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2010年香港人均gdpP.

2011统计的中国大陆各省市2011年GDP排名,台湾、香港和澳门是后加的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我后加进台港澳数据,又附注了新加坡、韩国和日本人的数据。供参考。
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台湾地区2010年 GDP亿新台币,同比增长10.8%。
按台湾官方汇率折算,2010年台湾本地生产总值为4304.51亿美元。计算为人民币为31653万元
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省生产总值(GDP)达2.2万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2%左右。
2010年,河北省生产总值(GDP)实现201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增速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这标志着河北省GDP正式跨入2万亿元俱乐部行列,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到2010年末,预计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1.75万亿元,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
2010年四川省GDP达到168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
初步核算,2010年上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6872.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
2010年,湖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迅速突破了1.5万亿元,达到15902.12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4.5%。
全年湖北省生产总值15806.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的涨幅。
<font color="#ff10年香港名义本地生产总值为15196.31亿元人民币,增长6.3%;
人均名义本地生产总值为215008元人民币,较上年的204202元人民币增长5.3%。(1美元=7.769港元,1人民币=1.150港元)
初步统计,福建省生产总值(GDP)13800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056亿元,增长21.3%。
初步核算,北京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77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增幅与上年持平。
2010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为122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为1995年以来最好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生产总值(GDP)预计达11620亿元,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5%,跨过万亿元门槛。
初步测算,2010年陕西省经济总量破万亿元大关,达10021.53亿元,增长14.5%。
今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可突破一万亿元,增长12.5%以上。
初步测算,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9502.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14.2%,CPI涨3%,经济增速创近3年来新高,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经最终核算,2010年江西省生产总值(GDP)突破9000亿元,达9435亿元,直逼万亿元大关,相当于2005年的2.33倍,GDP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21210元,跨过了3000美元大关,达3133美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计算,使用的人口数为预计数)。
据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2010年天津市生产总值(GDP)突破9000亿元,达到9108.83亿元,比上年净增158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4%。
2010年,山西省全年(GDP)9088.1亿元,增长13.9%,增速比上年加快8.5个百分点,快于全国3.6个百分点,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
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77.06亿元,比2009年增长13.7%,人均GDP为31306元,增长13.6%。
2010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为7890亿,增速达17.1%。
2010年云南省经济总量突破了7000亿元大关,为7220亿元,生产总值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5749元。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10年新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5418.81亿元,比上年增加1141.76亿元,突破5000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增速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
初步统计,2010年贵州省生产总值(GDP)45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速比上年加快1.4个百分点。
2010年,甘肃省预计完成生产总值(GDP)4100亿元,增长11.5%。
2010年海南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5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GDP增速高5.5个百分点。
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43亿元(现价),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创全区1986年以来又一新高。
<font color="#ff10年澳门GDP1883亿澳门元,合1620亿人民币,约合236亿美元,人均超过4万美元(1澳门元=0.8599元)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0年青海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为30年来最高。
初步核算,2010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6539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0元,比上年增长10.6%。
附注:1、2010年新加坡GDP2227亿美元,人均GDP43867美元。
&&&&&&2、韩国企划财政部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韩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1%,达1140万亿至1150万亿韩元(约为1.001万至1.002万亿美元),时隔3年重新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数据显示,韩国GDP在2007年曾达1.05万亿美元。但此后全球经济危机和韩元贬值导致韩国GDP在2009年跌至9310亿美元。按照2009年GDP计算,韩国的经济规模排在全球第15位,但和前两位的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差距很小。按照2010年GDP计算,韩国有望和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争夺全球第十三名位置。
  另外,若按世界银行最新统计的4874.7万人口计算,韩国2010年人均GDP约为20500美元,这是该指标自2007年突破2万美元(21695美元)之后,时隔3年后重新超过2万美元。
  && 3、日本内阁府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2,983。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排名第14,较2009年上升了两位。排名首位的是卢森堡,人均名义GDP为105,313美元。挪威紧跟其后,人均名义GDP为84,473美元。美国排名第8,人均名义GDP为46,588美元。韩国排名第26,人均名义GDP为20,757美元。中国人均GDP为4430美元。
今年日本人均名义GDP赶超了德国(40,123美元)和法国(39,475美元),主要原因是受升值影响,换算成美元后该值达到历史新高。
1994年日本的人均GDP排名第2,迄今仅增长了11%。相比而言,卢森堡增长了2倍以上。可见通货紧缩下的经济低速增长影响了排名。
2010年日本名义GDP总额为55,035亿美元,在全球中的占比为8.7%,从2009年起维持不变。日本在此项排名中被中国赶超(9.4%),倒退至第3。排在首位的依然是美国(22.9%)。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台媒评深圳人均GDP超台湾:一个深圳打败整个台湾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郝艺
  深圳:超越台湾?
  “当深圳抢进硅谷,争取第三波制造革命的商机时,台湾却毫无招架之力,我们会和深圳愈拉愈远吗?”来自台湾媒体的此番言论,刷新着我们对深圳和台湾经济发展程度的已有认知,报道中对两地人均GDP的比较,以及“一个深圳打败整个台湾”的说法更是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改革开放至今,深圳的腾飞毋庸置疑,然而,用“无招架之力”来形容台湾,也不是那么贴切。对于深圳和台湾这两个经济发展模式颇为相似的地方,到底该如何概括二者的超越关系?超越背后又该作何思考?
  了不起的深圳速度
  今年4月份,深圳市统计局局长殷勇在深圳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通报会上这样表述:“2013年深圳人均GDP为22113美元,超过台湾地区,逼近韩国。”
  不仅如此,“2013年是特区改革发展进程中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达2.2万美元,从此与&亚洲四小龙&并肩前行。”今年年初,《关于深圳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下称《执行情况》)的报告更是满怀深情地向世人展示了不起的深圳速度。
  如果一个地区或城市的GDP总值侧重衡量该地的经济总体发展状况,那么人均GDP则更为客观地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深圳的人均GDP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作为被比较对象,台湾的该项数据确实不太养眼。
  据《台湾财讯》报道,台湾人均GDP在2011年首次冲破2万元大关,在“亚洲四小龙”中最后一个晋级2万美元榜单,但此后台湾的人均GDP一直原地踏步,而且没有迈进的迹象。
  从发展速度上看,早在2000年,深圳的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约为台湾的1/3,10多年后,深圳以2.2万美元的人均GDP数值超过了台湾的2.1万美元。而且深圳常住人口不超过1000多万人,约为台湾的一半,深圳土地面积也不过2000多平方公里,约台湾平原面积的1/4不到。可见,深圳速度已然超越了台湾速度。
  深圳华丽表演的背后,是城市产业良性发展的支撑。据深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深圳二三产业比例为44∶56,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14.3%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速6.3个百分点。
  再看台湾,近日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发布(WEF)“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称,在全球144个受评国家中,台湾排名第14,较2013年退步2名,原因在于评比项目中的“商品市场效率”、“创新”与“企业成熟度”名次下滑所致。
  相似的“双城”
  尽管深圳后于台湾发展起来,但稍加比较便可发现,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
  “从自然条件来看,深圳和台湾都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台湾即时政治研究学科创始人张荣闽看来,这是二者最大的共同点。
  从自然资源来看,矿产种类不多,储量不大,除了石料、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外,大多无工业开采价值,是深圳矿产资源的特点;台湾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相比,种类单一,储量不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约有110余种,具备实际开发价值的不过20多种。
  由此决定了二者都需要依靠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的加工类产业,张荣闽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这也正是深圳和台湾起步后几十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用“制造重镇”来形容这两个地方,再合适不过了。
  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的占比情况,集中反映出制造业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深圳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基本维持在40%-60%的区间;而台湾的这一数据,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高速发展期间,呈现波动中小幅上升,之后从90年代的40%多逐渐降至现在的30%左右。
  制造业是台湾经济的主体,其生产净值一直占据整个生产净值的65%以上,20世纪90年代末更占到90%以上。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轻工加工工业,到90年代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基本上建立了以委托加工形态为主体、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深圳的发展最早始于特区的建立,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从接收港澳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向全世界大量引进外资的发展路径,加工型制造业在短期内获得了较高的工业总量并吸引大量就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深圳的发展需求。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企业数目等方面考察,制造业都占据了深圳工业的绝大多数。
  毫无疑问,制造业重镇的身份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扛起了两地产业发展的大旗。截至2013年11月底,深圳市中小企业数量已达60万家,并形成了通信设备、黄金珠宝、物流、家具等区域化的产业聚集;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最新发布的中小企业白皮书显示,2013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超过133万,中小企业家数占整体产业的97.64%,创历年新高。
  此外,同为“移民社会”给深圳和台湾增添了不少相似的人文情怀,“背井离乡”、单根独立、敢闯敢拼、适应性强,是两地创业者的共同标志,正是这些标志培养出了中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必备素质。
  “双城”相较
  既然是自然资源、发展路径、产业主体等高度重合的双城,相比之下最近十年的台湾为什么颓势渐显?
  首先需要了解,台湾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对台湾来说格外重要。数据显示,1980年,台湾经济发展对外贸依存度高达95.6%,近年来依存度虽有下降,但仍高达八成以上。这就造成台湾经济发展受制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局面。
  张荣闽认为,台湾一直向往经济国际化,但由于特殊身份的限制,一直没有办法更好地走向世界,和深圳相比,这是台湾的劣势。
  抛开国际因素,台湾经济即使在岛内也并没有获得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张荣闽指出,李登辉执政的后两年以及陈水扁执政的8年,即从1998年至2008年,台湾经济停滞发展了10多年,而这段时间的深圳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
  “岛内社会纷争不断,各方力量轮番登场,各种集会、游行示威不断,影响了正常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
  除了社会商业环境等因素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台湾经济能维持适度增长,新市场开拓、贸易创造效果大于技术创造效果。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台湾的科技基础薄弱,近年来虽然产业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关键技术仍然对外依赖性较高,整体工业技术并无突破性发展,工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例如,台湾集成电路芯片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其电路设计这一关键技术仍主要依靠发达国家。
  相比之下,深圳即不存在特殊因素的客观阻碍,又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扈志亮将深圳“超车”台湾归因于改革开放的利好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王博士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深圳之所以能“超车”台湾,主要源于良好的扶持政策,以及毗邻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缘条件,使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形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黎友焕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深圳在产业升级方面努力用创新优势替代正在失去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简单地用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深圳经济质量提升,得益于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产业转型升级。他指出,大批战略性新兴龙头企业汇集深圳,吸引上下游企业在深圳聚集,华大基因、腾讯、宇龙通信等领军企业发展强劲,同时,众多高端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产业后劲持续增强。
  黎友焕还表示,深圳已经超车台湾的事实给了我国经济发展很大启示,首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将经济发展交给市场主导,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政府只需进行有效地监管。
  并不是所有的业内专家都认为深圳和台湾具有可比性,在张荣闽看来,这种将深圳和台湾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做比较的探讨并没有什么意义。
  张荣闽认为,首先需要搞清楚两地的发展阶段,台湾的高速发展集中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30多年,之后基本没有太大发展;深圳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比台湾晚了20多年,但深圳改革开放至今,同样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就是说,深圳的起步时间相对滞后,但目前二者处于同一发展阶段。
  尽管有很大的相似度,又处在同一发展阶段,但是过于注重人均GDP的比较没有意义,张荣闽强调,比起简单的经济发展数据的攀比,更应该从二者的共同点出发,着眼于未来的产业发展布局。
  “由于都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应该向非物质型的服务产业发力,是二者的共同方向。”张荣闽明确指出。他举例,对台湾而言,生物科技产业和观光旅游产业就是两个不错的发展方向。
  生物科技产业对物质消耗较少,是低投入的高技术产业。在台湾,新兴产业更替频繁、资金筹集相对容易、企业主创业积极是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优势,而且目前该产业已经发展到新的阶段,足以担当台湾新的高科技产业。
  旅游产业往往不是单一产业,而是涵盖了包括交通业、景点经营、餐饮服务业、旅行社和旅馆服务业等在内的产业群。旅游观光的发展,不仅可以大大提升台湾的国际形象,更能为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尤其是“观光资源永续发展策略”的实施,是对台湾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和整体规划。
  深圳方向
  “深圳该走向哪里”,曾一度成为业界的讨论热点。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提出了“腾笼换鸟”政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张荣闽明确了非物质型产业发展方向。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深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没有什么发展前景了。王博士表示,至今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已经十分成熟,经产业升级改造,第三产业开始占据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并且在未来一直会是深圳的主导产业。
  “深圳第三产业投资比重2010年首次超过50%,之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现在占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以上就不足为奇了。”深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工业化进程标准来衡量,深圳已经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不仅投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产生的附加值总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深圳市政府有关人士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双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超过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突破五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结构优化创造&三个历史新高&: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6.6%,服务经济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这是《执行情况》对2013年深圳发展成就的表述,这一表述既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深圳的产业转型,更是对这一转型方向的极大肯定。
  黎友焕指出,一批新的产业待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地处光明新区的国际平板显示园区,目前聚集数十家规模以上企业,华星光电、旭硝子、日东电工、等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垂直产业链,将推动深圳产业实现高端化、集群化。深圳产业发展核心增长级正在形成,园区经济聚核增长效应将逐步显现。
  加快发展金融业同样是深圳第三产业发展的下一步棋,《执行情况》明确,深圳抓住国家深化金融改革机遇,落实好《关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并明确了“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左右,引进金融机构20家以上”的目标。
  张荣闽和王博士对这一做法予以充分肯定,深圳拥有强大的资本市场,是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基于深交所等因素,深圳可以吸引很多金融机构,而且未来将不单单是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更重要的是服务实体经济,此外,这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可小觑。
  回首深圳的发展轨迹,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香港,这一因素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继续助力深圳前行,而关键在于,深圳如何用好这个因素。
  香港的发展离不开内地,离不开内地最基本的就是离不开深圳,但是我认为这个关系可以做到更好,张荣闽表示。
  在王博士看来,深圳和香港无论从人员结构、优势产业、经济基础、发展阶段来看,都有雷同,更多是互补,基于这种情况,两地更多是经济交流合作,适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因地制宜地发展方式,不应采取有我无你、有你无我的零和博弈模式。
  王博士进一步表示,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来看,香港地区很多发展成熟的产业可以往深圳转移,这些产业恰好是深圳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所急需的产业类型,逐渐体现出“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发展规律,这个“新鸟”便来自香港。
  深圳,正在告别汗水式增长,寻求创新式增长,“这是特区的使命,也是深圳的价值”。
  深圳之所以能“超车”台湾,一方面源于良好的扶持政策,以及毗邻香港、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优越地缘条件,这使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等形式,较好地发展了加工贸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是因为深圳在产业升级方面更倾向于用创新优势替代正在失去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简单地用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深圳经济的质量在提升,产业后劲也在持续增强。
  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来看,香港地区很多发展成熟的产业可以往深圳转移,这些产业恰好是深圳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所急需的产业类型,深圳将逐渐体现出“腾笼换鸟”式的产业发展规律,这个“新鸟”便来自香港。
(责任编辑:杨明)
&&&&&&</div
官方一再推带薪休假,甚至将鼓励“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外媒:天津GDP明年将超越香港 十年来香港在倒退
  彭博社5月16日报道,继上海和北京之后,中国大陆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城市&#8212;&#8212;天津,预计最快将于明年成为经济规模超过香港的第三个内地城市。  “今日图表”从2005年开始跟踪上述四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上海于2009年超过香港,北京2011年超过香港。天津也将超过香港,依据的是去年11.5%的增长率及彭博社对香港GDP和的平均预期。10年前,天津的经济规模只约为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1/4。  安可顾问公司大中华区主席詹姆斯&#183;麦克格雷戈说:“天津拥有港口、石油,几乎什么都有,而香港基本上是一个交易中心,只有和服务。这只是中国规模及其惊人的城镇化和城市增长的又一个缩影。”  天津人口约1400万,是香港的两倍。这座城市不但是的集散地,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基地。空客集团欧洲以外第一条总装线即落户于此。该市政府几年来一直在效仿曼哈顿来发展本地区,让其中充满类似洛克菲勒和林肯中心那样的建筑。  根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数字,2012年时天津人均收入为93173元,比北京高出7%左右。同年香港的人均收入为36736。  天津邻近北京&#8212;&#8212;两座城市有高速铁路相连,全程不到40分钟&#8212;&#8212;这令中国最高经济规划者看到缓解人口过多和交通拥堵的办法。一些规划者还呼吁将邻近的河北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  与天津一路高歌猛进相对的,是香港的落寞。在一些香港人看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腾飞期已经远去了。在香港起家的首富也开始抛售在港资产,布局英伦。2013年,号称要“复制一个香港”的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也让香港迫切感受到压力。  香港地产界领袖、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曾感慨:“别看香港这十年来经济好像一直在发展,其实是在倒退。”  除了与大陆的对比,岛内日益增加的贫富差距也成为港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痛。2012年,香港反映贫富差距的实际基尼系数高达0.537,创40年来新高。《经济学人》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指数”,香港排名第一,成为全球裙带资本主义最严重的地方,财富集中度接近80%。 (环球时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mengyingt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今年以来赚&54%
今年以来赚&62.14%
年赚&18.36%
7日年化收益&3.34%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A13:财讯第一财经
广州天津GDP明年将超过香港
香港经济增长质量堪忧10年前曾为北上广之和
& A13:财讯第一财经 & 稿件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曾经让很多内地城市无法追赶的香港,如今正面临着被内地城市赶超的局面。内地与港台差距日益缩小&&&&最新消息显示,继北京和上海之后,天津的GDP也将于2015年超越香港。去年香港GDP为16798亿元,而天津GDP为14370亿元。报道称,对天津GDP的预计主要是基于去年11.5%的经济增长率,而香港GDP主要是基于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对香港GDP和人民币汇率的平均预期。&&&&今年以来,全国经济普遍下行,一季度天津的增速也只有10.6%,全年下来未必能达到11.5%的增速。不过即便如此,天津仍远高于香港3%左右的增速,因此即便明年不超过,后年超过香港也属可期。&&&&超过香港,天津靠的是近年来包括大飞机、汽车等一系列大项目大投资的带动,靠的是滨海新区的超高速运转。2013年,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8020.4亿元,同比增长17.5%,占天津全市的近六成。&&&&不只是天津,其他一些城市如广州、深圳、苏州也将在一两年或两三年内超过香港。广州市近日召开的转型升级大会上,该市市长陈建华说,这一届广州市政府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总量到2015年赶上香港、2016年赶上新加坡。按照实际管理人口1600万计算,到2016年,广州的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水平的城市行列。&&&&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十年前,香港经济总量相当于北上广3个城市的总和。现如今,上海和北京的GDP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超越了香港,广州、天津等城市也即将赶超香港。&&&&这种格局也是这十多年来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写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经济刚开始腾飞,彼时已率先进入发达社会的香港、台湾人均GDP是中国内地城市的二三十倍,巨大的鸿沟下,这些地方对很多内地人来说,吸引力很强。“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追赶效应。”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在改革开放前,香港、台湾等地凭借地缘等优势率先崛起。改革开放后内地沿海地区凭借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吸引港台等地产业转移后,经济迅速发展,与港台等地的差距日益缩小。重在经济增长质量&&&&不过,丁长发认为,在上广深等不少城市人均GDP超过1万~2万美元之后,要再赶上香港、台湾甚至超过它们已经非常难,一方面是原有的驱动要素和政策红利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新的优势又没有形成。&&&&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超过世行的发达阶段标准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做得比较好,收入分配和居民社会保障等都很不错,公共产品的供给很充足。相比之下,我国许多城市差距仍十分明显。&&&&以收入分配为例,去年天津人均GDP达到了101689元,已经远超发达标准。不过,去年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5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5元,分别只有人均GDP的32%和15%。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超过了50%。&&&&这一差距的背后,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发展模式所致。包括天津、武汉、鄂尔多斯等在内的众多城市,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靠大项目、大国企推动,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最大程度上惠及到所有人。“靠投资驱动的话,边际效应是在不断递减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远远不够。甚至于在经济高速增长后‘水涨船高’,一些群体的生活水平反而降低了。”丁长发说,像韩国和中国台湾,很多年经济都是只有2%~3%的低速增长,但社会仍十分稳定,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经济增长质量特别好。而我们一旦经济增速较低,就担心会影响就业、影响社会稳定。&&&&这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丁长发说,低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调整得非常好的话,对社会大众是十分有利的。据《第一财经日报》
青岛财经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年香港人均gd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