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的表现形式是哪些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日 星期二 |
当前位置 >
> 何志成:欧债危机仍然可控 “二次探底”难成立
何志成:欧债危机仍然可控 “二次探底”难成立
发布时间: 11:56:37编辑:黄巧燕浏览次数:1次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欧元最近暴跌。17日,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1.2306,为2006年4月以来最低。由于人民币目前实际捆绑美元,因此人民币对欧元汇率5月至今已经升值接近7.2%,今年升幅则约15%。更糟糕的是,目前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对欧元未来仍然看空,欧元兑人民币还将下跌。欧债危机会否蔓延根据我的测算,欧元兑美元汇率有可能继续下滑,最坏的结果有可能跌到1:1.1。联想到国内很多经济学家担心人民币升值5%后就将有50%的出口企业倒闭,导致中国经济严重衰退,现在欧元在几个月中就急跌15%,而且未来还要跌,会有多少中国企业倒闭呢?起码从现在来看,还是寥寥无几。当然,未来会有一些企业深受影响,尤其是主要针对欧洲出口的企业。鉴于欧盟目前已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若欧元进一步贬值,欧洲经济复苏进一步减速,甚至出现负增长,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肯定会深受影响。但是,影响程度能有多大?美国和日本最近都有预测:危机范围仅仅是希腊的话,影响很小。当前,市场更担心的是欧元区债务危机会进一步蔓延,引发英国、西班牙、葡萄牙等高债务国的蝴蝶效应,已经很脆弱的欧元再遭攻击,很可能最终导致欧元崩盘。欧元退出历史舞台,世界经济二次探底,这是世界末日的图景,不仅全世界都会被拉下水,中国约几千亿的欧元资产也会灰飞烟灭,这才是让中国人最担心的。希腊危机有特殊性对于“世界经济会二次探底”的观点,我认为太悲观了。首先,欧元本轮贬值虽然急了点,但仍然属于调整,如同中国股市一个月跌了20%,能说中国股市没有未来吗?我认为,本轮欧元的调整是向其真实价值的回归,它跌得的确狠了点,但当它涨幅超过100%时,为什么这么多大机构和经济学家一个劲地鼓吹欧元将取代美元,将涨到1:2呢?欧元下跌的根本原因还是前期涨得太高了。其次,就西方世界而言,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是靠债务生存的。不能认为很多国家的债务水平高于希腊,高于欧元区,就一定会爆发危机。反思欧债危机的教训,对冲基金找软柿子捏当然是导火索,但欧元区自身的弊病长期得不到纠正才是对冲基金必须攻击它的理由。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会不会跟闹债务危机?我认为概率不大。的确,英国、日本,甚至是美国,它们的负债水平也很高。但是我想指出,同是高债务,还得看产出,看债务是不是光用于吃喝玩乐。目前很多经济学家只看政府负债水平,不看民间财富水平;只看一个国家本土GDP占债务的比重,不看其境外即产权GDP占债务的比重。跟其他国家全面比较,希腊债务危机的确有特殊性。按照德国人的说法,它是欧元区最懒惰的国家,最缺乏创造力的国家。实际上,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希腊债务危机是欧元病的集中反映。中国农商银行【】欧债危机仍然可控欧元的确遇到了大麻烦,但目前的危机仍是可控的,欧元区其他国家爆发更大规模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虽然有,但并不很高,即使出现第二个希腊,相信欧盟之外的全球各国政府也会联合行动,可以抑制第二波金融海啸的产生。退一万步考虑,欧元继续下跌,怎么办?欧元已经跌破2008年金融海啸时的“大底”,但它毕竟是从0.82涨上来的,过去9年曾经连续上涨,汇价几乎翻了一倍,现在调整不到4000点,调整幅度不到50%,距离(与美元)平价还远,因此,预言欧元会崩盘,为时尚早。上周欧盟通过了1万亿美金的救助计划,虽然市场认为它的负面作用更大,但考虑到对抗市场投机势力是当务之急,“不差钱”总比捉襟见肘的好。当然,仅凭欧元区各国力量仍然微薄,我预计,在欧元继续下跌后,更大规模的欧元保卫战也会打响。当欧元区债务危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之时,欧元保卫战就会扩大到全世界。中国领导人最近已经数次表态:“中国坚定支持欧元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手启动救援希腊机制。”在我看来,如果欧债危机蔓延,中、美、日三国都会参与救援,信号就是开始购买欧元区国家债券,或者直接借钱给欧洲央行。“二次探底”难成立当然,欧元若继续下跌,中国肯定将受到影响,但其影响程度相比房地产新政则是小巫见大巫。所谓欧债危机会将中国经济拖下水,也是危言耸听。我们知道,中国对欧洲的出口,绝大多数是生活必需品,对需要适度勒紧裤带的欧元区老百姓来说,价廉物美的中国货正是对抗金融危机的必需品。从经济学角度界定,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早就远离了为温饱而生产的阶段,即使是深受债务危机影响的欧洲,其恩格尔系数也是全世界最低的,收入水平则是全世界最高。欧元区国家经受危机打击的能力肯定高于其他地区,他们经受危机影响的表现形式不是吃不饱饭,而是吃稍微差一点的饭。从希腊传来的消息是,那里的老百姓,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从来不想怎样还债,想的却是上街游行反对减少工资。可以想象,这样的国家,短期内是不会突然大幅度地减少进口的,尤其是对中国的进口。从中长期看,欧元的购买力会下降,因为欧元区的经济增长会因为援助行动的扩大而变慢。比如德国出资280亿欧元后,其政府刺激本国经济财力会减少,这将影响欧元区老百姓预期收入并使已经转为储蓄(投资)的金融资产购买力下降。预计这种影响是缓慢释放的,对美国和中国的出口影响不会过于剧烈,对世界实体经济影响也不会过于剧烈。因此,“二次探底”说法不成立。反过来看,当处于世界中心的欧元区放慢了前进步伐,对中国很可能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欧元区的消费品市场在减少,当然对中国不好,但欧元区对外的影响力也会减少,中国正可以扩大影响力,扩大话语权,这很可能是千载难逢的。
“何志成:欧债危机仍然可控 “二次探底”难成立”内容由中国农商银行收集整理,如转载中国农商银行原创文章请标注来源,并加入出链接,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中国农商银行此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中以及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参考。
“何志成:欧债危机仍然可控 “二次探底”难成立”其他相关文章
农商银行最新优惠活动
农商银行信用卡推荐
  上海农商银行青联鑫卡  青联&鑫卡是上海农商银行与上海...
  上海农商银行上海工会会员服务卡    上海工会会员服务卡是...
  上海农商鑫意卡功能  鑫意卡是上海农商银行推出的第一张针对...
  上海农商银行如意卡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如意卡是我行系统内各...
    鑫通卡是集芯片和磁条于一体的双界面IC卡,可通过接触式与...
农商银行招聘信息
郑重声明:中国农商银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国农商银行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确信、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你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中国农商银行网() 本站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欧债危机主要有那些?我国的应对措施有那些?_百度知道
欧债危机主要有那些?我国的应对措施有那些?
欧债对世界的影响有那些,对我国的影响有那些?我国对此应对,帮助的措施有那些?
“目前欧债危机的‘病’很重,先要救命,然后配套‘治病’。否则‘命’没有了,对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乃至G20损失都很大。”浙商证券策略分析师闻岳春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欧债在目前早就不仅仅是财政问题,更是金融问题了。欧债危机搅得欧元区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不安,欧洲股市连续暴跌,欧元汇市动荡,欧元连续大幅贬值。我国银行业受影响不大 外贸出口再次面临冲击
  “如果欧洲金融业出现了问题,就必然影响到亚洲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进而会发生信贷紧张,亚洲银行业之间的同业拆借利率可能会飙升,银行就难以在金融市场上轻易融资,实体经济也就没法从金融系统里面得到融资。这就很可能会出现两种结局,一个就是亚洲的银行业纷纷破产,另一种就是实体经济肯定会下滑,失业上升。”  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这次要好一些。因为上次是亚洲自身经济出现了问题,而这次只是外部原因,所以亚洲各地自身的调节空间还是比较大,应对措施可能会相对充分一些。  欧债危机的不断升级,受害最严重的应该是银行业,值得庆幸的是,“我国银行业影响却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中国商报记者从中国银行国际金融所获悉。“目前除中国银行有折合成1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欧债风险敞口外,中国其他银行几乎没有。”  “目前我国基本没有持有希腊国债,持有的意大利国债占意大利国债总量也仅4%,规模较小,直接损失微乎其微。”  “欧债危机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是外需乃至实体经济。”  “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对欧盟的外贸及投融资方面的受损。”虽然中国与希腊的贸易只占中欧贸易很小的比重,但是,由于欧盟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元区经济整体下行,必将影响中国未来整体出口形势。欧债危机的延续,还可能加剧欧元对美元和人民币的贬值,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将有所回升,这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出口。  权威机构测算,欧元对美元每贬值1%,短期内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增速将下降0.65%;若欧盟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出口增速就会下降6%。  早在2007年,欧盟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分别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7%和出口总额的20%左右,这两个指标均要高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而言,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要比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更加有影响。”  数据显示,自2010年二季度开始,我国对欧盟的贸易增速就进入了下行通道。2011年8月份,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速同比持平,环比仅为-2.6%,低于2000年以来5%的平均水平。前8个月,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8.5%,低于2000年以来23.9%的平均增速。  “总体来说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虽然中国对欧元区贸易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欧债危机自然会影响中国出口,但是这些影响对中国来说是可以驾驭的。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极力推动内需增长,内需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少,外贸顺差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从2007年的10%左右降到今年的4%左右。  面对日益蔓延的欧债危机,中国又将如何应对呢?有人认为,针对欧债危机,我国应本着大国姿态,积极参与救助,推动中欧经贸投资向更深层次合作,这不仅可以支持欧元区国家克服危机,也可借此深化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机制,提升国际影响力。&/TBODY&&/TBODY&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粒尘土,可见宇宙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杂谈:中国会重蹈欧债危机的覆辙吗?
&&&&&&&&&&&&&&&&&&&&&&&&&&&&&&&&& 玉宇瑞明&[作者简介:原某中央企业政工师,迄今最大成就是主笔做过部级社科研究课题]&提这个问题,有的朋友会哑然一笑:你这是什么问题?中国现在这么有钱,财大气粗的西方国家也在向中国求援,说中国会出现债务危机不是笑话吗?朋友先别笑,有几个问题应该先想一想: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原先不是也很有钱吗?现在为什么会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防止欧债危机?如果这几个问题都没想清楚就在那里笑,似有不妥。为了说明以上问题,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资本在全球扩张、“永生”、创造繁荣也积累危机的过程,然后还必须回答另外几个问题:资本时代结束了吗?如果没有结束,那又是一个什么时代的开始和终结?中国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重蹈欧债危机的覆辙?中国的努力对世界又有怎样的意义?但愿这篇小文能够对以上几个问题给出一个概括性的解释。资本被人接受、甚至被人崇拜是从创造繁荣开始的。无论从发达国家的角度看还是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角度看,经济繁荣首先是由于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崛起或进入,然后是金融资本的崛起、进入和一系列金融产品的开发……大量的投资带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量企业开工,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了政府税收的大量增加,政府又可以用强大的财力于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事业等等。在这样的繁荣时期,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劳动者收入稳定,国家财大气粗,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妙和谐。但是,在看到资本贡献的同时,人们还应当注意到资本扩张的过程也是不断吹大经济泡沫(特别是金融泡沫为害最烈)的过程,是财富向少数人快速集中的过程。但泡沫迟早是要破裂的。泡沫破裂,危机来临,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失业增加,国家支出增加,而国家和劳动者在繁荣时期积累的财富又不足以应付危机带来的挑战,就只能通过举债和扩大货币量应付危机,这就会带来通货膨胀等更多经济和社会问题。泡沫破裂一次,危机便加深一次……而大资本是不怕这一切的。在千方百计吹大泡沫的过程中,资本、特别是大资本聚敛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当危机来临时,资本最严重的后果只不过重来一次,但许多劳动者的个人和家庭生活却会陷入困境。在所谓繁荣时期,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只能维持比较稳定的生活,除衣食住行开销外,节余非常有限,甚至没有节余而有大量债务。一旦危机形成,劳动者失业增加和工资减少,其生活艰难可想而知。一同陷入困境的还有税收减少的国家——这反过来又会严重制约国家摆脱危机的努力。资本通过吹大泡沫积累财富,然后泡沫破裂;然后再吹大,再破裂(或者建设,破坏;再建设,再破坏)……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资本得以“永生”,国家和人民则要一次次为资本的恶作剧买单。泡沫越大,这种恶性循环的次数越多,危机就越严重,治理的难度也就越大。加剧、扩大危机的,还有资本扩张的另外一些后果: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官商勾结,社会两极分化,道德和法制水平下降等等。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摆脱危机的难度,或者成为摆脱危机的重大障碍。危机会加剧和恶化竞争,特别是会加剧国际大资本对新兴经济体的打压力度。大资本向全世界推销盲目扩张的生产方式和无节制的生活方式,都是为了扩大市场,增加利润,但不愿看到新的、特别是更有力的竞争者。打压非同类的竞争者,同样会大大增加弱势国家和民族摆脱危机的难度。概括起来,资本制造和积累的危机主要由三种形式:一种是生产过剩、即生产能力和生产产品过剩引起的危机,也可以称为产业危机,是由生产供给和生产生活需求的矛盾引起的。这种危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有过精辟深刻的阐述,并且主要发生在资本扩张的初中期。这种危机的主要解决办法,就是加大投入、刺激消费。西方世界上世纪摆脱类似危机的努力,2008年中国的情况,大多如此。一种是金融危机,即由银行信用和支付困难引起的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发展的后期。表面上看起来,它是银行的货币透支危机,实际上则是透支了政府信用、国家资源和国民收入引发的危机。这些本来很稀缺的资源和未来的国民收入,都因货币的滥发而提前支付出去了。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就属于这一种类型。三是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是直接由国家信用即国家债务偿还能力不足引发的危机。由于金融危机是银行业救企业危机(产业危机)的结果,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又是国家救金融银行业危机(金融危机)的结果,所以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一般又都在金融危机多次发生之后。比如美国的主权债务困难,就是在2006、2007年次贷危机、2008金融危机后日渐明显起来的。而欧盟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之所以表现得比美国更突然,更严重,则是因为欧元没有美元那样的垄断地位,可以更多地向外延消、转嫁金融市场的危机。但无论如何,金融危机的最后结果是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最坏结果是国家破产,是没有疑问的,因为任何国家的银行信用事实上都是、也只能是国家信用的一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据上分析,就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看,中国还不会出现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资本制造的经济危机一般都还会表现在产业危机以及比较不明显的金融危机上面。这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是开放发展国家攒了些钱,应对产业和金融业的透支还不有些老底儿;二是中国普通百姓的福利还太低,为国家省了不少的钱。这一多一少,决定了中国当前发生经济危机的形式主要地还是在产业方面。但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国家的钱并不是用不完的,老百姓的福利也不是可以一直保持低水准的。即使中国公民的福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如果出现了产业危机和破坏性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国家还有足够的解救危机的能力吗?到了那时,由于中国人口多,内外情况都很复杂,以及西方的不友好,中国陷入的困境可能要远比现在的西方国家严重的多。那么资本制度是否走到了它的尽头呢?中国和世界是否还需要资本的贡献呢?中国又应该如何逃过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宿命、或走出资本所创造的建设、破坏、再建设、再破坏的恶性循环呢?如果有人说资本制度现在走到了尽头,恐怕在100个人中会有10个人坚决反对,89个人表示怀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资本通过千丝万缕的关系,已经成功地控制了西方国家的各个方面。资本与社会、资本与劳动的矛盾,也还有缓和的较大可能和余地。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离开了资本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在至少50年到100年的时期内,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仍然都会走积极引进外资、发展内资的路子。但是,已经发生的各种危机也已经表明,一个较大规模改造资本的时代即将开始,喊出“大转型”的2012冬季达沃斯论坛是一个标志;一个由资本肆无忌惮横行世界的时代即将结束,美国和欧洲很难解决的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那么中国能做些什么呢?中国在拯救自己也拯救世界的努力中会不会有一些更具世界意义的创造呢?仍然要抓住如何发展、或者在发展中如何利用和改造资本谈起。温家宝总理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或举措。将这些提炼出来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可以将这些努力归结为若干方面:大力引进和发展资本,同时又要搞好垄断行业改革,大力发展公益资本和民族资本,限制资本的劣根性,弱化劳资矛盾,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计划和指导作用,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和个体经济,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严格限制虚拟经济,建立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中国在改造资本方面,即有先天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基础;又有后发优势,可以避免别人走过的弯路,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通观中外的发展和应对危机的经验可以看出,实体经济越扎实越好,贫富差距越小越好,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越好,政府越廉政效率越高越好。有了这四点,就不容易产生大的经济危机,有了危机也较好应对与化解。人们从德国等西方国家、从我国台湾地区等的经验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中国如果能在以上诸多方面做得更好,不但有利于摆脱资本的宿命,也会对人类世界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有重大积极意义。还有一个问题是欧债危机对中国是不是机遇?中国应当怎么做?首先是应做可做,其次是按民心去做。遇到别人有难不帮不是中国的民心,乘人之危、火中取栗也不是中国的民心。当年日本恨不得将美国吞进肚子里,结果等美国回过神来,倒让日本经济几十年低迷不振,所以算计人者往往被人算计,这种事中国不会做,也不要做。但中国也不是神仙,没有能力做救世的菩萨。没有一点利益的事少做,赔本的事不能做。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抓住机遇就要做,比如可以通过参与欧盟问题的解决扩大一些市场份额,争取和扩大一些技术合作,增加双方的战略互信,等等。这些以前做起来比较困难的事,现在做起来可能容易些,或者会更有意义一些,不是有患难见真情、有真情才有朋友的说法嘛!欢迎朋友们不吝赐教!&&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评论审核中请稍后...
还没有评论哦,&
凤凰博报用户登录
支持更多帐号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亲,您在凤凰博报的用户名为
绑定凤凰帐号
一个有很多坎坷并喜欢读书思考、爱想天下大事的人。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光临我的博客!愿天下人永享天下太平与幸福!(本博文章均为原创)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编辑推荐 13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当前欧债危机未来演变的前景预测--《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当前欧债危机未来演变的前景预测
【摘要】:欧债危机是以国家主权为信用担保但是又不能履行债务偿还的义务而造成违约的主权信用危机。欧债危机从希腊开始蔓延并造成当前欧洲多国陷入危机,过程呈现出愈演愈烈、由点到面、由欧元边缘区到核心区的特点。立足当前来看,欧债危机在未来会出现两种情况的变化:第一是欧元区的解体,第二是欧元区经过三年艰难之后度过危机。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关键取决于意大利和法国未来的变化。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815【正文快照】:
当前欧债危机是继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又一个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继续和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源之一。当前的欧债危机是从希腊开始的,并愈演愈烈才形成目前的大规模危机。当因国际金融危机引起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长三角;2010年Z1期
朱蕖;;[J];中国外资;2011年18期
刘志强;;[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J];证券导刊;2011年27期
刘洪;;[J];中国海关;2011年07期
朱冬;;[J];中国金融家;2011年08期
;[J];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11年04期
姚秋;;[J];银行家;2011年08期
姚铃;;[J];国际贸易;2011年09期
和静钧;;[J];南风窗;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谈镇;杨善奇;;[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新华;白玫;;[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金江;[N];人民日报;2010年
张金江;[N];人民日报;2010年
李明;[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季晓莉;[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袁雪;[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严婷;[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李永群;[N];人民日报;2010年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N];上海证券报;2010年
袁雪;[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陈听雨;[N];中国证券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万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刘晓慧;[D];吉林大学;2008年
栗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沈忱;[D];浙江大学;2012年
胡晓珊;[D];武汉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