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初三大四我爱你自美国成立中美同年大事表

美国摊上大事!北京出招竟让奥巴马输了个底朝天
发帖人:书虫
参与评论(0)人
亚投行作为中国发起并主导的亚洲另一个金融机构,可谓风生水起,远出乎美国人的预料,不仅没有看住自己的亚洲盟友韩国、澳大利亚,也更没有想到欧洲的盟友都争先恐后的加入,本想孤立中国,没想到自己反倒被孤立了!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原本美国人对亚投行没有太多在意,因为主要是由一些小国、穷国组成,认为只要亚洲的主要经济体国家不加入,那么亚投行就只能是中国领导着这些小国、穷国自娱自乐,掀不起什么大浪,但是仅仅是一个亚投行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吸引力,但是亚投行背后的因素确实会很吸引人的,那就是&一带一路&,这是个很大的市场,亚洲的基础设施落后,若进行建设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一旦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这些国家的经济也就会有很大的发展,也就是说未来亚洲的这些国家就是很大的市场!这就是亚投行的魅力所在!
亚投行背后中美大国博弈
&无可奈何花落去&,不管美国愿不愿意,亚投行已经成了前景广阔、影响力不逊其它金融机构的由中国主导的金融组织,近期不会对美国的金融霸权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将动摇美国的金融霸权,这是肯定的,这也是美国压制其它国家不让其加入亚投行的根本原因。
孤立别人反倒孤立的自己,这是美国没有想到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盟友一个个背弃自己,面对美国国内不绝于耳的批评之声,亚投行已经成了美国的噩梦!
亚投行已经成为昨天,翻过这一彼具历史意义的标志性的一页吧。
美国主导下的TPP谈判
亚投行噩梦之后,美国的噩梦恐怕还没做有完,接下来将会是又一个噩梦,那就是美国主导的&TPP&!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大家如果留意,就会发现,美国在亚投行失意之后,加紧了&TPP&推动工作,面对亚投行的火热,&TPP&尤显落寂,更让美国揪心的是其亚洲对中国叫板最凶的盟友菲律宾竟然公开声明退出了&TPP&,这让美国人感觉到了阵阵寒意、身冒冷汗,要知道,欧洲各国加入亚投行是带的头,可以说在其中具有&领头羊&的作用,英国的加入起到了示范效应,随着英国这个美国铁杆盟友的加入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这才有了在最后几天欧洲国家&蜂涌而至&戏剧性的一幕。
如今盟友菲律宾主动退出&TPP&真的让美国坐不住了,害怕在盟友菲律宾的示范效应下,重演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的一幕,不断有其它国家退出其苦心经营的&TPP&,使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之一的&TPP&功亏一篑,从而导致美国&重返亚洲&的失败。
欢迎注册微信二维码
中美军用机器人展开新一轮竞赛:壁虎PK蛇形机器人
中国人无法理解的日本30大怪现象
人类化学领域有重大发现!火山灰+云=闪电!
开车太堵!富二代换了330万的“怪兽”摩托
那些让你想不到的名人合影!成龙也被调戏
嘴下留情!香港学生组珊瑚鱼图案呼吁保护
揭秘汽车“坟墓”:每年报废几百万辆无人切割
十大对不起票房的国产烂片 是不是都看过?
聊聊国内外的那些“非主流”经典军服(上)
江南造船发布建厂150周年宣传片 “中国海军摇篮”
让人笑趴下来的另类囧图 还有没有底线了!
印尼雨蛙想省力过河 结果搭上了“世界最慢便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时...
日21时35分,中国使用长征一号火箭在酒泉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热门关键字代理分站:
|& |& |& | & | & | & | & |&& |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美国大事年表
& & 图书馆目录中的针灸记载
& & 美国l802~1871年的医学杂志目录中曾经列出过针灸[213]。
& & 早期针灸临床试验记载
& & 1825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监狱里,针灸曾经作为实验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犯人患者的各种疼痛病症,取壬导较好的疗效。当时监狱的犯人还经常接受药物实验疗效,此类临床试验后来被抨击为违反人权的典型事件,受到广泛的批评[214]。1826年出版的《费城医学和物理科学》杂志曾经发表过针灸治愈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例报道[215]。
& & 早期使用针灸著名案例
& & 哈维.库兴(Harvey Cushin9,1869~1939年)在《奥斯勒传》中提到,美国现代医学教育之父奥斯勒医生曾尝试用针灸为一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董事治疗腰痛,结果失败,没能争取到这位蒙特利尔富有的糖业加工大亨为学校的捐款[216]。
& & 早期美国医学教科针灸书记载
& & 1876年,詹姆斯.哈亲森在费城出版的名为《医学理论和实践》的教科书中提到针灸疗法[217]。
& & 1892年,奥斯勒医生曾经在他编著的《内科教科书》中建议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和腰痛[218]。
& & 最早报道中国针灸的美国记者
& & 《观察》画报于1957年10月1日发表了摄影记者菲利浦&哈瑞顿 (Phillip Harrington)的配图文章,题目为&红色中国墨守古老医学&,其中提到作者在访问北京儿童医院时,看到中国医生使用针灸治疗疾病,文中还刊出针灸照片[88]。
& & 第一位赴新中国采访的美国电视记者罗伯特&科恩(Robert Carl Cohen)于1958年拍摄了一部题为&红色中国的内幕&纪录片,在介绍中国医疗状况时,其中有现代医院和传统针灸的内容[219]。
& & 真正第一篇实地报道中国广泛使用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的,是美国记者杜尔丁,他在采访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同时,于l971年4月24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了&天津医生说他用针灸治好了很多病&一文[220]。
& & 第一个美国记者发自新中国的针刺麻醉报道
& & 托平于1971年5月24日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中国人使用针刺麻醉进行心脏手术&的报道[221]。
& & 第一个美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新中国并参观针灸
& & 1971年5月,耶鲁大学的高尔斯顿(Arthur Galston)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格纳(Ethan Signer)教授在访问越南时,获得访问中国的邀请,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应邀访华的美国科学家,2人在访华期间参观了针刺麻醉手术[21]。
& & 第一个美国杂志报道针刺麻醉
& & 1971年6月7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了耶鲁大学的高尔斯顿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格纳教授访问中国,参观了针刺麻醉手术。文章刊登了经络穴位图,解释为&神经中心图& [21]。
& & 第一个美国记者在新中国接受针灸治疗
& & 1971年7月17 日,《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于北京&反帝医院&(协和医院)因阑尾炎住院并接受常规阑尾切除手术,第二天(18日),赖斯顿因术后腹胀腹痛接受了李占元医生的针刺和艾灸治疗。赖斯顿住院期间,将自己的治疗经历写成&现在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一文,发表在1971年7月26日的《纽约时报》上,此文被公认为美国针灸热的导火索[9]。
& & 第一个美国医生代表团访问新中国并参观针刺麻醉
& & 1971年9月,应中国中华医学会邀请,由4位知名美国医生及他们的夫人组成的美国医学代表团首次访问新中国,受到中国医学界的高规格接待。4人是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私人医生,世界著名的心脏病专家,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的教授怀特(Paul Dudley White)医学博士;密苏里大学健康科学院院长达蒙德(Grey Dimond)医学博士;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社区健康教授赛尔德(Vietor Sidel)医学博士;纽约西奈山医学院耳鼻喉科退休名誉教授罗森(Samuel Rosen)医学博士。代表团在中国多家医院参观了针刺麻醉手术[29]。
& & 《美国医学会会刊》第一次报道针刺麻醉
& & 1971年12月,达蒙德医生在《美国医学会会刊》(JAMA)发表了&针刺麻醉&一文,美国正统医学杂志首次报道中国针刺麻醉[26]。
& & 《科学》杂志第一次报道针刺麻醉
& & 美国科学界的顶级学术杂志《科学》于1972年1月发表关于中国针灸和针刺麻醉的报道[54]。《科学》杂志在1972~1975年间至少发表过9篇关 于针灸的报告和评论文章。
&美国第一家针灸中心
& & 由纽约执照西医师本森(Benson)医生于1972年夏在纽约曼哈顿开设名为&曼哈顿针灸中心&。中心雇用了数位亚裔针灸师,当时需求针灸的患者众多,来自美国及世界各地的患者预约排到一年之后。但因为当时针灸师在纽约州尚未取得合法地位,政府管理部门以&非法行医&下令取缔,&曼哈顿针灸中心&于当年ll月关闭[69]。
&美国第一次针刺麻醉手术
& & 美国第一次针刺麻醉试验手术于l972年4月由专业麻醉医师刘医生(wei Chi Liu)在芝加哥威斯医院(Weiss Memorial Hospital)完成。患者是一位31岁的麻醉护士,他自愿请医生采用针刺代替常规药物麻醉切除自己的扁桃体,手术十分成功。手术病例报道发表于l972年《美国医学会会刊》[222]。
& & 第一本针灸杂志
& & 《美国针灸》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Acupuncture)于1973年创刊。
& & 第一本中医杂志
& & 《美洲中医》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hnese Medicine)于1973年创刊。
& & 第一个中医针灸立法
& & 1973年4月内华达州通过了美国第一个法案承认中国医学为&专业职业&,州立法委员会几乎全票通过将针灸、中草药及其他中医疗法合法化。此法案出自州参议院448号提案,经由参众两院通过,州长签字生效。法案要求成立独立的州中医管理委员会,允许没有医生执照的专业人士申请针灸、中草药和中医执照,合法行医[115,116]。
& & 第一个官方机构承认针灸为医学治疗方法
& & 在美国各官方机构中,国家税务局(IRS)最先于1973年承认针灸治疗为医学治疗方法,规定纳税人用于针灸治疗的费用可以作为医疗花费报税。& &
&美国针灸热的最高潮
& & 美国大众画报《人物》周刊于1974年4月15日图文并茂刊登了一组包括电影明星、节目主持人和大牌运动员在内的多位美国家喻户晓的名人照,文章的题目为:&名人和平民都得到了针灸的帮助&,《人物》荟萃名人针灸故事的报道被认为是美国针灸热历史最高潮的标志[118,119]。
&美国第一个针刺麻醉评估报告
& & &美国针刺麻醉研究组&于l974年5月1日赴中国参观考察3周,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参观了l6家中国医院,考察观摩了48台针刺麻醉外科手术。1976年,美国科学院正式出版了题为《针刺麻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估报告[124]。
& & 第一个针灸戒毒中心
& & 1972年香港医生温祥来(Hsian9&Lai wen)等首先发明耳针戒毒疗法,其研究论文于l973年发表于《亚洲医学》杂志。1974年纽约林肯医院史密斯(Michael 0.Smith)医学博士建立了第一个设立在美国医院的耳针戒毒中心。
& & 第一个美国针灸学校
& & 美国第一个针灸学校&新英格兰针灸学校&(New England School of Acupuncture)于1975年创办。
& & 第一个全美针灸资格考试
& & 美国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全国统一针灸资格考试由非盈利机构&全国针灸资格考试委员会&(NCCA)举办,该机构创办于1982年,后更名为&全国针灸及东方医学资格考试委员会&(NCCAOM)。
&第一次官方承认针灸针为医疗器具
& & 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1996年正式将针灸针列为医疗器具,在此之前,针灸针被归为医疗实验用器具。
& & 第一个国家补充替代医学机构
& & 按照美国国会的要求,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于l991年成立替代补充医学办公室(OCAM),是美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官方补充替代医学机构。该机构于l991年升级为补充替代医学中心(NCCAM),在中心资助和研究的项目中,中医针灸和中药一直占有很大比例。
& & 第一次国家科学评估&&健康研究院针灸听证会
& &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于l997首次召开&针灸听证会&(Concensus conference,即&共识讨论会&),对针灸疗法作出了科学评估。专家评审委员会最后得出结论:针灸治疗一些病症确实有效[165]。
相关新闻 & & &时事聚焦:中美关系近年大事记(图)求美国崛起的过程,做一份美国的历史大事年表。(越短越好哈)
求美国崛起的过程,做一份美国的历史大事年表。(越短越好哈)
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已解决问题:262,122,360
&&&&&&&&&&&&&&&&&&&&&&&&&&&&&&
京ICP证050897号
撰写您的问题
还可以输入40字
您的提问可能已经有答案啦:
问题补充说明:
还可以输入200字
问题标签正确的标签能够获得更专业的准确的回答
您目前问豆为: 0不足以支付赏金哦~2015年中美关系十件大事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丁玉冰
  导读:一、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日至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奥巴马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这是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正式访美,因其对中美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塑造意义而倍受关注。
  一、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日至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奥巴马总统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这是习近平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正式访美,因其对中美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塑造意义而倍受关注。习近平的此次访美之旅从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开始,在那里出席了华盛顿州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举办的欢迎晚宴并发表重要演讲,参观了波音、微软公司总部和一所高中,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第二站华盛顿,习近平先后出席了奥巴马在白宫设下的私人晚宴、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与奥巴马正式会谈并共见记者、白宫国宴。在“白宫秋叙”中,两国元首见面交谈总时9小时。习近平强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方向”;中美双方应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不断拓展双边、地区、全球层面务实合作,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推动中美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会晤后,中方发布访问成果清单,共五大类49项,涉及政治、贸易、金融、全球治理、环保、军事、科技、农业、卫生、人文等领域。外交部长王毅总结说,习近平此行为中美关系发展拓展了思路,增强了动力,带动“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应对气变合作在2015年成为中美关系新亮点,充实两国全球合作内涵。6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就加强气变与能源合作达成共识。9月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元首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重申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具有重要作用,坚定推进落实国内气候政策、加强双边协调与合作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决心。借这个声明,中国首次在国际上宣布2017年推行全国碳市场的目标,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约合31亿美元)的基金用于应对气变,规模与此前美国向绿色气候基金承诺的30亿美元相当。11月30日习近平在出席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与奥巴马举行年内第二次会晤,此后又于12月11日应约与奥巴马通电话,气变问题都是主要议题。两国元首强调将加强合作使大会达成有雄心、成功的成果。
  三、南海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突出问题。
  2015年,美方极为关切中国南沙岛礁改扩建工程,以维护航行自由、避免南海“军事化”为由,不仅美国领导层、政府要员在重要双边接触中屡屡向中方施压,美国军方更对南海海域采取了加强巡视、强化周边军事部署的实际举措。5月美军P-8A“海神”反潜巡逻机搭载CNN记者巡航南海,7月美军新任太平洋舰队新任司令斯威夫特乘P-8A飞越南海上空,10月美海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沙渚碧礁附近海域,11月美国国防部官员称美海军计划今后每季度在南海人造岛屿12海里范围内进行约两次巡逻。至此,美国在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公开介入更加直接、明显,这是在美国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下发生的,中美分歧的本质是战略博弈,两军在南海发生意外摩擦冲突的事实风险更高。
  四、中美两军避碰规则得到加强。
  2015年9月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就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新增“军事危机通报”附件以及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新增“空中相遇”附件完成正式签署。中美双方都肯定构建军事互信机制的进展,强调防止误读误判的重要性,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接受中方邀请将于2016年访华。
  五、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互动先抑后扬。
  2015年上半年,美国持续热炒所谓“中国黑客对美发动网络攻击”,还多次扬言对中国有关实体和个人实施经济制裁,对两国关系正常发展构成严重干扰。6月美联邦人事局(OPM)电脑系统遭黑客侵入,约2200万名在职及卸任联邦官员个人信息泄露,美情报机构称中国是“头号嫌疑”。9月以来,两国就网络安全问题展开一系列良性互动。习近平9月访美时,两国达成互不进行和支持网络商业窃密行动、建立打击网络犯罪高级对话机制的协议。11月美国国土安全部常务副部长马约尔卡斯率网络安全执法跨部门代表团访华,12月1日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华盛顿举行,由中国国务委员郭声琨和美国司法部部长林奇、国土安全部部长约翰逊共同主持,达成《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指导原则》并同意建立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的热线。12月3日,《华盛顿邮报》披露中国已拘捕与OPM案有关的数名嫌犯。
  六、中美“秩序”之争苗头浮显。
  2015年,中国全力推进“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倡议,与亚太和周边国家积极加强互联互通,取得重大进展。这导致美国政府战略疑窦上升,“中国将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论调在华盛顿更有市场。奥巴马在这一年的国情咨文中再次唱响21世纪贸易规则应由美国而非中国制定的调门。美国政府一度试图阻挠AIIB,反被国际社会热情拥抱它的事实打脸。作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支柱,奥巴马政府极力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0月在亚特兰大谈成,成员不包括中国,这在亚太地区加剧了几组多边贸易服务协定谈判相互竞争的态势。
  七、美国国内对华政策讨论形成势头。
  2015年,美国国内战略学界围绕对华政策的讨论全面展开,代表性著述或言论包括国防部高级顾问白邦瑞2月出版的指责中国对美实施战略忽悠计划(Strategic Deception Program)的《百年马拉松》一书,前驻印度大使、外交关系委员会亨利 基辛格美国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布莱克威尔和前国务院官员阿什利 特利斯在《外交政策》杂志上联合发表的鼓吹以对华遏制战略取代接触政策的报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研究员蓝普顿5月发表的提出中美关系已近临界点之说的演讲、兰德公司在习近平访美前夕发布的“美中军事计分卡”报告,等等。这一讨论比较普遍地反映了在中美实力对比迅速缩小的历史背景下,美国国内对中国改革发展方向不符合美国期待的失望和焦虑情绪,充斥着美国应如何扭转对中国的“败局”并保持优势的建议,助长了“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国内的上升,对奥巴马及其继任者的对华政策调整构成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这一讨论与美国2016大选两党初选阶段相重合,造成了借选举提前炒作中国话题、各路参选人争相对华示强的现象。
  八、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
  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内部结构调整、全球贸易下滑的不利条件下,2015年中美贸易仍保持显幅增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月,美国继续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额为3.1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9%。而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至9月,美国对华贸易额同比上升3.7%,达4416亿美元,超过同期美国与加拿大的贸易额,意味着中国将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商务部数据还显示,9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达362.77亿美元。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约为7.4%,美国占比约为14%,世界贸易增长已进入“中美双核”时代,这将对中美关系和国际经济政治形态产生深远影响。
  九、台湾问题呈现在中美关系当中重新趋热的迹象。
  12月16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总额约18.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国国防部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美方这次对台售武主要还是出于取悦美国国内军工利益集团的需要,兼有在习近平访美后玩弄两岸政策平衡的考虑。与此同时,随着2016年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的临近,台湾岛内政局加速变化,酝酿新一轮政党轮替。美方加紧接触蓝绿阵营两党关键人物进行摸底。在此背景下,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分别于5月底6月初和11月中旬访美,美方予以同等规格接待。而对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习马会”,美国政府表达了谨慎欢迎,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表示“我们当然欢迎台海两岸为减少紧张、改善关系所采取的步骤,但我们必须看到这次取得的结果是什么。”
  十、中美为促成伊朗核协议开展合作。
  2015年7月,伊朗、欧洲联盟和伊朗核问题相关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在日内瓦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伊朗不得从事5%以上丰度的铀浓缩,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六国将不追加对伊新制裁并松绑部分现有制裁。在这场历时9年的马拉松式艰难谈判中,中美进行了建设性的协调与合作。该协议10月18日生效,中美随即达成《关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中阿拉克重水研究堆改造项目的联合意向声明》。根据该声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美国能源部将作为伊朗核问题六国工作组双组长,与伊朗共同推动阿拉克重水堆改造项目。[责任编辑:丁玉冰]
上一篇:下一篇: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大四我爱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