP备号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高尔基路330号
邮编116021邮箱:
纳税服务热线电话:-1 传真:传真:-1-5 基层局联系方式"税务"问题分类
"会计"问题分类
"财税产品"问题分类
热点问题:
问题已关闭
南京市二季度2014版所得税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 申报不了什么时候填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_百度知道
什么时候填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
如果填分配表是否分配比例都填0我公司去年10月份成立的分公司?至今鉅衷顿菏塥孤候圃分公司未发生任何费用及人员工资,今年总公司申报企业所得税时填分配表吗
日期为第十三条
新设立的分支机构.35.35×(该分支机构工资总额&#47,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个人意见;各分支机构工资总额之和)+0、0.35、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30.建议您参看该文件.计算公式如下.30×(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47,分公司的资产总额&#92,您的总公司就需要计算分公司的应纳税额了3;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也就是您的今年一季度就开始需要提供分配表,您应该在今年1季度开始报送分配表,设立当年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从4季度开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下发文件《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1.2.第二十三条
总机构应按照以前年度(1-6月份按上上年度,7-12月份按上年度)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具体计算的参数有3个;工资总额&#92。根据规定:吃阕观酵攥寂紧勺
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0,1-10月不需要纳税.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上面有明确规定、0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申报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的时候也要填写,比较奇怪。至今未发生任何费用,应该在申报去年第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蘑刑钝咎墁侥呼手就填分配表、年度申报都要填。总之季度去年10月份成立的。实在没有就填0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缴税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