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娱乐的老总说让山寨手机也能玩上愤怒的小鸟,东莞会下雪 你信吗吗?

下载页面 -
专门网论坛 - 专业的笔记本电脑技术交流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新版 51NB专门网 客户端强势归来!
专门网的笔记本电脑及移动设备交流社区,尤其专长于ThinkPad笔记本电脑
扫描二维码安装
扫描二维码安装
支持分类信息/主题分类
支持搜索/分享/删选/注册
社区新帖热帖实时更新
所有数据和网站实时同步
查看周边用户、周边帖子
查看网友发帖位置
随时随地拍照上传
可多选5张照片
轻松录音上传
倾听ta的声音
回复信息及时通知
和好友实时语音交流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msenz Inc &此帐号不存在苹果iPad本周上市 山寨货闻风已先动
于技术准备时间较短,估计能够赶在4月和iPad同期上市的山寨平板电脑的数量并不多,&最多就三五款,真正大批量上市可能还要等到6月。&上述山寨厂商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目前iPad还没有正式在国内发售,前期卖的肯定是从美国倒来的货,价格会比较贵,而且量也不多,这里面还是有个时间差的。&根据记者从淘宝网上查询到的结果,目前提供iPad预订网购的商家报价大多在5000元以上,这和iPad的官方定价相比贵了将近50%,和山寨平板相比更是贵了一倍以上,这无疑为山寨抢占iPad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机会。因此不少山寨厂商的老板对于高仿iPad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月销量有望上万。&一位山寨老板甚至如此乐观地估计。
驱动中国手机端 日 20:17:53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智能机躁狂症,网络巨头玩手机,商机OR陷阱?
智能机躁狂症:网络巨头玩手机陷阱OR商机?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手机迷恋症正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快速传染。百度、盛大、阿里、网易、360等巨头或踏入陌生的手机产业链中要做自有品牌,或和手机厂商眉来眼去搞贴牌定制,莫不“发烧”。
  对苹果的狂热追求,最终将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的雷军和以通信技术见长的任正非等,卷入了同一场高风险的棋局中。它注定让定见者心有余悸——智能手机将是新大陆还是新陷阱?
  手机迷恋症正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快速传染。百度、盛大、阿里、网易、360等巨头或踏入陌生的手机产业链中要做自有品牌,或和手机厂商眉来眼去搞贴牌定制,莫不“发烧”。这种“聪明人”式的集体冲锋并不鲜见,早如当年的SP(移动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近如微博,当市场出现临界点或创新式产品诞生时无人肯轻易踏空。移动互联网时代亦如是。
  动机来自现实的威胁。不需要再用数据解释,只需要看看周围的人已多么依赖智能手机的小小屏幕。谁轻视移动互联网的颠覆式力量谁就将失去未来,这并未危言耸听。
  而决战移动互联网未来,一是直接切入终端,二是以终端为基础建立大规模分发的渠道。苹果、谷歌、三星这三家移动时代的大赢家,尽管商业模式各有不同——苹果创造了高度封闭的移动生态系统,谷歌则以Android操作系统为核心成功复制了互联网上的流量零售模式,三星则占据了制造产业链的上游,但都抓住了这一行业的关键:要么抓住终端,要么抓住渠道。
  前者无疑最具诱惑力,但也最难。速胜速败在手机市场似乎已成魔咒,诺基亚从辉煌登顶到坠入悲剧的下滑曲线不过数年,国产机的辉煌也是转瞬如云烟,近年来的明星宏达电(HTC)也是瞬间即遭遇挫败。苹果和三星令人艳羡的成功背后,不仅残酷体现了消费级市场的马太效应,更暗示着,即使是拥有强大技术实力的公司,也难以在变化迅速、产业链复杂的手机产业中始终摸对脉搏。
更何况跨界为之的巨大沟壑。可预见的困难包括且不局限于行业基因、人才、投入力度等等。关键的是,假设那些互联网公司仅是为了将自己的移动应用置入手机从而获得收益,那么他们很可能忽略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少有用户会为某个互联网公司的内置应用而购买一款手机。强势如腾讯,即使拥有手机QQ、微信两大杀手锏,对做自有品牌手机也兴趣寥寥;快速崛起如小米手机,用户引爆点显然也不是应用或服务,而是高性价比的手机本身。
  杀入手机终端市场显然不仅仅需要勇气,悲观者如李开复,做出“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大多数会失败”的预测就不足为奇。
  高调进军手机市场的周鸿祎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他显然不打算真正去生产手机,而是准备走谷歌式的占领渠道之路,或者说,是智能手机时代的斯凯之路。
  杭州斯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于因联发科芯片而起的国产机辉煌时代。它在2005年即推出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手机软件平台,其商业模式很简单——手机厂商合作,将其应用商店内置到手机中,靠增值服务尤其是游戏收费获利。斯凯之所以能在短短数年内大获成功并上市,其强悍的手机渠道推广能力居功至伟。而手机厂商之所以愿意和斯凯合作,首先是斯凯提供了能帮助提升手机销量的免费软件,即将基于联发科芯片的国产山寨机改造为能安装应用、运行游戏更流畅的“智能机”;其次,斯凯的增值服务收入与手机厂商分成,增加了后者的利润。
  由此容易发现,周鸿祎的思路和当年的斯凯几乎如出一辙。比如会和多家手机厂商合作,不排斥竞争对手如腾讯QQ等受用户欢迎的应用,增值服务分成补贴手机厂商。商业模式的差异之处或只不过是360提供的产品和收费方式,这无疑也是最大的悬念。
  可以大胆猜测,争抢渠道和互联网营销将成为“360手机”最大的致胜法宝。周鸿祎无疑深得其中三味,他已成功让未来的“360手机”成为舆论热点,并且第一枪即联合了拥有运营商销售渠道的华为手机。更聪明的是,他瞄准了低端市场,低端市场用户更在意方便与否,对预装软件有更高的承受力,而不像高端用户往往会选择自己更喜爱的应用。
在此意义上,宿敌雷军和周鸿祎在“互联网手机”战争中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但却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两个人。前者靠专注和速度树立了一个先行者的榜样,即以互联网营销和销售模式创新为基础,提供高性价比的手机;后者则对中国互联网草根用户有着异乎寻常的了解。两者共同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靠应用或服务在手机上赚钱的法门。
  但请注意,这并非结论。经过这场智能手机的大战,最后能端起红酒杯庆祝的可能只属于华为这样的企业。
  在过去的2011年,这家全球第六大智能手机厂商的成绩单让人惊艳——华为C8500成为第一款破百万的国内Android智能手机,第一款六个月时间内破百万的国产智能3G手机。华为打算在今年卖出5000万到6000万台智能手机。相比之下,2011年的销量是2000万台。
  如果想弄明白这家中国巨头的到来对手机业务意味着什么,请看它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其他领域有过什么样的影响。
  咨询公司CCSInsight分析师主管伍德说:“任何研究过基础架构市场、知道华为在设备市场做过什么的人都应该明白,上述计划对于华为的抱负来说是非常谨慎的。”他表示,华为毫不留情,所以有些公司已经不存在了,如北电等;还有一些公司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比如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比如阿尔卡特-朗讯。
  就连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生产商、市值约320亿美元的瑞典爱立信也开始感觉到了来自华为的竞争。今年1月,爱立信公布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净利润数据。多年来爱立信一直在移动电信设备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据一些评论人士预期,今年中,华为公布收益数据时,它有望超过爱立信。
  如果华为得以在手机市场复制自己的成功,谁将成为失败者?行业研究公司Gartner的米拉内西说:“诺基亚应该感到担心,或许不像很多人预计的那么严重。”但像LG和宏达电这样的公司也许就没这么幸运了。如果没有三星那样的体量,没有能力投入数百万美元用于一款手机的市场营销,那么一场残酷绞杀战的结局就可以想象了。
当然,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设计和品牌。现实是,全球的手机制造商都仿效苹果,依样画葫芦。
  巴克莱资本的DaleGai表示,“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国手机制造商而言,要斩获可观市场份额将有难度,因为它们虽(有能力)在硬件上展开竞争,但硬件已不再是关键因素。你在服务和应用程序方面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华为的策略是逼近苹果。2月份,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移动世界大会上,华为展示了一款高端智能手机AscendDQuad。这款手机搭载了谷歌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统,拥有4.5英寸的高清触屏、速度更快的处理器以及全高清的视频拍摄功能。据华为透露,这款手机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面市。
  这意味着华为正在有计划地朝高端手机层面强势转向。当然,以上这些绝不是说类似苹果这样的国外手机巨头的好日子到头了。多数人可能更关心,在未来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谁能与苹果正面交锋?在手机计算机化的大趋势下,进入智能手机领域的互联网企业又拿什么去抵御低价山寨机,难道要重复PC企业当年的老路?答案或许将在不太久的未来揭晓。
  阿里巴巴vs.百度:抢滩云端
  貌似找到一条击败苹果的好办法,但好日子并未如期而至。
  如果想击败苹果,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走云端一体化的路数了。不是吗?
  作为“云”主导者的谷歌和作为“端”主导者的传统手机厂商现在是各唱各的调。谷歌之所以马不停蹄地升级Android,就是不希望手机厂商在Android上做过多的自主开发,从而影响谷歌主力产品如搜索和地图等的推广,因为毕竟最后还是靠这些来赚钱的。而手机厂商则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卖手机,服务本身反正很难挣钱,也就不是那么积极。最后的结果就是Android手机的消费者体验远远赶不上iPhone,苹果得以享受高得惊人的品牌或者说是用户体验的溢价,以一己之力攫取了手机市场50%以上的利润!
  因此,当同样拥有强大云服务能力的厂商(这里主要指的是互联网厂商)开始定制手机,当他们将自己的云服务与手机硬件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当他们的云手机的消费者体验能够达到iPhone的80%而价格却只有iPhone50%的时候,云手机的好日子就来了。
百度和阿里巴巴肯定明白其中的道理。5月15日,百度正在移动搜索领域展开公司历史上最大胆的尝试。百度发布了定价不超过1000元(合158美元),搭载“百度云”(BaiduCloud)系统的智能手机——这是一款通过修改谷歌Android平台开发出来的手机操作系统。百度表示,这款手机将启用一个独立品牌。
  阿里巴巴的动作更早一些。去年7月28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由该公司独立研发的阿里云操作系统(阿里云OS)。这是云计算技术在国内移动终端的首次大规模产品化应用,同时,全球首款搭载阿里云OS的天语云智能手机W700也一并亮相。
  但阿里巴巴这款智能手机的销售数据一直是个谜。很多媒体都在追问阿里云手机的销量,而阿里云总裁王坚总避而不答:“我只能说比预期还要好。”直到今年5月30日,阿里云宣称搭载阿里云OS的智能手机累计销量达到100万台。
  与满大街的iPhone相比,云手机的现实的确有些尴尬。
  免费云
  虽然百度和阿里巴巴都打云概念的这张牌,但百度的“云”重在搜索,阿里巴巴的“云”主打网购。两者都结合了自身最强大的优势。
  阿里云最早诞生于日。那天,正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办十周年。在庆祝晚会上,阿里巴巴原来的云计算团队突然以子公司身份现身,号称将专注于云计算研发的阿里云。不过,在年底一场轰轰烈烈的招贤纳士运动之后,他们很快湮没在阿里巴巴庞大的体系之中。
  接下来,事情就变得麻烦起来。当阿里云庞大的云布局曝光——分布式计算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手机操作系统、浏览器、输入法、搜索、地图、邮件、翻译等。很多人并不相信,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博士,如何消化这一盘过于巨大的蛋糕。
  两年后,阿里云正式推出独立研发的阿里云OS。新的质疑接踵而来:阿里云手机到底卖出了多少?互联网企业搀和到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胜算究竟会有多大?预置了阿里巴巴太多应用的手机会有多少用户能够接受?尽管后来阿里云动作不断:从与日本游戏平台DeNA达成战略合作,到获得政府亿元资金支持,再到联手天语发布W806大黄蜂以及W619小黄蜂,但疑问从未停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则认为阿里巴巴在通过云计算进行产业布局。他说:“所有互联网企业都不会通过智能手机赚钱,手机制造业毕竟已是红海市场,大家趋之若鹜的本意在于营造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对此,王坚亦多次宣称阿里云一心只想搭建基于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的开放平台,在新的领地为阿里巴巴集团筑起一座新的堡垒。
  阿里云手机很快就有了“追随者”,以近80%份额主导中国搜索市场的百度同样将心思用在了云上:从去年发布首款深度整合百度·易平台的戴尔StreakProD43手机到整合重头资源成立“百度移动·云计算事业部”,从今年正式发布云战略,开放百度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到推出第二款搭载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由长虹贴牌、富士康代工、联通包销,打通全产业链的智能机H5018,以及最近发布的基于Android4.0版本深度定制的ROM平台,百度的云雪球越滚越大。
  有同行谷歌在Android平台的成功在前,百度开发云系统也并不那么突兀。而相比阿里云坚称其操作系统完全属于自主研发,百度选择基于Android二次开发的保险举措也使其免遭质疑。据了解,在最新发布的百度云手机中,百度为其设置了智能搜索、百万首正版音乐免费下载、百G网盘免费使用、云备份等等云服务。
  百度的用意自然远远不止在于卖手机,而试图将百度各种应用与服务串联起来,以开放共赢为诱饵,开放API,打通手机终端厂商、硬件制造商及开发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培植一个足以让自身坐享其成的生态圈。
  真假OS
  “我要澄清一下,阿里巴巴没有做手机,只会免费提供云操作系统,不管对方是传统手机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在与王坚接触的一小时内,他将这个意思反反复复表达了六遍。
  王坚从来不会承认自己的云OS就像点心OS、小米MIUI、百度ROM那样,基于Android修改而来,假如有人以此质疑他,他会按住性子耐心解释——仅仅是兼容Android而已。对于这款费时三年,耗费1200多位工程师心血,多次推倒重来打造出来的产品,王坚不免视若珍宝。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并不买阿里云OS的账,认为其不过是自娱自乐的噱头而已。
  “比较PC与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由于PC硬件核心CPU与软件核心操作系统都不在中国人手中,最终导致全行业打起了价格战。至少到目前位置,这个状况在智能手机行业并未改变,照此下去,我认为历史还会重演。”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他认为,除基于Android等成熟操作系统二次开发的国产操作系统之外,还有企业宣称完全自主研发出了操作系统,但从专业角度评判,他们所说的未必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充其量只是商业手段。当然,国内企业有自主研发操作系统的意识值得鼓励,但要务实。
  事实上,无论阿里云OS还是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的确与全球主流操作系统及平台不太一样。比如,百度力推的百度·易手机主打的概念就是“智能框”、“云服务”、“百度应用”、“贴心功能”四大个性化服务,而阿里云OS则将基于云计算的网购等多类应用放在了首要位置,大打“定制”牌。
  虽然,阿里云OS无法与三大巨头比肩,但毕竟为实力稍逊者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至少,阿里云OS在方便、本土化及低门槛方面确实诱惑不小。天语当初之所以敢在阿里云OS尚未成型时投入资源共同开发,难免有其“赌一把”的心理,但面对阿里云开出的“不收取授权费,不参与智能手机销售分成,补贴60亿元在淘宝进行促销”的优厚条件,想不动心也难。
  “6月份,天语之外用阿里云OS的另一家厂商的产品可能会面市,7月份还会有,不知道今年会有多少。”王坚说。
  利弊逻辑
  去年百度与戴尔合作的手机已经被渐渐遗忘——让人顾虑的新鲜模式加上比高端机便宜不了多少的价格,使得百度这款处女作赚足了眼球,却没能达到变现预期。
  无奈之下,百度将第二款手机的价格大刀阔斧地砍掉七成,仅售899元。百度对此的解释也很有意思:我们在一线城市待的时间太长了,不太了解二三线城市客户的需求,他们掏1500元买手机也会觉得贵,我们应该首先满足他们能够承受的价格,再去谈体验。
很快,他们就发现这套说辞作用不大。又将理由归结到服务方面。“我们把搜索、存储等功能都移到了云端,无论用户花500、1000元还是3000元,所获得的服务并无二致。如果是低运算能力的终端,价格就便宜,耗电更省,让用户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好的服务。”
  不难明白,百度的言辞不外乎为其低价披上了遮人耳目的外衣。近年来,在三大运营商的主导下,3G千元智能手机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尽管在市场份额与人气方面收获颇丰,但诸多参与的手机厂商并未有多少盈利,甚至亏损。其导致的结果是:若无足够硬气的配置,别想卖出高价。
  “打价格战不是长久之法,利润会被一压再压。”姜奇平表示,“现在正处于功能机的成熟阶段,智能机的初始阶段,目前应该说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只是参与者要找对方法,不能一味走捷径。”
  前景难期
  2011年被称为智能手机大爆发的年度。据IDC数据显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91亿台,首次超越PC出货量。面对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企业自然坐不住,只是由于缺乏硬件经验及渠道只得与硬件厂商合作。
  对于互联网企业与硬件企业的联手,业界对此同样有褒有贬:有人认为利好在于短平快,可迅速合并用户,亦有观点认为这对传统手机厂商并不公平,似乎他们只成了互联网企业利用的工具,而超低的价格、丰富的应用,对传统手机厂商来说无异于自损。姜奇平则从互联网企业角度分析认为:当互联网企业与一家硬件厂商绑定时,往往就排斥了其他硬件厂商。就连谷歌在收购摩托罗拉后,都会急忙向阵营内其他强调不会庇护摩托罗拉,更何况远不具备一统天下实力的企业。“当然,中国是否能够挑战世界的规律,有待观察。”
  陈金桥则提示互联网企业:“由于只得与产业链其他角色合作,从而牵涉到的环节较多,手机一旦出现问题,用户自然会抱怨品牌承担者,对于这一点,互联网企业要有准备。”
  王坚坦言收到了来自消费者的大量反馈。他对用户反应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一种是用惯了其它品牌手机的用户,因习惯一时难以更改导致的;一种是阿里云OS自身需要完善的;还有一种则是用户对于硬件等其它环节的不满。“对于这些反馈,我们只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时刻提醒自己,正是由于消费者的不断提醒,阿里云OS才得以持续完善。我们打算在每个季度都会推出新版本OS。”
如今,智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对于互联网企业炮制的智能手机大戏,似乎没人能够准确地猜透结局。
  艾瑞咨询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中写道:显而易见,互联网公司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是对用户的争夺,目的是为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做准备从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争来看,短时间内还难分胜负能够获得多少用户,下一步移动互联网的布局如何发展,如何盈利还未可知,面对众多的未知因素,互联网公司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前途令人堪忧,可以明确的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信息网络部副主任许志远看来,互联网企业必须确定好市场定位,整合好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把控好用户体验,在公开渠道及运营商定制渠道方面齐头并进,尤其要做到手机硬软件匹配均衡,不致顾此失彼,才能有足够资本在智能手机市场立足。
  华为vs.联想:谁能扛大旗?
  他们都在各自领域拿到了全球顶级公司的通行证,但在智能手机领域或许是个例外。
  华为与联想的处境有何不同?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2011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净利润下降52.9%,而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净利润大增73%。但这并不适用于比较这两家不同领域中的全球顶级公司在智能手机上的表现。
  随着用户逐渐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代替个人电脑,全球第二大个人电脑生产企业联想集团与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都将公司未来战略锁定于此。不同之处在于,联想集团的业务发展重心是中国的中低端手机市场,而华为则在今年的巴塞罗那移动世界大会推出了,号称当今世界上最快、最薄的高端手机。
  这与一年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对比2011年的移动世界大会,再怎么描述华为取得的巨大进步都不为过。
  事实上,这两家公司当初都是以低端智能手机作为自己的入场券。2011年的移动世界大会上,华为只推出了IDEOSX3这一款智能手机。那是一款非常普通的廉价手机,没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据研究公司Gartner数据,截至2月12日的一年里,华为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从1.5%提升至2.3%,跟诺基亚和苹果等公司比起来仍旧很小。而联想的智能手机除了价格优势以外,也确实找不到太多的亮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1年第四季度,中兴和华为是除了苹果以外增长最快的手机销售商。
  华为的口号也似乎更抢眼。这家智能手机销量全球第六的生产商希望通过Ascend等系列,在2015年之前成为世界三大手机品牌之一。反观联想集团似乎稳健的成份更多一些,直到5月30日,才刚刚踏入高端智能手机的大门。
  “陷阱”也得跳
  为谋求市场规模,华为与联想无一例外加入了“千元智能机”战场。只不过硬币还有另一面。
  华为似乎更有感受。2011年,华为销售总收入达2039.29亿元,这个数值是4年前的两倍多,相当于百度在2011年总营收的14倍。但华为正在为从运营商市场向企业级与消费者业务的转身付出代价。2011年华为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仅11.7%,去年该比例则为24.2%;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华为对此的解释为“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
  不过华为在消费业务交出的答卷还算令人满意。2011年华为在消费者业务销售总收入达446亿元,同比增加44.3%;其中,全年智能手机销售量约2000万部,较2010年增长逾500%。据华为终端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表示,2011年,华为终端销售收入为68亿美元(约430亿元),这几乎占到了华为销售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显然,智能手机的贡献功不可没。
  有资料显示,华为第一代千元智能机C8500上市百日销量超百万,第二代千元智能机C8650上市两个月也破百万销量。根据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相关研究数据发现,2011年第四季度,除三星与诺基亚之外,华为凭借与运营商合作推出的千元机,以12.6%市场份额跻身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三位,同样受惠于千元机的中兴则以11.1%紧随其后。
  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谁都不会落后。联想移动互联与数字家庭业务集团总裁刘军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2011年为了抓住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联想针对三大运营商推出了从2999元至1000元价位的多款中低端产品。”
  但这些市场份额与利润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据了解,90%以上的全球手机行业利润正被苹果与三星瓜分,其他厂商只可分得少得可怜的残羹冷炙。华为终端副总裁余承东公开承认,华为Y系列手机虽发货量大,但运营商杀价太狠,根本不赚钱。他表示,在这个残酷的智能手机市场,没有规模经济便难成活,毕竟1000万台与1亿台的智能手机采购成本相差很大。
基因也能改
  相对于华为来讲,联想的财报表现是值得称赞的,但智能手机对其财报的贡献确实微乎其微。即便算上平板电脑,乐Phone和乐Pad的销售收入也还没有达到联想总收入的百分之五。要知道,在乐Phone刚刚面世时,联想甚至没有把iPhone放在眼里,如今年乐Phone销量不过600万台,别说跟iPhone去比较,就连华为的四分之一也没有达到。
  事实上,在轰轰烈烈的移动互联网革命中联想算得上是个积极分子。如2009年花大价钱回购一年前以1亿美元贱卖的联想移动业务,之后,又推出乐Phone与乐Pad。2011年1月,联想成立专职研发移动互联网终端的MIDH,今年5月,其又宣布将在武汉建立集移动互联网终端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联想(武汉)产业基地。
  但正醉心于智能电视,希冀以此带动四屏融合,沿着PC+的康庄大道成为全球第一的联想,必须再努一把力。互联网专家姜奇平告诉本刊记者:“从历史上几次重大关头中联想的表现来看,领导人应该负主要责任。从以往错失进入通信业及电子商务良机,到后来拒绝联发科一起做低端机,从而失去一举击垮欧洲产业链的最佳时机,联想几次转型尝试都失败了;反观华为,一路走来非常稳健。”他认为,联想在战略能力上不如华为。
  事实上,华为公众形象内敛得几近保守和封闭。不过,如今正被口无遮拦、喜形于色的余承东所打破。5月31日零点20分,余承东在微博中写道:“人生总会经历心灵剧痛与磨难,自己情商太低,当明白一些事情的时候已经太晚了。风雨与磨难之后只会更坚强。微博是公开媒体,不宜流露个人情感,应把悲伤留给自己,把快乐分享给大家。”
  四天前,余还曾发微博称,“公司里就我一个人最积极发微博宣传公司产品……然在这么一个低调大公司里,我这样做是出格出位了,也容易把自己给报废掉。我常常也感到很犹豫与彷徨。”
  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华为自我求变的一个过程的表现。从2011年起,华为便启动了以亲和生动的新形象换下严肃老面孔的尝试。从华为终端体验店在北京西单开张,到公司高管陆续开通微博。从刊登路边广告到形象广告遍及地铁、机场、意大利超级杯赛场等各大城市的时尚地标和核心商圈,走出运营商幕后,来到大众消费者面前的华为越来越随意、张扬。华为总裁任正非甚至鼓励公司宣传部门不要害怕对外说错话。
 只是,将开放基因塞进低调的躯体,尚需一段时间的排斥反应——据说,余承东经常被员工私底下称呼为“余疯子”。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华为以往过度依赖运营商的“后遗症”正在显现。
  今年4月,华为首款轻薄双核智能旗舰手机AscendP1发布,被视为华为向高端消费品牌迈出的第一步。这正是余承东多年夙愿。他始终认为,对华为而言,当初期已成规模之后,推出高端产品已提升产品价值方为正途。
  “世界没有人记住第二,都记第一。世界第一是珠穆朗玛峰,第二高峰是什么?很多人答不出来。想有未来,必须面向终端消费者,做高端。”余承东说。来自华为终端的官方说法是:人们记住的永远是行业旗舰标杆,因此不管是高档、中档还是低端产品,华为终端都要做同档次中的精品。
  AscendP1将成为华为此后系列高端手机的前锋,此后华为还将有多款高端机型陆续上市,余承东在微博上写道:“AscendP1及AscendD1的2600mAh超大容量电池版本预计7月下旬量产??MyDreamPhone”,而后者之所以被华为自称为全球最快智能手机,皆因其搭载了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四核处理器。
  联想也没闲着。5月30日,联想携英特尔正式发布K800智能手机,并将其锁定为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这款首次搭载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机市场售价被定为3299元。此前几天,刘军曾向记者表示:“3000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市场,我想联想会有此类计划。”
  不做“窝里横”
  目前国内手机厂商基本瞄准中低端市场,国外手机厂商则基本瞄准中高端市场,而华为对高端智能手机的重视显然说明了华为的发力点并不在国内。
  “华为手机终端领域主要竞争对手根本不是中国厂商,而是国际巨头们!我们无意与国内兄弟企业竞争,而要在全球市场上与最强大的对手作战,努力去赢得市场、获取利润。”余承东宣称。
  这话多少会让国内的厂商感到有些不舒服,但事实的确如此。自1996年华为启动全球化战略起,虽有爱立信、阿尔卡特等国际巨头重重围困,华为依旧取得国际市场重大突破,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电信设备运营商。依靠运营商这棵大树,华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据华为终端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1年底,华为终端的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500多个运营商。
这是因为华为于2010年首次提出的“端—管—云”战略的确让运营商产生了兴趣。在华为看来,华为终端作为“端—管—云”战略的重要部分,是华为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的关键触点,而智能终端将越来越多地进行“云-端互动”。
  “华为是‘狡兔三窟’,很有可能在云、管、端三条主战场上全面获胜。”姜奇平称,“相比之下,联想正逐渐显露出衰老迹象。当然,他们都比互联网企业更扎实。”
  “若比较华为与联想在智能手机的潜力,我倾向于更有冲击力的华为。看看历史就知道,华为只要下功夫做一件事情,往往就会做得非常好。”飞象网CEO项立刚称。
  但华为现在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品牌知名度如何才能更响亮?为更贴近消费者,余承东甚至曾就是否可将华为改名为“华昇”公开征集意见。
  眼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乱战一片。除苹果、三星牢牢把控利润关口之外,摩托罗拉、索尼、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厂商正逐步丧失话语权,多个行业跨界涉足智能手机的企业尚未形成大气候。在余承东看来,这正是华为崛起的绝佳契机,甚至放言于2015年与其它两家企业成三足之势。若几年后中国手机市场果真仅剩几家,华为和联想将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小米vs.360:谁更懂营销?
  互联网江湖最会制造噱头的两家企业在手机领域再度开战。
  雷军估计做梦也没想到,他会成为周鸿最新的攻击目标。
  5月18日,奇虎360总裁周鸿在微博上开炮,矛头直指目前国产智能手机典型代表企业小米。在多条微博中周一直或明或暗地表示小米科技CEO雷军欺行霸市,控制水军进行营销活动。
  被动迎战的雷军也毫不客气地反击:既然某人想做手机就好好做,做一个正常商人,用产品说话。如果产品真的过硬,就不用天天靠嘴巴到处骂人活着了!
  周鸿的目的显而易见。小米手机目前在业内炙手可热,而周鸿想在智能手机领域迅速赚足眼球,捷径便是借力造势。周鸿的360手机未来的命运暂时不得而知,但眼下从知名度上,周确实主动拿到了好牌。
  事实上,引发争论获得关注是周鸿的一贯风格。曾经的3Q大战让奇虎360俨然成为能够和腾讯比肩的公司,之后顺利上市。业内也有效仿者试图通过挑战腾讯来获得足够的知名度,但醒悟过来的腾讯选择了高挂免战牌。
  这一次,被称为中国手机“营销之王”的雷军显然也吃了个哑巴亏。靠大量的营销投入才让小米手机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却被周鸿一手巧妙的移花接木借势上位。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双方走的套路基本相同,首先是疯狂的营销打知名度,然后以高配低价的噱头冲击市场,通过手机生成移动互联网生态链条。
  值得关注的是,“和近一段时间风传做手机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小米手机基本没有互联网的产品,可以认定这就是一家纯粹的手机公司。”飞象网CEO项立刚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
  周鸿找对了对手却摸错了方向?
  恐怕的确如此。周鸿与华为合作的第一款360特供机闪耀还没有开始发售,他已开始为第二款特供机爆米花做准备了,由此不难看出他依然把目光牢牢锁定在小米的身上。
  业内人士表示,小米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国内互联网公司简单套用,如果周鸿的眼里只有雷军,那离失败的命运也就不算太远了。更大的隐患在于,“小米手机的时代会过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对本刊记者说。
  难以复制的雷军
  “雷布斯”并不好复制。
  去年8月,小米手机的发布会在北京798区一个大会场举行。在发布会开始前两个小时,凡客诚品CEO陈年被众多小米粉丝和媒体挡在会场外,几经奋力拼杀才得以进入会场。小米公司的公关甚至为此严格限定参加会议的记者人数,一家媒体只允许一名记者进入。而在会议开始后,会场内挤满了观众,会场外的直播视频前也人头涌动。以乔布斯式穿衣风格登场的雷军引发轰动,身着小米手机服装的米粉以及小米科技的员工都在会议现场里疯狂喊着“雷布斯”。随后,以UC优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为代表的几大互联网企业的掌门人,摔掉了手中的手机以此表示对小米的支持。几天后,一波关于“雷布斯”的宣传攻势也如约而至。
 这次发布会标志着“雷军系”浮出水面。离开金山后,雷军更多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示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雷军围绕着移动互联网投资了很多公司,以优视科技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以凡客诚品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以拉卡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而此次强势出击手机行业也被业内人士认为:雷军之所以做小米手机是为了给自己投资的一些项目找到出口,试图打造一个自成体系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圈。
  这正是苹果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从操作系统到软件应用开发,苹果控制着所有的环节,打造了一个属于苹果自己的完整产业链。虽然小米暂时还不能成为下一个苹果,但披着乔布斯外衣的雷军对于苹果的多个特点还是学得有模有样。
  与曾经引发轰动的iPhone系列一样,小米手机被认为是中国手机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单机接近200万部的销量让人瞠目结舌。尽管从发售的当天开始,小米手机就一直被外界称为山寨手机,但和如今介入手机行业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不同,雷军一直牢牢把控着手机的设计环节以及产品的命名权,这也让小米手机的品牌效应始终没有受到损害。
  这实属不易。可以佐证的是,2008年,谷歌推出免费开放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Android,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平台开发自己的智能手机,这让其他想进入智能手机行业的企业看到了希望。2010年,谷歌推出一款触摸屏智能手机,这款手机仅仅采用在线销售。这本被视为谷歌对手机产品直销模式的大胆尝试,但该手机一直受到销量不佳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的困扰。
  尽管谷歌利用电商销售智能手机的模式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但雷军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与大多数跟风者不同,二次创业的他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小米上。据雷军回忆,小米从开始创立就定好了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做手机,模式是电商。主要原因或许是雷军本就熟悉电商,他在1999年就曾创办了卓越网,近年更是参与了凡客、乐淘等电商的投资。
  更为重要的是,电商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行业的重要渠道。原因也很简单。电商的消费者几乎都是互联网的活跃人群,对互联网企业的品牌也比较了解,渠道成本几乎可以不考虑。单从节约营销费用层面上看,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但雷军最终没有先做手机,而是选择了手机操作系统MIUI和手机应用产品米聊为首攻方向。以此在移动互联网行业打开知名度后,再进行手机硬件的生产。
 这种逻辑也证明了雷军对趋势的预判性。他曾说“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2010年,苹果iPhone4开始发售,引发业内关注,同时以“愤怒的小鸟”为代表的优秀手机应用、以twitter和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兴起,让2010年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一年。
  结果可以想象。2010年8月,小米发布的MIUI系统在业内受到广泛好评。据称最风光时,有上百万的手机发烧友加入到MIUI的开发中。这也让小米决定提前涉足硬件市场。
  除了发展速度快一点之外,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采用电子商务模式的小米手机打破了国内手机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不同,与谷歌通过电商销售手机失败,小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短短一年不到时间,就远远超出了当初制定的全年销售30万部手机的计划。
  “饥饿营销”是雷军在小米上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小米选择的一轮轮限量发售、每轮开放购买的模式有关,这样的模式让小米手机总能在很短时间销售一空。在小米手机最紧俏的时候,微博平台上甚至有人转让“小米手机的购买权”,而小米公司和雷军则不断道歉,称因为产能不足才采用限买的方式,这无疑让小米手机更加引发业内关注。巧合的是,这正是乔布斯最擅长的炒作手法,挤牙膏式的发货、配合大量事件营销拉升关注和渴望,这些手法几乎被雷军学到十分。
  但雷军也有苦衷。目前国际一线手机品牌几乎已经牢牢掌控零部件的采购权以及生产线的加工权,国内厂商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而作为行业新兵的小米手机更容易在这个环节受人控制。
  或许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雷军选择了相对保守的策略。他采用先发订单来预估销量,然后根据销量向原材料商以及制造商下订单的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金压力。况且根据目前的材料估算,小米手机整机成本在1300元左右,和1999元的售价相比依然有一定的利润。
  这样一整套的模式让小米手机给互联网企业开拓出一条全新的道路。需要提醒的是,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和互联网企业牵手,但从业绩上来看,还没有出现下一个小米。
 从免费到零利润
  日,小米发布小米手机青春版。同一天,奇虎360宣布推出旗下首款360特供机“华为闪耀”,两部手机的定价都不约而同地锁定了1499元。
  这距离周鸿首次透露进军手机市场仅仅有11天。5月4日,周鸿在微博中表示:“高富帅与白富美人手一部iPhone,难道丝只能买低档货?我们决定与国内外厂商合作,零利率把高配置智能手机以低价特供360用户。”
  这条微博立即引发轰动,随后他还反复向网友征求关于手机的建议。根据目前360对外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华为闪耀”配置为双卡双待、配备4.3寸高清大屏、1G处理器、1G内存、4G存储内存。
  潜台词就是通过让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用户。问题是,周鸿能在手机上复制自己在电脑上的玩法吗?
  从奇虎360今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报中,不难看出其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07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2145万美元,增长明显。但目前它的收入来源主要有四方面:捆绑第三方杀毒软件分成收入、软件管家的第三方软件下载佣金收入、安全浏览器的网址导航收入以及游戏浏览器的第三方游戏分成收入。自从360推出免费杀毒后,杀毒、软件管家等收入占比开始减少,目前360的绝大部分收入由后两项贡献。根据2011年财报显示,这两项的收入合计占据了总收入的95%以上,而这两项收入几乎都依赖于免费杀毒软件带来的流量和用户。
  但手机毕竟属于硬件,有非常多的固定成本,周鸿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他表示,手机的售价中有三分之一被渠道商拿走,360将为用户省下这笔费用。现阶段,360做手机不可能做到免费。他对手机盈利模式的定位是,未来手机都将是免费赠送,靠提供增值服务来收费。
  值得关注的是,奇虎最近有一次股价大跌就发生在周鸿提出“我们不会补贴手机,会在手机里创造新的长期收入来源”一席观点之后。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与奇虎的移动互联网战略布局有关。李开复也表达了类似的警告:绝大多数互联网品牌做手机不但不加分,还要扣分。如果不以用户需求为使命,而仅为嵌入自己服务为目标,无法得到用户口碑,不愿意嵌入用户爱戴的竞争对手服务更会被诟病。
 尽管如此,周鸿抛出的“四化”理论仍是颠覆了手机行业的传统渠道理念。即:第一是商业模式互联网化,意即不再单纯靠卖硬件赚钱,而是降低硬件利润,通过内置的各种增值服务来盈利;第二是产品体验互联网化,过去手机卖完了软件不怎么改,现在应按照互联网思路,软件经常要更新、改进,在很多细节上做打磨;第三是宣传推广互联网化,互联网是扁平化的互联网营销,这不是靠砸广告费能砸起来的;第四,手机销售互联网化,手机是最适合在网上销售的,通过电商压缩中间的渠道成本。
  这种论调也颇得市场人士的赞同。有专家曾表示,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的硬件可以外包、软件可以外包,在多年的发展中手机似乎已经被剥下了曾经神秘的面纱,手机本身已经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营销。
  但翻开国产手机发展史,这种观点得到更多的脚注。波导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波导刚进入市场时靠自建渠道起家,“手机中的战斗机”的这句广告词,让其一度风光无限。不过,好景不长。在市场已经基本饱和后,这样庞大的销售渠道反而成为累赘。靠市场驱动并不重视研发的现状,让波导在新技术出现后的一夜之间就被以诺基亚为代表的国外手机企业轻松打败。特别是,当这些国外大厂商也开始进入低端市场之后,波导几乎销声匿迹。
  遗憾的是,国内互联网企业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至少周鸿是抱着他的老办法:“最保险是不要自己做手机,而是帮助别人做。这世界上帮别人成功的事最容易成功,帮别人挣钱的事最挣钱!这么多年我一直是这么一个思路。”
  隐患在于,他在智能手机领域模仿的对象——小米的好日子可能不会太久。
  小米幻象
  即便是在手机厂商中,小米也是一个异类。
  在小米手机出现之前,互联网企业和手机企业各司其职,仅有的合作也以预装软件为主。但小米手机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根据雷军的说法,这是互联网做手机的轻资产模式,即负责手机设计不负责生产。
  公允地说,小米公司的核心业务包括之前的MIUI系统和米聊,到现在的小米手机,从单个应用、整体界面到终端产品,小米公司的产品结构也相当合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告诉本刊记者:“国内口碑较好的魅族手机在软硬件均衡方面还不如小米,而且价格偏高。”
轻资产的小米公司一直希望能够通过单一产品赢取更多的用户,而不是像传统的手机厂商一样选择机海战术。小米手机相关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互联网手机是大势所趋,会改变传统手机行业,让消费者更多牟利。”但以周鸿旗下的360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强势进击,似乎也打乱了雷军的节奏。
  传闻许久的小米手机M2始终没有出现。5月18日,定价1499元的小米手机青春版开卖,不到11分钟,15万台备货便被预定完毕。这看起来像在对苹果iPhone4S致敬,但也有传闻指出小米手机的青春版只是为了消化最初的订单。
  按照雷军最初的设想,小米将会走高配置、低价格的路线,但百度、阿里巴巴以及来势凶猛的360都采取同样的策略,这显然会打破雷军最初的规划。
  最为关键的是,手机核心技术的缺失让小米手机一直无法摆脱山寨机的恶名。近日小米手机多次被消费者质疑出现频繁重启问题,本刊记者订购的小米手机也没有逃脱这个命运。这并不是孤例,自从发布以来,小米手机就频繁引发业界争议,掉漆、按键不灵、发热等质量问题都先后出现。在售后维修方面,小米也似乎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关于返修难、服务差的投诉不断被爆出。
  项立刚说:“小米的成功是暂时的。”他表示,小米给手机行业造成了一个幻象,没有创新、没有核心技术就能大卖,这给互联网企业一个梦想。但小米最后能否成功还待市场检验,光靠炒作的小米未必能够长久。
  不争的事实是,目前以360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还在用烧钱的老玩法进入手机市场。他们比拼的还是手机的配置和价格,也就是说无论模式怎么样,几乎都要拿钱补贴用户。这几乎和目前的电商烧钱抢占市场的方法如出一辙,但一味追求低价是很难保证用户的忠诚度和品牌度。
  毫无疑问,核心技术的缺失让互联网企业在进军手机行业时丧失了对手机的话语权。以360和华为的合作为例,目前华为急于向互联网企业寻求营销经验,而360对硬件也并不了解,两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但事情有利就有弊,在涉及到利益的时候,两家都需要先保全自身主营业务,如果360特供机销量冲击到了华为手机发展,华为势必退出,而这个道理,其他厂商也适合。
 项立刚说:“互联网企业制造智能手机只有品牌一项算是优势,甚至这个优势还要跟手机厂商平分,这注定了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行业不会成功。”
  盛大vs.网易:硬件的尝试
  进入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市场或许不是网游企业的最佳选择。
  随着网络游戏亮起的红灯,盛大网络和网易这两家国内网游市场的主要参与企业,正在考虑将移动互联网作为自己的新引擎。
  最新的尝试是进入智能手机领域。5月17日,网易CEO丁磊谨慎表示,网易计划推出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而网易在网游行业的老对手盛大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布局更早,根据盛大手机部门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盛大的手机将在6月初正式发布。
  需要提醒的是,与其他互联网企业相比,这两家以网游为主要盈利点的企业进入手机行业受到了更多的质疑——传统网游向移动互联网移植遇到的问题会很多。
  硬件梦
  对于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天桥来说,智能手机不仅仅是他硬件梦想的延续,更将成为盛大再度起航的助推器。
  曾经投入巨额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全方位娱乐帝国梦想看起来已经濒临崩溃。从核心业务游戏开发开始逐步延伸到网络文学、视频分享甚至影视制作等的东方迪斯尼,是陈天桥得以和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抗衡的利器。但曾经的繁华背后隐藏着危机。这两年,盛大的运营利润率已经从40%降低到5%。
  这样的困境让陈天桥再也坐不住了,一个个大手笔开始频繁出现。华友世纪、盛世骄阳回购,吉胜科技、边锋、浩方这些非盈利或者盈利的公司被从盛大的体系中剥离,盛大无线、酷6网、盛大在线等非优质资产则先后传出裁员或者关停的消息。这或许意味着陈天桥开始放弃东方迪斯尼的梦想。
  而曾经的现金奶牛网游,现在看起来期望值也应该继续下调。
  目前盛大几乎全靠盛大游戏输血。虽然多年前,陈天桥曾说,“离开了游戏,盛大什么都不是,但是回到游戏后盛大就是一切。”但现在的陈天桥在公开场合一直讳言盛大是一家网游公司。这或许是因为网游平台缺乏粘性的原因。从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来看,盛大游戏已经落后于腾讯和网易,仅仅排在行业第三名。去年盛大运营的多款游戏也未取得特别理想的成绩,主要营收来源依然是《传奇》。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资本的驱动下,国内网游市场的争夺战将更加激烈,如果想仅依靠资本和所谓的“巨作”来改变目前的格局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不难理解,陈天桥为何把移动互联网作为盛大未来的主攻方向了。今年2月的财报会上,盛大游戏董事长兼CEO谭群钊透露,正在建立手机游戏平台,提供更多的大型游戏到手机端的移植产品。“5月后更会密集上线多款手游作品,包括大型MMO移植作品和海外代理移动游戏精品。”
  但陈天桥挥之不去的硬件梦想显然还在继续,很早之前,盛大就开始卖“盒子”,但“出征未捷身先死”。此后,盛大又介入电子书领域,但随着苹果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发展,包括汉王在内的电子书产业迅速滑落。
  盛大最大的危机是无法掌控互联网入口。曾经的网游先行者已经被腾讯和网易先后超越,没有入口带来的流量让盛大获得新用户的难度加大,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盛大还在靠《传奇》吃饭。
  事实上,盛大在移动互联网已经早有布局。盛大旗下有专注于应用分发渠道的威锋网、安智网,有专注于音乐版权的盛大无线,有专注于阅读的盛大文学,还有“墨迹天气”、“切客”、“云中书城”等一系列手机应用。
  与盛大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网易。近年来,其开始大范围布局移动互联网产品。包括北京、杭州、广州在内的多个部门频繁将邮箱、有道等产品线向移动互联网移植。网易目前开发出的应用超过20款,主要包括社交类、资讯类和辅助工具类。据了解,网易内部已经将移动互联网作为公司级的战略重点,“在人力和资源上都得到从CEO丁磊到事业部管理层的高度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网易现在游戏推进的资料中,并没有涉及手机游戏的内容。手机游戏业务可能会随着手机一起推出。网易即将推出的智能手机是与知名手机制造商合作研发的,采用4.3寸屏幕,双核CPU。与目前大部分安卓机预装安卓2.3系列操作系统不同,网易手机直接预装最新的安卓4.0版操作系统,“其特点是看视频的效果非常出色”。
  但论及该手机的出货时间,该人士表示目前仍然处于样机阶段,出货时间未定。
  终端冲动
 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中,盛大和网易一直特立独行。一个做硬件,一个去养猪,虚拟的世界似乎永远无法满足陈天桥和丁磊的梦想。
  更何况盛大和网易前期做的移动互联网布局根本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例如手机预装原本是应用获得收益的一个渠道,但由于应用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很多手机厂商在做预装时反而要向应用开发者们收取费用,这不得不让这些在移动互联网布局的企业产生终端冲动。
  但这种互联网企业的终端冲动能否取得成功,却总是要打上一个问号。对于这种冲动,外界一直的说法是打通产业链和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不过,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误区。用户选择应用非常自由,并不是那些互联网巨头们想要打包的一些产品。
  更为核心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根本就没有涉及硬件和制造这一块。包括盛大和网易在内的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是和手机厂商进行合作,进行所谓的外包或者特供。即便是将生产外包的苹果也会把所有设计、材料等掌握在自己手里,代工厂在苹果看来几乎就是一个生产车间。
  这种局面若不改观,盛大和网易在智能手机领域的结果也许并不是好消息。
  智能手机创世记——一位非通信专业记者的亲历与思考
  今年3月,小米科技CEO雷军在中国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将手机电脑化列为手机行业未来发展三大趋势之首。在“不仅见过什么在跑,而且还吃过什么肉”的今天,这种说法未免失之浅显,即便是退到10年前,如果没有技术上令人信服的解释,这种观点也未必算得上新颖。
  今年3月,小米科技CEO雷军在中国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将手机电脑化列为手机行业未来发展三大趋势之首。在“不仅见过什么在跑,而且还吃过什么肉”的今天,这种说法未免失之浅显,即便是退到10年前,如果没有技术上令人信服的解释,这种观点也未必算得上新颖。
  无独有偶,到了5月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腾讯CEO马化腾则强调Android时代的安全危害会比PC时代更严重。即便是退到8年前,如果没有技术上令人信服的解释,这种观点也未必算得上新颖。
 我国内地的3G牌照是日发放的。这意味着,在此之前的2002年和2004年,在压根就“没有见过什么在跑”的情况下,唯有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才能预测到计算将主导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机存在着潜在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战。
  作为1996年进入IT专业媒体的记者,多年来,笔者专注于IT领域而与通信厂商无缘,至多也是从IT的角度看待通信产业,但没成想却误打误撞上了。
  重新认识摩尔定律
  人们只要弄明白摩尔定律,并且勤于观察和思考,比雷军和马化腾更早更深刻地认识智能手机并不是件难事儿。
  说到摩尔定律,几乎无人不晓,倒背如流也并不困难,但真弄明白摩尔定律并自觉地将其作为分析工具应用于产业,则又是一回事儿。
  还是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品味一下摩尔定律吧。
  谈到摩尔定律就不能不提半导体工业的发祥地——仙童半导体公司。1956年拥有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化学博士学位的高登·摩尔加盟由晶体管之父肖克莱创办的肖克莱实验室。一年之后,由于不满肖克莱的专制,鲍勃·诺伊斯率领摩尔等7个骨干出走,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1958年,诺伊斯与德州仪器的基尔比在同一时期,用不同的工艺,各自独立地发明了集成电路。事实上,今天半导体工业沿用的平面工艺就源自诺伊斯当时的发明。
  到了1965年,摩尔在为电子学杂志写的论文中表示,单块硅芯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年增加一倍。直到1975年,摩尔将这一周期修改为2年。
  每隔1年或者2年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一倍,意味着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将随时间成指数急剧增长,意味着芯片速度的不断提高,意味着可以用更小面积的芯片实现同样的功能,从而使得同样尺寸的圆片(Wafer,亦称晶圆)能够制造更多的芯片,从而降低了芯片的成本。
  我们知道,芯片所具有的功能最终都是由芯片上一定数量的晶体管实现的。芯片上晶体管数量的急剧增加,意味着人们可以把更多的功能放到一个芯片中,最终,人们可以把整个系统封装在数个直至一个芯片中,半导体行业称之为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
 SoC给整机厂商带来的好处除了成本更低、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之外,还有一点格外重要,这就是SoC将系统的复杂性封装在芯片中,在大大提高整机可靠性的同时,又显著降低了技术门槛。
  好了,上述这点儿半导体知识已经够用了,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在10年前对智能手机进行一番预测了。
  3G就是计算
  在预测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英特尔CTO帕特·基辛格。
  基辛格最初是以大专生的身份进入英特尔的,在已经拥有众多博士的英特尔公司,有位名叫虞有澄的华人副总裁力排众议,将基辛格招募到286处理器研发团队。基辛格没有辜负虞有澄的期望,继而成为386处理器研发团队的骨干,而后更成为486处理器总设计师。基辛格不仅在32岁成为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40岁又成为英特尔有史以来首位CTO。
  2002年12月,基辛格在专程来华参加联想技术创新大会(LegendWorld)期间,在英特尔中国总经理杨叙的陪同下,接受了笔者对他进行的4次独家专访中的第二次(详见《90纳米:IT产业开始洗牌》)。
  笔者与基辛格就SoC的发展、英特尔设计与制造相互优化的竞争模式、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移动通信只是众多问题之一。
  基辛格告诉笔者,英特尔将在2005年将手机中的计算、基带和闪存模块集成到一个芯片中,在之后的5年内将手机剩余的射频模块和接口模块集成到芯片中,从而把整个手机电路做在一个芯片上。
  这意味着传统手机厂商凭借手机电路复杂性构成的市场进入门槛将会大大降低。
  笔者接着问道:“数据早已替代语音成为通信的主角,这一现象也将在移动通信中重现。我个人认为,3G通信就是计算,如果现有的通信厂商不去弥补他们在计算方面的弱势,未来的通信市场将由计算厂商唱主角。”
  基辛格答道:“作为计算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我会很容易地同意你的观点,但是,要让很多计算厂商也能认识到这一点,难度就大了。”
  这个结论其实来得很容易,以GSM的WAP和CDMA1X为代表的2.5G是手机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2G是窄带通信,其主要内容是语音与短信,而从2.5G开始,手机可以上网浏览,数据开始显露峥嵘,到了3G宽带通信,数据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的主要内容。
显然,传统的手机厂商擅长于语音,而数据则是计算厂商的拿手好戏。于是,笔者效仿Sun提出的“网络就是计算机”口号,提出了“3G就是计算”。
  当手机硬件复杂性构成的市场壁垒被SoC打破,当手机从语音处理设备变成数据计算设备,传统手机厂商只得把市场拱手相让给计算厂商。这也是人们若干年后看到,随着诺基亚放弃塞班平台,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完全被苹果(iOS)、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Phone)、英特尔(MeeGo)、惠普(webOS)、QNX等计算厂商所瓜分。
  这也算是帮雷军所说的手机电脑化进一步做个解释。
  智能手机的PC论据
  在谈到智能手机安全问题之前,应该先介绍一下嵌入式系统。与人们随处可见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等通用计算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则“隐身”或者说嵌在其他设备之中,设备正常使用时,人们是看不到嵌入式系统的。
  早期的嵌入式系统,大都是为某一特定任务开发的,比如说,人们常常打交道的键盘中,就藏匿着一个负责记录击键和显示的嵌入式系统。而且嵌入式软件都是一次性地烧录在半导体存储器(PROM或者EPROM)中,无法或者难以更改,就像谁也没听说过要对键盘进行软件升级一样。同样道理,功能手机使用的就是标准的嵌入式系统:功能简单且无法更改。
  但是自打闪存(Flash)问世后,嵌入式系统便可以加载和运行其他软件,嵌入式系统除了继续保持“隐身”特性外,已经从运行单一程序的专用计算系统,变成可以加载和运行多种程序的通用计算系统。
  2004年6月,时任微软负责嵌入式操作系统、通信和手持设备的副总裁张亚勤,专程从美国回京参加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微软移动开发者大会,其间接受了笔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过去几十年,冯·诺依曼计算体系已被实践证明是数据处理的最佳架构,也就是说,3G手机将继承PC的体系架构和开放性。我们现在已经能看到这种趋势:手机中的处理器性能日益强大,内存也越来越大;特别是闪存引入后,手机已经从应用不可更改的嵌入式系统走向可运行多种应用的开放平台。”
 张亚勤:“从计算和存储能力上看,今天手机的性能比20年前的PC还要强大得多,而且,手机的32位多线程、多任务的图形操作系统也比当时的16位单线程的DOS性能高很多。手机已经成为开放平台。”
  记者:“既然未来手机的发展从架构和开放性上与PC具有很高的可比性,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PC平台上病毒泛滥的情景将可能在手机上出现。”
  张亚勤:“手机是一个开放平台,与PC或互联网联在一起共享应用,因此,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包括蠕虫在内的手机病毒一定会产生,而且发作起来比在PC上危害还要大。第一,手机是同步的,而PC是非同步的,手机病毒可以传播更广,从而给用户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当然,有第一便有第二,接下来还有第三,欲知手机病毒的危害,且看敝文《3C与3G改变我们思维》分解。
  替马化腾进一步解释手机病毒为何危害性更大,只是“搂草打兔子——带捎的”。笔者更感兴趣的是智能手机当前的竞争态势及其发展趋势。
  技术颠覆与技术封装
  现在该进补一下技术之外的知识,以便我们能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审视智能手机市场。
  在分析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时,演化经济学中的长波理论显得格外好用。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基耶夫创立的长波理论,将人类进入工业社会200多年来呈现出的5次经济增长的长波周期的原动力,归结为水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和信息技术这5种主导技术。新的主导技术在扩散过程中,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继而构成新的产业经济形态,从而颠覆原有的社会经济形态,最终对政治和文化带来影响。
  纵观IT时代,从主机到小型机再到PC,IT技术每一次形态的变化,都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使用上IT技术,与此同时,IT技术自身也得到不断地扩散。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演化经济学上的意义在于,因为促成更多的用户使用,使得IT技术在更大的范围扩散。而在长波理论看来,主导技术的颠覆作用与其扩散的范围和速度正相关。
  千万不要忽视产业主导技术变革带来的颠覆性。想当年,摩托罗拉的大哥大凭借其精湛的模拟电子技术称雄1G时代,当摩托罗拉处心积虑地提高远距离通话质量时,诺基亚凭借2G的数字技术咔嚓一下就把摩托罗拉的霸主地位颠覆了,因为在数字技术中,通话质量与传输距离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计算厂商凭借计算技术上的优势,在3G时代咔嚓一下就颠覆了诺基亚的霸主地位。
  当主导技术广为普及而变得成熟后,品牌集中化这一产业铁律就开始主导市场格局了。2002年,甲骨文首次在中国举办技术大会(OracleWorld),笔者问Web服务(当时还没有SaaS或云计算之说)普及后,是否还需要这么多的软件公司。甲骨文CEO埃里森没有正面回答:100多年前,美国有几百家汽车企业,现在呢,只剩下3家了。
  品牌集中化的速度取决于主导技术的成熟速度,而品牌集中化的背后则是成熟市场规模经济这只无形的手。
  谈过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之后,应该回过头来看一下企业的发展。
  去年9月初,笔者当时还供职于《中国计算机报》,报社记者邱艳娜在应邀参加甲骨文技术大会之前,与笔者探讨甲骨文的一体机。笔者告之,甲骨文将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乃至应用整合在一起,与苹果如出一辙,都是为了封装系统的复杂性,只不过一个在企业级市场,一个在消费电子市场罢了。没想到她发了微博,更没想到的是由此招来众多诸如“枪手”之类的谩骂。
  为了回复这些质疑,笔者杜撰了一个马氏定律:企业发展之道在于不断地将复杂性封装在其产品或服务中,并且通过接口的开放与外部互联互通;前者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后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详见《马氏定律》)。之后的10月,随着埃里森在大会主题演讲中首次认同并拿苹果做类比,质疑的声音终于烟消云散了。
  企业对技术复杂性的封装,既体现在特定产品上,比如说在微软看来Windows7技术上要比DOS复杂得多,而从用户体验上看Windows7却比DOS更加易用;也体现在不断提高整个平台的封装深度上:从昔日PC上芯片组级别的封装,到现在iPhone的软硬件垂直整合。与此同时,竞争的级别也伴随着整合的深度而提升:从昔日的板卡之争,到PC平台之争,再到操作系统之争,最终上升到生态环境之争。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PC系统的复杂性被芯片、板卡和操作系统厂商所封装,PC整机厂商比拼的只有价格,为了降低成本,PC厂商只有基于PC业务来优化和配置企业资源。一旦移动智能终端颠覆了PC,而PC厂商又无法及时迁移到移动智能终端市场,事态就严重了,或许整个企业将难以生存。
 Wintel为何起大早赶晚集
  当我们用PC之道来解释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屡试不爽后,却遭遇为何Wintel的辉煌难以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复制这样的疑问。
  要说微软和英特尔在智能移动终端领域起得也够早的。
  英特尔在2002年提出了扩展摩尔定律,时任CEO贝瑞特在书面答复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时表示,如果他能成功地将英特尔带入通信领域,英特尔未来10年将会是辉煌的。
  微软更是在2002年就推出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Mobile,国内手机厂商多普达也在不遗余力地贩卖基于Windows平台的智能手机。
  微软的问题,主要在于没有选对市场窗口。当时移动通信尚处在2.5G时代,没有大量的应用支持,智能手机几乎无用武之地。
  如今,3G普及后,这两家公司又深知智能手机特别是平板电脑对笔记本电脑的颠覆作用,他们不是全力以赴地拥抱新的技术,而是更多地采取了固守抵抗的作法。近一段时间,英特尔与PC厂商极力热捧的超极本便是佐证。
  很难知道这两家公司是真的认清移动智能终端对PC市场的颠覆性而王顾左右,还是由于PC市场的成功使得他们变得固步自封起来。
  去年3月,微软首席研究与战略官蒙迪在澳大利亚语出惊人,他表示,智能手机将成为最个性化的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将成为“便携式桌面”。移动设备是人们在移动中使用的,而便携设备是人们在移动之后使用的。他认为,移动设备和便携设备正在相互接近,因此他不能肯定处于这两类设备之间的平板电脑是否会永久存在下去。
  作为首席研究与战略官,蒙迪对平板电脑的认知令人惊诧。笔者以为,尽管我们会把PC产业的成功归结为,基于开放标准的规模化生产。但对于用户而言,PC的成功则在于它是首个通用的个人计算平台,正是因为通用性,才使得任何人都能在PC平台上找到自己合适的应用,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对通用性威力感触最深的当属恒基伟业,当年在中央电视台“呼机,手机,商务通(PDA),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着实独领风骚,而今,智能手机又让低端数码相机厂商辗转难眠。
智能手机因为屏幕尺寸的限制,难以提供最佳的视频体验,因而只能称为首个准通用个人移动计算平台。顺便说一下,这就是雷军所说手机将替代PC之谬误的原因。而平板电脑才是标准的通用个人移动计算平台。最终,平板电脑将会取代笔记本电脑成为个人通用计算的主流平台。
  笔者在去年6月撰写的《通用计算是平板电脑威力所在》一文中,开篇写道:平板电脑迟早会取代笔记本电脑成为个人通用计算平台的主流。蒙迪先生应该看到,微软进入平板电脑市场的唯一机会,在于乔布斯还没有下决心把(消费定位的)iPad变成通用计算平台。
  然而,到了去年底,微软居然宣布将把Office办公软件移植到iPad上。在以平板电脑主导的BYOD(自带设备办公)渐成潮流,当企业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GoodTechnology宣布今年一季度iPad占据企业平板电脑市场97.3%份额,微软实际上已经自己关闭了通往平板电脑市场之门。
  相形之下,英特尔可比微软冤多了。早在1997年,英特尔就花7亿美元从DEC手中盘下ARM架构的增强版StangARM处理器,之后又陆续收购了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基带模块)等手机相关的模块厂商。2006年夏,英特尔神使鬼差地放弃了包括StrangARM在内的通信业务。时隔半年后,苹果iPhone横空出世,不仅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而且还让ARM处理器炙手可热。无奈之下,英特尔只好拿起基于x86架构的凌动处理器应战,可是凌动的功耗没法向下与ARM看齐,这成为凌动在对电池续航时间敏感的移动终端市场上的致命伤。曾经强势推出的MeeGo手机操作系统也因市场反应不佳而被冷落,无奈之下英特尔只好寄谷歌Android之篱下。
  如今,英特尔最大的风险已不是能否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是如何扑灭后院之火。微软已经向ARM购买了架构授权,这意味着微软可以像苹果一样设计和生产自己的处理器,因而微软存在两种可能:一是仿效苹果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推出软硬件整合的平台,二是仿效甲骨文的数据库一体机,在企业级市场推出基于ARM的数据库一体机。事实上,微软已经请惠普代工生产基于x86架构的SQLServer数据库一体机。而一旦微软推出基于ARM的数据库一体机,那可真够英特尔一呛。去年9月,ARM公司面向服务器市场的CortexA15处理器在台积电22纳米工艺上流片成功,而ARM公司CEO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表露出对PC市场的野心。
 手机平台六进三
  在探讨谁能在智能手机绞杀战中幸免之前,先要审视一下哪个手机操作系统平台能够成为主流。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显然,苹果是最不用人操心的。尽管乔布斯去年10月辞世时,有人对继任CEO库克是否能保持苹果的辉煌表示异议,继而有反驳者称,只要库克忠实地执行乔布斯参与制定的产品路线图,5年内苹果应该没有大碍。笔者赞同后者的观点,以苹果所处的市场地位,只有苹果自己的失误才能打败苹果。而产品路线图是未来若干年企业围绕新产品的升级换代而配置企业所有资源的调度图,只要库克不折不扣的执行,数年内苹果的市场地位将难以撼动。
  接下来要看的是,谁会成为退出者。
  在2010年英特尔北京开发商峰会上,MeeGo出尽了风头,笔者为了听一场讲座竟然在外面排了10分钟,这在笔者多次参加英特尔在国内外举办的IDF经历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然而,到了今年北京的IDF上,MeeGo已经销声匿迹了。
  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去年2月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的亚太区战略发布会偏巧又让笔者赶上了。这也是惠普收购Palm的webOS后,首次推出相关产品。有趣的是,笔者在准备专访提纲时发现,惠普高端打印机在中关村的促销广告写着买打印机送Android平板电脑,也有的型号写着买打印机送iPhone。当笔者就此问到,webOS是惠普的战略还是惠普信息产品集团的战略?对方答道要回去问问其他同事。之后,惠普宣布放弃webOS也就不奇怪了。
  接下来轮到QNX了。第一次跟QNX公司打交道还是在科学院软件所的女娲计划和微软的维纳斯计划闹得沸沸扬扬时,当时对QNX嵌入式操作系统颇具好感,基于微内核架构的QNX不仅因为高可靠性被美国航空航天局选中,而且还具有横跨嵌入式、PC和服务器的跨平台特性。然而,这家加拿大公司被另一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的以生产黑莓手机著称的RIM公司收购后,就开始败走滑铁卢了。
  去年4月,外媒报道说在RIM首款基于QNX平板电脑Playbook发布前夕,固件还在频繁改动。一个月后,RIM称因操作系统原因召回近千台Playbook。到了7月,笔者在北京亚运村五洲大酒店独家专访QNX全球市场和业务拓展副总裁库恩时,问他发布前固件仍在频繁升级是否意味着软件产品的缺陷(Bug)没有进入收敛阶段,是否意味着软件质量上存在很大风险?库恩表示回去后书面回答,之后笔者接到QNX和RIM就此问题的答复,笔者看到的是答非所问。
 然而,祸不单行,去年10月中旬,黑莓智能手机连续3天发生全球性间歇性服务中断,受到影响的客户高达近4000万户,几乎占据黑莓用户的半壁江山。纵然黑莓有奥巴马这样总统级粉丝,也很难让视时间如金钱的商用客户回心转意了。
  剩下的只有谷歌Android和微软WindowsPhone。
  Android成在开放,风险也蕴含在开放上。谷歌对Android大撒把,让Android平台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山寨Android之后,在用户界面上改头换面的所谓操作系统,这些山寨系统貌似增加了Android生态环境的繁荣,实际上由于山寨系统之间的差异,使得开发者无所适从,使用者能够有效使用的应用数量也大打折扣。谷歌对Android放任的最大风险在于:一旦信息安全问题突显,Android手机用户受到伤害的程度一定会高于对应用严格认证的iOS和WindowsPhone。
  对于Android手机厂商而言,摩托罗拉将会是很大的潜在隐患。2002年,Palm在PDA市场上如日中天,索尼、三星等10多家企业也从Palm拿到生产授权。2003年初,PalmSource总裁兼CEONagel率队拓展中国市场,在接受笔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为了打消合作伙伴对Palm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顾虑,Palm已将硬件和操作系统部门拆分成PalmSolution和PalmSource两家独立的公司。但他同时表示,PalmSource会为PalmSolution单独定制功能,这无异于换汤不换药。Palm之后的一蹶不振与之不无关系。如今,已经完成对摩托罗拉收购的谷歌,如何处置摩托罗拉,将会对Android平台带来深刻的影响。
  与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落后相比,微软更大的风险来自其对平板电脑的漠视。由于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关联密切,用户更在乎统一的应用体验,而平板电脑未来在个人通用计算上的主导作用,也使得平板电脑系统平台对于用户选择的影响力更大。
  总之,尽管Android和WindowsPhone存在风险,但将与iOS长期并存。
  谁将成为绞杀战的幸存者
  要理解百度、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蜂拥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还是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数年前山寨手机的异军突起,其繁荣昌盛的背后是联发科推出的基于SoC技术的手机套片大大降低了功能手机的进入门槛,从而让山寨手机厂商很容易地推出声音洪亮的4喇叭、发光二级管闪烁等针对特定人群用户的廉价功能手机。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由于高通、TI和NVIDIA等公司不断推出基于SoC的硬件平台解决方案,手机的硬件复杂性已经远远低于PC,因此,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甚至比进入PC市场更为容易。
  如今一些互联网公司打着推广自己应用的旗号更令人可笑,如果自己的应用只有通过自己的手机去买,那就如同微软为了推广Windows而去卖电脑。
  其实,这些互联网公司真正惦记的还是智能手机丰厚的利润。根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iSuppli的成本分析,16GBiPhone4S成本约为188美元,而裸机在美国售价约649美元,如此之高的毛利率难免让军火商都感眼红。
  我们还应看到,ARM公司为了拓展市场份额而不断压低智能手机市场的价格门槛。2010年秋,笔者专访了ARM美国公司无线业务经理布鲁斯,他告诉笔者:ARM将在2011年推出低于100美元的智能手机,到了2013年,入门级智能手机的门槛将会从现在的150美元降低到50美元。为此,笔者写了《智能手机也要卖出白菜价》。
  展望未来,苹果单凭现有的iPhone和iPad产品线是难以支撑其高速发展的,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加之其高端市场的逐渐饱和,苹果要么开拓新的领域,要么在现有的高端市场向下拓展。笔者预计,苹果将主导35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200美元至350美元的区间则留给了三星、诺基亚等品牌厂商;既没有苹果的创意也没有国际厂商品牌优势的国内手机厂商,更多选择的是在200美元之下的市场空间进行肉搏。
  我们依旧可以通过PC类比的方法,审视智能手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化。PC诞生初期,PC厂商也是黑压压一大片,时至今日,PC市场的参与者基本上已屈指可数。从单核到双核,PC耗费了30余年,智能手机仅花费数年时间,技术升级换代周期的缩短,势必加速品牌集中化的进程,因此,手机市场未来竞争将远比PC市场来得惨烈。那些一心想在智能手机市场捞一把的企业,很可能会是:奔驰开进去,板车拉出来;黄世仁进去,杨白劳出来,落得个血本无归。
  真正能在肉搏战中幸存且发展的企业,应该是像华为那样同时具有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电信设备厂商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以及嵌入式软硬件雄厚设计能力的企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会下雪 你信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