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综合分析华为是不是上市公司只通过报表进行,还有没有其他途径?

热门文章最新文章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
华​能​国​际​财​报​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里写明的已交税额,是否代表真实交给税务机关的税额?不是的话,有其他什么途径查找?
之所以想知道这个,是因为我认为这对识别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非常有用。举个例子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营业额是10亿,净利润是1亿,若报表上的所得税费用为0.25亿,营业税金及附加为0.2亿,那是否代表该公司今年实际交税0.45亿左右呢?(此处0.45亿左右指0.4到0.5亿之间)如果该公司真的上缴给了国家0.45亿,而该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额都是虚增出来的话,那这家公司岂不很笨?为了创造业绩,竟然多给国家交税。虚增的利润不是实际挣的,多交的税都要掏股东和债权人的腰包,股东应该也不会这么笨吧?如果该公司增资扩股(原股东股份稀析不说),新加入的投资人也不会笨到买一家总是集资却从不分红的公司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推论,如果一家公司几乎从不扩股集资,而财务报表虚增的利润都要真实缴税,所以一家公司虚增利润的意愿几乎为零。由于税负成本的存在,是否大部分公司都不会严重的虚增营业额和虚增净利润呢?这是否能说明我们所看到的财务报表大部分都是真的?或者说多年的财务报表连起来看都是真实的?谢谢
按时间排序
为什么没人提增值税作为价外税,在利润表中根本看不出来!
交税是为了让预增利润或收入更真实,特别是收入或利润对上市公司非常重要时。上市公司披露的报表是税务机关必然关注的,你认为他们会披露虚假纳税信息?另外,上市公司纳税地方政府是有任务的,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为了纸面上的任务地方政府甚至会以扶持奖励等明义返还,上市公司既美了报表又不损失钱钱,地方政府完成了任务有了政绩,双赢!
首先,利润表里的所得税费用和实际纳税是两个概念。因为所得税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差异,实际所得税纳税是按税收法规进行调整后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收付实现制),而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当期应承担所得税费用(基本原则是权责发生制),所以所得税费用0.25亿,可能实际纳税金额为零也可能远大于0.25亿。另外,即使是所得税费用与纳税申报相差不大,同样存在未缴所得说的情况,这个要以资产负债表和附注里面的应交税金科目来判断。当然,现金流量表更为清楚直观。营业税金及附加倒是一般就是企业承担的税金。但是利润表里的列示金额同样不代表实际纳税。未缴税金和预缴税金同样要以资产负债表表和附注里面的应交税金科目来判断。同样,现金流量表更为清楚直观。至于虚增利润作假,只要处理得当,其实交税成本未必那么大。而债权或者股权融资的收益,往往是会刺激不少人铤而走险的。
真是槽点多到吐不完。若报表上的所得税费用为0.25亿,营业税金及附加为0.2亿,那是否代表该公司今年实际交税0.45亿左右呢?不是,还有递延所得税和预提税费的影响,想看真是缴纳的税金请参考胖男神的答案。如果该公司真的上缴给了国家0.45亿,而该公司的净利润和营业额都是虚增出来的话,那这家公司岂不很笨?为了创造业绩,竟然多给国家交税。虚增的利润不是实际挣的,多交的税都要掏股东和债权人的腰包,股东应该也不会这么笨吧?定向增发、发债、IPO、借款等等时候,大量公司愿意这么做。新加入的投资人也不会笨到买一家总是集资却从不分红的公司吧?说反了,一般投资人不会愿意投一家总分红的公司。总分红说明缺乏增长点了。但凡引进外部投资人,通常都是(把自己伪装成)事业上升期,这个阶段的公司不会分红。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推论,如果一家公司几乎从不扩股集资,而财务报表虚增的利润都要真实缴税,所以一家公司虚增利润的意愿几乎为零。由于税负成本的存在,是否大部分公司都不会严重的虚增营业额和虚增净利润呢?不是。譬如累计亏损两年了,有退市风险,为了保持壳的价值,这点税款算什么。
谢邀要看懂就得知道是怎么编利润表科目完全不能代表现金流税务和会计是有差异的
很多会计处理税务局并不认可于是就会出现税会差异在不造假的前提下 一家账面利润总额为亏损的企业
很有可能依然需要交所得税同时所得税费用为负数所以看利润表没有太大意义如果审计靠谱的话
想要看交了多少税看现金流量表就可以了
不能这么推断,只要获得的利益大于需要缴纳的税收,造假都是有利的。资本市场上的造假可以获得的利益太可观了。至于题目说的怎么证实交的税是真实的,这取决于你的角色。税务部门自然可以通过自己的系统核实,其他部门也可以审核完税证明,只要你有这个权力。}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